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經濟學指標

經濟學指標

發布時間:2020-11-25 14:19:28

經濟學上的各種指數

1 cpi指數
即消費者物價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縮寫為CPI,是反映與居民生活有關的產品及勞務價格統計出來的物價變動指標,通常作為觀察通貨膨脹水平的重要指標。

如果消費者物價指數升幅過大,表明通脹已經成為經濟不穩定因素,央行會有緊縮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風險,從而造成經濟前景不明朗。因此,該指數過高的升幅往往不被市場歡迎。例如,在過去12個月,消費者物價指數上升2.3%,那表示,生活成本比12個月前平均上升2.3%。當生活成本提高,你的金錢價值便隨之下降。也就是說,一年前收到的一張100元紙幣,今日只可以買到價值97.75元的貨品及服務。

一般說來當CPI>3%的增幅時我們稱為INFLATION,就是通貨膨脹;

而當CPI>5%的增幅時,我們把他稱為SERIOUS INFLATION,就是嚴重的通貨膨脹

2道·瓊斯指數

即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指數,是世界上最有影響、使用最廣的股價指數。它以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的一部分有代表性的公司股票作為編制對象,由四種股價平均指數構成,分別是:①以30家著名的工業公司股票為編制對象的道·瓊斯工業股價平均指數;②以20家著名的交通運輸業公司股票為編制對象的道·瓊斯運輸業股價平均指數;③以6家著名的公用事業公司股票為編制對象的道·瓊斯公用事業股價平均指數;④以上述三種股價平均指數所涉及的65家公司股票為編制對象的道·瓊斯股價綜合平均指數。在四種道·瓊斯股價指數中,以道·瓊斯工業股價平均指數最為著名,它被大眾傳媒廣泛地報道,並作為道·瓊斯指數的代表加以引用。道·瓊斯指數由美國報業集團——道·瓊斯公司負責編制並發布,登載在其屬下的《華爾街日報》上。歷史上第一次公佈道·瓊斯指數是在1884年7月3日,當時的指數樣本包括11種股票,由道·瓊斯公司的創始人之一、《華爾街日報》首任編輯查爾斯·亨利·道(Charles Henry Dow l851-1902年)編制。1928年10月1日起其樣本股增加到30種並保持至今,但作為樣本股的公司已經歷過多次調整。道·瓊斯指數是算術平均股價指數。

3
美國納斯達克(Nasdaq)交易所,全名為美國證券交易商協會自動報價系統 (),於1971年在華盛頓創建,是全球第一個電子股票市場,也是美國發展最快的證券市場,目前已成為紐約交易所之外全球第二大股票交易所。

納斯達克(NASDAQ)是美國全國證券交易商協會於1968年著手創建的自動報價系統名稱的英文簡稱。納斯達克的特點是收集和發布場外交易非上市股票的證券商報價。它現已成為全球最大的證券交易市場。目前的上市公司有5200多家。納斯達克又是全世界第一個採用電子交易的股市,它在55個國家和地區設有26萬多個計算機銷售終端。

納斯達克指數是反映納斯達克證券市場行情變化的股票價格平均指數,基本指數為100。納斯達克的上市公司涵蓋所有新技術行業,包括軟體和計算機、電信、生物技術、零售和批發貿易等。

4標准普爾500指數簡介

標准·普爾500指數是由標准·普爾公司1957年開始編制的。最初的成份股由425種工業股票、15種鐵路股票和60種公用事業股票組成。從1976年7月1日開始,其成份股改由400種工業股票、20種運輸業股票、40種公用事業股票和40種金融業股票組成。它以1941年至1942年為基期,基期指數定為10,採用加權平均法進行計算,以股票上市量為權數,按基期進行加權計算。與道·瓊斯工業平均股票指數相比,標准·普爾500指數具有采樣面廣、代表性強、精確度高、連續性好等特點,被普遍認為是一種理想的股票指數期貨合約的標的。

5 日經股票平均指數的編制始於1949年,它是由東京股票交易所第一組掛牌的225種股票的價格所組成.這個由日本經濟新聞有限公司(NKS)計算和管理的指數,通過主要國際價格報道媒體加以傳播,並且被各國廣泛用來作為代表日本股市的參照物。1986年9月,新加坡國際金融交易所(SIMEX)推出日經225股票指數期貨,成為一個重大的歷史性發展里程碑。此後,日經225股票指數期貨及期權的交易,也成為了許多日本證券商投資策略的組成部分。

② 經濟學中什麼叫M1、M2指數

就是狹義貨幣和廣義貨幣的供應量 我國貨幣供應量劃分為三個層次 M0 流通中現金,即在銀行體系以外流通的現金 M1 狹義貨幣供應量,即M0 + 活期存款 M2 廣義貨幣供應量,即M1 + 定期儲蓄存款 -----Elliott

③ 經濟學計算

經濟核算是以獲得最佳經濟效益為目標,運用會計核算、統計核算和業務核算等手段,對生產經營過程中活勞動和物資消耗以及取得的成果,用價值形式進行記錄、計算、對比和分析,藉以發掘增產節約的潛力和途徑。

企業經濟核算包括生產經營全過程的核算,主要是:

①生產消耗的核算,又稱生產成本的核算,包括物質消耗與勞動消耗兩方面。

②生產成果的核算,包括質量和數量兩個方面。

③資金的核算,包括固定資金和流動資金兩方面。

④財務成果的核算,又稱利潤的核算。

各項核算內容通過一系列技術經濟指標來體現。

經濟核算的指標體系一般包括產量指標(實物產量、工時產量)、產值指標(總產值、商品產值、凈產值)、品種指標(產品品種數量、新產品數量等)、質量指標(產品或零部件合格率、優質品率、成品或部件一次裝配合格率等)、勞動指標(全員或生產工人勞動生產率、工時利用率等)、物資消耗指標(單位產品消耗量、萬元產值物資消耗量等)、設備利用指標(設備利用率等)、成本指標(主要產品單位成本、可比產品成本降低率等)、資金佔用指標(固定資金利潤率、流動資金利潤率、流動資金周轉天數等)、利潤指標(資金利潤率、產值利潤率)等。

為保證經濟核算工作正常進行,必須做好企業內部的原始記錄、定額管理、計量工作、清產核資和廠內計劃價格等基礎工作。通過經濟核算,職工個人的經濟利益要同工廠的經濟利益掛起鉤來,做好考核、分析、評比工作,提高核算的效果。中國國營企業的經濟核算普遍採取統一領導,分級歸口管理,專業核算與群眾核算相結合的方法。大型企業一般實行廠級、車間、班組三級核算,中、小型企業一般實行廠級、車間二級核算或廠級一級核算。科室的核算屬於專業核算。企業經濟核算的日常工作,通常由計劃、財務部門組織有關科室、車間的職能人員進行。實行經濟核算,有利於加強企業管理,調動職工的積極性,促進企業改善生產經營。

④ 宏觀經濟學的三個關鍵目標,以及相關的指標又哪些

宏觀經濟學的三個關鍵目標:促進充分就業、保持經濟增長、穩定物價。
宏觀經濟學的相關指標:失業率、GDP、通貨膨脹率、順差逆差。
宏觀經濟學的政策:擴張和緊縮的貨幣與財政政策。
宏觀經濟學的目前態勢:連續降息、提高存款准備金率,可以看出是在擴張。但這個政策我個人認為是對當前的經濟形勢一種錯誤的判斷。

⑤ 西方經濟學微觀經濟指標

微觀經濟是指個量經濟活動,即單個經濟單位的經濟活動。是指個別、經營單位及其經濟活動,如個別的生產、供銷、個別交換的價格等。微觀經濟的運行,以價格和市場信號為誘導,通過競爭而自行調整與平衡;而宏觀經濟的運行,有許多市場機制的作用不能達到的領域,需要從社會的全局利益出發,運用各種手段,進行宏觀調節和控制。微觀經濟效果的指標主要有以下五個:

1.建設工期

建設工期是指工程項目的建設時間,即工程項目的永久性工程開始施工到全部建成投產為止所耗用的時間。它是衡量投資經濟效果的一個重要指標。

縮短建設工期,可提前建成投產或交付使用,既能減少投資的佔用,又能使所建的工程項目早日發揮其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評價建設工期長短的主要依據是工期定額和有關的歷史資料。

2.單位生產能力投資

這是一個綜合反映工程項目投資節約效果的指標。單位生產能力投資即為建設每一單位生產能力所耗的工程項目投資。

3.投資回收期

投資回收期是指工程項目建成投產後,從實現的利潤(包括稅金)中收回投資的年限。它是綜合反映建設過程和投產後生產過程兩個方面經濟效果的重要指標。

4.新增固定資產產值率

新增固定資產產值率,是指新增一元固定資產能增加多少產值。

⑥ 計量經濟學中多個模型如何選擇用什麼指標如何判斷

模型選擇標准
1、精度原則
在實際應用中,往往用預測的准確性來評價一個模型。精度是選擇模型時所考慮的十分重要的
因素,眾多關於預測模型選擇的文獻都是預測精度對各種模型進行比較。一般認為增加模型的顯含變數、採取聯立方程可以提高預測精度,但也不能過分精確化,否則模型可能很復雜從而無法進行實際的參數估計。實踐表明,如果對內生變數的外生變數不加選擇、不加分析地包含進來並不能提高精度。相反影響微弱或作用不大的變拉入模型倒影響計量模型的穩定性和使用效果,選擇模型時應適當權衡。
2、簡單性原則
對於任意兩個模型,若都能同樣地表達所研究問題,具有相同的精度應選擇較小模型方程、選擇較簡單方程形式和較少的經濟變數。
3、費用原則
預測的准確性與進行預測所投入的人力、物力、財力密切相關,高的預測精度常伴隨著高的費用,在選擇計量模型時應對提高精度所獲得的利益及由此所花費的代價進行權衡,有時為較低
費用不得不犧牲一些精度,選擇較簡單的模型
4、建模目的原則
到底選擇哪一類計量模型,往往取決於模型將具體用於什麼目的,對於這個目的,模型的最優結構是什麼以及怎樣來衡量。一般來說,當模型用於預測時,R2及估計值方差較重要,傾向於選較復雜模型;當模型應用於結構分析和政策評價時,則模型參數偏差程度及標准誤差較重要,在樣本一定的情況下傾向於選較簡單的模型。

⑦ 經濟學指數有哪些

經濟指數主要包括商品指數、股市指數等。國際商品指數不但在商品期貨市場、證券市場領域具有強大的影響力,也為宏觀經濟調控提供預警信號。研究發現,商品指數大多領先於CPI和PPI。商品指數走勢和宏觀經濟的走勢具有高度的相關性。當經濟進入增長期,商品指數就會走出牛市行情;當經濟進入萎縮期,伴隨而來的就是商品指數的熊市。從這個角度看,商品指數的走勢成為宏觀經濟走向的一個縮影。
國內商品指數
商品期貨指數作為一種重要的領先經濟指標,也正是我國經濟景氣預測領域所急需的工具。這些指數較國家統計局之類官方機構月度性發布的CPI(消費價格指數)、PPI(生產價格指數)更能靈敏反應市場價格波動,其中一些頗具特色的現貨指數還成為商務部市場運行司重點監控的指標。如由上海有色金屬工業協會自2007年5月正式發布的涵蓋銅、鋁、鉛、鋅、錫、鎳等六大基本金屬的上海有色金屬現貨市場成交價格指數(SMMI),已為有色金屬行業企業簽訂購銷合同和金融機構投資有色金屬產業提供重要參考。上海鋼聯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即"Mysteel")2000年已開始編制的綜合性及分區域、分品的"MyspiC"鋼材現貨價格指數,也是鋼材現貨市場的風向標。
高盛中國商品指數(GSCCI)

GSCCI使用的是國內大宗商品現價,其與國際價格常常截然不同。這種差別在短期內尤為明顯。目前GSCCI的權重構成如下:煤炭:45.7%,鋼鐵:41.5%,鋁:6.3%,銅:6.5%。 GSCCI是一個衡量中國上游通貨膨脹的周度指標。
國內權威性商品指數
一年半前(2007年9月),國際大投行高盛正式推出每周公布一次的"高盛中國商品價格指數"(GSCCI),以綜合反映中國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中必需的煤炭、鋼鐵、銅和鋁等四種大宗基礎性原料商品價格的變化。這在一直缺乏權威性機構連續及時發布具有公信力商品價格指數的國內,一度引起震動。
商品指數權重

商品指數就是以某些商品價格為依據編制的,不同的商品在該指數的佔比不同,這個佔比就是權重的意思。
其他常用國際經濟指數
PMI指數
PMI指數英文全稱Purchase Management Index,中文翻譯為采購經理指數
反映了經濟的變化趨勢.
CPI指數
即消費者物價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縮寫為CPI,是反映與居民生活有關的產品及勞務價格統計出來的物價變動指標,通常作為觀察通貨膨脹水平的重要指標。
一般說來當CPI>3%的增幅時我們稱為INFLATION,就是通貨膨脹;而當CPI>5%的增幅時,我們把他稱為SERIOUS INFLATION,就是嚴重的通貨膨脹。
PPI指數
生產者物價指數(PPI):生產者物價指數主要的目的在衡量各種商品在不同的生產階段的價格變化情形。一般而言,商品的生產分為三個階段:一、原始階段:商品尚未做任何的加工;二、中間階段:商品尚需作進一步的加工;三、 完成階段:商品至此不再做任何加工手續。
PPI是衡量工業企業產品出廠價格變動趨勢和變動程度的指數,是反映某一時期生產領域價格變動情況的重要經濟指標,也是制定有關經濟政策和國民經濟核算的重要依據。
GDP指數
GDP即英文gross domestic proct的縮寫,也就是國內生產總值(港台地區有翻譯為國內生產毛額、本地生產總值)。
通常對GDP的定義為:一定時期內(一個季度或一年),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中所生產出的全部最終產品和提供勞務的市場價值的總值。在經濟學中,常用GDP和GNP(國民生產總值、gross national proct)共同來衡量該國或地區的經濟發展綜合水平通用的指標。這也是目前各個國家和地區常採用的衡量手段。
貨幣供應量

貨幣供應量(Monetary Aggregates) 是指某一時點一個國家流通中的貨幣量。它是分布在居民人中、信貸系統、企事業單位金庫中的貨幣總計。貨幣供應量是影響宏觀經濟的一個重要變數。它同收入、消費、投資、價格、國際收支都有著極為重要的關系,是國家制定宏觀經濟政策的一個重要依據。社會總需求與總供給的均衡,從需求方面看,主要決定於貨幣供應量是否適度。

⑧ 微宏觀經濟學中GDP指標體系中各指標的關系

宏觀經濟學中GDP=消費C+投資I+政府購買G+凈出口(X-M)。從這個公式可以看出,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為消費、投資以及凈出口。很明顯的有點,凈出口的增長勢必會帶來社會總生產的提高。凈出口就好比你個人一年收入了多少了,消費了多少,然後算算還剩了多少。是盈餘,還是虧損了。凈出口不僅要有,還必須要准確的統計核算出來。只有明確了凈出口,才能對貿易依存度提供科學的數據支撐以及為國內生產總值的彈性分析等提供依據。上述只是簡單的分析,如果復雜分析的話,可以寫一篇畢業論文了。

⑨ 哪些經濟學指標是構念

由這一理論假說可以推導出一些研究假設,然後通過大量的觀察來檢驗假設、理論性調查研究,它是為了了解總體的一般情況而對較大范圍的地區或部門中的每個對象都無一例外地進行調查:指由調查對象的各種類型在同一時點上所構成的全貌、准確的描述,由演繹和歸納兩種推理構成,有助於克服單純演繹或單純歸納的局限性:也稱研究方式,它表明貫穿於社會調查全過程的程序:對同一批人隨時間推移而發生變化的變化的研究、步驟與操作方式,它提供了調查研究的指導思想,是一種感性認識活動:概念的一種類型,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4、社會調查研究的方法論。
4。
2,它是通過對概念的定義和界說而轉換來的。也可以說:研究者所要調查的一個個點,即調查對象,它是進行調查和抽樣的基本單位、社會調查:社會調查研究的一個階段,是指運用觀察:通過對社會現實問題的調查來發長和豐富社會理論,並提供有關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的知識。
3、普查:從總體中選取一個或幾個調查對象進行深入研究。
11、橫剖研究:調查者本人加入調查對象的團體中生活,那麼就可以說X與Y有因果關系。其中X是Y的原因,然後將他們應用於具體的現象和事物,並在應用過程中對理論進行檢驗:制一項調查研究所要了解的調查項目和調查指標。
2、細致地描述一個具體單位的全貌和具體的社會過程。
8、探索性調查研究:採用「走馬觀花」和查閱資料的方式對社會現象進行初步考察的研究方法:人們抽象思維的產物和基本單位,綜合概括同一類事物或現象的抽象名詞。
6、變數。
4,它可以是一種由具體理論假設組成的理論框架,也可以是由一些初步設想形成的框架圖。

社會調查研究的准備與設計
1、研究課題。
12、調查內容:一種與追蹤研究相似,概括出現象的共同特徵或一般屬性:在某一時點對調查對象進行橫斷面的研究。
12、抽樣調查:從調查對象的總體中抽取某些單位或個人作為樣本進行調查。
14、簡化論:或稱還原論,在社會研究中是指局限於用某類特徵來分析和解釋各種復雜的社會現象。
15,從中發現實際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總結經驗教訓,則稱它們不相關,是指用一種高層次的分析單位做調查,卻用另一種低層次的分析單位做結論,它反映了概念在具體形態上的變動性。
7、相關關系,或稱「試錯法」、學者和領導幹部的意見,到調查地點進行初步考察,與基層有關人員座談,以便了解調查任務。
18、統計調查,它說明研究者是通過何種具體途徑得出研究結論的。
6、社會調查研究的具體方法:在調查研究的某一階段中使用的方法,而現在又起了那些變化的研究方法,它們涉及各種分析單位的屬性和特徵。
13。
21、個案研究,通過的材料的分析和綜合來科學地闡明社會生活狀況及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活動,對這里所發生的現象和情況進行多方面的長期觀察的方法、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或政策性建議:從調查對象的總體中主觀選取少數單位進行調查,並以樣本的狀況來推論總體的狀況:科學研究的邏輯方法。
20、參與觀察:從一般理論或普遍法則出發,依據這一理論推導出一些具體的結論:可以解答社會現象「是什麼」的問題,它能對社會現象的狀況、研究框架:將課題具體化、措施的效果進行檢查,它是關於兩個或多個概念或變數間的關系的一種提問。
2。
9,扮演其中一員的角色:兩個變數之間如果沒有必然的聯系,由此建立理論來說明觀察到的各種具體現象或事物之間的必然的、本質的聯系。
2、演繹推理,並通過這些單位的情況來反映總體的情況。
7:個案研究、蹲點調查:下到一個有代表性的社會單位中,Y是X的結果,X是自變數,Y是因變數。
9、虛無關系,是通過對抽象概念的定義來選擇(或制定)調查指標。
11、分析單位。
15、同期群研究:對在某一時期具有同一特徵的人群隨時間的推移而發生變化的變化的研究、趨勢研究:一般是對較大規模的調查對象總體隨時間推移發生的變化的研究,對現行的政策、計劃、特點和發展過程作出客觀。
10、解釋性調查研究:可以解答「為什麼」的問題。
5:也稱整體調查或全面調查、實地研究:也稱「實地調查」:如果變數X發生變化,探討社會現象之間的因果聯系、歸納推理:從經驗觀察出發,通過對大量客觀現象的描述、增強感性認識,為提出研究假設和制訂研究方案奠定基礎。
8,以便對調查內容做更深入的定量分析。
19、橫斷面,變數Y也隨之發生變化,那麼就可以說兩個變數具有相關關系、典型調查:從調查對象的總體中選取一個或幾個有代表性的單問進行全面、深入的調查。
6、重點調查:在較長時期的不同時點收集資料,並對社會現象做縱向研究。
14:人們的思想方法和科學的一般方法在社會調查研究中的體現和應用:關於一個或更多概念(或變數)的陳述,即要調查同一批人的態度或行為的變化,它是對概念的具體化,它是對問題的嘗試性解答:在系統地、直接地收集有關社會現象的經驗材料的基礎上1、社會調查研究:一種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關系。它表現為、研究假設:對調查對象的特徵以及有關現象之間的相互關系所做的推測性判斷或設想、確定研究課題、明確調查內容。
4:通過對個體發展過程的調查來洞察個體為什麼會具有特定的行為方式以及他或它的行為趨向。
22。
13、縱貫研究、層次謬誤:或作生態謬誤:一種定量化的調查方式,它是從許多單位中收集多個單位的可對比的信息,並利用這種可對比的資料,進行匯總統計,探索新的政策、措施的可行性:說明一項調查研究所要解答的具體問題,是社會調查研究的另一種主要方式。這種調查方式是深入到調查現場,利用觀察。
10、命題,藉以指導全局工作。

社會調查研究的一般過程

1。它是從問題出發,以便對調查對象作深入的解剖分析、社會調查研究的基本方式。
3:即研究課題的操作化、假設:由概念(或變數)構成的,以一種可檢驗的形式加以陳述,並對(或兩個以上)變數之間的特定關系進行預測的命題。
5、概念、因果關系:如果變數X發生變化,變數Y也隨之發生變化、技術、工具等

社會調查研究的重要類型
1、應用性調查研究:通過社會調查來了解不斷出現的新現象和新問題,並運用社會理論對這些問題做出科學的說明和解釋。
3、訪問、座談等方法收集少數單位的各方面的信息、詢問等方法直接從社會生活中了解情況,進行長期的,但又只作一次調查,要求被調查者回想他們過去的態度或行為是怎樣的,預測事物的發展後果。
17、回溯研究、收集事實和數據,為解答問題而提出嘗試性的假說或理論解釋,它能說明社會現象發生的原因、研究:社會調查研究的第二階段,是指通過對事實資料的思維加工、系統的調查研究、初步探索:指在正式調查之前征詢有關專家。
5、操作化。
3,以深入、描述性調查研究、假設演繹法,從而將抽象概念轉化為具體的可以觀測的變數,將研究假設轉化為具體的假設。
16、概念的抽象定義:用文字來概括地說明一個概念的內涵與外延,從而將概念所指的某類現象與其他現象區分開來。
17、概念的操作定義:依據抽象定義所界定的概念內涵和外延提出一些可以觀測的調查指標或調查項目來說明如何度量一個概念。
18、調查指標:概念內涵中某一方面內容的只是標志,它表示經驗層次的現象。
19、假設的操作化:即由抽象假設到具體假設的過程。
20、調研方案:通過對一項研究的程序和實施過程中的各種問題進行詳細、全面的考慮,制訂出的總體計劃和切實可行的調查大綱。

社會現象的測量 1、測量:指按照某種法則給物體或事件分派一定的數字和符號。
2、社會測量:指在社會調查研究中,對社會現象之間性質差異和數量差異的度量。也可看作對社會現象進行精確的、有意識的觀察。
3、法則:即測量法則,是把數字或符號分派給調查對象的統一標准,它是一中索引或操作方法。
4、定類尺度:也稱類別尺度或名義尺度,是將調查對象分類,標以各種名稱,並確定其類別的方法。它實質上是一種分類體系。
5、定序尺度:也稱等級尺度或順序尺度,是按照某種邏輯順序將調查對象排列出高低或大小,確定其等級及次序的一種尺度。
6、定距尺度:也稱等距尺度或區間尺度,是一種不僅能將變數(社會現象)區分類別和等級,而且可以確定變數之間的數量差別和間隔距離的方法。
7、定比尺度:也稱比例尺度或等比尺度,是一種除有上述三種尺度的全部性質之外,還有測量不同變數(社會現象)之間的比例或比率關系的方法。
8、社會指標:或稱現有的或先行的社會統計指標,是衡量、檢測社會經濟發展數量關系,研究社會經濟發展要素的現狀、相互關系和發展趨勢的手段。它對社會生活現狀具有描述、評價和預測未來的能力。
9、調查指標:是指具體調查研究中所使用的,藉以衡量或指示某一抽象概念的數量指標和分類指標。
10、信度:即可靠性,指測量結果的一致性或穩定性,也指測量工具能否穩定地測量所測的 變數。換言之,所謂信度乃是指同一或相似母體重復進行調查或測驗,其所得結果相一致的程度。
11、信度系數:即用同一樣本所得到的兩組資料的相關系數作為測量一致性的指標。可以解釋為在所測對象實得分數的差異中有多大比例是由測量對象本身的差別決定的。信度系數高表明測量的一致性程度高,測量誤差小。
12、效度:是指測量工具測出變數的准確程度。換言之,效度指的是測量的有效性,即測量工具能准確、真實、客觀地度量事物屬性的程度。
13、內容效度:是指測量內容的適合性和相符性,也可以說是指測量所選題目是否符合測量目的和要求。
14、准則效度:指的是用幾種不同的測量方式或不同指標對同一變數進行測量時,將其中的一種方式或指標作為准則,其他的方式或指標與這個准則作比較。如果其他的方式或指標與准則的方式或指標具有相同的效果,則其他的方式與指標就具有準則效應。
15、構念效度:通過對某些理論概念或物質的測量結果的考察,來驗證該測量對理論構念的衡量程度。
16、經驗效度:即選擇對有關情況比較了解的人來鑒定調查資料的效度。

抽樣
1、非概率抽樣:指依據研究任務的要求和對調查對象的分析,主觀地、有意識地在研究對象的總體中進行選擇的抽樣方法。
2、概率抽樣:指依據概率理論,按照隨機原則選擇樣本,完全不帶調查者的主觀意識的抽樣方法。
3、抽樣:一種選擇調查對象的程序和方法,也可以說是由總體中選取一部分代表的過程。
4、樣本:通過抽樣所選取的這一部分代表。
5、代表:所謂代表,也就是說,抽取出來的樣本從調查所要研究的總體特徵來看,能夠再現總體的結構。
6、個體:收集信息的基本單位,即分析單位。個體可以是某種類型的人,也可以是家庭、組織、社區等。
7、研究總體:在理論上明確界定的個體的集合。
8、調查總體:研究者實際抽取樣本的個體的集合體。
9、抽樣框:又稱抽樣范疇,是抽取樣本的所有抽樣單位的名單。
10、參數值:關於總體中某一變數的綜合描述。
11、統計值:關於樣本中某一變數的綜合描述。
12、抽樣誤差:在用樣本的統計值去推論總體的參數值時存在的偏差。它是衡量樣本代表性大小的標准。
13、置信水平:指總體參數值落在樣本統計值某一區間的概率。
14、置信區間:指在某一置信水平下,樣本統計值與總體參數間的誤差范圍。
15、簡單隨機抽樣:又稱純隨機抽樣,是最基本的概率抽樣。是對總體中的所有個體按完全符合隨機原則的特定方法抽取樣本,即抽樣時不進行任何分組、排列,使總體中的任何個體都同樣有被抽取的平等機會。
16、等距抽樣:也稱系統抽樣或機械抽樣。它是在按一定順序排列好的個體中先計算出抽樣間距K,然後在頭K個個體中,按簡單隨機抽樣的方法抽區一個個體K,再從K開始,每K個個體中抽取一個個體的抽樣方法。它適用於同質性較高的個體。
17、分層隨機抽樣:先將總體依照某一種或某幾種特性分為幾個子總體,每個子總體稱為一層,然後從每一層中隨機抽取一個子樣本,將這些子樣本合在一起即為總體樣本的方法。
18、比例分層抽樣:要求各層子樣本在總體樣本中所佔比例與本層在總體中所佔的比例相同。
19、整群隨機抽樣:又稱聚類抽樣。是將總體按照某種標准劃分為一些子群體,每個子群體作為一個抽樣單位,用隨機的辦法(如簡單隨機抽樣、等距抽樣、分層抽樣)從中抽取若乾子群,將抽出的子群中所有個體合在一起作為總體樣本的抽樣方法。
20、多階段抽樣:不將樣本子群中的所有個體作為樣本,而是再從中用隨機抽樣的方法抽出最終樣本,因最終樣本的獲取經過兩次抽樣,我們稱之為二階段抽樣。同樣的,可進行三階段、四階段……即多階段抽樣。
21、偶遇抽樣:又稱方便抽樣,是指研究者將其在一定時間內、一定環境里所能遇見或接觸到的人均選入樣本的方法。
22、主觀抽樣:又稱判斷抽樣或立意抽樣,即研究者依據主觀判斷選取可以代表總體的個體作為樣本,這種樣本的代表性取決於對總體的了解程度和判斷能力。
23、定額抽樣:又稱配額抽樣,它與分層隨機抽樣相似,也是按照調查對象的某種屬性或特徵將總體中所有個體分成若干類或層,然後在各層中抽樣的方法。
24、滾雪球抽樣:先從幾個適合的樣本開始,然後通過它們得到更多的樣本,這樣一步步擴大樣本范圍的方法。
25、樣本大小:又稱樣本容量,指的是樣本所含個體數量的多少。樣本的大小不僅影響其自身的代表性,而且還直接影響到調查的費用和人力的花費。
26、精確度:就是這項研究能允許樣本估計量有多大的誤差。社會研究常選用的誤差界限是5%。

1、問卷
:社會調查中用來收集資料的一種工具,它的形式是一份精心設計的問題表格。
2、自添問卷:由被調查者自己添答的問卷。
3、訪問問卷:由訪問員根據被調查者的口頭答案來填寫的問卷。
4、封面信:一封給被調查者的簡訊。它的作用在於向被調查者介紹和說明調查者的身份、調查的內容、目的、意義等。
5、指導語:用來指導被調查者填寫問卷的一組說明。
6、開放式問題:不為回答者提供具體答案,而由回答者自由填答的問題。
7、封閉式問題:在提出問題的同時,還給出若干個答案,要求被調查者選擇一個作為回答。
8、編碼 :賦予一個問題極其答案一個數字作為它的代碼。
9、探索性工作:通俗的說,就是先摸摸底,熟悉和了解一些基本的情況,以便對各種問題的提法和可能的回答有一個初步的、感性的認識。
10、答案的窮盡性:答案包括了所有可能的情況。
11、答案的互斥性:答案之間不能相互重疊或相互包含。
12、雙重含義:在一個問題中,同時詢問了兩件事件,或者說,一句話中同時問了兩個問題。
量表與測驗法
1、量表:適於較精確的調查人們主觀態度的測量工具,它由一組問題構成,用以間接測量人們對某一事物的態度或觀念。
2、總加量表:也叫利克特量表,它的最初形式是給出一組問題,請被調查者作出同意或不同意的回答,後改為五種回答。然後根據每個被調查者對各道題的回答分數的加總得出一個總分,這一總分就說明他的態度強弱或他在這一量表上的不同狀態。
3、分辨能力:指一個題目是否能區分出人們的不同態度或態度的不同程度。
4、測評表:一種類似與量表的調查表,用一組題目來度量,然後用各項題目的分數或用一個總分來評價。常用於考核和評價一個人的能力、素質和工作績效。
5、測驗:以間接的方式收集個人的態度、人格結構和心理行為等方面資料的方法。它是一種標准化的程序。
6、測驗的標准化: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測驗必須經過標准化的程序進行編制,二是使用時必須按標准化的程序使用。
7、常模:也就是比較的標准,通常將樣本的平均得分作為該測驗的常模。它可作為判斷個體差異的依據和比較的標准。
8、社會計量法:也稱社會交往計量。是評量某一群體、組織中的人際吸引或拒斥關系的工具,或更進一步說是用以決定個人在群體與組織中被接受的程度,發現群體內人與人之間的現存關系,並揭示組織本身的結構特徵的工具。
9、指數分析:通過社會計量指數分析個人在群體中的地位,比較同一群體內不同情景下每個人的社會地位,且對不同群體的特徵進行比較。
10、民意測驗:也稱民意調查或輿論調查。是一種了解公眾對某些政治、經濟、社會問題的意見和態度的調查方法,其目的在於通過對大量樣本的問卷調查來精確反映社會輿論或一般民意動向。,反之則不然。
16、追蹤研究

⑩ 主要經濟指標有哪些

主要經濟指標有:

1、國內生產總值(GDP): 是某一國在一定時期其境內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和服務的總值。反映一個國家總體經濟形勢的好壞,與經濟增長密切相關,被大多數西方經濟學家視為「最富有綜合性的經濟動態指標」。主要由消費、私人投資、政府支出、凈出口額四部分組成。

2、工業生產(INDUSTRIAL PRODUCTION): 某國工業生產部門在一定時間內生產的全部工業產品的總價值。在國內生產總值中佔有很大比重。

3、失業率(UNEMPLOYMENT RATE): 經濟發展的晴雨表,與經濟周期密切相關。數據上升說明經濟發展受阻,反之則看好。對於大多數西方國家來說,失業率在4%左右為正常水平,但如果超過9%,則說明經濟處於衰退。此數據由美國勞工部編制,每月第一個周五21:30公布。

(10)經濟學指標擴展閱讀:

常用的宏觀經濟指標有:

1、消費者物價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縮寫為CPI,是反映與居民生活有關的產品及勞務價格統計出來的物價變動指標,通常作為觀察通貨膨脹水平的重要指標。

2、生產者物價指數(Procer Price Indexes)英文縮寫為PPI,PPI是衡量工業企業產品出廠價格變動趨勢和變動程度的指數,是反映某一時期生產領域價格變動情況的重要經濟指標,也是制定有關經濟政策和國民經濟核算的重要依據。

3、國內生產總值GDP(Gross Domestic Proct)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國民經濟各部門增加值的總額。該指標是宏觀經濟中最受關注的經濟統計數字,因為它被認為是衡量國民經濟發展情況最重要的一個指標。

4、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

第一產業是指種植業與養殖業 。也就是通常講的「大農業」。

第二產業是指採掘業.製造業(工業).建築業。

閱讀全文

與經濟學指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