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牛奶可樂經濟學講的是什麼
通過身邊的一些現象及實例,用經濟學家的眼光來看生活。例如牛奶盒為何是方的而可樂瓶卻是圓瓶子等
2. 什麼叫牛奶可樂經濟學
《牛奶可樂經濟學》是今年備受關注的一本書,原名叫做《經濟博物學家:破解日常生活的密碼》。作者羅伯特?弗蘭克教授著有最暢銷的中級經濟學教材《微觀經濟學和行為》,他教的微觀經濟學入門課程每年都會吸引6000多名學生,他布置過這樣的書面作業:「利用經濟學原理,探討你親身觀察到的事件或行為模式中的有趣問題。」而且不要長篇大論,字數限制在500字以內。「文章裡面不要摻雜復雜的技術,要假設你是在給一個從沒上過經濟學課的親戚講故事。」
《牛奶可樂經濟學》就是一本這樣的故事合集。問題千奇百怪,分析工具卻相當簡單——成本效益原則。當一個行動帶來的收益大於成本時,人們就會採取行動。這是絕大多數舉動的根源。
比如,為什麼最暢銷的書常常打折銷售,而最熱門的電影卻不打折?
因為對電影院來說,最稀缺的資源不是電影本身,而是座位。大受歡迎的電影即使不打折也會滿座,出於收益最大化的考慮,電影院有理由不給票價打折。但是書不一樣,如果預見到哪些產品更熱門,賣家往往可以提前准備好充足的庫存。賣家給書打折以促進銷量,是更有利的做法。
為什麼機票現賣價格更高,而演出門票現買卻更便宜?
因為航空業主管們發現,出公差的商務人士更傾向於臨時決定出行安排,而他們往往是高收入者,要麼很富裕,要麼可報銷,對價格並不敏感。而演出不一樣,高收入者一般不願意到最後一刻才買票,臨時買票畢竟要面對不知道能不能買到、也不知道還有什麼樣的座位等不確定因素。事到臨頭才在售票口買票的,大多是對價格比較敏感的人。
為什麼「維多利亞的秘密」要提供價值數百萬美元的鑲鑽胸罩,雖說從來沒人買過?
因為鑲鑽胸罩顯然是個很能夠吸引眼球的新聞噱頭,而且成本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高,它的主要價值在於鑲鑽,而鑽石很容易回收,可以重復使用。但是,它起到的作用卻非常明顯。它改變了人們對送禮物該花多少錢的參照系,把「別人花了幾百萬美元」的想法悄悄灌輸到人們的意識里,於是,花幾百美元買上一款高級胸罩就顯得沒那麼荒謬了。
為什麼男性立法者也贊成廢除一夫多妻制呢?
很多人覺得一夫多妻制對女人不利、對男人來說倒是件好事。其實,對於一部分男士來說,一夫多妻制的確是有利的,但是,多妻制會造成男女比例失衡,女性供應量持續短缺,不少男人完全結不上婚,男人面臨的壓力更大,所以,禁止多妻制的法律實際上充當了一種限制惡性競爭的協議,以免男人過得太辛苦。
為什麼某企業獎勵員工一輛豪華轎車,而不是等值的現金?
經濟學家有一個很有說服力的觀點:最好的禮物,往往是我們想要但是又不捨得買的東西。被獎勵,等與別人幫著自己做出了選擇,自己可以開開心心享受獎品,又無需為自己的奢侈行為感到愧疚。
為什麼很多酒吧喝一杯清水賣四塊錢,但咸花生卻可隨意索要?
理解這種做法的關鍵在於,花生的生產成本雖然比水高,但花生和酒是互補的。客人花生吃得越多,要點的酒或者飲料也就越多。水雖然幾乎沒有成本,但是客人水喝得越多,點的酒自然也就越少了。所以,即便水成本更低,酒吧還是要給它定個高價,打消顧客的消費積極性。
書中提出了100多個這樣的問題,全部來自於日常生活經驗,涉及產品設計、供求關系分析、公用品、人際關系、心理學、職場風雲等等各個方面,作者說「這些生活中的問題不是公式和概念,它們並沒有標准確切的答案,每個人都有可能給出更多更合理的解釋。」這也許正是此書的魅力所在。人人都可以從經濟學的角度來分析經濟生活現象,我思故我在,人生因此充滿樂趣。作為一個「從沒上過經濟學課的親戚」,這種書讓人讀得真是高興。別出手眼,獨特的觀察角度,如同一場美妙的智力探險,情趣盎然。不枝不蔓,一個圈子也不繞,盡量用最簡單的方法來解決問題,沒有高深的數學模型,成本效益原則,邊際效益分析,機會成本分析……都是最基礎的經濟學概念。如同高手,無招勝有招,手中不需藏利器,拈花飛葉,皆可傷人,何必非要倚天劍、屠龍刀?
灑家依葫蘆畫瓢,也舉出兩個故事來試試看。
第一,限塑令一出,為什麼大超市積極響應,農貿市場的商販卻我行我素?是他們缺乏環保意識嗎?
這不是素質問題,是成本收益對比問題。通過限塑令的實施,大超市不但可以節省下每年幾十萬元的的免費塑料袋,而且還可以從幾毛錢一個的環保塑料袋、幾元一個的無紡布袋中獲取利潤,同時還營造了環保的正面形象,當然積極得多。而農貿市場的多家商販們面臨激烈的同質化競爭,不能提供免費塑料袋的,可能就把顧客趕到隔壁那家菜攤去了。
第二,為什麼買盜版書會有內疚感,而從網上在線收看、下載視頻,大多數人完全不內疚?
首先,是書籍往往是個人作品。我們買盜版書侵害到了這個人的利益,一個具體的受害者很容易引起我們的內疚感。而電影背後往往是一個團隊、一個實力雄厚的大公司,我們就不太容易慚愧。而且,很多小眾電影,在院線市場和碟片市場根本無法看到,因為這種電影的市場太小,商家無法從上映和出版碟片中獲利。這種即使想花錢買正版也無處可買的無奈也沖淡了負疚感。
這樣觀察、分析身邊的現象,著實很有趣。德謨克利特說,寧願找到一個因果的解釋,也不願獲得波斯的王位。我們沒有德謨克利特那麼偉大,能一生以探求事物之間的因果必然性為至大樂趣,但起碼,了解我們置身其中的這個世界,了解身邊發生的事情背後的原因,總是有意義的吧?積極地思考,總勝過渾渾噩噩,不是嗎?
當然,如果你拒絕動這類腦筋,堅信只要存在的事物必定有它的道理,然後心安理得地接受,然後見怪不怪,當然也是一種活法,也未為不可。
3. 牛奶可樂經濟學中所闡述的經濟學道理
牛奶可樂經濟學:最妙趣橫生的經濟學課堂》,書中千奇百怪的例回子,加上妙趣橫答生的分析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經濟學家羅伯特·弗蘭克另闢蹊徑:讓每位讀者都成為經濟學家。他在自己的經濟學概論課上,布置了一篇書面作業:「利用經濟學原理,探討你親身觀察到的事件或行為模式中的有趣問題。」他在課堂上說,「文章字數有限制,500字以內。很多出色的論文比這還要短得多。文章裡面不要摻雜復雜的技術。要假設你是在給一個從沒上過經濟學課的親戚講故事。最好的論文,普通人一看就明白了,而且一般都不用什麼公式和圖表。」
4. 牛奶可樂經濟學1和牛奶可樂經濟學2的區別
《牛奶可樂經濟學2(行為經濟學版)》是《牛奶可樂經濟學》的續篇。作者以更加專業的角度來闡釋生活中的博物經濟學案例。
5. 《牛奶可樂經濟學》中的十萬個為什麼之三(牛奶可樂
這不是故弄玄虛,這是美國教授羅伯特?弗蘭克在康奈爾大學教經濟學課程的時候,收集學生課堂問題和作業而編輯的一本書―――《牛奶可樂經濟學》上面的問題,在看到解釋後的,才恍然大悟,事情原來是這樣子的。也正是這樣源於生活、妙趣橫生的問題引
6. 《牛奶可樂經濟學》為哪些日常生活中問題提供了經濟學的解答
舉例:
1.為什麼筆記本電腦能在任何國家的供電標准下運作,其他大部分電器卻不能?
在筆記本的生產初期,其購買者大多是需要帶著它們國內外到處出差的商務人士。對這些人來說,在國際航班上帶著沉重的變壓器,實在是一種無法接受的負擔。所以,筆記本電腦生產商從一開始就在電腦里內置了變壓器。
2.為什麼牛奶裝在方盒子里賣,可樂卻裝在圓瓶子里賣?
原因之一可能是,軟性飲料可樂類大多是直接就著容器喝的,所以,由於圓柱形容器更趁手,抵消了它所帶來的額外存儲成本。而牛奶卻不是這樣,人們大多不會直接就著盒子喝牛奶。
在超市裡,大多數軟性飲料都是放在開放式貨架上的,這種架子便宜,平常不存在運營成本。但牛奶則需專門裝在冰櫃里,冰櫃很貴,運營成本也高。所以,冰櫃里的存儲空間相當寶貴,從而提高了用方形容器裝牛奶的收益。
3.為什麼硬幣上的人像都是側面像,紙幣上的人像卻是正面像?
簡單的說,盡管畫家大多偏愛正面肖像,可金屬雕版中存在的技術難題,使得人們難以在硬幣上畫出辨識度高的正面肖像。硬幣上可供作畫空間一般不過4厘米見方,由於精細度不夠,很難畫出一張能叫人輕易辨識的正面肖像。反之,如果只畫側面像,要認出主體來就容易多了。要在硬幣上畫出足夠精細的正面肖像,技術上辦得到,但費用極為可觀。同時,隨著硬幣的流通,精緻的細節很快就會磨損掉,且正面肖像的精細和復雜,能防止製造偽鈔。
《牛奶可樂經濟學》是2008年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美國康奈爾大學管理學院的教授羅伯特·弗蘭克Robert H Frank,他喜歡在自己的課堂上給學生布置「博物經濟學作業」,讓學生寫小短文,提生活中的問題,並以經濟學的視角做出回答。經過幾年的積累,這些問題被收集成冊,作者便從中提取了100多個事例編輯成本書,教會讀者用經濟學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工作,並在不同的環境下巧妙地應用經濟學原理,與此同時,體驗到作為「經濟學家」美妙之處。
7. 牛奶可樂經濟學的成本效益原則
成本效益原則,是所有經濟學概念的源頭。它提出,惟有當行動所帶來的傾外效益大於傾外成本時,你才應該這么做。多簡單的概念啊,不是嗎?可要活學活用起來,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你想在隔壁的校內雜貨店買一個鬧鍾,價位 20 美元。有個朋友告訴你,同樣的鬧鍾在城裡的凱馬特超市只賣 10 美元。你會進城買這個 10 美元的鬧鍾嗎?還是直接在隔壁的雜貨店買?不管你到哪裡買,如果鬧鍾出了故障,都由製造商保修。
當然,這里並沒有絕對正確或錯誤的答案。每個人都必須權衡相關成本和收益。可當我們問別人在這種情況下怎麼做的時候,大多數人都選了去凱馬特超市買鬧鍾。再看看下一個問題.
你想在隔壁的校內雜貨店買一台筆記本電腦,價值 2510 美元。同樣的電腦,在城裡的凱馬特超市賣 2500 美元。不管你在哪兒買.出了問題都要退回原廠保修。你會在哪兒買這台電腦呢?
這一回,大多數人說他們會在學校里買。就問題本身而言,這樣回答並不算錯。但如果我們問一個理性的人在這兩種情況下應該怎麼做,他會說,成本效益原則清楚地表明,兩次的回答應當一樣。畢竟,在兩個例子當中,你進城去的效益都是 10 美元,也就是你省下來的錢。成本是你為了進城所付的代價。在兩例當中,這也是一樣的。既然成本一樣,效益一樣,那麼答案自然也該一樣才對。然而,大多數人似乎認為,去城裡買鬧鍾,能省 50 %的錢,而買台2510 美元的電腦,只能省 10 美元,前者的效益似乎比後者要大得多。可惜這不是正確的思考方式。按百分比來想問題放在其他地方或許合適,但在這兒不行。所以,你顯然應當權衡成本和收益。看看成本效益原則如何在不尋常的例子里發揮作用,能讓你講出有趣的故事來:向朋友提出這些問題,看看他們會怎麼做。這一類的對話,能加深你對成本效益原則的理解和認識。
8. 《牛奶可樂的經濟學》
這本書是關於博物經濟學的,寫的不錯,用生活中經常碰見的問題解釋經濟學內原理,對於容初學者或者一般讀者比較適合,對於財經專業的人士也有思維啟迪作用。這本書體系還是比較嚴謹的,涉及經濟學基本原理、供求理論、國際貿易、信息經濟學等等,《在星巴克要買大杯咖啡》側重點和它不同,那本書主要談價格理論、供求關系。個人認為《牛奶可樂的經濟學》體系更清晰,更全面,值得一讀。
9. 牛奶可樂經濟學的牛奶可樂經濟學2
作者:(美國)羅伯特·弗蘭克 譯者:閭佳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頁碼:260 頁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9787300101132
·裝幀:平裝
·開本:16
讀者對象:商業人士、學生、教師
定價:39.80元 為什麼專業投資顧問的投資建議不可靠?
為什麼航空公司提供的機上餐那麼難吃?
為什麼手動檔汽有5個檔位,自動檔卻只4個?
為什麼收取會員費的網球俱樂部還要收取場地費?
為什麼一個花盆裡出產的糧食總量,養不活全世界?
本書是《牛奶可樂經濟學》的續篇。作者以更加專業的角度——例如,消費者行為學和組織行為學——來闡釋生活中的博物經濟學案例。
如果你閱讀過《牛奶可樂經濟學》,那麼這本書看後和會對經濟學和行為學有更深的了解,如果你覺得《牛奶可樂經濟學》太淺,那麼這本書將挑戰你的經濟學知識。如果你沒閱讀過《牛奶可樂經濟學》,那麼這本書依然前者保持了輕松、活潑、逗趣的風格。 第一部分 歡迎來到妙趣橫生的經濟學世界第1章 像經濟學家一樣思考你應該先參加工作,還是先去上大學?父母們是否願意自家孩子跟「經濟人」結婚?為什麼航空公司提供的機上餐那麼難吃?經濟學核心概念決策中的成本效益原則常見的決策陷阱邊際效益和邊際成本曲線博物經濟學第2章 供給與需求為什麼航空公司機票發售採取先到先得的政策?為什麼蘋果在旺季銷售下降,海邊別墅卻在旺季價格上升?經濟學核心概念自由市場與低收入人群供給與需求/均衡價格與均衡數量第二部分 當消費者行為學碰上經濟學第3章 理性選擇理論和需求理論的應用燃油稅和回扣政策有什麼玄機?為什麼游樂園收取固定門票,而不按游樂項目受歡迎的程度單項收費?經濟學核心概念理性選擇模型需求曲線消費者剩餘二部定價需求的價格彈性第4章 信息經濟學為什麼含蓄是一種迷人的品質?為什麼小城市的人在職業裝上的花銷比大城市的人少?經濟學核心概念潛在對手間的信息溝通難於造假原則充分披露原則檸檬原則炫耀性消費第5章 偏好探源:利他及其他非利己行為的重要性為什麼人們有利他的行為?為什麼人們要去給總統選舉投票?經濟學核心概念利他選擇/承諾機制/囚徒困境/喜好的差異性/公平原則第6章 認知局限和消費者行為為什麼在棒球界,年度新秀選手的次年表現一般都不好?為什麼房產經紀經常會帶客戶看兩棟基本一樣的房子,其中之一便宜、條件又好?經濟學核心概念非對稱價值函數/沉沒成本和機會成本/幸福感預測偏差/判斷標准和偏見第三部分 當組織行為學遇上經濟學第7章 產品為什麼一個花盆裡出產的糧食總量,養不活全世界的人口?為什麼建築工人現場製作牆體,而在屋頂上使用預制結構?經濟學核心概念投入產品以及產品函數/短期產品/長期產品/規模效益第8章 成本為什麼尼泊爾用人工生產砂礫,而美國用機器製造?為什麼工會強烈支持最低工資法?經濟學核心概念短期成本/生產分配/長期成本/選擇最優投入組合第9章 完全競爭為什麼彩色照片比黑白照片成本低?為什麼到20世紀70年代中期,18輪大貨車突然開始採用機翼型設計?經濟學核心概念利潤最大化/完全競爭/看不見的手/完全競爭的應用第10章 壟斷為什麼有些醫生和律師會對低收入顧客收取折扣價?為什麼電影院經營者對學生提供折扣電影票,但爆米花卻不打折?經濟學核心概念壟斷的定義/壟斷的5種來源/完全價格歧視/二級價格歧視第11章 不完全競爭為什麼公司有時會做一筆明知永遠也用不著的投資?為什麼如今大多數城市的雜貨店比20世紀30年代時少得多?為什麼紐約市居民區的雜貨店比洛杉磯市的多?經濟學核心概念博弈論/納什均衡概念/霍特林模型/消費者偏好與廣告第12章 勞動力要素為什麼雨天難打車?為什麼閑暇不是吉芬品?經濟學核心概念短期勞動力需求/長期勞動力需求/勞動力的市場需求曲線/勞動力的供給第13章 資本要素為什麼壟斷企業的股票,並不比完全競爭企業的股票好?為什麼投資信息不可靠?
10. 牛奶可樂經濟學
這不是故弄玄虛,這是美國教授羅伯特?弗蘭克在康奈爾大學教經濟學課程的時候,收集學生課堂問題和作業而編輯的一本書―――《牛奶可樂經濟學》上面的問題,在看到解釋後的,才恍然大悟,事情原來是這樣子的。也正是這樣源於生活、妙趣橫生的問題引起了我閱讀的興趣,憑著興趣,竟一發不可收拾,一口氣讀完,現在回想起來,有點遺憾。遺憾的是,沒有在閱讀中進行仔細思考,沒有先對問題進行求解,而直接閱讀了後面的答案。這本書的內容是用經濟學的原理和方法來解釋生活中的各種現象的,並通過這些事例和解釋來加深對經濟學的理解。看完後,給我的啟示,就是為什麼不多問「為什麼」?
經濟學認為,人是有理性的,人能夠根據自身利益的得失來權衡自己的行為。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習慣了周邊的事物,沒有對發生在身邊事物的存在性進行思考,更沒有對其合理性進行考量,沒有對事物的表象進行深入地探究。其實,日常生活中每種事物的背後都蘊含著經濟學道理。很多時候,我們只是習慣了,認為是理所當然,這種思維方式在我閱讀這本書時,還在發揮著作用。直到看了此書後,才發現以前的認識水平有多淺,理論與實際脫離的有多大。當然,答案不是唯一的,換個角度,會有不同地見解。
也許,你會覺得這樣生活太累,象個經濟學家。看這本書,你千萬不要這樣的想法,它只是讓你覺得經濟學就是這樣簡單又實際。此書收錄了多個有趣的例子,根據具體事例理解這些原理,誰都能毫不費力地掌握它。他提取日常生活經驗中100多個事例,教會您用經濟學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工作,並在不同的環境下巧妙地應用經濟學原理,與此同時,在這種愉悅而輕松的閱讀中掌握了經濟學看似深奧的原理,認識世界的水平也就提高了,在決策時也就更加富於理性。
試用這兩個准則來解釋征管中一些現象。為何部分財務人員在納稅申報時,不備齊涉稅資料?為何稅收管理員在通知納稅人補涉稅資料時,財務人員不反對?其實,上述問題的答案在於機會成本上。日常,我們所接觸地納稅人大多是中小型企業,財務人員由於各種因素的影響,其業務水平普遍不高,換句話說,就是機會成本較小。如果財務人員業務水平高,如取得中級會計師或注冊會計師等資格證書,他們的機會成本較高,在決策時,不考慮周全,損失就會大於收益,在准備納稅申報時,自然會充分准備各類資料,正確填寫申報表,准確計算稅款,否則,重復意味著損失。那為何稅收管理員不將平時工作消化在平時,而熱衷於集中整理資料?試用成本效益原則來解釋,稅收管理員是國家公務人員,雖有各類績效考核,但其收益變化並不明顯,假設這項工作收益恆定,對稅收管理員的吸引自然會降低,工作的熱情也就不會很高,而我們稅收管理員每天付出機會成本,可以根據能力大小來衡量,在理性經濟人視角下,機會成本可能大於收益。
理論來自於生活,現在回答開頭的問題:一是因為消費的習慣,可樂大多是直接就著容器喝的,所以圓柱形拿在手裡更方便,而牛奶卻不是這樣,雖然有的配了吸管。二是產品的不同特性,牛奶需要專門裝在冰櫃里,運營成本高,用方盒子裝無非就是能節省點貯存空間,我們在超市看到可樂大多放在開放式貨架上,運營成本低。冰櫃里的存儲空間相當寶貴,從而提高了用方形容器裝牛奶的收益。
打字不易,如滿意,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