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凱恩斯主義的主要思想及其影響
1、凱恩斯主義的主要思想:
凱恩斯的經濟理論指出,宏觀的經濟趨向會制約個人的特定行為。18世紀晚期以來的政治經濟學或者經濟學建立在不斷發展生產從而增加經濟產出觀點上。而凱恩斯則認為對商品總需求的減少是經濟衰退的主要原因。
2、凱恩斯主義的影響:
凱恩斯指出,稅收是刺激需求的手段。產生經濟危機和非自願失業的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即消費和投資不足。解決有效需求不足,不能靠市場經濟的自發調節,而必須靠國家的干預,特別是財政稅收的干預。
補償稅收政策是由美國經濟學家漢森等人提出的一種稅收理論。這種調節,通過補償稅收政策和用年度財政收支不平衡的辦法實現。他認為這種稅收的目的在於限制繁榮時期的過分擴張,而在衰退時期停止徵收這些稅款,並退還以前所征稅款,就可以刺激消費。
(1)凱恩斯經濟學擴展閱讀:
凱恩斯主義與新古典宏觀經濟學區別:
1、新古典宏觀經濟學和凱恩斯主義成為現代宏觀經濟學兩大主流學派。這兩個學派的根本分歧是承不承認市場的不完整性,承不承認政府幹預的必要性。
2、新古典宏觀經濟學堅持市場的完善性,認為追求自身利益的經濟主體對未來具有理性預期並據此行動,因而一切經濟資源的價格會迅速調整,達到市場出清,經濟自動趨向均衡。這樣,政府對經濟的一切干預都是不必要的,也是無效的。
如果政府採取超越人們預期的突如其來的政策干預行動,盡管短期內可能使經濟偏離均衡,取得某種小、但只會使經濟走向更大的非均衡,政府對經濟的任何干預都是利少弊多。
⑵ 凱恩斯經濟學原理是什麼
在凱恩斯看來,一社會的總產量、國民收入和就業量在短期中是大致等價的概念。凱恩斯協作本書的最終理由是想提高國民收入,使它達到充分就業狀態,以便解決資本主義的失業問題和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
經濟學的二分法
凱恩斯經濟學
傳統經濟學把經濟理論分為兩個部分:經濟學原理和貨幣學原理。凱恩斯不同意這種二分法,在批評的同時,他提出了自己的新的二分法。他說:把經濟學分成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價值理論和分配理論,另一方面是貨幣理論。我認為是一種錯誤的分法。我想,正確的二分法應當是。一方面是單個行業或廠商理論以及既定數量的資源在各種不同用途之間的分配和報酬理論,另外一方面是從整體來看的產量和就業理論。凱恩斯的二分法實際上是主張把經濟學分為兩個部分: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這種二分法對後來的經濟學的影響是深遠的。
有效需求原理
凱恩斯經濟學的核心是就業理論,而就業理論的邏輯起點是有效需求。在凱恩斯以前,劍橋的經濟學家,例如庇古,把失業分為摩擦失業和自願失業兩個范疇,認為包含了全部失業。凱恩斯接受了傳統經濟學的摩擦失業和自願失業兩個范疇,不同的是,他提出了第三個失業范疇:非自願失業。凱恩斯的有效需求的定義是:總需求函數和總供給函數交點上的總需求數值被稱為有效需求。
就業通論概要
凱恩斯經濟學的詮釋者迪拉德對就業通論一定理形式作業提要,並繪制了圖表。
傳統經濟學的價格理論認為,貨幣數量的增加量是價格水平的決定因素,貨幣數量的增加會直接影響價格水平。而凱恩斯的價格理論認為,貨幣供給量的增加對價格水平並沒有直接的影響,而是直接影響利率水平。按照凱恩斯的說法,貨幣數量增加和價格水平之間存在以下幾種不同的情況:(a)當貨幣數量增加時,只要存在失業價格就不會受任何影響。(b)當貨幣數量增加後,一些商品和勞務的供給彈性變小,另一些商品和勞務的供給彈性仍然很大,這時增加產量就會遇到一系列「瓶頸」現象。(c)當充分就業這一最後臨界點已經達到時,增加貨幣供給就會直接影響貨幣工資和價格。在長期內貨幣數量的改變對價格水平的影響,凱恩斯認為,這不是純理論問題,而是一個歷史結論問題。
⑶ 約翰凱恩斯在經濟學上有什麼觀點
約翰?梅納德?凱恩斯(1883—1946年),20世紀最有影響的經濟學家之一,現代宏觀經濟學的奠基人。少年時代就讀於伊頓公學。1902年進入劍橋大學專攻數學,1905年獲數學學士學位。畢業後留校任教,留校期間向馬歇爾和庇古學習經濟學。1906年底參加文官考試,被分配到財政部印度事務處工作。兩年後經馬歇爾的推薦,返回劍橋大學並講授金融學。1909年以一篇概率論的論文取得劍橋大學國王學院的院士資格。1913年出版第一部專著《印度的通貨與財政》,考察金匯兌本位制的職能,主張把印度的貨幣緊密地同英國的貨幣聯系在一起。由於此書的影響,使他於1913—1914年期間被任命為皇家委員會調查印度通貨和財政的委員,並於1915—1919年調任財政部擔任顧問。1919年以英國財政部首席代表的身份出席巴黎和會。會後,他寫成了《和約的經濟後果》(1919)一書,強烈反對向戰敗國的德國索取過多的賠款,認為讓德國支付巨額賠款不利於歐洲經濟的恢復。此書使他一舉成名,成為一位國際社會上頗有影響的政治經濟問題評論家。此後,他一方面執教和著書立說,出版了《貨幣改革論》(1923)、《貨幣論》(1930)和《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1936)等一系列著作;另一方面,參與各種社會經濟活動。1941年以英國代表團團長的身份出席布雷頓森林會議,積極參與建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工作。凱恩斯未曾受過系統的經濟學正規訓練,直到1936年所發表的《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以下簡稱《通論》)中,他才最終創造出一個新的理論結構,第一次以系統的形式闡述自己的經濟學說。他提出了總需求不足、非充分就業均衡、不確定性、流動性偏好陷阱等新的理論概念,著重於對經濟總量的分析,用以說明經濟危機、長期蕭條和失業的現象,並且,進而一反新古典經濟學的自由放任傳統,提出了一套政府幹預的經濟政策主張。這些均被視為是對傳統理論的重大突破和劃時代的貢獻,並被後人譽為「凱恩斯革命」。
凱恩斯所處的歷史時期正值國家壟斷資本主義蓬勃發展時期,而同時1929年爆發的經濟危機的嚴重性和破壞性都是空前的,因此,凱恩斯所面臨的是就業問題,增加就業的直接而有效的方法是增加生產,但當時經濟不景氣,企業不願增加生產,也就不可能增加就業量。於是,凱恩斯開辟了另一條道路,擴大總需求,以刺激總供給,從而擴大就業。
凱恩斯提出了有效需求原則。所謂有效需求,就是總需求函數與總供給函數交點上的總需求數值。這一點之所以「有效」,因為它代表著符合企業主預期利潤最大化的就業水平。具體地,以N代表僱傭的工人數量(就業量),以Z表示產出量的供給價格,則企業的總供給函數為Z=Φ(N),意味著僱傭N名工人所必須達到的最低限度的產品銷售額與就業量之間的函數關系。類似地,以D表示企業主的銷售額,則總需求函數為D=f(N),意指預期人們為購買相應數量的產品願原意付出的總支出與就業量的函數關系。簡言之,對企業主來說,Z=Φ(N)是預期至少能收回成本並獲得正常利潤的最低總收益,D=f(N)是預期市場上對相應產量的總需求,兩者同為僱傭量的函數,因此,兩者一致時,就決定了實際就業量。只要D>Z,企業主就會設法擴大生產,就業量隨之增加,直到D=Z。這種使經濟達到均衡的社會總需求,就是凱恩斯所說的「有效需求」。因此,可以說,就業量決定於有效需求,那麼有效需求決定於什麼呢?
凱恩斯認為,有效需求決定於消費傾向和投資引誘。他認為,在自由競爭的資本主義社會中,有效需求一般總不足,或者說,在通常情況下的有效需求總不足以實現充分就業。原因可以從消費和投資兩方面來分析。其一是心理上的消費傾向。隨著收入的增加,人們的消費需求也會增加,但出於「預防不測事件」、「養老」、「子女教育」等主客觀原因的考慮,人們往往會把增量收入的一部分用於儲蓄,結果消費的增長即邊際消費傾向小於一,從而導致經濟體系中消費需求的不足。除非投資需求不斷擴大,以彌補邊際消費遞減所留下的缺口,否則就不可能增加就業量。其二是投資誘導問題。凱恩斯認為,投資的大小取決於投資引誘,投資引誘等於資本邊際效率與利息率的差額。為什麼昵?凱恩斯是這樣解釋的:「只有當資本邊際效率至少等於利息率時,資本家才肯進行投資,否則,如果資本邊際效率小於利息率,資本家便不會進行投資,而寧可把資本存放在銀行里,以獲取較高的利息收入。」所謂資本邊際效率,即新增加一個單位資本所預期的利潤率。凱恩斯認為在技術裝備和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隨著社會投資的增加,資本邊際效率是會趨於遞減的。資本邊際效率為什麼會遞減呢?凱恩斯認為,當資本家對工廠設備進行新的投資時,他不僅要考慮現有設備的數量,而且還要對將來各個時期的競爭情況、有效需求和政治情況等影響收益的因素,作長期的預測;由於資本家對未來的預測缺乏信心,所以他們所預期的資本邊際效率常常偏低而不穩定。因此,由於資本邊際效率遞減這一基本心理規律的作用,社會對私人投資的誘惑力愈來愈小,從而使資本家階級不願意對社會進行投資,結果出現了社會投資不足的現象。另外,再從利息率方面來看,凱恩斯認為利息率是由貨幣的供求關系決定的,貨幣的供求取決於貨幣的數量,貨幣的需求取決於人們對貨幣流動偏好的心理狀態。所謂流動偏好,就是指人們對現金的偏好。人們手中如果擁有一定數量的現金,就可以滿足支付各種開支的需要,應付任何意外支出和進行市場投機活動。所以利息率取決於人們的流動偏好和貨幣數量。他認為,如果貨幣的需求不變,貨幣的供給增加,利息率就會下降。反之,貨幣的需求增加,貨幣的供給不變,利息率就會上升。總之,凱恩斯認為,由於資本邊際效率遞減規律和流動偏好規律的作用,引起投資不足,從而使資本主義社會「有效需求」不足,造成「非自願失業」的存在。
基於上述觀點,凱恩斯認為,單憑資本主義的自動調節是不能醫治資本主義的失業症的,惟一的方法就是國家對經濟進行干預。他說:「要使消費傾向與投資引誘二者互相適應,故政府機能不能擴大,這從19世紀政論家看來,或從當代美國理財家看來,恐怕要認為是對於個人主義之極大侵犯。然而我為之辯護,認為這是惟一切實方法,可以避免現行經濟形態之全部毀滅。」因此,凱恩斯指出,必須放棄自由放任的傳統政策,運用財政與貨幣政策,實施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調節,以確保足夠的有效需求,實現經濟的穩定增長。凱恩斯提出的政策主要包括財政政策、貨幣政策。按凱恩斯的說法,財政政策是通過改變國家的消費和投資的方法來改變國民收入的水平,有兩條途徑,即改變預算支出和預算收入,預算支出的增加或減少順次意味著國家投資和消費的增加或減少。另一方面,預算收入的增加或減少順次意味著國家投資和消費的減少和增加。實施貨幣政策的立足點在於國家可控制貨幣數量,而在一定的流動性偏好的條件下,貨幣數量的大小可以影響利息率的高低,而在一定的資本邊際效率的情況下,利息率的高低又可以決定投資量的多寡。當消費水平不變時,投資量的多寡又決定國民收入的水平。這樣一來,資本主義國家的宏觀經濟運行就能夠被穩定在充分就業的狀態,不會出現長期的失業,也不會出現長期的通貨膨脹。
作為為適應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發展而產生的凱恩斯學說,其根本點在於為資產階級而服務,因此,他的學說仍有其局限性,如他用總供給價格和總需求價格均衡說明有效需求,而這兩者都是資本家心理預期的東西,前者包括資本家預期的利潤,後者是資本家預期的購買價格,因此,二者的均衡不過是資本家這兩種預期之間的均衡。這就在原來的庸俗力量上更加進了唯心主義的因素。實際上資本主義社會下的危機和失業是資本主義制度內在矛盾發展的必然結果,說危機和失業是由於有效需求不足,這完全是一種現象的描述。正如馬克思指出:「認為危機是由於缺乏有支付能力的消費或缺少有支付能力的消費者引起的,這純粹是同義反復。」除此之外,在他的學說中還存在著不少闡述不清晰甚至矛盾的觀點。但凱恩斯及其經濟理論對西方經濟學的影響是巨大的,其理論有許多合理的部分,並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凱恩斯的理論體系系統地創立了以決定國民經濟的根本因素為基礎的宏觀經濟模型。這一模型簡單,能夠控制,可以形成經驗公式,並與經濟政策問題直接相結合,從而促使關於政府作用的正統觀念發生了一場革命。在實踐中,凱恩斯的思想深刻地影響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資本主義世界的宏觀經濟政策。
⑷ 孟凡利:凱恩斯經濟學三大基本理論有何深遠影響
凱恩斯三大基本理論:
1邊際消費傾向遞減規律
2資本邊際效率遞減規律
3流動偏好規律
凱恩斯認為,在現實生活中存在著邊際消費傾向遞減、資本邊際效率遞減和流動偏好三大心理規律。由於這些規律的存在,隨著社會的發展必然出現有效需求不足的問題。有效需求不足使企業生產出來的東西賣不出去,企業停產乃至破產,最終導致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爆發,造成工人失業。
凱恩斯全面地論述了其經濟理論和政策主張,認為「薩伊定律」並不成立,供給不能自動創造需求,資本主義經濟也不能自動地達到均衡。因為,在邊際消費傾向一般比較穩定的情況下,人們總是把所增加收入的大部分用於儲蓄,而不是消費,這使得有效需求經常地表現為不足,社會總供給和社會總需求難以自動實現均衡。所以,為了解決有效需求不足的問題,凱恩斯主張放棄經濟自由主義,代之以國家干預的方針和政策。國家干預的最直接的表現,就是實現赤字財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以公共投資的增量來彌補私人投資的不足。增加公共投資和公共消費指出,實現擴張性的財政政策,這是國家干預經濟的有效方法。由此而產生的財政赤字不僅無害,而且有助於把經濟運行中的「漏出」或「呆滯」的財富重新用於生產和消費,從而可以實現供求關系的平衡,促進經濟增長。
凱恩斯認為,政府通過擴大支出,包括公共消費和公共投資,可以改善有效需求不足的狀況,從而減少失業,促進經濟的穩定和增長。政府支出具有一種大於原始支出數額的連鎖效應,一筆政府支出可以取得幾倍於原始支出額的收入水平。這種現象被稱之為「乘數效應」。「我們稱K為投資乘數,這個乘數告訴我們,當總投資量增加時,所得之增量將K倍於投資增量」。
所以,K=1/(1-b)。其中,b為邊際消費傾向,b=Δc/ΔY,Δc為消費增量,ΔY為國民收入增量。可見,邊際消費傾向越大,支出的乘數效應也越大。也就是說,在乘數原理的作用下,政府每增加一筆支出ΔG,經濟就相應增加了K倍於ΔG的國民收入。即K·ΔG。為了達到增加國民收入,促進經濟增長的目的,政府實行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就一定會不斷擴大政府支出規模。
凱恩斯最後得出結論:資本主義市場中不存在一個能把私人利益轉化為社會利益的看不見的手,資本主義危機和失業不可能消除,只有依靠看得見的手即政府對經濟的全面干預,資本主義國家才能擺脫經濟蕭條和失業問題。為此,凱恩斯主張政府通過收入分配政策刺激有效需求來達到充分就業。為刺激社會投資需求的增加,他主張政府採取擴大公共工程等方面的開支,增加貨幣供應量,實行赤字預算來刺激國民經濟活動,以增加國民收入,實現充分就業。
⑸ 凱恩斯經濟學的產生背景
凱恩斯主義(Keynesianism)或凱恩斯理論(Keynesian theory)產生於20世紀30年代。
1、30年代大蕭條背景下的科學理論
1929——1933年,世界爆發了空前嚴重大經濟危機。這次大危機席捲了世界各國。整個世界在經歷了長達4年之久的大危機後,又陷入了長期的特種蕭條之中。西方國家成這次大危機和接踵而至的特種蕭條為「30年代大蕭條」。
2、與國家干預主義相適應的科學理論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國家干預主義開始出現。在大戰其間,這種國家干預迅速發展,並帶有非常時期的軍事性質。新經濟學反對自由放任主義,主張國家干預主義;指出「看得見的手」 政府在保障經濟平穩運行中的重要作用,不單純強調「看不見的手」市場機制的作用。
3、產生的學術背景
在凱恩斯經濟學產生和傳播以前,占統治地位的經濟學是以馬歇爾、庇古(A.C.Pigou)等人為代表的傳統經濟學。而凡勃侖在1900年第一次用「新古典」一詞來描述馬歇爾經濟學。後來經濟學普遍接受「新古典學派」「新古典經濟學」這些固定含義的用語來稱馬歇爾、庇古等人和他們的經濟學。新古典經濟學無論在理論方面或政策方面,都支配著主流學術界。凱恩斯本人也是在新古典經濟學的熏陶下成長起來的。凱恩斯經濟學批判了新古典經濟學裡面的就業理論,繼承了重商主義的國家干預學、馬爾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學、孟德維爾的高消費促進繁榮的學說和霍布森的過度儲蓄導致失業和經濟蕭條學說。
⑹ 凱恩斯經濟學理論的主要內容
凱恩斯主義的核心內容:有效需求不足理論。有效需求不足理論認為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危機和就業不足的根本原因在於私人投資和消費不足而造成的有效需求不足。凱恩斯主義建立在凱恩斯著作《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的思想基礎上的經濟理論。其主張國家採用擴張性的經濟政策,以增加需求促進經濟增長。 擴展內容:凱恩斯主義經濟學產生於80年代,其政策主張興盛於90年代。其代表人物多為美國經濟學家。新凱恩斯主義經濟學堅持政府幹預經濟的主張,但是,卻也吸收了理性預期學派的理性預期的觀點和「預期到的宏觀經濟政策無效」的觀點。新凱恩斯主義並不只是是堅持傳統凱恩斯主義短期需求管理的主張,還特別強調供給學派從供給方面調節經濟的思路,主張從長期著手、從供給方面著手去考慮經濟政策。參考來源:凱恩斯主義網路
⑺ 凱恩斯主義和自由市場經濟有什麼區別
1、性質不同
凱恩斯主義主張國家採用擴張性的經濟政策,通過增加需求促進經濟增長。即擴大政府開支,實行赤字財政,刺激經濟,維持繁榮。凱恩斯的經濟理論指出,宏觀的經濟趨向會制約個人的特定行為。
市場經濟是指通過市場配置社會資源的經濟形式。簡單地說,市場就是商品或勞務交換的場所或接觸點。市場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無形的。在市場上從事各種交易活動的當事人,稱為市場主體。
2、理論不同
市場經濟一經產生,便成為最具效率和活力的經濟運行載體。迄今為止,全世界絕大多數國家都紛紛走上了市場經濟的道路。這種經濟體制的趨同,一方面表明市場經濟具有極強的吸納能力和兼容能力,另一方面也意味著經濟模式的多樣性和豐富性。
凱恩斯認為生產和就業的水平決定於總需求的水平。總需求是整個經濟系統里對商品和服務的需求的總量。在微觀經濟理論中,價格、工資和利息率的自動調整會自動地使總需求趨向於充分就業的水平。凱恩斯指出當時生產和就業情況迅速惡化的現實,指出理論說得再好,事實上這個自動調節機制沒有起作用。
3、作用不同
凱恩斯主義認為有效需求不足,不能靠市場經濟的自發調節,而必須靠國家的干預,特別是財政稅收的干預。他主張不應把年度財政收支平衡作為理財的基本原則,只要能夠促成經濟的平衡發展,增加就業和國民所得。
市場經濟就是左右手互博,此消彼長,缺一不可。誰擁有話語權和定價權,誰就掌控了市場有形之手。市場無形之手製造了公平的不平等,壟斷企業製造了不公平的不平等,政府要製造公平的平等。
⑻ 凱恩斯經濟學的乘數
凱恩斯利用邊際消費傾向概念建立投資乘數理論。乘數概念是凱恩斯的學生卡恩在《國內投資與失業關系》一問中首先提出來的。按照卡恩的就業乘數,當凈投資增加時,總就業增量將是初始就業增量的一個倍數。凱恩斯接受了卡恩的乘數概論,提出了投資乘數。投資乘數是表示投資增量和收入之間的比例關系的系數。乘數是建立在消費傾向這一主觀心理因素的基礎上的。凱恩斯指出:乘數是公眾心理傾向的函數。
1、資本邊際效率
資本邊際效率是凱恩斯所說造成有效需求不足大三個基本心理因素之一。凱恩斯提出的資本邊際效率,指的是預期增加一個單位投資可以得到的利潤率。凱恩斯把資本資產的未來收入看作是預期的這項投資的未來一系列年收入,把資本資產的供給價格看作是預期的資產的重置成本。而且,他認為資本邊際效率是遞減的。凱恩斯在《通論》中用相當多的篇幅討論投資引誘。投資引誘理論是他的就業通論的最重要的部分。凱恩斯指出,只有資本資產的預期收益超過資本資產的供給價格或重置成本,繼續投資才是有利可圖的,才能對資本家產生投資引誘。
2、流動偏好和貨幣數量流動偏好
流動偏好和貨幣數量流動偏好,又譯作靈活偏好,是凱恩斯所說的造成有效需求不足的三個基本心理因素之一。流動偏好指的是公眾願意用貨幣形式持有收入和財富的慾望和心理。關於流動偏好的起因,凱恩斯指出是來自三種動機:交易動機、謹慎動機和投機動機。交易動機是指為了應付日常交易而持有現金的願望。交易動機又分為收入動機和營業動機。謹慎動機是指為了防止意外事故和抓住沒有預見到的有利的購買機會而持有現金的願望。投機動機是指為了專著有利的投資機會而持有現金的願望。凱恩斯認為,處於交易動機和謹慎動機的流動偏好所需要的貨幣數量,大致取決於經濟體系的一般經濟活動和貨幣收入水平,對利率變動的反映不很靈敏。貨幣供給有中央銀行決定。貨幣供給量分兩部分:一部分滿足交易動機和謹慎動機的需要,一部分滿足投機動機的需要。
⑼ 什麼是凱恩斯主義
凱恩斯主義,或稱凱恩斯主義經濟學(Keynesian economics)是根據凱恩斯的著作《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凱恩斯,1936)的思想基礎上的經濟理論,主張國家採用擴張性的經濟政策,通過增加需求促進經濟增長。
凱恩斯的經濟理論認為,宏觀的經濟趨向會制約個人的特定行為。18世紀晚期以來的「政治經濟學」 或者「經濟學」建立在不斷發展生產從而增加經濟產出,而凱恩斯則認為對商品總需求的減少是經濟衰退的主要原因。
由此出發,他認為維持整體經濟活動數據平衡的措施可以在宏觀上平衡供給和需求。因此,凱恩斯的和其他建立在凱恩斯理論基礎上的經濟學理論被稱為宏觀經濟學,以與注重研究個人行為的微觀經濟學相區別。
(9)凱恩斯經濟學擴展閱讀:
凱恩斯認為生產和就業的水平決定於總需求的水平。總需求是整個經濟系統里對商品和服務的需求的總量。在微觀經濟理論中,價格、工資和利息率的自動調整會自動地使總需求趨向於充分就業的水平。
凱恩斯指出當時生產和就業情況迅速惡化的現實,指出理論說得再好,事實上這個自動調節機制沒有起作用。問題的關鍵在於「需求不足」是否存在。
凱恩斯之所以從宏觀的視角對大量的宏觀概念進行歸納與整合之後,使經濟學的發展開始跳出價格分析的限制,從而翻開了20世紀西方經濟學的嶄新一頁,是因為在資本主義發展到壟斷階段迫切需要一種全新的角度和全新的理論對腐朽的自由資本主義的缺陷給予解釋和彌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