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微觀經濟學中完全競爭市場的四個假設條件是什麼
第一,市場上有無數的買者和賣者。由於市場上有為數眾多的商品需求者和供給者。他們中的每一個人的購買份額或銷售份額,相對於整個市場的總購買量或總銷售量來說是微不足道的,好比是一桶水中的一滴水。他們中的任何一個人買與不買,或賣與不賣,都不會對整個商品市場的價格水平產生任何影響。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每一個消費者或每一個廠商都是市場價格的被動接受者,對市場價格沒有任何控制力量。
第二,同一行業中的每一個廠商生產的產品是完全無差別的。這里的完全無差別的商品,不僅指商品之間的質量完全一樣,還包括在銷售條件、商標、包裝等方面是完全相同的。因此,對消費者來說,購買哪一家廠商的商品都是一樣的。如果有一個廠商提價,他的商品就會完全賣不出去。當然,單個廠商也沒有必要降價。因為在一般情況下,單個廠商總是可以按照既定的市場價格實現屬於自己的那一份相對來說是很小的銷售份額。
第三,廠商進入或退出一個行業是完全自由的。廠商進出一個行業不存在任何障礙,所有的資源都可以在各行業之間自由流動。這樣,各行業的廠商規模和廠商數量在長期內是可以任意變動的。但是在短期內,廠商規模和廠商數量仍然是不可變的。
第四,市場中每一個買者和賣者都掌握與自己的經濟決策有關的商品和市場的全部信息。這樣,市場上的每一個消費者或生產者都可以根據自己所掌握的完全的信息,確定自己的最優購買量或最優生產量,從而獲得最大的經濟利益。而且,這樣也排除了由於市場信息不暢通而可能產生的一個市場同時存在幾種價格的情況。
② 微觀經濟學中不完全競爭市場有哪幾種類型
完全壟斷:壟斷是一種沒有相近替代品的物品和勞務,只有一個企業而且有進版入障礙防止競爭。壟斷者的權需求曲線是市場需求曲線,而且,單一價格壟斷者的邊際收益低於價格。壟斷者通過生產邊際收益等於邊際成本的產量並收取消費者願意為那種產品支付的最高價格使利潤最大化。價格歧視是壟斷者把消費者剩餘轉變為經濟利潤的努力,分一級價格歧視、二級價格歧視和三級價格歧視。
壟斷競爭:當大量企業在產品質量、價格和市場營銷方面競爭時就出現了壟斷競爭。壟斷競爭企業面臨向右下方傾斜的需求曲線,並生產邊際收益等於邊際成本的產量,進入與退出引起長期均衡時經濟利潤為零,而且生產能力過剩。壟斷競爭企業創新並開發新產品,以維持經濟利潤。廣告支出會增加總成本,但如果增加的銷售量足夠大,也會降低平均總成本,廣告支出會增加需求,但也會由於增加了競爭而減少了一個企業面臨的需求。壟斷競爭是否無效率取決於我們對產品多樣化的評價。
寡頭壟斷:如果競爭者同等降低價格但並不同等地提價,它們就面臨折彎的需求曲線,而且只有在成本發生重大變動時才改變價格。博弈是分析戰略行為的方法。在囚犯的兩難處境中,兩個囚犯根據自己利益行事而損害了他們共同的利益。
③ 微觀經濟學中完全競爭市場的四個假設條件是什麼
第一:市場上有無數個買者和賣者,每個買者和賣者皆為市場價格的接受者。
第二:產品是同質的,無差別的。
第三:市場的信息是完全暢通的。
第四:廠商可以自由進入或退出此行業。
④ 微觀經濟學為什麼要分四種市場類型來研究企業的供給性
可行的話,我覺得微觀經濟學的話,是我們需要運用到我們的具體場景
⑤ 微觀經濟學:請比較完全競爭、壟斷、壟斷競爭和寡頭這四種市場類型
1、股票市場是接近完全競爭的。完全競爭市場明顯地是一種理想的市場狀態,屬於理論抽象。現實中的市場都不具備這些特點,因而都不是完全競爭市場,充其量接近完全競爭(比如可以認為股票市場是接近完全競爭的)。
2、完全壟斷可分為兩種類型:
政府完全壟斷。通常在公共事業中居多,如國有鐵路、郵電等部門。
私人完全壟斷。如根據政府授予的特許經營,或根據專利生產的獨家經營以及由於資本雄厚、技術先進而建立的排他性的私人壟斷經營。
3、壟斷競爭市場
例如,牛肉麵、雞絲面、盒飯、理發行業、修理、糖果零售業等。
4、寡頭壟斷市場,如美國的鋼鐵、汽車,日本的家用電器等規模龐大的行業。
供參考。
⑥ 微觀經濟學 區分各類市場最重要的標志是什麼試述四種市場結構的特徵..
市場集中度
完全壟斷:只有一個廠商,是價格指定者,買家沒有議價能力,市場集中度100%
寡頭壟斷:多個廠商共同決定價格,買方議價能力幾乎沒有,市場集中度較高
壟斷競爭:市場有議價能力,廠商不能完全決定價格,價格部分地由市場供求關系決定。市場集中度較低。
完全競爭:有眾多的廠商和眾多的消費者,消費者議價能力最強,價格由市場的供求關系決定。市場集中度最低。
⑦ 宏微觀經濟學問題:改革開放中,國際市場、要素市場、商品市場、資本市場這四大市場先開放哪一個
商品市場,這個影響小,然後是要素市場,國際市場,資本市場
⑧ 微觀經濟學四種不同的市場組織結構的經濟效益(簡答)
完全競爭
壟斷競爭
完全壟斷
寡頭壟斷
⑨ 微觀經濟中市場類型有哪幾種
一、完全競爭市場:一點壟斷也沒有,產品無差別化
二:壟斷競爭市場:少數廠商形成一定的限制壟斷
三:寡頭壟斷:壟斷了整個市場
四:完全壟斷市場:一家廠商壟斷了整個行業
⑩ 西方經濟學-四種市場結構的比較(簡答)
一、完全競爭市場
完全競爭市場又稱純粹競爭市場或自由競爭市場,是指一個行業中有非常多的生產銷售企業,它們都以同樣的方式向市場提供同類的、標准化的產品(如糧食、棉花等農產品)的市場。賣者和買者對於商品或勞務的價格均不能控制。
在這種競爭環境中,由於買賣雙方對價格都無影響力,只能是價格的接受者,企業的任何提價或降價行為都會招致對本企業產品需求的驟減或利潤的不必要流失。因此,產品價格只能隨供求關系而定。
二、壟斷競爭市場
壟斷競爭市場理論是20世紀30年代由美國經濟學家張伯倫和英國經濟學家羅賓進的提出的具有壟斷競爭市場現象的這類結構模型。壟斷競爭市場是指許多廠商生產相近,但不同質量的商品的市場 ,是介於完全競爭和完全壟斷是兩個極端的市場結構的中間狀態。
在壟斷競爭市場與寡頭市場共被稱為不完全競爭市場,後者更靠近完全壟斷市場,而前者壟斷競爭市場更靠近完全競爭市場,因為企業在其中進入和退出行業不受限制。
三、寡頭壟斷市場
寡頭市場的特徵寡頭市場是少數幾家大企業聯合起來控制市場上某一產品生產和銷售的絕大部分。中國的電信市場、石油市場是典型的寡頭市場。企業數目少,進入受到限制,產品屬性有差別,需求曲線向下傾斜,相對無彈性。
四、完全壟斷市場
完全壟斷市場指在市場上只存在一個供給者和眾多需求者的市場結構。完全壟斷市場的假設條件有三個點:第一,市場上只有唯一個廠商生產和銷售商品;第二,該廠商生產的商品沒有任何接近的替代品;第三,其他廠商進入該行業都極為困難或不可能,所以壟斷廠商可以控制和操縱市場價格。
(10)微觀經濟學的四種市場擴展閱讀:
劃分標准
劃分一個行業屬於什麼類型的市場結構,主要依據有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本行業內部的生產者數目或企業數目。如果本行業就一家企業,那就可以劃分為完全壟斷市場;如果只有少數幾家大企業,那就屬於寡頭壟斷市場;如果企業數目很多,則可以劃入完全競爭市場或壟斷競爭市場。一個行業內企業數目越多,其競爭程度就越激烈;反之,一個行業內企業數目越少,其壟斷程度就越高。
第二,本行業內各企業生產者的產品差別程度。這是區分壟斷競爭市場和完全競爭市場的主要方式。
第三,進入障礙的大小。所謂進入障礙,是指一個新地企業要進入某一行業所遇到的阻力,也可以說是資源流動的難易程度。一個行業的進入障礙越小,其競爭程度越高;反之,一個行業的進入障礙越大,其壟斷程度就越高。
根據這三個方面因素的不同特點,將市場劃分為完全競爭市場、壟斷競爭市場、寡頭壟斷市場和完全壟斷市場四種市場類型。
四種市場結構中,完全競爭市場競爭最為充分,完全壟斷市場不存在競爭,壟斷競爭和寡頭壟斷具有競爭但競爭又不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