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區位經濟學

區位經濟學

發布時間:2020-11-24 22:19:06

A. 區位理論為什麼是區域經濟學的基石

「現代區位理論」、「現代集聚理論」的共同核心論點如下。
1.規模經濟。
現代區位理論重點描述產業集聚現象,指出「規模經濟」是其最大的競爭力來源。由於數量可觀的企業集聚在一起形成了產業鏈條,造成了很大的規模經濟,這種規模經濟能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並形成相關產業的核心競爭優勢。
2. 外部性(或譯外部效益,externality)。
所謂外部性可以這樣解釋:在最先進入集聚地點的企業,不可能數量很多,可能是一二家、也可能是三四家。大多數企業是以後陸續進入的。那麼先進入的企業對後來者會產生什麼作用呢?根據上述學者的研究成果,先來的企業會給後到的企業創造了基礎設施、勞動力市場、中間產品、原材料的供應渠道、專業知識的擴散等等正面的外部效益(或稱正面的外部性、Positive externa lity)。
3.向心力或離心力(集中力或分散力)。
上述的正面的外部性顯然還產生對相關企業的吸引力(或叫做向心力、集中力),使產業集聚地點吸引更多的相關企業進入。進入的企業越多,規模經濟就越大、效率就越高。但事物的發展就離不開一個「度」的問題,企業過密、過多,就會使投資環境惡化,產生諸如交通、污染、噪音等等問題,使產業集群的規模經濟效益下降,於是吸引力變成了離心力、分散力,使相關企業向產業集聚地點的外圍邊緣擴散,直到兩種力量相對平衡為止。
4. 區位競爭(LocationCompetition)。
與向心力、離心力的兩力模型相比,區位競爭的概念,也是現代區位理論的核心內容之一。以往的區位理論,大多局限在區位主體(一般指相關企業)如何根據現有條件選擇投資設廠的地點(即區位選擇問題),而忽略了地區主體(即有意吸引投資的土地所有人,包括政府機構)如何改善投資環境與潛在對手開展積極的區位競爭,力爭本地區成為集聚性投資行為的首選地點,以造福當地人民。除了上述重要內容之外,現代區位理論還在延伸產業的支撐作用、自然資源、運輸成本、跨國公司投資、社會文化及政策因素(企業家精神、歷史文化傳統、體制架構、政府政策)對區位的影響方面也開拓出相當豐富的研究成果。

B. 空間經濟學的發展情況

四十多年前,艾薩德(Isard W.)就抨擊經濟學分析是「在一個沒有空間維度的空中樓閣中」進行的。1956年,他出版了《Location and Space-Economy》一書,將馮.屠能、韋伯、克里斯塔勒、勒施等人的模型整合為一個統一的易駕馭的框架,把區位問題重新表述為一個標準的替代問題:廠商可以被看作是在權衡運輸成本與生產成本,正如它們做出其它任何成本最小化或利潤最大化的決策一樣。這是一種開創性的貢獻。但艾薩德也未能將空間問題帶入經濟理論的核心,其原因是艾薩德並沒有提出一個一般區位均衡的理論,他的模型沒有考慮規模經濟和不完全競爭,只是一個殘缺不全的空間模型,他沒有對這個空間模型進行深入的理論研究,相反,他開創了一個折衷的應用領域——區域科學。艾薩德定義區域科學是研究」確定可在某一區域有效地從事生產並獲取利潤的單個或集團產業;改善區域內居民的福利;如何提高區域內人均收入水平,改善收入分配,更有效地衡量收入等;區域內產業的集聚和分散,獲得區域內資源的最有效的利用。」當把區域的劃分看作空間資源經濟的基礎,而不是把行政劃分作為考察的限制條件,區域內資源具有近似性,其相互關系是一個空間中的密切的經濟協作關系,那麼自由貿易區(如北美自由貿易區NAFTA)、關稅同盟、共同市場、經濟聯盟(如歐盟)等可以看作是大區域概念,它是一種以空間資源為基礎的國家或地區的集合。為什麼二戰之後的世界經濟獲得前所未有的飛速發展,卻兩極分化更嚴重,各國之間、區域之間的差距更大了?這種區域經濟的研究有助於我們回答這些實際問題,也有助於我們認識經濟一體化和全球化。但是,區域科學不是一個統一的學科,它缺乏一個完整的理論(註:克魯格曼指出:「區域科學不是一個統一的學科。准確地說,它是一個工具收藏箱,其中一些工具非常原始,而另一些則相當先進,它可以幫助人們解決實際中出現的涉及空間的問題,而無需等到我們有了一個出色的理論才來解決。我認為經濟學家們應該給予這種鬆散、但已盡力而為的理論化的工作更多的關注和尊敬。但同時,被標榜為區域科學的那種折衷作法絕對不能取代一個真正完整的理論;艾薩德所做的偉大工作未形成一個完整的理論。」見貝魯格曼《發展、地理學與經濟理論》,北京大學出版社,第60頁。)。
1969年,Jacbos出版了《The Economy of Cities》一書,新城市經濟學在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風靡一時。它的研究對象是城市系統,城市的內部空間結構(註:20世紀80年代,美國經濟協會排出的「經濟學分類表」將城市與區域經濟學劃分為一類,城市經濟學含城市經濟學與公共政策、住宅建築經濟學、城市運輸經濟學。)。但是,城市是如何形成的呢?沒有很好的解釋。這樣的文獻有著和馮.屠能的經典模型同樣的基本缺點,那就是假設存在一個中心,但沒有解釋為什麼存在一個中心商業區,在它的周圍形成了城市,盡管也可以用集聚經濟來做些說明;但總不是那麼令人滿意。特別是關於單中心城市的假設,與現實世界偏離太大,使得這類模型的現實解釋力很差。 空間經濟研究的是關於資源在空間的配置和經濟活動的空間區位問題,盡管區位理論擁有長久的歷史,但是,與時間不同,空間一直也沒有能夠成功地納入經濟學主流。
1991年和1995年,麻省理工學院連續出版了克魯格曼的新著《地理和貿易》、《發展、地理和經濟理論》,這是克魯格曼在美國和比利時幾所大學所作的系列講座的內容。他用「地理」而不用「區位」為書名,是因為「區位理論是經濟地理學這個更加廣闊領域的一部分」。克魯格曼定義的經濟地理,是指「生產的空間區位」,它研究經濟活動發生在何處且為什麼發生在此處。為什麼研究這種經濟地理是非常重要的?克魯格曼以三個理由說明之:首先,國家內經濟活動的區位本身就是一個重要的主題,對於美國這樣的大國來說,生產的區位是和國際貿易一樣重要的問題;其次,在一些重要的情形中,國際經濟學和區域經濟學之間的界線變得越來越模糊了,譬如用標準的國際貿易範式來談歐盟成員國之間的關系就越來越沒有意義了;第三,這是最重要的原因,20世紀80年代的新貿易理論和新增長理論,告訴人們一個新的經濟學世界觀,卻很難從貿易、增長和商業周期中找出令人信服的證據,來說明這就是世界經濟實際運行方式,但研究國際國內經濟活動的區位時,這樣的證據就不難找到,因此,經濟地理為新貿易理論、新增長理論等提供了一個思想和實證的實驗室。經濟活動的空間區位對經濟發展和國際經濟關系的重要作用在過去的十年中異乎尋常地重新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克魯格曼引導了經濟地理和空間經濟學的復興。
1999年,麻省理工學院又出版了克魯格曼的新作(與Masahisa Fujita和Anthony.J.Venables合著):The Spatial Economy:Cities,Regions,and International Trade(《空間經濟:城市、區域和國際貿易》)。該書概述了過去十年來關於空間經濟及與國際貿易的關系的最新成果,不僅將經濟活動的空間定位與克魯格曼早期的「新貿易理論」聯系起來,而且也建立了嚴謹而精緻的空間基本模型。在這之前的關於空間的經濟學理論,都有一個致命的缺陷:沒有明確說明市場結構,那種存在收益遞增時的市場結構。他們的模型均是在規模報酬不變和完全競爭這些便利假設條件下的分析,沒有找到某種方式來處理規模經濟和寡頭壟斷的問題,這使得空間問題過去一直是主流經濟學中的一個盲點。克魯格曼是主流經濟學派的衣缽傳人和捍衛者,又是經濟學的建模大師,他不僅常常極富原創性地先於他人注意到重要的經濟問題,而且還會對其建立起令人驚嘆的深刻而簡潔優雅的模型,等待後來者的進一步研究,他常常是新領域的開拓者和引路人。最近十年來克魯格曼等人關於空間的研究工作,意味著空間經濟將成為經濟學的一個重要研究領域。 新古典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消費者(家庭)、廠商、產業和經濟,研究這些經濟單元的存在、活動和相互作用。空間經濟學更強調的是廠商的地點,產業的區位,雖然勞動力既是廠商投入的要素,又構成產品消費的市場,作為廠商存在的基礎是不言而喻的,但空間經濟學只是把消費者(家庭)作為研究平台的基座,而不是擺在研究平台上。因此空間經濟學中廠商、產業和經濟構成三位一體的研究單元,人的定位不在研究范疇中,而公司的定位是問題的焦點。
空間經濟學與我國傳統的經濟地理學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在我國,經濟地理學是大學地理學系人文地理專業下屬的一個分支,經濟學界也有研究經濟地理的,區域經濟和城市經濟實際上成了其代名詞。區域系統或城市系統的構成是十分復雜的,它包括人類社會本身以及與人類社會有關的各種基本要素、關系和行為,區域經濟或城市經濟必然與人口經濟、資源經濟、環境經濟和社會學有較高的重疊,以致於區域經濟學究竟是屬於經濟學科,還是屬於地理學科有爭議,有些定義為介於經濟學與地理學之間的邊緣學科。盡管克魯格曼的空間經濟學的模型研究中也涉及到區域和城市的概念,但那是空間與經濟單位的融合。區域經濟學和城市經濟學將區域或城市看成是既定的,研究這些既定的現存的系統運行狀態和可持續發展,而空間經濟學研究的是廠商、產業和經濟三位一體的活動和相互作用,經濟區域和城市的形成是這些活動和相互作用的過程和結果,不是既定的假設存在,而是內生變數。

C. 區域經濟學原理的編輯推薦

本叢書的核心成果《區域經濟學原理》作為一本區域經濟學者的理論研究著作,在主體內容結構上,包含了區域經濟發展的要素稟賦、區域經濟發展動力機制和區域發展中社會經濟要素空間結構及其演變兩大組成部分。在這兩個主體部分之下,又包含了現代區域經濟學家的主要理論領域,如均質空間和非均質空間的劃分,要素稟賦的空間分析,區位、區位選擇與集聚經濟,集聚經濟與經濟區的形成,區域經濟發展及其不平衡,區域經濟的自組織功能,區域治理等。因此,在內容結構上,系統性和理論性均比較強。應該說,該書概括了區域經濟學的基本問題和新的領域。作者對國內外這個領域的發展有清楚的分析脈絡和理解,也具有自己的評價。該書還在一定程度上結合了中國區域經濟發展的實際,例如,將地理要素差異和環境特點作為非經濟因素用於對區域發展的評價;針對不平衡問題,分析區域經濟發展的周期演變規律,揭示了不平衡發展的內在機制,探討了協調發展的路徑,也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中國區域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問題。
《區域經濟學原理》是這套「區域經濟學叢書」的紐帶與核心,清晰構建了一個區域經濟學的研究框架。除帶有總論性質的對區域經濟分析的邏輯前提和方法論進行探討的部分(《區域經濟學原理》的第1、2章)外,這個研究框架的具體內容由五部分有機構成,而這五個部分又可以相對獨立地構建自己的理論體系,共同支撐《區域經濟學原理》一書的基本思路和基本觀點。
第一部分是區位與區域形成,這部分內容涉及《區域經濟學原理》中的第3、4、5章。高進田博士研究完成的《區位的經濟學分析》在反思傳統區位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了新的區位觀,較為系統地分析了區位區位選擇聚集經濟一經濟功能區——經濟區域的歷史和邏輯的演化機理。
第二部分是區域發展理論,對應於《區域經濟學原理》的第6章。王建廷博士研究完成的《區域經濟發展動力與動力機制》在經濟區域形成的基礎上,構建了以聚集為核心的時空相結合的內生動力模型,揭示了始於要素稟賦的區域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這跳出了區域經濟發展研究簡單沿襲宏觀一般經濟增長理論的路徑。
第三部分是區域經濟不平衡發展理論,對應於《區域經濟學原理》的第7章。金相郁博士研究完成的《中國區域經濟不平衡與協調發展》通過實證研究,揭示了不同要素對於區域經濟不平衡發展的影響,在此基礎上將古典經濟學的自然要素稟賦納入分析,提出了要素適宜度概念,闡明了由區域經濟不平衡發展到區域協調發展的新路徑。
第四部分是區域主體與空間經濟自組織,對應於《區域經濟學原理》的第8、9章。金麗國博士研究完成的《區域主體與空間經濟自組織》力圖從區域微觀主體的空間行為視角來構建區域經濟學的微觀基礎和揭示空間經濟演化的微觀組織機理。由於主體經濟行為必然會影響到區域經濟發展與不平衡問題,所以這部分的研究也是對區域經濟發展和不平衡發展研究的一個補充。
第五部分是區域治理,對應於《區域經濟學原理》的第10章。孫兵博士研究完成的《區域協調組織與區域治理》強調區域內多主體的共同參與和互動,依據區域內各個主體的利益需求,調動微觀區域主體的積極性,進行區域的有效治理,為區域經濟發展政策問題的研究提供了另一種值得借鑒的思路。

D. 區域經濟學的特點

區域經濟學的特點 ①區域經濟發展是一個社會、經濟發展的綜合系統,它不僅涉及各個產業之間的關系,而且涉及與經濟基礎相對應的「上層建築」——區域的管理、政府的效率等。②區域經濟除了是一個產業系統以外,還是一個地域系統,是一個由區域內具有不同形式和功能的地理單元,如城鎮、鄉村和道路,和由具有不同產業分工的地理單元,如工業區、農業區、交通運輸樞紐等構成的地理空間。③因為區域經濟是一個產業系統和地域系統,所以它必然與區域的地理條件、地理環境發生必然的關系,區域的氣候、地形、礦物資源、地表植被、土地資源、水資源,以及區域的生態環境質量都會對區域經濟發展產生積極的或消極的影響。④區域之間的差異是必然的,區域之間的經濟發展條件、水平、產業結構、發展障礙和發展道路等許多方面差異是必然的。⑤區域經濟由於是一個小於國民經濟的尺度系統,所以它不可能具有國民經濟的全部功能和內容。

E. 什麼是區位經濟學

簡單說,把距離遠近納入到考慮范圍的經濟學

最最基礎的經濟學,是認為路南和路北 市區和郊區 南京和北京 在這些地方的企業面臨同樣的競爭條件
顯然這樣做抽象的太厲害,距離事實太遠
去樓下買瓶水,我會去街邊小店,不會跑到沃爾瑪。兩者價格也不一樣,與經濟學假設不同

區域經濟學把距離因素考慮進來後
可以解釋這些現象
也能解釋為什麼經濟活動會聚集在特定的地方
為什麼一些地方的經濟增長比另一些地方快

F. 區位理論的意義

區位主體是指與人類相關的經濟和社會活動,如企業經營活動、公共團體活動、個人活動等。區位主體在空間區位中的相互運行關系稱為區位關聯度。區位關聯度影響投資者和使用者的區位選擇。一般來說,投資者或使用者都力圖選擇總成本最小的區位,即地租和累計運輸成本總和最小的地方。區位理論是關於人類活動的空間分布及其空間中的相互關系的學說。具體地講,是研究人類經濟行為的空間區位選擇及空間區內經濟活動優化組合的理論。

中文名
區位理論
外文名
location theory
定義
人類活動空間分布及其相互關系
創始人
馮·杜能
提出時間
1826年
快速
導航
區位理論的發展

農業區位

工業區位

中心地

城市利用
概念
區位是指人類行為活動的空間。具體而言,區位除了解釋為地球上某一事物的空間幾何位置,還強調自然界的各種地理要素和人類經濟社會活動之間的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在空間位置上的反映。區位就是自然地理區位、經濟地理區位和交通地理區位在空間地域上有機結合的具體表現。[1]
區位理論的發展
一、新古典區位理論的初創期(1920年代一1950年代)
新古典區位理論的主要論點及其代表人物。
1.新古典區位理論(也可稱為新古典經濟學區位理論)是指以新古典經濟學家阿爾弗雷德·馬歇爾及A·韋伯為代表的傳統區位理論體系。由於馬歇爾在1920年出版了他的《經濟學原理》,以及韋伯在1929年寫出了《工業區位論》一書,而在1 920年代及1930年代初形成了新古典區位理論的第一波學術繁榮期。馬歇爾的《經濟學原理》對區位理論特別是區位理論中的產業集聚現象有三點重要的貢獻。第一,勞動力市場的共同分享(Laborforce pooling);第二,中間產品的投入與分享; 第三,技術外溢(technology spillover)。由於這三個重要概念具有理論創新的突破性進展,因此從1920年代一直到1990年代,這三個基本定義便成為從新古典區位理論到以新經濟地理學為核心的現代區位理論,在研究產業集聚現象時的共同理論基礎。新古典區位理論的另一位奠基者A·韋伯在1929年出版的《工業區位論》一書中,則更進一步對集聚經濟現象的形成機理、動力機制、集聚類型、競爭優勢等等內容加以梳理與補充,使新古典區位理論有了一個良好的發展開端。
對新古典區位理論的創立也做出一定貢獻的還有這一時期的新古典經濟學家,例如B·俄林、A·羅奈、w·伊薩德等人。他們主要是針對韋伯理論的薄弱之處,著重論證了工業區位、原材料產地及消費市場三者之間的相互依存關系。
2. 新古典區位理論的缺陷與不足。
盡管新古典區位理論奠定了以產業集聚作為切入點的分析方法,使得它在理論架構上邏輯比較嚴謹,層次比較分明,但也存在以下明顯的不足之處:第一, 在方法上偏重於靜態分析,缺乏全視角的動態分析;第二,它受新古典經濟學的較大的影響,採用完全競爭市場、收益遞減、完全理性人等等前提條件,與現實社會經濟環境有很大的出入,使該理論的實際應用價值大打折扣。[1]
二、新古典區位理論的漸變期(1960年代一1980年代)
如上文所述,新古典區位理論的創立期雖然從1920年代延伸到1950年代,可是它第一波繁榮的時期卻只有十幾年(即從1920年到1930年代初)。從1930年代中期到1950年代,由新古典區位理論發展出來的產業集聚理論,進入了一個漫長的停滯期,西方的主流經濟學界基本上把這一課題打入了冷宮。究其主要原因有二個:一是西方國家(主要是美國)受二戰及冷戰需求的刺激,盡管已開發出原子彈、氫彈等,但更具有革命性意義的信息技術以及相關的信息經濟仍然處於幼稚階段。二是馬歇爾、韋伯對集聚現象進行分析研究並取得第一波研究成果的時代背景是1920 1930年代初,當時西方發達國家仍然處於工業經濟時代,其集聚經濟仍然處於初級階段。當時的經濟學家不可能超越時空,探討信息經濟所特有的處於高級階段集聚經濟問題。那麼到了1950年以及其後的1960、1970、1980年以後,西方主流經濟學家又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果呢?

G. 傳統的有關區域經濟學研究的觀點有哪幾種

傳統的區域經濟學就是古典的區位論。核心問題:如何確定最佳位置就是區位理論。
杜能:最早注意到運輸費用的影響,指出距消費市場的遠近對農作物的布局有重大影響,並以此為依據,把假設的孤立國劃分成6個同心農業圈。
韋伯:繼承了杜能的思想,增加了勞動力費用因素與集聚因素,認為原有根據運輸費用所選擇的區位將發生變化。他第一次把工業區位理論系統化,綜合分析運費、勞動力費用和集聚效應。
克里斯·泰勒、廖什:生產成本最低點不一定意味著利潤最大,並不是廠商最優區位的選擇點;而市場對生產活動起越來越大的作用,提出了以市場為中心的、以取得最大限度利潤為目的的區位理論。

H. 什麼叫區域經濟學啊

老大 說白點 經濟學嘛 大項目分為
宏觀經濟學-就是討論國家社會這些大結構上的經濟觀點 比如宏觀調控 糧食 油價 這些大的方向對經濟的影響
微觀經濟學-就是討論小范圍上的經濟規則 比如你家裡人領工資 無數個家庭領工資就是微觀經濟學的一部分
西方政治經濟學-就是以西方資本主義的發展觀點來分析經濟問題
馬克思政治經濟學-和上面那個正好相反,但是二者是相同的
然後小分區 你說的區域經濟學 其實就是宏觀經濟學的縮小 和微觀經濟學的集合 一般來說 經濟學上喜歡建立一個模型來分析經濟問題
比如 先建立一個球 然後添加一個個的條件 人口 物質 政治 區域經濟學就是討論一個區域的經濟 一個放大的模型

I. 區域經濟學中的熵

所謂熵,就是比率的比率。
區域經濟學中的熵一般都是指的區位熵哦~~
它由哈蓋特(P.Haggett)首先提出並運用於區位分析中。
區位熵在衡量某一區域要素的空間分布情況,反映某一產業部門的專業化程度,以及某一區域在高層次區域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是一個很有意義的指標。
在產業結構研究中,運用區位熵指標主要是分析區域主導專業化部門的狀況。

區位熵計算公式:Q=S/P,
式中,Q為區域的經濟區位熵,Q大於1,說明區域經濟在全國經濟中發達,反之欠發達;
Q越大,說明區域的經濟發展水平越高,否則發展水平越低。。
S和P分別為該區域GDP和人口數佔全國的比重。

另外具體在分析時,s p分別還可以有其他的含義 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目的都是反映專業化程度方面的。

我不知道你用的什麼教材,所以不知道具體會在哪裡提到。
但是我們在進行區域經濟研究時 大概區位熵就是以上我介紹的這種意思哦

J. 區域經濟學的理論體系由哪幾個部分組成

區域就是一定的地理空間。區域內的自然資源狀況、人口分布狀況、交通狀況、教育水平、技術水平、工農業發展水平、消費水平、政治制度等等,對於該區域的社會經濟活動和生產過程的影響極大。如何使一個區域的經濟發展達到整體最優效果呢?區域經濟學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應運而生的。
區域經濟學與經濟地理學密切聯系的一門學科。它一方面對區域的自然資源和自然條件進行經濟評價,對區域的經濟、社會因素進行分析,更主要的是制定區域發展綱要提出科學的依據,並為區域經濟建立起計量經濟模型。
區域經濟學是20世紀50年代在宏觀區位論的基礎上逐漸演變發展起來的。最初興起於西方國家,東歐和原蘇聯在60年也掀起了區域經濟學研究的熱潮。我國則直到80年代後才開始這方面的工作
研究的主要范疇包括:區域經濟理論、生產力布局理論、生產力布局的經濟調節機制、新地域的經濟開發戰略和經濟規劃等。區域經濟學是20世紀50年代在宏觀區位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門經濟學科。早期有屠能的《孤立國》(1850),韋伯的《工業區位論》(1909)等代表著作。1978年,前蘇聯經濟學家涅克拉索夫的著作《區域經濟學》出版後,標志著這門學科發展到一個新水平。
杜能的農業區位論

古典區位論的區位是指廠商經營生產活動的位置,如何確定最佳位置就是古典區位理論所關心的問題。德國經濟學家杜能最早注意到區位對運輸費用的影響,是在19世紀初葉他所出版的《孤立國對於農業和國民經濟之關系》 (1826)一書中。杜能指出距離城市遠近的地租差異即區位地租或經濟地租,是決定農業土地利用方式和農作物布局的關鍵因素。由此他提出了以城市為中心呈六個同心圓狀分布的農業地帶理論,即著名的"杜能環"。

韋伯的工業區位論

德國經濟學家韋伯繼承了杜能的思想,在20世紀初葉發表了兩篇名著《論工業區位》(1909)《工業區位理論》 (1914)。韋伯得出三條區位法則--運輸區位法則、勞動區位法則和集聚或分散法則。他認為運輸費用決定著工業區位的基本方向,理想的工業區位是運距和運量最低的地點。除運費以外,韋伯又增加了勞動力費用因素與集聚因素,認為由於這兩個因素的存在,原有根據運輸費用所選擇的區位將發生化。

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論

德國地理學家克里斯培勒的中心地理論最具代表性,在其名著《德國南部的中心地》一書中,克里斯塔勒將區位理論擴展到聚落分布和市場研究,認為組織物質財富生產和流通的最有效的空間結構是一個以中心城市為中心的、由相應的多級市場區組成的網路體系。在此基礎上,克氏提出了正六邊形的中心地網路體系。

廖什的市場區位理論

德國經濟學家廖什則在1D9年出版的《經濟空間秩序》一書中,將利潤原則應用於區位研究,並從宏觀的一般均衡角度考察工業區位問題,從而建立了以市場為中心的工業區位理論和作為市場體系的經濟景觀論。

閱讀全文

與區位經濟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