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經濟學研究的基本問題是什麼
「經濟學的基本問題是經濟規律。因為政治經濟學根據所代表的階級的利益為了突出某個階級在經濟活動中的地位和作用自發從某個側面研究價值規律或經濟規律,科學經濟學自覺從整體上研究價值規律或經濟規律。
B. 請教一個關於經濟學原理的問題
奧地利經濟學派(Austrian School)是近代邊際效用學派中最主要的一個學派。它產生於19世紀70年代,流行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因其創始人門格爾和繼承者維塞爾、龐巴維克都是奧地利人,都是維也納大學教授,都用邊際效用的個人消費心理來建立其理論體系,所以也被稱為維也納學派或心理學派。
主要書籍有:
門格爾的《國民經濟學原理》(1871),維塞爾的《自然價值》(1889),龐巴維克《資本與資本利息》中的第一卷《資本利息理論的歷史和批判》(1884)、第二卷《資本實證論》(1889);此外,龐巴維克的《馬克思體系的終結》(1896)也有較大的社會影響。
C. 奧地利學派鼻祖門格爾在《國民經濟學原理》一書有一段話,本人不太理解。不知哪位高手可以舉例說明謝謝
人類的慾望若可為質量不同的兩種財貨所滿足(可視為同一財貨,等級不同),也就是某種質量的財貨可為他種質量的財貨所代替,則這種具有一定質量的財貨之部分量的價值,就等於由這種財貨所預先安排的慾望滿足中最不重要的慾望滿足所具有的意義減去一個價值部分以後所剩餘的意義(高等級財貨價值-低等級財貨價值=慾望完全滿足時的價值-低等級財貨所滿足的慾望價值)。其中,這個價值部分與能夠同樣滿足該慾望的劣質財貨的價值成正比,又與該慾望用良質財貨所得到的滿足和用劣質財貨所得的滿足對人類所具有意義的差額成反比。純屬個人理解
問:你是經濟學專業的學生,還是金融行業的從業人員?
D. 淺談經濟理論的演變
第一次工業革命
第一次工業革命是指18世紀60年代從英國發起的技術革命,是從勞動密集型的手工業開始、以蒸汽機作為動力機被廣泛使用為標志的。勞動密集型產業意味著資本密集,當相關產業通過不斷創新提高生產率後,能夠迅速增加社會財富,繼而持續推動本領域和其它領域的工業化革新和生產。
第一次工業革命使工廠制代替了手工作坊,用機器代替了手工勞動;從社會關系來說,工業革命使依附於落後生產方式的自耕農階級消失了,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形成和壯大起來。
第一次工業革命大大密切加強了世界各地之間的聯系,改變了世界的面貌,最終確立了資產階級對世界的統治地位,率先完成了工業革命的英國,很快成為世界霸主。法國、德國、美國、俄國、日本等國也紛紛加入工業革命的行列,中國清朝當時閉關鎖國沒有趕上這個潮流,於1860年被英國打開國門。
第二次工業革命
第二次工業革命是指19世紀60年代後期,歐洲國家和美國、日本的資產階級革命或改革的完成,極大地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對人類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軍事,科技和生產力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資本主義生產的社會化大大加強,壟斷組織應運而生。
第二次工業革命,使得資本主義各國各個方面發展不平衡,帝國主義爭奪市場資源和爭奪世界霸權的斗爭更加激烈,促進了世界殖民體系的形成,使得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最終確立,世界逐漸成為一個整體。這也促進了工人運動和社會主義運動,列強加緊對外侵略擴張,由於西方一些資本主義國家的爭斗很激烈,第一次世界大戰在此期間爆發。中國在此期間開展了「西學東漸」的洋務運動最終以失敗告終。
第三次工業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電子計算機、空間技術和生物工程的發明和應用為主要標志,涉及信息技術、新能源技術、新材料技術、生物技術、空間技術和海洋技術等諸多領域的一場信息控制技術革命。其不僅極大地推動了人類社會經濟、政治、文化領域的變革,而且也影響了人類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人類的衣、食、住、行、用等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也在發生了重大的變革。
第三次科技革命加劇了資本主義各國發展的不平衡,使資本主義各國的國際地位發生了新變化;使社會主義國家在與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抗衡的斗爭中,貧富差距逐漸拉大,促進了世界范圍內社會生產關系的變化。
縱觀前三次工業革命,可以發現他們對世界發展的共同影響有:
①都極大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帶來了工業布局的新變化。
②都引起了社會關系的重大變革:第一次導致近代社會兩大對立的階級即工業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產生,並開始了城市化進程;第二次,壟斷組織產生,並與國家政權結合,自由資本主義過渡到壟斷資本主義;第三次,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強化,使第三產業比重上升。
③都對世界格局產生巨大影響:第一次,確立了資本主義對世界的統治,殖民擴張造成東方從屬於西方;第二次,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殖民體系最終形成,世界成為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第三次,推動了國際經濟結構的調整,世界各國經濟相互依存,聯系日益緊密。
第四次工業革命
從農耕時代到工業時代再到信息時代,技術力量不斷推動人類創造新的世界。智能科技,正以改變一切的力量,在全球范圍掀起一場影響人類所有層面的深刻變革,人類正站在一個新的時代到來的前沿。智能科技可以說人類歷史上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其來勢洶涌,銳不可當。
這一次工業革命不再局限於某一特定領域。無論是移動網路和感測器,還是納米技術、大腦研究、3D列印技術、材料科學、計算機信息處理……甚至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和輔助效用均是此次工業革命涉足的領域,而這樣的組合勢必產生強大的聯動力量。此外,此次工業革命不再是某一個產品或服務的革新,它是整個系統的創新。這場革命將對社會、經濟、金融,包括個人帶來巨大的影響。
四次經濟學革命
伴隨著第四次工業革命,我們對於經濟學的認識也需要變化。這也可以從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的角度來理解。
在農業文明時代,最重要的資產是土地跟農民。
工業時代最重要的資產是資本、機器(機器是固化的資本)、流水線上被異化了的人。工業時代早期考慮最多的是異化的人,因為人也被當作機器在處理。人只是流水線當中的螺絲釘。
到了知識經濟的時代,最核心的資源,一個是數據,一個是知識工作者(Knowledge Worker),就是德魯克在上個世紀末講的。企業的管理也會從傳統的多層次走向更加扁平、更加網路、更加生態的方式。讓知識工作者真正能夠創造價值,變成任何一個組織和整個社會最重要、最需要突破的地方。
到了智能科技時代,技術特徵正在影響我們周圍的商業邏輯。
這意味著,
農業文明時代的經濟學是一種貧瘠經濟學(The Economics of Poverty);農業社會的構成單元是整體的分子;
工業文明時代的經濟學是一種稀缺經濟學(The Economics of Scarcity),工業社會的構成單元是有形的原子;
互聯網時代是豐饒經濟學(The Economics of Abundance,又名富足經濟學),構成互聯網世界的基本介質是無形的比特;
而智能時代則是共享經濟學(The Economics of Sharing),構成智能時代經濟體系是具備智能屬性的節點。
這是我們理解的經濟學變遷,具體到主流經濟學,也經歷了經濟學的四次革命與四次綜合。
第一次革命與第一次綜合
經濟學的第一次革命,以亞當·斯密(Adam Smith)的《國富論》(1776)為標志,突破了自古希臘和中世紀以來只注重財富管理分析的前古典經濟學研究範式,確立了以財富生產分析為主要目的的古典經濟學研究範式。
經濟學的第一次綜合,以約翰·穆勒(John Mill)的《政治經濟學原理》(1848)為標志,對前古典經濟學與古典經濟學的研究範式進行了理論綜合,把財富的管理和財富的生產整合為一個統一的分析框架,使之成為經濟學並行不悖、相互補充的兩大研究範式。
第二次革命與第二次綜合
經濟學的第二次革命就是所謂的「邊際革命」,其標志性的人物和代表作分別包括赫爾曼·戈森(Hermann Gossen)的《人類交換規律與人類行為准則的發展》(1854)、卡爾·門格爾(Carl Menger)的《國民經濟學原理》(1871)、利昂·瓦爾拉斯(LeonWalra)的《純粹經濟學要義》(1874)和威廉·傑文斯(William Stanley Jevons)的《政治經濟學理論》(1879)。「邊際革命」突破了古典經濟學此前以生產投入(包括勞動投入)作為分析對象的客觀價值理論,提出了以人的心理因素作為分析對象的主觀價值理論,即邊際效用理論。
經濟學的第二次綜合是新古典經濟學的創立,以阿爾弗雷德·馬歇爾(Alfred Marshall)的《經濟學原理》(1890)為標志,將古典經濟學的客觀價值論和邊際革命的主觀價值論整合為一個統一的分析框架。
第三次革命與第三次綜合
經濟學的第三次革命,以梅納德·凱恩斯(MaynardKeynes)的《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1936)為標志,被世人稱為「凱恩斯革命」。凱恩斯革命突破了新古典經濟學將經濟分析的基點立足於個人與廠商的微觀分析範式,第一次確立了以國民經濟作為一個整體對象的宏觀分析範式。
經濟學的第三次綜合,以保羅·薩繆爾森(Paul Samuelson)的《經濟學分析基礎》(1947)為標志,將新古典經濟學的微觀分析範式與凱恩斯主義的宏觀分析範式整合為一個統一的分析框架。
第四次革命與第四次綜合
經濟學第四次革命是指從20世紀80-90年代開始,並一直延續至今的、對西方主流經濟學「經濟人假設」或「理性人假設」的挑戰與批判,以及以行為經濟學(Behavioral Economics)、實驗經濟學(ExperimentalEconomics)、演化經濟學(Evolutionary Economics)、計算經濟學(Computational Economics)、神經經濟學(Neuroeconomics)為代表的新興經濟學(Neo-Economics)在此基礎上提出的一系列不同於傳統經濟理論的假設與範式。這次革命發生的時間,基本與人類社會進入以「信息文明」為標志的後工業時代相契合。這一範式革命與轉換,具有後現代主義反理性、反分工的鮮明色彩,反映了當代科學技術跨學科融合與跨學科發展的趨勢,是人類對啟蒙運動以來所謂「科學理性」和「科學分工」進行全面反思在經濟學領域的體現。
目前,主流經濟學正在面臨全面的理論危機。以實驗經濟學、行為經濟學、演化經濟學、計算經濟學和神經經濟學為代表的新興經濟學在經驗實證的基礎上對「理性人假設」的置疑與批判,預示著經濟學基礎理論正在發生深刻的變革與重大創新。預計未來5-10年之內,一個新的、具有替代性和顛覆性的、超越新古典傳統的經濟學理論體系或將展現於世人眼前。
這就是經濟學第四次革命與第四次綜合的前景。
第四次工業革命以及經濟學的第四次革命,我們將如何應對?又該有何種作為?這對我們來說,是一種挑戰,也是一個機遇。
E. 經濟學必讀書目
《國富論》是學經濟學必須要讀的一本書。當你學經濟開始接觸這一門學科的時候,你就會發現。這本書是有多麼的重要,它幾乎是奠定了我們經濟學的基礎,而且有我們現在所接觸到很多很多的思想,都是從《國富論》這本書中衍生過來的,而且如果你不曾讀過這本書,那麼你在真菌學中看到的很多理論其實都是無法理解的。所以說這本書,是學經濟學最重要的一個基礎作用,一定要先讀一下。而且,如果你是進行學術型的研究,那麼可能要不止一遍的去讀。真的有可能會讀到十遍20遍以上。因為它裡面涵蓋的哲理真的是非常的深奧,而且對於這本書,他最大的可取之處是在於即使現在環境變了,那麼我們現在所使用的經濟理論也大多是源於這方面,而且。也沒有做多少更改的,所以他們是經濟學最基礎最寶貴的一部分。
F. 關於卡爾·門格爾的《國民經濟學原理》中的生產資料
門格爾把財貨劃分為不同等級,消費資料為低級財貨,生產消費資料的各種生產要素如土地利用、資本利用、勞動力、企業家的活動等為高級(第二、第三、第四、……級)財貨。
LZ你說的小麥面團都是一回事,屬於消費資料。
財貨不等同財產,而是一種生產資料。
從這個角度,你再理解看看。
光有企業家的才能(最高級的財貨),是不能滿足人類的諸多需求的,經歷過完整的生產歷程,這種高級財貨,就可以換到很多其他的財貨,滿足自己的需求。
G. 經濟學必讀十大書籍
第1部 《經濟表》 弗朗斯瓦·魁奈(法國1694—1774)
第2部 《國富論》 亞當·斯密(英國1723—1790)
第3部 《人口原理》 托馬斯·羅伯特·馬爾薩斯(英國1766—1834)
第4部 《政治經濟學概論》 讓·巴蒂斯特·薩伊(法國1767—1832)
第5部 《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 大衛·李嘉圖(英國1772—1823)
第6部 《政治經濟學新原理》 西蒙·德·西斯蒙第(法國1773—1842)
第7部 《政治經濟學的國民體系》 弗里德利希·李斯特(德國1789—1846)
第8部 《政治經濟學原理》 約翰·斯圖亞特·穆勒(英國1806—1873)
第9部 《資本論》 卡爾·馬克思(德國1818—1883)
第10部 《政治經濟學理論》 威廉·斯坦利·傑文斯(英國1835—1882)
第11部 《國民經濟學原理》 卡爾·門格爾(奧地利1840—1921)
第12部 《純粹政治經濟學綱要》 里昂·瓦爾拉斯(法國1834—1910)
第13部 《資本與利息》 歐根·馮·龐巴維克(奧地利185l一1914)
第14部 《經濟學原理》 阿弗里德·馬歇爾(英國1842—1924)
第15部 《利息與價格》 克努特·維克塞爾(瑞典1851—1926)
第16部 《財富的分配》 約翰·貝茨·克拉克(美國1847—1938)
第17部 《有閑階級論》 托爾斯坦·本德·凡勃倫(美國1857—1929)
第18部 《經濟發展理論》 約瑟夫·阿羅斯·熊彼特(奧地利1883—1950)
第19部 《福利經濟學》 阿瑟·賽西爾·庇古(英國1877—1959)
第20部 《不完全競爭經濟學》 瓊·羅賓遜(英國1903—1983)
第21部 《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 約翰·梅納德·凱恩斯(英國1883—1946)
第22部 《價值與資本》 約翰·理查德·希克斯(英國1904—1989)第23部 《通往奴役之路》 哈耶克(奧地利1899—1992)
第24部 《經濟學》 保羅·薩繆爾森(美國1915一)
第25部 《豐裕社會》 約翰·肯尼斯·加爾布雷斯(美國1908—)
第26部 《經濟成長的階段》 沃爾特·羅斯托(美國1916—)
第27部 《人力資本投資》 西奧多·威廉·舒爾茨(美國1902—1998)
第28部 《資本主義與自由》 米爾頓·弗里德曼(美國1912—)
第29部 《經濟學》 約瑟夫·斯蒂格利茨(美國1943—)
第30部 《經濟學原理》 格里高利·曼昆(美國1958—)
H. 弗里德里希維塞爾的經濟學著作有哪些
弗里德里希?維塞爾(1851—1926年)是奧地利學派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維塞爾出生於奧地利的維也納,1874年畢業於維也納大學法律專業。1872年偶然讀到門格爾的《國民經濟學原理》一書,遂對經濟學產生濃厚興趣。於是他歷游海德堡、萊比錫等大學,尋找名師,得到羅雪爾、希爾德布蘭德、克尼斯等人指導,專攻經濟學。1874年大學畢業後在財政部門找到一個職位,但不久便辭職了。1883年開始任維也納大學的講師,第二年受聘為布拉格大學外教授,1889年升任正教授。1903—1922年,他受門格爾舉薦,接替門格爾任維也納大學經濟學教授。1917年以終身議員的資格任上議員,並在奧匈帝國的最後兩屆內閣中任商業部長。1922年退休。
維塞爾的主要經濟學著作有:《經濟價值的起源與基本規律》(1884)、《自然價值論》(1889)、《社會經濟學》(1914)等。
維塞爾在前人的基礎上精心思考組織他的「新價值理論」,其成果是西方經濟學中第一本、也是惟一一本比較系統地論述邊際效用價值論的經典學術著作——《自然價值論》。他首先提出價值的本原問題。他認為,效用之所以具有價值是因為稀少,因而價值的大小與稀少成比例。財物的用處或效用是因為能滿足人類慾望的需要,財物能滿足人的需要而又有限,所以就具有價值。需要或慾望隨著消費次數的增加而遞減,物品的效用在消費者的心目中也隨之遞減。維塞爾認為,社會個人根據財物對自己的有用程度來估價單件商品的效用,它們的總和構成這批財物的總價值。但是,每個人估價的單件商品的效用總和,與國家根據社會需要來估價整批財物的效用,二者的差異非常大。批量財物的社會效用大於社會每個人分件估價這些財物的效用總和,而且大很多。這就是維塞爾的「價值的一般定律」。
維塞爾稱價格或交換價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是價值的形式。價格在存在許許多多的賣主和買主相互競爭即完全競爭的情況下,由當時的邊際買主的最高價格決定。同時交換價值或價格也是主觀的。價值是人對財物滿足自己需要的效用的主觀評價,由價格、貨幣表現的價值實際上也是人們的一種主觀評價。這樣,持有貨幣的人就要預計能用它獲得多少他所需要的使用價值或效用,所以,對貨幣價值的估計,完全是一種主觀行為,是對效用的主觀評價沒有區別。維塞爾稱之為主觀的交換價值或貨幣的「個人等式」。交換價值或價格的重要性,在於它對經濟的調節作用。由於交換價值或價格既取決於效用,又取決於購買力,其後果之一是生產不僅按簡單需要來安排,且按財富來安排。因此,維塞爾對現存社會財富分配不均提出了批評。
維塞爾認為,自然價值就是由效用決定的價值,是一種在任何制度下都永恆存在的價值。在他看來,今後生產力無論怎樣發達,不可能所有使用價值都多到任人自由取用的程度,總還有財物是相對稀少的、不自由的。對於交換價值或價格來說,自然價值是它的一個因素,也可以說是它的基礎,但不是惟一的因素,因為自然價值完全是由財物的邊際效用來確定,而交換價值卻非依據邊際效用和購買力的結合來估計。
維塞爾對邊際效用價值論的最大貢獻是他的「歸屬理論」和「成本理論」,它們把效用價值論大大地向前推進了。
在如何確定每種合作參與生產的財物的價值問題上,維塞爾主張採用歸屬法,就是以每種生產要素在生產中的貢獻來確定各自的價值。他認為,每一項生產要素如要發揮效果,就必須同其他生產要素結合起來,並把它的作用加入到其他要素的作用里去。但同它結合在一起的要素又可以變換,這使我們有可能辨別各項要素的特有效果。這個可以變換就是說每種要素可以有多種組合,用以生產不同的產品,而每種情況下也有不同的價值,這樣就可能以許多方程式的形式准確地弄清楚哪些成果分別歸因於哪種生產要素。
在成本領域,維塞爾想到的成本是以生產要素牽涉到的專門用途來說明的。某一生產要素可能專門化到只有一種可以想像的用途。在這種條件之下,成本要素就不可能考慮其存在。例如,維塞爾在他的《自然價值》中這樣說過:「只容許有一種用途的生產要素,並不享有被我們認作成本的出現所必須的條件的多樣性。假若有一種礦泉只能在抽干並分裝在瓶子中以後才能使用,那就顯然必須把它同裝滿這些瓶子的不熟練勞動的生產物的價值,加以截然不同的看待,因為,這種不熟練勞動除了把泉水盛在瓶子中以外,還能有上百種其他的用途。」對維塞爾來說,成本就是犧牲。當一種生產要素派某一用途的時候,它所犧牲的是:假如替這種生產要素選擇另一用途時可能生產的物品。假若工商企業家處於自私自利的動機,他會指望選擇的用途所生產得來的收入,至少不低於把這種生產要素派最富於生產的其他用途所得到的收入。因此,如果有所選擇的話,那麼,選擇的用途必須勝過其他用途的「略次的最高出價」。這是供管理上計算的「替換」成本或「機會」成本的基礎。
維塞爾的另一貢獻是有關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下價值的評定問題。他使用了「自然價值」這一名詞來指他所描述的基於邊際效用的評價制度,因為他相信這是一種「自然」制度,具有普遍的適用性。他說:「即使在經濟事務按共產主義原則制定的社會或國家中,貨物不會沒有價值。在那裡正如在別處一樣,仍然有慾望;可資利用的手段仍然不能充分滿足他們的慾望;人們的心靈仍然抓住他的所有物不放。一切並非供人自由取用的貨物,不但被人們認為是有用的,而且是有價值的;他們的價值的排列,將按可資利用的存貨與需求之間的關系;而那種關系最後終於在邊際效用中表示出來。」
I. 什麼是經濟啊
關於「經濟」一詞的由來
唯物主義代表色諾芬在他的《經濟法》中將「家庭」及「管理」兩詞的結合理解為經濟。嚴復曾將經濟一詞翻為生計。日本人將其正式翻為經濟,後由孫中山先生從日將這一說法引入中國。
(一)辭典中對「經濟」一詞的解釋。
1.經濟就是生產或生活上的節約、節儉,前者包括節約資金、物質資料和勞動等,歸根結底是勞動時間的節約,即用盡可能少的勞動消耗生產出盡可能多的社會所需要的成果。後者指個人或家庭在生活消費上精打細算,用消耗較少的消費品來滿足最大的需要。總之,經濟就是用較少的人力、物力、財力、時間、空間獲取較大的成果或收益;
2.經濟就是國家或企業、個人的收支狀況,如國民生產總值、社會總產值、企業的產量與效益、個人的收入與支出等;
3.經濟就是經邦濟世、經國濟世或經世濟民等詞的綜合和簡化。(如「識局經濟」(《晉書紀瞻》)、「皆有經濟之道而位不逢」(隋王通《文中子中說》卷六)。它的含義包括國家如何理財,如何管理各種經濟活動,如何處理政治、法律、軍事、教育等方面的問題,即治理國家、拯救庶民的意思;
4. 經濟就是家庭管理(見[古希臘]色諾芬著:《經濟論》);
5.經濟就是一種謀生術,是取得生活所必要的並且對家庭和國家有用的具有使用價值的物品(見[古希臘]亞里士多德著:《政治學》)。
第1、2個解釋反映了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習慣用法;第3個解釋是我國古代對經濟一詞的用法;第4、5個解釋是古希臘對經濟一詞的用法。
(二)傳統的政治經濟學著作中對「經濟」一詞的解釋。
6.經濟是指社會生產關系的總和。指人們在物質資料生產過程中結成的,與一定的社會生產力相適應的生產關系的總和或社會經濟制度,是政治、法律、哲學、宗教、文學、藝術等上層建築賴依建立起來的基礎;
7.經濟是指社會物質資料的生產和再生產過程。包括物質資料的直接生產過程以及由它決定的交換、分配和消費過程。其內容包括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兩個方面,但主要是指生產力;
8.經濟是指一個國家國民經濟的總稱。包括一國全部物質資料生產部門及其活動和部分非物質資料生產部門及其活動。我們通常講不同國家的經濟狀況,就是從國民經濟的角度上講的(這一定義犯了邏輯錯誤,即循環定義)。
(三)俄羅斯經濟學家對經濟的定義。
9.經濟就是遵循一定經濟原則,在任何情況下力求以最小的耗費取得最大的效益的一切活動;
10.經濟就是人類以外部自然界為對象,為了創造滿足我們需要所必須的物質環境而不是追求享受所採取的行為的總和(以上見參考文獻[俄]M.N.杜岡—巴拉諾夫斯基著:《政治經濟學原理》)。
(四)西方經濟學對經濟的解釋。
在西方經濟學中,經濟學家給經濟學下了各種各樣的定義,但對經濟的定義卻比較模糊。他們認為經濟學的研究對象自然是經濟,經濟這個最基本的概念是一個清晰自明的實體,對經濟無須下定義,故至今為止在西方經濟學中經濟一詞還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由此導致他們對經濟學的定義也處於混亂狀態。我們只能從其對經濟學的定義中推測出經濟的「定義」。
11.經濟是指財富;
12.經濟是人類和社會選擇使用自然界和前輩所提供的稀缺資源;
13.經濟是指利用稀缺的資源以生產有價值的商品並將它們分配給不同的個人;
14.經濟是指人類生活事務;
15.經濟是指把稀缺資源配置到各種不同的和相互競爭的需要上,並使它們得到最大滿足;
16.經濟是指將稀缺的資源有效的配置給相互競爭的用途;
17.經濟是指個人、企業、政府以及其他組織在社會內進行選擇,以及這些選擇決定社會性稀缺性資源的使用;
18.經濟指社會管理自己的稀缺資源;
19.經濟是指我們社會中的個人、廠商、政府和其他組織進行選擇,這些選擇決定社會資源被利用;
20.經濟是指在經濟活動中確定勞動、資本和土地的價格,以及運用這些價格配置資源;
21.經濟是指金融市場行為,金融市場將資本配置到其他經濟部門;
22.經濟是指收入分配,以及不損害經濟運行的前提下對人給予幫助;
23.經濟是指政府支出、稅收、預算、赤字對經濟增長的影響;
24.經濟是指經濟周期中失業與生產的波動,並改善經濟增長的政策;
25.經濟是指各國貿易模式貿易壁壘的影響;
26.經濟是指發展中國家的發展,資源有效利用的方式;
27.經濟是指一定社會生產、交換分配和消費等經濟活動,經濟關系和經濟規律;
28.經濟是指有限資源在不同用途上的運用;
29.經濟是指資源配置的全過程及決定影響資源配置的全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