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不學初級會計職稱經濟法基礎能直接學習中級經濟法嗎
可以。初級會計職稱和中級會計職稱之間沒有關系,可以跳過初級會計職稱直接考中級會計職稱。當然,中級會計職稱要求一定的從業年限:大專學歷者5年,本科4年,雙學位或研究生班畢業的2年,碩士1年。上述年限從取得會計證當年計算到報名中級當年年末。具體報考中級會計職稱考試要滿足的條件有以下幾點:
1、基本條件
報名參加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的人員,應具備下列基本條件:堅持原則,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品質;認真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以及有關財經法律、法規、規章制度,無嚴重違反財經紀律的行為;履行崗位職責,熱愛本職工作;具備會計從業資格,持有會計從業資格證書。
2、具體條件
報名參加會計專業技術中級資格考試的人員,除具備基本條件外,還應具備下列條件之一:1)取得大學專科學歷,從事會計工作滿5年;2)取得大學本科學歷,從事會計工作滿4年;3)取得雙學士學位或研究生班畢業,從事會計工作滿2年;4)取得碩士學位,從事會計工作滿1年;5)取得博士學位。
上述有關學歷(學位),是指經國家教育行政部門認可的學歷(學位)。有關會計工作年限,是指報考人員取得規定學歷前後從事會計工作時間的總和,其截止日期為考試報名年度當年年底前。對通過全國統一考試,取得經濟、統計、審計專業技術初、中資格,並具備上述基本條件的人員,可報名參加相應級別的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
報考人員應根據相應級別報名條件規定,提交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學歷或學位證書、相關專業技術資格證書、居民身份證明等證明材料。香港、澳門居民應提交本人身份證明,台灣居民應提交《台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
Ⅱ 初級,中級,高級會計師有什麼區別
注冊會計師,又叫執業會員。按照規定,要想成為執業會員,除了通過注冊會計師全部考試科目後,還需要具備在中國境內從事2年以上的審計業務。並且考取注冊會計師證書之後,只能在會計師事務所工作。當然,要想在企業或者金融機構工作的話,可以申請成為非執業會員。執業和非執業之間的區別就是能否享有審計簽字權。
在會計行業,要想獲得升職加薪的機會,可以通過考取職稱類證書,來使自己獲得更好的發展。一般情況下,持有職稱類證書可以往企業方向發展。在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取消了之後,初級會計師就是進入財會界的「最低准入門檻」,要想獲得更好的發展,我們可以繼續考中級、高級會計師等。
注冊會計師考試有專業階段和綜合階段,實行的是「6+1」模式。在專業階段,我們需要在連續5個考試年度內通過會計、審計、財務成本管理、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經濟法、稅法這6門考試科目;在綜合階段,只需要考過「職業能力綜合測試(試卷一、試卷二)」這一門考試科目。
初級會計師的考試科目為《初級會計實務》和《經濟法基礎》,考生需要在一個考試年度內通過這兩門考試科目,才能獲得初級資格證書。
中級會計師的考試科目為《財務管理》、《經濟法》和《中級會計實務》。考生需要在連續2個考試年度內通過這3門考試科目,才能獲得中級資格證書。
高級會計師的考試科目為《高級會計實務》,考試後進行高會評審工作。其考試模式採用的是考評結合的方式,一般來說,對考生的要求比較高。
Ⅲ 中級經濟法的內容和初級經濟法的內容有區別嗎
改革之後的考試,經濟法基礎和經濟法沒有什麼聯系了!
初級主要以稅法為主,增值稅,所得稅等;中級則主要考一些法律,比如破產法,合同法之類的!不像以前初級的比較基礎,中級的比較深了!
Ⅳ 中級會計職稱各科目的通過率是多少
根據財政部會計資格評價中心研究處數據統計顯示,會計中級職稱考試各科目合格率在26.64%至41.93%之間,其中:
《財務管理》通過率為36.82%
《經濟法》的通過率為41.93%
《中級會計實務》通過率為26.64%
一次性通過率為9.15%
(4)經濟法中級初級擴展閱讀
會計職稱考試的全稱是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會計職稱考試是由財政部、人事部共同組織的全國統一考試,共分初級會計、中級會計師和高級會計師職稱三個級別。考試實行全國統一考試制度,每年考試一次,由全國統一組織、統一大綱、統一試題,統一評分標准,會計專業初級、中級資格考試合格者,即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人事(職改)部門頒發人事部統一印製,人事部、財政部印的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證書。證書全國范圍有效。用人單位可根據工作需要和德才兼備的原則,從獲得會計專業技術資格的會計人員中擇優聘任。
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原則上每年舉行一次。
在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中從事會計工作,並符合報名條件的人員,均可報考。
報名流程
會計中級職稱證(會計師證)的報名流程:
①信息審核 ②採集照片 ③訂書收費 ④報名確認
1.考生報名時先在會計資格評價網進行網上報名,獲得報名注冊號,列印報名表;
2.報考人員持單位蓋章的報名表,並攜帶學歷(或學位)證書、會計從業資格證、身份證原件到報名點進行審核;
3.首次報考考生以及需要照相的考生現場採集照片;
4.所有報考考生現場交報名考務費(40元/科)及訂書費用;
5.交費後,獲取報名序號,確認報名成功。在規定的報名時間終止之前,必須自行登錄全國會計資格評價網報名系統查詢確認自己的報名
參考資料
網路 中級會計職稱
Ⅳ 初級會計職稱和中級會計職稱考試的內容有什麼不同
1、考試科目不同:
初級考《初級會計實務》和《經濟法基礎》要求一年一次性全部通過才可以。中級考三門《中級會計實務》、《經濟法》和《財務管理》。
2、考試難度不同:
從課程上你就能看得出來,初級相對簡單,基礎內容比較多,而且只有兩個科目,中級難度要稍微大一些,有三科,多了一科財務管理,學習的內容的深度也要大一些,中級職稱是建立在初級的基礎之上的,考試內容相對要復雜一些。
就拿會計這一科目來說,初級會計職稱考的是比基礎會計難度稍微大點的題目,而中級職稱考的幾乎是中級財務會計的內容,我們都知道會計知識的學習是一個階梯狀逐步遞進的過程,課程內容的難度是逐步加深的。
3、報名門檻不同。
會計從業資格證取消之前,報考初級會計師證還需要持有從業證,但取消後,報考不必再受有無會計證的影響,且只需達到高中及以上學歷即可報名,報名門檻設置較低。
但中級會計師考試則要求報考者必須符合相應學歷的工作年限,如果工作年限不夠,即使是成績通過也會面臨取消資格的情況。所以中級會計師級別更高、更專業,擁有中級會計師證就代表你具有一定的會計實操水平,是升職加薪的必備條件。
(5)經濟法中級初級擴展閱讀:
會計專業初級、中級資格考試合格者,即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人事(職改)部門頒發人事部統一印製,人事部、財政部印的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證書。證書全國范圍有效,用人單位可根據工作需要和德才兼備的原則,從獲得會計專業技術資格的會計人員中擇優聘任。
報名時間為考試前一年的十月左右,有些地區12月份會計從業資格考試成績公布時可以補報。教材每三年更新一次,2013年再次更新。建議有意願參加該考試的考生購買考試當年的最新教材,因為每次更新都會有重大變化。每年舉行一次,一次兩門科目都及格則通過。
報名條件
(一)報名參加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的人員,應具備下列基本條件:
1、堅持原則,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品質;
2、認真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以及有關財經法律、法規、規章制度,無嚴重違反財經紀律的行為;
3、履行崗位職責,熱愛本職工作;
4、具備會計從業資格,持有會計從業資格證書。
(二)報名參加會計專業技術中級資格考試的人員,除具備以上基本條件外,還必須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取得大學專科學歷,從事會計工作滿五年。
2、取得大學本科學歷,從事會計工作滿四年。
3、取得雙學士學位或研究生班畢業,從事會計工作滿二年。
4、取得碩士學位,從事會計工作滿一年。
5、取得博士學位。
(三)對通過全國統一的考試,取得經濟、統計、審計專業技術中、初級資格的人員,並具備以上基本條件,均可報名參加相應級別的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
(四)報名條件中所規定的從事會計工作年限是指取得規定學歷前、後從事會計工作的合計年限,其截止日期為考試報名年度當年年底前。
所需材料
辦理職稱證書所攜帶的材料(備註:有些地方禁止代領,可以找人代領的需要附上代領委託。)
1、成績通知單(任意一科就行,沒有打的考生可以去職稱考試管理辦公室列印)----一些地方不需要成績單,不過建議最好帶上成績單!
2、考生本人具備報名資格的學歷(或學位)證書原件,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原件;
3、考生本人的身份證原件;
4、近照(正面免冠同底彩色照片):一寸二張、二寸一張;
5、用鋼筆或簽字筆填寫《資格考試合格人員登記表》一式二份(具體表樣下載在當地證書通知上會註明);
中級會計職稱考試領取地點
一般在當地財政局領取。某些地方會有財政局制定地方領取,具體情況需要咨詢當地財政或者人事部門。
Ⅵ 會計中級職稱的經濟法與初級職稱的經濟法基礎差別在哪裡
我感覺,初級經濟法的知識偏向於「稅法」,而中級經濟法才是真正的「經濟法」呢。
Ⅶ 初級經濟法和中級經濟法主要有什麼區別
1、學習內容的不同
初級經濟法主要是稅法方面的,各稅種的概念內容,計算,稅率,法規。比如增值稅法,消費稅法,營業稅法,房產稅,印花稅等。
中級經濟法主要是各種經濟業務中涉及到的法規,比如公司法,票據法,破產法,合同法等法規。
2、難易程度的不同
初級經濟法知識簡單,基礎的知識比較多,而中級經濟法難度增加,進一步深化,更復雜、深奧,涉及了財務管理。
所謂經濟法就是調整現代國家進行宏觀調控和市場規制過程中發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7)經濟法中級初級擴展閱讀:
經濟法作為一個獨立的、新興的法律部門,與傳統的相鄰法律部門相比,其主要特點有:
一、經濟法是國家干預經濟的法
經濟法的產生是國家干預經濟的必然結果,它把調整的重點始終放在引導各類經濟主體依法進行經濟活動,保證經濟關系的正確確立和有序的進行上,以形成本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經濟環境和經濟秩序。
二、經濟法是社會責任本位法
經濟法與民法、行政法相比較,在調整社會整體與社會個體的關繫上,各有自己的主導思想。經濟法是「社會責任本位法」,它以社會利益為基點,無論是國家機關,還是社會組織或個人,都必須對社會負責,在此基礎上處理和協調相互之間的關系。
三、經濟法是商品經濟發達的法
只有當商品經濟成為社會的主導,經濟法才會伴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而產生和發展,因而經濟法是商品經濟高度發展的產物。
四、經濟法是以經濟為目的的法
經濟法始終調整經濟關系,調整的目的就是使社會的整體經濟能持續、穩定的發展,提高社會生產力水平,而且在這個調整過程中甚至會有意使局部利益或個體利益有所損失。
五、經濟法是綜合調整的法
經濟法所調整的經濟關系是縱向經濟關系,但對橫向經濟關系會產生明顯的影響;採取的手段既有懲罰性的,也有補償性的,既有鼓勵類的,也有禁止、限制類的,體現了明顯的綜合調整的特徵。
Ⅷ 初級經濟法和中級經濟法主要有什麼區別
初級經濟法主要是稅法方面的,各稅種的概念內容,計算,稅率,法規。比如增值稅法,消費稅法,營業稅法,房產稅,印花稅等。中級經濟法主要是各種經濟業務中涉及到的法規,比如公司法,票據法,破產法,合同法等法規。明年的初級會計師於五月中旬全國統考,歷年都是這個時間考試。
Ⅸ 初級會計實務和中級會計實務有什麼區別 可不可以直接看中級的 還有初級和中級的經濟法
初級會計實務是一般的賬務處理,沒有什麼特殊的性。
中級會計實務就有特殊的,比專如長期股權投資,政府屬補貼,合並報表。如果你基礎好的話,可以直接學。
而初級經濟法基礎與中級的經濟法,沒有什麼聯系。
初級的經濟法基礎是包括稅,勞動法,等等。
中級的經濟法改版了,現在也有稅,但除了稅之後的其他法律,與初級的經濟法除了稅的其他法律,沒有任何相同了,但是經濟法本身單獨,你可以不學初級的經濟法基礎可以直接學中級的經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