導航:首頁 > 農村發展 > 城郊型新農村建設論文

城郊型新農村建設論文

發布時間:2021-03-06 03:13:17

① 有關新農村建設論文

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哲學思考
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哲學思考 湖北省長陽土家族自治縣教育研究與教師培訓中心 葛興坤 中國共(論文庫)產黨第十(論文庫)六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論文庫)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宏偉目標,中(論文庫)共中央、國務院又於2005年12月31日頒布了《關於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十一五規劃綱要》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放在各項戰略任務的首位。這些舉措,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改變我國「三農」落後面貌的勇氣和決心。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提出和實施,對全面建設和諧社會意義重大,它尊重和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的哲學原理。 一、體現了「一切從實際出發」的要求 一切從實際出發,就是我們想問題、辦事情要把客觀存在的實際事物作為根本出發點。 一切從實際出發,就必須了解國情、立足國情。我國已由農業國發展成為現代工業國,但農業依然落後。近幾年,黨中央、國務院採取了一系列支農惠農的重大政策,農業和農村呈現出好的發展勢頭,但農業和農村的發展仍然艱難,農業基礎設施脆弱、農村社會事業發展滯後、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擴大的矛盾依然突出。2005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3255元,不足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93元的1/3,兩者的增長速度分別為6.2%和9.6%,農村居民收入增長速度明顯低於城鎮居民收入增長速度。沒有公平,就沒有和諧;沒有農業的現代化,就沒有整個國民經濟的現代化。在「十一五」到來之際,提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戰略決策,符合中國國情,非常必要和及時。 黨中央、國務院強調以務實的態度開展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提出「五要五不」原則:要注重實效,不搞形式主義;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要民主商議,不強迫命令;要突出特色,不強求一律;要引導扶持,不包辦代替。這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哲學思想的充分體現。中國疆域遼闊,農村廣闊,地區之間差異大、不平衡。新農村建設必須從本地的實際出發,謹防出現「一陣風」、「大躍進」、「一刀切」等脫離實際的不良傾向。 二、體現了「事物是普遍聯系」的觀點 唯物辯證法認為,事物是普遍聯系的。這種聯系主要表現在:任何事物都與它周圍的事物相互聯系著;任何事物內部的各個部分、要素、環節也是相互聯系的;整個世界是一個相互聯系的統一整體。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其內部的各個部分、各要素、各環節都是密切相聯的。 普遍聯系的觀點,要求我們學會從整體上把握事物的聯系。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最艱巨的任務在農村,舉全社會之力量建設新農村,農村和農業發展了,又會給工業和城市帶來新的發展。「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方針,用聯系的觀點指明了新農村建設中工農城鄉的關系。2005年,中央財政用於「三農」的支出達到2975億元,糧食總產量達到9680億斤。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得到加強,糧食穩定增產和農民持續增收,為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社會穩定奠定了基礎。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要協調推進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黨的建設。從事物聯系的內部,高度重視和妥善處理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實現整體或系統的良性發展。 聯系的觀點還告訴我們,任何整體都是由部分組成的,部分的變化會影響整體的變化,有時還會對全局產生決定性的影響。因此,在強調局部服從整體的前提下,必須十分重視局部的作用。只有把局部搞好了,才能發揮使整體功能得到最大發揮。針對農村市場營銷的薄弱環節,黨中央國務院提出了積極發展農產品、農業生產資料和消費品連鎖經營,建立以集中采購、統一配送為核心的新型營銷體系。針對農村的精神文明建設,提出了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積極推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開展和諧家庭、和諧村組、和諧村鎮創建活動。 三、體現了「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的要求 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要求弄清事物在其發展過程中所處的階段和地位。堅持發展的觀點,就要學會通觀事物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學會照應事物發展過程的各個階段,立足今天,面向未來,善於提出新問題,明確新任務。 在過去的社會主義建設中,農村、農業、農民為工業和城市的發展作出了貢獻和犧牲,促進了工業和城市的蓬勃發展。當前,我國總體上已進入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發展階段,初步具備了加大力度扶持「三農」的能力和條件。2006年全國徹底取消農業稅,長達2600年的古老稅種從此退出歷史舞台,這是社會發展跨越農業時代的重要標志。 「十一五」時期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打下堅實基礎的關鍵時期,是推進現代農業建設邁出重大步伐的關鍵時期,是構建新型工農城鄉關系取得突破進展的關鍵時期,也是農村全面建設小康加速推進的關鍵時期。我們必須抓住機遇,加快改變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滯後的局面,扎實穩步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用發展的觀點理解推進新農村建設的階段性、長期性,順應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向,自覺地肩負起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這個神聖而繁重的歷史任務。 四、體現了「矛盾普遍性」的原理 唯物辯證法認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事事有矛盾,時時有矛盾。這一原理要求我們全面分析矛盾,堅持兩分法,防止片面性。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在全面分析我國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階段的諸多矛盾的基礎上提出來的,遵循了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解決好「三農」問題,是我國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中重大而艱巨的歷史任務。黨中央、國務院在全面分析矛盾的基礎上,提出了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不斷增加對農業和農村的投入;把農業科研投入放在公共財政支持的優先位置,提高農業科技在國家科技投入中的比重;把國家對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的重點轉向農村;提出了加快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優先解決高氟、高砷、苦咸、污染水及血吸蟲病區的飲水安全問題;加快農村能源建設步伐,在適宜地區積極推廣沼氣、秸稈氣化、小水電、太陽能、風力發電等清潔能源技術;以沼氣池建設帶動農村改圈、改廁、改廚;引導和幫助農民解決住宅與畜禽圈舍混雜問題;搞好農村污水、垃圾治理,改善農村環境衛生等。免除農業稅後,為保證基層政權正常運轉和農村義務教育的需要,從2006年起,國家財政將每年支出1030多億元,解決免稅後產生的新矛盾。 從矛盾普遍性的原理出發,充分認識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艱巨性、長期性、復雜性。舊的矛盾解決了,新的矛盾又會產生。在全面分析矛盾的基礎上,科學決策,扎實穩健地推進新農村的建設。 五、體現了「主次矛盾及其相互關系」的原理 在事物發展中處於支配地位、對事物發展起決定性作用的矛盾,叫做主要矛盾;其它處於從屬地位、對事物發展不起決定性作用的矛盾,叫次要矛盾。主次矛盾是相互聯系、相互依賴、相互影響的。在事物發展過程中,雖然主要矛盾處於支配地位,起著決定作用,但次要矛盾反過來也會影響主要矛盾的發展和解決。學習主次矛盾及其相互關系的道理,要求我們看問題辦事情既要於抓住重點,又要學會統籌兼顧。 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是我國現階段的主要矛盾。解決這一矛盾的唯一途徑就是大力發展生產力,也就是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動搖。我們在集中力量抓這個主要矛盾的同時,決不能忽視次要矛盾,要統籌兼顧,恰當地處理好次要矛盾。全部取消農業稅後,鞏固和發展農村稅費改革成果的任務仍然十分艱巨,包括深化鄉鎮機構、農村義務教育和縣鄉財政管理體制等改革。這些改革,既涉及農村生產關系調整,也直接觸及農村上層建築變革,必須堅定不移地推進。 新農村建設涉及各個方面,是一項十分復雜的系統工程。要明確推進新農村建設的思路、目標和工作措施,統籌安排各項建設任務。在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基礎上,區分輕重緩急,突出建設重點,加強飲水安全、農田水利、鄉村道路、農村能源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教育、衛生等公共事業發展。要尊重自然規律、經濟規律和社會發展規律,提高規劃的科學性、民主性、可行性,確保新農村建設扎實穩步推進。 黨中央、國務院提出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戰略決策,符合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際,遵循事物發展的規律,充分體現了唯物辯證法的哲學原理。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實穩步地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構建和諧社會,讓廣大農民充分享受現代社會的文明成果。 歡迎投稿——內容:學校德育

② 本地新農村建設典型論文 1000字

這樣的問題,最好自己用心,根據當地情況認真寫。

③ 關於新農村建設的論文

新農村建設在全國轟轟烈烈地搞了快兩年,已取得一定的成就,受到廣大人民的歡迎。但我們仍然看到一些基層政府不能理解新農村建設的真諦,把新農村建設當作搞形象工程,或多或少地違背中央政府的初衷,有的還損害了廣大農民的利益。為此,本文認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要想取得成功,關鍵在於貫徹好「以人為本」原則,做到發展為了農民,發展依靠農民,發展成果惠及廣大農民。
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必須「以人為本」
為廣大人民群眾謀福祉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宗旨所在,中國共產黨作為馬克思主義的政黨,必然要把「以人為本」作為黨的基本執政理念,即要以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把發展的成果惠及廣大人民群眾。遺憾的是,由於種種原因,建國後我國為實施國家工業化戰略而長期實行工農、城鄉二元政策和以農業哺育工業政策,而形成所謂的「三農」問題——農村、農業、農民問題。「三農」之所以成為問題,是因為它與城市、工業、城市市民相比都有一個共同的「弱」點,即農村是弱勢地域,農業是弱質產業,農民是弱勢群體。具體表現在:農村公共事業發展滯後,城市面貌反差較大; 農業基礎薄弱,生產力水平低;農民經濟上收入水平低,政治上缺少相應的話語權,城鄉居民在經濟上收入及文化教育等方面差距在拉大......「三農」問題的存在,嚴重影響著我國社會的安定團結與持續發展,制約著小康社會與和諧社會的構建。
近些年來,我黨十分重視化解「三農」問題,已取得了不少成就,但形勢依然嚴峻。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黨中央站在新的歷史高度化解「三農」問題的重要舉措。新農村建設的目標規劃:「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短短二十個字,卻關注到廣大人民群眾的經濟、文化、政治等方面建設,滲透著「以人為本」,把實現農民群眾利益,增進農民群眾的福祉當作根本出發點的精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從根本上解決我國農村、農業和農民問題的出路所在。
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如何貫徹「以人為本」
1.以提高農民生活質量為第一要務。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旨在化解「三農」問題,「三農問題」又集中體現在農民的生活質量偏低問題。具體表現在:農民生存環境惡劣、負擔過重、收入水平低且門路窄、缺乏相應的政治地位、進城務工受到不公正對待等。因而,著力提高農民的生活質量,是新農村建設的基本出發點與根本目的,也是貫徹「以人為本」原則的首要要求。正如國務院《關於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中的指出:「只有發展好農村經濟,建設好農民的家園,讓農民過上寬裕的生活,才能得到全體人民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
那麼如何提高農民的生活質量?第一,要切實減輕農民負擔。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公共財政向新農村建設的投入力度,讓公共財政涉及農民關注農業、交通、教育、衛生等領域。開展專項治理工作,重點整治涉農亂收費,「一事一議」不規范,村務財務混亂以及鄉村債務問題,建立和完善減輕農民負擔的監督管理體制。同時,推進以農村稅費政革為主要內容的農村綜合改革,精簡機構與人員,有條件的地方可加快推進「省直管理縣」財政管理體制和「鄉財縣管公用」財政管理方式的政策。第二,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落實統籌城鄉發展的方略,探索「工業反哺育農業,城市反哺育農村」的長效機制。堅持以現代物質條件裝備農業,用現代科技改造農業,用現代經營方式發展農業,全力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促進農民增收。積極推進小城鎮建設,興辦符合產業政策和地方特色產品的鄉鎮企業,大力吸納農村富餘的勞動力。第三,改善農民的生存環境,加強對農村道路、通信、電網、供水、校舍、衛生所等基礎設施的投資建設。同時本著因地制宜、科學規劃的原則對村容村貌進行改造,改變以前農民住宅與禽舍混雜的臟亂現象。做好農村醫療保障、養老保險等問題。第四,提高農民的政治地位。消除城鄉二元體制對農民的不平等待遇,逐步提升農民在各級人大中的代表地位,以提高農民的政治話語權利。目前,重點在於治理和取消各種針對務工農民流動和進城就業的歧視性規定和不合理限制,切實解決務工農民工資偏低及拖欠問題,探索務工農民的工傷、醫療、養老保險問題,認真解決務工農民的子女上學問題。
2.樹立農民的主體地位,激發農民新農村建設的積極性與創造性。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決不能簡單地把農民當作被同情、關懷、救濟的對象。在新農村建設中落實以人為本,就是要確立農民的主體地位,使農民成為新農村建設的基本依靠力量,從而充分調動廣大農民建設新農村的積極性與創造性。目前,我國農村幅員廣闊,農民和農村還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最薄弱的部分,新農村建設任重而道遠。單靠政府的財政支持是遠遠不夠的,新農村建設只有化為廣大農民的自覺行動,激發他們的主人翁意識,才能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發揮出他們的聰明才智,才有可能取得成功。鄧小平同志曾充分肯定我包括農民在內的人民群眾的歷史主體作用,他說:「我們黨提出的各項重大任務,沒有一項不是依靠廣大農民群眾的艱苦努力來完成的」。在他看來,要解決農村農業問題,「主要還得從生產關繫上解決。這就是要調動人民的積極性。」
因此,新農村建設要突出農民的主體作用,充分尊重農民的意願要把農民高興不高興、滿意不滿意、擁護不(下轉第30頁)
(上接第17頁)擁護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檢驗工作成敗的根本標誰。做到凡事都要和農民商量,廣泛徵求農民的意願,隨時接受農民的監督,而絕不能搞強迫命令、搞政治運動。同時要尊重農民的首創精神,善於總結推廣他們在實踐中創造的新經驗,要破除一切影響農民創業的陳規舊矩,革除一切農民創業的體制弊端營農民創業的寬松環境,充分下放農民權力,搞好村民自治,健全村務公開。總之,要使建設新農民的過程成為農民群眾參與發展、共享成果、實現價值的過程。
3.提高農民素質,培養新型農民。我國尚有八億左右的農民,而且我國農民由於長期處於儒家文化熏陶之下,在歷史的最底層,導致他們屈從現實、保守懦弱、聽天由命,缺乏個性和開創精神,他們在社會發展中缺乏主動性,被動地聽從政權的調整,不懂得自己的權利,缺乏公民意識。這些缺乏至今仍在部分農民身上體現,它們已成為新農村建設的一個重要障礙。農村大量富餘勞動力難以轉移,固然有體制方
面的原因,但跟農民整體素質偏低、觀點落後不無關系。這是一個典型的例證。因而,提高農民素質,培養新型農民,把農民人口壓力轉化為人力資源優勢,對新農村建設至關重要。農民的文化素質、技術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直接關系著新農村建設的興衰成敗。
提高農民素質的具體措施如下:第一,要大力改變農村教育落後的狀況,強化普及農村九年義務免費教育,確保每個農村小孩都接受基本的國民教育。同時發展各種形式的農村職業技術教育,對農村勞動力進行各種技能培訓,讓每位農民掌握至少一門生產技能與技巧,提高農民的發展致富能力,使他們成為新農村建設的帶頭人和骨幹力量。第二,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不斷革除千萬年來遺留下來的封建迷信、家族觀念、不思進取、小富即安等落後觀念,提高廣大農民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逐步形成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家庭和睦、鄰里相安、創業光榮等新文明新風尚。第三,加強農民的民主法制教育,推進農村基層民主制度化,提高村民民主自治的素質,實現由「村民」向「公民」轉變,由「法制」向「法治」的轉變。第四,培育各種農民組織,增強鄉村自我治理的能力。如成立由全體農民加盟由能人負責的現代農會,負責鄉村的生產與經營;成立老年人協會,為新農村出謀獻策,同時監督和制止農村發生的各種不良現象:成立婦女協會,負責農村孩童,特別是留守孩童的教育,以及家庭感情聯絡等問題。

④ 求一篇關於新農村建設方面的毛概論文

第一,當代青年學生政治參與總體上呈現出健康、積極、穩定的發展特點,大部分青年學生具有堅定的政治信念,對於國家的綜合國力、國際地位、市場供應、經濟狀況、物價、文化生活水平提高持肯定態度,對中國社會發展充滿信心,對政治事務「感興趣」。大學生對國家重大政治生活的關切度大大增強。如兩會召開期間,不少大學生通過電視、網路視頻、報紙等關注大會進展情況,並通過各種渠道參與討論表達自己的看法。英國、德國、義大利和墨西哥等國的研究表明,教育程度與參政比率成正比([美]阿爾蒙德·維巴:《公民文化》,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17 頁)。因為教育有助於增強公民的義務觀念,培養公民的政治競爭意識、興趣和責任感;同時,教育也有助於培養公民的自信、自製和表達思想的能力。青年學生作為受教育程度較高的群體,有較高的表達思想的能力、較強的利益敏感性及政治社會化的有效性,這也符合政治參與的一般規律。

第二,當代大學生仍然保持著較高的政治參與意識,能夠更加理性、成熟地關注政治,大多數大學生積極參加班集體和社團活動,在班集體競選班幹部過程中,很多學生非常踴躍。他們關注國家大事,具有較強的愛國熱情。如1999年5月,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慘遭轟炸時,大學生們盡管義憤填膺,但他們能自發地、有秩序地通過正確的途徑表達自己的願望,抗議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的暴行。這既表現了當代大學生深厚的愛國之情,又表現了他們較為成熟、理智的政治心理,避免極端化政治參與行為的發生。

第三當代大學生具有較高的政治責任感,國家和民族在大學生心目中占據神聖的地位,多次調查顯示:青年對祖國和民族的認同感達九成以上,對於如果國家遇到危險或困難(自然災害、敵人入侵)應持什麼態度,有1/3的青年認為如需要可獻出自己的一切,有2 /3的青年表示要「盡自己所能給予幫助」(蔣霞、張健:《當代大學生政治參與問題研究》,《江蘇工業學院學報》2005年第1期)。近年來,以「受教育、長才幹、做貢獻」為原則,以「文化、科技、衛生」為內容的「三下鄉」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和青年志願者活動是大學生政治參與的重要形式。通過這些活動,能夠引導大學生特別是黨員大學生、入黨積極分子在實踐中深刻領會黨中央國務院的各項政策、措施,明確責任和使命,服務農村兩個文明建設。這表明了當代青年學生政治參與意識已普遍提高
長期以來,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一直是決定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和現代化進程的關鍵性問題,也是關系黨和國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問題。沒有農業的牢固基礎和農業的積累與支持,就不可能有國家的自立和工業的發展;沒有農村的穩定和全面進步,就不可能有整個社會的穩定和全面進步;沒有農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國人民的小康。農業豐,則基礎牢;農村穩,則社會安;農民富,則國家昌。只有近8億農民全員加入現代化進程,才能盤活國民經濟全局,實現可持續發展;只有廣大農村的落後面貌明顯改變,才能實現更大范圍、更高水平的小康。為此,中央審時度勢,在十六屆五中全會上作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戰略決策,為今後我國農村勾畫出了「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新藍圖。

一、「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內涵
「 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指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反映一定時期農村社會以經濟發展為基礎,以社會全面進步為標志的社會狀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發展經濟、增加收入。這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首要前提。要通過高產高效、優質特色、規模經營等產業化手段,提高農業生產效益。二是建設村鎮、改善環境。包括住房改造、垃圾處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屯綠化等內容。三是擴大公益、促進和諧。要辦好義務教育,使適齡兒童都能入學並受到基本教育;要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使農民享受基本的公共衛生服務;要加強農村養老和貧困戶的社會保障;要統籌城鄉就業,為農民進城提供方便。四是培育農民、提高素質。要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倡導健康文明的社會風尚;要發展農村文化設施,豐富農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加強村級自治組織建設,引導農民主動有序參與鄉村建設事業。

具體而言,所謂「新農村」包括5個方面,即新房舍、新設施、新環境、新農民、新風尚。這五者缺一不可,共同構成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范疇。即要因地制宜地建設各具民族和地域風情的居住房,而且房屋建設要符合「節約型社會」的要求;要完善基礎設施建設,道路、水電、廣播、通訊、電信等配套設施要俱全,讓現代農村共享信息文明;生態環境良好、生活環境優美。尤其是在環境衛生的處理能力上要體現出新的時代特徵;使農民具備現代化素質,成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紀律的「四有農民」;要移風易俗,提倡科學、文明、法治的生活觀,加強農村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二、社會主義新農村提出的歷史背景
早在上世紀50年代,我國就提出過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當時,我國農村社會生產力低,廣大農民的溫飽還難以保障,發展農業生產主要是解決農民的穿衣吃飯和糧食需求問題,建設新農村就是要維持農村和全社會的安定。正當幾億農民所關心的問題逐步得到解決時,文化大革命爆發了,在那個特殊的年代,「寧要社會主義草,不要資本主義苗」,農業生產發展緩慢,甚至停滯不前。改革開放之後,農村生產力獲得了空前解放,農村各項事業都獲得了飛速進步,農民一直盼望的「樓上樓下,電燈電話」,都成了現實。這個時候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兩個文明一齊抓。這是在總結歷史經驗教訓特別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訓的基礎上,根據我國社會發展的實際,適應時代進步的要求而提出來的。上世紀80年代初,我國又提出「小康社會」概念,其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就是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之一。此次五中全會所提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則是在新的歷史背景中,在全新理念指導下的一次農村綜合變革。

<一>是基於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難點和關鍵在農村。從總體來看,目前我國農業現代化舉步維艱、農民收入增長困難重重、農村社會事業發展任務艱巨,制約農業和農村發展的深層次矛盾尚未消除,促進農民持續穩定增收的長效機制尚未形成,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滯後的局面還沒有根本改變。如果這些問題和矛盾不根治、不解決,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就很難贏得主動、就容易出現波折。

<二>是基於我國總體上已經進入了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新的發展階段,初步具備了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經濟實力。2004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達13萬億元,二三產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85%以上,財政收入達2.6萬億元,這對於建設新農村非常有利,必須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的要求,加大對「三農」發展的支持力度。否則,盡快改變農村的落後面貌就會落空。

< 三>是基於鞏固農村改革和發展的成果,提高農業國際競爭力。加快農村改革,促進農村發展,不僅是廣大農民的迫切願望,是全社會的普遍共識,而且是應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挑戰和參與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的客觀要求。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必須繼續通過改革找出路、通過創新促發展,積極建立起既符合市場經濟要求,又符合國際通行規則的體制機制,使農民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

四是基於緩解農村發展的資源、市場、體制三大制約,縮小日漸拉大的城鄉差距,實現共同富裕。一個基本事實是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明顯提升,工業化、城鎮化速度加快,土地、資金等要素大量向城市集中,耕地在過去7 年中減少了1億畝,人均下降到1.2畝,相當於世界平均值的1/3,而農村人口卻沒有減少多少,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已從改革開放初期的2.57∶1擴大到 3.23∶1;農村積累下來的種種矛盾,已經向國民經濟發出了強烈的預警信號。因此,中央審時度勢的提出,要下決心合理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實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方針。

三、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意義
(一)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與解決「三農」問題是相互統一的。在構建和諧社會的進程中,解決"三農"問題始終是全局性、根本性的問題。構建和諧的農村社會與城市不同,應與農村建設的實際緊密結合起來,把農村建設成為經濟繁榮、設施配套、功能齊全、環境優美、生態良好、文明進步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統籌城鄉發展、實現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徑。社會公平、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也是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基本特徵。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要堅持以發展為重、發展為先,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通過加快農業產業化、農村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的步伐,不斷縮小城鄉差距,從而實現農村社會由溫飽到小康,由局部小康到全面小康的跨越,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的奮斗目標。

⑤ 求 建設新農村的意義 的論文 1500字左右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論文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論文 長期以來,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一直是決定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和現代化進程的關鍵性問題,也是關系黨和國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問題。沒有農業的牢固基礎和農業的積累與支持,就不可能有國家的自立和工業的發展;沒有農村的穩定和全面進步,就不可能有整個社會的穩定和全面進步;沒有農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國人民的小康。農業豐,則基礎牢;農村穩,則社會安;農民富,則國家昌。只有近億農民全員加入現代化進程,才能盤活國民經濟全局,實現可持續發展;只有廣大農村的落後面貌明顯改變,才能實現更大范圍、更高水平的小康。為此,中央審時度勢,在十六屆五中全會上作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戰略決策,為今後我國農村勾畫出了「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新藍圖。 一、「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內涵 「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指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反映一定時期農村社會以經濟發展為基礎,以社會全面進步為標志的社會狀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發展經濟、增加收入。這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首要前提。要通過高產高效、優質特色、規模經營等產業化手段,提高農業生產效益。二是建設村鎮、改善環境。包括住房改造、垃圾處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屯綠化等內容。三是擴大公益、促進和諧。要辦好義務教育,使適齡兒童都能入學並受到基本教育;要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使農民享受基本的公共衛生服務;要加強農村養老和貧困戶的社會保障;要統籌城鄉就業,為農民進城提供方便。四是培育農民、提高素質。要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倡導健康文明的社會風尚;要發展農村文化設施,豐富農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加強村級自治組織建設,引導農民主動有序參與鄉村建設事業。 具體而言,所謂「新農村」包括個方面,即新房舍、新設施、新環境、新農民、新風尚。這五者缺一不可,共同構成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范疇。即要因地制宜地建設各具民族和地域風情的居住房,而且房屋建設要符合「節約型社會」的要求;要完善基礎設施建設,道路、水電、廣播、通訊、電信等配套設施要俱全,讓現代農村共享信息文明;生態環境良好、生活環境優美。尤其是在環境衛生的處理能力上要體現出新的時代特徵;使農民具備現代化素質,成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紀律的「四有農民」;要移風易俗,提倡科學、文明、法治的生活觀,加強農村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二、社會主義新農村提出的歷史背景 早在上世紀年代,我國就提出過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當時,我國農村社會生產力低,廣大農民的溫飽還難以保障,發展農業生產主要是解決農民的穿衣吃飯和糧食需求問題,建設新農村就是要維持農村和全社會的安定。正當幾億農民所關心的問題逐步得到解決時,文化大革命爆發了,在那個特殊的年代,「寧要社會主義草,不要資本主義苗」,農業生產發展緩慢,甚至停滯不前。改革開放之後,農村生產力獲得了空前解放,農村各項事業都獲得了飛速進步,農民一直盼望的「樓上樓下,電燈電話」,都成了現實。這個時候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兩個文明一齊抓。這是在總結歷史經驗教訓特別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訓的基礎上,根據我國社會發展的實際,適應時代進步的要求而提出來的。上世紀年代初,我國又提出「小康社會」概念,其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就是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之一。此次五中全會所提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則是在新的歷史背景中,在全新理念指導下的一次農村綜合變革。 (更多新農村論文www.st35.com) 一是基於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難點和關鍵在農村。從總體來看,目前我國農業現代化舉步維艱、農民收入增長困難重重、農村社會事業發展任務艱巨,制約農業和農村發展的深層次矛盾尚未消除,促進農民持續穩定增收的長效機制尚未形成,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滯後的局面還沒有根本改變。如果這些問題和矛盾不根治、不解決,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就很難贏得主動、就容易出現波折。 二是基於我國總體上已經進入了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新的發展階段,初步具備了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經濟實力。××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達萬億元,二三產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以上,財政收入達萬億元,這對於建設新農村非常有利,必須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的要求,加大對「三農」發展的支持力度。否則,盡快改變農村的落後面貌就會落空。 三是基於鞏固農村改革和發展的成果,提高農業國際競爭力。加快農村改革,促進農村發展,不僅是廣大農民的迫切願望,是全社會的普遍共識,而且是應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挑戰和參與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的客觀要求。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必須繼續通過改革找出路、通過創新促發展,積極建立起既符合市場經濟要求,又符合國際通行規則的體制機制,使農民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 四是基於緩解農村發展的資源、市場、體制三大制約,縮小日漸拉大的城鄉差距,實現共同富裕。一個基本事實是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明顯提升,工業化、城鎮化速度加快,土地、資金等要素大量向城市集中,耕地在過去年中減少了億畝,人均下降到畝相當於世界平均值的,而農村人口卻沒有減少多少,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已從改革開放初期的∶擴大到∶;農村積累下來的種種矛盾,已經向國民經濟發出了強烈的預警信號。因此,中央審時度勢的提出,要下決心合理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實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方針。 三、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意義 (一)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與解決「三農」問題是相互統一的。在構建和諧社會的進程中,解決三農問題始終是全局性、根本性的問題。構建和諧的農村社會與城市不同,應與農村建設的實際緊密結合起來,把農村建設成為經濟繁榮、設施配套、功能齊全、環境優美、生態良好、文明進步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統籌城鄉發展、實現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徑。社會公平、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也是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基本特徵。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要堅持以發展為重、發展為先,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通過加快農業產業化、農村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的步伐,不斷縮小城鄉差距,從而實現農村社會由溫飽到小康.

⑥ 大學生眼中的新農村建設論文(2000字左右)

關於農村改造 農村改造是農村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 短短幾年的時間,足以讓一個農村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農村改造被稱為「就地城市化」。近幾年,我國農村城市化進程加快。專家表示,「農村因素」在城市化進程中的重要性越來越顯著,而且在來年及以後對經濟社會發展進程的影響還會增強。引起廣泛關注的,是農產品供求對國民經濟運行的影響。在糧食增產情況下出現農產品供求失衡的局面,表明影響農產品供求格局的因素在發生變化,在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城市化、工業化的影響將是至關重要的因素。從供給來看,工業化、城市化的影響更是有目共睹。其一,耕地面積減少成不可逆轉之勢。隨著工業化從沿海向內地推進,喊「建設指標太少」的聲音也已從沿海蔓延到內地,能否保住滿足糧食基本需求的耕地量將成為未來中央和地方政府博弈的焦點。其二,誰來補糧食生產缺口成疑問。在整個20世紀90年代,東南沿海發達地區隨著工業化、城鎮化進程,糧食生產大幅減少。到目前為止,東部地區減產後的缺口主要靠中西部地區在補充。但是,隨著「中部崛起」戰略的實施,中部地區諸省份正在步入快速工業化軌道,它們不僅不可能再為東部地區彌補缺口,而且自己是否能達到糧食供求平衡都面臨嚴峻挑戰。其三,隨著大量農民、尤其是青壯年勞動力出外打工,農村「三化」(村莊空心化、農業兼業化、農民老齡化)加劇。未來農業勞動者的主體是誰將成重大問題。 事實上,農村改造計劃的實施,大的一方面是正確、有效的。農村改造計劃推動我們村經濟的持續發展,有利於增加農民收入,提高了農民的生活水平.就幾年的變化、發展,農村的經濟就會有顯著的增長,農民的生活水平也大大改善。原來破舊的房子大多被拆除,改建。外來小企業主也可以在村裡租用廠房,開設工廠,給本地的閑置勞動力提供了就業機會,緩解當地的就業壓力,增加當地村民的收入,同時也引入外來務工人員,帶動本村住房業和飲食業的發展。 中國改革開放30年來,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城市化速度也一直很高。因此,一位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說,這是一個世界奇跡。村裡也有很多年輕人到各個大城市打工、賺錢,回來建新房子,定居。城市化直接推動了農村改造,農村改造也有利於加快城市化進程,兩者是相輔相承的。 建設和改造新農村,需要農村的基層政權和廣大農民在加快經濟發展、改善自然環境的同時,建立起一種適合新農村建設的文化觀念.一旦這種觀念能夠形成並深入人心,就能在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的層面上發揮其廣泛、持久的影響。廣大農村至今保持著數千年農耕時代的歷史記憶和根脈,是我們民族文化的根源所在。中國的現代文明就是從農村發展起來的。也就是說,農村改造要重視文化建設,而農村的文化建設貴在創新。中央《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文化建設意見》也指出,要根據時代的特點和農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變化,不斷充實活動內涵,創新活動形式。只有創新,才能不斷增強農村文化發展活力,才能實現農村文化的發展與繁榮。 中國目前整體國民素質水平還較低,而這個群體多來自於農村。雖然,國家教育制度不斷地完善,教育也不斷普及,但農村人口的素質水平還是偏低。這應該與他們長久以來生活的周圍環境息息相關。大多數農民的收入著重用於改善家庭的物質生活,而精神文化生活卻存在著一個大缺口。要改變農村人口的知識教育程度或許不是難事,但是要改變他們根深蒂固的思想,決非易事!農村的改造計劃,一開始不會很順利。很多以土地為生的農民反對改造,他們的收入本來就不多,舊房子拆除重建,雖然有補貼,但還是需要一筆資金。這對普通農民來說,會是不小的經濟負擔。也有人向有關部門投訴,至少增加點補貼,但結果還是被迫接受。加上,除了住房的重建,大部分水果林地和一部分莊稼用地也被規劃到改造范圍,有的變成商業區,有的是商品房,還有墓園。 有消息說,村委會那邊有意也將村裡靠近河邊的大片農田規劃到改造范圍。那裡集中了村裡大部分農田,幾乎對全村的農民來說,都是無法接受的事情。所以目前,關於農田改造這件事,還一直拖著,得不到合理的解決。 換個角度看,農村改造不僅涉及土地,更牽涉以土地為生的失地農民,它既會影響農業經濟發展,又和社會穩定緊密相關!所以,農村改造在規劃思想上要充分考慮本區域現狀,結合地形地貌和風土人情,因地制宜,體現「以人為本」理念。在規劃原則上要實事求是充分集中民智、珍惜民力。要根據村裡的經濟水平,充分尊重村民的規劃意願。

⑦ 求新農村建設論文

我國農村法治的困境與解決方略研究

[摘 要] 農村法治在我國法治進程中具有重要地位。法治是需要法治基礎的,對法律基礎的再認識是我們推演農村法治困境的前提;多年來農村與城市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活等多方面的差別決定和影響著中國法治建設的二元狀態。鑒於我國是一個傳統農業國家、農村人口眾多和農村社會主體法治意識不強等原因,農村法治在社會整體轉型的特殊時期面臨著法治困境,需要我們從整體性和差異性著眼探尋現代農村法治的建立,找出現代農村法治的解決方略,以期建立現代整體法治社會。

[關 鍵 詞] 農村法治 困境分析 方略 維護機制

法治,是一種治國模式、治國方略,實指「依法而治」、「法律至上」。這種「法律至上」的觀念在中世紀就已提出,其對現代社會發展具有極為深刻的意義。我國雖在先秦時期由法家提出過「依法治國」,但根深於國民中的傳統人治意識與現代意義上的法治有相當大的差別。實現法治,特別是農村法治,需要良好的外部資源,並需要進行多重的整合。農村法治,是我國社會主義法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法治建設中的重點、難點和焦點。在我國,要摒棄千餘年封建「人治」思想的影響,實現由「鄉士社會」向「法治社會」的轉變,沒有農村法治的系統推進和整體實現是不可能的,農村法治是我國法治實現的基礎。

一、現狀剖析:我國農村法治現狀的理性思考

由於長期以來的城鄉二元治理結構,我國法治在城市和農村的外延資源不盡相同,我們需要在法治整體性的基礎上,區別認識其各自特殊性。農村是人們最基本生活資源的終極來源地,農業是整個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我國農村面積佔全國領土的90%,農村人口佔全國總人口的70%以上,等等特殊性可以看出農村法治建設的重要性,可以看出如果沒有我國農村這個最大社會區域的法治化也就沒有整個國家的法治化。因此,對農村法治現狀的分析是農村法治走出困境的基礎性工作。法治是國家嚴格依法治國所形成的理想狀態,是法律在國家領域內和國家意義上的現實化。法治社會是法治國家基礎上所追求的一種理想社會狀態,它需要相應的基礎:主體意識、經濟基礎、民主政治、現代文化、社會和諧等。我們分析農村法治現狀也要從這幾個相關方面入手。

第一,農民法治主體的不足——農村法治的主體障礙。法治主體是實行法治必需解決的理論與實踐前提。在民主政治國家,法治的主體只能是人民。就我國而言,法治的主體只能是廣大人民群眾,在農村,就是廣大農民。農民是中國社會最大的群體,是中國法治主體的基礎。作為法治主體的農民存在的不足,已成為農村法治推進的阻礙因素。

1.農民法律意識的淡薄。農民的法律意識是其關於法律的心理、知識、觀念和思想的總和,體現其對法律現象的認知與評價。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民法律意識的增強與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沒有形成合理的正相關關系。一些地區農民法律意識沒有隨經濟的增長和我國立法步伐的加快而明顯增強,表現於農民對權力的崇拜、權利義務的模糊、主體意識的淡漠和法律知識的缺乏等。當自身權利被侵害時,要麼渾然不知,以「法盲」、「法愚」的形態展現於社會;要麼屈從於權威,忍氣吞聲;要麼置法律規定而不顧,「以暴制暴」。「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往往成為法律工作者給農民「法肓」的真情告白。農民法律意識是農民法律行為的直接支配因素,是法治輿論力量的基本來源。其法律意識的狀況已成為農村法治進程的硬約束。

2.農民法律知識的缺乏。法律知識就是法治力量。法治化過程中,在預先的良法規范下人們對法律知識掌握的多少,既影響對自己權利合法維護,又影響自己對法律的遵守。農民法律知識的缺乏不僅嚴重影響其法律意識的增強,而且嚴重影響其行為。農民依賴於各類權威的維權活動模式與信任法律權威所要求的現代法律裁決方式迥然不同。農民很少知道自己的權利;在對權利義務系統的理解中,義務是主詞,少有權利的知識和觀念,「權大於法」是農民心中的「圖騰」,他們往往感到需要「關系」、「金錢」和「權力」,不需要法律,視法律為外物,崇尚「無訟有德」,無視或排斥法律權威。現實生活中,才會出現刑事案件也會有「和解」或用「族規」解決的情況,才會出現「相信權力」而「不相信法律」的現象。農民法律知識的缺乏,使農村宗法勢力有了生存空間,強化了農村法治的障礙。

3.農民法律能力的不強。農民法律能力是指農民運用法律


重影響其法律意識的增強,而且嚴重影響其行為。農民依賴於各類權威的維權活動模式與信任法律權威所要求的現代法律裁決方式迥然不同。農民很少知道自己的權利;在對權利義務系統的理解中,義務是主詞,少有權利的知識和觀念,「權大於法」是農民心中的「圖騰」,他們往往感到需要「關系」、「金錢」和「權力」,不需要法律,視法律為外物,崇尚「無訟有德」,無視或排斥法律權威。現實生活中,才會出現刑事案件也會有「和解」或用「族規」解決的情況,才會出現「相信權力」而「不相信法律」的現象。農民法律知識的缺乏,使農村宗法勢力有了生存空間,強化了農村法治的障礙。

3.農民法律能力的不強。農民法律能力是指農民運用法律知識,藉助法律制度維護自己權利,履行法定義務,實現自己利益的能力。如果說農民法律知識改變農民法律命運的話,那麼農民法律能力將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農民法律命運。「書本的死法」要變成「現實中的活法」,需要法治主體在現實中很好地運用法律。農民法律能力不強集中地表現於法律意識淡薄導致的漠視法律、法律知識缺乏導致的無視法律和法律實踐的缺乏導致害怕法律。

⑧ 新農村建設的意義和途徑!論文1000字左右!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任務是: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意義
(一)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與解決「三農」問題是相互統一的。在構建和諧社會的進程中,解決"三農"問題始終是全局性、根本性的問題。構建和諧的農村社會與城市不同,應與農村建設的實際緊密結合起來,把農村建設成為經濟繁榮、設施配套、功能齊全、環境優美、生態良好、文明進步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統籌城鄉發展、實現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徑。社會公平、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也是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基本特徵。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要堅持以發展為重、發展為先,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通過加快農業產業化、農村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的步伐,不斷縮小城鄉差距,從而實現農村社會由溫飽到小康,由局部小康到全面小康的跨越,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的奮斗目標。

(三)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農村"三個文明"建設的可靠保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對農村社會經濟生活的各個方面都有明確的目標和要求,既包括物質文明建設,也包括政治文明建設、精神文明建設;既要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也要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提高農民的科技文化素質,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

因此,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新形勢下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重大戰略部署,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必然要求,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的重大舉措,是改變我國農村落後面貌的根本途徑,是系統解決"三農"問題的綜合性措施。 資料來源:www.lunwenqq.com

⑨ 新農村建設的論文

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黨的十六大以來,在中央正確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按照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積極推進改革開放,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經濟社會的發展能有目前這樣的好形勢,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黨和政府在近幾年的宏觀調控中切實加強了農業和農村這個薄弱環節,扭轉了前幾年糧食生產滑坡和農民收入增長緩慢的局面。這次宏觀調控的一大成果,就是把農業農村穩住了,從而穩定了市場,穩住了人心。
中國的國情決定了農業和農村的發展事關全局,只有真正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才能把握住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動權。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了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任務,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現代化,農業和農村始終是難點和重點。必須站在全局的高度,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作為現代化進程中的一項重要歷史使命,成為全黨全社會的共同認識和共同行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必須認真貫徹黨在農村的一系列方針政策,堅持農村的基本經濟制度,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特別是要在多予上下功夫,真正實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方針,全面推進農村的發展。經過全黨全國的不懈努力,使農業生產力水平有一個較大的提高,使廣大農民的生活有比較明顯的改善,使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得到切實加強,使農村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使農村基層民主建設繼續推進。歸根到底,要切實保障農民的民主權利,使農民得到實實在在的物質利益。

以工帶農

從農業支持工業,到工業反哺農業;從農村服務城市,到城市帶動農村。工與農、城和鄉,這兩大關系正在實現著從未有過的歷史性轉變。我們正在尋找破解「三農」難題的「金鑰匙」。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一個全面的目標,絕不單純是搞新村建設,必須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全面推進農村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黨的建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一項長期的任務,必須因地制宜,從實際出發,尊重農民意願,注重實效,著力解決農民生產、生活中最迫切的實際問題,使新農村建設帶給農民實惠、受到農民擁護,扎實穩步地向前推進。
目前我國農業和農村的發展還處在爬坡階段,農業、農村仍然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最薄弱的環節。會議根據當前農業和農村工作的實際,強調要重點抓好六個方面的工作:(一)把國家建設資金的投入更多地轉向農村,切實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二)圍繞鞏固農村稅費改革成果,推進農村綜合改革;(三)穩步發展糧食生產,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四)堅持農村土地基本經營制度和嚴格控制建設佔地,確保農業發展和農村穩定;(五)引導農民有序進城務工,公平對待農民工及發展縣域經濟、促進農村勞動力就近轉移;(六)增加對農村教育、衛生等社會事業投入,從多方面加強農村公共服務。
目前中央關於農村工作的大政方針已經明確,政策措施陸續出台,能否取得預期效果,關鍵在於加強領導,統一思想,狠抓落實。各地區、各部門必須充分認識「三農」工作對全局的重大意義,切實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領導幹部要經常到農村做全面深入的調查研究,真正掌握農村的真實情況,了解農民的願望和要求,認真研究制定和切實落實促進農村發展的具體措施。

跨越城鄉之間的鴻溝已經不是夢想
做好農業農村工作,對於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意義重大。要緊緊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各項任務,加大工作力度。要穩定、完善、強化各項行之有效的惠農支農政策,國家財政支農資金增量要高於上年,國債和預算內資金用於農村建設的比重要高於上年,其中直接用於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的資金要高於上年。要繼續推進現代農業建設,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農村公共事業。
要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正在農村開展的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要結合農村實際,有針對性地開展正面教育,解決黨組織和黨員隊伍中存在的突出問題,解決影響改革發展穩定的主要問題,解決群眾最關心的重點問題,務求取得實效,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供堅強的政治和組織保障。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時代賦予我們的神聖使命,光榮而艱巨,任重而道遠。我們要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解放思想,堅定信心,以腳踏實地的態度,求真務實的作風,銳意創新的精神,縝密細致的工作,加快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為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偉大事業而努力奮斗

閱讀全文

與城郊型新農村建設論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