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簡述什麼是現代西方經濟學
現代西方經濟學一般指20世紀30年代以後流行於歐美國家和其他某些國家與地區的經濟學說。這些經濟學說是建立在以前的經濟學說的基礎之上,是對前人經濟學說的修正和擴展。本文概括介紹各經濟學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主要觀點和政策主張,旨在理清西方經濟學發展的脈絡和各學派之間的相同與不同之處。
一、經濟學發展史上的幾次革命
經濟學發展史上的第一次革命是亞當·斯密發表《國富論》。在這部巨著中,斯密主張經濟自由,反對國家干預經濟,第一次創立了比較完整的古典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第二次革命是邊際主義革命,代表人物是英國的威廉·傑文斯、瑞士的萊昂·瓦爾拉斯和奧地利的卡爾·門格爾,他們在不同的國家、各自獨立提出了主觀效用價值理論和邊際分析方法,對古典經濟學的勞動價值論和費用價值論提出了質疑和否定。第三次革命是凱恩斯革命,他在《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中提出了三大心理規律,即邊際消費傾向、流動性偏好和資本邊際效率。
在這三大心理規律的作用下,有效需求不足將導致大規模失業和生產過剩,市場本身的調節機制將無法發揮作用,必須由國家政府來干預經濟。
事實上,凱恩斯反對「無為而治」由市場自動調節的做法,主張國家通過財政和貨幣政策對經濟進行干預和引導。貨幣學派的誕生是經濟學發展史上的第四次革命,以弗雷德曼為代表的現代貨幣主義者反對凱恩斯的主張,認為資本主義經濟體系的不穩定主要是貨幣不穩定造成的。
貨幣是支撐就業和物價穩定的主要因素,貨幣問題是最主要的問題。第五次革命是斯拉法革命,代表人物斯拉法提出了生產價格理論,對新古典經濟理論進行了批判。第六次革命是在反對凱恩斯主義經濟學的過程中誕生的理性預期革命,他們認為人都是理性的經紀人,以自身利益最大化為理性預期,對於任何政策,出於對自我的保護,他們都會選擇相應的對策來規避對自我的不利,這會導致政策的無效。因此,理性預期學派(即新古典宏觀經濟學派)反對凱恩斯主義主張國家干預經濟的思想,提倡由市場自身機制對經濟進行調節。
就一般來講,如果理論觀點、分析方法和政策主張上基本一致,就將其劃分為同一個流派。上述幾次大的思想革命大致反映了西方經濟理論體系的基本發展變化,特別是後面的四次革命反映了現代西方經濟學各流派產生、發展和變化的過程。
二、主張國家干預的各流派
(一)凱恩斯的經濟學
約翰.梅納德.凱恩斯,英國著名的經濟學家,現代西方經濟學凱恩斯主義經濟學的創始人,也是現代西方宏觀經濟學理論體系的奠基者。凱恩斯從理論、方法和政策三個方面對傳統的新古典經濟學進行了變革。
理論上,凱恩斯提出三大心理規律,即邊際消費傾向、流動性偏好和資本邊際效率規律,強調總需求對決定國民收入至關重要。他指出資本主義的有效需求不足將導致大規模失業和生產過剩,而市場機制無法調節這種失調。方法上,凱恩斯克服傳統的二分法,將貨幣經濟和實物經濟合為一體。政策上,凱恩斯主張國家通過財政和貨幣政策來干預和調節經濟生活。
Ⅱ 現代西方經濟學的演變和由來是怎樣的資本主義經濟學
西方經濟學說經歷了重商主義、古典經濟學、庸俗經濟學的發展後,逐步演變為現代的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我們一般通稱為西方經濟學,直接來源於馬歇爾創立的微觀理論和凱恩斯創立的宏觀理論。
阿弗里德·馬歇爾(英 Alfred Marshll 1842——1924),是現代微觀經濟學的奠基人。1870年代,英國經濟學家傑文斯、法國經濟學家瓦爾拉斯、奧地利經濟學家門格爾幾乎同時提出邊際效用價值論。1890年代,馬歇爾綜合了這一時期各學家,特別是上述三人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較為系統的微觀經濟理論,成為有代表性的、廣泛流行於西方的經濟思想。特別是運用一系列數學方法從供求角度分析市場價格,以解決資源配置、資源報酬等問題,主張市場自發調節,頌揚資本主義制度的完善、和諧、高效率。
自馬歇爾提出微觀經濟學後,已經經歷了多次的補充。由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壟斷的形成,使原來的以完全競爭市場類型為條件的微觀理論受到挑戰,於是在1933年,英國的羅賓遜、美國的張伯倫提出了不完全競爭經濟學和壟斷競爭理論,填補了微觀研究中的一大漏洞。另外,1930年代以後希克斯、瓦爾拉斯、帕累托等提出的一般均衡理論、序數效用論、福利經濟學等,進一步補充了傳統的微觀經濟學理論體系。之後關於市場失靈與微觀政策調節的研究可以說是對微觀經濟學的總結。當然,戰後直至當今的由對寡頭壟斷市場分析引申的博弈論以及與企業產權分析相聯系的制度經濟學可以說是微觀經濟研究的最新發展或成果。
約翰·梅納德·凱恩斯(英 John Maynard Keynes 1883——1946)是現代宏觀經濟學的創始人。1930年代大危機使傳統的自由市場經濟理論受到挑戰,凱恩斯於1936年發表了《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提出並全面論述了國家干預經濟的思想,這既是對傳統微觀經濟學的一大補充,也標志著現代宏觀經濟學的產生。當然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新的經濟問題的不斷出現,也有不少學者提出新的觀點和政策主張,出現了對傳統宏觀理論進行抨擊、責難的不同學派——貨幣主義、供給學派、新劍橋學派、理性預期學派等等。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以薩繆爾森為代表的經濟學者,把微觀理論和宏觀理論綜合在一起,構成了現代流行的西方經濟學主流的思想體系。
事實上,西方學者的理論,隨著歷史條件的變遷,而不斷改變其說法,本身表明理論的演變性質,理論總是要隨著經濟現實的變化而不斷發展。
Ⅲ 現代西方經濟學產生的根本原因是資源稀缺對嗎
現代西方經濟學產生的根本原因是資源稀缺,這句話是正確的。
資源的稀缺性是被人類自身「製造」出來的。人類不斷追求更高的生活質量,而這種追求本身會遇到時間、空間和各種資源的限制,於是人們也就不斷的為自己製造出了更多的難題和更大的麻煩,於是又要花力氣發展自己以解決這些問題,克服這些難題。從這個意義上講,稀缺性在人類生存的意義上可能不稱其為問題,但相對人們的「過度需求」時,稀缺性的假定無疑是成立的了。
Ⅳ 為什麼現代西方經濟學家和學家不屑於提馬克思主義
問題有誤。
1980年,美國經濟學家、哲學博士R·L·海爾布隆納在英、美、加拿大同時出版《馬克專思:贊成屬和反對》,認為《資本論》仍然是當代必要的哲學。「給我們提供了洞察資本主義制度的真正社會分析的見解」,「只要資本主義存在,我就不相信能在任何時候宣布他對資本主義內在本性的分析有任何錯誤。因此,對於從事馬克思所開創的批評研究工作的人,都必須向馬克思學習。」
美國著名經濟學家薩繆爾森在他的教科書《經濟學》第9版序言中寫到:「最近,就連專攻經濟學的學生一提到馬克思,除了說他是一個不健全的人物之外,就說什麼也學不到,這實在是不體面的事。……在這一版中,我將努力做到,既不是把馬克思看成神,也不是把他看成惡魔,而是把他作為受全世界人口半數的人重視的當代學者來看待」。
Ⅳ 現代西方經濟學中的失業理論
失業(unemployment)是指有勞動能力、願意接受收現行工資水平但仍然找不到工作的現象。
而根據國際勞工組織的定義,失業是指某個年齡以上,在考察期內沒有工作,但有工作能力,並且正在尋找工作的人。從整個經濟來看,通常把一定年齡階段的人口稱作勞動年齡 人口,其中一部分處於工作狀態的,稱為就業者,一部分處於尋找工作而尚未找到的稱為失業者。還有一部分不願工作或不尋找工作的,稱為不在勞動人口,失業人口占勞動人口的比重即為失業率。
失業的種類:
1、自願意失業與非自願失業
失業有很多種類,根據主觀願意就業與否,即自願失業與非自願失業。
所謂自願失業是指工人所要求的實際工資超過其邊際生產率,或者說不願意接受現行的工作條件和收入水平而未被僱用而造成的失業。由於這種失業是由於勞動人口主觀不願意就業而造成的,所以被稱為自願失業,無法通過經濟手段和政策來消除,因此不是經濟學所研究的范圍。
另一種是非自願失業,是指有勞動能力、願意接受收現行工資水平但仍然找不到工作的現象。這種失業是由於客觀原因所造成的,因而可以通過經濟手段和政策來消除。經濟學中的所講的失業是指非自願失業。
2、磨擦性失業、結構性失業和周期性失業
非自願失業又可以分成這樣幾種類型,可以分為磨擦性失業、結構性失業和周期性失業。
摩擦性失業是指生產過程中難以避免的、由於轉換職業等原因而造成的短期、局部失業。這種失業的性質是過渡性的或短期性的。它通常起源於勞動的供給一方,因此被看作是一種求職性失業,即一方面存在職位空缺,另一方面存在著與此數量對應的尋找工作的失業者,這是因為勞動力市場信息的不完備,廠商找到所需雇員和失業者找到合適工作都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摩擦性失業在任何時期都存在,並將隨著經濟結構變化而有增大的趨勢,但從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角度來看,這種失業存在是正常的。
結構性失業是指勞動力的供給和需求不匹配所造成的失業,其特點是既有失業,也有職位空缺,失業者或者沒有合適的技能,或者居住地點不當,因此無法填補現有的職位空缺。結構性失業在性質上是長期的,而且通常起源於勞動力的需求方。結構性失業是由經濟變化導致的,這些經濟變化引起特定市場和區域中的特定類型勞動力的需求相對低於其供給。
造成特定市場中勞動力的需求相對低可能由以下原因導致:第一是技術變化,原有勞動者不能適應新技術的要求,或者是技術進步使得勞動力需求下降;第二是消費者偏好的變化。消費者對產品和勞務的偏好的改變,使得某些行業擴大而另一些行業縮小,處於規模縮小行業的勞動力因此而失去工作崗位;第三是勞動力的不流動性。流動成本的存在制約著失業者從一個地方或一個行業流動到另一個地方或另一個行業,從而使得結構性失業長期存在。
周期性失業是指經濟周期中的衰退或蕭條時,因社會總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業。當經濟發展處於一個周期中的衰退期時,社會總需求不足,因而廠商的生產規模也縮小,從而導致較為普遍的失業現象。周期性失業對於不同行業的影響是不同的,一般來說,需求的收入彈性越大的行業,周期性失業的影響越嚴重。
失業會產生諸多影響,一般可以將其分成兩種:社會影響和經濟影響。
失業的社會影響雖然難以估計和衡量,但它最易為人們所感受到。失業威脅著作為社會單位和經濟單位的家庭的穩定。沒有收入或收入遭受損失,戶主就不能起到應有的作用。家庭的要求和需要得不到滿足,家庭關系將因此而受到損害。西方有關的心理學研究表明,解僱造成的創傷不亞於親友的去世或學業上的失敗。此外,家庭之外的人際關系也受到失業的嚴重影響。一個失業者在就業的人員當中失去了自尊和影響力,面臨著被同事拒絕的可能性,並且可能要失去自尊和自信。最終,失業者在情感上受到嚴重打擊。
失業的經濟影響可以用機會成本的概念來理解。當失業率上升時,經濟中本可由失業工人生產出來的產品和勞務就損失了。衰退期間的損失,就好像是將眾多的汽車、房屋、衣物和其他物品都銷毀掉了。從產出核算的角度看,失業者的收入總損失等於生產的損失,因此,喪失的產量是計量周期性失業損失的主要尺度,因為它表明經濟處於非充分就業狀態。20世紀60年代,美國經濟學家阿瑟·奧肯根據美國的數據,提出了經濟周期中失業變動與產出變動的經驗關系,被稱為奧肯定律。
奧肯定律的內容是:失業率每高於自然失業率一個百分點,實際GDP將低於潛在GDP兩個百分點。換一種方式說,相對於潛在GDP,實際GDP每下降兩個百分點,實際失業率就會比自然失業率上升一個百分點。
西方學者認為,奧肯定律揭示了產品市場與勞動市場之間極為重要的關系,它描述了實際GDP的短期變動與失業率變動的聯系。根據這個定律,可以通過失業率的變動推測或估計GDP的變動,也可以通過GDP的變動預測失業率的變動。例如,實際失業率為8%,高於6%的自然失業率2個百分點,則實際GDP就將比潛在GDP低4%左右。
Ⅵ 求一篇比較新的現代西方經濟學論文..謝謝!
摘要:就業是民生之本,是人們改善生活條件的基本前提和途徑,歷來都是各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大問題。中國由於人口基數大,勞動力的無限供給和就業崗位嚴重不足之間的矛盾是最嚴峻的問題,解決好勞動就業問題其意義極為重大。不僅涉及到求職者的工作安置和許多家庭的切身利益,還關繫到經濟發展和社會的穩定和諧。回顧西方經濟學主要的就業理論,提出這些理論對我國的啟示,再結合我國實際情況加以深化認識和借鑒,進而尋求解決我國就業矛盾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就業理論;就業問題;借鑒
一、引言
我國經濟連續多年高速增長,近幾年經濟增長率都在10%左右,是世界上經濟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但是,經濟的高增長沒有帶來高就業。進一步講,就業形勢的好壞,與國民經濟的發展速度有著密切關系。一般而言,一定的經濟增長所帶來的就業增長也是一定的,然而我國的經濟增長對就業增長的貢獻卻不是很明顯。
最近十多年來,中國經濟高速增長,但就業增長卻相對緩慢,中國目前有大量的農村剩餘勞動力以及存在大量的大學、大專畢業生面臨就業選擇,甚至畢業就失業的境況。可以說,中國的就業壓力很大,勞動力總量供過於求,局部就業供給不足,結構性矛盾日益突出。
因而面對著巨大的就業壓力,我們應將視野放寬,在立足國情的基礎上,充分借鑒西方經濟學中有關就業理論研究的成果,解決就業問題,對於中國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西方就業理論演進剖析
就業這一重大的社會經濟問題長期以來一直受到西方經濟學家的關注,從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就業理論。西方經濟學家對就業問題的長期研究和探索,形成了適應市場經濟需求的多角度、多層次的就業理論。如古典經濟學派的就業理論,凱恩斯的充分就業理論,新古典綜合學派的就業理論,新凱恩斯主義的工資粘性就業理論等。
(一)古典學派的就業理論
薩伊定律是古典經濟學派就業理論的基石,其基本內涵是供給創造需求。該學派經濟學家代表人物有馬歇爾、庇古等,他們從完全競爭的市場結構出發,認為市場上產品價格和貨幣工資可以根據市場供求狀況自發調整。勞動供給和勞動需求相互作用決定實際工資和就業水平,供求平衡時的就業量就是充分就業水平。進而認為,只要不存在工資剛性,工資率可以自由伸縮,市場機制能自由的發揮調節作用,可使一切可供使用的勞動力資源都被用於生產,勞動力市場總能達到就業均衡,長期持續的非自然失業不可能存在,存在的只是自願失業和短期性摩擦性失業。
他們認為,解決失業問題的辦法是消除貨幣工資的剛性,使貨幣工資能夠隨市場的需求而發生相應的變化。古典學派將自由競爭作為前提條件,主張市場調節平衡就業,否定了失業問題的普遍性。但換個角度理解失業的產生仍然是有可能的,失業問題正是競爭不充分所導致的結果,要解決失業問題首先就應該解決勞動力市場競爭的不充分問題。
(二)凱恩斯的就業理論
凱恩斯就業理論是以有效需求原則為核心,認為就業量取決於有效需求。失業之所以持續不斷,是由於資本主義社會一般情況均存在「有效需求不足」。即總供給價格和總需求價格達到均衡時的總需求不足,由此造成較多的社會失業,即不充分就業。凱恩斯主義的促進就業理論實際上主張降低工資,即在不降低名義工資的情況下,降低實際工資。但前提是擴大總需求,因為總需求的擴大,必然會導致通貨膨脹,工人名義工資不變,但實際工資相對減少。為實現充分就業,凱恩斯認為,必須摒棄自由放任的經濟政策,依靠國家干預,提出需求管理政策,從而達到促進生產,增加就業的目的。
(三)新古典綜合學派的就業理論
20世紀60年代末,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相繼陷入「滯脹」的困境,凱恩斯理論失靈了。因而以托賓、杜生貝等為代表的新古典綜合學派經濟學家提出「結構性失業問題」,力圖用市場結構的變化來解釋失業和通貨膨脹並發症,認為是微觀市場的不完全性和結構變化引起滯脹。得出結構性失業是因經濟結構的變化而引起的勞動力供給和需求的結構失調,結構性失業的存在必然引起失業與工作空位並存。由於強大的工會力量使工資易漲不易跌,所以盡管社會上存在著失業,但貨幣工資卻不下降,而只要存在工作空位,貨幣工資就會迅速上升。於是,失業與工作空位並存就轉化為失業與貨幣工資上漲並存,進而轉化為失業與通貨膨脹的並發症。該理論主張從就業內容或就業結構角度來解決結構性失業問題,如政府要指導收入政策,即政府要採取措施限制工資和物價的上升,以緩和通脹;注重完善勞動力市場,緩和因勞工市場技術結構變化造成的失業;適當修改完善失業補助金制度,激勵失業者就業。
(四)新凱恩斯主義的工資粘性就業理論
新凱恩斯主義的勞動市場理論主要包括名義工資粘性和實際工資粘性兩方面。名義工資粘性是由於長期勞動合同的存在和交錯調整工資所致,工資通常是由於工會與企業通過談判訂立的合同而固定下來的。在合同有效期限內工資不能隨市場供求行情而調整。即使沒有工會組織未簽訂勞動合同的企業,因受有合同的企業粘性工資的影響,工資也不會輕易變動。隱性合同理論認為,雇員與僱主之間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之間會形成某種穩定收入的非正式契約,從而使工資具有粘性。隱性合同導致失業的原因是由於在非對稱信息條件下,廠商和工人因信息有限,決定了均衡合同出現無效率的非充分就業,因而通常會解除工人。效率工資論則說明了僱主會主動付給員工高工資,以提高雇員的生產積極性,提高跳槽和偷懶的機會成本同時吸引有能力及高技術人才。內部人——外部人理論則指出,內部人由於受到勞動轉換成本的保護,在工資決定上有著重要的討價還價能力,具有較強的就業優勢和地位。致使工資調整主要取決於在職人員而不是失業者,於是,便可能出現非自願性失業。因而解決失業問題政府就要干預工資合同,要減少工資粘性,增加工資彈性,使工資能夠適時適度靈活調整。
(五)反古典經濟學的就業理論
「反古典」學派主張放棄自由放任的經濟政策,借鑒日本的經濟模式及行政主導性的市場經濟模式。在就業問題上,強調在保證企業自由用人和求職者自主擇業的前提下,在保持企業活力和充分發揮市場機製作用的基礎上,國家對市場活動進行宏觀調控和政策指導。同時建立穩定就業,勞動力流動平緩、勞資合同和工資差距較小的勞動力模式。
三、西方就業理論對我國的啟示及借鑒
(一)古典學派就業理論的啟示及借鑒
首先要解決勞動力市場的分割問題和就業歧視問題,完善勞動力市場的結構,實現勞動力市場的充分競爭。我國目前勞動力市場的競爭不充分表現得很突出,市場存在嚴重的城鄉分割和地區分割,就業歧視隨處可見。就業招聘中存在嚴重的歧視性條款,如戶籍歧視、地域與方言歧視、學歷歧視、性別和年齡歧視乃至身高、相貌等身體歧視、婚姻狀況歧視、犯罪經歷歧視、姓氏歧視等等已經成為我國勞動力招聘中的一個正常現象。這些現象嚴重阻礙了我國勞動力市場的正常發展,破壞了就業市場的公平競爭環境,導致了人力資源的巨大浪費,因而必須加強透明化、公平化、法制化和市場化。
其次,為了規范我國的勞動力市場,運用市場價格機制調節的同時要嚴格落實勞動用工合同制度,同時要鼓勵企業履行現在流行的SA8000社會責任認證標準的相關規定,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利。
(二)凱恩斯就業理論的啟示及借鑒
凱恩斯就業理論強調宏觀的財政政策、貨幣政策,以及政府對對外貿易的干預和實行稅收政策等來調節就業,是一種總量就業理論。它只考察資本主義社會的總就業量的變化、就業水平的高低,而不分析就業的結構。由於它只強調從增加有效需求來解決失業問題,忽視對勞動力供給方面的管理與改善;只強調投資總量的增加而忽視投資的就業效率和投資結構的優化。因此,中國在通過政府擴大投資規模解決就業問題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提高投資的就業效率,要盡可能投向吸納勞動力較多的行業和領域。另外,政府應注意經濟增長模式的選擇,制定有利於增加就業的經濟增長計劃和產業政策,把技術密集型、資金密集型和勞動密集型增長方式結合起來。因而當前應當實行就業優先的發展戰略,選擇「以就業為中心」的經濟增長模式,實施以就業為基礎的經濟政策,優化就業結構和產業結構,積極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
(三)新古典綜合派的就業理論啟示及借鑒
新古典綜合派認為,政府應主要從勞動力市場和人力政策來解決結構性失業問題。第一,採取全方位人力資源開發措施,對勞動力進行多層次、多領域、多種形式的繼續培訓,使勞動者及時掌握新知識和新技能;第二,大力發展職業介紹機構,負責信息咨詢、指導服務、就業介紹等方面工作,使企業和求職者實現信息對稱;第三,減少戶籍制度對勞動力的限制,增加勞動力的區際流動,幫助解決勞動力和企業進行地區遷移。
結合我國目前的情況,應建立完善就業教育制度,積極開發人力資源,全面提高職業技術教育水平。對於農村學齡兒童要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同時對勞動力加強職業教育和技術培訓以及在崗培訓指導等,從而有利於生產要素的及時有效配置,消除結構性失業。鼓勵引導勞動力在地區、行業間的流動,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再則建立和完善勞動力市場服務體系,藉助網路信息資源平台加強對職業指導、職業介紹、職業培訓、特殊群體就業、下崗職工再就業等相關信息的發布,達到信息資源共享。
(四)新凱恩斯主義的粘性工資論啟示及借鑒
新凱恩斯主義所提出的工資粘性實際上是勞動力市場自身運行不可避免的現象,僅靠勞動力市場調節是不可能解決的。政府可就全社會工資水平定期進行全國性的調查,並結合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基本生活水平為基礎,制定出基準工資水平以供各地區的企業參考,使得企業工資在合理區間浮動。另外,政府應控制非工資性人工成本的過快上升,以增強工資彈性,例如,股份制企業股利的發放等要按照企業所處的成長階段採取適當的股利發放政策,以及企業在年終發給職工的年終獎金等都要在合理的預算范圍內。因為股利和獎金都是企業非工資性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發放過多,有損企業的市場競爭力,無論從短期看,還是從長期看,都不利於企業的長遠發展及就業。
(五)反古典經濟學的就業理論啟示及借鑒
可以說反古典經濟學的就業理論對現實更具有指導意義。關於就業保證企業具有靈活的用人機制,加強人力資源部的建設,保證企業能夠在第一時間招聘到合適的、合格的勞動力,同時求職者也能夠自由靈活地選擇適應自己的滿意的工作崗位,從而充分地適應市場經濟的競爭。政府要加強對勞動力市場的宏觀調控,制定人口政策,一方面調整教育結構等來控制和影響勞動力的供給,另一方面,國家給與市場活動進行宏觀引導,建立穩定的社會保障體系等措施來建立新型的勞動就業體制服務。
四、結語
總之,西方的就業理論對我國尋求解決就業矛盾的途徑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同時我國還要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不僅依賴市場機制來優化資源配置,推動社會經濟總量增長,擴大勞動力的有效需求,還要有市場調控體制改善的制度保證,兩者面相輔相成,不可偏頗。
參考文獻:
[1]肖靜.西方失業理論與中國的就業問題[J].法制與社會,2006,(11).
[2]劉加強.緩解西部地區城鄉就業矛盾對策研究[M].重慶: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7.
[3]羅恩立,孫定東.西方就業理論的演變進程剖析與借鑒[J].經濟學與經濟管理,2003,(2).
[4]譚運進.西方就業理論對我國的借鑒意義[J].商業時代,2005,(12).
Ⅶ 現代西方經濟學產生於哪個國家
現代西方經濟學一般指20世紀30年代以後流行於歐美國家和其他某些國家與地區的經濟學說。
現代西方經濟學是資產階級經濟學說史的發展和延續,是在資本主義經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的。若以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凱恩斯革命」為發端,至今半個世紀以來,現代西方經濟學適應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發展的客觀需要,在資本主義各種經濟矛盾的旋渦中,在資本主義現實經濟坎坷困境中,不斷地修改、補充,廣泛深入地發展著。
現代西方經濟學起著雙重作用:一方面,在一定的范圍內調整了生產關系,客觀上對資本主義經濟發展起促進和推動作用;另一方面,雖然有時表面上緩和了矛盾,實質上卻又促進和推動著資本主義基本矛盾在積累中發展和激化,使資本主義經濟越來越擺脫不了如經濟危機、失業和通貨膨脹等難題。
Ⅷ 現代西方經濟學的由來和演變是怎麼樣的呢
西方經濟學說經歷了重商主義、古典經濟學、庸俗經濟學的發展後,逐步演變為現代的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我們一般通稱為西方經濟學,直接來源於馬歇爾創立的微觀理論和凱恩斯創立的宏觀理論。
阿弗里德·馬歇爾(英 Alfred Marshll 1842——1924),是現代微觀經濟學的奠基人。1870年代,英國經濟學家傑文斯、法國經濟學家瓦爾拉斯、奧地利經濟學家門格爾幾乎同時提出邊際效用價值論。1890年代,馬歇爾綜合了這一時期各學家,特別是上述三人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較為系統的微觀經濟理論,成為有代表性的、廣泛流行於西方的經濟思想。特別是運用一系列數學方法從供求角度分析市場價格,以解決資源配置、資源報酬等問題,主張市場自發調節,頌揚資本主義制度的完善、和諧、高效率。
自馬歇爾提出微觀經濟學後,已經經歷了多次的補充。由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壟斷的形成,使原來的以完全競爭市場類型為條件的微觀理論受到挑戰,於是在1933年,英國的羅賓遜、美國的張伯倫提出了不完全競爭經濟學和壟斷競爭理論,填補了微觀研究中的一大漏洞。另外,1930年代以後希克斯、瓦爾拉斯、帕累托等提出的一般均衡理論、序數效用論、福利經濟學等,進一步補充了傳統的微觀經濟學理論體系。之後關於市場失靈與微觀政策調節的研究可以說是對微觀經濟學的總結。當然,戰後直至當今的由對寡頭壟斷市場分析引申的博弈論以及與企業產權分析相聯系的制度經濟學可以說是微觀經濟研究的最新發展或成果。
約翰·梅納德·凱恩斯(英 John Maynard Keynes 1883——1946)是現代宏觀經濟學的創始人。1930年代大危機使傳統的自由市場經濟理論受到挑戰,凱恩斯於1936年發表了《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提出並全面論述了國家干預經濟的思想,這既是對傳統微觀經濟學的一大補充,也標志著現代宏觀經濟學的產生。當然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新的經濟問題的不斷出現,也有不少學者提出新的觀點和政策主張,出現了對傳統宏觀理論進行抨擊、責難的不同學派——貨幣主義、供給學派、新劍橋學派、理性預期學派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