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經濟學的問題

經濟學的問題

發布時間:2020-11-25 09:51:47

經濟學問題

第一個問題:這里涉及短期和長期的問題。還有一個前提是不能忽略的,國民收入=消費支出+儲蓄。
在短期,國民收入不變的情況下,從總供給來看:儲蓄增加了,那麼消費支出必然減少。同時,從總需求來看,投資會隨著儲蓄的增加而增加,而消費需求減少。在短期來看,維持了國民收入的平衡。
但是,在長期,事實上投資不僅和儲蓄相關聯,它和消費需求(支出)之間也有著關聯,投資會根據消費的變動而做出變動。消費需求(支出)越高,對投資的刺激作用越大。而且,儲蓄對投資的影響是間接的,需要通過利率起作用;消費支出(需求)對投資的影響則是直接的,明顯的。通俗地講,從微觀角度看,儲蓄可以看作個人的一種投資;但是從社會的宏觀角度來講,儲蓄只是通過金融市場在中間扮演信貸角色,在根本上只有有了消費需求(支出)才會有投資需求。而儲蓄的增加壓縮了消費需求(支出)的空間,最終也會抑制投資,從而導致經濟衰退,國民收入降低。
節約悖論的數理推導過程如下:
國民收入均衡的條件是I=S,即投資=儲蓄。其中
S=Y-C,即儲蓄=國民收入—消費
而消費則被假定為一線性函數:C=C0
+cY,其中C0為不受收入影響的自發消費,c為邊際消費傾向,即增加的消費占增加的收入的比重。由於假定邊際消費傾向不變,c同時也為平均消費傾向,即消費占收入的比重。
於是有:S=-C0+(1-c)Y
又假定投資固定不變,即:I=I0
於是得兩部門經濟國民收入決定方程:I0=-C0+(1-c)Y
解之得:均衡的國民收入Y*=(C0+I0)/(1-c)…………………………………………①
在這一式子中,c作為邊際消費傾向,是一個小於1的數,當c變大時,
1/(1-c)的值變大,國民收入Y*增加;當c變小時,1/(1-c)
值變小,國民收入Y*變小。
第二個問題:
△y表示兩個y的差值與乘數理論並不矛盾。C0為不受收入影響的自發消費,I0為不受支出影響的自發投資。從你給出的式子來看,B應該是邊際消費傾向。但是你的式子是不正確的。式中的△y應該是Y*才對,即不是國民收入的變化量而是均衡的國民收入。因此該式子應該是Y*=△AD=C0+I0+BY*,做一下變形即Y*=(C0+I0)/(1-B),這和上面第一個問題中的①式子是一致的。具體推導可以參考上面節約悖論的說明。
而根據乘數理論,投資乘數應該是K=1/(1-B),B是你這里的邊際消費傾向。所以△y=△I*K=△I/(1-B)。
希望採納

⑵ 經濟學問題

概念 
1.邊際成本=總成本的變化/生產量的變化
邊際成本是指廠商每增加一單位產量所增加的成本,也就是MC=△TC/△Q。
2.機會成本=本應得到而(因為你沒有選擇)未得到的部分/你選擇去得到的部分
機會成本是指在面臨多方案擇一決策時,被舍棄的最大選項所造成的損失。
概念相似,但性質不同:
1.邊際成本是根據「已經發生」的事件「分析計算」得到的。
機會成本是在「預估」的情景下「想」出來的,含有對未發生事件的預測;
2.個人認為是經濟學家在研究不同的問題時相互參考導出的概念,本質相同。
供參考。

⑶ 經濟學問題有哪些

城市先進的工業化與農村落後農業生產的二元化是造成我們目前經濟發展不健康的原因。

作為財富產出的城市,市場的作用不夠完善,宏觀調控不夠細化專業規范,農村依然是粗放型增長為主。

⑷ 經濟學問題

Hi~ o(* ̄▽ ̄*)ブ

當一個國家的貨幣匯率下降時,有利於促進出口,限制進口,提高進口商品成本,推高總體價格水平,導致國內價格上漲,導致實際利率下降。這種情況有利於債務人和債權人,導致借款資本的供需不平衡,最終導致名義利率上升。如果一個國家的貨幣匯率上升,對利率的影響恰恰與上述相反。

⑸ 經濟學所面臨的三個基本問題是是什麼如何解釋

一、生產問題生產問題是經濟學的基本問題。生產問題的基本問題就是為誰生產、生產什麼、生產多少的問題。但在經濟學、包括西方經濟學、尤其是新古典經濟學中,關注最多的其實並不是為誰生產、生產什麼、生產多少的問題,而是生產最大化問題。生產最大化問題就是產量的最大化問題(因為假定價格是已知的,所以產量最大化其實就是收益的最大化)。生產最大化表現為成本既定條件下的產量的最大化和產量既定條件下的成本最小化。把生產問題簡化為生產最大化問題時有問題的。因為,現代生產不是單個人獨立進行的小生產,而是很多人協作進行的大生產,生產的組織(這里作動詞用)和管理顯然是生產的重要問題。新古典經濟學把企業看成一個生產函數顯然是過於簡化了問題,因為不同的組織和管理就意味著不同的生產函數、而組織和管理顯然不只是一個管理問題,還是一個經濟問題,涉及成本和效率問題。科斯注意到了傳統經濟學把廠商看作一個生產函數、生產問題簡化為生產最大化問題的缺陷(之一),提出了經濟學的第二個經濟學的基本問題(交易或交易成本問題,他沒有注意到生產關系問題)。馬克思經濟學更關注生產關系問題(生產關系問題其實就是生產力問題,馬克思認為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是不正確的,是生產力條件決定生產關系,生產力條件結合形成生產力(結合是以一定的生產關系結合的),因此結合是形成生產力的條件,生產關系是生產力形成的條件、制約著生產力(所以要按照生產力條件調整生產關系),馬克思所講的生產力其實很多都是講生產力條件,他的歷史唯物論是有缺陷的),生產關系問題顯然是生產的基本問題(生產關系包括人與人之間的經濟關系、還包括生產中的帶有自然性質的技術關系(管理水平其實是管理技術問題,但管理技術及包括自然性質的技術關系、也包括處理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涉及社會屬性的技術問題))。這里的生產主要是狹義的,但在廣義上也是成立的。二、交易成本問題傳統經濟學也關注成本問題,但其關注的主要是生產成本問題。科斯注意到了傳統經濟學的上述缺陷,他在《企業的本質》提出了企業是市場的替代機制、企業內部的管理成本等問題,在《社會成本問題》中較完整地提出了交易成本這個概念和分析工具,交易成本是與生產成本不同的成本,它是由於交易而產生。後來,很多新制度經濟學家、法和經濟學家都是運用科斯的交易成本這個分析工具。但是,科斯的創新是有缺陷的。他把企業看成市場的替代機制,是個創新、提供了新的視角,但忽視了企業的「生產」(這里的生產從功能上講是廣義的、創新也是生產的內容之一)功能或生產力問題,生產的具體組織和管理也不是一個合約就能解決的(因為,按照西方經濟學的基本假設,人是經濟人、而合約又不可能是完全的)。三、分配問題傳統經濟學和新制度經濟學、法和經濟學,過度地關注生產最大化問題、產權問題、交易費用問題,而忽視了分配問題,阿馬蒂亞

⑹ 經濟學的基本問題是什麼

經濟學的三個基本問題概括來說就是:

一、生產什麼

二、如何生產

三、為誰生產。

拓展資料:

經濟學有以下幾種分類:

經濟學

⑺ 經濟學問題

經濟學就是學習選擇的。經濟學都是為了研究選擇問題的。 經濟學的選擇包括生產什麼,如何生產,為誰生產等三個問題,這三個問題被稱為資源配置。
加拿大經濟學家邁克爾·帕金寫了一本暢銷世界的經濟學教科書《經濟學》,該書的第一章一開頭就寫道:「從你每天早上醒來的一刻到你每天晚上再睡下的一刻,你的生活充滿了選擇。」
人們何以會選擇工業化,何以會選擇官僚化,聰明人為什麼並不一定會選擇聰明的政策,科學技術何以成為生產力,德國經濟學家范伯格在《經濟學中的規則和選擇》一書試圖找到答案,而解決這些問題,應該是知識分子利用自己的思想有事,干預權利與金錢博弈的契機。
《經濟學中的規則和選擇》綜合了三大學派的經濟學思想:奧地利學派(哈耶克為代表)、弗萊堡學派(也稱秩序自由主義學派)和憲政經濟學學派(主要分析政府的財政規則和憲政規則)。反映了經濟學中兩個層面的核心對象:第一?層面是選擇(解決稀缺),即一般經濟學的研究對象;第二個層面則更高,研究規則及選擇。
著名經濟學家梁小民教授說:「經濟學是什麼?說得高深點經濟學是一門選擇的科學。」 是的,選擇無處不在,選擇無時不有。早餐吃什麼?是麵包牛奶,還是豆漿油條?晚上幾點睡?是早睡早起,還是晚睡晚起?這些看似平常的瑣事實際上都蘊涵了經濟學上的選擇問題。
在經濟學上的選擇問題包括:對於消費者而言,選擇如何配置現有的資金以達到最佳的消費效果或效果;選擇如何利用有限的時間;選擇如何滿足自己的慾望;在必要時如何犧牲某種慾望來滿足另外一種慾望。
對於生產者而言,選擇生產什麼物品和勞務以及各生產多少;選擇如何生產;選擇為誰生產這些物品和勞務;何時生產這些物品和勞務。這是每個消費者和生產者面臨的問題,也是經濟學需要解決的問題。
那麼,經濟學是如何解決人們所面臨的選擇的問題呢? 對於消費者和生產者,經濟學給出了機會成本的概念。所謂機會成本,就是把一種資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之後,所放棄的在其他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大利益。
舉個消費者的例子,假如你和女朋友去看電影,影院在不同的放映廳同時放映兩部電影:一部是《阿凡達》,一部是《孔子》。你喜歡看《阿凡達》,你女朋友喜歡看《孔子》,但是你們兩人只能選一部一起看。假如你們選擇了看《阿凡達》,那麼你們的機會成本就是看《孔子》的享受;而假如你們選擇了看《孔子》,那麼你們的機會成本就是看《阿凡達》的享受。
再舉個生產者的例子,假如你是某老闆,你看中了兩種品種,一是生產衣服,一是生產食品,但是由於資金有限,你只能其中的一個,如果你選擇生產衣服,那麼你的機會成本就是生產食品可能得到的收益,而如果你選擇生產食品,那麼你的機會成本就是生產衣服可能得到的收益。
因此,面臨選擇的問題時,經濟學給我們的建議就是選擇機會成本最小的去消費或者去生產。其實說得通俗一點,就是選擇為我們帶來更大享受(經濟學上稱為效用)的商品去消費,選擇為我們帶來更大收益的商品去生產,這和我們普通人的本能選擇完全一致,我們不學經濟學就知道「兩害相權取其輕,兩利相權取其重」的道理,那麼經濟學有何獨特之處呢?
我們知道實際生活中我們未必每次都選擇對自己有利的事情,比如很多人在面臨生與死、義與利的考驗時毅然而然地選擇了死與義,所謂「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而經濟學則嚴格遵守利己的選擇原則沒有絲毫妥協,這就是經濟學和我們的常識之間的區別所在。

⑻ 經濟學主要解決什麼問題,經濟學的思維方式是怎麼樣的

經濟學是研究價值的生產、流通、分配、消費的規律的理論。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和自然科學、其他社會科學的研究對象是同一的客觀規律。
經濟是價值的創造、轉化與實現;人類經濟活動就是創造、轉化、實現價值,滿足人類物質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動。經濟學是研究人類經濟活動的規律即研究價值的創造、轉化、實現的規律——經濟發展規律的理論,分為政治經濟學與科學經濟學兩大類型。政治經濟學根據所代表的階級的利益為了突出某個階級在經濟活動中的地位和作用自發從某個側面研究價值規律或經濟規律,科學經濟學用科學方法自覺從整體上研究人類經濟活動的價值規律或經濟規律。新常態經濟學就是科學經濟學。經濟學的核心是經濟規律。在新常態經濟學看來,資源的優化配置與優化再生只是經濟規律的展開和具體表現,經濟學的對象應該是資源優化配置與優化再生後面的經濟規律與經濟本質,而不是停留在資源的優化配置與優化再生層面。停留在資源的優化配置與優化再生層面的,是政治經濟學而不是科學的經濟學。要研究經濟發展的規律就必須從整體上統一研究經濟現象,宏觀經濟與微觀經濟是統一的經濟體中對稱的兩個方面,所以在新常態經濟學範式框架中,有宏觀經濟與微觀經濟之分,沒有宏觀經濟學與微觀經濟學之別;而政治經濟學總是把經濟學分為宏觀經濟學與微觀經濟學。
重商主義
重商主義(Mercantilism)學派是產生於15世紀,認為財富的直接源泉是流通領域和堅持國際貿易、保護國內市場的經濟學派。
重商主義學派的發展可以分為兩個歷史時期,大約從15世紀下半期到17世紀上半期為早期重商主義,從17世紀上半期到18世紀下半期為晚期重商主義。早期主張嚴禁金銀出口,對外貿易奉行絕對的「少買多賣」的原則,代表人物為義大利的安東里奧·塞拉,英國的約翰·黑爾斯和法國的安·德·蒙克萊田。晚期則重視扶植工廠手工業的發展和擴大商品出口,並允許貨幣出口和發展殖民地轉運貿易,主張降低物價和外國競爭,但要求對外貿易出超,獲得貿易順差,代表人物有英國的托馬斯·孟,詹姆斯·斯圖亞特和德國的菲利普·威廉·馮·霍尼克。

馬克思政治經濟學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卡爾.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創立的闡明人類社會各個發展階段上支配物質資料的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的規律的科學。

邊際效用
這是19世紀70年代初出現在西歐幾個國家的一個科學的經濟學派,以倡導邊際效用價值論和邊際分析為共同特點,在其發展過程中形成兩大支派:一是以心理分析為基礎的心理學派或稱奧地利學派,其主要代表為奧國的C.門格爾、F.von維塞爾和E.von柏姆-巴維克等,在當代尤以哈耶克思想聞名於世,是經濟學的「異端」。一是以數學為分析工具的數理學派或稱洛桑學派,其主要代表有英國的傑文斯、法國的L.瓦爾拉斯和V.帕累托。邊際效用學派在美國的主要代表是J.B.克拉克,他在邊際效用論的基礎上提出邊際生產力分配論,對各種收入的來源進行了科學的解釋。當代經濟學家把邊際效用價值論的出現稱為「邊際革命」,即對古典經濟學的革命。這個學派運用的邊際分析方法,後來成為經濟學發展的重要基礎。
· 新古典經濟學
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國劍橋大學的馬歇爾,他在1890年出版的《經濟學原理》一書中,繼承19世紀以來英國經濟學的傳統,兼收並蓄,把供求論、生產費用論、邊際效用論、邊際生產力論等綜合在一起,建立了一個以完全競爭為前提、以均衡價格論為核心的相當完整的經濟學體系,這是繼J.S.密爾之後經濟學的第二次大綜合。他用漸進的觀點分析經濟現象;用力學的均衡概念和數學的增量概念分析商品和生產要素的供求均衡及其價格的決定;用主觀心理動機解釋人類的經濟行為;在靜態、局部均衡分析的框架內引進時間因素等。他用均衡價格論代替價值論,並在這個核心的基礎上建立各生產要素均衡價格決定其在國民收入中所佔份額的分配論。他主張自由放任,指出經濟可以通過市場機制的自動調節達到充分就業的均衡。新古典經濟學從19世紀末起至20世紀30年代,一直被經濟學界奉為典範。
· 制度學派
這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美國出現的歷史學派變種。它的主要代表有T.凡勃倫、J.R.康蒙斯、W.C.米切爾等。他們把歷史學派的方法具體化為制度演進的研究,對「科學」的經濟理論的意義予以否定,是資本主義的深刻批判者,提倡社會變革的改良主義政策。
· 瑞典學派
此外,在北歐出現了以K·維克塞爾(1851~1926)為代表的瑞典學派,提出與馬歇爾不同的理論體系,強調投資與儲蓄的均衡,提出自己的利息理論,在這一時期的經濟學中,佔有特殊地位。
· 演化經濟學
與主流經濟學理論的研究範式不同,演化經濟學主要研究競爭中變化發展的市場過程,對應於靜態均衡的新古典經濟學。它以歷史的不可逆視角觀察經濟現象。它研究開放的系統,關注變革、學習、創造。競爭過程是非均衡的,具有路徑的依賴性的,被視為一種甄別的機制。實際上,早在1898年,凡伯倫就向經濟學家們提出了,「經濟學為什麼不是一門進化的科學?」馬歇爾也在《經濟學原理》的序言中明確指出,「經濟學家的麥加應當在於經濟生物學,而非經濟力學」。當前演化經濟學的熱門研究領域有演化金融學和演化證券學等。
19世紀上半葉德國在特殊的歷史條件下,出現了以國家主義F.李斯特為先驅的德國歷史學派。歷史學派分為舊歷史學派和新歷史學派兩個階段。以W.羅雪爾為創始人的舊歷史學派活動於19世紀40~70年代。他們反對19世紀中葉以前的英法傳統經濟學,以歷史歸納法反對抽象演繹法;以歷史反對理論,否認經濟規律的客觀存在;以國家主義反對世界主義;以生產力的培植反對交換價值的追求;以國家干預經濟反對自由放任。70年代德國出現了以G.von施穆勒、A.瓦格納(1835~1917)、L.布倫塔諾(1844~1931)等為主要代表的新歷史學派,他們在上述基本觀點的基礎上,提出改良主義的「社會經濟政策」,因而被稱為「講壇社會主義者」。

⑼ 經濟學核心問題什麼,為什麼

經濟學的核心問題是經濟規律。因為政治經濟學根據所代表的階級的利益為了突出某個階級在經濟活動中的地位和作用自發從某個側面研究價值規律或經濟規律,科學經濟學自覺從整體上研究價值規律或經濟規律。

在對稱經濟學看來,資源的優化配置與優化再生只是經濟規律的展開和具體表現,經濟學的對象應該是資源優化配置與優化再生後面的經濟規律與經濟本質,而不是停留在資源的優化配置與優化再生層面。停留在資源的優化配置與優化再生層面的,是政治經濟學而不是科學的經濟學。

(9)經濟學的問題擴展閱讀

幸福經濟學 以人的幸福、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可持續發展為經濟發展的動力、標准、目的,以價值機制為經濟與經濟學核心機制的經濟學。屬於對稱經濟學範式,是對稱經濟學的分支學科,與傳統經濟學屬於不同的經濟學範式。

市場經濟學研究市場經濟產生、存在、發展規律和典型形態的經濟學。

對稱經濟學 對稱經濟學是運用對稱的、五維空間的、復雜系統論的方法,以經濟主體與經濟客體的對稱關系為出發點,以主體性與科學性的統一、實證性與規范性的統一為基本原則,以對稱哲學為理論基礎,以對稱發展觀為核心。

建立起來的科學的、一般的、人類的、與政治經濟學相對而言的科學經濟學,是第一個由中國人自己創立的經濟學科學理論體系。以對稱哲學為理論基礎的對稱經濟學與以一般均衡理論為理論基礎的西方經濟學、政治經濟學是不同的經濟學範式。

由於對稱關系是宇宙的最深層本質,對稱規律是社會的最根本規律,對稱原理是科學的最基本原理,所以只有對稱經濟學才是科學經濟學。

閱讀全文

與經濟學的問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