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誰是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創始人
英國政治經濟學開始於17世紀中葉,W.配第為其創始人。
配第的經濟著作包內括《賦稅論》(容1662)、《獻給英明人士》(1691)、《愛爾蘭政治剖視》(1691)、《政治算術》(1690)、《貨幣略論》(1695)。配第沒有一套完整的經濟理論體系,他對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建立所作的主要貢獻,在於他最先提出了粗糙的勞動價值論和剩餘價值論。正是在這兩個問題上,他把經濟的研究從流通領域轉向生產領域。
㈡ 古典經濟學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代表人物有:
威廉.配第(1623—1687年)
大衛.李嘉圖(1772—1823)
布阿吉爾貝爾(146—1714)
西斯蒙第(1773—1842)
亞當.斯密
魁奈(1694—1774)
㈢ 為什麼馬爾薩斯不是古典政治經濟學的代表人物
馬爾薩斯確實是那個時代的人,可能是因為他的研究重點在人口學,而不在經濟學,所以不是古典政治經濟學的代表人物。
古典經濟學又稱古典政治經濟學、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古典經濟學分析了自由競爭的市場機制,將其看作一隻「看不見的手」支配著社會經濟活動;反對國家干預經濟生活,提出自由放任原則;分析了國民財富增長的條件、促進或阻礙國民財富增長的原因。
古典經濟學代表人物有:
威廉·配第、亞當·斯密、大衛·李嘉圖、布阿吉爾貝尓、魁奈、西斯蒙第
㈣ 古典經濟學有哪些代表人物
古典經濟學理論產生和發展的重心主要在英國和法國。在英國,從威廉.配第(1623—1687年)開始,到大衛.李嘉圖(1772—1823)年結束;在法國,從布阿吉爾貝爾(146—1714)開始,到西斯蒙第(1773—1842)結束。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是英國的亞當.斯密和法國重農學派的創始人魁奈(1694—1774)。
英國
1.威廉.配第(1623—1687年)。他出生在英國一個手工業作坊主家庭,是個才華陸鉛橫溢的人,一生從事過多種職業,後來成為醫生、國會議員兼大資本家,但他關心並研究經濟理論,主要經濟著作有:《賦稅論》、《政治算術》、《貨幣略論》等,並使之成為「英國經濟學之父」。他的成就主要在於開創了不同於前人的研究經濟學方法。他認為,一個國家的國民經濟好比人體,工農業好比國家的血液,商業猶如血管,經濟運動與人體生理活動一樣有其內在聯系和規律,並把數字、重量、尺度等自然科學的方法運用到經濟學研究之中,從而發現了經濟運行的一些本質規律,他把這門學術叫「政治算術」。他的主要貢獻是提出了勞動價值理論和分配理論。
2.亞當.斯密(1723—1790年)。許多人知道亞當.斯密是從「看不見的手」這句話開始的。不論是馬克思還是西方經濟學界都毫不懷疑地認為亞當.斯密是古典經濟學最傑出的代表。馬克思說:「在亞當.斯密那裡,政治經濟學已發展成為某種整體,它所包括的范圍在一定程度上已經形成。」當代美國最著名的經濟學薩繆爾遜說:「我們可以把亞當.斯密出版《國富論》的那年看作是現在所學的經濟學的誕生之年。」《國富論》出版於1776年,《獨立宣言》也發表於這一年,全面地考慮,很難說清楚哪一部文獻更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 《獨立宣言》向社會發出了一個全新的呼籲,呼喚社會致力於生活、自由和快樂的追求,而《國富論》則解釋了這樣的社會是如何運行的。」
從配第到斯密剛好一百年時間,其間英國經濟學一直在不斷發展,比較有影響的是洛克、諾思、馬西、休謨、斯圖亞特等。斯密正是在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之上創立了古典經濟體系。在斯密之前,幾乎所有的經濟學家們都著眼於經濟政策,不大注意市場經濟是如何運行的,而急於對市場進行干預。斯密最偉大的貢獻在於他是從弄清市場經濟是如何運行的這個復雜問題入手,並獲得重大發現,即自行調節的自然秩序(也叫自由市場機制)。這里,我們不得不先分享斯密的一段精闢話語: 「每個人並不企圖增進公共福利,他所追求的僅僅是他個人的利益,而且,在這樣做時正象在許多其他場合一樣,他被一隻看不見的手引導到去促進一種目標,而這種目標絕不是他所追求的東西。由於追逐他自己的利益,他經常促進了社會利益,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進社會利益啟悉弊時所得到的效果大得多。」——這就是著名的 「看不見的手」。
當然,斯密的貢獻並不僅僅在於此,這只是他找到了開啟經濟學大門的鑰匙。他的經濟思想主要集中在《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中,從書名可見,它主要研究的是財富的來源和如何增加財富,找出促進和阻礙財富增長的原因,他既否定了重商主義的只有對外貿易才是財富的唯一源泉的觀點,也拋棄了重農主義的只有農業才創造財富的偏見,指出任部門的勞動都是財富的源泉。《國富論》共五篇,其主要內容是:第一篇「勞動生產力增進的原因,並論勞動生產物自然而然地分配給各階級的順序」,詳細論述了分工、貨幣、價值、工資、利潤、地租等范疇。第二篇「資財的性質及其蓄積和用途」,論述悄族了資本積累如何增進國民財富。第三篇「論不同國家中財富的不同發展」,考察了從羅馬帝國到18世紀後期的經濟發展史。第四篇「論政治經濟學體系」,考察了各種經濟學說和政策對國民財富增長的影響。第五篇「論君主或國家的收入」,考察了國家財政對國民財富增長的影響,相當於財政學。
3、大衛.李嘉圖(1772——1823年)。李嘉圖出生於一個富裕家庭,從來沒有進過大學,由於和非猶太教女子結婚,他父親和他斷絕關系。當時他僅有800 英鎊,12年後,他賺得了億萬家財。這時候,他偶然閱讀了斯密的《國富論》,並對經濟學著了迷。1817年,他出版了主要著作《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 ,這是他全部理論的總結,在很多方面發展了斯密的理論,也標志著古典經濟學的最後完成。
李嘉圖繼承和發展了斯密的理論,並主要在勞動價值論和分配理論的豐富和完善上取得了成功。奇妙之處在於,他的理論同時得到了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經濟學者的共同贊賞。尤其是馬克思曾給予他高度評價說:李嘉圖的研究方法具有科學的合理性和巨大的歷史價值。到此,古典經濟學開始盛極而衰了。19世紀中葉英國著名經濟學家約翰.穆勒的語言表述為:「令人高興的是,關於價值規律,已經沒有什麼需要現在和將來的著作家加以說明的了。」這句話表明了古典經濟學對勞動價值論的認識已到了盡頭。從此,經濟學的研究踏上了新的途徑。
法國
1、布阿吉爾貝尓(1646 ——1714)。法國不同於英國,它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國家。可是,布阿吉爾貝爾生活的時代正是柯爾培爾推行重商主義政策,法國經濟特別是農業經濟遭到破壞的時期。他在擔任地方法官的過程中,通過對大量農村訴訟案件的審理,深深地了解到當時社會經濟制度的弊端,於是針對這些實際問題撰寫了許多文章,其主要經濟著作有《穀物論》 、 《論財富、貨幣和賦稅的性質》等。他的理論貢獻主要是:一是提出了勞動價值論,他把商品的價值歸結為一般勞動時間,這是十分難得的。二是反對重商主義的國家干預政策,提倡自由競爭。三是特別強調農業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的基礎地位和重要性。他認為,農業是財富的真正源泉。他寫到:「只有衣食等物品才應當稱為財富」,「一切財富來源於土地的耕種」,「耕種者繁榮昌盛是一切其他等級財富的必要基礎」。四是提出貨幣本身不是財富,反對積累金銀財富。他提出的這些原理為法國古典經濟學奠定了基礎。因此,他被稱為法國古典經濟學的創始人。
2、魁奈(1694——1774年)。非常巧合的是,與英國的配第一樣,魁奈也是一名非常著名的醫生,因治癒了王子的疾病有功被封為貴族,他六十多歲才開始研究經濟問題,主要是針對農業面臨的困難發表了一系列文章,然而,很快就在他周圍聚集了許多人,並形成了一個學派——重農學派,他們的理論體系強烈的影響了法國的經濟政策。
魁奈經濟學說中是「純產品」理論、社會階級結構理論、資本理論、社會資本再生產和流通理論。
(1) 「純產品」理論。「純產品」指農業生產中生產出來的總產品扣除用以補償消耗的農具、種子等生產資料和工人、農業資本家食用的消費資料之後的剩餘產品,實質上,這里的「純產品」就是後來馬克思提出的剩餘價值。同時,魁奈以為,財富的來源不在流通領域,而在物質資料的生產領域,交換的原則是等價交換。只有能夠使物質財富在數量上增加的農業部門才是生產部門,工業部門僅僅把農產品作為原料進行加工,即改變物質財富的外部形態,商業只能使財富在地點上發生轉移。
(2)社會階級結構理論。他根據社會成員對生產「純產品」的不同作用劃分為三個階級:即生產階級、土地所有者階級和不生產階級。
(3)資本理論。他把投在農業上的資本看作是唯一的生產資本,並以價值周轉方式的不同為標准把農業資本分為「原預付」和「年預付」兩部分,實際上相當於我們現在的「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
(4)社會資本再生產和流通理論。這一理論集中反映在《經濟表》中,是對資本再生產和流通規律的探索,因此,在經濟學史上具有開拓性的意義。
3、西斯蒙第(1773——1842年)。他原籍義大利,生於瑞士日內瓦,後移居法國,他的經濟學說主要是分析和揭露資本主義的各種矛盾,第一個論證了經濟危機的必然性,因此,成為法國古典經濟學的完成者。
㈤ 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代表人物有{ }和{ }
威廉·配第 亞當·斯密
㈥ 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簡稱「古典經濟學」。代表新興資產階級利益的經濟理論體系。專17世紀下半葉產生屬於英、法兩國。主要代表為英國的配第、亞當·斯密和李嘉圖,法國的魁奈等。它反對封建制度,提倡自由放任,對資本主義經濟制度作了初步科學分析,奠定了勞動價值論的基礎,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的階級結構和階級間利益對立。但把資本主義看作永恆的生產方式,沒有認識其歷史的局限性。
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威廉·配第 《賦稅論》(1662)、亞當·斯密 《國富論》 (1776)
大衛·李嘉圖 《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1817)、魁奈 《經濟表》 (1759)
㈦ 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17世紀中葉至19世紀30年代初,反映英國資產階級利益和要求的經濟思想。自然規律是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哲學基礎。英國古典經濟學傑出的代表斯密和李嘉圖,都認為新的科學不是他們那個時代的關系和需要的表現,而是永恆的理性的表現,新的科學所發現的生產和交換的規律,不是歷史地規定的經濟活動的形式的規律,而是永恆的自然規律,而這些自然規律是從人的本性中引伸出來的。斯密和李嘉圖都把自核基坦然規律歸結為作為人類社會基礎的個人人性的表達。他們所謂的個人是當時正在向資產者轉變的一般市民,而他們的人性就是利己主義。勞動價值論它是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重大理論貢獻。商品價值決定於鋒枯勞動的思想不始自英國古典學派。在商品發展的初期,對於早期共同體間和嗣後發展的共同體內部的交換,勞動成為交換價值的標準是最初的常識。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功績在於,在這種認識經層層掩蔽因素湮沒之後,重新予以發現和發展,從而奠定了近代勞動價值論的基礎。剩餘價值論英國古改桐典政治經濟學的另一個重要理論貢獻是對剩餘價值的各種具體形式作了研究。古典經濟學者們把整個生產過程說成為物化勞動和勞動之間的交換過程,從而把和活勞動相對立的資本說成為藉助於活勞動來進行自我增殖的價值。配第從他的勞動價值論和維持工人必要生活資料的工資論出發,把地租作為全部剩餘價值的一般形式,再把利息作為剩餘價值的派生形式,從地租引伸出來。
㈧ 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奠基人是
古典政治經濟學在英國從威廉·配第開始,中經亞當·斯密的發展,到李嘉圖結束;在法國從布阿吉爾貝爾開始,到西斯蒙第結束
㈨ 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確立和上升時期代表新興資產階級利益的經濟理論體系。產生於17世紀中葉,完成於19世紀初。
英國的配第和法國的布阿吉爾貝爾代表這個過渡的開始,並標志著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的產生。
配第的經濟著作包括《賦稅論》(1662年)、《獻給英明人士》(1691年)、《愛爾蘭的政治解剖》(1691年)、《政治算術》(1690年)、《貨幣略論》(1695年)等。他在近代最先提出勞動價值論,並在地租形式上研究了剩餘價值。布阿吉爾貝爾是法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創始人、重農學派的先驅。
他的經濟著作包括《法國詳情及補篇》(1695年、1707年)、《論財富、貨幣和賦稅的性質》(1705年)、《穀物論》、《法國的辯護書》(1707年)等。他堅決抨擊重商主義政策,提出農業才是創造財富的源泉。他也是勞動價值理論的最初奠基人和自由競爭的熱情擁護者。不過,配第和布阿吉爾貝爾還都未形成完整的理論體系。
法國在布阿吉爾貝爾以後,於18世紀中期形成重農學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有魁奈、米拉波、杜邦等。他們自稱為「經濟學家」,有較為完整的理論體系和明確的綱領,定期集會並創辦刊物。
魁奈是重農學派的創始人,主要經濟著作有:《租地農場主論》(1757年)、《穀物論》(1757年)、《經濟表》(1758年)。他提出自然秩序的理論,實際上承認了人類社會歷史發展存在有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他的純產品學說是重農學派理論體系的核心。他把農業看作唯一的生產部門,認為農業中生產出來的產品,扣除補償種子和勞動者及農業資本家的生活資料耗費以後,所剩餘的部分形成純產品。純產品是自然力參與工作的結果,是由自然所賦予的。他認為,只有生產純產品的勞動才是生產勞動。他的純產品學說是剩餘價值理論的最初的萌芽。
魁奈依據純產品學說,把社會成員分為生產階級、不生產階級和土地所有者階級。他是最早把社會分為階級,並試圖以此分析社會現象的經濟學家。魁奈還在《經濟表》中分析了社會資本的再生產和流通,做出了最初的科學說明。重農學派的另一個重要的代表人物杜爾哥使重農學派經濟理論發展到最高峰。他在生產階級和不生產階級內部又劃分為資本家和工人,把資本家定義為通過墊支資本,使用別人勞動而獲取利潤的人,把工人定義為失去生產資料、只靠勞動謀生的人。他強調純產品是土地對於勞動者勞動的賜予,明確說明純產品由農業工人創造而為土地所有者佔有,比魁奈更為正確地理解到剩餘價值問題。重農學派把經濟分析從流通領域轉到生產領域,從而為分析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奠定了基礎。
斯密是古典政治經濟學中傑出的代表,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的建立者。他總結了配第以來政治經濟學的發展,並第一次把經濟知識歸結為一個統一和完整的體系,並加以豐富和發展。斯密的主要經濟學著作是《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1776年)。他系統地論述了勞動價值論的基本原理,強調勞動是財富的源泉;批評了重商主義和重農主義的財富觀,指出財富即是一國所生產出來的商品總量,財富的源泉是任何部門的勞動。
他指出,增加國民財富主要依靠兩種方法:
第一、是提高勞動生產力,為此,需要加強勞動分工;
第二、是增加生產工人的人數,為此需要增加資本。他第一次正確地把資本主義社會劃分為三個階級:資產階級、無產階級和地主階級,並系統地分析了工資、利潤和地租這三種收入。他正 確地把利潤和地租看作是從工人勞動所創造的價值的一種扣除,即資本家和地主不勞而獲的收入。他還對重商主義、重農主義理論進行了評述,描述了羅馬帝國崩潰以來歐洲社會經濟的發展過程,並研究了國家財政及賦稅原則。
李嘉圖是古典政治經濟學的一位最傑出的代表,是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完成者。李嘉圖的主要經濟著作是《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1817年)。他建立起一個以勞動價值論為基礎的經濟理論體系。他更堅決和一貫地堅持以生產商品時所耗費的勞動時間決定商品價值的原理,並從這個原理出發,研究工資、利潤和地租這三種收入之間的關系。他把工資歸結為工人維持自身及其後代所必需的生活資料的價值,把利潤同工資相對比,看作是工人所創造的商品價值在工資以外的部分,把地租看作利潤的派生形式,是地主所佔有的利潤中的一個部分。
他揭示了工資和利潤的對立、利潤和地租的對立,從而在客觀上也初步揭示了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與對立、資產階級和地主階級的矛盾與對立。他和斯密一樣,主張經濟自由主義,並在斯密自由貿易論、國際貿易論基礎上,闡述了比較成本學說。
西斯蒙第是法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完成者。他的主要經濟著作是《政治經濟學新原理》(1819年)。他站在法國小生產者的立場上,揭露了資本主義的矛盾,指出了資本家的利潤是對工人的掠奪,這種掠奪使社會階級兩極分化。資本主義使用機器,導致工資下降,加深了無產階級的貧困。
他批評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只研究財富,無視人的享受,從而導致貧者更貧,富者更富。由於資本主義生產無限擴大,廣大勞動者收入不足以致消費不足,從而使產品不能實現,產生資本主義經濟危機。他對資本主義生產過剩經濟危機的必然性的論述,是對古典政治經濟學的重要貢獻。
㈩ 古典政治經濟學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古典經濟學理論產生和發展的重心主要在英國和法國。代表人物如下:
在英國,從威廉.配第(1623—1687年)開始,到大衛.李嘉圖(1772—1823)年結束;
在法國,從布阿吉爾貝爾(146—1714)開始,到西斯蒙第(1773—1842)結束。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是英國的亞當.斯密和法國重農學派的創始人魁奈(1694—1774)。
形成時期:《古典政治經濟學》是西歐資本主義產生時期的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產生於17世紀中葉,完成於19世紀初。
主要成果:主要成果是奠定了勞動價值論的基礎,並在不同程度上探討了剩餘價值的各種形式,如利潤、利息和地租等問題。受歷史條件的限制,它把經濟關系和各種經濟范疇都看成是自然的、永恆的,不可避免地存在著庸俗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