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克魯格曼國際經濟學視頻哪裡有下載
聖才有錄制這個課程,不過推薦大家到向博學習網下載,因為是免費的,望採納。
❷ 國際經濟學(克魯格曼):如圖,既然乳酪和葡萄酒的工資率分別為①Pc/a(LC)和②Pw/a(LW)
Pc/alc, Pw/alw,兩邊同時乘 alc*alw,得到Pc*alw,Pw*alc,變形就得到Pc/Pw和a(LC)/a(LW)。你說的那種比法不是不行,但沒什麼意義,因為a(LC)/a(LW)是有重要意義的,它代表了機會成本,相對價格,還是圖3-1的斜率,所以要化成這個形式,具體看書
❸ 克魯格曼的經濟思想
我找到的(順便也學習了下):
克魯格曼的學術研究領域主要為國際貿易、國際金融、貨幣危機、匯率理論和經濟與地理學理論。
1.新國際經濟學理論
1.1 國際經濟學的7個主題:
1.1.1貿易所得 國際貿易使交易雙方獲益,但能使某些利益團體受損。價格是最重要的貿易條件。
1.1.2 貿易模式 三種貿易模式:一是受到生產效率差異影響形成的貿易模式;二是聯系各種生產要素(土地、勞動力)相對充裕程度和相對密集程度而形成的貿易模式;三是一種相當隨機因素形成的貿易模式。
1.1.3 貿易保護 貿易保護通常是國內不同利益團體之間較量的結果。
1.1.4 國際收支平衡 國際收支平衡分析,必須參考貿易收支差額、經常項目收支差額及資本和金融賬戶差額。同時還必須結合各國的整體經濟背景來分析,即結合國際資本流動、國際貿易和國民收入賬戶的關系,以及國際貨幣政策的各個方面來綜合分析。
1.1.5 匯率決定 利率平價,即因利率水平的差異,影響短期資本在國際間的流動,從而引起匯率變化。
1.1.6 國際資本市場 國際資本市場的重要性正在與日俱增。
1.1.7 國際間政策協調
1.2 國際貿易模型
1.2.1 傳統模型-李嘉圖模型 又稱比較優勢理論模型,認為國際貿易是由國際間勞動生產率唯一決定的理論。但它是在完全自由競爭假設下,沒有考慮壟斷因素,未能反映現實,也忽略了國際貿易對國內收入分配的影響因素。
1.2.2 傳統模型-赫克歇爾-俄林模型 又稱為要素稟賦理論,在李嘉圖模型之後發展起來的。各國要素資源(勞動力和土地),的差異同樣會引發國際貿易,該模型還揭示了一個一般性結論:各國傾向於出口國內充裕資源密集型的產品。
1.2.3 標准貿易模型 兩個傳統模型是標准模型的特例。一國的經濟增長原因是由一國資源的增加和資源的合理配置及有效利用造成的,同時科學進步和勞動力素質提高也引起經濟增長。其次,現實中,一國的經濟增長總會有一定的偏向性,並非所有的部門都同步發展。這種偏向性可以將國家的經濟增長分為出口偏向型增長和進口偏向型增長,同時對國際貿易來往產生影響。
出口偏向型增長會使得本國的貿易條件惡化,而對其他國家有利;進口偏向型增長對本國貿易條件改善有利,但對世界其他國家不利。基於這個結論,一些經濟學家指出:「發展中國家的出口偏向型增長將會致使其貿易條件更加惡化,以至於他們的福利水平比經濟增長前還要低」
1.3 國際貿易中的各種現象
1.3.1 規模經濟 它是指隨著生產能力的擴大,單位成本降低經濟效益提高的過程,通過大規模的原料購買降低成本,能夠促使極技術人員專業化、技術化,有利於產品規格統一,實現標准化,有利於增強企業競爭實力。分為內部規模經濟(單個廠商)與外部規模經濟(行業或區域)內部規模經濟容易導致壟斷和不完全競爭,外部規模經濟產生完全競爭。規模經濟也是產生國際貿易的重要原因,這可以解釋相同的國家也有貿易往來。
1.3.2 國際分工 是世界上各國之間的勞動分工,是各國生產者通過世界市場形成的勞動力聯系,是生產社會化向國際化發展的趨勢,也是世界各國間貿易產生的基礎,一般有三種類型:垂直型、水平型和混合型,其發展一般取決於各國的社會條件和自然經濟條件。國際分工的模式除了受一國的經濟特徵影響外,歷史的偶然因素也是形成國際分工的重要因素。對工業的暫時保護可以轉化為他的永久比較優勢。
1.3.3不完全競爭。市場中,完全競爭不能保持,因為至少會有一個達到注意影響市場價格的買者(或賣者)存在。現實中,完全壟斷的情況基本不會出現,寡頭競爭情況則較為多見。每個生產者都有一定的壟斷力,但他們之間又存在激烈的競爭。
1.3.4 國際貿易與不完全競爭。規模經濟必然導致不完全競爭。研究國際貿易的過程中,不完全競爭的卻比完全競爭模型更為科學。
1.3.5 壟斷競爭模型-最基本的不完全競爭模型。極端的是壟斷競爭,是指一種含有排斥、限制自由競爭的壟斷行為的競爭模式,他擁有市場競爭程度較大,壟斷程度較小的特性。壟斷競爭同樣會產生國際貿易促動。
1.3.6 國際傾銷。傾銷的產生條件一是市場為不完全競爭的情況,二是國內和國外市場是相對獨立的。壟斷廠商從事傾銷可以帶來更多的利潤。國內市場和國外市場對價格的敏感程度不同,當廠商在市場上不具有絕對優勢地位時,可以通過增加出口以擴大生產,增加價格優勢並獲得更多的利潤。完全一致的產品也會在國際貿易中產生傾銷現象。
1.3.7 外部經濟眾多的單個廠商集中在一個地點的規模經濟,是規模經濟的一種。外部經濟的形成有利於專業化市場的形成,有利於勞動力的流動,有利於只是的外溢。外部經濟可以促進國際貿易,但同時會導致一國陷入「被固定」的生產模式,無法進行變革而受到傷害。
2 國際要素流動
2.1國際貿易中的勞動力因素
2.1.1 勞動力因素的流動 以移民形式體現的勞動力要素移動約束多,易引發政治問題。勞動力要素流動出現以下幾種趨勢:一、勞動力流動逐年增加,各國勞務正常逐漸放寬;二、鼓勵技術性人才的流動,對勞動力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三、勞動力的流向發生轉變
2.1.2 勞動力流動同國際貿易 勞動力流動的主要因素是要素稟賦的差異,兩國間,同一行業中存在勞動力相對充裕和相對缺乏的現象。勞動力流動將對各國的收入分配產生強烈的影響,並會導致部分團體利益受到損害。勞動力要素的流動有時候能夠與國際貿易相替代,能夠增加世界總產出,對各國有益。
2.2 國際貿易中的資本流動。資本在國際間的轉移(包括單向、雙向、多向流動),包括國際借貸、投資、外匯買賣、證券發行與流通,分長期和短期資本流動。
2.2.1 國際資本流動的主要特徵有:國際投資主體多元化;資本流動數額加大,速度加快,但巨額的短期資本容易對一國的經濟秩序產生不良影響;各國普遍採用跨國公司的形式進行直接投資。
2.2.2 國際間資本流動形式之一-國際借貸,指一國向另一國借貸消費。任何社會都面臨著當前消費和未來消費的選擇
2.2.3 跨國公司與資本流動 跨國公司同國際借貸最大的區別就是它背後隱藏著母公司的一個目的,即擴大公司控制權。跨國公司不但可以通過跨國子公司分散和控制資本,還能通過跨國子公司增加對當地資源及市場的控制權。即一方面它做到了將資本充分利用,另一方面又將他國的資源內部化為自己的資源,從而獲得更多的收益。此外,通過跨國公司的形式,母公司可以在當地生產產品並銷售,繞過了國家間的貿易壁壘,從而提高了其產品的競爭力,對其產品進入當地市場也十分有益。正式基於這許多優點,母公司才會積極地向國外擴展,設立大量的跨國子公司。
2.2.4 跨國公司與國際貿易 跨國公司的存在促使資本在國際間的轉移,並加強了國際將的資源整合,使各國資源利用更有效,其次,從廣義上看,跨國公司同勞動力要素、國際貿易對國際經濟的發展具有相同的作用,都能對各國間的經濟一體化做出貢獻。
3 國際貿易政策
3.1 國際貿易中的自由貿易。克魯格曼指的自由貿易指沒有進口關稅、出口補貼、國內生產補貼、貿易配額或進口許可證等因素限制下進行的貿易。貿易自由不僅將為各國融入世界經濟提供一個不可多得的機會,還能給參與貿易的各方帶來福利上的改善。
3.2 各國是否要實行自由貿易。自由貿易總體上是利大於弊。
3.2.1 自由貿易有利於提高效率
3.2.2 自由貿易可帶來額外收益。自由貿易的額外收益之一是規模經濟
3.2.3 自由貿易可以為一些利益團體服務
3.2.4 自由貿易不利於發展中國家貿易條件的改善。
3.2.5 自由貿易損害了部分團體利益
3.3 關稅
3.3.1 關稅的分類 從量的關稅與從價的關稅
3.3.2 關稅的特點。由一國政府已進出國境或關境的貨物和物品為征稅對象,統一進行征稅;可以對進出口貿易進行調節;是政府為了執行統一的對外政策的一種手段。
3.3.3 關稅對國際貿易的影響。徵收關稅將提高進口國政府的收入;徵收關稅將提高進口產品的價格,減少其銷售量;徵收關稅會給進口國的消費者造成損失;徵收關稅給進口國的生產者帶來利潤;徵收關稅讓出口國的消費者受益。
3.3.4 發展中國家國際貿易中的兩大問題。進口替代工業化和二元化經濟問題。
進口替代工業化:一國採取各種措施,限制某些外國工業品進口,促進國內有關工業品的生產,逐漸在國內市場上一本國產品替代進口品,為本國工業發展創造有利條件,實現工業化。要避免過度扶植,否則有害。
二元化經濟問題指發展中國家存在的一種狀態,在這種狀態下,相對落後的農業部門同較為現代化的工業部門同時並存。二元化問題同一國的國際貿易政策密切相關。一國的貿易政策可能使二元化問題更加嚴重,如進口替代工業化政策,就可能造成製造業和農業之間的工資差距很大,並加劇二元化。
出口導向型工業化。即指國家採取種種措施促進以向發達國家出口工業品為目的,積極發展相關工業部門,從而擴大對外貿易,使出口產品多樣化,以推動全國經濟發展。
4 匯率理論
4.1 匯率相關內容
4.1.1 匯率是以一種貨幣表示另一種貨幣的價格,匯率在國際貿易中具有核心的作用,這是因為會里使得我們能夠比較不同國家的商品和服務的價格。
4.1.2 匯率在國際貿易中的作用主要是價格比較和調節杠桿(匯率高低直接影響該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成本和價格,影響商品的國際競爭力)。如果回來劇烈變動,將會增加從事國際貿易交易的風險,也正是這種原因,很多發展中國家才會長期對外採取固定匯率制度,而歐盟也才會在其內部促生統一的歐元區域。
4.2 外匯市場
4.2.1 外匯市場的特徵。交易量極大(2001年1.2萬億每天較89年增長一倍);24小時運營;主要以美元相交換;具有一定風險。
4.2.2 外匯市場在國際貿易中的作用。可進行套期保值;可進行外匯投機;可提供資金融通
4.3 匯率與利率
4.3.1 匯率與利率的關系
在外匯市場上,匯率同其他商品一樣是通過市場供求關系來決定的。利率將影響人們對貨幣的需求。「利率升、貨幣強;利率跌,貨幣弱」。
在外匯市場上,除了利率影響匯率外,預期的匯率變動也會影響匯率
4.3.2 短期和長期的貨幣供給與匯率的關系
貨幣供給的永久性增加會使經濟中的諸多價格在長期內上漲,用本國貨幣衡量的外國貨幣的價格上漲也是其中之一。貨幣供給增加會使得該國貨幣在外匯市場上貶值,反之升值。
4.4 固定匯率制度
4.4.1 固定匯率制度的特點。一方面可以保證匯率穩定,阻擊國際游資的投機活動,避免匯率波動風險;另一方面,它不能利用匯率變動來調價國際收支情況,甚至有時會破壞內部經濟平衡。
4.4.2 在固定匯率的國家中,央行通過外匯交易來固定匯率,以維持資產市場的平衡,從而將匯率固定於某一水平,通常還利用匯率政策、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共同作用穩定幣值。
4.4.3 固定匯率國家會「突然」使用匯率政策,以達到改善本國的貿易收支情況和增加就業等。匯率調整後,央行為了維護新的固定的匯率,必須重新在外匯市場上進行交易。
❹ 克魯格曼 國際經濟學
很難啊
❺ 曼昆和克魯格曼的宏觀經濟學有什麼區別
本人資深研究經濟學十幾年,可以說得上是半個專家了吧?在此僅僅說說說我的看法。
無論曼昆還是克魯格曼的,都是老外寫的經濟學教材。好處是你可以輕易看得懂,壞處是他們繞半天彎沒有重點,沒有恰到好處的總結。
所以我給樓主的建議,
1.如果你想認真學習經濟學,強烈建議購買國內教授的經典教材。十年前我對這種說法嗤之以鼻,現在才可謂感同身受。老外寫的書,即便你能理解,也根本無法應對國內的答題邏輯和考察內涵。
舉個例子,吉芬品,老外會一句話寫「約翰收入少了,反而買土豆買多了,這種情況叫吉芬品」。你會很感謝他解釋清楚了,但我們的考試不會這么簡單,因為但凡吉芬品的考試都是跟收入彈性和價格彈性有關。
僅僅看老外的教材,你根本無法確認自己是否認清楚了吉芬品的實質。國內教授的,比如高鴻業老師的,講解全面又清楚;高教版厲以寧的也重點推薦下,屬於中級經濟學的水準,數理不少。
2.如果你僅僅想了解一下,那麼可能老外寫的好些,可讀性強,哪一本都無所謂。不同的學者的教材會編入他們自己的核心思想,曼昆偏新凱恩斯,克魯格曼偏國際經濟學和經濟地理,斯蒂格利茨偏信息經濟學,薩繆爾森則是新古典綜合。但作為入門讀物,核心部分是共通的。
❻ 國際經濟學克魯格曼 國際分工是哪一章
傳統國際貿易理論是以李嘉圖的「比較優勢理論」為支撐的,但是當代國際貿易的實踐並不能充分地支持這一論斷。克魯格曼在上世紀末提出「規模經濟是國際貿易產生的原因」,他以壟斷競爭模型來分析規模經濟及產業內部的貿易行為,深入闡述了規模經濟、不完全競爭市場結構與國際貿易之間的關系。
另外,克魯格曼將最初的產業集聚歸於一種隨機性的「初始資源分配」,初始的優勢因歷史演化的「路徑依賴」而被放大,從而產生「鎖定」效應,所以產業的地理聚合具有「歷史慣性或依賴性」。克魯格曼將貿易理論和區位理論整合,通過簡略的數理模型論證了產業集聚的根源。
❼ 克魯格曼《國際經濟學》用第幾版
國際經濟學(理論與政策第6版清華經濟學系列英文版教材)
作者:(美)克魯格曼 奧波斯特菲回爾德
國際答經濟學(理論與政策第6版清華經濟學系列英文版教材)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頁碼:754 頁
·出版日期:2004年
·ISBN:7302078890
·條形碼:9787302078890
·版本: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編輯推薦
本書是美國許多知名大學的首選教材,並被譯成日文、法文、德文、義大利文、俄文、西班牙文和波蘭文等在各國發行。本書是2003年第6版。作者以其多年來對國際經濟學的研究和實踐經驗,系統介紹了國際貿易理論和政策、國際收支平衡、匯率決定和國際宏觀經濟政策,以及國際經濟學的最新研究成果,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國際經濟學教材。
本書適合於大學本科高年級學生和研究生用做教材和參考書。
❽ 克魯格曼國際經濟學多少錢
克魯格曼是2008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他在上世紀九十年代37歲就已經是聞名全球的經濟學大師。新制度經濟地理學的新人物,也有多本暢銷書,政府的批評者,目前我國投入10多億資金,組織全球多名學者來研究克魯格曼的學術和思想,當然,我們並不想實際運用,因為我們的經濟機構及其僵化,破解難度大,會觸怒一些既得利益(者)。
他善於從區域經濟、文化和習俗習慣等制度方面,探索區域經濟發展中的危機。東南亞經濟危機爆發前,克魯格曼通過觀察,發出警告,但東南亞諸國官方不予理睬,反而強調東南亞經濟十分健康。譏諷美國人眼紅病了,隨後索羅斯等人發現了商業機會,摧毀了東南亞經濟。
2008年,他通過美國人消費習慣和美國經濟結構預言了美國次貸危機,但美國政府難於應付這種超級大規模的美元危機,危機已經形成但難於解困,只能採取硬著陸的辦法,呼籲中國日本購買美元,硬著頭皮頂上去。
我30元購買了一本,又從網上下載了一本。如果你經濟條件比較好,購買合適,如果經濟條件一般,從網上下載先用著。
克魯格曼國際經濟學這套譯叢的特點是:第一,全面系統。除了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等基本原理之外,這套譯叢還包括了產業組織理論、國際經濟學、發展經濟學、貨幣金融學、公共財政、勞動經濟學、計量經濟學等重要領域。第二,簡明通俗。與經濟學的經典名著不同,這套叢書都是國外大學通用的經濟學教科書,大部分都已發行了幾版或十幾版。作者盡可能地用簡明通俗的語言來闡述深奧的經濟學原理,並附有案例與習題,對於初學者來說,更容易理解與掌握。
【圖書目錄】
序言
第1章 給論
第1篇 國際貿易理論
第2章 勞動生產率和比較優勢:李嘉圖模型
第3章 特定要素和收入分配
第4章 資源和貿易:赫克歇爾-俄林模型
第5章 標准貿易模型
第6章 規模經濟、不完全競爭和國際貿易
第7章 國際要素流動
第2篇 國際貿易政策
第8章 貿易政策工具
第9章 貿易政策中的政治經濟學
第10章 發展中國家的貿易政策
第11章 發達國家的戰略性貿易政策
第3篇 匯率和開放經濟的宏觀經濟學
第12章 國民收入核算與國際收支
第13章 匯率與外匯市場:資產方法
第14章 貨幣、利率與匯率
第15章 長期價格水平和匯率
第16章 短期產出和匯率
第17章 固定匯率和外匯干預
第4篇 國際宏觀經濟政策
第18章 國際貨幣體系:1870-1973年
第19章 宏觀經濟政策和浮動匯率制下的國際協調
第20章 最優貨幣區和歐洲的經驗
第21章 全球資本市場:運行和政策問題
第22章 發展中國家:增長、危機和改革
數學附錄
第3章 特定要素模型
第4章 要素比例模型
第5章 貿易下的世界經濟
第6章 壟斷競爭模型
第21章 風險規避和國際資產組合的多樣化
索引
主要人名對照表
第四版譯後記
第五版譯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