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運輸經濟學需求量

運輸經濟學需求量

發布時間:2021-01-21 15:08:56

① 1) 交通運輸一般有哪五種 2) 運輸經濟學的研究內容是什麼 3) 交通運輸的基本功能是什麼 4) 運輸產品

飛機,公共汽車,火車,輪船 貨車。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運輸經濟學的主要研究對象

第二節 學科發展簡史及主要變化

第三節 馬克思的運輸經濟思想

第四節 運輸的含義及其分類

第二章 交通運輸與國民經濟的關系

第一節 運輸業的一般意義與影響

第二節 交通運輸的經濟意義和影響

第三節 運輸化理論

第三章 運輸結構分析

第一節 各種運輸方式的發展和運輸結構的含義

第二節 運量結構的演變及其影響因素

第三節 運網結構演變及其影響因素

第四節 技術進步與運輸業發展的新動向

第四章 經濟空間的概念和理論

第一節 經濟活動的空間結構

第二節 區位理論

第三節 區域經濟學

.第四節 空間聯系模型

第五章 交通運輸與經濟空間結構

第一節 經濟發展的空間結構模式

第二節 運輸網是經濟空間結構演變的基本條件

第三節 運輸作為區位影響因素的變化

第四節 城市化與交通運輸

第六章 運輸需求..

第一節 運輸需求的概念及其特點

第二節 運輸需求的產生和影響因素

第三節 運輸需求函數分析

第四節 運輸需求與運量預測

第七章 運輸供給

第一節 運輸供給的特點

第二節 運輸生產函數和運輸成本函數

第三節 各種運輸方式的技術經濟特徵和運輸成本

第四節 運輸工程的成本一效益分析

第八章 運輸價格

第一節 運價的意義和功能

第二節 運價的結構及形式

第三節 運價理論及其應用

第四節 運價形成機制

第九章 運輸市場

第一節 運輸市場概述

第二節 運輸市場的分類和結構

第三節 運輸市場的運行環境和規則

第四節 運輸市場的運行

第五節 我國運輸市場的建立與完善

第十章 運輸政策分析

第一節 運輸政策

第二節 運輸管制和運輸管理體制的改革

第三節 各國運輸政策及有關研究的動向

第四節 建立資源節 約型的交通運輸結構

第五節 美國運輸政策演變的實例

第十一章 運輸發展戰略和現代經濟的基礎結構

第一節 運輸發展戰略

第二節 現代經濟的基礎結構

第三節 現代通訊

第四章 現代物流

主要參考文獻...

西方運輸經濟學(第二版),朝榮和

2008年1月,經濟科學出版社

目錄

第二版序言
第一版序言
第一章 運輸需求概述
第一節 運輸需求與支出的關系
第二節 運輸需求生成的簡單例子
第三節 網路上的運輸需求生成
第四節 運輸需求分析的復雜性
附錄1.1 各地小汽車擁有量的差別
附錄1.2 汽油價格與小汽車的需求
附錄1.3 英國交通堵塞嚴重全境道路可能都將收費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第二章 貨物運輸需求
第一節 貨運需求與經濟增長的關系及運輸結構的變化
第二節 貨物類別與運輸距離
第三節 貨運需求分析的計量模型
第四節 貨運需求的價格彈性
第五節 貨運需求的其他影響因素
附錄2.1 貨運需求促使美國鐵路運輸出現復甦勢頭
附錄2.2 運費幽靈
附錄2.3 上海受世界知名快遞公司青睞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第三章 旅客運輸需求
第一節 人們的交通需要
第二節 客運需求的影響因素和需求模型
第三節 客運需求的價格彈性
第四節 有關私人交通的分析
第五節 城市公共客運與私人交通的關系
第六節 旅行時間價值
附錄3.1 汽車油耗和行駛里程的長短期彈性系數
附錄3.2 廉價汽油與時間成本
附錄3.3 飛機票如何定價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第四章 運輸需求與經濟區位的關系
第一節 生產地的區位決定
第二節 城市功能區與交通條件的關系
第三節 市場區位與國際貿易
第四節 地區間客貨交流表(O—D表)
附錄4.1 鋼鐵工業的布點
附錄4.2 應該為節 省10美元而到市區去買東西嗎
附錄4.3 韓國仁川國際機場被評為2006年「全球最佳機場」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第五章 運輸成本的概念、分類與計算
第一節 運輸活動中的機會成本
第二節 運輸成本的分類
第三節 簡單的運輸成本曲線
第四節 運輸業的網路經濟與運輸成本
第五節 運輸成本計算與計量中的其他問題
附錄5.1 大陸航空公司的成功
附錄5.2 美國人為什麼重新購買六缸和八缸的汽車
附錄5.3 運輸業的邊際成本和增量成本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第六章 固定運輸設施的成本
第七章 移動載運工具的擁有成本
第八章 運營成本
第九章 運輸業投資
第十章 運價原理
第十一章 運輸市場結構
第十二章 貨運使用者的自有運輸
第十三章 國際貨物運輸
第十四章 多式聯運與物流業的發展
第十五章 運輸管制與放鬆管制
第十六章 運輸業的外部性

② 運輸經濟學目前包括哪些主要研究領域

運輸經濟學,抄transport economics,研究社會生產襲和生活中旅客和貨物藉助各種運輸工具進行位置轉移的經濟問題的學科。主要包括:
①運輸的性質和特徵,運輸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②運輸與生產力布局的關系,運輸與流通的關系,運輸業的管理體制。
③運輸合理化的經濟效果,運輸業採用新技術的經濟問題,各種運輸技術措施的經濟效果計算及評價。
④運輸業的經濟政策和技術政策及其理論依據。
⑤運輸業的勞動組織、勞動生產率和工資制度。
⑥運價形成,運輸成本分析及運輸業的經濟核算等。
社會主義國家的運輸經濟學在上述研究內容中,重視運輸業內部和外部的各種經濟關系。如運輸業的發展戰略及其宏觀經濟效益和微觀經濟效益的評價,運輸業與工農業的發展比例,各種運輸方式的綜合利用、合理分工和各種運輸方式內部的經濟管理等。

③ 交通運輸經濟學計算題

P=5,Q=40;P=10,Q=20
5→10:e=(20-40)/(10-5)×5/10=2

10→5:e=(40-20)/(5-10)×5/40=1/2

④ 運輸經濟學的與其他學科的關系

根據研究對象的不同,目前與運輸經濟有關的學科,大致可劃分為運內輸經濟學、運輸容地理學、運輸規劃學、運輸工程學、運輸組織學和運輸管理學這樣幾個領域。這幾個領域之間相互聯系和交叉,有時候不容易分得很清楚。一般來說,運輸經濟學抽象和研究的是運輸需求、運輸供給以及運輸市場中的種種經濟規律。而對於地理學家來說,運輸的重要性在於它是影響經濟與社會活動分布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他們關心運輸網空間結構的變化及其與其他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關系。運輸規劃學主要研究運輸業發展中運輸設施建設的布局、規劃原則、規劃方法以及如何確定具體的運輸項目。運輸工程學主要解決具體工程的設計、施工問題和工程中如何提高管理水平、提高效率及效益的問題。運輸管理學則是運輸業經營者關於運輸企業的組織形式、結構規模、如何在運輸市場上競爭和內部如何從事計劃、財務、勞資等方面的經營和管理的學科。

⑤ 運輸經濟學的沿革

隨著社會生產和商品市場的發展,許多國家和地區出現了大批量運輸的需要。在18世紀中,運輸業逐漸成為一個獨立的經濟部門。運輸作為生產過程在流通領域的繼續,成為社會生產的重要因素。城鄉經濟的發展、新區的開發、國內和國際市場的開拓都有賴於運輸。運輸業成為投資的一個特殊領域。運輸經濟的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視。在19世紀,經濟學家對運輸經濟問題作了大量論述,並出版了專著。馬克思在《資本論》中還引用了俄國..楚普羅夫(1842~1908)的《鐵路業務》(1875)一書。在《資本論》中,馬克思對運輸的性質、運輸促進生產力的發展、運輸在流通中的地位和作用、運輸價值和運輸費用等重要經濟問題,作了科學的論述。在近現代,美、蘇等國都出版了運輸經濟學著作。美國D.P.洛克林、L.F.馬文、R.E.韋斯特邁耶等人都各著有取名《運輸經濟學》的著作。他們著重論述政府的運輸法規和政府對運輸業的控制,以運價和成本為重點,兼及財務和勞工問題。蘇聯運輸經濟學的代表著作在30~50年代推T.C.哈恰圖羅夫(1906~)的《運輸配置》、《鐵路運輸經濟原理》和《運輸經濟學》;60~70年代推..哈努科夫主編的《鐵路運輸經濟學》。蘇聯早期的運輸經濟學著作主要描述經濟地理和闡述運輸經濟政策,後期轉向比較系統的理論分析,並著重運輸生產力發展規律的經濟分析和技術政策的經濟效果的定量研究。
我國從20年代後期和30年代開始引進西方的運輸經濟學,先後出版了《交通經濟學》、《鐵路管理學》等著作,介紹運價、運輸成本、財務會計和運輸統計等方面的原理。解放以後,新中國的運輸經濟理論主要是向前蘇聯學習的,結合中國實際也編著了一系列運輸經濟學教材和專著。80年代前後又陸續出版了《鐵路運輸經濟》、《公路運輸經濟學》、《航運經濟》、《中國運輸布局》、《中國交通經濟分析》、《中國的交通運輸問題》等一批著作,其中一些分別討論各部門內部的運輸經濟、管理活動和體制改革,另一些則反映了當時對綜合性宏觀運輸經濟問題進行研究的成果。
在作為運輸經濟學科發展主流所在地的西方國家,運輸經濟學著作與教材在最近20年間發生了很大變化,其突出特點之一是標准經濟學方法的使用。例如:1997年,美國密歇根大學的肯尼思·博伊(Kenneth D. Boyer)的《運輸經濟學原理》(Principles of Transportation Economics)一書出版,該書第一次比較清晰地把運輸經濟分析建立在運輸業網路經濟特性的基礎之上,因此常常被認為是運輸經濟學開始走向成熟的一個標志。此外,還有其他一些人近年來出版的教材,如英國的肯尼思·巴頓(Kenneth J. Button)1993年的《運輸經濟學》(第二版)(TransportEconomics,2ndEdition),斯圖亞特·科爾(Stuart Cole)1998年出版的《應用運輸經濟學——政策、管理與決策》(Applied Transport Economics: Policy, Management and Decision Making, 2ndEdition),普拉克和希爾金(J.B. Polak and A. Heertje)2000年出版的《運輸經濟學分析》(Analytical Transport Economics: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麥卡錫(P.S. McCarthy)2001年出版的《運輸經濟學——理論與應用》(Transportation Economics- Theory and Practices: A Case Study Approach)。
到了20世紀90年代,運輸經濟學學科理論體系逐漸顯現出來。其中代表性的著作有:《運輸經濟學導論》(主編:許慶斌、榮朝和、馬運等,1995),《運輸經濟——實踐、理論和政策》(趙傳運、榮朝和、馬運等譯,1989),1999年上海海運學院陳貽龍教授和長安大學邵振一教授主編的《運輸經濟學》,喬樂中的《運輸經濟學》(成都科技大學出版社,1993)、趙錫鐸的《運輸經濟學》(大連海事大學出版社,1998)、管楚度的《新視域運輸經濟學》(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榮朝和的《西方運輸經濟學》(經濟科學出版社,2002第一版,2008第二版)和杭文的《運輸經濟學》(東南大學出版社,2008)等等。

⑥ 運輸經濟學的杭文 著

出版社: 東南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8年12月
ISBN: 978-7-5641-1550-0 《運輸經濟學》是東南大學交通學院重要的學科基礎課,也是東南大學教改項目和全英文建設課程。《運輸經濟學》教材體現了「東南大學交通運輸專業」這一全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專業和江蘇省特色專業的課程體系和教學改革的最新理念,既彰顯了學科優勢與特色,又突出了基於高水平科研的實踐性。

相對於國內同類教材,本教材的特色及突破主要有:
(1)系統性強,結構清晰,內容豐富
從運輸需求、運輸供給、運輸市場、運輸政策和綜合案例分析五個篇章對運輸經濟學所包含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進行系統而全面的介紹,既定位於高品位的學術讀物,又能滿足接受通識教育的學生和社會讀者等提高素養、獲取知識的需求。
(2)反映關聯學科的重要進展與新成果,具有前沿性和拓展性
在介紹已較為成熟的經濟學基礎理論的基礎上,突破性的加入近幾年國內外代表性的關聯研究成果(如新制度經濟學、行為經濟學的相關研究成果),把新理論、新觀點和新資料及時反映出來,有助於學習者擴展歷史眼光和國際視野。
(3)理論聯系實際,兼顧國際化與本土化
在對運輸經濟學進行理論介紹的同時,書中在每一個重要的理論章節甚至知識點之後,都將附有相關的案例及分析。案例大部分都是發生在中國國內的運輸問題,包括了大量編者及所在院系對中國運輸問題的研究所積累的成果。對這些案例的分析透徹到位,能很好地體現出真實世界中所蘊涵的經濟學原理,並克服其他同類教材或著作在聯系中國實際方面普遍存在的不足。
(4)多視角地分析實際運輸經濟問題,提升學生的創新意識和綜合能力
課程的難度和重點在於對運輸經濟問題的分析需要多視角、多維度地運用綜合知識。教材從章節內容安排方面入手,結合基本概念和知識點的介紹逐步展開各個視角,但這些分析視角不是孤立而是相互聯系的;同時,教材通過多個貫徹全書的系列案例,將各章節分層次、多維度的分析結果進行綜合和提升,以全面培養學習者形成批判精神、創新意識和學術志趣。這也是本教材相對於同類教材的一大特色。 前 言
第一章 運輸經濟學概述
第一節 運輸經濟學概述
第二節 運輸經濟學的發展
第三節 運輸經濟學的學習
第一篇 運輸需求
第二章 運輸需求概述
第一節 運輸需求的概念
第二節 運輸需求的特點
第三節 影響運輸需求的因素
第四節 運輸需求分析的復雜性
第三章 貨物運輸需求
第一節 生產地的區位決定
第二節 貨物運輸需求的屬性
第三節 貨運需求的影響因素
第四章 旅客運輸需求
第一節 人們的交通需要
第二節 客運需求的影響因素
第三節 有關私人交通的分析
第四節 旅行時間價值
第二篇 運輸供給
第五章 運輸供給概述
第一節 運輸供給的概念
第二節 運輸供給的特點
第三節 運輸供給的影響因素
第四節 五種運輸方式的技術經濟特點
第六章 運輸成本
第一節 運輸成本概述
第二節 基本的運輸成本概念
第三節 擴展的運輸成本概念
第四節 運輸成本計算的復雜性
第七章 載運工具的經濟特性
第一節 載運工具的經濟裝載量
第二節 載運工具的運力結構
第三節 載運工具的經濟壽命
第八章 運輸基礎設施的經濟特性
第一節 運輸基礎設施的成本特性
第二節 運輸基礎設施的商品特性
第三節 運輸基礎設施供給的特性
第九章 運輸的外部性
第一節 外部性概述
第二節 運輸的外部性
第三節 運輸外部成本的評估與量化
第四節 交通擁擠概述
第三篇 運輸市場
第十章 運輸服務的定價
第一節 定價原理
第二節 邊際成本定價與效率原則
第三節 現實中的定價方法
第十一章 運輸市場結構
第一節 運輸市場的概念
第二節 運輸市場的類型
第三節 運輸市場結構
第十二章 運輸市場中的交易成本
第一節 交易成本概述
第二節 風險與不確定性
第三節 有限理性與機會主義
第四篇 運輸與政府
第十三章 運輸外部性的控制
第一節 控制運輸外部性的政策選擇
第二節 控制運輸外部性的市場手段
第三節 控制運輸外部性的其他政策手段
第三節 控制運輸外部性的私人方式
第四節 優化運輸外部性的復雜性
第十四章 運輸管制
第一節 管制理論
第二節 運輸管制概述
第三節幾類運輸管制的經濟學分析

⑦ 運輸經濟學 正確制定運價有哪些積極作用

運價是調節運輸市場的重要經濟杠桿,並進而影響著國民經濟的各個方面。如果版運價過高權,可能造成下列不良後果:(1)運輸市場供給增加,需求減少,運力過剩,從而使現有運輸設備得不到充分利用,導致資源浪費。(2)與運輸業有關的其它經濟部門,特別是與運輸業關聯度較高的經濟部門,將會受到不良的影響,限制他們的正常發展。(3)使一些低收入的人得不到必要的運輸服務,或者不得不耗費其收入中較大的份額,使這部分人的生活質量下降。反之運價水平過低,也同樣不利於資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造成種種不合理運輸,導致過量的運輸需求,同樣也使運輸業自身的發展受到限制,財務狀況惡化,運力緊張,制約國民經濟的發展。所以,正確的定價理論顯得尤為重要,下面簡要介紹一些常用的定價理論以及我國在這方面存在的問題。

閱讀全文

與運輸經濟學需求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