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魔鬼經濟學動機

魔鬼經濟學動機

發布時間:2021-01-23 15:16:37

㈠ 求《魔鬼經濟學2》讀後感

《魔鬼經濟學2》讀後感(一):表面一件小事,引發誘因,造成一些列行為模式改變。
本書主題思想:表面一件小事,引發誘因,造成一些列行為模式改變。
顛覆傳統的思想:
1、交通問題:馬車和汽車的作用異曲同工,都是當時經濟大發展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都造成社會問題,都有環境污染,汽車是馬車替代品,什麼又是汽車替代品,過度擔憂環境污染是沒有必要的,總有新的方案會代替舊的方案。
2、外部效應:實施一種行為,其他人被迫為此行為付出代價,叫外部效應,分正負兩方面。為了維護自己利益做出的保護措施,傷害了其他人的利益,就是自我利益的經典案例,比如防盜裝了CLUB鎖。
3、因人而異的效果:沒名氣的人,以低成本解決一件棘手難題,不被認可;名人用高成本,費時未必能解決難題的過程,已獲得眾人擁護。
在選取樣本事,盡可能剝離復雜因素和變數。
4、決定薪酬的原因:除了供求關系,還有工作難度、工作不適程度、適合做這份工作的人數等。
5、價格歧視:實施價格歧視時,要做到無轉賣可能性、可實施的對象清晰可辨。
6、樣本選取:將現實固有的復雜因素剝離,盡可能公平評估試驗
7、學會思考不同事情的共性:街頭妓女和聖誕老人都是利用特地時間的需求猛增帶來短期機遇賺外快。
陪同女郎和企業家的共性:找到合適銷售渠道,去掉中間商使成本最低、獨特的人格魅力能發現對方優點、質量控制(堅持理念和逆向思維),根據供求市場靈活掌握價格歧視。
《魔鬼經濟學2》讀後感(二):人之初,本「利己」
這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經濟學著作,一套四本80萬字,只有引用了一小部分淺顯的經濟學詞彙;雖然大量引用數據,但一個復雜的數學公式也沒有。作者的寫作手法,是從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提煉出被我們忽略甚至完全誤解的「經濟學原理」,內容通俗、文筆易懂,所以讀起來很流暢、很輕松。
第一冊是我認為寫得最好的一本,副標題為「揭示隱藏在表象之下的真實世界」,作者通過幾個顛覆性的話題引來熱議,比如「教師和相撲選手為何要作弊?」、「毒販為何還跟母親住一起」等,每個話題都寫得比較深入,數據詳實。其中最具爭議的話題莫過於「90年代開始美國犯罪率下降,源於70年代的墮胎合法化」。
第二冊是「擁有清晰思維的藝術」,全書仍然注重用數據說話,告訴大家:酒後走回家比酒後駕車回家更危險、醫生洗手的概率遠低於「規定」、妓女減少主要是因為婚前性行為增加、兒童安全座椅並沒那麼「安全」、死於恐怖襲擊的概率是自殺的五百多倍......至於書標題所描述的「清晰思維」,我個人理解是「經濟利己主義」,絕大部分的「利他」從本質上都能找到「利己」的根源。
第三冊「用反常思維解決問題」,我個人提煉作者所指的「反常思維」就是指「誘因思維」,或者說是「動機導向思維」。英國統治印度時期,為了減少眼鏡蛇頒布蛇皮換錢的法令,結果反而催生了一大批養蛇人;很多城市限號以後,汽車保有量反而猛增;在寫有保護提示的標志牌前,石化木反而被偷的更多。如何正確利用誘因呢,我想有以下幾點:找到人們真正關心什麼,而非口頭;給對方你能承受的更多價值誘因;注意人們對不同誘因的反應;最重要的一點,永遠、永遠不要臆測人們會因為「這樣做正確」而去做某事。
第四冊「用有色眼鏡看世界」,與其說是一本書,不如說是一本博客文集,集成了作者在成名後開的博客的各種內容,這是全套書最厚的一本,卻也是最沒有營養的一本。不僅缺少主題、雜亂無章,內容也缺少深度。
整套書看完,可能不得不承認,書里的許多內容確實都很「新鮮」,但其許多觀點我個人並不認同,比如90年代美國犯罪率下降的原因,我個人覺得監控攝像頭的普及的影響可能要更大些吧。但我確實要承認,作為一套老百姓看得懂的「經濟學」著作,它能幫助大眾培養經濟學「大腦」,用經濟學的視角更清晰的看待世界,用反常思維分析解決問題,值得為之點個贊。
在中國,其實也有很多學者在做類似的「經濟學」大眾化推廣,我個人最推崇的還是北大的薛兆豐教授,他的許多文章,無論是深度還是廣度,都勝於本套書的作者列維特。綜上,我給這套書打7.8分罷。
《魔鬼經濟學2》讀後感(三):經濟學是你身體里的魔鬼
文/王福重(經濟學家)
這是一本「聳人聽聞」的書。
在學界,早就有「經濟學帝國主義」的說法,意思是經濟學跨過自己的范圍,蠶食其他學科的固有領地,比如政治學、法學和歷史學,而且已經有幾位,憑此拿到了諾貝爾經濟學獎。大有天下學問,莫不是經濟學的架勢。
《魔鬼經濟學2》,是經濟學攻城略地的最新和最有力的證據。
「super」,即超爆,意思是說本書所研究的問題,至少表面看,跟經濟學沾不上邊。但是,說實話,經濟學並非只研究市場、賺錢這等雕蟲小技,在更本質的意義上,它關注的是人類的行為,一切行為。包括本書選取的街頭妓女、恐怖分子、冷漠的案發現場看客等。
照「狡猾的」作者的本意,「超爆」不是關鍵詞,「魔鬼」才是。中國人用「神出鬼沒」來形容神奇的人和事。看了本書,如果你認為經濟學就是這樣神乎其技,作者的目的就算達到了。
魔鬼經濟學的第一層意思是,言人之不敢言。別人避之猶嫌不及的,我也敢蹚渾水。比如觀察街頭妓女,分析她們的賣淫方式、定價方法,就必須有「魔鬼」的膽量。魔鬼的第二層意思是,事情的背後都有經濟學這個「魔鬼」在作祟。第三層意思是「鬼點子」。比如氣候變暖,似乎已成定局,令全世界頭疼,但是,在作者看來,它也有簡單至極而且「經濟」的解決方法。
在第1章里,「遏制氣候變暖:火山爆發?用煙囪桶破天?還是架一根18英里長的管子?」討論的是外部性問題。當下最時髦的話題,是全球變暖。顯然,作者對是否真的變暖,二氧化碳是否真的是一種「有毒物質」,以及變暖的前景是否真如媒體和一些科學家渲染得那樣可怕,持相當冷靜和懷疑的態度。實際上,變暖並非言之鑿鑿,最近幾年,全球氣候是變冷的。世界末日,不過是唯恐天下不亂的鼓噪。
假如全球變暖是真的威脅,這種外部性的解決需要的是全球的協同合作,但是中國和印度等新興的碳排放大國,似乎佔有道德上的優勢,這種協同是不可能的。哥本哈根大會的無果而終,就是不合作的結果。
改變生產和生活方式,少用化石燃料,比如開新能源汽車,過低碳生活,正在成為一種新道德和新光榮。本書作者說這是美國前總統戈爾(獲得過諾貝爾和平獎)的方法。
這種改變,即使能成功,也是杯水車薪。二氧化碳的半衰期是100年,現存的二氧化碳將存在幾個世紀。更重要的是,戈爾的思路有邏輯缺陷,因為人類並非不知道如何避免破壞環境,而是不想這么做,因為成本太高(經濟原因)。再說,也缺乏激勵,沒有激勵,僅僅是教育,自利的人們怎麼會真的採取行動?
但是,如果全球溫度真的上升,辦法並不是沒有,而且解決問題的方法,其實是得來全不費工夫的。令人咋舌的「布迪科的毯子」計劃,也就是「皮納圖博火山」(火山爆發能讓地球變冷)辦法,僅僅需要2.5億美元!科學的實驗證明,這是完全可行的。
如果這個法子不行,還有兩個替代的辦法:「上天的煙囪」,以及「霧氣騰騰的鏡子」。這些簡單的辦法,聽起來如天方夜譚,這也是作者所說的「魔鬼」。
第2章 「恐怖分子的銀行賬戶有什麼特點?」圍繞恐怖襲擊事件展開,說的是信息經濟學,也就是信息不對稱下,人們應該如何行為。人的行為,哪怕是荒誕、極端的行為,都嚴格遵循經濟學的利益最大化原則,從這個原則出發,可以發現事情的本質,包括尋找誰是自殺炸彈。
誠如作者所言,先天的東西,不是恐怖分子之所以成為恐怖分子的東西。恐怖分子並非如人們想像的那樣,出生於貧困家庭,沒有受到良好教育,相反,恐怖分子一般出生在比較富裕的家庭,受到相對良好的教育。在這個意義上,恐怖分子不是為生活所迫,而是相當「有理想的」,是為了實現自己的最大利益。
恐怖活動的代價,首先是造成人心惶惶,擔心會遭到再次襲擊。不過,統計數據表明,人遭到再次襲擊的可能性,僅僅是自殺或者他殺的1/575,或者說更大的危害是經濟上的。比如,「9•11」恐怖事件後,美國除了兩場耗資數千億美元的戰爭外,還加強了安保措施。以機場安檢為例,假如每人需增加1分鍾的安檢,美國航空流量每年有5.6億人次之巨,就是一筆不小的經濟代價。
醫患之間,存在嚴重的信息不對稱,依靠傳統手段收集病人信息異常困難。所以,醫生的可用時間,60%用於收集信息,純粹診病時間不過15%。所以,開發能夠收集病人信息的系統,是「9•11」 恐怖事件後的一大發明。這個發明,除了疾病診斷,還可以預防恐怖主義。
與醫生了解病人類似,患者也想了解醫生的水平。根據治療效果或者其他看似更實在的標准,往往是很不靠譜的,但是有些基本信息卻更加要緊,更加可靠。比如,是否畢業於一流醫學院,是否在出色的醫院實習等。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招聘單位總是對一流大學畢業生青睞有加,因為文憑可以有效地識別求職者的水平。
但是,作者的出色工作不在於此,而在於他們認為,決定患者在急診室以及今後一段時期是否存活的因素之一是其收入水平(貧窮患者比富裕患者的死亡率要高很多)。而統計也表明,購買了養老金的群體,活得更長;遺產稅的徵收時點和存廢,也影響壽命的長短。
一個很有趣的疑惑是:為什麼化療效果實際上很小,醫生還是不遺餘力地推薦?原來,醫生可以因此賺更多的錢,也會得到政府更多的研究資助。
對於反恐,最重要的恐怕是,迅速找到恐怖分子的所在。有多種辦法,而且已經付諸實踐。比如,搜集人力情報、監聽電子通信、追蹤跨國資金走向——也就是為恐怖活動融資的行為。遺憾的是,所有這些都幾乎毫無斬獲。
這個發現似乎讓事情柳暗花明:潛在的恐怖分子不購買人身險。因為保險公司不會為自殺者支付保險金,這個特徵正好可以用於識別恐怖分子。令人興奮的是,實際上,根據這個提示,在一長串可疑名單中確定恐怖分子,變得相對容易,這個工作已經卓有成效!
第3章「難以置信:犯罪率升高是因為電視看多了?」說的是經濟學的新分支:行為經濟學。行為經濟學近幾年頗為流行,大有撼動傳統經濟學的架勢,特別是,有數位經濟學家(也許不是)還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行為經濟學找到的突破口,是經濟學的基石:經濟人假設(每個人都是利己而非利他的)。
《紐約時報》的一篇報道說,一個婦女受到連續襲擊,而38個鄰居眼睜睜看著她被殺,卻無動於衷。
人們不是有利他主義的傾向嗎?比如我們熟悉的好人好事,母親為兒子捐腎,比如「最後通牒」模型中,當事人給予對方的善意。但是,當此危難時刻,人們的冷漠毫無利他的影子,到底哪個才是人性的真實寫照?
本書作者之一的史蒂文•列維特,是芝加哥大學的經濟學教授,曾榮獲約翰•貝茨•克拉克獎,這個獎被認為是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某種前奏。
史蒂文把「最後通牒」試驗進行變種,以便更接近現實世界,發現其結果與之前大相徑庭,人們表現出的不再是利他,而依然是「利己主義」的傾向。
道理在於:由於存在「選擇性偏差」,以及在「認真觀察環境」下,參與實驗的人會「主動」地配合實驗者,因此那些「標準的實驗室實驗」結論是很不靠譜的,所謂的利他行為是一種純粹的樂觀想像。
而各種捐獻的目的也並不那麼單純,背後或多或少都藏著利己的動機,或者說是偽裝之下的利他主義。自願捐腎的人,並沒有想像的那樣多,很多病人在等待中離世了。以至於諾貝爾獎得主貝克爾都支持成立一個受到良好監管的人體器官市場。很明顯,這樣的市場可以拯救很多人,但是存在政治和道德上的巨大風險。
後來的調查證實,《紐約時報》的報道過於誇大其詞,當時有人阻嚇罪犯,也有人報警,是一個很普通的案件。
但是,更重要的是,即使有人做壁上觀,也不是不可理喻的。人就是有利己和利人的兩面性。危險的是誇大利他,而貶損利己(關於利己的好處,傳統經濟學已經說得太多)。
傳統的「經濟人」假設,更普遍,更有說服力。行為經濟學的科學性,卻很值得懷疑。
值得一提的是,孔子說「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將人做了嚴格區分,而墨子卻非同凡響地說「義者,利也」,終結了這個無意義的爭論,即所有的人都是「小人」。楊朱的「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更是大膽道出了人性自利的本質。
第4章「疫苗、安全帶和颶風:不一樣的事情,一樣的邏輯」,說的是市場而非政府才是找到解決問題辦法的部門。最好的辦法是那些成本低廉且簡單的辦法,不過它們經常受到指責和懷疑。
匪夷所思的是,出於好意實施的法律,總會產生有違初衷的結果。比如,中國的《勞動合同法》,最終造成了更多非熟練工人的失業,這叫「非預期後果法則」。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治病的醫生,為救死扶傷開展的解剖實驗,導致了成千上萬的人丟命。
歷史並非簡單重合:最困難的問題,往往是用極其簡單的方法解決的。例如,1950年後的50年,世界人口幾乎翻了一番,原因居然是硝酸銨化肥的發明和使用。硝酸銨讓人類可以依靠動物和水果作為食物。作為能源和動力,跟成本高昂的鯨油相比,石油是一種便宜、便捷得多的能源和動力。
脊髓灰質炎是可怕的疾病,奪取了無數人的生命和健康,包括偉大的羅斯福總統(39歲時罹患此病)。在眾多的抵抗方法中,疫苗是最出色的。固然,研發疫苗十分困難,但是從治療方式和所需費用來說,疫苗是極其簡單和低廉的。
心臟病人死亡率的下降,居然不是看似高超的搭橋手術以及昂貴葯物,而是便宜得不能再便宜的阿司匹林的功勞。
說到交通事故死亡率的下降,必須感謝美國越戰時期的國防部長麥克納馬拉,是這個古板的統計學家首先提出配置安全帶的。安全帶極大地降低了汽車事故的死亡率,拯救了幾十萬人的生命。這個辦法通過改變人類的行為方式來避免生命的悲劇。這個過程當然不是一帆風順的,時至今日,還有多少中國司機和乘客對安全帶抱著抵觸的態度!
颶風是美國人的噩夢之一。為了減輕颶風的破壞力,各種辦法想盡,但效果不佳。但有人想出一個:在海中投放大量帶裙擺的輪胎!這個人,是微軟的前首席技術官、當代最偉大的科學家霍金的學生梅爾沃德。最妙的是,它簡單,花費也出奇的少。
一個著名的案例是:第一批去澳洲的人,是坐船去非洲的奴隸。開始的時候,資本家是按上船人數給人販子錢。結果發現,上了船,能到澳洲的奴隸,所剩無幾。在進行了各種技術改進(例如增加水供應、保安措施、醫療人員等)無明顯效果後,一個極簡單的想法徹底扭轉了局面:按照下船人數給錢。這是從人的自利性出發的舉措,自然奏效。
相信市場,相信人們從經濟成本–收益比較出發做出的選擇更有力,是本章的重點。
在第5章里,「街頭妓女與百貨商店聖誕老人有何相似之處?」在衛道士看來,題目很有些輕佻。但是,要說的主題卻是嚴肅的勞動力市場如何運行,而即使是看似不恥的賣淫行為也得遵循經濟學原理。
女人難找工作,收入比男人低,但不能因此就說社會歧視女性。男女在性別上存在差異,在經濟上也存在差異,是有其合理之處的。女人更顧家,於是有限的精力被分散了,降低了工作效率,減少了工作時間;女人的生理特點也不容忽視。所以,在某些勞動力市場上,包括WNBA教練,鮮有女性。但賣淫這個特殊場合,卻完全相反,女性一統天下。
男人們好像越來越花心。這不是人心不古,世風日下。男人還是那些男人,不同的是,過去賣淫市場小,價格高,光顧的男人就少,沒法不忠誠。但是,賣淫市場迅速發展(部分是因為女性收入低),賣淫者間競爭加劇,促使價格下降,男人可以獲得更低價的性服務,性道德因此敗壞。
購買賣淫服務,滿足了生理慾望,更有經濟上的好處:不必承擔懷孕的成本、承諾結婚的成本等。
賣方肯定想要高價。如果能降低競爭,街頭妓女的服務價格就可以提高,但是妓女沒有權力攻擊同業競爭者,控告別人,或者爭取立法,對外來者徵收「關稅」。但是,她們有別的辦法。
街頭妓女可以實行「價格歧視」,看人下菜碟,比如黑人低價,白人多要。可以單干,也可以找人看場子,這就形成經濟學上的「委託代理關系」。代理人可以專門跟警察打交道,搞定警察,驅趕競爭者,雙方是互利關系,而且考核代理人是否盡心是相當容易的。代理人的出現,促成了穩定的「市場環境」,增加了妓女的收入。
中國的國有企業,經常發生代理人違背委託人的行為,比如企業投資虧損巨大,而總經理卻享受高得離譜的年薪,就是缺乏相應的監督機制。
這一章的名字中有「聖誕老人」,可是壓根兒就沒說聖誕老人的事。因為聖誕老人的行為模式跟街頭妓女是完全一樣的,雖然寫起來更體面,但是本書作者卻不屑於這種體面,他們更熱衷於描寫魔鬼。
不要以為說妓女的行為就是噱頭,作者的真正用意在於,經濟學不是好人的學問,也不是壞人的學問,而是關乎一切人的學問。無論是體面的工作、嚴肅的行為,還是難以啟齒的活動,在經濟學家看來,都沒什麼區別,經濟學都可以檢驗、審視它們,廓清背後的決定因素。
結語 「猴子也是人」陳述的一個觀點是:無論是食色性也,還是喜歡搭便車、推卸責任,抑或成為恐怖分子,猴子與人毫無二致。經濟學這個魔鬼,也附在猴子的身體里。在這個意義上,經濟學不但研究人,也研究動物,「帝國主義」又向外擴張了。
這本書,在形式上,也許有些聳人聽聞,甚至嘩眾取寵,但是如果認真讀下來,就會發現作者的寫作態度嚴謹而科學。他們總是依據第一手素材,不厭其煩地利用原始數據,以及可靠當事人,特別是始作俑者的陳述,來論證自己的觀點,小心地運用邏輯推演自己的結論。特別注重運用統計方法,而非傳統道德或者政治來分析問題,是本書的一大特點。我們能從書中大量的統計數據和資料、親身實驗、與街頭妓女的親密接觸等,洞見作者的辛苦和認真。
經濟學和經濟學家的作用,比普通人想像的要大得多,在紛繁復雜的現象背後,都有一個經濟學的「魔鬼」潛伏著呢。
《魔鬼經濟學2》讀後感(四):少一些想當然,多一些思考
在寫這篇讀後感前,我刻意沒有去讀或者聽其他人對於本書的看法,怕影響自己的思維。當然,別人可能比我理解的更深更透徹,但,在這里,只想寫下屬於自己的一些感悟。
雖然說這本書的名字中有「經濟學」兩個字,但作為一名對經濟學理論一竅不通的理工科生來說讀起來也並不困難。因為作者是通過一個個真實生動的事例,經過深度剖析,傳達一些信息,一些概念,一些邏輯。這里的「經濟學」更多指的是用經濟分析的方式描述人類行為決策和各類社會現象。作者希望通過經濟分析的方法客觀闡釋世界的本來面貌,幫助讀者更加了解世界。
簡單的說說這本書帶給我兩點收獲:
第一,一個關鍵詞「想不到」。想不到酒後步行比酒後駕車還要危險,想不到火山爆發可以降低全球溫度,想不到《勞動法》也會損害勞動者,想不到化療對於多數腫瘤患者的作用微乎其微,書中還有很多例子……
這探討的其實是思維方式問題,我們掌握的很多所謂的「常識」往往是一種思維惰性,也許是學校教育的,也許是社會輿論的宣傳的,也許是自己的經驗總結的,當我們接收到一個信息時,尤其是所謂的「權威」發布時,很少去深入思考和辨別一件事情的真偽。這本書給我們提個了醒,當接收信息時,多加思考和辨別,少一些「想當然」。
第二,豐富了知識儲備。也許我們對一件事情有好奇心,有探索精神,但我們未必能有去深入研究的條件。本書作者做了大量工作,以翔實的數據和統計分析,向我們呈現了一個盡量真實的世界。比如兒童安全座椅的安全性問題,如何判斷醫生水平的高低,人是否存在「利他主義」傾向等問題。
《魔鬼經濟學2》讀後感(五):「成本-收益」的正確演算法
首先申明:在本篇書評里,「經濟學家」是褒義詞。
先拋結論:絕大部分人都是經濟人,同時也是坡腳的經濟學家。
經濟人,簡言之,就是人趨利避害的本性,總會對事情的「成本-收益」進行評估,而去決定做或不做。一些很奇怪的宏觀現象,往細處分析、思考,歸咎到個體層面的本性,其實也就很自然了。比如,那些為保障殘疾人勞動權益的法規出台,導致殘疾人就業率大大降低(雇了殘疾人不能委屈他、辭退他,還不如不招!)。
經濟學家當然也是經濟人,讓他們脫穎而出的,是他們能對「成本-收益」進行更准確地評估。比如這幾種思維,考慮外部效應、對未來和現在收益的評估、更純粹的數字導向。
外部效應,即某人實施某種行為,其他人要被迫付出代價。比如,在公共場合吸煙、隨意污染環境,很多時候,外部效應是不易引人注意的,就是這種行為的成本是被低估的。所以,你身邊那種損人損己額行為還少嗎,很簡單的例子,「羊來了」。
未來和現在收益的評估,人們一般不願為了應對未來的問題、獲取未來可能的收益而花費現在大量的精力,就是未來收益往往是被低估的。比如,投一個五年後才能盈利的項目,你願意嗎?那麼多企業家拼了命的投資、布局,是為了什麼?
更純粹的數字導向,從統計上說,坐飛機比坐汽車安全,安全座椅並不比安全帶安全。這些事實,你信嗎?因為對信息的了解不足、也不願意花多精力思考數字問題,人們往往會被媒體誤導,會遵從自己所謂的「常識」去做出錯誤的判斷。
經濟學家,是更願意思考、更遵從理性支配的人。從這點看,「成本-收益」的公式不變,經濟人要做的無非是把外部影響納入成本計算、把未來預期納入收益計算、整個公式更加量化。擁有清晰地思維藝術,成為自己的經濟學家

㈡ 請大俠們幫我翻譯下一下內容。謝謝大俠們。

韓文;我暫時找不到 ````yi英文找到了!
Please help me translate the swordsman under the content. Thanks to the master.
Reward points: 30 - from the problem with 11 days 21 hours
Read the list of "the devil, victor > economics is the author j, after reading books is that some type of divergence and ponder, do not feel like a unified theme, but after reading it really know a lot I never notice and never even thought the problem, and learned a lot of new knowledge. But when reading the book, don't feel tired, when mentioned, bright reading a novel and cuddly, don't know before attending.
Maybe new relationship in the book, anyhow, let my deepest memory is about how to become perfect parents of this chapter. Always thought ecation child will give him to learn many things, including instrument, early reading this book to school - after just know through the analysis, actually levitt parents of children to do what he does not proce any influence, most key of parents is a how of person. See this, found that children with parents grow bigg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ature and of what he beat him, including the museum with him as nothing. So I must pay attention to increase their knowledge, accomplishment, so as to affect into.
About teacher and motivation, cheating on drug traffickers hackberrya on the revelation, parents give their children, even the meaning behind the about abor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rime and so on, by revelation, and listed victor other people look at a very tough, don't understand. See these chapters, let me for their place in the surrounding life events of life, also.
In this book, levitt and Stephen "based on economics daily life, the way to explore the world: everyday things behind the study does not make his baby after hearing a good student? Swimming is more dangerous than guns? The structure and trafficking organizations like McDonald's, but I haven't grass-roots staff and margin, money into the President and his pocket, Parents of children differences of upbringing.
"The devil" economics in a conventional wisdom goes: if the ethical represents our ideal society operation mode, then we describe in economics is to the society is how to run. The book also demonstrates wormed collected data - school examinations, the famous Japanese sumo wrestlers secret evidence, real estate agent sales record, even the secret diary. Underworld undercover Based on these data analysis, the author skillfully obtained the conclusion of breaking glasses. He will teach you how to use data analysis on what you see the world, He will tell you: the real world is that...
This book of famous people to Abram, "the devil's economics metaphor into a detective novel, says he is in the process of reading books all" breath, afraid expiration, the wind that book. In his view, the "devil" economics of each chapter includes a first-class detective novels of all the elements. Just to solve listed victor is the ultimate goal of "found the murderer", but "uncover real world disguise." "The devil" economics of almost every word is on conventional wisdom, he found many considered outrageous, some even as he drew kill.
No matter from which Angle, this is a new horizons will let people.
The problem is added: "this article translated," please ask everyone Korean help me. I will give you all this points. Thank everybody!

㈢ 什麼是超爆魔鬼經濟學

內容簡介《超爆魔鬼經濟學》歷經4年時間創作而面世的書,深入探討了世間萬物那鮮為人知的另一面,提出的問題不僅更具挑戰性,而且更出人意料,它將再次挑戰我們的傳統思維方式:△身體肥胖的女性和牙齒長得難看的女性薪水就低!這是為什麼呢?△在高中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的女生再進入大學,畢業之後就能找到好工作?△導致大多數男女薪水差異的主要原因在於:女性追求高薪的願望不足?△為什麼世界上大部分頂級運動員都出生在1月-3月份?△馬和汽車,誰的危險更大?想阻止氣候變暖?用煙囪捅破天吧!?△發生在中國四川的汶川大地震,與橫掃美國的卡特里娜颶風有什麼不同?△安全帶真的能保證你的駕車和乘車安全嗎?兒童車座也照樣不安全?你是不是經常碰到令你無法解決的事情?或者即使解決了,又不能令你滿意?這是為什麼?那是因為你的傳統思維在作祟,像列維特和都伯納一樣換個思路吧,把你的傳統思維徹底顛覆掉,你會發現原來麻煩重重的問題可以這樣解決!閱讀《超爆魔鬼經濟學》,你會發現,跟隨列維特和都伯納荒誕不經的思維,來一次徹頭徹尾的頭腦風暴,將會是多麼地酣暢淋漓!「全美國最有趣的腦袋」列維特和都伯納又出場了!阿基米德曾經說過,如果能給他一個支點,他能把地球撬起。而現在,列維特和都伯納憑借這本《超爆魔鬼經濟媒體推薦我的確喜歡《超爆魔鬼經濟學》這本書,而且,我認為該書較《魔鬼經濟學》更勝一籌。——比爾•蓋茨微軟公司創始人《超爆魔鬼經濟學》的發散思維方法,也許我們還不習慣,但的確有利於打開思路,深化分析。只要認真讀下去,你的思維水平會有所提高。——梁小民經濟學家如果你想知道什麼是實驗經濟學,什麼是行為經濟學,特別是如果你還想知道一些實驗經濟學家們的人生軌跡和行為藝術,你千萬不可錯過列維特和都伯納的這冊非常有趣的大眾讀本。——王則柯經濟學家《超爆魔鬼經濟學》是一本「聳人聽聞」的書,同時也是經濟學攻城略地的最新和有力的證據。——王福重經濟學家,暢銷書《人人都愛經濟學》作者《超爆魔鬼經濟學》的確是一本好書。閱讀這本書,有助於人們改變思維方式,摒棄那些經常出現的認識誤區。——徐小平新東方文化研究院院長真正的經濟學應該是源於生活的,應該是簡潔、實用並且充滿樂趣的。《超爆魔鬼經濟學》做到了這一點。它從生活中一些被忽略的現象入手,經過梳理和推導,還原事物的本質,讓人們在一種游戲般的快樂中,學會另一種思考方式。——時寒冰《中國怎麼辦》作者、上海證券報評論主編有趣的頭腦與超爆魔鬼經濟學相得益彰,生活是魔鬼經濟學不可缺少的加餐佐料。——葉檀資深財經評論員列維特和都伯納的比較方式新奇,通過對照分析看似毫無關聯的主題,不斷挖掘出事實真相,讓人有茅塞頓開的暢快之感,這就是本書趣味橫生的原因所在……真是精彩絕倫的一本書。——《紐約時報》大膽、令人贊嘆,它在向傳統智慧開戰。沒讀過這本書,可不要在飲水機旁聊天哦。」——《華盛頓郵報》這本書很像《魔鬼經濟學》,但更精彩……——《金融時報》這是迄今為止世界知名經濟學家用統計數據所做的最搞怪的研究……列維特和都伯納設法從人類行為這道高深的數學難題中,尋求其內在聯系。——《娛樂周報》痛快……事實上,這本書表明:在探索欲永無窮盡、分析技能極為嫻熟的經濟學家的手中,普通的傳統經濟學可以發揮什麼樣的作用。——《經濟學人》《超爆魔鬼經濟學》要做的就是徹底顛覆你頭腦中的傳統思維——真是一部讓人贊嘆稱奇的作品。——《華爾街日報》簡直就是飛馳而過的過山車……《超爆魔鬼經濟學》真是精彩絕倫、生動有趣,還有那麼一點醉人,就像一大杯龍舌蘭酒。——《泰晤士報》《超爆魔鬼經濟學》內容構思新穎,我們總能驚奇地看到難於預見的不可能情形。——《溫哥華太陽報》毫無疑問:本書生動有趣。列維特和都伯納的探索與發現與任何偵探小說一樣扣人心弦……——《愛爾蘭審查報》女性應買這本書送給他們的丈夫,但首先要自己讀!與他們的第一本書一樣有趣,給人的啟發甚至更大,而且,這里有很多內容適合每個人閱讀。——亞馬遜網站讀者《超爆魔鬼經濟學》再次挑戰了我們的傳統思維方式,深入探討了世間萬物那鮮為人知的另一面。不論是尋求解決全球變暖的方案,還是探討抓住恐怖主義分子的最佳方法是什麼,列維特和都伯納的分析,處處閃現智慧的靈光,敘述方式格外新穎,讓人眼前一亮。通過分析人們在各種動機下的表現,他們兩人將世界的本來面目呈現給大家:善、惡、丑……歸根結底就是,荒誕不經。——王立鵬《中國經營報》常務副總編、《職場》主編福爾摩斯和列維特的共同點就是——很多事情在他們進行了連續兩步以上合理的推論後,就會顯示出讓我們始料不及的結果。只不過福爾摩斯是基於證據和邏輯,而列維特更多是基於數據和經濟學原理。——劉湘明《商業價值》出版人《超爆魔鬼經濟學》以經濟學的統計方法,發現種種貌似不相關聯事件背後的隱秘邏輯。是作者的研究過於搞怪?還是我們的世界本來就匪夷所思?——賀志剛《IT經理世界》雜志社副總編讀了《超爆魔鬼經濟學》,我才發現,用微觀經濟學的手段和思維方式來研究社會問題,可以如此痛快過癮,看似荒誕不經的論述,卻處處閃耀著智慧與機敏,讓人茅塞頓開,拍案叫絕!——陳朝華《南方都市報》副總編輯兼《南都周刊》總編輯《超爆魔鬼經濟學》真是令人拍案叫絕,閱讀這本書,有助於人們改變思維方式,摒棄那些經常出現的認識誤區。很難想到經濟學也會如此有趣!——張晨《北京青年》周刊總編要是你在尋偶期,遇到個適齡異性在讀這本書,一定上去跟他/她搭訕。寫這本書的人,智商高,好奇心無邊無際,講話表面正經其實很不正經,有專業知識又有人情,看這本書的人一定也差不到哪兒去。按我說,這就是新時代的性感標准。——覃里雯《周末畫報》新聞中心主任編輯推薦《超爆魔鬼經濟學》是不敲破你的腦袋,誓不罷休!賦予你看透世界的魔力!連續數周榮登亞馬遜、《紐約時報》暢銷書總榜前10名!想要改變世界嗎?你的魔力就藏在這本充滿怪誕思考的書里!《超爆魔鬼經濟學》全球銷量超過500萬冊的《魔鬼經濟學》作者再度傾力打造!超爆、超怪、超爭議、超發燒、超叫座……讀書也如同看戲,不會看的看熱鬧,會看的看門道。看熱鬧的往往看到了外面最浮淺的東西,就大呼不可取!看門道的,不會如此浮躁、淺嘗輒止,他更願意深入到書的精彩之處,以察究大道之理。讀《超爆魔鬼經濟學》,應手執一杯名茶,一邊細細品味名茶的清香,一邊深索書中蘊含的精細哲理——但在你讀到精彩之處而拍案驚奇時,別忘了把杯子放在桌上。目錄專家推薦一真的喜歡《超爆魔鬼經濟學》/比爾•蓋茨專家推薦二一本引導你思維的書/梁小民專家推薦三怪誕經濟學家的行為藝術/王則柯專家推薦四經濟學是你身體里的魔鬼/王福重專家推薦五科學其實是故事/陳曉民寫在前面導言超爆魔鬼經濟學=荒謬怪誕經濟學?有時候,一個人在生活中要想擁有清晰的思維是非常困難的。我們一直被告知,酒後駕車發生事故的概率要比清醒正常人駕車發生事故的概率高出很多倍。有如此多的人酗酒後仍然要手握方向盤,這是為什麼呢?酒後駕車極其危險,可是,難道酒後步行就安全嗎?馬和汽車,誰的危害更大?如果我們不開車,改成騎馬,社會將會怎麼樣?酒後步行比酒後駕車還要危險!3電視把印度女性解救了出來?6馬和汽車,誰的危害更大?11還原世界的本來面貌16獨樹一幟的經濟學21第1章遏制氣候變暖:火山爆發?用煙囪捅破天?還是架一根18英里長的管子?全球變暖可能導致的最恐怖的情形,絕對與《聖經》中的描述無異:海面上升,高溫煉獄,災難頻發,地球混沌無序。面對全球變暖,我們普通人該怎麼辦?牛、羊及其他反芻動物,是十惡不赦的環境污染者?全球反芻動物排放的溫室氣體,比所有交通活動產生的多50%!那麼,我們別吃牛羊肉了,也別喝牛奶了,改吃袋鼠肉吧。購買本地產的食品,事實上反而增加了溫室氣體排放量,為什麼?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火山爆發竟然讓全球氣溫降低了,為什麼?全球變暖:經濟學家的觀點28你開空調時應該想到的事情32外部效應的邏輯:從汽車防盜裝置到火山爆發35二氧化碳與全球變暖沒有關系!39太陽能電池加劇了全球變暖?49火山爆發與氣候變暖51解決氣候變暖:用一根18英里長的管子向天空吹二氧化硫56用毯子把地球裹起來60想阻止氣候變暖?用煙囪捅破天吧!64醫生最容易違規?68如此預防艾滋病:你根本不可能想到73第2章恐怖分子的銀行賬戶有什麼特點?世界上大部分頂級運動員都出生在1~3月?恐怖分子往往來自受教育程度較高的中產階層或高收入家庭?「9•11」恐怖襲擊發生後的僅僅3個月內,美國發生的交通事故大幅增加,為什麼會這樣?去醫院就醫,如何選擇醫生?醫術更高的醫生治療的病人,其死亡率甚至更高,為什麼?最出色的醫生有什麼樣的特點?如果你的病情很嚴重,去醫院看病會略微提高你存活下來的概率;但如果病情並不嚴重,那麼去看病就會提高你死亡的概率。公路交通事故增多:全是「9•11」恐怖襲擊惹的禍?81最出色的醫生和最差勁的醫生有何區別?86想長壽嗎?拿個諾貝爾獎吧!103恐怖分子的銀行賬戶有什麼特點?109如何判斷誰是恐怖分子?114計算一下誰是恐怖分子117第3章難以置信:犯罪率升高是因為電視看多了?暴力類電視節目可引發人們的暴力行為?觀看大量電視節目的孩子,在他們長大後,從事犯罪活動的概率更大?發生在中國四川的汶川大地震,與橫掃美國的卡特里娜颶風有什麼不同?慈善家行善僅僅是為了樂善好施嗎?犯罪率升高是因為電視看多了?124為什麼有的人總是樂善好施?129人類天生具有利他主義的本性?132交易大廳的欺騙作為138利他主義的精神哪兒去了?144十字路口有交警,你會闖紅燈嗎?147人真的既慷慨大方又冷酷無情?151兇殺案的報道屬實嗎?153第4章疫苗、安全帶和颶風:不一樣的事情,一樣的邏輯相對於農村產婦由接生婆接生,產婦在醫院分娩的危險性為什麼會更高呢?是硝酸銨養活了整個世界?如果硝酸銨一夜之間便消失得無影無蹤,那麼大多數人的飲食結構將會再次轉向穀物和塊莖植物,而肉類和水果僅僅只有富人才能享受!安全帶真的能保證你的駕車和乘車安全嗎?兒童車座也照樣不安全?《勞動法》也會損害勞動者168硝酸銨養活了整個世界?171從捕鯨到石油開采173沒有什麼醫療手段比疫苗更簡單174安全帶有多安全?177兒童車座的安全效應182由颶風想到的191第5章街頭妓女與百貨商店聖誕老人有何相似?男職員和女職員薪水差別如此之大的原因是什麼?身體肥胖的女性和牙齒長得難看的女性薪水就低!這是為什麼呢?在高中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的女生再進入大學,畢業之後就能找到好工作?教師工作是女性最好的職業選擇嗎?導致大多數男女薪水差異的主要原因在於:女性追求高薪的願望不夠強烈?從中國的纏足習俗到美國的性服務市場202為什麼妓女的收入越來越少?209一星期中妓女哪天掙得最多?215皮條客與房地產經紀人221女性工資低是因為女性追求高薪的願望不夠強烈226從妓女的營生中我們看到了什麼?234結語猴子也是人致謝……

㈣ 牛奶可樂經濟學 讀書筆記

妙趣橫生的經濟學讀物這幾年大行其道,2006年的《魔鬼經濟學》,2007年的《貨幣戰爭》,今年的《在星巴克要買大杯咖啡》、《性越多越安全:顛覆傳統的反常經濟學》、《牛奶可樂經濟學》等等,觀察、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經濟現象成為一種時尚。這是對傳統經濟學的一種「反其道而行之」,《日常經濟學》的作者羅斯?吉廷斯說,「經濟學往往從飛機的角度看待經濟,也就是從上往下鳥瞰,這樣一來,經濟制度的輪廓倒是看清楚了,可地上棲居的人卻變得如螻蟻一般大小。」而上述的這些書不同,它們穩穩站在紅塵萬丈之中,用興致盎然的眼神看待周遭的現象,思索現象背後的原因,人的慾望、人的生存狀態不再渺小如螻蟻。
《牛奶可樂經濟學》是今年備受關注的一本書,原名叫做《經濟博物學家:破解日常生活的密碼》。作者羅伯特?弗蘭克教授著有最暢銷的中級經濟學教材《微觀經濟學和行為》,他教的微觀經濟學入門課程每年都會吸引6000多名學生,他布置過這樣的書面作業:「利用經濟學原理,探討你親身觀察到的事件或行為模式中的有趣問題。」而且不要長篇大論,字數限制在500字以內。「文章裡面不要摻雜復雜的技術,要假設你是在給一個從沒上過經濟學課的親戚講故事。」
《牛奶可樂經濟學》就是一本這樣的故事合集。問題千奇百怪,分析工具卻相當簡單——成本效益原則。當一個行動帶來的收益大於成本時,人們就會採取行動。這是絕大多數舉動的根源。
比如,為什麼最暢銷的書常常打折銷售,而最熱門的電影卻不打折?
因為對電影院來說,最稀缺的資源不是電影本身,而是座位。大受歡迎的電影即使不打折也會滿座,出於收益最大化的考慮,電影院有理由不給票價打折。但是書不一樣,如果預見到哪些產品更熱門,賣家往往可以提前准備好充足的庫存。賣家給書打折以促進銷量,是更有利的做法。
為什麼機票現賣價格更高,而演出門票現買卻更便宜?
因為航空業主管們發現,出公差的商務人士更傾向於臨時決定出行安排,而他們往往是高收入者,要麼很富裕,要麼可報銷,對價格並不敏感。而演出不一樣,高收入者一般不願意到最後一刻才買票,臨時買票畢竟要面對不知道能不能買到、也不知道還有什麼樣的座位等不確定因素。事到臨頭才在售票口買票的,大多是對價格比較敏感的人。
為什麼「維多利亞的秘密」要提供價值數百萬美元的鑲鑽胸罩,雖說從來沒人買過?
因為鑲鑽胸罩顯然是個很能夠吸引眼球的新聞噱頭,而且成本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高,它的主要價值在於鑲鑽,而鑽石很容易回收,可以重復使用。但是,它起到的作用卻非常明顯。它改變了人們對送禮物該花多少錢的參照系,把「別人花了幾百萬美元」的想法悄悄灌輸到人們的意識里,於是,花幾百美元買上一款高級胸罩就顯得沒那麼荒謬了。
為什麼男性立法者也贊成廢除一夫多妻制呢?
很多人覺得一夫多妻制對女人不利、對男人來說倒是件好事。其實,對於一部分男士來說,一夫多妻制的確是有利的,但是,多妻制會造成男女比例失衡,女性供應量持續短缺,不少男人完全結不上婚,男人面臨的壓力更大,所以,禁止多妻制的法律實際上充當了一種限制惡性競爭的協議,以免男人過得太辛苦。
為什麼某企業獎勵員工一輛豪華轎車,而不是等值的現金?
經濟學家有一個很有說服力的觀點:最好的禮物,往往是我們想要但是又不捨得買的東西。被獎勵,等與別人幫著自己做出了選擇,自己可以開開心心享受獎品,又無需為自己的奢侈行為感到愧疚。
為什麼很多酒吧喝一杯清水賣四塊錢,但咸花生卻可隨意索要?
理解這種做法的關鍵在於,花生的生產成本雖然比水高,但花生和酒是互補的。客人花生吃得越多,要點的酒或者飲料也就越多。水雖然幾乎沒有成本,但是客人水喝得越多,點的酒自然也就越少了。所以,即便水成本更低,酒吧還是要給它定個高價,打消顧客的消費積極性。
書中提出了100多個這樣的問題,全部來自於日常生活經驗,涉及產品設計、供求關系分析、公用品、人際關系、心理學、職場風雲等等各個方面,作者說「這些生活中的問題不是公式和概念,它們並沒有標准確切的答案,每個人都有可能給出更多更合理的解釋。」這也許正是此書的魅力所在。人人都可以從經濟學的角度來分析經濟生活現象,我思故我在,人生因此充滿樂趣。作為一個「從沒上過經濟學課的親戚」,這種書讓人讀得真是高興。別出手眼,獨特的觀察角度,如同一場美妙的智力探險,情趣盎然。不枝不蔓,一個圈子也不繞,盡量用最簡單的方法來解決問題,沒有高深的數學模型,成本效益原則,邊際效益分析,機會成本分析……都是最基礎的經濟學概念。如同高手,無招勝有招,手中不需藏利器,拈花飛葉,皆可傷人,何必非要倚天劍、屠龍刀?
灑家依葫蘆畫瓢,也舉出兩個故事來試試看。
第一,限塑令一出,為什麼大超市積極響應,農貿市場的商販卻我行我素?是他們缺乏環保意識嗎?
這不是素質問題,是成本收益對比問題。通過限塑令的實施,大超市不但可以節省下每年幾十萬元的的免費塑料袋,而且還可以從幾毛錢一個的環保塑料袋、幾元一個的無紡布袋中獲取利潤,同時還營造了環保的正面形象,當然積極得多。而農貿市場的多家商販們面臨激烈的同質化競爭,不能提供免費塑料袋的,可能就把顧客趕到隔壁那家菜攤去了。
第二,為什麼買盜版書會有內疚感,而從網上在線收看、下載視頻,大多數人完全不內疚?
首先,是書籍往往是個人作品。我們買盜版書侵害到了這個人的利益,一個具體的受害者很容易引起我們的內疚感。而電影背後往往是一個團隊、一個實力雄厚的大公司,我們就不太容易慚愧。而且,很多小眾電影,在院線市場和碟片市場根本無法看到,因為這種電影的市場太小,商家無法從上映和出版碟片中獲利。這種即使想花錢買正版也無處可買的無奈也沖淡了負疚感。
這樣觀察、分析身邊的現象,著實很有趣。德謨克利特說,寧願找到一個因果的解釋,也不願獲得波斯的王位。我們沒有德謨克利特那麼偉大,能一生以探求事物之間的因果必然性為至大樂趣,但起碼,了解我們置身其中的這個世界,了解身邊發生的事情背後的原因,總是有意義的吧?積極地思考,總勝過渾渾噩噩,不是嗎?
當然,如果你拒絕動這類腦筋,堅信只要存在的事物必定有它的道理,然後心安理得地接受,然後見怪不怪,當然也是一種活法,也未為不可。
======================================================================

我是被」妙趣橫生」四個字所吸引的,才讀了這本書.剛開始讀時,感覺到翻譯文的弊病,文句不太流暢,還好有些有趣的故事彌補了它的缺陷,吸引我繼續往下讀.讓我印象比較深刻的例子是,產品設計的幾何學應用.要是易拉罐矮一些,胖一點,能省下不少鋁材料,但為什麼廠家還是選了高一點的呢,由於存在錯覺,消費者會覺得矮胖易拉罐裝的飲料容量較小,而不願購買.為什麼牛奶裝在方盒子賣,而可樂裝在圓瓶子里賣?圓柱形瓶子要浪費一定的貨架空間,但可樂要直接拿著喝,圓柱形物體更稱手.機會成本,也是一個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概念.我們經常會作出一定的選擇,而怎樣的選擇更劃算呢,那就要衡量一下,選擇的事情的價值是否比放棄的事情的價值大.時間成本告訴我們,有些事情是否值得你排長隊去獲得它,也啟發了我們,那些事情是可以外包給別人乾的.供求關系實踐.為什麼很多酒吧喝水要錢,卻又提供免費花生米?簡單來說就是,酒水互為替代品,對一方的需求量的增多,將減少對另一方的需求量,而酒吧是靠賣酒賺錢的;而花生與酒水是互補商品,對一方的需求量的增多,將導致對另一方需求量的增多.經濟生活中的折扣.賣家允許顧客以折扣價購買,但前提條件是顧客必須首先躍過某種門檻.門檻是各式各樣的,關鍵在於我們在生活中要善於發現,同時也要自己有條件去躍過這樣的門檻,比如說要等足夠長的時間.為什麼許多超市(小鎮上的也不例外)24小時營業?大多數顧客會選擇最適合自己要求的商店,以後大多數時間也都到這間店買東西.這也就意味著商店有強烈的動機要成為盡量多顧客的第一選擇,不惜24小時營業.為什麼股票分析師很少推薦賣掉某家公司的股票?分析師除了分析股票之外,也要考慮其他分析師的判斷,最安全的做法就是做出跟其他分析師一樣的推薦,更何況買進推薦,即可以討好公司,又對一隻股票未來的價格,並未提供有用的信息.回歸平均.我們經常誤以為,這是某種方法的績效.新任領導一般是在環年景之後才上任的,這意味著,即便新任領導並不比原來的領導更出色,第二年的績效也會好一些.為什麼維羅利亞的秘密要提供價值數百萬美元的鑲鑽胸罩,雖說從來沒人買過?但這可以吸引更多的目光.為什麼人們在有了異性朋友之後,更容易找到另一個異性朋友?光看一個人的外表,很難判斷他到底夠不夠好.一個有魅力的姑娘,對一個認識的男性給予這么親密的關注,顯然說明,這個男的沒問題.個人利益與群體利益失調.對每一個有志於躋身頂尖大學的高中生來說,參加應試復習是必不可少的,但從總體上來看,花在這些復習上的大量時間和金錢其實也沒什麼用.爭取被錄取,這本質上是一場競賽,而在這場競賽中,不管人們競爭有多激烈,獎牌的數量總是有限的.沒有免費的午餐.桌上要真擺著免費的午餐,總不會一直沒人去吃吧.諸如此類的例子,讓我對生活中的一些現象有了更多的了解.

㈤ FREAKONOMICS 魔鬼經濟學怎麼樣

推薦這本書純粹是事關金錢的動機。關於經濟的書在這兩天都賣得很好,看來青青的鄰居們遠不滿足當下的生活。 史蒂芬列維特是美國經濟權威無法約束的經濟學家,他認......

㈥ 旅遊管理專業

關於旅遊管理
畢業4年,和你分享什麼是旅遊管理(轉)

畢業幾年,平時還打交道的基本上就這么些人了,算來看,還是有3/4的人仍然堅守陣地,留在旅遊或旅遊相關企業工作。但不知各位是否注意到了,全系2個班三十幾個學生,沒有一個人是做導游的。這也是今天發貼的原因,想提醒大家一下,「旅遊管理不等於導游管理」。外行人這么認為也就算了,科班出身也如此想就太那個了,起碼對不起4年的學費。導游只是旅遊大行業里邊、一個分枝(旅行社)上的子子分枝(服務部門)上接的一個果實而已。而且在中國做導游,從目前來看,讀個專科足矣(入境導游、和出境領隊除外。
拿我們學校00級的學生來說,畢業4年半,現在的工作情況是:
1)考公務員的幾個,基本上在機關里邊,什麼旅遊局、民政局雜七雜八的,小科員銀子不多,但閑的很,工作就是開會、吃飯。灰色收入有一些,P大的節日都有購物代金券發,整體工作性價比還算可以。
2)考研的,名校畢業的(如復旦、二外),有在旅遊設計院/公司,做一些咨詢、策劃工作,接的都是很高端的case。年薪人家保密不講,但側面了解人家每月要繳4000多的四金,想來年薪也不會低於10W;一般學校畢業的(如中南財大),到一些專科學校的旅遊系做老師,工作也算輕閑,一年3個月的帶薪假,還算不錯。出國念研究生的不多,有一個去年回來的,目前在澳洲旅遊局中國代表處,主要做澳洲入境游的推介工作,和各大出境批發商、航空公司、媒體打交道,很忙,但充實的很。
3)本科畢業就跑出來混的,去向比較雜,但大部分還是在旅遊企業。有旅行社、航空公司,甚至還有機場上班的。有個關系不錯的兄弟,是美國聯合航空(UA)在北京辦事處的sales,而且是top one的那種,一年至少20W。其他幾個是國內的航空公司,比如東航武漢分公司什麼的,有靠關系進去的,也有硬拼進去的。國營企業,待遇就那麼回事,看自己會不會撈了。還有就是在旅行社的,基本上都是京廣穗的大社,有做入境外聯的、出境批發的~,待遇一般,畢業4年半基本現在都買房了。旅行社么,雖然行業利潤率低的很,但關鍵部門、崗位的灰色收入不少。一句話這個行業還不是很規范,掙錢要動腦筋--不過話說回來了,好像中國也沒什麼很規范的行業:)。在酒店做的不多,因為酒店這個地方很扯淡,必須從一線服務部門做起,包括很多國際品牌酒店。所以目前留下來的寥寥無幾,有一個在上海東錦江sofitel做銷售(也是從前廳部接待做起),收入起伏比較大,sales么,看個人努力,不過今年也在上海買房了。另一個在華亭賓館做HR,後勤部門錢不多,工作3年稅後5K。最後一個是我當年的下鋪,比較看好經濟連鎖酒店的發展,年初跳槽去如家快捷做店長了。
外建議還在念書的同學,如果您「不幸」或「有幸」也讀了旅遊管理這個專業,如果畢業後打算在這個行當做,那麼在學校里多看看經營管理方面的書,培養大局觀念。不要光看旅遊期刊、飯店管理這樣學術味道太濃的書,除非你要考研、以後走學術路線。順便推薦個不錯的期刊,travelweekly,中國旅遊報雖然爛,但好歹也是CNTA的獨家刊物,官方背景,去圖書館翻翻也好。另外一定切記把英語學好,聽說讀寫譯五項最好和你的漢語一樣nice。在業務、服務部門,外語水平和薪酬絕對是成正比的。
順便把我們總監前些日子列給我們必須要看的書目給各位,真的後悔當初在學校類似的書看的太少,切記旅遊管理是工商管理的二級學科,商科非文科!當年我就在考導游證、背導游詞上浪費太多時間,搞得自己文鄒鄒的,跟文學院的學生一樣。
經濟學:
《經濟學原理》曼昆,上下兩冊,大部頭,但比較淺顯易懂,是入門的基礎讀物。
《弗里德曼的生活經濟學》弗里德曼(著名的弗里德曼的兒子),不是很系統,翻譯得一般,讀起來會有點晦澀,有些觀點比較個人化。
《經濟學的爭議》薛兆豐,用主流的經濟學派的理論來論述、解釋、批判中國本土的若干現象,很多事例都是耳熟能詳的,讀起來會比較輕松。
《新編博奕論平話》王則柯,深入淺出,比較系統但又不帶有很強學術性的介紹博奕論的若干原理,對了解寡頭競爭很有幫助。
《魔鬼經濟學》列維特,書名比較唬人,內容上也還比較有新意。作者從比較獨特的視角去揭示一些事實真相,但未必嚴謹,如果從拓寬思路的角度看還是值得一讀的。
《微觀動機與宏觀行為》謝林,探討個體動機、行為與其所帶來的總體結果之間的相互聯系,其中的很多例子比較有趣。
《寫給企業家的經濟學》梁小民,以生動的事例較系統的講解了管理經濟學的基本原理,事例比較中國化,沒空讀大部頭的可以看此書了解一些基本概念。
管理學:
《管理的實踐》 德魯克經典,很值得管理幹部閱讀。
《從優秀到卓越》、《基業常青》柯林斯,公司管理層推薦給中高層管理人員的書,適合有一定的基礎的人閱讀。
《贏》韋爾奇,對管理幹部來說,看這本書應該會獲益良多,很多理念和做法也是我們倡導的。
《組織行為學》羅賓斯,教科書,了解公司作為一種組織,其特徵和運作機理。
市場營銷:
《營銷管理》科特勒,經典教材,大部頭,入門讀物,有助於了解一些基本概念。
《小預算大廣告》史密斯,市場傳播實務,比較實用的參考書。
《定位》里斯和特勞特,定位的概念已經深入人心,這本書就是發源,是營銷方面的經典之作。
《新定位》特勞特,《定位》的後續之作。
勵志和修身:
《把信送給加西亞》,暢銷書,不多說了。
《菜根譚》、《圍爐夜話》,前人歸納總結的為人處世的精華,強烈建議作為床頭讀物。
《傑克韋爾奇自傳》,看看世界第一CEO是怎麼乾的。
《談判是什麼》肯尼迪,比較有趣的可以幫助提高談判技巧的書,以前做過的培訓也是一次為藍本的。
產品管理類:
萊曼《產品管理》、哥喬斯《產品經理的第一本書》與《產品經理的第二本書》、多蘭《定價聖經》
戰略管理類:
邁克爾.波特的《競爭戰略》與《競爭優勢》,里程碑式的著作,三部曲中的前兩部。
《戰略地圖》卡普蘭和諾頓,平衡記分卡的續集,講述如何利用平衡記分卡,將公司的戰略轉化為一系列可衡量的、具有一定內在邏輯關系的指標和事件的組合。
財經雜志及報刊類:
哈佛《商業評論》、深圳《經理人》、《21世紀經濟報道》、《經濟觀察》、《中國經營報》

㈦ 魔鬼經濟學的介紹

《魔鬼經濟學》是廣東經濟出版社於2006年3月1日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美)史蒂芬·列維特、史蒂芬·都伯納。書中主要講述生活中的經濟學知識。

㈧ 魔鬼經濟學聰明人是怎樣看世界的

魔鬼來式的思考者,會源充分認識到人是復雜的動物,私下和公開場合的動機會有微妙差別。
一旦你深刻洞察了動機怎麼起作用,就可以用自己的聰明才智有效誘導別人。
不管是把它用在推銷新品、說服客戶還是搞掂另一半。
找到人們真正關心什麼,而不是口頭上說關心什麼。
選用對對方來講有價值,而對你來說開支小的激勵辦法。
注意人們的反應,並根據反應調整策略。
盡可能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
永遠不要臆測人會因為「正確」去做一件事。
總會有人想盡一切辦法鑽系統的空子。為他們喝彩,而不要咒罵他們貪婪。

閱讀全文

與魔鬼經濟學動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