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中國發展經濟學排名

中國發展經濟學排名

發布時間:2021-01-23 21:47:37

㈠ 中國大學經濟系排名

給你分專業的排名吧:一、國民經濟學專業排名排名校名1中國人民大學2北京大學3中央財經大學4浙江大學5上海財經大學6廈門大學7中南財經政法大學8遼寧大學9復旦大學10南開大學11東北財經大學12暨南大學13山東大學14西北大學15西南財經大學二、區域經濟學專業排名排名1南開大學2中國人民大學3蘭州大學4上海財經大學5東北師范大學6廈門大學7北京大學8復旦大學9暨南大學10中南財經政法大學11吉林大學12東北財經大學13河南大學14中央財經大學15西南財經大學三、財政學專業排名排名1廈門大學2上海財經大學3中國人民大學4中南財經政法大學5東北財經大學6中央財經大學7西南財經大學8武漢大學9北京大學10復旦大學11南開大學四、統計學專業排名排名1廈門大學2中國人民大學3上海財經大學4浙江工商大學5天津財經大學6中南財經政法大學7北京大學8復旦大學9南開大學10東北財經大學五、金融學專業排名排名1復旦大學2北京大學3南開大學4中國人民大學5廈門大學6上海財經大學7西南財經大學8武漢大學9蘇州大學10暨南大學11東北財經大學12中央財經大學13中南財經政法大學14南京大學六、產業經濟學專業排名排名1復旦大學2山東大學3中國人民大學4上海財經大學5北京交通大學6江西財經大學7中南財經政法大學8西南財經大學9暨南大學10東北財經大學11廈門大學12北京大學13南開大學14對外經濟貿易大學15武漢理工大學16中央財經大學七、國際貿易學專業排名排名1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浙江大學3湖南大學4上海財經大學5南開大學6中國人民大學7東北財經大學8武漢大學9廈門大學10北京大學11復旦大學12暨南大學13中南財經政法大學14西南財經大學15中央財經大學八、勞動經濟學專業排名排名1中國人民大學2浙江大學3上海財經大學4廈門大學5北京大學6復旦大學7首都經濟貿易大學8南開大學9暨南大學10中南財經政法大學11東北財經大學12中央財經大學13西南財經大學九、數量經濟學專業排名排名1清華大學2吉林大學3華中科技大學4中國人民大學5華僑大學6東北財經大學7首都經濟貿易大學8上海財經大學9廈門大學10北京大學11復旦大學12南開大學13暨南大學14中南財經政法大學15中央財經大學16西南財經大學

㈡ 中國經濟排名

有報告說,到2020年,世界地緣政治的中心將向亞洲傾斜,特別是向中國傾斜,中國屆時將超過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經濟大國。

在上世紀50年代,中國政府誇耀說,中國經濟將在15年內超過英國,在30年內趕上美國。這一預測就像毛澤東的大躍進政策一樣,都未能經得起歷史的檢驗,中國經濟也因之滑到了崩潰的邊緣。

然而時隔半個世紀的今天,許多經濟學家卻認為,中國經濟趕上美國已不再是件遙不可及的事情了。中國去年的經濟增長率估計達到9.2%,而過去25年中該國的年平均經濟增長率是9%,因此中國經濟看起來總有一天會超過美國,因為過去25年中美國經通貨膨脹因素調整後的年平均經濟增長率是3%左右。

無法對中國的經濟規模何時躍居世界首位做出准確的預測;它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人們對中國未來的經濟增長率以及匯率變動等因素作何預估。《華爾街日報》 (The Wall Street Journal)上個月訪問了一批經濟學家,要求他們預測一下中國經濟何時會趕上美國(如果真有這一天的話),這些經濟學家們作出了大相徑庭的回答。一些人說這種情況「永遠不會出現」,還有一些人甚至不願費力去考慮這個問題,但多數經濟學家表示,中國經濟將在未來20至40年內超過美國。

唐納德•斯特拉斯漢姆(Donald Straszheim)是一位中國經濟問題專家,他是洛杉磯一家顧問公司Straszheim Global Advisers LLC的負責人。斯特拉斯漢姆說,如果你對美國所有上市公司的首席執行長進行一項調查,問他們「什麼是將改變世界的單一因素」,那答案將會是中國。斯特拉斯漢姆預測說,中國經濟將在15年內超過美國。

不能單從學術的角度去看待這一進程,因為中國成為世界頭號經濟大國不僅會產生巨大的政治和經濟影響,還有可能動搖目前為美國所主導的世界秩序。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將使中國在全球事務中擁有更大發言權。而目前實行匯率與美元掛鉤的人民幣,將與日圓和歐元一道成為可全球交易的貨幣,從而進一步動搖美元的世界貨幣地位。由於有了巨大的經濟後盾,中國的軍事實力也將進一步壯大,而過去15 年中的大多數年頭,中國國防預算的年增長率都達到了兩位數。

美國中央情報局(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已經對此表達了關注。其下屬研究單位國家情報委員會(National Intelligence Council)在上個月發表的一份報告中稱,中國的崛起及其對世界的影響堪與上個世紀的美國及19世紀的德國相提並論。這份報告說,到2020年,世界地緣政治的中心將向亞洲傾斜,特別是向中國傾斜,中國屆時將超過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經濟大國。

當然,也有一些因素可能會斷送中國這一美好前程。該國正被許多深層次的問題所困擾,能源和水資源短缺,環境嚴重惡化,不斷加大的貧富差距有可能引發廣泛的社會動盪。一些經濟學家認為,要維持一個能實現長期增長的市場經濟體制,就需要進行政治體制改革,而中國政府在這方面卻興趣闕如。

那些對中國經濟實力作出更樂觀預期的人依據的並不僅僅是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前景。比如說,如果人民幣今後升值,那麼中國的經濟規模相應地也會進一步擴大。另一個衡量指標是購買力平價,即對各國貨幣間的匯率作出相應調整,以反映不同國家間商品和服務的相對成本。由於勞動力成本低廉,因此中國許多服務的成本都非常低,人們的實際購買力也就相應提高了。世界銀行(World Bank)以購買力平價作為衡量標准得出的計算結果是,中國經濟目前在世界上的排名已僅次於美國,但如果將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折算成美元的話,那麼中國經濟在世界上僅排名第六,領先於義大利和加拿大。

不管採用哪種計算模式,這些更樂觀的預測者都表示,由中國主導的世界秩序已經在形成之中。中國現在已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三貿易大國,僅次於美國和德國。中國已試圖利用其巨大消費市場和世界工廠的地位影響無線應用和無線通訊方面全球技術標準的制定,就像微軟(Microsoft)的個人電腦操作系統由於在美國居主導地位因而成了全球標准一樣。

中國在這方面有一個巨大的優勢:俄亥俄州立大學(Ohio State University)Fisher學院的歐迪德•先卡(Oded Shenkar)說,這是規模效應使然。先卡在其最近出版的著作《中國世紀》中預測說,中國將在20年內成為世界第一經濟大國。他是在用相對購買力因素進行調整後得出這一預測的。與許多經濟學家一樣,先卡也認為政府的統計數據低估了中國經濟的實際規模,中國經濟有可能被低估了五分之一之多。

先卡說,中國巨大的市場年復一年將更加龐大這一前景正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外資湧入中國,去年外商對華直接投資超過了600億美元,從而形成了一種良性循環。他說,投資增加得越多中國經濟增長得就越快。

經濟如此長時間地維持強勁增長還是不乏先例的。如果像高盛(Goldman Sachs)在其2003年的研究報告中預測的那樣,中國經濟在2039年超過美國,那麼中國實現這一超越將歷時約65年。美國超過英國成為世界頭號經濟大國花了約100年,日本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廢墟中崛起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花了30年的時間。

經濟學家們說,美國和日本在其經濟排名上升階段所具有的許多優勢中國也都具備。像美國一樣,中國也有巨大的國內市場,從而可以有效拉動內部需求;像日本一樣,中國也有一支受教育程度高的勞動力大軍,以及幣值被低估的貨幣,同時還有可方便獲得的資本和技術,在這方面海外投資者是主要供應方。

中國還有曾經是世界第一經濟大國的歷史,從公元1000年左右開始的700年中,中國一直是世界最大的經濟體。倫敦經濟學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的經濟史專家鄧剛(Kent Deng)說,就像中國今天的經濟發展得益於資本和技術的轉移一樣,早稻的推廣以及玉米和甘薯等美洲原產作物的引進幫助古代中國充分滿足了食物供應需要,從而得以發展起主導了全球貿易的陶瓷和絲綢工業。歷史學家們說,到1730年時,中國的製成品產量還達到世界的三分之一。中國目前在全球製造業中所佔的份額約為12%。

但歷史上也不乏中國經濟發展的反面教訓。盡管中國的經濟規模曾經長期獨步全球,但它還是在短時間內被迅速實現了工業化的西歐國家和美國所超過,其部分原因就在於,中國未能形成一套科學研究體系,也未找到將科學發現轉化為商業成果的方法。而這些問題在當今中國的企業和政府機構仍廣泛存在,中國的研發支出目前仍落後於發達國家。

即使中國的經濟繼續強勁增長並最終在規模上超過美國,但中國的普通百姓仍無法過上富裕的生活。高盛的研究報告顯示,到2040時中國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仍然只有美國的三分之一左右。這樣看來,中國屆時榮登世界第一經濟大國寶座的重要意義也就要多少打些折扣了。《華爾街日報》

世行:中國GDP全球排名第四 人均GDP排第128位

昨天,世界銀行公布了其計算的2005年全球GDP排名情況,中國以2.229萬億美元的GDP總量,超過義大利和法國,並略微超過英國,成為全球第四大經濟體。

總部設在華盛頓的世界銀行每年公布一次全球主要國家的GDP情況,因為各國政府提供的公開數據、世界銀行的排名成為各國了解本國經濟情況的重要參考。

最新排名中統計了全球183個國家和地區。美國依然為全球第一經濟大國,12.455萬億美元的國民生產總值遠超位居第二的日本,後者僅4.505萬億美元,德國位居全球第三,中國緊隨其後。與2004年相比,除了中國前進一位,巴西也頂替印度排名第十位。2004年,中國全球排名第七,在義大利、法國和英國之後。2005年中國9.9%的GDP增長率,遠超英國的1.8%,最終中國GDP2.229萬億美元的總量,超過英國的2.192萬億美元。

事實上,今年初國家統計局公布2005年國內GDP時,已預測到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將超過英國,成為全球第四大經濟體,此次是首次有權威數據證實這一預測。

不過,在更能體現百姓貧富情況的人均GDP方面,中國人均GDP僅1740美元,排名全球128位,這一排名與去年沒有大的變化。

-鏈接·全球前十位(單位:美元)

美國(12.455萬億)、日本(4.505萬億)、德國(2.781萬億)、中國(2.229萬億)、英國(2.192萬億)、法國(2.110萬億)、義大利(1.723萬億)、西班牙(1.123萬億)、加拿大(1.115萬億)、巴西(0.794萬億)。

㈢ 中國在經濟發展排名世界第幾

2010世界經濟體排名:中國位列第二
導讀:「2010年,亞太地區發展中經濟體在中國和印度的帶領下,預計增長幅度將達7%。中國經濟增幅有望達9.5%,印度預計達8.3%。」聯合國亞太經濟和社會委員會(ESCAP)5月6日在全球22個城市同步發布了《2010年亞洲及太平洋經濟和社會概覽》,該報告分析了亞太地區經濟復甦狀況,並向該地區政府提供了具體的經社政策建議。
「2010年,亞太地區發展中經濟體在中國和印度的帶領下,預計增長幅度將達7%。中國經濟增幅有望達9.5%,印度預計達8.3%。」聯合國亞太經濟和社會委員會(ESCAP)5月6日在全球22個城市同步發布了《2010年亞洲及太平洋經濟和社會概覽》,該報告分析了亞太地區經濟復甦狀況,並向該地區政府提供了具體的經社政策建議。

2010年亞太經濟增長將達7%

《概覽》表明,即使在全球金融危機最為嚴重的時候,得益於亞太地區最大經濟體的財政刺激方案,該地區仍是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地區;2009年,佔世界總人口62%的亞太地區總體經濟增幅為4%。

一些國內需求在GDP中所佔比例較高的國家,如中國、印度、印尼,受危機沖擊相對較小,上述3國2009年經濟增幅分別為8.7%、7.2%、4.5%;而新加坡、台灣、泰國和韓國等相對倚重出口的國家和地區,受危機的影響相對較大,上述4地2009年增幅依次為-2%、-1.9%、-2.3%和0.2%。根據《概覽》的統計,受金融危機影響最大的次區域是東北亞、中亞和俄羅斯。2009年,亞太地區失業率從2007年的4.6%上升為5.0%,失業人口的絕對數量達到9410萬,比2007年金融危機爆發前增加了820萬。

不過,在過去一年中,亞太地區已普遍出現了經濟反彈,亞太各主要國家2010年經濟增幅預計都將在4%以上,加上幾個「龍頭國家」的帶動,亞太地區2010年經濟增幅可達7%。

中國今年將成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中國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並在2010年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這份聯合國最新報告表示,中國將在幫助本地區實現從「經濟恢復」到促成「長期、平衡和可持續發展」的轉型上扮演重要角色。報告強調,中國應在促進「綠色技術發展」和引導「國內生產和消費朝著可持續性道路發展」上發揮領導作用。

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經濟學教授黃益平表示:「中國出口在2008年初時同比增幅是20%~30%,而2009年年初卻同比下降了20%,前後共相差40個百分點。所以說,金融危機對中國出口還是有較大沖擊的。」不過,中國今年第一季度GDP同比增長11.9%,且從出口、工業生產、投資和消費等各方面來看,經濟回暖勢頭都相當顯著。

談到貨幣政策,黃益平表示,中國去年貸款總額達9.6萬億人民幣,是普通年份的兩倍;今年新增貸款將達7.5萬億人民幣,也達到普通年份的1.5倍。他認為,今年國家會採取「回收貨幣」的政策,但具體收多少還不確定,因為「今年的風險非常大」。

聯合國這份最新報告,還對亞太各國和地區政府提出了一系列建議。報告首先敦促各國和地區政府增加社會支出,以鞏固這一地區比預期更為強勁的經濟反彈。聯合國副秘書長、亞太經社委員會執行秘書諾埃琳·海澤說:「政府必須通過投資社會福利項目,幫助那些在危機中損失最嚴重的人,同時還要採取措施減少貧困。」目前,亞太地區仍有近10億人生活在貧困之中。

該《概覽》認為,要實現亞太地區所有經濟體的持續長期發展,必須增加「區域內」貿易,擴大地區內消費,以應對發達國家衰退後出現的針對發展中國家的貿易保護主義。目前,亞太地區同歐洲及北美的貿易聯系,比區域內貿易更加緊密。

㈣ 中國經濟類最好的大學有哪幾所

㈤ 中國經濟類一級期刊排名

1 經濟研究
《經濟研究》是1955年創辦的全國性綜合經濟理論刊物,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主辦。刊物堅持學術性、時代性、創新性和超前性特點,立足中國現實,面向世界經濟理論研究前沿,致力於發表研究改革開放、經濟發展和體制轉型過程中出現的各種經濟問題的具有原創性意義的高水平的理論文章,以推動中國經濟的現代化和中國經濟學的現代化。
2 改革
《改革》系中國經濟理論界知名學術期刊,系CSSCI來源期刊,列中國經濟專業核心期刊第一位、經濟計劃與管理類核心期刊第一位,榮膺60餘項國家和地方獎項。
3 會計研究
《會計研究》雜志創刊於1980年3月,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確定的管理科學A類重要期刊,是CSSCI來源期刊中惟一的會計類學術期刊,是學術界公認的會計學權威期刊。主要讀者對象:國內外會計理論、實務、教研工作者。
4 經濟社會體制比較
《經濟社會體制比較》雜志(簡稱比較雜志)是由中共中央編譯局主管、中央編譯局當代馬克思主義研究所主辦,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榮敬本、趙人偉主編的中央級首家從事比較問題研究的大型綜合性理論期刊。
5 中國工業經濟
《中國工業經濟》是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主辦的全國工業經濟與企業經濟領域的權威學術月刊,1984年由蔣一葦創辦。
6 國際經濟評論
《國際經濟評論》(雙月刊)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主辦,創刊於1996年,屬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國際問題學術刊物。是由社科院世經政所所長張宇燕擔任主編、邵濱鴻擔任執行主編,是國內惟一一份專門對國際經濟進行學術評論的刊物。
7 經濟學家
《經濟學家》雜志是由我國經濟學界一批著名專家學者共同倡議創辦,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所屬的西南財經大學承辦的大型經濟理論刊物。
8 經濟學動態
《經濟學動態》是由我國著名經濟學家孫冶方倡辦、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主辦的學術刊物。自1960年創刊以來,始終堅持正確的辦刊方向,既堅持宣傳和研究馬克思主義的經濟理論,及時反映國內經濟理論動態,也堅持探討和跟蹤其他國家的經濟學流派的最新觀點,同時關注中國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重大現實經濟問題。
9 經濟科學
《經濟科學》雜志站在經濟理論的前沿,緊密結合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和對外開放的實踐,研究和探索經濟理論的熱點問題;尤其是在經濟學基礎理論、經濟思想史、經濟史研究等方面。
10 農業經濟問題
《農業經濟問題》在反映農業經濟理論、介紹農業經濟政策,提供農業問題解決方案等方面具有獨到的作用,為我國農業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已成為國內最具權威性的農業經濟學科核心期刊。
11 國際貿易問題
12 中國農村經濟
13 金融研究
14 世界經濟
15 中國農村觀察
16 財貿經濟
17 財政研究
18 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
19 世界經濟研究
20 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

㈥ 全國經濟學大學排名

全國經濟學大學排名:

1、中國人民大學

2、北京大學

3、復旦大學

4、清華大學

5、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

6、武漢大學

7、南開大學

8、遼寧大學

9、廈門大學

10、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復旦大學,位於上海市,是教育部直屬、副部級建制的全國重點大學,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國家「985工程」、「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入選國家「珠峰計劃」、「強基計劃」、「111計劃」、「2011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首批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九校聯盟、環太平洋大學聯盟、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新工科教育國際聯盟、醫學「雙一流」建設聯盟、長三角研究型大學聯盟、長三角高校智庫聯盟創始成員,中國大學智庫論壇秘書處單位,是一所國內頂尖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

清華大學,簡稱「清華」,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中央直管高校, 位列國家「雙一流」A類、「985工程」、「211工程」,入選「2011計劃」、「珠峰計劃」、「強基計劃」、「111計劃」,為九校聯盟(C9)、松聯盟、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亞洲大學聯盟、環太平洋大學聯盟、清華—劍橋—MIT低碳大學聯盟成員、中國高層次人才培養和科學技術研究的基地,被譽為「紅色工程師的搖籃」。

㈦ 中國經濟學大學排名

1、北京大學(Peking University)簡稱「北大」,誕生於1898年,初名京師大學堂,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國立大學,也是最早以「大學」之名創辦的學校,其成立標志著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開端。

2、中國人民大學(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簡稱「人大」,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教育部與北京市共建,位列國家首批「雙一流」(A類)。

3、復旦大學(Fudan University),簡稱「復旦」,位於中國上海,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國家雙一流(A類)。

4、清華大學(Tsinghua University),簡稱「清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入選「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為九校聯盟、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亞洲大學聯盟、環太平洋大學聯盟、清華—劍橋—MIT低碳大學聯盟成員,被譽為「紅色工程師的搖籃」。

5、上海財經大學(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簡稱「上海財大」,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一所以經濟管理學科為主,經、管、法、文、理、哲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研究型重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重點建設高校,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6、南開大學

7、武漢大學

8、廈門大學

9、中央財經大學

10、西南財經大學

據(艾瑞深校友會2017中國大學經濟學本科專業排行榜)排名

(7)中國發展經濟學排名擴展閱讀

報告顯示,在最新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2017中國大學各門類本科專業排行榜中,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清華大學、上海財經大學、南開大學、武漢大學、廈門大學、中央財經大學、西南財經大學雄居校友會2017中國大學經濟學本科專業排行榜前10強;

西安歐亞學院、武昌首義學院、仰恩大學、武漢學院、上海杉達學院名列校友會2017中國民辦大學經濟學本科專業排行榜前5強;

雲南師范大學商學院、吉林大學珠海學院、南開大學濱海學院、上海財經大學浙江學院、山東財經大學東方學院名列校友會2017中國獨立學院經濟學本科專業排行榜前5強。

寧波諾丁漢大學、西交利物浦大學、溫州肯恩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北京師范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上海紐約大學名列校友會2017中外合作辦學大學經濟學本科專業排行榜前5強。

㈧ 中國大學經濟學排名

2020中國高校經濟學專業排名,中國人民大學第一,北京大學第三!
大考必勝 名校e 6月7日
談到經濟學專業,可能大多數同學會聯想到金錢,資金重組利用,計算等內容。其實,經濟學可以包含很多生活道理。

讀懂經濟學,會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和應對取捨抉擇、機會成本、貿易活動、邊際效應、市場配置、通貨膨脹等,使用經濟學的原理,我們可以輕而易舉的解釋生活中的經濟活動。

想要報考經濟學專業的考生,讓我們首先來了解一下中國高校經濟學專業的排名情況。

第一位:中國人民大學;第二位:復旦大學;第三位:北京大學;第四位:南開大學;第五位:北京師范大學。

經濟學主要課程設置

政治經濟學、經濟學說史、發展經濟學、企業管理、市場營銷、西方經濟學、統計學、國際經濟學、貨幣銀行學、國際貿易、線性代數、國際金融、財政學、《資本論》、高等數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等。

經濟學專業就業方向

經濟學專業畢業生,就業領域高端,薪資豐厚,若有特許金融分析師(CFA)、特許財富管理師(CWM)、基金經理、精算師、證券經紀人、股票分析師等相關專業證書的加持,年薪會更優厚。

主要就業方向是:會計人才、理財規劃人才、財務管理人才、經濟預測、分析人員、對外貿易人員、市場營銷人員、管理類職位、銀行從業人員、證券、信託、基金等從業人員、其他(教師、公務員等)。

㈨ 國內哪所大學的經濟學最強

理論經濟學專業最強的院校是: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開大學、復旦大學、廈門大學、武漢大學,他們是理論經濟學專業國家一級重點學科高校。
應用經濟學專業最強的院校是:中國人民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南開大學、廈門大學,他們是應用經濟學專業國家一級重點學科高校。

理論經濟學:論述經濟學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經濟運行和發展的一般規律,為各個經濟學科提供基礎理論。

應用經濟學:主要指應用理論經濟學的基本原理研究國民經濟各個部門、各個專業領域的經濟活動和經濟關系的規律性,或對非經濟活動領域進行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分析而建立的各個經濟學科。
應用經濟學的分支:
①以國民經濟個別部門的經濟活動為研究對象的學科,如農業經濟學、工業經濟學、建築經濟學、運輸經濟學、商業經濟學等等。
②以涉及國民經濟各個部門而帶有一定綜合性的專業經濟活動為研究對象的學科,如計劃經濟學、勞動經濟學、財政學、貨幣學、銀行學等等。
③以地區性經濟活動為研究對象的學科,如城市經濟學、農村經濟學、區域經濟學(經濟地區規劃、生產力布局)等等。
④以國際間的經濟活動為研究對象的學科,如國際經濟學及其分支:國際貿易學、國際金融學、國際投資學等等。
⑤以企業經營管理活動為研究對象的學科,如企業管理、企業財務、會計學、市場(銷售)學等等。
⑥與非經濟學科交叉聯結的邊緣經濟學科,如與人口學相交叉的人口經濟學;與教育學相交叉的教育經濟學;與法學相交叉的經濟法學;與醫葯衛生學相交叉的衛生經濟學;與生態學相交叉的生態經濟學或環境經濟學;與社會學相交叉的社會經濟學;與自然地理學相交叉的經濟地理學、國土經濟學、資源經濟學;與技術學相交叉的技術經濟學等等。這些邊緣經濟學科主要研究這些非經濟領域發展變化的經濟含義、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從中找出它們的規律性。

理論經濟學與應用經濟學的區別:
在經濟學領域,分為理論經濟學和應用經濟學兩大領域。理論經濟學是現在大多數人所學的經濟學,如西方經濟學、經濟學說史、宏微觀經濟學等,這樣的經濟學和數學有很大的關聯。而在前面所談到的是應用經濟學,應用經濟學和理論經濟學是兩種不同的概念。

閱讀全文

與中國發展經濟學排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