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電大西方經濟學作業,求高手
多選:1.AECB2.BC3.ABC4.ABCD5.AB判斷1.A2.B3.B4.B5.B6.B7.B8.B9.A10.A連線:1.D2.C答案僅供參考,歡迎師兄師姐們指正!
Ⅱ 西方經濟學 電大 第四次作業
一、物價總水平持續上漲,就叫通貨膨脹。物價總水平持續下降,就叫通貨緊縮。
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是現代紙幣流通條件下出現的兩種經濟現象。如果紙幣發行量同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屬貨幣量,單位紙幣所代表的金屬貨幣價值就會相應減少,紙幣就會貶值,物價就會上漲。這種由於紙幣發行量超過商品流通所需要的金屬貨幣量而引起的紙幣貶值現象,叫做通貨膨脹。相反,如果紙幣的發行量不能滿足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屬貨幣量,則會導致紙幣升值,引起物價下跌,這就是通貨緊縮。
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都會對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造成嚴重危害。嚴重的通貨膨脹會引起社會收入和國民財富的再分配,擾亂價格體系、扭曲資源配置,使整個社會經濟生活出現混亂;嚴重的通貨緊縮會使可利用資源閑置浪費,經濟萎縮,失業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引發社會和政治問題。
通貨膨脹效應———貨幣貶值;物價上升;預期收入看好;經濟過熱;失業率降低;但過快的膨脹之後是必然的緊縮。
通貨緊縮效應———企業利潤減少;個人預期收入降低;宏觀經濟悲觀衰退;價格下降;幣值上升;金融秩序混亂等。
二、財政政策通過調節社會總需求和總供給,優化社會資源配置,實現促進充分就業、物價基本穩定、國際收支平衡和經濟穩定增長的目標。
財政政策的工具:
1.預算政策
2.稅收政策
3.公債政策
4.投資政策
5.補貼政策
貨幣政策是指政府為實現一定的宏觀經濟目標所制定的關於調整貨幣供應的基本方針及其相應措施,它是由信貸政策、利率政策、匯率政策等構成的一個有機政策體系。
中國的貨幣政策工具主要有公開市場操作、存款准備金、再貸款與再貼現、利率政策、匯率政策和窗口指導等
三、財政政策的操作:
1. 在經濟擴張時期,稅收自動而及時地增加,失業保險、貧困救濟、弄產品價格支持等轉移支付的減少,有助於抑制通貨膨脹;
2. 在經濟衰退時期,稅收自動而及時地減少,各項轉移支出的增加,又有助於緩和經濟的衰退。因此,自動穩定器能夠減輕經濟周期的波動幅度,降低波峰高度,提高谷底高度。
貨幣政策的操作:
1. 當經濟形勢趨於蕭條時,中央銀行可以在公共市場上購買政府債券,以降低利率,刺激經濟發展;可以降低再貼現率,以擴大信貸規模增加投資;可以降低存款准備率,使投資擴張,刺激經濟增長。
2. 當經濟形勢趨於過熱時,中央銀行可以在公共市場上賣出政府債券,以提高利率,抑制經濟增長;可以提高再貼現率,以壓縮信貸規模,減少投資;可以提高存款准備率,壓縮投資,抑制經濟增長。
財政政策的優勢:可以直接刺激消費和投資,具有手段多、力度大和見效快的特點,在調節公平分配和結構調整、促進經濟增長和充分就業、優化資源配置等方面,效果比較明顯。
貨幣政策的優勢:通過貨幣供求總量的調整,可以直接調節物價總水平,影響市場利率水平,調節經濟運行中的消費與儲蓄關系。特別是貨幣政策操作屬於一種經濟行為,對經濟的調節作用比較緩和和靈活,有利於市場機製作用的發揮。
財政政策的局限性:
1. 財政政策對社會總需求的調節主要是改變總量中的比例和分布;
2. 財政政策對經濟運行發揮作用的過程主要是政府幹預,因而這種調節作用容易對市場機制形成較大沖擊,也難以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
3. 財政政策的制定過程是一個經濟決策和政治決策相結合的過程,政策實施起來靈活性相對較小。
貨幣政策的局限性:
1. 貨幣政策難以解決國民收入的分配不公問題;
2. 貨幣政策在彌補市場機制缺陷,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和經濟結構調整方面的作用不如財政政策直接和有效。
四、從2003年下半年以來,中國的經濟出現了「過熱」的現象。在此期間,我們最能夠體會的是我國的利率變動方向,充分體現了國家通過貨幣政策調控經濟的手段。
當國家經濟「過熱」現象,應當實行雙緊的政策搭配,即配合運用緊縮性財政政策和緊縮性貨幣政策。例如,減少政府支出、提高稅率,可以壓縮社會總需求,減少國民收入;同時,減少貨幣供應量,減緩物價上漲。緊縮的財政政策在抑制總需求的同時,引起利率下降,緊縮的貨幣政策卻使利率提高,從而抑制企業投資。
雙緊政策相配合,將對經濟起到緊縮作用,但這種政策不宜長期使用,將會帶來經濟衰退,增加失業,應謹慎使用。雙緊政策的適用條件有三:第一,需求膨脹,物價迅速上漲;第二,瓶頸產業對經濟起嚴重製約作用;第三,經濟秩序混亂。
Ⅲ 電大 西方經濟學題庫
最新《西方經濟學》題庫
《西方經濟學》題庫
一. 概念題
消費者偏好 無差異曲線 商品邊際替代率 預算線 收入效應 替代效應 收入—消費線 價格—消費線 恩格爾曲線 等產量曲線 等成本線 生產函數 脊線 邊際技術替代率 基數效用論 序數效用論 吉芬商品 規模經濟 規模不經濟 學習效應 「科斯定理」 機會成本 經濟利潤 收支相抵點 停止營業點 引致性需求 邊際生產力 局部均衡 一般均衡 擴張曲線 超優策略 混合策略 國內總產值 國民總產值 消費物價指數 gnp減縮指數(deflator) 邊際消費傾向 財政支出乘數 擠出效應 凱恩斯效應 適應預期(adaptive expectations) 持久收入
合理預期(rational expectations) 合意資本存量 托賓q值 貨幣需求的預防動機
基礎貨幣 貨幣乘數 公開市場業務 法定準備率 菲利普斯曲線 自然失業率
摩擦性失業 工資剛性 意外供給函數 國際收支平衡曲線(pb曲線) 實際匯率
沖銷(對沖)政策(sterilisation) 失業遲滯 非加速通貨膨脹失業率 財富效應
流動性陷阱 馬歇爾-勒納條件 比較優勢 貨幣需求的利息率彈性 j曲線效應
(國際收支平衡表中的)平衡項目 索洛余值 發展經濟學中的「兩缺口」模型
交易費用 哈羅德—多馬模型 「囚徒困境」 投票悖論 外部性 「搭便車」
x非效率 國際收支 產品生命周期 (國際貿易中的)絕對優勢理論
二、簡述題
1. 簡述邊際效用遞減規律。
2. 簡述標准無差異曲線的特徵。
3. 簡述消費者均衡及其條件。
4. 簡述基數效用論與序數效用論的主要異同之處。
5. 如何推導出需求曲線?
6. 什麼是生產要素的最佳組合?
7. 說明長期生產中的有效經濟區域。
8. 簡述邊際報酬遞減律。
9. 簡述達到利潤最大化的條件。
10.說明市場均衡的性質。
11.說明完全競爭市場的基本特徵及其理論含義。
12.簡述阿羅不可能性定理。
13.一般均衡理論所要回答的主要問題是什麼?
14.說明勞動供給曲線的特殊形狀及其原因。
15.簡述要素價格的決定與收入分配的關系。
16.簡述實現帕累托最優的三個必要條件。
17.為什麼國民收入核算中總供給永遠等於總需求?
18.國民總產值與國內總產值這兩個概念有什麼區別?
19.在國民經濟中總供給永遠等於總需求嗎?
20.請推導政府支出乘數。在考慮到貨幣市場的情況下,政府支出乘數會發生何種變化?
21.為什麼is曲線的斜率是負的而lm曲線的斜率是正的?
22.請解釋為什麼在政府預算保持平衡的條件下,政府財政政策是擴張性的?
23.為什麼總需求曲線的斜率是負的?
24.永久收入假說是在什麼背景下提出的?同凱恩斯的絕對收入假說相比該假說對消費函數的研究有何改進?
25.假定現金—存款率是c,准備金—存款率是r,請推導相應的貨幣乘數。
26.什麼因素會造成貨幣乘數的不穩定?其政策後果是什麼?
27.古典主義經濟學的總供給曲線是什麼形狀的?這種形狀的曲線是如何推導的?
28.請簡述中央銀行運用公開市場業務調節貨幣供應量的具體過程。
29.為什麼菲利普斯曲線所反映的替換作用(trade—off)可能消失?
30.簡述外匯儲備增加對—國宏觀經濟穩定的影響。
31.在弗列明—蒙代爾模型中,國際收支平衡曲線(the bp curve)在什麼情況下是水平的?
32.合理預期學派的總供給曲線是什麼形狀的?它是如何推導出來的?
33.論—國貨幣貶值對其外貿的影響。
34.你認為政府在解決外部性問題上應如何發揮積極作用?
35.為何不能依靠市場機制提供公共產品?
36.凱恩斯主義者是如何推導出斜率為正的總供給曲線的?
37.論在市場經濟中實現帕累托最優的可能性問題。
38.在什麼條件下財政政策將會失效?在什麼條件下財政政策最有效?
39.如何區分需求拉動的通貨膨脹和成本推動的通貨膨脹?
40.為什麼凱恩斯主張財政政策有效,貨幣政策無效?
三、論述題
1. 分析消費者偏好公理及其理論意義。
2. 分析總產量、平均產量與邊際產量之間的關系。
3. 分析在短期中總平均成本、平均可變成本與邊際成本之間的關系。
4. 論述造成長期平均成本下降的主要因素。
5. 論述福利經濟學定理。
6. 分析市場失靈的主要原因。
7. 試述在短期競爭均衡條件下廠商供給曲線的確定。
8. 「囚徒困境」對策及其在寡頭行為分析中的運用。
9. 對下述命題進行評論:「凱恩斯的理論體系並不能證明市場經濟不能保證充分就業的自動實現」。
10.論貨幣主義理論的局限性。
11.評「菲利普斯曲線的替換效用並不存在」。
12.評西方宏觀經濟理論中的幾種主要消費需求理論。
13.論合理預期理論與宏觀經濟政策的有效性問題。
14.論貨幣供給量的控制問題。
15.論宏觀經濟政策對總需求和總供給的影響。
16.評「為了降低通貨膨脹率必須降低經濟增長率」。
17.論不同的匯率制度對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有效性的影響。
18.比較完全競爭和壟斷條件下價格與產量的決定。
19.論「滯脹」。
20.論lm曲線的斜率對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有效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