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大變革:後金融危機時代的美國與世界》txt全集下載
大變革:後金融危機時代的美國與世界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大變革:後金融危機時代的美國與世界 作者:新浪網財經中心
帶你走進危機下的美國-新浪財經親歷系列活動
2008年在世界經濟史上是非常尋同的一年,為了幫助中國網友更好地了解我們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新浪財經傾力推出《親歷華爾街》系列報道。2008年11月底新浪財經派出專題報道組前往位於金融風暴中心的美國紐約,創網路媒體赴境外采訪之先河。
繼2008年重磅推出《親歷華爾街》專題報道後,2009年3月到4月,新浪財經再次推出親歷系列第二季——《親歷變革中的美國》。這次報道以經濟危機應對之策為核心,歷時36天,報道組橫穿美國大陸,途徑西雅圖、洛杉磯、芝加哥、底特律,紐約等7個城市,相繼采訪了美國各大行業領袖企業高管,包括波音副總裁、通用汽車CFO、芝加哥交易所首席執行官、SUN公司副總裁等,還有諸多政府要員,如加州副州長、舊金山市市長、原白宮金融顧問等。此外,新浪財經赴美報道組還對話了3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邁克爾·斯賓塞,2001;埃德蒙·菲爾普斯,2006;埃里克·馬斯金,2007)和10位美國頂尖經濟學家,深入解讀變革中的美國政治、經濟生活各個層面。
諸多國內媒體對兩次《親歷》系列報道投入了極大的報道熱情,京華時報、揚子晚報,均開設專欄每日刊登新浪財經前方記者發回的稿件。上海天天新報和青年報更是每周兩次整版報道。此外,BTV財經頻道《首都經濟報道》連續半個多月播出《親歷變革中的美國》精華版。
新浪財經,立足高端,面向大……
請採納
❷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怎麼把百億資產破產
在普通人的概念里,新疆商機網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應該屬於高級專家,怎麼可能會破產呢?但歷史上還真有過新疆商機網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捲入破產案的先例。1998年,世界上最大的對沖基金之一長期資本基金瀕臨破產。如果不是美聯儲介入干預,這家資產超過1000億美元的對沖基金將提前十年引發美國金融危機。長期資本基金的創始人中,便有所有金融專業的學生所熟知的兩位諾獎得主,即期權定價理論的提出者邁農.斯科爾斯和羅伯特.默頓。後者的連續時間金融理論是現代主流金融學的基礎。但就是在這兩「大仙」的幫助下,華爾街頂級的基金被搞砸了。
諾獎得主如此,其他專家自不待言。幾乎每年北大學生寫的課程論文或畢業論文都會有幾篇是關於中國開放式和封閉式基金業績評價的。所有的研究結果都表明,中國基金經理的業績貢獻為負數。或者說,如果普通投資者買不需要管理的指數基金,那麼他們的風險調整後收益要顯著超過股票基金。其實美國同行的業績也同樣糟糕。多年來的實證研究表明,共同基金整體的風險調整後,收益要顯著低於市場指數收益。基金的作用主要是為投資者提供不同風格的選擇,而非貢獻收益。所以我給普通投資者的建議是,如果非要買基金,就買指數基金吧。
股評家們會不會表現得好一些呢?答案只有兩字:呵呵。2012年8~11月新浪舉辦的模擬炒股大師賽邀請了55個炒股專家來操盤。在此期間,上證指數為-4.95%,而55個專家的中位數收益僅為-11.66%。其中比較懶的5名專家(如著名的財經評論人「水皮」)從未操作,收益為0,在55個專家中並列第5。模擬炒股跟實盤操作有不小的差別,但相信讀者看了如此的成績之後,應該不再相信什麼股評家了吧?
在散戶投資者看來,媒體上的股評家通常講得頭頭是道。但在專業人士眼中,股評家們的分析一般都缺乏嚴謹的邏輯,很多觀點都不值一駁。某個時常亮相主流媒體的女財經評論人經常缺乏常識地信口開河,成為財經界的笑談。那麼,那些受過一流大學金融專業訓練的股票分析師表現會好一點嗎?答案依然是否定的。中國證券公司僱用的賣方分析師每年發布幾十萬份股票研究報告,超過90%的投資建議為「買入」。在過去幾年有買過股票的讀者應該知道,如果90%為「賣出」建議顯然更合理。
和基金經理的情況相似,賣方分析師的差勁表現也是國際慣例。以2009年為例,華爾街分析師最看好的十大股票平均收益為22%,最不看好的股票平均收益「僅為」70%,同期標普指數漲幅為26%。出現這種情況並不奇怪,因為賣方分析師存在的目的就是招攬生意。如果分析師建議客戶賣出某上市公司的股票,那麼東家將很難從這家上市公司接到發行股票的活兒。
從2001年開始,美國證交會開始著手調查華爾街投行分析師的利益沖突問題。監管部門的調查表明,前十大投行都存在迫使分析師發出過度樂觀投資建議的現象。在監管部門訴訟的威脅下,2003年4月華爾街十大投行同意支付總共13.8億美元的罰金,並承諾保證分析師意見的獨立性。從事後效果來看,罰款是交了,研究報告還是沒變。2008年初,次貸危機前夕,雷曼兄弟公司已經風雨飄搖。但是跟蹤雷曼的17個華爾街分析師中,有9個建議「持有」,5個建議「買入」,2個建議「強烈買入」,只有1個建議「賣出」。看過這段,估計大家對華爾街「金融精英」的理解有所增進。
我們上面討論的邏輯有些不連貫。開始我們討論的是專家們的能力問題,到後面討論的是操守問題。那麼如果撇開操守問題,股評家和分析師們自己的投資業績如何呢?曾有「中國第一庄托」之稱的趙笑雲2011年回歸中國股市成為私募基金經理,剛開工沒3個月基金凈值便跌去了1/4,大幅跑輸大盤。其他股評家們的表現也好不到哪裡去。針對中國陽光私募基金的業績回歸分析表明,私募基金在同等風險水平下一樣跑輸大盤。而私募基金經理的三大來源是共同基金經理,股評家及分析師。私募基金的激勵機制源自美國對沖基金,在超過保底收益的情況下,基金經理可以分取超額部分的20%。因此私募基金的業績應該是基金經理真實能力的體現。
多年以來的學術研究表明,部分基金經理可能會在一段時間內表現優於大盤,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快便泯然眾人。對沖基金在這方面有著非常糟糕的記錄。往往一家基金好上幾年之後,立刻轉頭給投資者帶來巨額虧損。著名的老虎基金曾在二十年的歷史中為投資者帶來平均20%的收益,但2000年做空日元帶來的50億美元虧損將其業績直接歸零。2005年不凋花基金經理亨特曾獨力帶來10億美元的巨額利潤,翌年他便創下紀錄,一周內為投資者虧掉了50億美元。2008年做空次貸名噪一時的保爾森基金2012年的業績表現高居排行榜第一名,只不過這一次是倒數第一。如此種種。
這么多年來,有資格被稱為投資大師的人並不少,譬如沃倫.巴菲特、彼得.林奇(麥哲倫基金經理)和喬治.索羅斯(量子基金經理)。但相比規模龐大的投資專家隊伍而言,有著超凡業績(以及超凡運氣)的基金經理仍屬滄海一粟。你願意親自操刀去和基金經理們一爭高下,還是認命去追隨大盤呢?多數人會選前者。由於這個原因,90%的散戶跑輸大盤
❸ 詹姆斯·麥吉爾·布坎南的個人經歷
1956年以前,他在田納西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英國劍橋大學、倫敦經濟學院等校任教。現任喬治——梅森大學經濟學教授。
1949年,布坎南接受田納西大學的聘請,成為該校的教授,並開始了他的學術生涯。1955年至1956年,布坎南靠富布賴特獎學金在義大利進行了為期一年的研究,受到了歐洲財政學派的影響,使他進一步堅定了關於政府不是一種理想的制度的觀念。
從義大利回國後,1956年至1968年,布坎南在弗吉尼亞大學任麥金太爾講座經濟學教授,他與W.納特建立了研究政治經濟學和社會哲學的托馬斯·傑斐遜中心,並於1958年至1969年擔任該中心主任,在些期間逐步奠定了公共選擇理論的基礎。
1962年,他發表了公共選擇理論的奠基著作——《贊同的計算》(與戈登·塔洛克合著),並與塔洛克一起創建了公共選擇學會和出版了名為《公共選擇》的雜志。
1968年至1969年,布坎南在洛杉磯的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任教。1969年以後,布坎南在弗吉尼亞理工學院任教,與塔洛克一起創建和領導了公共選擇研究中心。1982年他隨該研究中心遷到弗吉尼亞的喬治·梅森大學,任該校經濟學教授。
布坎南是該中心主任並冠有霍爾伯特·L·哈里斯大學教授稱號。布坎南曾獲得兩個榮譽博士頭銜,一個是梅森大學於1982年授予的,另一個是澤里奇大學1984年授予的。自1976年以來,他還是美國企業研究所的名譽學者和美國科學藝術研究院院士。1983年,他成為美國經濟協會的有突出貢獻會員。1983——1984年擔任了美國北部經濟協會的會長,1984——1986年,擔任了M.T.皮萊林協會的會長。他在1971年還擔任過美國經濟協會副會長的職務。
新浪財經訊 北京時間1月10日上午消息,據外電報道,公共選擇理論的里程碑人物、198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詹姆士-布坎南(James M. Buchanan)周三在黒堡去世,享年93歲。
❹ 高分懸賞!!有關德爾菲法的預測實例!!
德爾菲法預測2007年考研人數背景資料
考研相關數據
歷年考研人數統計
1994年 11.2萬人
1995年 15.5萬人
1996年 20.4萬人
1997年 24.2萬人
1998年 27.4萬人
1999年 31.9萬人
2000年 39.2萬人
2001年 46 萬人
2002年 62.4萬人
2003年 79.9萬人
2004年 94.5萬人
2005年 117萬人
2006年 127.12萬人
2001——2005報名人數與錄取人數
年份 報名人數 增長人數 增幅 錄取人數 報名錄取比例
2005年 117萬 22.7萬 24.1% —— ——
2004年 94.5萬 14.8萬 18.4% 33萬 34.92% (2.9:1)
2003年 79.7萬 17.4萬 27.7% 27萬 33.87% (3.0:1)
2002年 62.3萬 16.3萬 35.6% 19.5萬 31.30% (3.2:1)
2001年 46萬 6.8萬 17.3% 11.05萬 24.02% (4.2:1)
對2007年考研人數的預測,聘請了10位專家用德爾法進行預測,具體數據見下表:
專家編號
專家意見
征詢次數 1 2 3 4 5 6 7 8 9 10
第一輪 130 120 128 137 124 156 134 121 110 123
第二輪 136 139 129 141 124 148 135 129 125 127
第三輪 136 143 130 142 138 141 135 134 131 136
從表中不難看出,專家們在發表第二輪預測意見時,大部分的專家都修改了自己的第一輪預測意見,只有編號為5的專家們堅持自己第一輪的意見。專家們發表第三輪預測意見時,只有編號為1,7的專家堅持自己第二輪的意見。經過三輪征詢後,專家們預測值的差距在逐步縮小:
在第一輪征詢中,專家的最大預測值是156與最小預測值110相差46萬人
在第二輪征詢中,專家的最大預測值是148與最小預測值124相差24萬人
在第三輪征詢中,專家的最大預測值是143與最小預測值130相差13萬人
用平均數法確定最終預測值:
(136+143+130+142+138+141+135+134+131+136)/10=136.6(萬人)
2007年考研人數預測結果為136.6萬人。
❺ 請問學習經濟學的一些基礎知識該看什麼書籍。 麻煩大家推薦。我意思是很基礎的。
一、入門教材:人大版《經濟科學譯叢系列》 1、曼昆《經濟學原理》上下冊,88元。梁小民教授翻譯。曼昆為哈佛高才生,天才橫溢,屬新古典凱恩斯主義學派,研究范圍偏重宏觀經濟分析。 該書為大學一年級學生而寫,主要特點是行文簡單、說理淺顯、語言有趣。界面相當友好,引用大量的案例和報刊文摘,與生活極其貼近,諸如美聯儲為何存在,如何運作,Greenspan 如何降息以應付經濟低迷等措施背後的經濟學道理。該書幾乎沒有用到數學,而且自創歸納出"經濟學10大原理",為初學者解說,極其便利完全沒有接觸過經濟學的人閱讀。學此書,可了解經濟學的基本思維,常用的基本原理,用於看待生活中的經濟現象。可知經濟學之功用及有趣,遠超一般想像之外。推薦入門首選閱讀。目前國內已經有某些教授依據此書編著《西方經濟學》教材,在書中出現"經濟學10大原理"一詞,一眼便可看出是抄襲而來。2、 薩繆爾森《經濟學》(Economics) 薩繆爾森,新古典綜合學派的代表人物,1970年成為第一個榮獲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美國人。研究范圍橫跨經濟學、統計學和數學多個領域,對政治經濟學、部門經濟學和技術經濟學有獨到的見解。目前經濟學各種教科書,所使用的分析框架及分析方法,多採用由他1947年的《微觀經濟分析》發展糅合凱恩斯主義和傳統微觀經濟學而成的"新古典綜合學派"理論框架。他一直熱衷於把數學工具運用於靜態均衡和動態過程的分析,以物理學和數學論證推理方式研究經濟。目前經濟學理論數學化大行其道,此翁實始作俑者。 《經濟學》由美國麥格勞--希爾圖公司1948年初版。現已出第16版,通行全世界。國內50年代由高鴻業教授根據英文第10版翻譯,商務印書館於1981年出版。市面之16版,是和諾德豪斯合寫,由蕭深教授翻譯,並拆為《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兩個單行本出版。 全書結構宏偉,篇幅巨大。可謂博大精深。滲透老薩數十年經濟學見解。字里行間,三言兩語,每有深意。其中諸如"熱情的心,冷靜的頭腦"、"相關未必因果"等言語,可謂經濟學之《老子》。讀完該書,可了解經濟學所探討問題在經濟學體系中之位置及分析框架,對經濟學有一個完備之認識框架。知識龐雜,有一體系框架,則適宜以後更進一步學習。學之愈深,愈知此框架之重要。盡管該框架在宏觀經濟學的微觀基礎方面仍有斷層,但不失為一個好框架。此書國內有機工版發行之英文版。建議直接閱讀英文版。 3、斯蒂格利姿《經濟學》及系列輔助教材。斯蒂格利姿在信息經濟學成就甚高,此書可作為前二者的補充,前二者所涉及經濟學內容主要是以價格理論及邊際分析為基礎,不包括不對稱信息經濟學、不確定性分析部分。斯蒂格利姿之《經濟學》可填充前二者之空白。 盡管三位作者政策傾向不同,但教材體現凱恩斯主義的特徵稍多一點,總體上講,教材相當客觀和公允。很適宜做入門教材。
❻ 權靜的介紹
權靜,2007年初加盟新浪財經,任新浪財經編委、主持人及記者,從業四年多以來,專訪回眾多答國內外政要、企業巨頭及知名經濟學家,如中國銀監會主席劉明康、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斯蒂格利茨、匯豐控股主席葛琳、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秘書長古利亞、投資大師吉姆-羅傑斯、IMF副總裁朱民、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厲以寧、張維迎等,以及國內外工商界領導者、企業家逾百位。
❼ 傳奇模式公司的老總是誰啊
陳天橋陳天橋簡介 出生年份:1973 籍貫:浙江新昌 盛大網路發展有限公司 職位:董事長兼CEO 畢業院校:復旦大學 上海盛大網路總裁中學時代酷愛歷史 介紹陳天橋的書籍:書名:《盛大傳奇——陳天橋和他的「藍海」之路》作者:劉世英(主編)張路 吳比(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出版時間:2007年1月 介紹: 盛大網路總裁陳天橋簡歷陳天橋在復旦大學求學時就曾被評為上海市當年唯一的「上海市優秀學生幹部標兵」。2002年末,陳天橋因其在產業發展中的突出貢獻先後當選為"上海IT青年十大新銳"、「2002中國經濟貢獻年度封面人物」等。陳天橋現任中國游戲工作委員會副理事長、上海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副會長、上海游戲專委會主任委員、上海信息服務業協會副理事長、共青團中央第十五屆候補中央委員。陳天橋先生現任盛大網路董事長兼總裁,被國外媒體稱為"中國互動娛樂業第一人"。陳天橋創辦盛大網路的創始人,在他的帶領下,三年多來盛大網路已發展成為一個員工近七百人、資產規模數億元的集互動娛樂產品開發、運營、銷售為一體,涉足周邊產品、出版物,形成立體化品牌經營平台的大型集團化企業。盛大網路在網路游戲領域已經取得了世界級的成就:目前其自主研發、代理運營產品的累計注冊用戶超過一億五千萬人次,同時在線人數超過百萬人,月平均銷售額數千萬元,在中國擁有65%以上的市場佔有率,是世界上用戶規模最大、收益額位居前列的網路游戲企業,被國外媒體譽為世界三大網路游戲企業之一。 陳天橋,盛大網路發展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1990年於復旦大學經濟系學習,並以優異的成績提前一年完成學業。在校期間,陳先生始終擔任重要學生領導職務,並於1993年被授予上海市唯一的「優秀學生幹部標兵」稱號。 畢業後,在上海陸家嘴集團歷任該集團下屬公司的副總經理、集團公司董事長秘書等職務。 1999年創辦上海盛大網路發展有限公司,並擔任執行董事兼總經理職務,全面主持公司發展戰略規劃和業務運營,是盛大網路最核心的管理人員。 2001年,盛大網路宣布正式進入互動娛樂企業,並先後代理運營了《傳奇》、《新英雄門》、《瘋狂坦克》等多款大型網路游戲。在陳先生的帶領下,盛大成為世界上擁有最多同時在線用戶數的網路游戲運營商,盛大網路目前的注冊用戶近六千萬人,同時在線人數超過60萬人,實現月平均銷售額數千萬元,在中國擁有65%以上的市場佔有率,成為中國互動娛樂產業的領軍者。 榮譽稱號 2004年10月 由中國作家出版集團、中信文化傳媒集團和文藝報社聯合主辦的「2004中國文化產業論壇」上,盛大董事長兼CEO陳天橋榮獲「2004年度中國文化產業十大傑出人物」稱號。 2004年9月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雜志《技術評論》(Technology Review)出版的十月號評出了「2004年度全球青年技術傑出人物100名」(簡稱TR100),盛大網路董事長兼CEO陳天橋入選「04年度TR100電腦新銳」。 2004年9月 由信息產業部、文化部支持,中國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主辦,軟體世界雜志社等承辦的「2004年度(第二屆)中國網路游戲年會」在京召開。盛大網路董事長兼CEO陳天橋當選「2004年度網路游戲風雲人物」; 2004年5月 經美中國際合作交流促進會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國際商報社聯合推薦,美中經濟合作組織執委會正式推選上海盛大網路發展有限公司為"美中經濟合作組織中國首席企業",盛大網路董事長兼CEO陳天橋先生為"美中經濟合作組織中國首席企業家"。 2004年5月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歐元之父"、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教授羅伯特·蒙代爾教授命名的世界經理人成就獎在"世界經理人峰會"上正式揭曉,盛大網路董事長兼CEO陳天橋入選"羅伯特·蒙代爾/世界經理人成就獎·未來領袖"."蒙代爾世界經理人成就獎"是目前國內經濟,管理,商業領域的最高獎項 2004年3月 由共青團中央宣傳部以及《中國青年雜志社》聯手評選的"2003中國青年年度人物"揭曉,盛大網路董事長兼CEO陳天橋當選為年度財富人物。 2004年2月 盛大董事長兼CEO陳天橋在由《新聞晚報》文藝部和上海網路游戲專業委員會以及 www.17173.com聯合主辦, www.the9.com和 www.9you.com協辦的2003年度《新聞晚報》網路游戲玩家十大新聞評選中,被評選為「2003年度游戲界風雲人物」 2004年1月 盛大董事長兼CEO陳天橋在太平洋電腦網和新浪科技舉辦的「2003年度中國十大IT風雲人物排行榜評選」中,被評選為十位叱吒中國IT業界的名人之一 2004年1月 盛大董事長兼CEO陳天橋在由人民網、新浪網、經濟觀察報和天極網主辦,天極網承辦,雅虎中國、千龍新聞網、電腦報和YNET.COM協辦的「2003年度中國IT風雲榜」評選中,被評選為「2003年度10大風雲人物」 2004年1月 盛大董事長兼CEO陳天橋被《互聯網周刊》和新浪網評選為「2003中國新經濟年度人物」 2004年1月 盛大董事長兼CEO陳天橋被2003華東IT年會上被評選為「2003年華東信息產業年度經濟人物」 2004年1月 盛大董事長兼CEO陳天橋在搜狐新聞主辦、鳳凰衛視特別協辦的「2004搜狐新聞年會」中,被評選為「2003年度十大IT風雲人物」 2003年12月 盛大董事長兼CEO陳天橋在文化部網路文明工程組委會、光明日報社、中國網主辦,人民日報、文匯報、南方日報、中國文化報協辦的「2003年度傑出文化人物評選」活動中被評選為 「2003年度傑出文化人物」 2003年12月 盛大董事長兼CEO陳天橋在中國中央電視台主辦的「2003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評選」頒獎典禮上榮膺「年度新銳獎」 2003年7月 盛大董事長兼CEO陳天橋被中國共青團中央委員會第十五屆大會選舉為中央候補委員 2002年12月 盛大董事長兼CEO陳天橋被共青團上海市委、上海市信息化辦公室、上海市青年聯合會評選為 「上海IT青年十大新銳」
❽ 大變革的txt全集下載地址
大變革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2008年在世界經濟史內上是非常尋同的一容年,為了幫助中國網友更好地了解我們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新浪財經傾力推出《親歷華爾街》系列報道。2008年11月底新浪財經派出專題報道組前往位於金融風暴中心的美國紐約,創網路媒體赴境外采訪之先河。
繼2008年重磅推出《親歷華爾街》專題報道後,2009年3月到4月,新浪財經再次推出親歷系列第二季——《親歷變革中的美國》。這次報道以經濟危機應對之策為核心,歷時36天,報道組橫穿美國大陸,途徑西雅圖、洛杉磯、芝加哥、底特律,紐約等7個城市,相繼采訪了美國各大行業領袖企業高管,包括波音副總裁、通用汽車CFO、芝加哥交易所首席執行官、SUN公司副總裁等,還有諸多政府要員,如加州副州長、舊金山市市長、原白宮金融顧問等。此外,新浪財經赴美報道組還對話了3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邁克爾·斯賓塞,2001;埃德蒙·菲爾普斯,2006;埃里克·馬斯金,2007)和10位美國頂尖經濟學家,深入解讀變革中的美國政治、經濟生活各個層面。
諸多……
❾ 哪裡可以看到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論文
你可以去這http://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economics/laureates/看看他們因什麼得獎,然後上JSTOR搜索,很少有中文的,大都數都是英文的。
諾貝爾經濟學獎是瑞典國家銀行為紀念阿爾弗雷德·諾貝爾而設立的獎項,也稱瑞典銀行經濟學獎。
經濟學獎並非根據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遺囑所設立的,但在評選步驟、授獎儀式方面與諾貝爾獎相似。1968年起,獎項由瑞典皇家科學院每年頒發一次,頒獎遵循對人類利益做出最大貢獻的原則。1969年(瑞典國家銀行成立300周年慶典時)第一次頒獎,由挪威人弗里希和荷蘭人揚·廷貝亨共同獲得,美國經濟學家薩繆爾森、弗里德曼等人均獲得過此獎。
2019年10月14日,201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由阿比吉特·班納吉、艾絲特·杜芙若及邁克爾·克雷默摘得獎項。
❿ 現在大家都搞市場經濟,應只學經濟知識對嗎
微觀經濟學是什麼呢?
一、簡介
微觀經濟學(Microeconomics)(「微觀」是希臘文「 μικρο 」的意譯,原意是「小")又稱個體經濟學,小經濟學,是現代經濟學的一個分支,主要以單個經濟單位(單個生產者、單個消費者、單個市場經濟活動)作為研究對象分析的一門學科。
微觀經濟學是研究社會中單個經濟單位的經濟行為,以及相應的經濟變數的單項數值如何決定的經濟學說;分析個體經濟單位的經濟行為,在此基礎上,研究現代西方經濟社會的市場機制運行及其在經濟資源配置中的作用,並提出微觀經濟政策以糾正市場失靈;關心社會中的個人和各組織之間的交換過程,它研究的基本問題是資源配置的決定,其基本理論就是通過供求來決定相對價格的理論。所以微觀經濟學的主要范圍包括消費者選擇,廠商供給和收入分配。
二、研究內容
微觀經濟學包括的內容相當廣泛,其中主要有:均衡價格理論、消費者行為理論、生產者行為理論(包括生產理論、成本理論和市場均衡理論)、分配理論、一般均衡理論與福利經濟學、市場失靈與微觀經濟政策。
微觀經濟學的研究方向:微觀經濟學研究市場中個體的經濟行為,亦即單個家庭、單個廠商和單個市場的經濟行為以及相應的經濟變數。
它從資源稀缺這個基本概念出發,認為所有個體的行為准則在此設法利用有限資源取得最大收獲,並由此來考察個體取得最大收獲的條件。在商品與勞務市場上,作為消費者的家庭根據各種商品的不同價格進行選擇,設法用有限的收入從所購買的各種商品量中獲得最大的效用或滿足。家庭選擇商品的行動必然會影響商品的價格,市場價格的變動又是廠商確定生產何種商品的信號。廠商是各種商品及勞務的供給者,廠商的目的則在於如何用最小的生產成本,生產出最大的產品量,獲取最大限度的利潤。廠商的抉擇又將影響到生產要素市場上的各項價格,從而影響到家庭的收入。家庭和廠商的抉擇均通過市場上的 供求關系表現出來,通過價格變動進行協調。
因此,微觀經濟學的任務就是研究市場機制及其作用,均衡價格的決定,考察市場機制如何 通過調節個體行為取得資源最優配置的條件與途徑。微觀經濟學也就是關於市場機制的經濟學,它以價格為分析的中心,因此也稱作價格理論。微觀經濟學還考察了市場機制失靈時,政府如何採取干預行為與措施的理論基礎。微觀經濟學是馬歇爾的均衡價格理論基礎上,吸收美國經濟學家張伯侖和英國經濟學家羅賓遜的壟斷競爭理論以及其他理論後逐步建立起來的。凱恩斯主義的宏觀經濟學盛行之後,這種著重研究個體經濟行為的傳統理論,就被稱為微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只是研究 對象有所分工,兩者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並無根本分歧。兩者均使用均衡分析與邊際分析,在理論體繫上,它們相互補充和相互依存,共同構成現代西方經濟學的理論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