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經濟法婚姻

經濟法婚姻

發布時間:2021-01-22 04:57:53

經濟法論述題:從合同法角度說明婚姻關系。急用!!!越詳細越好,要是回答的好還會繼續給分的。

對婚姻的本質,不同的歷史時期及各國有不同的認識,主要有契約說、婚姻倫理說、信託關系說、制度說、身份關系說。而我國的學者大多持身份關系說,認為婚姻法律關系本質上是一種身份關系,婚姻雙方在財產上的權利義務關系是附隨於人身上的權利義務的。創設這種關系的婚姻行為是一種身份法上的行為,行為人須有結婚的合意,但是婚姻成立的條件和程序,婚姻的效力,婚姻解除的原因等,都是法定的,而不是當事人意定的。因此,不應當將婚姻行為視為契約,將婚姻關系視為契約關系。身份關系說是目前中國婚姻法學界的通說。對於婚姻的本質作者以合同的觀點看待婚姻的本質(即婚姻的本質就是特殊的合同)。作者從以下七個方面分析婚姻的本質是特殊的合同。
一、從合同的概念看婚姻的含義
我國《合同法》第二條規定本法所稱合同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合同的特徵有三:合同是多方(主要是雙方的法律行為),合同本身是當事人有意識的、有目的的能夠產生預期法律效果的法律行為。合同是一種法律事實。②合同的目的是產生民事法律關系的變化,也即民事主體因權利義務關系的產生、變更和消滅。③合同的基礎是當事人平等和自願婚姻是男女雙方為共同生活之目的而依法結成的以人身和財產權利義務為內容的一種民事合同。婚姻都是法律事實中的行為,它的目的指為當時社會制
度所確認的男女兩性的結合及其他社會關系、建立的基礎是平等自願。
婚姻作為自然人的男女兩性的結合其主體是平等的,他們之間的結合是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設立、離婚是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終止。所以從概念上看,兩者具有相極其相似之處。
二、從合同的基本原則看婚姻家庭的基本原則
合同的基本原則有:自願原則、法律地位平等或稱平等原則、公平原則、誠實信用原則、合法原則、法律約束力原則。婚姻的基本原則有:婚姻自由、男女平等、一夫一妻、夫妻互相忠實、家庭成員敬老愛幼、保護婦女、兒童和老人的合法權益、計劃生育。

《合同法》第三條規定:「合同當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當事人不得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另一方。」該條規定了合同當事人法律地位平等原則。合同當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首先是指當事人之間在合同關系中不存在管理與被管理、服從與被服從的關系。合同平等意味著機會平等、當事人在適用合同規則上的平等。

合同的自願原則相對應的是婚姻自由原則。婚姻自由,是指婚姻當事人按照法律的規定在婚姻問題上所享有的充分的權利,任何人不得強制或干涉。我國《憲法》第49條規定:「禁止破壞婚姻自由」,《婚姻法》第2.3.5條分別規定「實行婚姻自由」、「禁止包辦、買賣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為。」、「結婚必須男女雙方完全自願。」婚姻自由的內容包括:結婚自由與離婚自由。結婚自由,是指婚姻當事人有依法締結婚姻關系的自由。當事人是否結婚,與誰結婚,是其本人的權利,任何人無權干涉。離婚自由,是指夫妻有依法解除婚姻關系的自由。婚姻的成立和維系都應以愛情為基礎,當雙方感情確已破裂,夫妻關系無法繼續維持時,解除這痛苦的婚姻關系,無論對雙方或對社會都是幸事。雙方當事人在婚姻問題上也沒有管理與被管理、服從與被服從的關系。
《合同法》第五條規定「當事人應當遵循公平原則確定各方面的權利和義務」。公平原則指本著社會公認的公平觀念確定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主要體現為:
①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應當按照公平合理的標准確定合同的權利義務,不能使合同的權利義務顯失公平。
②當事人發生糾紛時,法院應當按照公平原則對當事人確定的權利義務進行價值判斷,以決定其法律效力。
③當事人變更、解除合同或者履行合同,應體現公平精神,不能有不公平行為。合同的平等原則與公平原則相對應的是婚姻的男女平等、一夫一妻原則。
男女平等是指男女應在婚姻家庭關系中,享有同等的權利,負擔同等的義務,也是一種法律地位平等的體現。我國《憲法》第48條第1款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在政治的、經濟的、文化的、社會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權利。」男女平等體現在婚姻關系方面權利義務平等,在家庭關繫上地位平等,雙方之間不存在管理與被管理,服從與被服從的關系。一夫一妻,是指一男一女結為夫妻的婚姻制度實行一夫一妻制是社會主義婚姻關系的必然要求,符合婚姻的本質、符合社會主義道德觀。一夫一妻也體現了合同的公平原則,一夫多妻或一妻多夫都是不公平的,雙方的權利義務則不平等。

合同的誠實信用原則。

《民法通則》第6條規定:「當事人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合同法》第6條規定:「當事人在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時應當遵循誠實信用的原則,不得有欺詐行為。」誠實信用原則體現於合同的訂立、履行、變更和終止等各個方面和各個階段。誠實信用原則的一個重要功能是作為解釋合同的重要依據。它要求當事人進行民事活動必須具備誠實、善意的內心狀態,對民事活動有重要指導作用。合同的誠實信用原則對應的是婚姻中夫妻互相忠實、家庭成員敬老愛幼原則。夫妻在共同生活中互相忠實,互相尊重是夫妻關系的基本准則。夫妻之間應忠於感情,應該誠實、坦誠相待以及互敬互愛,相互以禮相待,不得侮辱對方,並應尊重對方的獨立人格及其獨立權利,家庭成員間敬老愛幼,互相幫助,維護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關系是家庭成員之間相互關系的基本准則。

合法原則與法律約束力原則。

《民法通則》第6條規定「民事活動必須遵守法律,法律沒有規定的,應當遵守國家政策。」《合同法》第7條規定「當事人訂立、履行合同,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擾亂社會經濟秩序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合同法》第8條規定「依法成立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按照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不得擅自變更或者解除合同。」「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上述規定體現了法律約束力原則。它要求:
①合同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前提是依法成立;
②法律約束力原則首先表現為合同具有履行力;
③當事人不得擅自變更和解除合同;
④違反合同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與上述原則相對應的是保護婦女、兒童和老人的合法權益、計劃生育原則。我國《婚姻法》、《婦女權益保障法》、《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以及《人口與計劃生育法》與合同法上關於合法原則、法律約束力原則是一致的。

三、從合同的成立看婚姻的成立。

合同的成立,是指當事人通過要約和承諾的方式對合同的必要條款達成合意。婚姻的成立,又稱結婚,是男女雙方依照法律規定的條件和程序確立的夫妻關系的一種法律行為。合同成立的法律要件和婚姻的成立要件也是相似的。

(一)主體上的要求:當事人為雙方或者多方。所謂當事人,指參加合同關系承擔訂立合同所產生的實體權利和義務或者法律責任的人。合同通常是雙方當事人簽訂的,即使為第三人利益所簽訂的合同,合同的訂立人實際上仍然是雙方當事人,第三人只能是享受合同的利益。綜觀各國婚姻,合法有效的婚姻大多具有備三個特徵:
①結婚行為的主體必須是異性男女。
②結婚行為是一種法律行為,必須依照法律規定的條件和程序才能成立。
③結婚行為的結果是確立夫妻關系。

(二)內容上要求:具備了必要條款。必要條款是合同成立必不可少的內容,如標的、數量等,缺少這些內容就無法成為合同。而婚姻成立的必要條件有:雙方意思表示的一致性、法定婚齡、禁止結婚的疾病、禁止結婚的親屬的規定,同樣婚姻不具備這些要件,則婚姻不能成立或是無效。內容上的要求兩者也存在相似之處。

(三)形式上的要求。合同的成立,要通過要約和承諾方式達成合意,這種合意又通過一定的形式表示出來,不同的合同有不同的形式要求,有書面的、口頭的也有其他形式。有的特殊合同還要求履行必要的登記等手續。而婚姻的成立形式要件,如雙方意思的一致性,即雙方達成合意,同時具備法律規定的結婚程序與方式如登記制、儀式制、登記與儀式或結合制。形式上的要求兩者也大同小異。

四、從合同的效力看婚姻的效力
合同的效力可分成有效、無效、可撤銷和效力待定的合同。合同法關於效力待定和可撤銷合同的規定是新增加的內容。從婚姻法上來看,原婚姻法從效力角度只有效婚姻,而缺少無效婚姻和可撤銷婚姻的規定,修訂後的婚姻法增加了婚姻效力的一些規定,主要就是無效婚姻和可撤銷婚姻的規定,很顯然,婚姻法上的變化或修訂是參考了合同法的內容,從理論上已經把婚姻視作特殊的合同來看待。
有效合同的要件為
①合同當人必須是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②意思表示真實;
③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
而有效婚姻的要件主要有
①必須達到法定婚齡,我國《婚姻法》第6條規定:「結婚年齡,男不得早於22歲周歲,女不得早於20周歲」這與合同的當事人必須是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是相對應的;
②男女雙方完全自願,這同樣體現了婚姻當事人的意思表示必須真實;
③禁止有配偶者結婚,禁止一定范圍的血親結婚和禁止有一定疾病的患者結婚,這與合同法規定的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其本質都是一致的。
無效婚姻制度與合同法中的無效合同的規定有異曲同工之妙。所謂的無效合同指存在無效事由(違反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或違反社會公共利益),雖已成立但自始不具有法律拘束力的合同。無效婚姻的是指違反婚姻成立要件的違法婚姻,不具有婚姻的效力。我國《婚姻法》第10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無效
①重婚的;
②有禁止結婚的親屬關系的;
③婚前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婚後尚未治癒的;
④未到法定婚齡的。」
這些規定,實質上是法律對無效婚姻的強制性規定(也包含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無效的內容),這與無效合同的本質規定也是完全一致的。
可撤銷的合同指因意思表示瑕疵而經撤銷權人請求,由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裁判使其效力自始消滅的合同。可撤銷的婚姻,指男女雙方或一方缺乏結婚的合意,因受他方的脅迫而結合的違法婚姻。《婚姻法》第11條規定:「因脅迫結婚的,受脅迫的一方可以向婚姻登記機關或人民法院請求撤銷該婚姻」。在此,可撤銷的婚姻也是因當事人的意思表示瑕疵即缺乏結婚的合意,故有權要求撤銷該違法婚姻。兩者的請求撤銷的期限都是1年,法律規定撤銷權的目的都在於充分保護受害人和尊重受害人意願而非強制宣布其無效。

五、從合同的終止看婚姻的終止
合同的終止是指因一定事由的產生或出現而使合同權利義務歸於消滅。婚姻的終止是指合法有效的婚姻關系因發生一定的法律事實而消滅。其後果直接表現為夫妻間的權利義務解除,即權利義務歸於消滅:夫妻身份終止,同居義務終止,扶養義務終止,夫妻間繼承權消滅。

從性質上看,合同終止的事由分為兩類:一是根據當事人意思所產生的事由,如合同的合意解除;債務的相互抵銷;債務的免除;債務的提存。二是法律規定的事由,如法定的解除,債務的混同。同樣,婚姻終止的事由也可以分為兩類:一是離婚而終止,離婚指婚姻關系當事人在生存期間依法解除婚姻關系的法律行為,離婚,也是依一方或雙方當事人意思所產生的事由;二是因配偶一方死亡而終止。近現代大多數國家的法律都認為,配偶一方死亡,婚姻關系中的主體一方不復存在,自然引起婚姻關系的終止。在此,同樣與合同終止第二類中的法律規定的事由有相似之處。
合同終止後的誠信義務。《合同法》92條規定:「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後,當事人應當遵循誠實信用的原則,根據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為使合同關系善始善終,確保有關當事人的利益,合同法規定了合同終止後的附隨義務。我國《婚姻法》第38條規定,離婚後,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權利,另一方有協助的義務。42條規定:「離婚時,如一方生活困難,另一方應從其住房等個人財產中給予適當幫助」。這同樣體現了離婚當事人在終止婚姻關系後的附隨義務。

六、從合同的違約責任看離婚的過錯賠償

合同的違約責任是指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合同約定,所應承擔的採取補救措施、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等民事責任。所謂離婚過錯賠償,是指因夫妻一方的重大過錯致使婚姻關系破裂的,過錯方應對無過錯方的財產損失或精神損失予以物質賠償的法律制度。我國修改前的婚姻法並無離婚損害賠償制度,而國外立法卻早在幾百年前就確立了這項制度。如《法國民法典》第266條規定:在因一方配偶單方過錯而宣告離婚的情況下,該一方對另一方配偶因婚姻解除而受到的物質上與精神上的損失,得受判處負損害賠償責任。我國台灣地區《民法典》第1056條也規定夫妻之一方,因判決離婚而受損害者,得向有過失之他方,請求賠償。離婚損害賠償制度之所以早在世紀即登上人類的立法舞台,是因為該制度體現了懲罰、保護與補償的功效。我國新婚姻法在救助措施與法律責任一章確立了離婚損害賠償制度。《婚姻法》第46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
①重婚的,
②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
③實施家庭暴力的,
④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婚姻合同所包涵的婚姻權利與婚姻義務主要由婚姻法所設定的。合同強調權利,婚姻意味著權利;而婚姻權利是靠婚姻義務的履行來實現的,婚姻意味著義務,或者說,婚姻意味著責任。配偶雙方必須履行相互忠誠、相互扶助等義務。當一方不履行義務時,如虐待、遺棄、通姦等,必然會導致對方的財產或精神損害,而這種損害又不能通過離婚得到平息和補救,所以只有通過賠償的方式才能使無過錯方得到財產補償和精神慰藉。顯然,這是婚姻的合同本質的有力體現。換句話說,離婚損害賠償責任其實是一種合同責任,是合同一方不能完全履行合同義務婚姻義務而致使對方合同權利婚姻權利受損失的法律後果。可見,確立離婚損害賠償制度,凸現了婚姻的本質,揭開了婚姻本質的面紗。婚姻的本質是一種合同,而合同不僅強調權利,更強調自由。因此我們可以說,婚姻意味著自由。法律上的婚姻自由制度的根據就是合同自由,包括結婚自由與離婚自由。離婚不僅使夫妻雙方的婚姻權利義務關系終止,即解除了婚姻合同,而且也必將使無過錯一方處於弱勢狀態。婚姻關系中處於弱勢的一方就是婚姻領域里的。弱者在解除婚姻合同之後,往往陷入離婚所引發的心理傷感或精神顧慮,甚至基本的物質生活也不能保證。為了避免這一系列問題的出現,許多婚姻弱者寧願勉強維持脆弱不堪的婚姻合同,也不會輕易選擇離婚。由此,婚姻自由的空間顯得捉襟見肘,婚姻自由原則不能得到有效的保證,背離了婚姻的本質,違反了婚姻法的原則和精神。相反,確立了離婚損害賠償制度,就可以使無過錯一方得到相應的救濟、補償和安慰。這樣就消除了當事人為解除婚姻合同帶來的許多顧慮,從而拓展和深化了婚姻的自由空間。修改前的婚姻法沒有離婚損害賠償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婚姻自由,尤其是離婚自由。新婚姻法把這項制度明確規定下來,不僅是對婚姻本質的整體認可,更透視出了婚姻合同中的具體內涵,特別是內涵。
也就是說,離婚損害賠償制度的確立,進一步保障了婚姻的自由,拓展了婚姻自由的空間。

七、婚姻是特殊的合同作為婚姻的特殊合同與合同具有不同之處,主要體現在
①合同的標的為財物或財產,而婚姻主要體現為身份關系。我國《合同法》第二條規定:本法所稱合同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的協議。婚姻、收養、監護等有關身份關系的協議,適用其他法律的規定,合同法在此也是把婚姻這種合同作為一種特殊合同對待的。
②婚姻的自由度比合同的自由度要小,它受到的限制和約束多,婚姻自由包括結婚自由與離婚自由,但它往往受到倫理道德、子女的制約與限制,而合同的自由包括締約自由、解除合同以及及終止合同的自由要比婚姻的自由寬泛得多。合同還存在主體和內容的變更以及合同的轉讓(一方將合同的權利或義務全部或者部分地轉讓給第三人)。合同還存在效力待定的合同。這些都是婚姻所不具備的。另外,婚姻成立的條件和程序,婚姻的效力,婚姻解除的原因等,許多的情況都是法定的,這些也是婚姻作為合同的一種特殊之處。但它無論如何特殊也都不影響婚姻作為合同的本質即婚姻是一男一女為了共同的利益而自願終身結合、互為伴侶、彼此提供性的滿足和經濟上的幫助以及生男育女的合同本質。長期以來,婚姻的本質在我國受到禁錮,承認婚姻是一種合同彷彿就是把婚姻看成了一種交易。應當說,這種理念迴避了婚姻關系的本來面目,也限制了婚姻自由原則的貫徹和實現。近來,隨著民眾理念的漸趨深入,有關婚姻本質的認識也越來越明晰。可喜的是,這種認識已經反映到婚姻立法上來。這次婚姻法修正案中就有許多制度折射出了婚姻的合同本質。

夠詳細了吧。北大陳興良教授的論文。

❷ 婚姻法,繼承法是不是經濟法的淵源

這個是與婚姻家庭有關系的法律
不是經濟法的淵源
合同法,

❸ 法律專業畢業論文中婚姻法好寫還是經濟法好寫

D都差不多,我們兩個方面都可以
完成你急不
要是急先跟我溝通一下

❹ 經濟法和婚姻法等是不是都屬於民法

婚姻法屬於民法。經濟法是獨立於民法的。

❺ 憲法、刑法、民法、經濟法、公司法、勞動合同法、婚姻法有什麼區別和聯系

區別很明顯,就是他們調整的范圍不同,如同鐵道部管理鐵路事務,民專航局管飛行,公安屬部管治安一樣,各有自己的管轄范圍。至於聯系,可以說,它們是我國法治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正是因為有了這些法律,我們才能生活在一個有序的社會里。至於你所說的,我可以打個不太恰當的比喻。憲法就好比是祖母,它是我國法治的根基,基礎。刑法、民法是憲法的孩子,是法治的基幹。公司法、勞動合同法、婚姻法等,是民法的孩子,憲法的孫子女,是憲法基本精神的具體體現。經濟法只是學理上的稱謂,客觀不存在這個部門法。
不一定精確,但可以這么理解。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❻ 下列不屬於我國法律部門的是 A.憲法 B.經濟法 C.婚姻法 D.勞動與社會保障法

當代中國法律部門包括憲法、民法、刑法、行政法、經濟法、訴訟程序法、勞動與社會保障法、環境法、軍事法。

❼ 請問《憲法、刑法、民法、訴訟法、經濟法、勞動法、婚姻法》之間的關系。及各種法律的通俗解釋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是特定社會政治經濟和思想文化條件綜合作用的產物,它集中反映各種政治力量的實際對比關系,確認革命勝利成果和現實的民主政治,規定國家的根本任務和根本制度,即社會制度、國家制度的原則和國家政權的組織以及公民的基本權利義務等內容。國家內部政治力量的對比關系的變化對憲法的發展變化起著直接作用,同時國際關系也對憲法發展趨勢有所影響。
制訂刑法、民法、訴訟法、經濟法、勞動法、婚姻法等法律都不能違反憲法。

刑法是規定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法律,是掌握政權的統治階極為了維護本階級政治上的統治和經濟上的利益,根據其階級意志,規定哪些行為是犯罪並應當負刑事責任,給予犯罪人何種刑事處罰的法律。刑法有廣義刑法與狹義刑法之分。廣義刑法是一切刑事法律規范的總稱,狹義刑法僅指刑法典。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與廣義刑法、狹義刑法相聯系的,刑法還可區分為普通刑法和與特別刑法。普通刑法指具有普遍使用效力的刑法,實際上即指刑法典。特別刑法指僅使用於特定的人、時、地、事(犯罪)的刑法。在我國,也就是指單行刑法和附屬刑法。

民法(Civil law),是規定並調整平等主體的公民間、法人間及其他非法人組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是國家法律體系中的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民法既包括形式上的民法(即民法典),也包括單行的民事法律和其他法律、法規中的民事法律規范。

訴訟法部門指規范訴訟活動的法律。主要包括有《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
另外,訴訟法部門還包括《仲裁法》、《監獄法》以及《律師法》等等。
訴訟法指的是規定訴訟程序的法律的總稱,是打官司時所應遵循的行為規范。訴訟法是典型的法律程序法。在中國有三大訴訟法,分別是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在法治比較發達的國家,除了以上三大訴訟法外,一般還有憲法訴訟。(中國目前還沒有憲法訴訟,因此沒有規范違憲案件審理的程序法)

經濟法是國家從整體經濟發展的角度,對具有社會公共性的經濟活動進行干預,管理和調控的法律規范的總稱。經濟法的概念是經濟法學研究的首要問題,也是經濟法立法,司法等活動的基礎問題。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經濟法現象在世界各國大量出現,經濟法概念問題也成為經濟法學界爭執最多的問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勞動合同法共分8章98條,包括:總則、勞動合同的訂立、勞動合同的履行和變更、勞動合同的解除和終止、特別規定、監督檢查、法律責任和附則。勞動合同法是規范勞動關系的一部重要法律,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屬於社會法。

1950年5月1日公布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是新中國頒布的第一部法律。全文分為8章,包括原則、結婚、夫妻間的權利和義務、父母子女間的關系、離婚、離婚後子女的撫養和教育、離婚後的財產和生活及附則,共27條。內容以調整婚姻關系為主,同時涉及家庭關系方面的各種重要問題。1980年9月10日,第五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通過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自1981年1月1日起施行,原婚姻法自新法施行之日起廢止。2011年8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婚姻法最新司法解釋。

❽ 經濟法的特徵是什麼與憲法,民法,婚姻法的特點有什麼不同為什麼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是特定社會政治經濟和思想文化條件綜合作用的產物,它集中反映各種政治力量的實際對比關系,確認革命勝利成果和現實的民主政治,規定國家的根本任務和根本制度,即社會制度、國家制度的原則和國家政權的組織以及公民的基本權利義務等內容。國家內部政治力量的對比關系的變化對憲法的發展變化起著直接作用,同時國際關系也對憲法發展趨勢有所影響。
制訂刑法、民法、訴訟法、經濟法、勞動法、婚姻法等法律都不能違反憲法。

刑法是規定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法律,是掌握政權的統治階極為了維護本階級政治上的統治和經濟上的利益,根據其階級意志,規定哪些行為是犯罪並應當負刑事責任,給予犯罪人何種刑事處罰的法律。刑法有廣義刑法與狹義刑法之分。廣義刑法是一切刑事法律規范的總稱,狹義刑法僅指刑法典。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與廣義刑法、狹義刑法相聯系的,刑法還可區分為普通刑法和與特別刑法。普通刑法指具有普遍使用效力的刑法,實際上即指刑法典。特別刑法指僅使用於特定的人、時、地、事(犯罪)的刑法。在我國,也就是指單行刑法和附屬刑法。

民法(Civil law),是規定並調整平等主體的公民間、法人間及其他非法人組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是國家法律體系中的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民法既包括形式上的民法(即民法典),也包括單行的民事法律和其他法律、法規中的民事法律規范。

訴訟法部門指規范訴訟活動的法律。主要包括有《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
另外,訴訟法部門還包括《仲裁法》、《監獄法》以及《律師法》等等。
訴訟法指的是規定訴訟程序的法律的總稱,是打官司時所應遵循的行為規范。訴訟法是典型的法律程序法。在中國有三大訴訟法,分別是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在法治比較發達的國家,除了以上三大訴訟法外,一般還有憲法訴訟。(中國目前還沒有憲法訴訟,因此沒有規范違憲案件審理的程序法)

經濟法是國家從整體經濟發展的角度,對具有社會公共性的經濟活動進行干預,管理和調控的法律規范的總稱。經濟法的概念是經濟法學研究的首要問題,也是經濟法立法,司法等活動的基礎問題。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經濟法現象在世界各國大量出現,經濟法概念問題也成為經濟法學界爭執最多的問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勞動合同法共分8章98條,包括:總則、勞動合同的訂立、勞動合同的履行和變更、勞動合同的解除和終止、特別規定、監督檢查、法律責任和附則。勞動合同法是規范勞動關系的一部重要法律,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屬於社會法。

1950年5月1日公布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是新中國頒布的第一部法律。全文分為8章,包括原則、結婚、夫妻間的權利和義務、父母子女間的關系、離婚、離婚後子女的撫養和教育、離婚後的財產和生活及附則,共27條。內容以調整婚姻關系為主,同時涉及家庭關系方面的各種重要問題。1980年9月10日,第五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通過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自1981年1月1日起施行,原婚姻法自新法施行之日起廢止。2011年8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婚姻法最新司法解釋。

❾ 西南政法大學的婚姻法,民法和經濟法考研學哪個比較好

經濟法較好,民法稍差,婚姻法哪學都一樣。不過西政原來這幾科的基礎還好,全國處於中上游,但這幾年沒有太多影響力,總體比北京要差,但要考民法較好!

❿ 法律包括哪些例如:婚姻法之類的,等。

一、憲法
包含憲法、國旗法、國徽法、國家安全法、專立法法、全國人民代表大屬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國防法、軍事設施保護法等
二、民商法
包含民法通則、繼承法、物權法、合同法、侵權責任法、婚姻法、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公司法、海商法、保險法、專利法、反壟斷法、證券法、票據法、拍賣法、擔保法、商標法、反不正當競爭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質量法等
三、經濟法
包含競爭法(1、反壟斷法;2、反不正當競爭法)消費者法(1、消費者權益保護法;2、產品質量法;食品安全法)銀行業法(1、商業銀行法;銀行業監督管理法)財稅法(1、稅法;2、審計法)勞動法(1、勞動法;2、勞動合同法)土地法和房地產法(1、土地管理法;2、城鄉規劃法;3、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環境保護法
四、三國法
包含國際法、國際司法、國際經濟法
五、刑法
六、行政法
七、訴訟法和仲裁製度
包含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

閱讀全文

與經濟法婚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