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2010諾貝爾經濟學獎

2010諾貝爾經濟學獎

發布時間:2020-11-25 13:15:11

A. 2010諾貝爾經濟學獎三位獲獎者的主要理論貢獻分別是啥 O(∩_∩)O謝謝

彼得·戴蒙德 曾被譽為經濟學「神童」

戴蒙德生於1940年。1963年,年僅23歲的他即獲得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博士學位,曾被經濟學泰斗保羅·薩繆爾森譽為經濟學「神童」。自1966年至今,戴蒙德一直在麻省理工學院任教。其中,2002年至2003年,他被推選為美國經濟學會主席。

戴蒙德主要研究宏觀經濟學,他的主要貢獻在於提出了經濟學中的所謂「世代交疊模型」。他還在許多經濟學領域做出了基礎性貢獻,包括勞動力市場和社會保險制度等。

戴爾·莫滕森 在多個領域頗具建樹

莫滕森生於1939年。目前擔任美國西北大學經濟學教授。莫滕森在美國威拉米特大學獲得經濟學學士學位,之後在卡內基-梅隆大學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他從1965年至今在美國西北大學任教。莫滕森在勞動力市場研究和相關理論領域的學術成果具有開創性。此外,他在就業市場勞動力調整和安置領域的研究也頗具建樹。

克里斯托弗·皮薩里季斯 代表作被看作標准教科書

皮薩里季斯1948年出生於塞普勒斯。1974年開始定居英國,目前是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經濟學教授,同時還是英國科學院院士。

皮薩里季斯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宏觀經濟學中的勞動力市場、結構性變化以及經濟增長問題。他的代表作是《失業均衡理論》,至今被看作是失業經濟學領域的標准教科書。

B. 201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獲獎理由

瑞典皇家科學院表示,他們對市場的分析使其可以得到這個獎項。「市場大部分交易都是為貿易而進行的,當然會出現一些貿易摩擦,買者很難得到想要買的買品,而賣者很難找到消費者。在勞動力市場上許多公司也發現會有許多工作空缺,而一些失業人員找不到適合的工作崗位。」
彼特-戴蒙德等人所開發的理論是解釋了市場上這種沖突,他們的理論是基於微觀經濟學理論的,也就是市場合理產出,他們的工作也就是意味著雇傭工人要更加合理,在招聘人員和需求工作應該提供合理的機制。
戴蒙德的理論已經成為一種領先的理論體制,那就是針對勞動力市場而說的,對於解決各種政策問題是很有幫助的。但他的理論是遠遠可以適用於勞動力市場之外其它領域,可以用於整個房地產市場在經濟學以及家庭經濟學等等。2010年的獲獎者他們的理論已經極大的改進了相關的市場理論。
以下是相關實錄。
各位新浪網友,大家好!
主持人:大家下午好,歡迎參加此次新聞發布會,今天我們將宣布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獲獎得主。
2010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是,瑞典皇家科學院決定將2010年的獎授予麻省理工大學的彼特-戴蒙德(Peter Diamond)、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克里斯托弗-皮薩里迪斯(Christopher A. Pissarides)、美國西北大學戴爾-莫滕森(Dale. T Mortensen)。他們對市場的分析已經使其可以得到這個獎項。
接下來將會介紹各位主要的理論成果,市場大部分交易都是為貿易而進行的,當然會出現一些貿易摩擦,買者很難得到想要買的買品,而賣者很難找到消費者。
在勞動力市場上許多公司也發現會有許多工作空缺,而一些失業人員找不到適合的工作崗位,彼特-戴蒙德等人他們所開發的理論是解釋了市場上這種沖突,他們的理論是基於微觀經濟學理論的,也就是市場合理產出,他們的工作也就是意味著雇傭工人要更加合理,在招聘人員和需求工作應該提供合理的機制。
戴蒙德的理論已經成為一種領先的理論體制,那就是針對勞動力市場而說的,對於解決各種政策問題是很有幫助的。但他的理論是遠遠可以適用於勞動力市場之外其它領域,可以用於整個房地產市場在經濟學以及家庭經濟學等等。2010年的獲獎者他們的理論已經極大的改進了相關的市場理論。
關於理論更加詳細的介紹。這種搜尋的沖突指的是買者和賣者之間在互相需求彼此之間所需要的時間和精力,這是至關重要的,尤其是沒有經過標准化的產品和服務,最重要的一個例子就是勞動力市場,因為勞動力的類別是各有不同的。
所以,工作者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崗位,而僱傭者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員工。市場是如何來工作的呢?因為它面對著一個搜尋的沖突。市場研究的初期在傳統的理論分析認為,市場上是不存在這種互相尋求的沖突的,傳統的市場理論認為價格調整可以改變供求平衡,而在勞動力市場上事情並不是這么簡單的。在市場而言,有失業的同時也有一些是缺少工作人員的。
這張圖可以顯現出來美國的工作廣為空缺,以及和失業人員之間的比例關系。比如2000年失業率是4%,而工作崗位或缺率也達到4%,在此後的十年中,這種失業率也在快速的增加。而空缺率則在降低。
如何解釋這些?我們的獲獎者的研究就解決了這些問題。首先是價格和勞動者的質量有何作用。第二,政府的干預政策能不能使市場更為有效的運作。
如果我們要認真來了解一些什麼東西決定失業率,我們需要看一下勞動力市場的政策。戴蒙德回答了一個普遍的問題,他分析了價格和供應量的關系。20世紀70年代他就已經表明很多很小的搜尋成本可以帶來很大的影響。
他第二個問題是關於這種搜尋的市場是不是有效的。他的回答是政府要有相關的作為,但是通常時間下這種搜尋是沒有很高的效率。莫滕森也是回答了這個普通的問題,但他們的主要論點是勞動力市場的一個模型。他們開發了一個DMP模型,這個模型解釋了失業率是如何形成,以及空缺崗位是如何形成的。
我們可以使用這一模型分析上述圖畫中的數據,理解失業率和空缺是如何形成的。理解了這些理論之後我們可以研究一下政府的政策,比如我們可以研究政府關於失業率的福利政策。政府會提供失業者的福利,也會提供相應的政策和管理。
總的來說,2010年的理論成果主要是針對那些市場上存在著搜尋沖突的,這種理論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新的DMP模型,來分析勞動力市場,可以幫我們理解勞動力市場的工作原理,同時也是有利的政策工具。當然這一理論也可以用於其它市場,並不僅僅限於勞動力市場,比如貨幣政策等等。

C. 歷屆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有哪些

諾貝爾經濟學獎歷年得主:

1960s

拓展資料:

諾貝爾經濟學獎(The Nobel Economics Prize),全稱是紀念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瑞典銀行經濟學獎(The Bank of Sweden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通常稱為諾貝爾經濟學獎,也稱瑞典銀行經濟學獎。

參考資料:諾貝爾經濟學獎

D. 201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彼得•戴蒙德的主要理論貢獻

世代交疊模型的提出者

E. 說明2010年前後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給不同經濟理論學家的原因

1999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加拿大籍教授羅伯特·芒德爾。他通過對「不同匯率體制下的貨幣與財政政策」以及「最佳貨幣區域」進行分析,發展了開放型經濟的宏觀經濟理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貨幣動力學芒德爾沒有止步於穩定政策短期效果的研究。貨幣動力學是他的許多文章的主題。芒德爾研究的一個重要問題是在國際收支的情況下,調節經濟至非平衡狀態。在戰後時期,對非平衡狀態的研究強調對外貿易中的現金流量,但這些研究基於靜態的經濟學模型。休謨(DavidHumes)關於國際價格調節的經典理論(金幣流)強調貨幣因素和庫存變數。受其啟發,芒德爾用動態模型描述長期非平衡狀態的產生與消失。在幾篇文章中,芒德爾表明在固定匯率制度下,國際收支中的順差和逆差可以逐漸改變貨幣供給量。例如:在資本流動緩慢的情況下,擴張貨幣政策可降低利率並提高國內支出。由此導致的國際收支逆差引發資本外流,進而降低國內需求,使國際收支恢復到均衡狀態。隨時間推移,價格水平也會變化,貨幣政策的實際經濟效果將消失。芒德爾的學生和其他研究者發展了這一被稱之為國際收支的貨幣分析法()的方法,一些重要的文獻收集在弗雷克爾(Frenkel)和約翰遜(Johnson)的專著中。在很長時期內,貨幣分析法是開放經濟中穩定政策分橋的基石,在實際經濟政策的制定工作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尤其受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經濟學家們的重視。在浮動匯率制度下,支付的不平衡引發匯率的變化,但經濟的調節過程受相同力量的影響。芒德爾也為匯率的貨幣分析法()鋪平了道路。幾篇這個方向的文章收集在斯堪迪那維亞經濟學期刊特輯中。盛行的穩定政策理論是由1969年和197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丁伯根(JanTinbergen)和米德(JamesMeade)提出的。該理論認為一國的經濟政策由一隻手同時協調決定。芒德爾的貨幣動力學分析著眼於不同的方面,與之形成鮮明對照。芒德爾通過一個簡單的動態模型說明國家財政和利率兩大工具是如何分別達到它們各自目標(外部平衡和內部平衡)的。這意味著政府和中央銀行通過不同的政策穩定工具擔負不同的責任。芒德爾的結論簡單而明確。為避免經濟的動態不穩定,應根據國家財政和利率兩大工具在相應市場上的不同效果指派政府和中央銀行的不同職責,即指派工作應根據有效市場劃分原則來進行,在芒德爾的固定匯率模型中,貨幣政策被指派保持國際收支(外部平衡)的職責,財政政策被指派保持控制總需求(內部平衡)的職責。與其說芒德爾強調分散管理的基本原理,不如說他強調目標與工具之間的關系。但通過分析分散管理的條件,芒德爾給出了一個時隔很久之後為人們所普遍接受的預言:中央銀行應肩負穩定價格的責任。最優貨幣區如前所述,在60年代早期,布雷頓森林協議框架下的固定匯率制度支配世界經濟;在那時,確有一些經濟學家說明了固定匯率制度和浮動匯率制度的優缺點。國家貨幣被認為是天經地義的。在關於最優貨幣區的文章中,芒德爾提出了一個新的基本問題——在什麼條件下幾個區域放棄它們的貨幣主權,使用統一貨幣,對它們更為有力?這個問題使得不同匯率系統難題得以重新表述。實際上,芒德爾只是注意到了統一貨幣的優點;降低貿易中的交易成本和減少相對價格的不確定性。他用的篇幅描述統一貨幣的缺點。他特別指出:當需求發生改變時,難於維持充分就業,當「不對稱沖擊」出現時,難於降低個別區域的實際工資。芒德爾強調高度的勞動力流動性在克服這些困難中的重要性。芒德爾認為:最優貨幣區是若干區域的集合。在這些區域中,當其中某一區域受到「不對稱沖擊」時,勞動力遷移的趨勢足夠大,可以確保充分就業的實現。其他研究者,如:麥基農(RonaldMcKinnon)和科南(PeterKenen)發展了芒德爾的方法,提出了其它的判別最優貨幣區的標准,例如:資本流動性、區域專業化、共同的稅收轉移系統。芒德爾提出問題的方式已經影響了幾代經濟學家。對芒德爾理論的評述浮動匯率制度和資本的高度流動性在當今世界的許多國家都已成為現實。但在20世紀60年代早期,芒德爾的文章即使在學術圈中都顯得離奇,芒德爾的工作是極有遠見的。在20世紀40年代晚期簽署布雷頓森林協議之後,幾乎所有的國家都被納入一個全球范圍的固定匯率制度系統。廣泛的資本和外匯管制限制了國際資本流動。但到了20世紀50年代,芒德爾的祖國——加拿大——已經開始取消這些限制,加元與美元間的匯率也可以上下浮動。在這以後的10年中,隨著國際資本市場的逐步開放,芒德爾的理論分析變得與現實生活息息相關,到了20世紀70年代,布雷頓森林體系最終崩潰。芒德爾的動態模型是極有特色的,在分析中常常使用簡單的術語或圖表。芒德爾的理論成為國際宏觀經濟學研究的分水嶺。他通過明確區分庫存變數與流量變數,清晰描述庫存與流量在趨於長期均衡的動態調節過程中的相互作用,引入了動態方法。芒德爾的工作使凱思斯的短期分析與古典的長期分析得以協調,前者假設價格剛性,後者假設價格彈性。後來的研究工作是在此基礎上繼續進行的。當今的國際宏觀經濟學普遍使用動態模型,但有更好的微觀經濟學基礎、種類的金融資產、更豐富的動態價格與往來帳戶。芒德爾的政策穩定理論是有局限性的。與當時的宏觀經濟學研究一樣,最初的芒德爾一弗萊明模型對金融市場的期望作了過於簡單的假設,並且假設在短期價格完全剛性。這些局限性已經得到了彌補。例如:多思布施(RudigerDornbusch)表明將逐漸的價格調整和理性預期引入到分析中來,不會顯著改變芒德爾的結論。不論是芒德爾的短期分析,還是他的動態模型,都沒有堅實的微觀經濟學基礎,忽視了公司與家庭決策的跨時(intertemporal)因素。在進行財政政策分析時尤其如此,影響了對預算赤字的正確分析。預算赤字有時是削弱而不是加強匯率,這與芒德爾—弗萊明模型的預測相反。芒德爾之後的研究者們注意到了這些不足。奧布斯特菲爾德(Obstfeld)和羅戈夫(Rogoff)提供了更好的微觀經濟學基礎,在研究穩定政策效果時,使用了理性預期概念。在動態分析方面,「新開放經濟宏觀經濟學」(newopeneconomymacroeconomics)明顯地受到芒德爾的影響。新的建模手段並不能真正取代芒德爾—弗萊明模型,只是其現代版本而已,芒德爾—弗萊明模型仍然是現代政策分析的主要手段。最優貨幣區的判別問題逐漸受到經濟政策制定者們的重視。隨著世界經濟中資本流動性的提高,暫時固定但可調節的匯率制度已經變得日益脆弱,這種制度正在受到懷疑。許多觀察家們認為貨幣聯盟和浮動匯率制度(芒德爾的文章中提出的兩種情形)是最現實的選擇。不用說,芒德爾提出的問題和他的分析很容易與引入共同歐洲貨幣(Euro)計劃聯系起來。研究歐洲貨幣聯盟(EMU)優缺點的研究人員明顯地以芒德爾的方法作為起點。勞動力流動性與不對稱沖擊間的關系是研究重點。芒德爾的理論對中國有一定的借鑒意義,特別是在中國即將加入WTO的時刻,我們更應該未雨綢繆。例如:我們可以研究內地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是否滿足構成員優貨幣區的必要條件。這個問題的答案有助於內地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制訂正確的金融政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ddition:關鍵詞:最適貨幣區域理論;芒德爾—弗萊明模型;固定匯率;財政政策1999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了「對不同匯率制度下的貨幣與財政政策,以及對最適貨幣區域的分析」作出了開創性貢獻的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教授羅伯特·A·芒德爾(1932-)。芒德爾最重要的學術貢獻大都完成於60年代:1961年的《最適貨幣區域理論》、1962年的《適當運用貨幣與財政政策以實現內外均衡》、1963年的《資本流動與固定和浮動匯率下的穩定政策》等。60年代末70年代初,他的兩部專著《國際經濟學》和《貨幣理論》出版,全面系統地闡述了他的經濟思想。30多年來,芒德爾在理論上對國際金融學說、宏觀經濟政策協調理論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對國際經濟學和世界經濟的運行模式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全球金融一體化迅猛發展的今天,特別是在亞洲走出金融危機開始復甦的時候,將諾貝爾經濟學獎這一殊榮授予芒德爾,其意義耐人尋味。開放經濟條件下,處於經濟轉型時期的我國匯率制度安排及財政貨幣政策選擇問題也一直是經濟理論界關注的熱點問題。芒德爾的學術思想或許能為我們政策選擇提供一個理論視角。一、轉型期人民幣固定匯率制度安排思考:從最適貨幣區域理論說起(一)最適貨幣區域理論簡介1.芒德爾的最適貨幣區域理論「最適貨幣區域」分析理論是芒德爾走向諾貝爾獎台的關鍵。該理論是在圍繞固定匯率和浮動匯率制度孰優孰劣爭論中發展起來的。50年代,西方學者對固定匯率和浮動匯率的爭論進入白熱化階段:以金德爾伯格為代表的學者推崇固定匯率,而以弗里德曼為首的學者鼓吹浮動匯率。一般認為,無論是固定匯率制還是浮動匯率制,各自均有其利益與成本,並且這兩種匯率制度的利益與成本均依賴於經濟社會的各種條件。芒德爾於1961年發表的《最適貨幣區域理論》論文,通過重新系統地闡述不同匯率制度下的優劣點問題而進一步提出,如果通過適當的方式將世界劃分為若干個貨幣區,各區域內實行共同的貨幣或固定匯率制,不同區域之間實行浮動匯率制,那麼就可以兼顧兩種匯率制度的優點而克服兩種匯率制度的弱點,這就是芒德爾最早提出的「最適貨幣區域」思想。最適貨幣區域理論是關於匯率機制和貨幣一體化的理論,旨在說明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某一區域(若干國家或地區)實行固定匯率和貨幣同盟或貨幣一體化是最佳的。芒德爾提出用生產要素的高度流動性作為確定最適貨幣區域的標准。他定義的「最適貨幣區域」是:相互之間的移民傾向很高,足以保證當其中一個地區面臨不對稱沖擊時仍能實現充分就業的幾個地區形成的區域。芒德爾認為,一個國家國際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是發生了需求轉移。假定有A、B兩個區域,原來對B地產品的需求現在轉向對A地產品的需求,這樣就有可能形成B地的失業率上升而A地的通貨膨脹壓力增加。若A產品的生產者正巧是A國,B產品的生產者正巧是B國,則B國貨幣匯率的下跌將有助於減輕B國的失業,A國貨幣匯率的上升有助於降低A國的通貨膨脹壓力;但若A、B是同一國家內的兩個區域,它們使用同一種貨幣,則匯率的任何變動都無助於同時解決A區的通脹和B區的失業,貨幣當局於是陷入一個進退兩難的怪圈:如果他們實行擴張的貨幣政策(貨幣貶值)直接處理B地的失業,那麼,就會進一步惡化A地的通貨膨脹;反過來說,如果他們通過實行緊縮的貨幣政策(貨幣升值)努力解決A地的通貨膨脹,他們就要冒進一步惡化B地失業問題的風險——被用來改善一個地區形勢的貨幣政策會使另一地區的問題更加惡化,除非這兩個區域使用各自的區域貨幣。芒德爾指出:浮動匯率只能解決兩個不同通貨區之間的需求轉移問題,而不能解決同一通貨區內不同地區之間的需求轉移問題;同一貨幣區不同地區之間的需求轉移只能通過生產要素的流動來解決。在芒德爾的分析中關鍵是統一貨幣區內的勞動流動程度。如前述,如果勞動力是充分流動的,那麼我們將會發現B地失業工人會向A地遷移,這種勞動力的流動也許通過抑止A地工資上升甚至可能降低工資水平來緩和A地的通貨膨脹壓力,從而可同時緩解A地通脹和B地失業。因此,他認為:若要在幾個國家之間保持固定匯率並保持物價穩定和充分就業,必須要有一個調節需求轉移和國際收支的機制,這個機制只能是生產要素的高度流動。>2.經典最適貨幣區域理論的確立芒德爾邏輯性地把最適貨幣區的特徵概括為「勞動力遷移的偏好足以確保充分就業」。其後,麥金農(1963年)和凱南(1969年)又對最適貨幣區域理論作了發展研究:(1)1963年,羅納德·麥金農指出,應當用經濟高度開放作為最適貨幣區的一個標准。他認為一個經濟高度開放的小國難以採用浮動匯率的兩條理由是:首先,由於經濟高度開放,市場匯率稍有波動,就會引起國內物價劇烈波動;其次,在一個進口占消費很大比重且高度開放的小國中,匯率波動對居民實際收入的影響是如此之大,以致存在於封閉經濟中的貨幣幻覺會消失,由此,匯率變動在糾正對外收支失衡方面失去作用。(2)彼得·凱南在1969年提出以低程度產品多樣化作為確定一個最適貨幣區的標准。凱南的建議同芒德爾一樣,也是建立在國際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是宏觀經濟的需求波動這一假設上的。他認為:一個產品相當多樣化的國家,出口也將是多樣化的。在固定匯率下,某一種出口商品的需求下跌了,由於它在整個出口中所佔的比重不大,因而對國內就業影響也不會很大。相反,如果外國對本國出口商品的需求曲線下降了,低程度產品多樣化(因而出口產品種類也是不多的)的國家,勢必要更大幅度地變動匯率,才能維持原來的就業水平。由於出口的多樣化,外部動盪對內部經濟的影響經過平均化後變小了,出口收益可以相當穩定。因此,產品多樣化國家可以容忍固定匯率的後果,而產品非多樣化的國家難以容忍固定匯率的後果,它們應當是一個採用靈活匯率的獨立(最適度)的貨幣區。一般認為,上述三位學者的思想構成了經典最適貨幣區域理論框架,盡管70年代後,關於最適貨幣區標准問題在西方學者之間一直沒有停止研究和爭論,諸如國際金融高度一體化標准、政府政策一體化標准、通貨膨脹率相似標准等。(二)開放經濟下轉型期人民幣固定匯率選擇分析1.各家最適貨幣區域理論對構成統一貨幣區的條件眾說紛紜。這些討論多圍繞執行固定匯率的宏觀成本,其中較突出的一個問題是各國必須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放棄宏觀經濟政策的獨立性,從而往往不能根據本國的實際情況採取針對性的調節措施。盡管如此,但對進入貨幣區所帶來的微觀效率常認為是不言而喻的:最佳貨幣區的形成能消除匯率波動所帶來的不確定性,有效地促進成員國之間的生產專業化發展,加速商品和資本的流動;最佳貨幣區的主要運行機制,有利於成員國保持物價水平的穩定;最佳貨幣區的建立還有利於實現國際收支平衡,降低國際貿易中貨幣兌換的交易成本。正是這種不言而喻的微觀效率是選擇人民幣固定匯率的主要理由,盡管按IMF的正式分類,我國實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但從1994年1月起,人民幣匯率始終處於8.26—8.70范圍內定住美元,可以認為其實質上採用的是某種較寬松的定住美元的固定匯率政策(馮用富,1999)。如前所述,固定匯率的好處主要在於可減少由於匯率變動所帶來的不確定性,這種不確定性所代表的風險對國際貿易和投資是有害的。在發達國家,這種風險可以通過遠期外匯市場基本規避,所帶來的僅是增加交易成本的問題。而在中國及類似的許多欠發達國家,由於金融活動深度不夠,利率遠未市場化,遠期外匯市場在一定時期內不可能形成,一旦發生匯率不能預期的大幅波動,其所帶來的風險對所有國際間的經濟交往的影響可能是毀滅性的。2.當今世界,對應三大區域經濟集團:歐盟、北美自由貿易區和亞洲經濟區,歐盟和北美自由貿易區均形成了自己的區域貨幣體系,似乎亞洲地區仍然是一盤散沙。但我們可以承認一個事實上鬆散的「亞洲美元區」的存在。與中國相類似的理由,盡管名義上的匯率制度安排各不相同,亞洲各國(地區)包括中國大陸、中國香港、印度尼西亞、日本、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韓國、中國台灣、泰國等均或多或少地採取了定住美元的固定匯率政策。這些國家(地區)與美國的雙邊匯率變動的標准差,甚至還小於歐元區內各貨幣間的標准差(1991年1月-1994年12月)。用經典最適貨幣區域理論考慮,也可發現這些國家確實已具備構成統一貨幣區的一些基本條件。比如有類似的通脹率,包括日本在內的東亞各國或地區在1982-1996年的平均通貨膨脹率為5.8,標准差為3.67,而歐元區為6.1和4.11(鄭輝,1999);再則,亞洲九國或地區均採取外向型的經濟政策,均可視作開放小國或地區(除中國大陸人口基數偏大),採用固定匯率按麥金農的看法也是合意的。3.經過20餘年的改革開放,無論是用商品和勞務的流動規模還是用資金的流動規模來衡量,中國經濟的外向態勢已經形成,對外貿易佔GDP的比例越來越大,對外經濟的依存度也越來越高,生產要素流動性加強、產品出口多樣化必將是個趨勢,採用固定匯率無論是按麥金農的「經濟高度開放」標准,彼得·凱南的「產品多樣化」標准,還是按芒德爾的「生產要素高度流動性」標准來分析都有其合理性。4.如果說轉型期我國金融活動深度不夠,宏觀經濟預期的不確定性表明現時固定匯率制度安排的必要性,那麼,芒德爾、麥金農或凱南的論述或多或少能為這種制度安排提供些可能性分析的框架和理論上的支托。二、固定匯率制度下財政政策作用大於貨幣政策:芒德爾—弗萊明模型的結論1.芒德爾在1963年發表的《資本流動與固定和浮動匯率下的穩定政策》一文及其他文章中,論述了開放經濟中貨幣與財政政策的短期效應問題。他得出的結論是,在浮動匯率下,貨幣政策的作用大於財政政策,而在固定匯率下,財政政策的作用大於貨幣政策。另一位多年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擔任研究部主任的經濟學家馬庫斯·弗萊明(MarcusFleming)也對這一問題作出了類似分析。因此,這種分析稱為芒德爾—弗萊明模型(當然,就分析的廣度與深度而言,芒德爾的貢獻要大於弗萊明)。芒德爾—弗萊明模型(開放經濟中宏觀穩定政策理論)奠定了芒德爾在國際宏觀經濟學領域的地位。芒德爾把對外貿易與資本流動引入IS—LM模型(IS—LM模型是由英國經濟學家希克斯提出的,用於分析封閉經濟中國民收入與利率的決定,並說明貨幣與財政政策的效應)。芒德爾的分析說明了穩定政策的效果與國際資本的流動程度密切相關。特別是證明了匯率制度的極端重要性:在浮動匯率下,貨幣政策有力而財政政策無力;在固定匯率下,情況正好相反。芒德爾—弗萊明模型的結論也可以概括為:在固定匯率和資本完全流動的情況下,一國無法實行獨立的貨幣政策,或者說單獨的貨幣政策基本是無效的。貨幣政策的傳遞機制是通過中央銀行的公開市場活動(在金融市場上買賣政府有價證券)影響貨幣量,貨幣量影響利率,利率影響總需求和國民生產總值。在資本完全流動的條件下,國外與國內利率是完全一致的。(1)在固定匯率下,中央銀行必須在貨幣市場上進行干預,以滿足公眾對這一匯率的外匯需求。這樣,中央銀行就要根據對本國貨幣的需求來調節貨幣量,而無法按貨幣政策的要求控制貨幣量。這樣,利率與匯率總維持不變,貨幣政策無法發生作用。但由於利率不變,財政政策沒有利率上升引起私人支出減少的擠出效應,所以財政政策的效果最大。當一國面臨國際金融和貨幣因素的沖擊時,固定匯率是合意的。因為在固定匯率下,國際資本的套利活動可以自發化解貨幣因素的外部沖擊,並使財政政策糾正經濟失衡效果達到最佳。(2)在浮動匯率下,匯率由市場供求力量決定,中央銀行不進行干預。這時財政政策就無用了,因為政府支出增加(擴張性財政政策)使貨幣需求增加,利率上升。當國內利率上升到高於國外利率時,資本流入,這就使匯率上升,從而凈出口的減少抵消了政府支出的增加,總需求仍然不變。但在浮動匯率下,貨幣政策成為影響經濟活動的有力工具。因為貨幣量增加(擴張性貨幣政策)降低了國內利率,這不僅使國內總需求增加,而且會引起資本流出,使匯率下降,這又通過增加凈出口而進一步擴大總需求,擴張性貨幣政策見效。2.金融全球化是世紀之交全球金融格局演進的主流趨勢。1999年11月15日,中美簽署了中國加入WTO的雙邊協議,從而中國入世的最大障礙業已排除,中國經濟已全面融入全球經濟之中。芒德爾—弗萊明模型作為開放經濟中宏觀穩定政策理論,理當可成為我們當前及今後宏觀經濟穩定政策制定的理論依據之一。為了擴大內需,刺激經濟增長,當前我國宏觀經濟政策一直以積極財政政策為主導(從1998年5月增發1000億國債算起),對於擴張性貨幣政策的無效或收效甚微(例如從1996年5月的多次利率下調),理論界從多方面進行了論證。盡管我們目前利率市場化仍在探索研究之中,資本的完全流動也尚需時日,無法因果性地套用芒德爾—弗萊明模型將固定匯率與當前積極財政政策聯系起來,但至少這一開放經濟中宏觀經濟穩定政策理論模型能為我們分析相關政策問題擴大了理論思考空間。最後要說明的是,任何學術理論(模型)的成立都有一系列嚴格的假設前提,所以對政策實踐的意義都僅是指導性的。更何況,芒德爾的理論是以發達國家經濟為背景,不可能為解決我國的現實問題提供直接的答案。這就要求理論與實際工作者從中國的現實出發,發展適於我們這樣的發展中國家的開放經濟理論,解決自己的問題。這正是我們了解芒德爾理論的現實意義之所在。——————————參考資料:〔1〕馮用富.我國不宜選擇浮動匯率制?N?.經濟學消息報,1999-12-31(2).〔2〕鄭輝.有關人民幣匯率安排?J?.上海經濟研究,1999,(11).〔3〕姜波克.國際金融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4〕(美)彼得·林德特,查爾斯·金德爾伯格.國際經濟學?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5.〔5〕Mundell,R.A.,1961.ATheoryofOptimumCurrencyAreas?J?.AmericanEconomicReview51.〔6〕Mundell,R.A.,1962.ity?J?.IMFStaffPapers9.?7?Mundell,R.A.,1963.?J?.CanadianJournalofEconomics29.?8?Mundell,R.A.,1968.InternationalEconomics?M?.NewYork,Macmillan.

F. 近1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者是哪些人

1、2003年 美國經濟學家羅伯特·恩格爾和英國經濟學家克萊夫·格蘭傑

2、2004年 挪威經濟學家和一名美國經濟學家

3、2005年的 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的羅伯特·奧曼Robert J. Aumann和美國馬里蘭大學的托馬斯·謝林Thomas C. Schelling

4、2006年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家埃德蒙-菲爾普斯(EdmundS.Phelps)

5、2007年 明尼蘇達大學的赫維茨、芝加哥大學的馬斯金,以及美國普林斯頓高等研究中心的羅傑·B.邁爾森。

6、2008年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家保羅·克魯格曼

7、2009年 美國經濟學家艾利諾.奧斯特若姆和奧利弗.E.威廉姆森

8、2010年 美國經濟學家Peter A. Diamond和Dale T. Mortensen,英國經濟學家Christopher A. Pissarides

9、2011年 美國經濟學家、紐約大學教授薩金特(Thomas J. Sargent)及普林斯頓大學教授西姆斯(Christopher A. Sims)。

10、 2012年 哈佛大學教授埃爾文·羅斯(Alvin E. Roth)及加州大學羅伊德·沙普利(Lloyd S. Shapley)。

G. 2010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克里斯托弗•皮薩里德斯的主要理論貢獻

克里斯托弗·皮薩里德斯,男,1948年2月20日出生於塞普勒斯首都尼科西亞,希臘裔塞普勒斯人,就職於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由於其在市場搜尋理論和宏觀經濟方面的突出貢獻,與其他兩名經濟學家Peter A. Diamond、 Dale T. Mortensen分享了201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皮薩里德斯最知名的學術成就是針對勞動力市場和宏觀經濟間交互作用的搜尋和匹配理論。他還推動了匹配函數概念的確立,該函數用於解釋某個特定時間段內失業至就業的流動狀況,他還是利用這一函數進行經驗估算方面的先驅之一。

近來皮薩里德斯主要從事經濟結構性調整和增長的研究。

除今天獲得的諾貝爾經濟學獎之外,皮薩里德斯還於2005年與莫滕森共同獲得了IZA勞動經濟學獎。他還是英國社會科學院院士,英國計量經濟學協會會員。

其學術著作有:

《國家就業機構的就業匹配和隨機搜尋》1979年《經濟學雜志》總第89期。

《失業和職位空缺的短期平衡動態及實際工資》1985年《美國經濟評論》第4期總計第75期。

《英國的失業和職位空缺》1986年《經濟政策》第3期總計第3期。

《失業理論之就業創造和就業流失》1994年《經濟研究評論》7月刊總計第61期,與戴爾-莫滕森(Dale Mortensen)合著。

《均衡失業理論》第二版,2000年麻省理工學院出版社出版。

《多領域增長模式中的結構性調整》2007年《美國經濟評論》總第97期,與雷切爾-倪(L. Rachel Ngai)合著。

H. 2010年諾貝爾獎的各項得主是誰

諾貝爾獎-2010年諾貝爾獎 生理學或醫學獎 北京時間月4日下午17時30分,2010年度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在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揭曉,英國生理學家羅伯特·愛德華茲獲殊榮,以表彰他在體外受精技術領域做出的開創性貢獻。 物理學獎 瑞典皇家科學院5日宣布,將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科學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以表彰他們在石墨烯材料方面的卓越研究。 化學獎 瑞典皇家科學院6日宣布,美國科學家理查德·赫克、日本科學家根岸英一和鈴木章共同獲得2010年諾貝爾化學獎。化學獎評審委員會說,三人研究成果向化學家們提供「精緻工具」。 文學獎 瑞典科學院10月7日宣布,秘魯作家馬里奧-巴爾加斯-略薩獲得2010年諾貝爾文學獎。頒獎文告稱,略薩對權力結構進行了細致的描繪,對個人的抵抗、反抗和失敗給予了犀利的敘述。 經濟學獎 瑞典皇家學院11日宣布,美國經濟學家彼得·戴蒙德(Peter A. Diamond)、戴爾·莫特森(Dale T. Mortensen),英裔、塞普勒斯籍經濟學家克里斯托弗·皮薩里德斯(Christopher A. Pissarides)三位學者共同獲得201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瑞典皇家科學院表示,他們對市場的分析使其可以得到這個獎項。

I. 2010年諾貝爾獎項

2010年新諾貝爾獎獲得者名單

2010年新諾貝爾heping獎獲得者:邁克爾·約瑟夫·傑克遜(Michael Joseph Jackson)

2010年新諾貝爾heping獎授予美國流行樂、搖滾樂、R&B音樂歌手、舞蹈家、演員、編舞、慈善家和唱片製作人邁克爾·約瑟夫·傑克遜(Michael Joseph Jackson),他被譽為流行樂之王(King of Pop),在20世紀80年代起的整個現代流行音樂史上締造了一個時代,他用音樂歌頌大愛、人道主義、種族團結與世界和平,譜寫一首首慈善、公益名曲,並投身慈善事業,其一生共為世界慈善事業捐款3億美元,還支持著世界39個慈善機構。

2010年新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艾伯特·沙茨(Albert Schatz)

2010年新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美國科學家艾伯特·沙茨(Albert Schatz)。艾伯特·沙茨和塞爾曼·瓦克斯曼(Selman Waksman )在雞組織樣本中發現了鏈黴素,並發表文章,申請了專利。瓦克斯曼想把鏈黴素專利的大部分版稅據為己有,當沙茨發現瓦克斯曼的這一做法後,他把瓦克斯曼告上了法庭。法官承認沙茨是該葯物的合法發現者之一,並判給他應得的那部份版稅。當瓦克斯曼作為唯一獲獎者榮獲195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時,沙茨和他的支持者上訴諾貝爾委員會,要求他們承認沙茨在此項發現中所作的貢獻。

2010年新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喬治·伽莫夫(G.Gamov)

2010年新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俄國著名物理學家和天文學家喬治·伽莫夫(G.Gamov),他早年在核物理研究中取得出色成績,其後又在天體物理學上與勒梅特一起最早提出「大爆炸」理論。在生物學方面,提出遺傳密碼的概念,對此後遺傳理論的迅速發展起了很大促進作用。他還是一位傑出的科普作家,許多科普作品風靡全球。

2010年新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麗絲·邁特納(Lise Meitner)

2010年新諾貝爾化學獎授予奧地利裔瑞典科學家麗絲·邁特納(Lise Meitner),她是核物理研究的開拓者,也是核裂變的發現者之一。1944年的諾貝爾化學獎授予哈恩,授獎理由是他「發現了重核裂變反應」,學術圈內的人都知道,作為哈恩的合作者,邁特納對這一成就的貢獻尤大,但由於政治形勢、國家主義、性別偏見和個人壓制等一些特殊原因,使她成為一個被遺漏者。

2010年新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弗蘭茲·卡夫卡(Franz Kafka )

2010年新諾貝爾文學獎授予奧地利小說家弗蘭茲·卡夫卡(Franz Kafka )。他常採用寓言體,背後的寓意言人人殊,其作品很有深意地抒發了他憤世嫉俗的決心和勇氣,別開生面的手法,令二十世紀各個寫作流派紛紛追認其為先驅。代表作有:長篇小說《審判》、《城堡》、《美國》,短篇小說《飢餓藝術家》、《變形記》、《致科學院的報告》、《中國長城的建造》。

2010年新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艾倫·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

2010年新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前主席艾倫·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 格林斯潘堅持反通貨膨脹主義,勇於突破經濟理論的束縛。傳統理論認為,失業率高於百分之六將導致經濟萎縮,低於百分之五將觸發通貨膨脹,而當時美國的失業率僅僅百分之四,經濟仍在穩定增長。傳統理論的另一個論點是經濟過熱必將引發通貨膨脹,但他注意到大規模的高科技投資在提高生產率的同時降低了生產成本,因此在推動新技術革命方面不遺餘力。他不僅改變了金融政策,也改變了美國的經濟和未來,使美國經濟得以平安「軟著陸」。

2010年新諾貝爾科技創新獎獲得者: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ThomasAlvaEdison )

2010年新諾貝爾科技創新獎授予美國電學家和發明家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ThomasAlvaEdison ),他被譽為「發明大王」,其一生共有約兩千項創造發明,為人類的文明和進步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因愛迪生拒領1912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當時的諾獎評委會將該年的物理學獎頒給了發明光控開關的瑞典科學家古斯塔夫·達倫,致使達倫的德國同行們奚落道:「按照這樣的評獎標准,開罐頭的啟子也有資格獲得諾貝爾獎」。

J. 2009至201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的主要貢獻

2009至201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的主要貢獻是:

瑞典皇家科學院表示,他們對市場的分析使其可以得到這個獎項。「市場大部分交易都是為貿易而進行的,當然會出現一些貿易摩擦,買者很難得到想要買的買品,而賣者很難找到消費者。在勞動力市場上許多公司也發現會有許多工作空缺,而一些失業人員找不到適合的工作崗位。」

彼特-戴蒙德等人所開發的理論是解釋了市場上這種沖突,他們的理論是基於微觀經濟學理論的,也就是市場合理產出,他們的工作也就是意味著雇傭工人要更加合理,在招聘人員和需求工作應該提供合理的機制。

戴蒙德的理論已經成為一種領先的理論體制,那就是針對勞動力市場而說的,對於解決各種政策問題是很有幫助的。但他的理論是遠遠可以適用於勞動力市場之外其它領域,可以用於整個房地產市場在經濟學以及家庭經濟學等等。今年的獲獎者他們的理論已經極大的改進了相關的市場理論。

彼得·戴蒙德(Peter Diamond)是世代交疊模型的提出者,社會保障、養老金和稅收問題專家。

戴爾·莫滕森(Dale T. Mortensen)研究領域集中在勞動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和經濟理論,尤其是在工作搜尋和失業理論(the theory of job search and search unemployment)方面頗有造詣,並且將其擴展於勞動調整、研發、個人關聯以及勞動再分配(labor turnove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labor reallocation)等方面的研究。

閱讀全文

與2010諾貝爾經濟學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