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人大經濟法怎麼樣啊,考研用的教材是不是每年都有更新啊
人大經濟法很牛的,若碩士畢業,找一份好工作是沒問題的,估計你對此已經專有所了解了。屬
關於考研的教材,沒有所謂的更新,又不是論文,你只要買人大出版社最新的就行了,其實細心比對,裡面的內容變化不是太大,比方說,經濟法總論。你要考的話,好好准備呵,除了教材,還有好好看看經濟法教研室老師的論文,最重要的是領悟他們的「公私融合」的觀點,這樣的目的是應付專業課考試最後的兩道論述題,這兩道論述題大概有60分,考題相當活,緊密結合時事,考察考生使用經濟法理論指導實踐的能力。
考人大的經濟法,除了專業課,還有綜合課,考察基礎知識,貌似簡單,但是得高分的難度也很大,很多人,就是靠這個提總分的。
預祝你備考順利。
⑵ 2011年《初級會計實務>和<經濟法基礎>的教材電子書
2011紙的教材都沒有出,你還別說電子書。
發點經驗給你吧。
首先說說初級吧,初級考《初級會計實務》、《經濟法基礎》兩科,並且必須一次通過。
我很久以前就把初級考下來了,那時候有計算大題,綜合題,貌似2010年開始有不定項選擇代替了計算,我不知道是不是,建議大家找找歷年題。
《初級會計實務》,個人感覺《初級會計實務》比《中級會計實務》詳細一些,初級會計實務的主要內容是在企業中,一般會計業務中出現的,就是經常出現的一些經濟業務的會計處理,比如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成本,利潤等問題。其中資產涉及到應收應付,交易性金融資產,(好像2010年增加了投資性房地產)。不會涉及到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不會涉及到債務重組,長期股權投資等中級的知識。
從整體上說,初級會計實務不難,如果你的會計證是湖南,廣東,上海,北京這些地方考的,那麼初級對你來說重點就是經濟法基礎。如果你的會計證是河北,江蘇,陝西,河南,廣西等地考的,那麼初級會有難度,因為這些地方的會計證的賬務處理知識太少,我看過這些地方的教材,就一章涉及到賬務處理。
好了,說主題,初級會計實務的方法。
首先這本書分為兩大塊,前面是實務,後面是成本會計(以前還帶基礎,基礎所指的是比如憑證,賬簿,賬務處理程序,現在沒有這些了,直接從資產,負債開始。)
學會計常說的是歸納對比記特殊,
歸納,比如說資產,資產裡面的應收賬款,應收票據,其他應收款,其賬務處理差不多的,差別在於核算內容的不同。(說到這里我想起來,實務部分的編寫,大家拿到書,每章的黑體字都是從意義,賬務處理都是從初始計量----減值---處置這么寫下來的,大家也可以這么去歸納)
對比就是說,資產和負債可以對比,比如應收賬款與應付賬款,應收票據與應付票據,其他應收款與其他應付款,都是可以對比的。你在學負債的時候,你要去聯想資產是怎麼處理的。一筆經濟業務,你不僅要熟悉例如中本企業的賬務處理,還要想著對方企業的賬務處理,這樣能加深你的印象。
特殊,你比如交易性金融資產,沒什麼可以對比的,大體上按照資產的處理方式,這里我說幾點。這里要以公允價值後續計量,就會遇到「公允價值變動的問題」。尤其是會計賬務處理沒學過的。還不知道「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和「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的區別。注意,這里同投資性房地產一樣的,都涉及到二級科目。在這里,你關鍵是看一級科目,不要去死記。比如說,初始入賬成本100股的股票,成本為100,到了月底100股漲到了110.這就是說,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上升,言外之意,就是資產增加了,資產增加記借方,借: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貸:公允價值變動。
上面的這個例子,就是對分錄的一種記憶,叫做「記一半」,就是說當你知道記什麼科目,而分不清記借方還是貸方的時候,你要邏輯判斷是什麼要素增加,什麼要素減少。
交易性金融資產還一個問題是投資收益問題,注意轉讓的投資收益(不包括收到股利或者利息),轉讓的投資收益有一種驗算,就是最終處置也就是賣出去的價格減去買進來的成本的數字,要等於處置時投資收益的數字(如果投資收益分兩步做,就注意投資收益加起來),不要去管中間的數字是如何變動的,因為中間的數字只涉及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投資性房地產,這里我覺得考難題的可能性小,畢竟初級不是注冊會計師那麼強的綜合性。投資性房地產,你注意成本法和權益法的運用要求,還一個轉換問題,書上很詳細的,沒多少技術性的東西。核算范圍可能是選擇題考到的,注意一個產權來判斷投資性房地產。然後自用的轉為投資性房地產,和投資性房地產轉為自用的,這里有些麻煩。
然後是固定資產,無形資產,要注意了,這里最好放一起學,因為都涉及到初始計量,初始計量又都包括購買和自建/自創,後續計量都包括折舊或者攤銷,都包括處置。看書的時候在一起注意聯系區別。
再然後就是負債了,負債的難點我個人覺得是應付職工薪酬,尤其是物品的發放是個難點的地方,這里注意如果是商品就要視同銷售,注意視同銷售按照銷售價格來算,還是按照成本來算應付職工薪酬。注意一個稅。如果是固定資產,比如租用車或者房子給管理人員,注意折舊。然後應交稅費繞口,應交消費稅,注意是連續生產還是收回後直接對外出售。哪些是算營業稅金及附加科目,哪些是算入管理費用,這里一定要注意,也是選擇愛考的。
接下來是所有者權益,這里內容也少,好理解,沒多少可講的地方,注意利潤分配和資本公積吧。注意資本公積涉及到還挺多,你比如投資性房地產的某類經濟業務,與資本公積有聯系,注意核算范圍。然後利潤分配和未分配利潤吧,這里也有點特殊,沒什麼對比的。
收入,注意代銷,在做代銷的時候,注意是買斷的還是代理的,這里兩種情況。還有建造合同。注意銷售收入確認的時間,一定要注意,比如廣告收入,會員收入的確認時間,是比較重要的。
成本費用,記少不記多,記住財務費用的核算內容吧。其他的銷售費用是與銷售有關的。除開財務費用和銷售費用,其他都是管理費用了。
利潤,記住分布式利潤表,書上會給一張表,不要去死記公式,把表,表上每一步都有黑體字,記住黑體字,按照順序最後算到凈利潤,每一步計算包括什麼,不包括什麼。
財務報表,注意,這個年年考,到底是考資產負債表,還是考利潤表,還是考現金流量表,要注意。
資產負債表,如果考這個,那麼你發了,財務報表肯定考的,重點是些對分錄。財務報表也會考客觀。
注意按照什麼數字,到底是根據科目合計呢,還是要減,還是根據明細記,還是計算分析填列。建議大家仔細看看,你比如貨幣資金要根據銀行存款,三個月內到期的,現金等合計填列。當然不只這一個。
主要注意應收賬款,應付賬款,預收賬款,預付賬款的填列。這里你記的時候也有一個方法,就是前面所說的4個科目外。其他科目填列的方式都根據類型的,比如某一類的相似的科目就去記。
關於後面的成本,這里不難,不復雜,注意借貸會就一般會,成本要計算的有。
輔助成本分配問題,在產品與完工產品(尤其是約當產量的問題),品種法,分批法,分步法(三種主要方法),然後副產品和聯產品。
成本的演算法關鍵是分配率,分配率就是說幾種產品耗用,要計算出分配率就是關鍵問題。只要你算出是個整數,就對了。
輔助成本分配的問題,注意是順序分配還是交互分配。
在產品完工產品約當產量注意,約當產量的問題,注意書上原材料是一次投入,還是每一步開始一次投入,還是隨著進度陸續投入,這個就注意了。還要注意一種方法就是消耗定額。
品種法,一般不會考,把分錄全部寫出來,然後成本費用類科目歸集。
分批法注意表,最重要的是簡化的分批法,就是完工了才歸集。
分步法注意還原。
這里說說成本看錶的問題吧。
一定要注意,一張表,豎著看是加法減法的問題,一定要按照 月初+本月=在產+完工。
斜著看,就是算分配率的問題,是除法。
經濟法基礎:
2010年與2009年比,改了一章。
准確的說經濟法基礎是包括了稅,這里沒啥說的。
學稅,一定要注意,計稅基礎,初級的經濟法基礎的稅,大題出起來肯定不復雜。與注冊會計師的稅法比,判斷的東西部多。
學稅好歸納的地方是,稅是按照定義,徵收對象,納稅范圍,納稅義務人,計稅基礎,納稅時間,納稅地點,稅收優惠,這么一個順序這么列下來的。
所以你有空的話,自己羅列一下。
⑶ 2021年初會《經濟法基礎》教材變動分析
一、整體變化
相比去年來說,今年的教材變動不大,變動比例約為30%。
今年教材整體的章節順序沒有變化,教材頁碼也沒有發生變化,仍是362頁,與去年頁碼數完全相同。教材內容的變化主要集中在第六章,主要是由於契稅、資源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正式立法,契稅、資源稅和城市維護建設稅的內容分別根據契稅法、資源稅法和城市維護建設稅法的規定進行了調整。
具體如下:
第一章總論,調整部分表述,將《民法總則》修改為《民法典》;將“投毒罪”修改為“投放危險物質罪”,無實質性變動。
第二章會計法律制度,調整了部分表述,對外報送財務會計報告由相關人員“簽名或者蓋章”修改為“簽名並蓋章”。
第三章支付結演算法律制度,調整部分表述,銀行承兌匯票的承兌銀行向出票人收取手續費的比例,由萬分之五調整為了按照市場調節價進行調節。刪除對於無理拒付,佔用他人資金行為的具體罰款標准。
第四章增值稅、消費稅法律制度,主要是新增疫情期間對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的稅收優惠,調整部分過時內容。
第五章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法律制度,在個人所得稅部分新增首次取得工資、薪金所得的居民個人預扣預繳的相關規定。
第六章其他稅收法律制度,教學專家分析本章變動較大,契稅根據《契稅法》進行調整,資源稅根據《資源稅法》進行調整,城市維護建設稅根據《城市維護建設稅法》進行調整。
第七章稅收徵收管理法律制度,調整部分表述,將“銷售其取得的不動產,需要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的,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向稅務機關申請代開”調整為“選擇自行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的小規模納稅人,稅務機關不再為其代開增值稅專用發票。”
第八章勞動合同與社會保險法律制度,教學專家分析本章整體變動較小,主要對失業保險金進行了一些調整。新增延長大齡失業人員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限的規定。刪除“實施失業保險總費率1%的省份,延長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費率的期限至2020年4月30日。”以及“失業人員應在終止或者解除勞動合同之日起60日內申領失業保險金的規定。”
二、變動分析
1.非稅部分
該部分內容變動不大,備考過程中,需要單獨注意第二章財務報告相關人民的簽章為簽名並蓋章,與2020年教材的規定不同注意准確區分,2020年教材此處因其與《會計法》的規定不一致,考題中規避此處未考核,2021年教材修改此處後預計2021年的考試中會出現客觀題的考核或者出現在不定項選擇題的某個小問中;第八章新增延長大齡失業人員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限的規定,可能會出現客觀題的考核。
⒉稅法部分
該部分內容變動較大W變動主要集中在第四章和第六章。
第四章新增疫情期間對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的稅收優惠,備考過程中重點關注一下該內容即可,考試重點內容沒有變動。對於新增的該知識點,預計可能會出現客觀題的考核。
第六章,契稅、資源稅和城市維護建設稅根據新通過的《契稅法》、《資源稅法》、《城市維護建設稅法》進行調整,預計該變動在2021年的考試中出現客觀題的頻率較高。契稅和資源稅與增值稅有一定的關聯性,在以前年度的考試中曾考核過與增值稅結合的不定項選擇題,2021年的某場考試中也可能出現不定項選擇題的考核。
第五章的內容變動較小,個人所得稅部分新增首次取得工資、薪金所得的居民個人預扣預繳的相關規定,可能會出現客觀題的考核。
第七章將“銷售其取得的不動產,需要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的,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向稅務機關申請代開”調整為“選擇自行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的小規模納稅人,稅務機關不再為其代開增值稅專用發票。”
以上就是關於2021年初會《經濟法基礎》教材變動分析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各位想要備考初級會計職稱考試的考生們有所幫助,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初級會計職稱考試相關內容,歡迎及時關注本平台哦!
⑷ 初會和注會經濟法教材一樣嗎
經濟法在很多考試中都是重要的科目,但是考試的側重點完全不同,初級會計師職稱中的經濟法更加基礎,涉及的知識廣泛,但是都不難理解,意義在於讓從業者在廣泛意義上理解法理在財務工作中的作用。而注冊會計師考試本身就是專業領域的精英考試,經濟法的側重點不在於基礎知識的宣講,而在於一些特殊業務的專業分析。個人認為初會中的經濟法在於廣度,注會中的經濟法在於深度。
⑸ 初級會計職稱考試教材中的經濟法基礎和初級會計實務每年都會有變動嗎2010年教材今年考試需要再買新教材嗎
教材每年都有變化的
大家都是在新教材出來之前先用前一年的教材學習版
然後等新教材權出來了再買新的 對比看一下
如果你用輕松過關的輔導書 裡面都把教材改動的部分單獨講解
考試都是根據最新教材來的 所以建議你還是買新教材吧
⑹ 注冊會計師教材中的經濟法每年變動大不大
不大,但是還是要預習了。
一般增加了內容,比如08年增加了物權法。
發點經驗給你,助你考試(這個經驗原創就是我,我粘貼一下)。
能考,一門一門的准備,今年才考完,現在是備考2010年注冊會計師的最好時間。
我跟你說說所需要的底子,可能會對你好一些。
會計,需要有中級會計實務,成本會計,財務管理,財務報表分析的底子。
審計,要會計學得好,審計才容易懂,這本書枯燥,比會計花的時間還要多。
財管,需要有財務報表分析,管理會計,財務管理,成本會計的知識。
經濟法,沒基礎,也可以學。
稅法,需要有會計基礎的知識。
風險管理,我沒考過,我是考老制度。
現在注冊會計師剛考完不到一個月,應該是說最好預習明年的注冊會計師的時間,考注冊會計師,切忌不可貪多,不可高估自己活著低估注冊會計師的難度。
現在最好不要把6本書買全,因為教材肯定會變動,尤其是稅法明年變動會很大,我建議你一科一科的准備,准備好一本書,再買一本書准備,准備到明年4月,看你的准備情況,再決定考幾科,以我個人的看法,我絕對你報考三科最為合適,經濟法,稅法,風險管理,這幾科與會計聯系不是很大,與會計稍微聯系大點的是稅法。輔導書不一定要買,最好報個班,現在報2010年的班,是送2009年的,建議你最好報考網校,跟著學,效果會比較不錯的。
另外在准備的過程中,切忌莫放過大題,因為考試如果一道大題沒做,及格的可能性就很小,一道大題都差不多18分左右,如果以道沒錯,就是80分往下起平,也就是說,正確率要達到80%才有希望及格,但正確率達到80%的,一般都能把題目做完,寧願平常多錯一點,也不要放過大題。
關於搭配的問題:
1.會計審計(+稅法):這樣搭配無可厚非,有人說先考這個,考了這個等於注冊會計師考了一半,這種說法本身沒什麼錯誤,但是這么搭配是因人而異的,本身會計的難度最大,審計花費的時間比會計還要長,所以這樣的搭配適合底子非常好,並且有時間比較,愛鑽研大題的那種。如果你現在准備的話,可以試試,建議最好試聽網校的輔導班,有10節免費的,其中包括第二章,如果第二章都聽不懂的,建議不要准備。
2.會計稅法(+經濟法/+風險管理):這樣搭配比第1種搭配要少花3個月的適合,這種報法適合大三的學生,專業課即將學完,並且沒有其他考試,只考注冊會計師的,這樣如果考上,對畢業找工作相對好點。
3.稅法經濟法(+風險管理):這種適合考試經驗不足的,歸納能力不強的,適合先從這個考起。
4.財管經濟法(+風險管理/+稅法):這個搭配是最省時間的,但特別針對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學的不錯,並且學過金融的朋友,因為財管的期權股價是最難的章節,其次是企業整體價值評估,數學學得好,有金融底子的,會省時省力。害怕數學的不適合這一條。
注意:這個《會計》與注冊會計師的每一門都有聯系,其中與審計稅法聯系最大。這個《會計》並不是基礎,更不是《會計基礎》,很多學會計的,考這一科,考10多分,20多分都是正常的,大題一個不會的很多。所以最好有點心理准備,這個《會計》需要財管,成本會計的底子,第二章金融資產中,就涉及年金(資金時間價值)的知識。
《經濟法》《稅法》需要有《會計基礎》知識,經濟法的公司法,證券法,就要判斷現金流量,凈利率問題,一點會計基礎都沒有,肯定不行的。另外票據問題,如果是非會計專業,也不好理解,肯定要多費時間。《稅法》更加需要有《會計基礎》知識,企業所得稅,財務報表,各項費用,固定資產折舊,增值稅,這樣的基本知識都沒有,可以不用去考。
下面是如何學習的問題,風險管理我沒有考過,也不需要考了,所以我不好回答,審計我也是沒掌握方法,所以也不回答,其他4科我來告訴你:
其實很多人說考經濟法,稅法不需要會計基礎,是個錯誤。
首先是財管:並不像別人說的掌握公式就很容易考過,財管加客觀題,要計算的是80分以上,學財管的底子是財務報表分析,成本會計,管理會計。其中成本計算肯定是年年都有的,這個是屬於容易的題目,所以一定要會算。其次,通過歷年的試卷看,財管的計算類型這么幾個,容易的是財務報表分析,可持續增長率計算,最佳存貨,最佳現金持有量,銷售預算,風險計算,屬於難的有期權股價,這個也是年年考,二叉樹,斯科爾斯模型,肯定要知道,然後融資租賃,企業整體價值評估。10種類型的計算都要會,最基礎的章節是年金,凡事考慮年限的,無非肯定是用到年金和風險的,其中數學最好是學過概率,你像風險計算中的標准差,方差,相關系數,全部是概率到財管的具體運用。
經濟法:
經濟法有點雜,歸納的東西多,歸納完之後,還有其他零散的.
1.歸納時間,這個是第一章,訴訟期限,肯定會考。還有比如多少日登記,多少日見報,多少日發出公告,等等,破產法,公司法合並分立會提及。
2.歸納表決方式,合夥企業法,公司法,破產法,物權法,都會有。
3.歸納組織形式,比如董事會,監事會,股東會的,這些合夥企業法,外商法,公司法,破產法,物權法都會有。
4.歸納人事任免制度,比如公司法獨立董事,比如破產法管理人,都會有。
5.歸納能否對抗善意第三人,這個物權法有。
6.歸納其他數字,這個很重要的。
重點章節往往是公司法,證券法,合同法,破產法,物權法。這些章節也容易結合。
稅法:
而稅法不同.
因為你看稅法,出題就有很對性,計算題都是出稅種,叫你算多少稅,分值比例較高,所以你如果計算做得好,考80分都容易,我這么告訴你幾點,你回去好好看看稅法.
稅法從增值稅,除了個人所得稅和企業所得稅外,書上黑體字,都是按照這么一個順序.
1.各個稅的概念
2.征稅對象,納稅義務人.
3.計稅基礎,這個是計算的關鍵,哪些要計稅,哪些要剔除,哪些算組價,你列一張表.
4.納稅時間,地點,稅收優惠.
你按照這4樣,再歸納第5個.
5.與房子有關的稅,你看歷年試卷,年年都會考到.
你這么一歸納,稅法頂多歸納出30頁4A的紙,肯定能過了.
會計:會計我一直頭疼,把最難得看了,但是今年放水,考些不看的地方,但是會計也要有財管的基礎,第二章金融資產就需要財管,未確認融資收益,所以學會計必須有底子,有中級財務會計的底子,有財務報表分析,稅務的知識。
學會計我的歸納不到家,但是還是必須說,各個章節的聯系,金融資產,投資性房地產,非貨幣性資產交換,長期股權投資都是有著聯系,所以這幾章要學好。
然後財務報表,合並財務報表,所得稅會計是難點。
歸納有以下這么幾點:
因為會計其實是考你的會計准則問題,很詳細的,所以首先要
1.歸納會計科目核算內容
2.歸納以什麼價值核算,你比如歷史成本,公允價值,到底是什麼價值。
3.歸納相同點,比如哪些要提減值准備,哪些可以沖回,哪些不可以沖回。
4.對比,資產對比負債,對比所有者權益。
5.共性,資產裡面的,比如金融資產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持有至到期的資產,共同與差異,金融資產與投資性房地產的共性。
審計我沒學好。
備考中注意這么幾點:
1.不能因為沒有2010年的教材而不預習,用09年的教材預習,最好不要買輔導,報個班比較穩妥,因為你如果面輔導,有以下兩個方面不好,如果你考得多,會感到預習時間不夠,再就是萬一教材改變大,做成了一個印象反倒不好。還不如報個班,把習題班學會就好了。等新書一下來,就趕緊做題。
2.心態放穩,不是很難的考試,只是到了那裡,會有兩個想法,一是題目不難,但是不會,二是感覺一整本書都是重點。
3.最怕的是高估自己,低估注冊會計師,很多考過初級,中級,盲目覺得自己的自學能力不錯。
4.要堅持做大題,最怕的就是看到大題,就腦袋裡面思考一下,不動筆,而直接去看答案。
如果你還有什麼不懂的問題,可以網路搜索一下「會計考友論壇」或者加我網路HI。
最後祝你考試順利,工作順利。
⑺ 為什麼中國海洋大學經濟法碩士沒有參考書目只有大綱,這樣的話應該用什麼樣的教材才好2014年12月
近3,4年,海大的考研的書目基本都是保持現在這個門類,教材上好像也未做很大的變動,基本都是這幾個系列的書目,2011年的書目應該不會有太大變動。
不過海大法學院部分教授參與編寫的一套科學出版社的系列教材剛剛完全發行(跟去年參考書目中《民法學》一個系列的),09級部分課程的教材已經完全翻新為這套了,未來幾年的書目可能會有所變更。
其實法學教材的內容大都相似,基本內容差異不大,稍微有些作者個人的理解在里邊,另外就是些有學派爭論的地方,可能羅列觀點多少,以及作者個人見解會導致有所區別。不過這些地方考試一般不會涉獵。
2011的具體的參考書目得到專業目錄出來才能確定,而且如果你本科就是修讀法律的,專業課未必需要這么早開始復習,現在打好政治英語的底子,給書目確定以後留出更多的復習時間。
應該不會有太大變動,即使變動,影響也不大,你可以買這幾年的參考書目看看,而且對你分析歷年的真題也有幫助。
這些書淘寶和當當這些地方都能買到,青島本地可以直接到海大嶗山和魚山校區的教育書店買,那裡還有歷年真題。
參考資料里是2010年考研的專業目錄
⑻ 2010年《經濟法基礎》最新教材到底是哪個版本
首先,要解決「心裡明白」的問題。拿到一個綜合題,要看得懂題目的大概意思,大方向要搞清。綜合題的考點一般都是重點章節的重要考點,只要您認真復習了,總不至於整個題目都看不懂(如果考生真的沒看懂,只能向足球守門員學習,下定決心向一個固定方向死撲,全部判斷成「不符合規定」)。
其次,要解決「紙上明白」的問題。把您心裡明白的事情給別人說清楚,讓閱卷老師看明白。綜合題的答題步驟包括兩步:第一步作出明確的判斷,第二步說明理由。我們以2007年綜合題的第5個小問題為例,題目的要求是「甲公司認為其房產已抵押,稅務機關無權查封其房產的觀點是否符合法律規定?並說明理由。」(本小題2分)。
第一步,作出明確判斷(1分)。如果時間允許,考生可以完整地寫出「甲公司認為其房產已抵押,稅務機關無權查封其房產的觀點不符合法律規定」。為了簡明清楚,節省時間,也可以簡寫為「甲公司的觀點不符合法律規定」。由於綜合題不倒扣分,「是否符合規定」總可以「給出」一個答案來,沒必要堅守孔子的「不知為不知」。
第二步,說明理由(1分)。標准答案是:「根據《稅收徵收管理法》的規定,納稅人欠繳的稅款發生在納稅人以其財產設定抵押、質押或者納稅人的財產被留置之前的,稅收應當先於抵押權、質權和留置權執行」。首先,「根據《稅收徵收管理法》的規定」只是過渡性的語言,考生可以簡單地寫成「根據有關規定」或者「根據規定」即可,這不是評分的要害。其次,是否要求考生一字不差地引述法律條文,這是考生最關心的一個問題。毫無疑問,標准答案給出的都是法律原文,但考生是閉卷考試,只是一個初級考生,還是考會計的,要求沒那麼高。只要考生表述的意思與標准答案基本一致,即視為正確答案。也就是說,考生可以自己組織語言進行適當地變通,但法律條文中的關鍵詞必須准確到位。
再退一步,如果考生根本就不會說法律語言,也可以針對題目中的具體情況進行具體分析。在說明理由時,如果考生寫出「甲公司欠繳稅款的行為發生在其財產設定抵押之前,稅收應當優先於抵押權執行,因此,稅務機關查封甲公司房產的做法符合法律規定」,或者,考生只要寫出「稅務機關享有稅收優先權」,也可以拿到這1分。
由此可以看出,在做綜合題時,並不要求考生100%地引述法律原文,只要判斷正確,理由說得「基本靠譜兒」,基本上就可以拿到分。但考生應清楚的是,到底什麼叫「基本靠譜兒」,既然是主觀題,閱卷老師有一定的主觀性,不可能存在一個嚴格的標准。總而言之,如果您的復習時間非常充裕,單選題、多選題已經都會了,您最好把有可能出綜合題的考點一字不差地背下來,這是最穩妥的復習方式。如果您的復習時間不多了,首先解決單選題、多選題,綜合題的復習標准只能是力爭「基本靠譜兒」。
必須指出的是,考生做主觀題時務必要保持卷面整潔、行書工整、條理清晰,又塗又抹、亂成一團的卷面沒有人會有好心情瞪大眼睛去幫您找其中的得分點。如果您自己都覺得自己的字寫得難看,卷面比自己的字還難看,又不在答題紙上的「指定位置」答題,您對自己都不負責任,您又能指望誰對您負責任?
三、復習方法
1、看書與做題的時間分配
先說兩個極端的情況,如果考生能確信自己通過看教材可以充分、准確、完整地理解教材的主要考點,況且2010年教材中也補充了一定數量的例題,考生可以只看教材,考前再輔之以幾套模擬試題,這樣做的風險並不大,畢竟自己踏踏實實地看了幾遍教材,到了考場總會有用武之地。另外一個極端,有個別考生根本不看教材,把全部精力用於做題,搞所謂的「題海戰術」,這樣做的風險極大,因為考生拿到的並非題庫,其結果無異於捨本逐末,此時,天道不一定酬勤。
對於大多數考生,看教材與做習題的有效結合,復習效果應該會更好一些。具體到看教材與做習題的比例,我認為,考生至少應拿出40%的時間踏踏實實地把教材看一遍,對重點章節至少應認認真真地看兩遍,對一些重要考點至少應反反復復地背三遍。對於做習題,考生至少應拿出30%以上的時間做一些典型例題。高質量的典型例題的確可以幫助考生排除疑點、消化難點、提煉重點,的確可以幫助考生准確、深入地理解教材內容,通過做典型例題(毫無意義的重復題目不在此列、與考試難度完全不匹配的偏題怪題不在此列、與考試命題思路南轅北轍的題目不在此列、含有毒成分的破題不在此列),的確可以幫助考生更形象、更准確地消化教材內容。但是,任何輔導資料的功能僅限於「幫忙、輔助」,無法承受考生過分的奢望。任何輔導資料都並非「題庫」,它只能幫助考生去掌握一個一個的考點,就算是「像模像樣」的模擬試題(粗製濫造的不在此列),也只是編寫人假設自己是出題老師時的一廂情願。因此,准確把握教材和輔導資料的主從關系,合理分配看教材和做習題的時間,是考生在復習過程中必須處理好的一個關鍵問題。
2、看書的方法
(1)通讀。《經濟法基礎》的試題涉及到100多個考點,這就要求考生必須全面復習,對整個教材至少要從頭到尾認認真真看1-2遍。
(2)精讀。對教材中的重點內容必須精讀,加深理解。考生應清楚的是,《經濟法基礎》80%的重要考點集中在教材20%的篇幅內。因此,考生應將有限的精力集中在教材的重點內容上,切不可搞「地毯式轟炸」。
(3)死記。《經濟法基礎》並非一門完全靠死記硬背的考試,但又離不開「死記硬背」。
3、做題的方法
(1)要保證做題的數量。只有通過做一定數量的習題,才能逐步把握不同題型的命題形式、答題步驟和應試技巧。別人的經驗聽了1000次,最多能鑽進自己的耳朵里;自己做了1000道題總結摸索出來的經驗,已經融入自己的雙手中。
(2)要保證做題的質量。每做完一個題目,考生都應該總結一下,這個題目涉及了哪些考點,哪些考點是自己已經會的,哪些考點是自己通過這個題目新學到的,這些考點自己是否會舉一反三,不要為了做題而做題,因為做題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3)要真正去做題。許多考生習慣一邊看題,一邊看答案。這個習慣最好能改掉,因為能否看懂答案和自己是否真的會做題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層次。否則,平時復習時感覺《經濟法基礎》很容易,因為答案全都看得懂(看不懂就麻煩了,都是簡單的漢字);到了考場上沒有答案可以看了,傻了,晚了。
四、考試注意事項
1、合理安排考試時間
150分鍾的考試時間基本夠用,前面75分的客觀題一般在60分鍾之內做完(包括塗答題卡的時間),3個計算分析題50分鍾可以解決,1個綜合題大概需要25-30分鍾。考生應清楚的是,前面的客觀題是考生能否通過經濟法考試的關鍵,要充分保證客觀題的答題時間和得分率(如果客觀題可以拿到50分以上,就可以踏踏實實地看南非世界盃了)。
2、頭腦務必要清醒,務必要保持必勝的信心
通過考試的學生都是在頭腦清醒的狀態下「苦心經營」拼下60分的,那些稀里糊塗、胡亂答完的考生大多得了59分以下。
3、不能出現「致命的錯誤」
(1)客觀題的「答題卡」、主觀題的「答題卷」都要求考生填寫「姓名」等信息,這些工作在開始做題之前必須完成,別忙了幾個月連自己的名字都沒留下,計算機沒有興趣去識別您的指紋。
(2)在2009年的職稱考試中,試卷分為A卷、B卷(試題內容完全相同,但題目的順序、選項的次序不一樣),希望考生在填塗試卷類型時,千萬不要出錯,不懂立刻問監考老師,不要出了考場後再在網上討論這個問題,如果塗錯了試卷類型,您的客觀題將顆粒無收。2010年考試是否這樣做,敬請拭目以待。
(3)在「答題卡」上填塗客觀題答案時,必須用合格的2B鉛筆(山寨版的2B鉛筆計算機有可能出現誤判),「對准題號」再下手。如果您塗串列了再改,有可能時間不夠用。即使您有足夠的時間,您准備的橡皮有可能擦不幹凈以前的痕跡,影響計算機的正確識別。就算您的橡皮非常好用,但「答題卡」的厚度是有限的,千萬別把「答題卡」擦破了皮,影響計算機的情緒(不是人的東西要生氣麻煩就大了)。
(4)在單選題、多選題中,經常要求考生選擇「不正確」或者「不符合規定」的選項。在一個多選題中,如果別人選了AC,您選了BD,肯定有一個人犯了致命錯誤。
(5)別忘了主觀題是人工閱卷,注意是別人閱卷,不是您自己。首先要尊重閱卷老師,才有可能得到閱卷老師的尊重、同情甚至手下留情。把閱卷老師氣得火冒九丈對自己沒有任何好處,只能買回個教訓。
(6)主觀題必須寫在「答題卷」的「指定位置」上,這沒有商量的餘地,考完後跟我商量,我只能安慰您明年繼續努力。
(7)強烈建議您在做主觀題之前先把客觀題的「答題卡」填好,然後再踏踏實實地去做主觀題。即使最後的綜合題沒有做完,您仍有機會通過考試;但如果沒填答題卡就出了考場,啥也不說了。
五、2010年命題趨勢預測
1、由於2010年教材本身的難度提高,2010年的試題不會很輕松。但考生在復習過程中應本著「先易後難」的原則,先把各章節的基本概念、基本規定搞清楚、弄扎實,然後再掌握一些「稅收優惠政策」以及某些特殊行業的「特殊規定」,不同稅種的「稅收優惠政策」無疑是考生必須翻越的障礙。
2、稅法部分(第3-6章)的分值估計在55分左右,3個計算分析題肯定來自稅法部分,也不排除稅法部分出綜合題的可能性(2007年、2008年綜合題均來自第6章)。在計算分析題中,考生應重點關注「營業稅」、「個人所得稅」、「房產稅」和「土地增值稅」的計算。
3、經濟法部分(第1、2、7章)的分值估計在45分左右,綜合題非常有可能出自第2章、第7章,考生應重點關注「勞動合同法」的綜合題。
略有經驗的考生可能知道,以上預測對任何一個略有教學經驗的輔導老師而言,的確是「小兒科」。希望考生理解的是,要具體預測別人在幾個月後怎麼出《經濟法基礎》的試題,對任何人都是一種挑戰(難度大於體育彩票中的36選7),是一次註定會貽笑大方的冒險。既然如此,以上的預測權且當作「猜測」,還是讓我們從第一章慢慢開始吧。
根據目前的通知,《經濟法基礎》考試將於2010年5月15日9:00-11:30進行,提前預祝所有的考生通過自己的艱辛努力,輕松過關!
⑼ 經濟法學教材哪些較好
1.《經濟法基礎理論》(經濟法專業用書),1986年版,20萬字,法律出版社,司法部統編教材; 2.《經濟法教程》(司法部規劃大專法學試用教材),1987年版,39萬字,法律出版社; 3.《經濟法學》(高等政法院校規劃教材),1994年版,48萬字,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4.《經濟法學》(高等政法院校本科用書)1997年版,52萬字,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獲司法部普通高等學校法學優秀教材一等獎; 5.《經濟法學》(高等政法院校法學主幹課程教材),1999年版,69萬字,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獲司法部普通高等學校法學優秀教材二等 獎; 6.《經濟法學》(2002年修訂版),70萬字,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高等政法院校法學主幹課程教材,獲教育部國家級優秀教材二等獎。 7.《經濟法學》(J.M.法律碩士教材)2004年版,67萬字,法律出版社。
⑽ 求,2014年中級會計師職稱考試教材用書+東奧輕松過關1 電子版
不記得是第幾次上傳這些東西了,附件是經濟法的輕一,其他教材和輕松一自己搜索下網路知道或者找下我的回答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