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區域經濟學專業研究生就業方向主要有哪些怎麼樣
蘭州大學區域經濟學簡介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從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軌、經濟發展戰略的轉變以及宏觀政策特別是優惠政策在不同省域的非均衡實施,蘭州大學經濟學院敏銳地認識到,我國區域利益格局和區域利益關系將發生重大變化。為了系統地揭示區域經濟發展的內在規律,適應國家經濟發展戰略重點逐步西移的需要,結合我校地處欠發達的西北地區的實際,蘭州大學在國內率先開展區域經濟學的教學與研究工作。
1987年,在相關碩士專業中增設了西北區域經濟發展的研究方向,並連續培養碩士研究生。
1995年,專文向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呈報《關於在研究生專業目錄中增設區域經濟學為二級學科的論證報告》,獲得肯定和批准,並在國內首家申請到區域經濟學碩士學位授予權,開始較大幅度地招收區域經濟學碩士研究生,為我國區域經濟學學科獨立地位的確立作出了開創性的貢獻。
1998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對研究生專業目錄進行了調整,正式將區域經濟學增列為二級學科,蘭州大學也同時獲得區域經濟學博士學位授權,在學科建設上取得了突破性的發展。同年被評定為甘肅省高等學校省級重點學科。
2002年被評定為國家重點學科。
2003年以區域經濟學博士點為基礎,申請應用經濟學博士後流動站並獲得批准。
2007年順利通過國家重點學科評估。
學科建設基本情況
蘭州大學區域經濟學被評定為國家重點學科以來,學科建設取得較大成就。「十五」期間,蘭州大學區域經濟學科建設主要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在學科發展上,注重凝煉學科方向
五年來,蘭州大學區域經濟學科點堅持「做西部文章,創一流學科」的發展思路,瞄準國家目標,根據國家發展方略的調整和變化,結合西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大問題,立足於學科優勢和學科發展趨勢,遵循「特、獨、需」的原則,注意選擇對國家和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有重大影響的特有、獨有、需要的研究方向進行培育和扶持,在不斷摸索和創新中,凝煉了獨具特色的研究方向。
①基於中國區域經濟關系特別是區域利益關系是區域經濟學研究的基本背景這一認識,我們開設了「中國區域經濟關系研究」方向,把中國區域經濟關系研究置於中國體制變遷的大背景之中加以考察,著重研究區域利益關系。圍繞這一方向,我們基於利益分化的實際,研究了中國區域發展差距,並從體制轉軌、資源稟賦、技術變遷、創新能力、社會發育程度、觀念文化等視角進行解釋;研究了中國區域協調發展的基本策略和路徑表達;研究了加快西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對於確保中國政治穩定、民族整合、生態安全等方面的重要涵義及統籌區域發展的重要性及相關對策。
②基於蘭州大學地處西北和西北是我國少數民族重要聚居區這一事實,結合區位優勢和學科優勢,我們開設了「西北民族區域經濟與可持續發展」這一獨具特色的研究方向,把西北民族地區的區域經濟發展、資源利用、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社會進步融為一體進行研究,努力探索西北民族區域可持續發展模式。
③區域經濟研究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區域經濟發展戰略問題,對於中國而言,雖然不同區域具有不同的發展背景和前景,但總體上看,加快欠發達地區經濟發展是確保中國實現全面小康,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關鍵。因此,我們設立了「欠發達地區經濟發展戰略」這一研究方向,在經濟一體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在科學發展觀和可持續發展觀的指導下,努力探尋欠發達區域的經濟發展戰略。
④為了把握區域經濟學的發展趨勢及其內在機理,更加科學地解釋區域經濟發展差距,並提供有價值的政策建議,我們從應用經濟學具有實驗性和量化性特徵的發展趨勢出發,注重與數量經濟學的學科交叉與整合,開設了「區域經濟增長因素比較分析」這一研究方向,通過不同區經濟發展的比較研究,運用因素分析等量化研究方法,分離出影響區域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並據此提供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相關對策建議。
⑤加快西部地區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是確保中國生態安全的首要任務。鑒於西部地區是我國生態建設的戰略高地以及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是「十五」時期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五大重點之一,通過「十五」「211工程」重點學科的建設,於2005年開設了「區域生態經濟問題研究」這一特色方向,初步構建了發展生態經濟學的基本理論框架,力求把「生態發展」理念運用於區域經濟發展的戰略研究之中,尋求區域生態和經濟協同發展的新途徑。
2.在隊伍建設上,注重匯聚學科人才
蘭州大學自1909年創建以來,在西北這塊最需要教育潤澤的黃土地上生存、拼搏和發展了近百年,從上世紀五十年代至今一直是教育部直屬重點大學中最為偏遠的院校。學科之間的競爭最終都體現為人才之間的競爭,建設一流學科需要一流人才。改革開放以來,由於生活條件和工作條件相對艱苦,蘭州大學經濟學科人才流失嚴重。如何在經濟欠發達地區匯聚學科人才,創建一流學科,成為蘭州大學區域經濟學科建設需要思考和解決的首要問題。為此,蘭州大學區域經濟學科點確立「引進優秀人才,穩定現有人才和自主培養人才」的隊伍建設思路,並立足於「穩定現有人才,自主培養人才」為主,不斷壯大研究隊伍。五年來,蘭州大學採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不斷改善生活條件、工作條件和發展條件,為區域經濟學科點匯聚了一批學科人才。目前,本學科點有正高職人員15人,副高職人員 19人,中職人員15 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者17人,引進留學歸國博士學位者1人。在條件相對艱苦、待遇相對較低的大西北,圍繞學科發展形成了一個以主要學術帶頭人為核心的結構合理富有朝氣的人才培養和學術研究隊伍。
3.在學術研究上,注重聚焦前沿問題
長期以來,蘭州大學區域經濟學研究既重視理論闡述和理論創新,為繁榮哲學社會科學作出了貢獻;更重視對策研究和政策咨詢,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貢獻。在最近五年,蘭州大學區域經濟學科點緊密圍繞西部大開發戰略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中心任務,就西部地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的重大問題、西部大開發戰略在「十一五」規劃時期的重點任務和政策措施問題、西部地區「三農」問題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問題、西部地區貧困與反貧困問題、西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後繼保障力問題、西部地區可持續發展戰略問題、西部地區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問題、青藏高原特色經濟和草原保護問題、水資源管理問題、生態經濟耦合系統問題、循環經濟模式及實施問題、欠發達地區縣域經濟發展問題、啟動民間投資和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問題等展開研究,發表了研究論文712篇,其中,在學術刊物上發展650篇,在學術會議上發表62篇;出版了研究專著23部;提交了研究報告42部,被國務院、部委及省級人民政府批示採納並轉化為政策的建議書13件,這些政策建議已經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對於促進西部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4.在人才培養上,注重塑造創新能力
為了發揮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在人才培養方面的重要作用,本學科點在研究生特別是博士研究生的培養目標、培養方案、培養過程的設計上,注重塑造創新能力。
2001-2005年期間,已畢業碩士研究生120人,在校碩士生117人。已畢業博士研究生27人,在校博士生42人。在培養過程中,本學科點根據社會對高素質創新人才的實際需要,學習借鑒世界一流大學的成功經驗,實行以科學研究主導的導師負責制,實行與科學研究緊密聯系的導師資助制;在項目設計和項目研究中,積極引導、鼓勵和支持研究生全過程參與,充分發揮科研項目特別是國家重大科研項目對創新性人才的培養作用, 通過產學研合作、國內外合作、跨學科合作,動員和組織各方面的資源 ,開放式培養創新性人才。一部分畢業博士生在國內知名高校從事科學研究工作,成為所在高校或研究機構的學術帶頭人。
5.在把握學科發展趨勢上,注重建好示範基地
作為應用經濟學的區域經濟學,需要緊密結合區域經濟發展的實踐,在試驗(點)過程中累積資料(數據)、連續跟蹤修正。從學科發展規律上看,研究基地建設是應用經濟學學科建設的重要內容,是學科發展的重要依託和課題研究、人才培養的重要平台。為了加強科學研究,推動成果轉化,五年來,本學科點充分發揮區域經濟學的應用功能,積極探索重點學科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機制和途徑,加強與地方政府的合作互動,與地方政府共建研究示範基地。其中,在武威市建立了涼州循環經濟研究基地,在張掖市建立了民樂生態——經濟耦合系統研究基地,在隴南市建立了白水江國家自然保護區生態經濟研究基地。這些研究基地的建設,為區域經濟學研究成果的示範推廣搭建了基礎平台。
涼州循環經濟研究基地的建設,對特定生態環境與資源約束下的區域循環經濟發展模式進行了較為深入的探索,使我們站在了國內循環經濟研究方面的前列。該研究基地為武威市食品工業區的建立與發展提供了關鍵性的支持,促進了武威市循環經濟的快速發展,並使武威市被確立為五個國家循環經濟建設示範市之一。涼州循環經濟研究基地的建設,不僅促進了本學科在循環經濟理論方面的學術研究,而且已經產生了顯著的經濟與社會效益。
民樂生態——經濟耦合系統研究基地針對當地分層明顯的生態系統,著眼於當地生態系統退化的不同類型與特徵,從當地居民的生產生活方式調適入手,將生態學與經濟學有機結合,在多類型生態——經濟耦合優化系統方面進行了專題研究。這一研究,帶有鮮明的自然科學實驗研究的特徵,並嘗試設計了多項工程性治理方案。目前,當地生態系統退化的趨勢已經得到了明顯扭轉,建立在生態——經濟耦合優化基礎上的多種特色產業發展趨勢良好,當地人民的收入水平顯著提高,初步實現了經濟與生態的雙贏。
白水江國家自然保護區物種非常豐富,棲息著包括大熊貓在內的眾多珍稀瀕危物種,生態戰略地位非常顯著。本學科點建立的白水江國家自然保護區生態經濟研究基地,目前已經成為本學科點相關教學、科研的重要依託。在生態價值估算、移民、生態環境綜合治理與保護等方面已經開展了多項課題研究,已經有博士生、碩士生約30人次先後到基地進行了實地調研。
以上三大基地建設,在國內應用研究中具有創新性,是「十五」時期蘭州大學區域經濟學科建設的重要亮點。它代表了學科研究的交叉性,符合應用經濟研究的特點與規律,對推進學術創新、增強對策建議的可行性與可操作性大有裨益。四大研究基地已經得到了國內眾多同行特別是全國區域經濟學學科建設年會專家的高度評價,先後有500多人次前來參觀並聽取經驗介紹,在國內學術界已經產生了重要影響,一些高校區域經濟學科點負責人表示,蘭州大學區域經濟學研究基地的建設對於加強其他高校同類學科建設具有極大的借鑒價值。
B. 高鴻業宏觀經濟學第十五章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的一般均衡第三題答案
若預期通貨膨脹率為4%,則120萬美元,125萬美元和130萬美元的現值分別為120/(專1.04*1.04)=110.9
125/(1.04*1.04*1.04)=111.1
130/(1.04*1.04*1.04*1.04)=111.1(萬美元)
再以3%的利屬率折現,分別為
110.9/(1.03*1.03)=104.5>100
111.1/(1.03*1.03*1.03)=101.7>100
111.1/(1.03*1.03*1.03*1.03)=98.7<100(萬美元)
由此推出當年通貨膨脹率4%,利率3%時,第一、第二項目可行,第三項目不可行
(註:我是用的版本是高鴻業版的14章為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的一般均衡並非15章)
C. 從經濟學的角度上看 假如你有十五萬 你是買車還是買房請說明理由 詳細點
分析這個問題之前,要先確定兩個前提條件。即購買意願和購買能力。
購買意願即購買需求,對房子存在購買需求的年輕人主要有幾類:
1、開始參加工作,有穩定收入,自己攢了首付或家人提供首付
2、即將結婚,買婚房
3、小中產,買房做固定資產投資
購買力也好理解,有首付、有固定的收入供房(全款的土豪請忽略)
湊齊了以上兩個條件的年輕人應該買房,下面從幾個方面分析。
1、居民將來能承受更高的物價
宏觀上說,中國人均GDP2015年是8016美元,1991年東京房價崩盤時日本人均GDP是28540.8美元,中國居民的收入增長空間仍然非常大,購買力亦然。也就是說,隨著收入的增加,房價還存在水漲船高的空間。此外,最近幾年來,個人所得稅改革的呼聲越來越大,通過稅制改革增加中低收入人群的可支配收入是遲早的事情(這只是一個方面)。
2、貨幣超發,財富無形縮水,買房可以轉移貶值
2015年中國通脹率是3%,眾所周知官方統計的通脹率會低過實際通脹率,甚至有據機構分析,2015年中國實際通脹率在約7%之間,存款利率、貸款利率的不斷降低,在加快貨幣貶值的速度。
從上表不難看出,當你把一筆存款放在銀行賬戶時,你的利息為0.35%或1.5%,但可能同時卻承受了7%的購買力縮水。你的錢躺在賬戶里會變得越來越不值錢。
再來看下上面的表格,商業貸款利率是4.35%-4.90%,公積金貸款是2.75%-3.25%。打個比方,如果你選擇公積金貸款買一套100平、2萬/平的房子,首付了60萬,剩下的140萬分5年供房(60個月,每月供20333),5年下來利息是38500。通過本金+負債,銀行幫你把購買力從60萬放大到了200萬。
如果你不買房,這購買力5年後如何?答案是最多下降35%,也就是說5年後你這200萬的購買力只剩下130萬了。
通過銀行貸款買房的好處在於,你的本金部分由於轉化成了固定資產,具有了升值空間。而你借來的140萬,利息與通脹差在官方的0.25%與機構預測的4.25%之間。也就是說銀行實際上幫你承受了0.25%-4.25%的損失。
3、房子仍然具有升值空間
除了上面提到的銀行替你承擔0.25%-4.25%的購買力損失之外,房子升值會給你帶來更多的利處,5年之後200萬的房子可能會升值到300萬,而這100萬的增值銀行和債主是不會跟你分的,頂多會在2手房交易時交一點增值稅。
為什麼我敢這么確認房價還會漲?除了前面提到的購買力提升,還有更重要的一點是中國居民理財方式的匱乏,百姓手裡有錢,卻不知道能拿來干什麼。時下最流行的理財方式主要有:炒房、炒股、P2P理財。股市經歷3波股災股民心有餘悸,P2P理財已經開始崩盤,3起數百億的金融傳銷大案已經宣告P2P理財走向毀滅,而炒房在2015年-2016年一季度之間再度爆發。
另外你還可以節省掉每月2000左右的租房成本,甚至你還可以出租掉其中的兩個房間,以此轉移購房成本到租客頭上。
4、除了向銀行貸款外,還有哪些渠道可以搞到資金?
答案是借錢,借錢的本質就是把貶值成本轉移到債主身上。能借到越多的錢來買房對你來說就越有好處。富人為什麼往往負債率高?因為他們善於用銀行的錢、用別人的錢來降低自己的成本。
親戚的錢躺在銀行賬戶里也是不斷的貶值的,還不如支援你來買房。你向他借5萬,兩年後也是還5萬,雖然購買力貶值成本依然由他承擔,但你提前使用了這5萬的購買力,不至於2年後只剩下4萬4的購買力。如果他拿這些錢去做P2P理財,那面臨的可能是血本無歸的風險,因為P2P金融傳銷是專向中老年人下手的。炒股就更不用說了,賠掉養老金的不計其數。
也許有人會問,買房並不是唯一的財富保值、升值渠道,同樣的錢可以去做其他理財。我相信有人是有這樣的能力的,但大部分人做不到,因為你的理財收益要跑贏利率、通貨膨脹率、房租等等之和,而且越高收益的理財方式風險越高,弄不好會血本無歸。
車子是純消耗品,投資價值明顯低於房產。
來源:簡書
D. 中央財經大學走出過哪些厲害的人
說實話,中財走出去的優秀校友真的是數不勝數呀!不過作為15屆即將畢業的學姐,我還是跟大家介紹幾個我比較了解的傑出校友吧~
以上就是我全部的回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