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當代經濟學階段

當代經濟學階段

發布時間:2021-01-21 04:27:27

A. 當代資產階級經濟學主要流派的劃分

以芝加哥大學為代表的芝加哥學派 主張自由經濟 最大程度地減少政府對經濟的干預
以哈佛等為代表的新凱恩斯主義 主張政府有限度的干預 發揮有形的手的作用

B. 劃分當代西方經濟學流派的依據是什麼

西方經濟學自亞當斯密時代產生,馬歇爾集大成發展,中間通過邊際革命將數學引入到經濟學分析,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經濟學分析體系,這時候經濟學追求的是完全的自由主義。現在我們學的初級西方經濟學微觀教材的內容大致上就是那時候的理論。
當代西方經濟學流派的劃分,我想大概是因為1929年經濟危機之後產生的凱恩斯國家干預理論,凱恩斯理論與以前經濟學的自由主義思想完全相反,提倡國家干預經濟手段有財政,貨幣政策等,這時候就引起了西方經濟學的重大分歧,產生了自由主義與國家干預兩大陣營。而各個流派可以根據所堅持的自由主義和國家干預的程度來劃分,比如理性預期學派就是完全的自由主義,貨幣學派次之。凱恩斯主義是完全的國家干預,新古典綜合學派結合新古典經濟學與凱恩斯經濟學內容,但是認為國家干預很重要。。。。另外也可以根據各個流派政策主張,理論觀點的不同來劃分。
建議閱讀一下西方經濟學說史(很多學校都有出版),對了解西方經濟學的流派和發展很有用

C. 當代西方經濟學流派的圖書目錄

導言
一、關於本書的若干立意的說明
二、西方經濟學的發展演變脈絡
三、近現代西方經濟學發展史中的八次「革命」
四、當代西方經濟學發展的新趨勢
第一講 「凱恩斯革命」與凱恩期經濟學
一、凱恩斯及其代表作
二、「凱恩斯革命」的歷史背景與「凱恩斯革命」的含義
三、凱恩斯對「充分就業」概念的重新解釋
四、凱恩斯的基本理論
五、凱恩斯的政策主張及其具體的政策設計
六、「凱恩斯革命」的意義及其評價
第二講 新古典綜合派
一、凱恩斯主義發展和變化的四個階段與「兩個劍橋之爭」
二、新古典綜合派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
三、新古典綜合派的形成
四、新古典綜合派的現代市場經濟理論及其經濟周期理論
五、新古典綜合派對形成「滯脹」原因的幾種解釋
六、新古典綜合派的政策主張與政策實踐
第三講 新劍橋學派
一、新劍橋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
二、新劍橋學派的形成
三、新劍橋學派的基本理論
四、新劍橋學派的經濟政策主張
五、新劍橋學派的現實影響及其基本評價
第四講 新凱恩斯主義與「柯林頓經濟學」
一、新凱恩斯主義生產的歷史背景
二、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
三、新凱恩斯主義基本理論與政策主張
四、「柯林頓經濟學」的現實影響與評價
五、對新凱恩斯主義經濟學的評價
第五講 瑞典學派
一、瑞典學派的產生及歷史背景
二、瑞典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
三、瑞典學派的基本經濟理論
四、瑞典學派的政策主張
第六講 加爾布雷思新制度主義
一、新制度主義產生的社會背景、主要代表人物與理論特徵
二、加爾布雷思新制度主義的主要理論
三、加爾布雷思新制度主義的政策主張
第七講 哈耶克與倫敦學派
第八講 弗萊堡學派與德國新自由主義
第九講 現代貨幣主義
第十講 新古典宏觀經濟學
第十一講 供給學派與「供給經濟學」
第十二講 新制度經濟學(上)
第十三講 新制度經濟學(下)
第十四講 激進政治經濟學派
附錄: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生平及其理論成就
後記

D. 當代西方經濟學流派

西方經濟學指產生並流行於西方國家的政治經濟學範式,狹義指西方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範式,廣義包括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範式。西方經濟學與東方經濟學是不同的經濟學範式。西方經濟學主要是範式概念,而不僅僅是地域慨念。改革開放以來流行中國的新自由主義經濟學也屬於西方經濟學。
西方經濟學即被運用於西方市場經濟國家的經濟學,即目前所稱的「主流經濟學」,因特別注重對市場機制的研究,而又有市場經濟學之稱。以1776年亞當·斯密《國富論》 的出版為標志,經濟學歷經200多年的風雨滄桑。在這個不長不短的歷史進程中,從亞當·斯密、大衛·李嘉圖、薩伊、穆勒、馬爾薩斯、馬歇爾到凱恩斯、米爾頓·弗里德曼、薩謬爾森、盧卡斯、斯蒂格利茨,經濟學大師輩出;從古典經濟學、新古典經濟到凱恩斯主義經濟學、新古典宏觀經濟學和新凱恩斯主義經濟學,經濟學流派林立。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帶來經濟學的不斷創新和發展,以致於文獻上有「經濟學帝國」之稱。

E. 黨校函授《當代西方經濟學》本科班作業答案

黨校《當代西方經濟學》單元練習題參考答案
第一單元
1、 單選題:
(1)A(2)D(3)D(4)B(5)B(6)B(7)C(8)D(9)A(10)A
2、多選題:
(1)ABCD (2)AB (3)ABC(4) BD (5)BC(6) BC(7) ABCD(8)ABD(說明:該題不夠嚴謹,真正的正確答案只是D,但作為多選題只得撇開題意,把本身表述正確的也包括在內) (9)ABCD(10) ACD
3、判斷題:
(1)對(2)錯(3)錯(4)錯 (5)對 (6)錯 (7)錯 (8)對 (9)對 (10)對
4、簡答題:
(1)當代西方經濟學把稀缺資源的配置作為研究對象。經濟社會面臨著如何利用稀缺資源來最大化地滿足無限需要的問題。具體包括三個主要問題:生產什麼?生產多少?如何生產?為誰生產?
(2)恩格爾定理:對於一個國家或家庭來說,富裕程度越高,食物支出的收入彈性就越小(即食物支出占總收入的比重越小);反之就越大。
意義:它為衡量一個國家或家庭貧富程度提供了依據;為一個國家或地方制定產業發展規劃提供了依據。
5、論述題:

第二單元
1、 單選題:
(1)A (2)B (3)B (4)C (5)A(6)B (7)B (8)B (9)C (10)B
2、多選題:
(1)BDC(2)ABCD(3)BD(4)ABCD(5)ABC(6)AC(7)ABCD(8)ABC(9)ABCD(10)ACD
3、判斷題:
(1)錯(2)對(3)錯(4)錯(5)錯(6)對(7)對(8)錯(9)對(10)錯
4、簡答題:
(1)基數效用論者以邊際效用遞減規律和建立在該規律基礎上的消費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條件為基礎來推導消費者需求曲線。
基數效用論關於消費者均衡的條件是:每單位貨幣所能購買的每種商品的邊際效用必須相等。根據邊際效用遞減規律,消費者最初消費某種商品時,得到的邊際效用較大,所以願意支付較高的價格。隨著消費量的增加,商品的邊際效用遞減,消費者願意得到這種商品的慾望遞減,所以願意支付的價格也隨之下降。因此,消費者對某商品的需求與其價格成反向變動關系,即需求曲線向右下方傾斜。
(2)規模收益的變化是指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企業內部各種生產要素按照相同的比例變化時,所帶來的產量變化。(1)當產量增加後的比例大於生產要素增加的比例時,稱為規模收益遞增。(2)當產量增加的比例小於生產要素增加的比例時稱為規模收益遞減。〔3〕當產量增加增加的比例等於生產要素增加的比例時,成為規模收益不變。
5、論述題:
(1)邊際技術替代率是指在產量不變的情況下,當某種生產要素增加一單位時,與另一生產要素所減少的數量的比率。
(2)邊際技術替代率是遞減的,即在保持產量不變的情況下,隨著某一種要素的不斷增加,需要減少的另一種要素的數量越來越少。
(3)以勞動替代資本為例說明邊際技術替代率遞減的原因。隨著勞動使用量的不斷增加,勞動的邊際產量逐漸下降。而此時資本的使用量不斷減少,從而邊際產量不斷上升。勞動的邊際產量逐漸下降的原因在於兩種效應的相互作用:一種是直接效應,假定資本投入量不變,勞動投入量的增加會使勞動的邊際產量下降,勞動的投入和產出組合會沿著一條既定的勞動的邊際產量曲線移動;另一種效應是間接效應,這就是在勞動使用量不斷增加的過程中資本的使用量不斷降低,使得勞動的邊際產量曲線不斷向下放移動,從而降低了勞動的邊際產量。這兩種效應的方向是一致的,從而勞動的邊際產量不斷降低。
(4)因此,隨著對資本的不斷替代,作為勞動的邊際產量與資本的邊際產量之比的邊際技術替代率遞減。
第三單元
1、 單選題:
(1)C(2)C(3)D(4)C(5)B(6)A(7)A(8)C(9)A效用(10)B
2、多選題:
(1)ABCD(2)ABCD(3)BCD(4)AC(5)ABC(6)ABCD(7)AB(8)AB(9)ABC(10)ABC
3、判斷題:
(1)錯(2)錯(3)對(4)錯(5)對(6)對(7)錯(8)錯(9)錯(10)錯
4、簡答題:
(1)完全競爭市場是指一種競爭不受任何阻礙和干擾的市場結構。它具有四個特點:市場上有大量的買者和賣者;市場上每一個廠商提供的商品都是無差別的;所有的資源具有完全的流動性;信息是完全的。
(2)演員憑自己的特殊才能取得了高額收入,這是一種經濟租金,關鍵是征稅是否影響到其供給。如果演員的供給完全缺乏彈性,即徵收不影響供給的話,就可以通過征稅,縮小收入差距
5、論述題:
(1)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家電行業不是完全競爭性行業,而是壟斷競爭性行業。
(2)完全競爭行業有四個特點:市場上有大量的買者和賣者;市場上每一個廠商提供的商品都是無差別的;所有的資源具有完全的流動性;信息是完全的。而家電行業,每個企業提供的商品都是不同的,表現在品牌、款式、性能等方面。
(3)壟斷競爭市場是一種既有壟斷又有競爭,既不是完全競爭又不是完全壟斷的市場結構。它的條件是:產品之間存在差別;廠商的數量較多。
(4)壟斷競爭行業各個廠商之間競爭激烈,表現在價格競爭,廣告等非價格競爭。
(5)聯系實際:電視廣告的商品大多是壟斷競爭性商品,比如家電、自行車、傢具、服裝、化妝品等等。
第四單元
1、 單選題:
(1) B(2)B(3)D(4)D(5)B(6)B(7)C(8)A(9)B(10)B
2、 多選題:
(1) ACD(2)ABC(3)BCD(4)ABCD(5)ABC(6)AB(7)ABCD(8)BD(9)AB(10)AC
3、 判斷題:
(1) 對(2)錯(3)對(4)對(5)錯(6)錯(7)錯(8)對(9)錯(10)對
4、 簡答題:
(1) 微觀市場失靈的原因主要有:市場勢力、外部性、公共產品、信息不對稱等。
(2) 逆向選擇是指由於事先信息不對稱,例如商品賣者對要出售的商品的特徵了解得比買者多,從而產生了劣質商品驅逐優質商品,甚至導致市場喪失的現象。
5、 論述題:
(1) 外部性是指一個經濟單位對其他經濟單位產生了影響,而該經濟單位沒有根據這種影響對其他單位支付賠償,或從其他單位獲得報酬,則這種影響就被稱作外部性。外部性分為正外部性和負外部性。
(2) 外部性導致資源配置失當。在存在外部性的情況下,私人成本和社會成本不相一致,且私人邊際成本等於價格。在正外部性的情況下,社會邊際成本低於價格,從而低於私人邊際成本,社會福利增加,但市場生產的數量小於社會最適量。在負外部性的情況下,社會邊際成本高於價格,從而高於私人邊際成本,社會福利遭到損失,但市場生產的數量大於社會的最適量。
(3) 外部性導致的資源達不到最優化,西方經濟學家提出了兩種解決方案:一是政府的解決辦法;二是私人的解決辦法。政府的解決辦法有:直接管制、征稅、補貼以及發放可交易的排放許可證。私人解決辦法有:企業合並、利益各方協商、談判以及其他方案。
(4) 聯系實際:比如我國對排放污染物的企業徵收排污稅,對教育部門進行財政撥款或補貼等。
第五單元
1、 單選題:
(1) C(2)C(3)C(4)A(5)B(6)B(7)C(8)A(9)A(10)B
2、 多選題:
(1) ABD(2)ACD(3)ABCD(4)ABC(5)ABD(6)ABC(7)ACD(8)AB(9)ACD(10)ABC
3、 判斷題:
(1) 錯(2)錯(3)對(4)錯(5)對(6)對(7)錯(8)對(9)錯(10)錯
4、 簡答題:
(1) 固定匯率制是指一國貨幣同他國貨幣的匯率基本固定,其波動限定在一定的幅度之內。浮動匯率是指一國中央銀行不規定本國貨幣與他過貨幣的官方匯率,聽任匯率由外匯市場的供求關系自發地決定。
(2) 凱恩斯主義的貨幣需求理論包括貨幣需求的動機,貨幣供給以及貨幣市場的均衡理論。
凱恩斯認為人們需求貨幣是由於貨幣在所有資產形式中流動性最強。人們對貨幣的需求出於三個方面的動機:交易動機、謹慎動機和投機動機。出於交易動機和謹慎動機的貨幣需求與國民收入成正相關。用於投機動機的貨幣需求與利率成反相關。
5、 論述題、
(1) 匯率通常是指考慮到價格因素的實際匯率,是用同一種貨幣來度量的國外與國內價格水平的比率。實際匯率反映了國外價格水平與國內價格水平的相對比值。
(2) 實際匯率的上升,或者說本幣實際貶值,意味著國外商品相對於國內商品變得更加昂貴。在其他情況不變的條件下,這意味著國內和國外的人很可能會把他們的商品購買支出的一部分轉移到國內生產的商品上。即本國商品的競爭力上升,出口增加。相反本幣升值,該國產品競爭力下降,出口減少。
(3) 聯系實際:比如我國出口商品的主要地區東南亞國家,1997年發生金融危機。該地區國家貨幣貶值,我國貨幣相對於該地區國家貨幣升值,致使我國對該地區的出口下降,進而造成總需求不足。

第六單元
1、 單選題:
(1)C(2)D(3)B(4)C(5)B(6)D(7)C(8)B(9)A(10)B
2、多選題、
(1)AB(2)AC(3)ABC(4)ABCD(5)ABCD(6)AC(7)AB(8)ABC(9)ABCD(10)AB
3、判斷題:
(1)錯(2)錯(3)對(4)錯(5)對(6)對(7)錯(8)對(9)錯(10)錯
4、簡答題:
(1)阿羅的邊干邊學模型將新古典經濟增長模型中的外生技術進步內生化。
該模型認為技術進步是投資的副產品,是廠商在生產中積累經驗的結果。更重要的是,一個廠商的投資不僅會提高自身的生產率,而且具有外部性,即一廠商生產率的改進還提高了其他廠商的生產率,因此,技術進步是經濟系統的內生變數。在阿曼模型中,由於存在技術溢出,不存在政府幹預時的競爭性均衡狀態是一種社會次優狀態,均衡增長率低於社會最優增長率。
(2)乘數——加速數原理的主要思想是:投資擴張時,投資通過乘數效應對收入產生倍數增加作用,收入的增加又通過加速作用對投資 加速推進作用,這樣,經濟進入循環擴張階段;相反,投資減少時,減少的投資又通過乘數效應對收入產生倍數縮減作用,收入的縮減又通過加速效應進一步減少投資,導致經濟進入循環衰退階段。
5、論述題、
(1)財政政策及原因:財政政策包括政府收入和政府支出。西方經濟學家認為,財政政策應逆風向行事。即當經濟出現衰退時,政府要實行擴性的財政政策,即主要通過減稅,降低稅率,增加政府支出等手段,刺激總需求,解決衰退和失業問題。相反,當出現經濟過熱及較高的通貨膨脹時,政府要實行緊縮的財政政策,即主要通過增加稅收、減少政府支出等手段,抑制總需求,解決經濟過熱問題。
(2)貨幣政策是指中央銀行為了達到一定的宏觀經濟目標,對貨幣供給總量進行調解的政策。中央銀行通過貨幣供給量的調節可以影響利率,進而影響投資,從而改變經濟運行水平。貨幣政策的主要政策工具包括:再貼現率、公開市場業務和法定準備金率。當經濟蕭條時可採用降低再貼現率、法定準備金率及買進政府債券,相反,當經濟過熱時進行反向操作。
(3)聯系實際:從1998年開始,為克服有效需求不足和通貨緊縮對經濟增長的制約作用,我國實行了積極的財政政策,通過增法國債、增加政府支出,有效地緩減了失業的壓力,擴大了需求,使經濟持續平穩增長。2004年初為了抑制投資過熱,中國人民銀行採取了緊縮性貨幣政策,通過提高存款准備金率,減少貨幣供給,有效地控制住了投資過熱現象。

第七單元
1、 單選題:
(1) B(2)A(3)D(4)B(5)C(6)C(7)A(8)A(9)D(10)B
2、 多選題:
(1) ABC(2)BC(3)AD(4)BCD(5)AB(6)ABCD(7)ABD(8)AB(9)ABC(10)CD
3、 判斷題:
(1) 對(2)錯(3)錯(4)錯(5)對(6)對(7)錯(8)對(9)錯(10)對
4、 簡答題:
(1) 凱恩斯革命表現在理論、方法和政策三個方面。在理論上,凱恩斯反對薩伊定律,拋棄了「儲蓄會自動地轉化為投資」的傳統觀點,提出了「凱恩斯定律」,認為需求會創造供給;在方法上,凱恩斯放棄了新古典經濟學的個量分析法,開創了宏觀經濟學的總量分析方法;在政策上,凱恩斯反對「自由放任」,強調國家干預主義。
(2) 制度是約束人們的行為的一系列規則。可以分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包括價值觀念、倫理規范、道德觀念、風俗習慣、意識形態等,意識形態是最有約束力的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是指約束人們各種行為的一系列政策與法規,包括政治規則、經濟規則和契約以及這些一系列規則構成的法規體系。各種制度都是為了經濟生活服務的,因此經濟制度是最基本的制度。
5、 論述題:
新劍橋學派的主要理論有:(1)收入分配理論。該學派的收入分配理論以價值理論為基礎,認為工資取決於利潤率,利潤率由一定的生產技術水平和勞資雙方的力量對比所決定。利潤是資本佔有者憑借其財產佔有權而取得的非勞動收入,是剝削收入。(2)經濟增長理論。該學派認為利潤占國民收入的比例隨經濟的增長而增長,隨資本家消費傾向的上升而上升。利潤在國民收入中的比重取決於兩個因素:資本家的邊際儲蓄傾向和投資率,在投資率不變的情況下,資本家的邊際儲蓄傾向越低,其邊際消費傾向就越高,國民收入就越有利於資本家的消費,或者,在資本家的邊際儲蓄傾向不變的情況下,投資率越高,國民收入的分配越有利於資本家利潤的增加。因此,無論如何考察,隨著經濟的發展,國民收入分配都將有利於資本家。(3)滯脹理論。該學派認為通貨膨脹是由廠商對其產品的壟斷價格操縱決定的,「市場操縱論」把社會經濟分為三個部門:初級產品部門、工業製成品部門和為前兩者提供各種服務的部門,由於前兩個部門的價格決定機制不同,初級產品部門價格由市場供求決定,工業製成品部門價格由大公司操縱,導致這兩個部門在經濟增長中的比例失調,從而發生通貨膨脹。
聯系實際:他們的理論有一定的合理性,比如我國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的增長,雖然勞動者的收入不斷提高,但與資本所有者、管理者相比,比例及增長速度都是明顯不同的,顯示了大大有利於管理者和資本所有者的趨勢;我國20世紀90年代初因家電等價格上漲的通貨膨脹也是由家電行業的價格操縱導致的,當時盡管庫存大量積壓,但價格卻一路上漲。

F. 當代西方經濟學主要流派的劃分

古典政治經濟經濟學派 亞當*斯密 李嘉圖 讓*薩伊

人口經濟學派 馬爾薩版斯

庸俗經濟學 約翰*穆勒權

奧地利學派 傑文斯 拉瓦拉斯 門格爾

凱恩斯主義 凱恩斯

現代凱恩斯主義(包括新古典綜合派、後凱恩斯主義、新劍橋學派)薩繆爾森 托賓 瓊*羅賓遜

貨幣主義 弗里德曼 費雪

新制度學派 加爾布雷斯

新自由主義(包括哈耶克的新自由主義和聯邦德國的新自由主義)

合理預期學派

供給學派 里根時期

瑞典學派

熊皮特創新理論

發展經濟學相關理論 如 劉易斯「二元經濟模型」、 大推進理論、中心-外圍理論、

G. 求當代經濟學的三大理論基礎

中國是處於體制轉型和經濟發展進程中的社會主義大國,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作為當代經濟學三大理論體系之一,無疑是中國經濟學家的首要理論基礎

H. 當代中國經濟學的發展應當如何體現勞動階級的根本利益

總而言之,保衛《資本論》的生產關系理論,充分應用到實踐中,中國的國情中,實現社會主義生產關系、分配關系的協調化。

I. 中國當代的經濟學家有哪些,要求是那種首屈一指的,還有他們的主要學說

樓主好!抄

當代中國沒有襲經濟學家,說著話不是憤青,也不是妄自菲薄,對古今中外經濟學家研究一下就會發現,凡是經濟學家都有自己的經濟理論和體系,無論是斯密、馬克思、曼昆等等都是如此。而目前中國的經濟學人都是拾人牙慧、人雲亦雲,都處於經濟學「者」的級別,還沒有成「家」。

所以,我輩當努力,歲月不待人!

對了,補充一下:已經逝世的楊小凱先生,算是經濟學家!本人對他很敬仰、

J. 如何理解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的"共產主義"思想的當代意義

馬克來思很早便對共產主義有自所探索,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集中論述「共產主義」思想是在(第三手稿)當中,分別從哲學語境和經濟學語境下,對共產主義進行論證,兩條思路有時交織在一起,但又有所差異,雖然具有不成熟的過渡性,但也有極深刻的真理性。對我們正確理解共產主義和人類解放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本文是對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以及這篇文章之前和之後的幾部著作進行分析的,力求將馬克思早期的共產主義思想做一個大概的梳理,主要闡述馬克思早期的共產主義思想發展的大概進程和改變。馬克思早期的共產主義思想經歷了從黑格爾唯心主義到費爾巴哈唯物主義的過渡,在當時比較早的文章《論猶太人問題》和《<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中就已經有所論述,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又更集中的論述了共產主義思想,在此之後的《德意志意識形態》中過渡到比較科學的階段,到了《共產黨宣言》中就完全成熟了。馬克思共產主義思想的發展過程,在他的著作中清晰的體現出來,由不成熟到成熟,由不完全到完全,把共產主義的方方面面說明的非常清楚。這一思想直到現在也是非常科學和值得我們研究的。

閱讀全文

與當代經濟學階段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