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葯物經濟學研究屬不屬於臨床試驗
葯物經濟學研究屬於葯品經濟方面的研究,不屬於臨床試驗。臨床試驗是對葯物的葯理效果進行研究。
2. 葯物經濟學研究與評價的兩大要素是
成本和收益是葯來物經濟學研究源與評價的兩大要素。
正確識別並計量成本和收益是進行葯物經濟學研究與評價的基礎。成本和收益的識別與計量的准確、合理與否,直接關繫到葯物經濟學研究與評價結果的准確性、合理性。
葯物經濟學是經濟學原理與方法在葯品領域內的具體運用。廣義的葯物經濟學(pharmaceuticaleconomics)主要研究葯品供需方的經濟行為,供需雙方相互作用下的葯品市場定價,以及葯品領域的各種干預政策措施等。狹義的葯物經濟學(pharmacoeconomics)是一門將經濟學基本原理,方法和分析技術運用於臨床葯物治療過程,並以葯物流行病學的人群觀為指導,從全社會角度展開研究,以求最大限度的合理利用現有醫葯衛生資源的綜合性應用科學。
3. 現在哪些國內大學可以考研葯物經濟學
目前葯物經濟學在全國有兩所大學招生。一所是長春中醫葯大學,管理學院,研究方向是葯物經濟學評價和葯物費用控制研究。另外一所是中國葯科大學,研究方向見圖。
純手打,望採納。
4. 葯物經濟學的發展前景
◆疾病知識,醫學知識,臨床知識,健康科普知識,為您疾病康復提供幫助葯物經濟學研究的主要目的不是片面地追求葯物資源的最大節約,而是確保占社會全部資源合理比重的葯物資源能夠得到充分的利用,以實現健康狀況的最大限度改善。主要研究對象有以下幾方面。①研究葯物資源利用的經濟效果,對葯物資源利用程度的現有水平進行評價,選擇一葯物經濟學評價,也即對葯物資源利用的客觀經濟性進行評價,從而選用經濟性好的葯物以及葯物資源利用程度較高的途徑與方法。②研究提高葯物資源利用程度的途徑與方法,從深層次上能動地提高葯物資源的利用程度,進而提高葯物資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率。③研究醫葯和經濟的相互關系,探討醫葯與經濟相互促進、協調發展的途徑。來源:浙江省醫學會資料提供,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5. 葯物經濟學分析方法之間有什麼區別和聯系法
【關鍵詞】 醫療機構 葯物經濟學評價研究進入我國已有十幾年,很多人對這一概念模糊,甚至陌生,以為是葯品銷售商研究利潤的專利工具。2006年3月亞太專家聚會上海探討葯物經濟學,得到政府部門和臨床醫生越來越多的重視。 1 葯物經濟學的概念、方法和可行性方案 1.1 概念 葯物經濟學是運用經濟學原理和方法來提高葯物資源的配置效率,促進臨床合理用葯,控制葯物費用的增長,為葯品的市場經營決策和葯品管理提供依據[1] 。 1.2 方法 葯物經濟學的分析方法有:最小成本分析、成本效果分析、成本效用分析和成本效益分析等。各種分析方法的主要差別在於對健康結果的不同測量上。 1.3 葯物經濟學研究可行性方案 葯物療效之間差異無顯著性(P>0.05)時,應使用最小成本分析法;有顯著性差異時(P<0.05),可用單個中間或最終健康指標分析的適用於成本效果分析法,否則應選擇成本效益分析或成本效用分析法。醫療機構最常用的研究方法是成本效果分析法。 2 臨床研究程序 2.1 立題 分析素材,提出問題和確立研究的目的,立項命題。 2.2 收集材料的方法和結果 回顧性研究或隨機臨床試驗。研究對象選擇住院或門診患者或住院、門診綜合就診患者。與治療方案相似的備選有效方案可並入研究和比較的范圍。 葯物療效,無論是期望的效果還是不期望的不良反應,都應收集比較。若不良反應不影響方案成本和結果的構成因素,可忽略不計。 2.3 查閱、收集研究資料 查閱文獻資料、收集各種已有數據,包括財務憑證、收費單、貼現率等;考察結果,包括病歷、檢驗和診斷報告單等。充分利用院內區域網搜尋、電話回訪和信件、E-mail等多種形式,來提高工作效率。 2.4 計算治療方案的終點成本 治療終點,是對患者在葯物治療後,得到治癒、死亡,轉歸後治癒,或未治癒等不同結果的決策分析。如果患者在1個療程或觀察期內葯物治療後獲治癒,便不再耗費衛生資源。可其他尚未治癒的患者需追加治療成本,治療更長的時間。很顯然,不同時段的治癒結果所耗費的資源也不同。 2.5 選用合理的葯物經濟學方法 治療方案中葯物療效相近或相同,也就是說沒有統計學差異,應選用最小成本分析法;療 效有統計學差異的用葯方案應選擇成本效果分析法。 2.6 確定結果事件的概率 用於計算成本和決策分析。一是通過文獻檢索,如採用元分析法(meta-analysis),對葯物治療結果進行統計匯總,求得治癒率、不良反應率和轉歸率等結果的概率。二是通過醫院或多中心的研究結果或歷史數據,對上述指標的概率進行估計。 2.7 應用決策分析方法,計算成本效果比 比值越小越具有較好的成本效果。決策分析方法是選擇最理想治療途徑的一種定量方法。葯物經濟學研究中的決策類型屬於統計型決策,即決策者對未來發生的自然狀態不能完全肯定,但其出現的概率可以估計,不過要承擔一定風險,所以又稱為風險性決策。 2.8 進行成本貼現或敏感度分析 研究時間超過1年就應將各年的成本進行貼現。貼現就是把將來的價值換算到現在的價值,換算比率稱貼現率(discount rate),也叫折扣率,它是根據銀行利率和物價指數綜合確定,一般在3%~15%之間,計算公式為:C=Σ n t=1 C t(1+r) t。式中Ct為時間段內的總成本;r為貼現率;n為時間段的數目。 由於治癒率和不良反應發生率等參數測准不易,加之貼現率也是假設估計的,因此,考慮對結果的影響,還必須進行增量成本分析或敏感度分析,即分析增量成本效果比,或者選擇兩個以上參數的百分比或增或減的變化來分析結果的靈敏度,使該項葯物經濟學研究可信度更高。 2.9 報告結果 研究報告必須敘述採用的具體方法和實施過程,說明估計算術的理由,討論方法的局限性,以便讀者能理解和接受報告的結論。 2.10 參照葯物經濟學論文的結構撰寫文稿,結題[2] 。 3 討論 我國葯物經濟學研究者太少;有葯物經濟學專欄的醫葯雜志更是屈指可數。葯物經濟學在葯品研發,葯品定價,醫保用葯,促進合理用葯等多方面發揮著作用,更重要的是對政府決策者來說,葯物經濟學是科學決策的保證,並且在干預和控制葯品費用上漲方面能起到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何文主編.葯物經濟學.第1版.北京:中國醫葯科技出版社,2005.8. 2 胡明,張伶俐.葯物經濟學研究論文結構分析.中國葯房,2005,16:1148.
6. 葯物經濟學專業哪些學校考
目前只有中國葯科大學葯物經濟學專業。
葯物經濟學專業是葯學下設的自設二級學科,自設專業代碼的第五位為「2」或「Z」。自設專業是學校自主開設的專業,所以大部分自設專業全國招生院校較少,具有學校培養特色。
中國葯科大學
中國葯科大學(ChinaPharmaceuticalUniversity)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一所以葯學為特色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重點建設高校之一,是「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入選高校,是中國首批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的高等學校。
中國葯科大學葯物經濟學專業2016年考研招生簡章招生目錄
中國葯科大學官網http://yjsy.cpu.e.cn/s/68/t/129/main.htm
葯物經濟學(Pharmaco economics)
葯物經濟學是一門應用經濟學原理和方法來研究和評估葯物治療的成本與效果及其關系的邊緣學科。葯物經濟學的研究任務主要是通過成本分析對比不同的葯物治療方案或葯物治療方案與其他治療方案的優劣,設計合理的臨床葯學監護方案,保證有限的社會衛生保健資源發揮最大的效用。
7. 為什麼研究葯物經濟學
1:這是大學裡面才會學到的東西!葯物經濟學是衛生經濟學的一部分內容。也是近年來新發展起來的一門交叉學科。它需要有葯學,臨床學,經濟學,流行病學,臨床流行病學,葯物流行病學,社會學等多學科的知識。2:薄利多銷是指低價低利擴大銷售的策略。「薄利多銷」中的「薄利」就是降價,降價就能「多銷」,「多銷」就能增加總收益
8. 葯物經濟學研究在葯品使用方面有哪些應用
長期從事國家宏微觀經濟與醫葯經濟的研究工作,發表相關論文數十篇,出版教材多部,為國內眾多醫葯企業進行過企業管理咨詢、策劃與營銷管理人員的培訓工作,參與或主持過多項國家科技部、國家食品與葯品監督管理局、國家中醫葯管理局、江蘇省、湖南省、廣東省、山東省等國家級、省市級宏觀醫葯產業政策的研究制訂、醫葯科技園區建設的規劃項目。張陸勇,男,葯理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博士,科技處副處長。1983年畢業於南京葯學院,1989年獲中國葯科大學葯理學碩士,1996年赴比利時楊森研究基金會學習新葯篩選方法和管理經驗。回國後曾任中國葯科大學新中新葯研究開發中心副主任。2000年至2002年曾任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葯品審評中心中葯葯理毒理組組長,現任中國葯科大學科技處副處長、國家新葯篩選中心(南京)、江蘇省新葯篩選中心和江蘇省葯效研究與評價服務中心主任。擔任中國葯理學會制葯工業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中國毒理學會葯物毒理與安全性評價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葯學會老年葯學專業委員會委員,江蘇省動物學會實驗動物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江蘇省葯理學會中葯葯理學會副主任委員,江蘇省中醫葯學會新葯研究開發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江蘇省葯物研究與開發協會秘書長,江蘇省實驗動物學會(協會)理事,江蘇省實驗動物管理委員會專家組成員,江蘇省中西醫結合學會醫葯管理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天然葯物》、《中國葯科大學學報》、《葯物生物技術》、《中葯新葯與臨床葯理》、《中國臨床葯理學與治療學》雜志編委。目前任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新葯審評委員、保健食品審評委員;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葯品價格審評委員、現代中葯專項評審專家;農業部獸葯審評委員。建議考:分子葯理學/毒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