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農村發展 > 常態新農村

常態新農村

發布時間:2021-03-12 06:51:07

❶ 如何在新常態下實現農業農村新發展面貌

應在以下幾個方面下功夫:

  1. 在提高糧食生產能力上挖掘新潛力。只要糧食生產能力穩住了、上去了,我們就能「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台」,始終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挖掘糧食生產新潛力,首先要堅決守住耕地保護紅線,加快劃定永久基本農田,統籌加強高標准農田建設,實施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行動,力保耕地不減少、力爭地力有提高。還要加快建設一批重大水利骨幹工程,做好節水優先大文章,解決好農田水利「最後一公里」問題。最終要靠科技,健全農業科技創新的激勵機制,推動農業科技在關鍵領域取得突破,並快速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2. 在優化農業結構上開辟新途徑。市場需求是「導航儀」,資源稟賦是「定位器」。要更好地發揮區域比較優勢,更好地適應個性化、多樣化的消費需求,促進農業結構優化升級,使有限的農業資源產出更多、更好、更安全的農產品。開辟優化農業結構新途徑,要科學確定主要農產品自給水平,在確保「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前提下,對重點保什麼、放什麼,保多少、放多少,進行系統謀劃,做到心中有數。要加快發展草牧業,促進糧、經、飼三元結構協調發展。要大力培育特色農業,實施園藝產品提質增效工程,推進規模化、集約化、標准化畜禽養殖和水產健康養殖。要提升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水平,確保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3. 在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上尋求新突破。盡快從主要追求產量和依賴資源消耗的粗放經營轉到數量質量效益並重、注重提高競爭力、注重農業科技創新、注重可持續的集約發展上來,走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現代農業發展道路。需要明確的是,優化農業結構也好,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也好,絕不意味著放鬆糧食生產,絕不能削弱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4. 在促進農民增收上獲得新成效。促進農民增收,要優先保證農業農村投入,不管財政多緊張,都要確保農業投入只增不減。要發展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延長農業產業鏈,積極開發農業多種功能,挖掘鄉村生態休閑、旅遊觀光、文化教育價值,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要促進農民轉移就業和創業,拓展農村外部增收渠道。要打好扶貧開發攻堅戰,加快農村貧困人口脫貧致富步伐。

  5. 在建設新農村上邁出新步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能丟了農村這一頭。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不能忽視新農村建設。推進新農村建設,要堅持規劃先行,強化村莊規劃的科學性和約束性,提升農村基礎設施水平,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要全面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重點搞好垃圾、污水處理和改水改廁,加快改善村莊衛生狀況,讓農村成為農民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要發揮好新型城鎮化對農業現代化的輻射帶動作用,分類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在城鎮落戶,保障進城農民工及其隨遷家屬平等享受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引導有技能、資金和管理經驗的農民工返鄉創業。

❷ 論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國情依據

我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當前面臨著怎樣的國情?存在著哪些主要問題?
1、我國處在並將長期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從總體上看,現階段我國生產力水平還比較低;科學技術水平、民族文化素質還不夠高;社會主義具體制度還不完善。
2、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民占我國人口的絕大多數,近年來我國農民收入增長緩慢,城鄉收入差距過大,影響了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挫傷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

從國情出發制定社會經濟發展戰略,設計社會經濟發展模式,是保證科學發展的基本要求,也是社會協調均衡發展的根本保證。而正確認識和把握中國的國情是我們的第一要務。
我們建設新農村面臨的國情是怎樣的呢?

1、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不是農業強國

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社會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但是還未發生根本變化——中國仍然是一個農業占國民經濟比重很大的國家,也就是說,中國根本上還是一個農業大國,而不是一個工業大國。
與發達國家相比,這是我們的一大劣勢。然而,優勢與劣勢是相對的,不是絕的,從人口生存與發展的第一需要就是糧食這個角度來看,農業大國自有其發展優勢。尤其中國有佔世界的1/6人口,是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沒有農業大國這個優勢,我們就很難保證糧食自給自足,更別談對其他國家提供糧食援助了。

我們要放眼世界看中國。
在世界各國紛紛積極發展工業、服務業時,聯合國糧農組織於2006年10月9日發布的一項報告讓世界為之震驚。報告稱,全球正面臨著30年來最為嚴重的糧食危機,有40個國家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糧食短缺,迫切需要國際社會提供糧食援助,否則就可能面臨飢荒。美國媒體則報道稱,目前全球的糧食儲備只能勉強滿足人們50多天的需求,已經跌破糧食儲備70天的安全線。這些警告是否言過其實?世界糧食安全到底處於什麼狀況?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公布的名單,40個糧食短缺國中 有26個非洲國家(安哥拉、蒲隆地、衣索比亞、幾內亞、肯亞、賴比瑞亞、尼日、獅子山、索馬里、蘇丹、史瓦濟蘭、坦尚尼亞、烏干達、辛巴威等),10個亞洲國家(阿富汗、印尼、伊拉克、朝鮮、黎巴嫩、蒙古、尼泊爾、巴基斯坦、斯里蘭卡和東帝汶),3個拉丁美洲國家(哥倫比亞、古巴、海地)和俄羅斯(指車臣共和國)。
這項名為《農業收成預計和糧食現狀》的報告顯示,全球一些地區2006年農作物減產已成定局,預計全球糧食產量只有20.13億噸,與2004年的26.8億噸相比,已經是連續第二年呈下降趨勢。美國農業部對全球糧食產量的預測更為悲觀,認為2006年只有19.84億噸,這意味著將會有大量的缺口要靠往年的存糧來填補。
糧食安全不單單是解決溫飽問題,其戰略意義也不可小視。目前,世界糧食分布不均是一大特點。全世界共有近15億公頃的耕地,近1/2被用作糧食生產。從大洲看,世界糧食生產主要集中在亞洲、歐洲和北美洲。糧食出口國主要集中在10幾個國家,而進口國則達100多個。近些年,美國、加拿大、法國、澳大利亞等國不僅是儲糧大戶,更控制了世界糧食出口量的80%左右。一些發達國家憑借先進的技術和廣闊的耕地資源,生產著遠遠超過其本身消費量的糧食,而且這些糧食還成了對其他國家進行政治和經濟干預的「武器」。
造成目前世界上一些地區糧食短缺的主要原因有四個:
一是地理因素。土地退化,耕地數量減少,人口與土地的比例嚴重失衡,無法滿足糧食供應,導致很多國家常年糧食短缺,比如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
二是自然災害。反常的炎熱和乾旱無雨的天氣使全球很多糧食生產國不同程度的減產。印度和巴基斯坦史無前例的洪水造成了上百萬人居無定所,食不果腹;而尼泊爾約有4.5萬人受乾旱和水災影響,急需外部糧食援助。反常的天氣也對蘇丹及東非一些地區造成了嚴重影響,使當地農民本就貧困不堪的生活雪上加霜。
三是政局不穩和持續的戰亂。伊拉克、阿富汗、蘇丹等國受到地區沖突和安全局勢惡化的影響,當地不少居民正在等待國際糧食援助。
四是政策因素。國際市場政策與國家發展政策的非科學,甚至背離人性、遠違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基本需求,盲目鼓勵工業發展,形成社會畸形格局。工業品不僅不能吃,而且有的工業生產還依賴農業,消耗糧食。
作為農業大國和人口大國,在糧食問題上中國一直受到世界的關注,並為解決世界糧食問題做出了自己的貢獻。上個世紀,美國有個社會學家萊斯特·布朗曾寫了《誰來養活中國》一書,大肆炒作「中國糧食威脅論」。鄰國日本也不斷出現擔心中國人「吃掉」他們糧食的聲音。
事實卻是,中國沒有讓別人養,反而養活了世界上很多人。近25年來,世界主要農產品增長份額20%以上來自中國,中國糧食年產量從3億噸增至5億噸,不僅以事實回答了布朗的質疑,還得到了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官員「中國在全球千年發展目標中所做的貢獻,給予再高評價也不過分」的贊譽,同時讓所謂「中國糧食威脅論」不攻自破。
2006年成為一個分水嶺,此後中國不再接受聯合國的糧食援助。9月,世界糧食計劃署的報告稱,中國在2005年成為僅次於美國和歐盟的世界第三大糧食援助捐贈國。報告說,中國2005年提供的對外糧食援助比上一年增長2.6倍。中國對外糧食援助的主要對象是朝鮮,其他的受援國有賴比瑞亞、幾內亞比索、斯里蘭卡等10多個國家。
如果按照聯合國糧農組織的報告,世界上約有1/5的國家處於缺糧狀態,那麼這種局面是否會蔓延,導致世界范圍內的飢荒呢?瑞典農業科技大學的糧食問題專家約翰松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飢荒問題的核心,是究竟多少糧食才能滿足當前的人口需要。關於這個問題,各國專家曾有過不同的統計。例如美國有一本書叫《挽救之道》,認為世界上只能生存5億到9億人,其餘的人全屬「多餘」,應該被消滅。而聯合國糧農組織的專家通過計算說,全球耕地的潛在供應力為360億人口。最近幾年,多數學者認為,按當今的經濟發展速度和科技水平,糧食供應的極限人口應在110億左右。
約翰松認為,就全球而論,當前糧食的供應基本能滿足需求,今後若干年也會如此,但只要糧食供求的不平衡沒有消除,在部分國家出現飢荒就會成為一種常態。同時他也指出,由於飢荒引起移民潮等動盪,會反過來影響到那些糧食生產和出口的發達國家,這樣,全球出現飢荒就不是危言聳聽。

我認為,中國的劣勢不在於農業大國,而在於不是農業強國。如果中國成為農業強國,不僅可以實現社會經濟更快、更好的持續發展,而且還可以為世界進步發揮更大的作用。
發達國家農業投資額占財政支出的比重通常為10%以上。中國1990年財政支出用於農業的比重為10%,1995年下降為6.3%,2001年為5.5%。2006年有所增加,可以說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對農業投資最多、增幅最大的一年,但是與新農村建設的實際需要相比還有很大差距。農業資金投入不足,使許多相關工作無法正常開展,形成了政策落實斷層、基礎建設斷層、科研工作斷層、農技推廣斷層等問題。
在13億人口中,有70%是農民,可是農民的素質很低,大部分沒有接受過系統教育,只有初中以下文化程度,還有相當數量的文盲和半文盲。
除了個別機械化大農場外,廣大的農村仍然使用著鐵犁、木耬、耕牛,生產工具極其落後,與春秋戰國時期沒有本質區別。
農民賴以生存的土地,有的因四季耕種不得輪休,導致地力極薄;有的因遠離水源,無灌溉條件,從古至今一直靠天種地、靠天放牧、靠天吃飯;有的因破壞了自然環境,造成沙化、鹽鹼化程度日趨嚴重。
除了水稻、小麥、玉米等幾種良種在一部分農村得到推廣外,大部分五穀雜糧仍舊用普通的種子,並沿用傳統的耕作方式,農產品產量和科技含量極低。有許多地方連台像樣的機器也沒有,農產品加工增值轉化能力極其微弱,甚至幾乎等於零。
農業組織化程度很低,以家庭為單位進行生產,經營分散,無法開展集約經營、規模經營。山村耕地有限,不適宜大面積耕作,可是廣袤的大平原也是東一塊小麥、西一塊玉米,田間管理極其粗放,短期行為嚴重,既沒有規模效益,也沒有長期效益。
農業勞動生產率和農產品土地產出率很低,農產品成本很高,質量很差,價格呈下降趨勢,不僅在國際市場上沒有競爭力,而且農民面臨著增產不增收的尷尬處境。

2、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農民是主體公民

自夏朝以來,農民一直是中國社會的主體階級,佔全體社會成員的絕大部分。但是,在社會主義制度確立之前,一直是被剝削、被壓迫、被統治的階級之一。這是為什麼呢?
這是由農民階級固有的屬性決定的。農民階級具有以下特性:
(1)保守性。由於農業的生產方式和農民的生活方式長期處於基本不變的狀態,如果說有變化也極其微小,是比較典型的幾千年不變的恆態系統,所以長期在這種封閉或半封閉的固定狀態下生存必然會形成保守性,缺少開拓創新精神,不願求新求變,不敢冒風險,安於現狀,小富即安。為什麼獵人、漁民、牧民就基本沒有保守性呢?因為他們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動態的、開放的,是與冒險分不開的。為什麼發現新大陸的不是擁有63艘可容納千餘人大船的鄭和,而是僅有幾艘帆船的哥倫布呢?說到底是因為鄭和生活在中國這樣的農業社會中,妄自尊大,思想觀念保守,缺少開拓性;而哥倫布生活在葡萄牙、西班牙這樣的商業社會中,富有冒險精神和開拓精神,當他的航海建議被葡萄牙國王拒絕後,他毅然移居西班牙,在西班牙統治者的支持下實現了遠航的夢想。
(2)自私性。土地是農民賴以生存的「命根子」,由於土地數量有限,畝產量很低,所以農民常常「寸土必爭」;由於生活水平低,生活質量差,所以農民很少有受教育的機會,文化素質極低;由於長期固定在一塊土地上,很少有接觸外面世界的機會,所以目光短淺;由於家庭是一個獨立的生產單位,自給自足,所以養成了只重視自身利益的心理定勢和思維習慣;由於家族觀念根深蒂固,常常因為一些在他們看來是重大利益其實是蠅頭小利與外族發生沖突,所以產生了排他排外的強烈傾向。這些因素綜合發生作用,使農民形成了較強的自私性。
(3)渙散性。由於農村長期處在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狀態,農民以家庭為單位進行生產,基本不與他人合作,家長就是最高領導,農活由自己安排,無論干什麼都是自己的事情,與別人無關,所以缺少組織紀律觀念和集體精神。農民好比一盤散沙,沒有水和草就很難合成泥,沒有好辦法就很難把農民組織起來。
(4)盲目性。由於農民沒有科學文化知識,信息閉塞,遠離城市和市場,只有依靠經驗和農時安排生產,所以生產活動具有很大的盲目性;由於他們沒有掌握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判斷正誤、是非只是以個人利益和好惡為標准,所以很容易偏聽偏信,甚至盲目從眾。就像一群羊,只要有一隻羊領頭,即使前面是深溝或大河也會盲目地跟著跳下去。社會主義改造時期合作化步子太快,有的地方吃飯不要錢;大躍進時期大煉鋼鐵,超英趕美……這些錯誤的發生雖然有很復雜的原因,但與農民具有盲目性是分不開的。
(5)破壞性。由於山高皇帝遠,身居世外桃園,法律意識淡薄,政策觀念不強,沒有社會公德意識和環境保護意識,無知者無畏,所以為了眼前的個人利益,他們「敢」字當頭,行為沒有明確的指向性和約束力,往往容易造成很大的破壞性後果。比如文化大革命時期的打砸搶,嚴重破壞了社會秩序和公私財物;濫砍亂伐,嚴重破壞了生態環境等。
以上這些特性,就是農民階級的消極方面。正是因為農民階級具有這些明顯的缺陷,才使中國這個最龐大的社會群體始終不能上升為統治階級,而長期處於被統治地位。
那麼,農民為什麼又能夠在中國社會中發揮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呢?
(1)革命性。作為一個被統治階級,農民所受的剝削、壓迫最重。哪裡有剝削,哪裡就有矛盾;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當他們失去生存的基本條件後,便會起來斗爭,起來造反。中國歷史上著名的陳勝、吳廣領導的秦末農民戰爭,李自成、張獻忠領導的明末農民起義,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革命,充分說明農民階級具有鮮明的革命性。農民階級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打倒了蔣介石,解放了全中國,推翻了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
(2)實際性。他們根據土地的實際情況進行耕種,腳踏實地,實事求是,注重實際回報,很少幻想。他們信奉眼見為實,不輕易相信別人的許諾,評價一個人、一項政策、一種制度的優劣,不是聽你講得如何好,而是看實際效果。農民是最講實際的,虛假的、空想的、無用的東西,在農村沒有市場。
(3)互助性。由於每個家庭的人力、財力、物力有限,當一個家庭遇到建房、結婚等大事時,鄉親們就會主動伸出援手,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特別是當一個家庭遇到災難時,鄉親們更會給予無私的幫助。
(4)平等性。自從地主階級被消滅後,農民在人格上處於平等地位,平等意識又一次被喚醒並得到不斷強化。誰想欺壓農民,農民是堅決不會答應的。尊重農民的人格,維護農民的尊嚴,保障農民的利益,是農民從心底發出的最強烈的呼聲。
(5)獨立性。農民長期生活在農業社會中,形成了獨立的經濟利益、獨立的意識和獨立的人格,是一個具有鮮明的獨立性的階級。
(6)勤勞性。農民樂於依靠自己的辛勤勞動獲得收入,很少依賴思想。一些老人只要尚有勞動能力,就不願讓孩子贍養,而是照常干一些力所能及的農活。即使富裕了,農民也不奢侈不浪費,仍舊保持著勤儉節約的生活作風。他們通過勤勞的雙手,可以使泥土變黃金;他們通過英勇的戰斗,可以化干戈為玉帛。他們憎惡不勞而獲,憎恨貪官污吏。
以上這些特性,則是農民階級的積極方面。正是因為人數眾多的農民階級具有這些突出的優點,所以無論歷史風雲如何變幻,他們都能在深情的大地上繁衍生息;無論自然災害多麼嚴重,他們都能戰而勝之,渡過難關;從古至今,以不可替代的基礎地位在中國社會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❸ 中央一號文件是在什麼時候開始發布的

2015年02月01日 19:07 新華社發布中央2015年1號文件
新華社北京2月1日電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日印發了《關於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若干意見》。
中央1號文件首先說明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正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國內農業生產成本快速攀升,大宗農產品(14.82, -0.29, -1.92%)價格普遍高於國際市場,我國農業資源短缺,開發過度、污染加重等社會現象,然後提出如何在經濟增速放緩背景下繼續強化農業基礎地位、促進農民持續增收,是必須破解的一個重大課題;如何在「雙重擠壓」下創新農業支持保護政策、提高農業競爭力,是必須面對的一個重大考驗;如何在資源環境硬約束下保障農產品有效供給和質量安全、提升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是必須應對的一個重大挑戰;城鄉資源要素流動加速,城鄉互動聯系增強,如何在城鎮化深入發展背景下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實現城鄉共同繁榮,是必須解決好的一個重大問題。
破解這些難題必須始終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靠改革添動力,以法治作保障,加快推進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最後,提出以下措施破解這些難題。
一、圍繞建設現代農業,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

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做強農業,必須盡快從主要追求產量和依賴資源消耗的粗放經營轉到數量質量效益並重、注重提高競爭力、注重農業科技創新、注重可持續的集約發展上來,走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現代農業發展道路。
二、圍繞促進農民增收,加大惠農政策力度

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富裕農民,必須充分挖掘農業內部增收潛力,開發農村二三產業增收空間,拓寬農村外部增收渠道,加大政策助農增收力度,努力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保持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持續縮小的勢頭。
三、圍繞城鄉發展一體化,深入推進新農村建設

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繁榮農村,必須堅持不懈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要強化規劃引領作用,加快提升農村基礎設施水平,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讓農村成為農民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四、圍繞增添農村發展活力,全面深化農村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必須把農村改革放在突出位置。要按照中央總體部署,完善頂層設計,抓好試點試驗,不斷總結深化,加強督查落實,確保改有所進、改有所成,進一步激發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活力。
五、圍繞做好「三農」工作,加強農村法治建設

農村是法治建設相對薄弱的領域,必須加快完善農業農村法律體系,同步推進城鄉法治建設,善於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做好「三農」工作。同時要從農村實際出發,善於發揮鄉規民約的積極作用,把法治建設和道德建設緊密結合起來。

❹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有效途徑是

當前,我國正處在體制轉換、結構調整、社會深刻變革的歷史時期,經濟和社會總體上進入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發展階段,農業和農村發展仍處在艱難的爬坡過坎階段,解決深層次矛盾的改革辦法亟需創新進而常態化。在總結提煉黨的「三農」政策實踐基礎上,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加快農村改革步伐,重點解決城鄉分割、城鄉要素分配不均、農村管理方式滯後等突出問題,著力構建城鄉互動、平等發展的統籌機制,積極探索生產發展、農民增收的長效機制,健全促進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治理機制,建立促進農村公共事業發展的有效機制,從而切實解決「三農」問題,不斷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一、建立健全城鄉發展的統籌機制,從根本上改變二元結構

按照城市支持農村的改革思路,逐步建立統籌城鄉發展的管理體制。實行城市支持農村,表現在政府行為上,就是調整國民收入分配結構,財政支出、固定資產投資和信貸投放都要切實向「三農」傾斜,實現城鄉產業對接、要素轉移、區域協調、統籌發展。尤其要注重處理實施惠農政策與調動基層政府積極性的關系,對免徵農業稅等政策造成縣鄉財政短缺的狀況,應當提高農產品加工增值地方留成比例,對財政困難的糧食大縣實行100%的轉移支付。進一步完善小城鎮的投融資、用地、戶籍、購房、發展二三產業等相關政策。

加快建立城鄉共建機制,促進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基礎設施建設資金量大,而農村單位人口的受益率低,改革的思路應該是:給農村以資金,給城市以市場,讓公共財政的陽光普照農村。進一步完善村鎮建設的投融資機制,鼓勵民間資本投向新農村建設,用「以投代補」、「以獎代補」形式,以政府資金投入帶動更多社會資金投入。建立城鄉流通體系的有效機制,加快市場設施建設,架好農產品進城和工業品下鄉兩座橋,藉助投資、管理和技術轉移把城市成熟的商業網路轉移到農村去。建立城鄉一體的戶籍管理制度,盡快建立城鄉統一的勞動力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就業制度,取消農民進城就業的各種限制。

建立促進統籌城鄉發展的工作機制和激勵機制。在新農村建設中,需要堅持科學發展觀和正確政績觀,激勵廣大幹部為民、務實、清廉,自覺遵循黨的工作基本原則,做到關心農民疾苦、尊重農民意願、維護農民權益。改革農村的行政管理體制,深化鄉鎮機構改革,合理劃分農村基層政府的財權和事權,從根本上解決機構臃腫、人員膨脹問題,降低基層行政管理的運行成本,使之更有效地為農業和農民提供公共服務,以適應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和基層民主制度建設的需要。

二、積極探索生產發展、農民增收的長效機制,夯實新農村物質基礎

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是建設新農村的出發點和歸宿。目前,農民收入增長幅度較大,主要是「兩減免、三補貼」等惠農政策的作用,加上氣候條件好和糧價回升等因素,但今後有些增收因素很難繼續發揮作用,農民收入增長還面臨不少困難,如農產品價格低、農用生產資料價格攀升,農民工工資比城市同等勞動力的職工低,同工不同酬,制約著農民收入提高。盡管各地在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上有許多具體措施,從長遠計,解決農民增收問題既要挖掘農業內部的增收潛力,也要在農業外部拓展增收渠道,逐步建立長效機制。

建立符合國情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農業發展到今天,主要還是靠傳統方式進行,要以現代科學技術、物質條件、管理手段、經營形式和發展理念為支撐,建設現代農業,使農業提高素質、效益和競爭力,使農民增加收入。構建多元帶動的利益共享機制,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做大做強農業經濟的市場競爭主體。培育壯大龍頭企業,推廣龍頭帶基地、公司連農戶、產加銷一條龍等多種模式,完善企業和農戶利益聯結機制,不斷提高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

建立讓農民享受長久利益的土地徵用機制。村鎮建設資金從何而來?在鼓勵民資投入的同時,經營土地也不失為一種辦法,關鍵要處理好地方政府與被徵用地農民的關系。土地和一般商品不同,徵用時往往不能隨行就市,土地不同用途產生的效益是有天壤之別的,不能僅僅依據農業開發的收益來交換農民的土地,而不考慮商業開發帶來的幾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增值。採用一次性買斷農民土地的辦法,農民只得了眼前利,卻往往會陷入失地失業的困境。可探索建立一種給農民長久利益的機制:把土地一部分進行現金補償,一部分作為農民的投入入股。

三、建立健全促進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治理機制,保障農民的民主權利

健全村黨組織領導的充滿活力的村民自治機制,讓農民群眾真正享有知情權、參與權、管理權、監督權,為新農村建設提供微觀的組織基礎。

健全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機制。土地在生產要素中具有很大的特殊性,促使土地使用權的流轉和集中,發展適度的規模經營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這從提高土地利用的經濟效率角度講是完全必要的。但土地問題關系農民的生計,不能為了單純追求效率,就強迫大多數農民離開土地而合並土地的使用權。因此,順應經濟社會發展規律,切實保障農民對土地承包經營的各項權利,健全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機制,使農村的土地使用權水到渠成地逐步集中起來,逐步向適度規模經營過渡,使農村的勞動力和人口逐步向二、三產業轉移,向城鎮轉移。

建立農村勞動力的就業和保障機制。保障農民權益表現在農民工政策上,不是要搞特殊照顧,而是要做到公平對待。要實行城鄉平等的就業制度,建立健全城鄉就業公共服務網路,完善農民工勞動合同制度,建立農民工工資合理增長機制和工資支付保障制度,逐步建立農民工社會保障制度

建立懲惡揚善的道德和法律機制。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倡導健康文明新風尚,培養新型農民,引導和教育農民成為有文化、重道德、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為新農村建設提供思想保證、精神動力、智力支持。

四、建立促進農村公共事業發展的有效機制,為新農村建設提供和諧的社會基礎

建立統一的社會救助管理體系與運行機制。傳統的農村社會救助制度,對於救助鰥寡孤獨、賑災濟貧、穩定社會秩序起了重要作用,但不足和弊端也不少。從建構和諧社會的角度出發,新型社會救助體系應由貧困性、災害性、疾病性和互助性四個方面社會救助構成。完善對農村困難群體的救助體系,將家庭養老、土地保險與社會養老保險結合起來,逐步擴大農村社會保障覆蓋面,並以立法形式規范社會救助。

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興起於1955年農業合作化運動,到改革開放前90%的生產隊實行了合作醫療。然而,由於集體經濟削弱和醫療管理原因,目前疾病已成為農民貧困的重要原因之一。切實解決問題,出路在於進一步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和醫療救助制度。加大國家財政對農村合作醫療體系的投入力度,建立大病、重病統籌機制;健全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和網路,讓農民得到就近、及時、低廉、有效的治療,實現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縣;建立長效機制,幫助鄉村醫生盡快提高醫療技術水平。尤其要針對農民工流動性強的特點,引進現代化網路技術,建立全國聯網的「參合」農民檔案,農民走到哪裡,通過網上信息查詢,解決在異地看病就醫的報銷問題。

完善農村教育體系和工作機制。將人口壓力轉化為人力資源的途徑在於教育和培訓。義務教育在各國都是公共財政最優先的項目之一,應把在農村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積極發展農村職業技術教育作為基礎性工作來抓。農村職業教育和農民培訓,相當於農村教育發展的「最後一公里」工程,僅靠以政府牽頭組織的短期、應急、群眾性的科普教育,滿足不了農民的不同需求,還應從教育制度、體制和運行機制上找出根源,與農民成人職業教育相銜接,為新農村建設提供高素質的人力資源。

❺ 河南省孟州市新農村規劃具體時間什麼時候開始建設啊,什麼時候才能到我們小村莊啊

傻孩子,你好天真哦,我喜歡你。新農村規劃——多誘人的說法,可你要是經常看看新聞想必就不會再對此滿懷期待了——農民「被上樓」,舊村拆遷騰出地復耕,如果你是農民或者家裡老人是農民可以問問他們這些地適不適合種莊稼,幾輩子繁衍生息的老莊子,地下滿是磚頭瓦礫不知道啥新式莊稼能長好!那麼為啥ZF要這么忽悠咱們呢?首先,忽悠其實是習慣和常態,比如要想富種果樹、拉閘減排、先污染後治理等等,這是大家都已熟視無睹的了;其次,注意了這才是隱含的真正原因,為什麼說是隱含的?因為人類比動物聰明點兒,老虎獅子吃人「嗷」一嗓子就撲上去了。人不這樣,明明想吃別人還要先順著捋捋你的毛,等你被捋舒服了再睜眼時屁股像老湯一樣,沒有了。當然這里只是打比方,ZF是不吃人的,只吃錢。因為分稅制,地方ZF沒錢養活一干僕人們,天知道哪個白痴天才出了個土地財政的法子,賣地掙錢,以錢托地、以地生錢、房市興旺、土地飆漲,於是房價頂天,物價沒邊,票子縮水,窮人咂嘴。全國人民都有股份的土地給個別人當了暴富的槍。土地資源愈發顯得稀缺,誰有本事搞到可建設用地誰無疑就是功臣,狗頭軍師獻計:讓農民上樓,騰出的指標再賣!時間關系,闡述到此。這就是你熱盼的,如果你真是農民不知道會咋想。一點愚見,僅作討論謝絕跨省跨縣…

❻ 跪求關於新農村建設拆遷老房子賠償問題

關於農村房屋的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的規定,具體的拆遷補償標專准法律授權各省,市,自治區屬制定標准,因此其它的縣市制定的規定,如果沒有授權均是違法的,這也是現行拆遷的常態。具體了解,你可參照我的著作《拆遷與征地維權指南》(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以及《民告官維權必備法律知識139問。》(法律出版社)農村房屋拆遷是征地拆遷,各地情況不一樣措施也不一樣,有的可以另劃宅基地,有的可安置集體產權房屋,有的現金補償。一般而言,應評估作價。

閱讀全文

與常態新農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