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報紙經濟學

報紙經濟學

發布時間:2021-01-23 23:27:04

『壹』 廣州地鐵免費發報紙說明什麼經濟學制度問題

報紙要更好的為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服務。

一、免費報紙的崛起正是現代報業經營理念的集中體現
自1995年誕生至今的短短十年間,免費報紙的發展足跡遍及全球四大洲50多個國家的上百個城市。總共170多份免費報紙的日發行總量已經超過全球報紙總發行量的6%。作為近十年來全球報業發展中一個最顯著的變化,免費報紙的出現正在促成一場報業結構的歷史性變革。然而,更為重要的是,這種新型媒體產品興起的背後,隱藏著深刻的傳媒經濟學動因。在傳媒業產業化經營日益發達的今天,面對來自電子媒體強大的競爭壓力,對於成本與價格因素的考慮,在現代報業經營管理中已經變得越來越重要。免費報紙的崛起正是現代報業經營理念的集中體現。
在第六屆世界傳媒經濟學術會議上,奧地利經濟學派代表人物沃爾弗(Richard vander Wurff)提出了傳媒競爭螺旋模型。了解這一理論有助於我們更加清晰地認識免費報紙在全球范圍內興起的背景。沃爾弗認為,產業組織的目標是盡其可能提供多樣產品,避免同質化,以減少競爭壓力,這一點在傳媒業競爭中表現突出。然而,傳媒產品多樣化受制於受眾、廣告商的偏好和意願,其企業行為和表現並不完全符合傳統市場組織理論描述的那樣,由市場結構決定。因此,盡管制度經濟學的研究結果顯示,在大部分傳媒企業都處於獨立地位的自由競爭市場中,媒體產品的多樣性會明顯增加,但也正是這種市場結構不利於新產品入市。為了降低競爭壓力,縱向合並的傳媒企業傾向於追求產品的異質化,從而改變市場結構。傳媒產品隨消費者偏好變化而變化,傳媒制度的變化促進傳媒企業市場行為變化,最終導致傳媒產品同質化與異質化現象的交替出現,該市場結構表現為螺旋循環。
免費報紙是報紙媒體面對來自其它媒體的競爭壓力,在自身產品同質化現象日趨嚴重的情況下,進行的又一次異質化創新。其本質上與都市報、行業報等這些原有的報紙產品類型之間並不存在任何本質性區別。它的出現實現了傳統報業對產品類型的進一步拓展,對經營理念的進一步深化和對讀者覆蓋面的進一步擴大。
二、成本控制在報業經濟中日益重要的作用
成本與價格是一個基本的經濟問題,在經濟學研究中常常作為很多問題的出發點,被廣泛討論,但在傳媒經濟學領域,對這個問題卻缺乏相對深入的研究。實際上,報紙的銷售成本是一個重大的問題,成本控制的效果直接關繫到報業的生存與發展,特別是進入到傳媒營銷時代後,這一點就顯得尤為重要。根據著名傳媒經濟學家、瑞典延雪平大學教授羅伯特·皮卡德(Robert G. Picard)的研究報告,目前,歐洲國家的早報大約有20%未能銷售出去,晚報大約有18%沒有銷售掉,而周末報紙的這一比例大約在15%左右。大量沒有進入流通渠道的報紙大大提高了報紙的生產成本,造成了巨大浪費。很顯然,這種局面的出現與報紙的發行投入有著相當密切的關系。
報紙的銷售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與發行投入成正比關系。如果報紙在發行環節的投入不足,其銷售效果不可能理想;但是即便是發行投入得到了保證,報紙的銷售效果由於受到包括報紙內容、媒體影響力、讀者認同度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依然可能出現不理想的局面。因此,發行投入對於報紙的銷售效果而言是一個必要而非充分條件。換句話說,發行環節對於傳統報業而言必須高度重視,充分投入,然而,投入的效果卻是不確定的。銷售狀況如果理想,報紙在發行環節投入的成本就能迅速回收;一旦銷售狀況出現不確定,那麼報紙的發行投入將血本無歸。而在傳統付費報紙的經營模式下,報紙在發行投入方面的成本支出又是相當龐大的。居高不下的生產成本讓報紙在與其它媒體的競爭中毫無優勢可言。因此,在成本控制,特別是發行成本控制方面所面臨的尷尬處境,一直是困擾傳統報業獲得進一步發展的關鍵問題。
當傳媒科技進入web2.0時代後,傳統的報紙媒體所要面對的是來自各種依託網路、通訊技術崛起的新興傳媒的挑戰,對於發行成本近乎為零的他們而言,發行距離、發行密度等等這些在報紙看來非常重要的概念都變得毫無意義。在這種情況下,成本的控制對於報業經濟而言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至關重要。因此,以「嚴格控製成本」為辦報核心理念的免費報紙的興起,代表的正是報業經濟學理論在這個問題上的實踐探索。重編輕採的業務特點和免費贈閱的發行特點大大節省了免費報紙的成本支出。甩掉了身上沉重的成本負擔,輕裝上陣的免費報紙顯然要比傳統報紙在與電子媒體的競爭中,具備更大的優勢。
三、價格因素對媒體產品銷售的巨大影響力
電視讀報類新聞節目時下正受到越來越多人的歡迎,這類節目提供豐富的報紙資訊,新聞信息的來源可能涵蓋某地區內大大小小的幾乎所有報紙。如果收看這樣一檔45分鍾的電視讀報節目要花掉相當於買一份報紙的錢,你還會看嗎?實際上,任何一種媒體的「易得」程度決定了受眾接觸媒體的可能性和接觸的頻率。
報紙產品與廣播電視相比,與互聯網相比,其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單位產品的價值量化。我們如果想要閱讀一份報紙,了解報紙上的新聞信息就必須購買這份報紙,這種代價是有形的,而且又是即時性的。報紙的訂閱與零售情況完全一樣,不同的只是產品價值量化的周期相對延長,由一天一次或者幾天一次變為一年一次。而相比之下,通過電子媒體獲取信息盡管也不完全免費,這一過程需要接收終端的投入,一些特殊節目同樣也需要支付一定數額的訂閱費用,但是這樣的代價如果可以換來的是在相當長時間內無次數限制的獲取媒體所提供的新信息,那麼,這種媒體單位產品的價值量化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正是在單位產品價格量化方面的不同特點,決定了報紙媒體對於需要花錢購買他們的受眾而言,其「易得」程度略遜於廣播、電視和互聯網等電子傳播媒體。盡管報紙單位產品的絕對價格不高,但是如果放在一個長期的過程中來考察,報紙的價格因素對其產品銷售的影響絕對要比想像中更大。
在新聞同質化競爭越來越嚴重的今天,傳媒產品的可替代性不斷增強。相近似的新聞內容正在導致價格日漸成為媒體受眾關注的敏感因素。既然獲取同樣的新聞信息可以通過免費的其它媒體,或者說可以通過單位產品價格更為低廉的媒體,那麼我們還有什麼理由去選擇需要花錢購買的報紙呢?對於伴隨著新媒體成長起來,已經習慣於免費獲取信息的年輕人而言,這種觀點顯得更加有理有據。因此,免費報紙出現的另一個重要經濟動因正是價格因素在傳媒產品銷售中越來越突出的作用。
免費報紙可以被看作是報業競爭價格戰發展到極致的表現。事實上,在全球范圍內即便是發行量再大的報紙,發行收入在報紙整體盈利構成中也只是處於補充地位,報價的低廉性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發行收入絕對不可能成為現代報業經營中的主要經濟來源。既然如此,乾脆完全放棄發行收入,以免費贈閱的形式供讀者隨取隨閱,不失為一種更具遠見的策略。這種做法大大提高了報紙的易得性,把價格因素對報紙產品銷售的影響降到最低限度。在「零」經濟成本的刺激下,受眾接觸媒體的選擇行為的確會受到極大的影響。免費經濟學的鐵律告訴我們:不需要任何代價就可以獲得的東西永遠比有價物品擁有更大的市場需求量。正是免費報紙的出現改變了傳統報紙在單位產品上價值量化的特徵,使報紙與其它「免費」媒體的競爭又回到了同一起跑線上。免費報紙對受眾的這種巨大吸引力,一如若干年前互聯網對報紙讀者的「掠奪」。而更為重要的是,一旦「免費午餐」不再是電子媒體所獨有的優勢,更符合人們閱讀習慣的報紙在適於閱讀方面所具備的優勢將進一步突出。

『貳』 《經濟學常識》自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人們紛紛討論其發生原因。美國一家報紙刊出文章說:「正如馬克思指出


(1)斯密認為國民財富的增長取決於勞動生產率和資本的利用回效答率。要提高勞動和資本的利用效率,最好的辦法是取消政府對經濟活動的所有干預,充分發揮市場「看不見的手」的作用,讓每個人自由地參與市場活動。(6分)
(2)斯密認識到市場在社會資源優化配置中的積極作用,但他沒有認識到,市場存在自發性、盲目性、滯後性的弊端。市場調節會帶來資源浪費、經濟波動、分配不公等問題。(6分)

『叄』 國際國內有名經濟學報刊是哪些

你要是問最權威的學術類雜志的話,請看經濟研究…

『肆』 對於經濟學的初學者,有什麼報紙期刊或者書籍可以幫助閱讀的

21世紀經濟報道。多讀一讀對了解時事有好處。

『伍』 經濟學基礎書籍和好的經濟類報刊(業余學習)

曼昆 《經濟學原理》 就這個專業一點的 我是文科的都能看懂相信你能看懂 建議看版下原版因為權外國人寫書都有這個特點 喜歡把高深的東西講得大眾化 所以一般的人也能懂
還有一個就是economist雜志 網上都有 你可以看下 還不錯 涵蓋面很廣不僅僅是經濟學的知識 國際政治什麼的都有涉及

既然你又說了你是個經濟的門外漢 那我也就補充一下吧 這么說吧 想要了解經濟學 曼昆的《經濟學原理》基本是必看的 相信我說的 十分簡單易懂 然後可以再看看他的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
而且我給你推薦的那個雜志是英語的 也有中文翻譯的 不過建議看英文的 很好懂 只是有些你不常見的人名 地名之類的 這相信不難 而且對英語的提升、眼界的開闊有很大的幫助

好了 我對你問題補充回答的也就到這里

『陸』 學經濟學,問下有什麼專業的雜志報紙

1.英國經濟學人
2.台灣生活經濟指數
3.台灣商業周刊
4.美國weekly report

擬說您有基礎下之建議書籍(以上是我就讀博士班時所讀的周刊)

『柒』 生活經濟學論文怎麼寫

提起經濟學,不少人總會將其與枯燥、深奧劃上等號。其實,就像經濟學家可以通過大街上女孩子裙子的長短來分辨經濟景氣程度一樣,生活中的不少事情用經濟學的眼光來看,又是另外一番風景。
筆者每天回家,都要在一個車站起點站候車,總能看見一個賣報的老伯,時常在他那買份報紙,也就熟絡起來。一天晚上回家,賣報老伯也搭上了這部公車,正好坐在筆者身邊,便和他閑聊起來,健談的老伯談起了在車站賣報紙的經歷。
原來,老伯前幾年下崗了,日子過得緊巴巴的,便打算賣報賺點錢。經過挑選,發現這個車站的人流量大,可是附近已經有了兩個報攤。老伯腦筋一轉,就決定不設攤,直接在等車的人群和車廂中賣。為此,他先和車站管理員套起了近乎,每天給車站辦公室送幾份報紙,逮著機會就訴訴苦。結果,管理員一心軟,主動提出讓他到車站來賣報紙。當然,那幾份報紙老伯都不會忘記送。
賣了一段時間後,老伯發現:等車的人中一般男青年喜歡買報紙、有重大新聞時報紙賣得特別好。於是,他開始了相應的調整,增加了體育類報紙;每天叫賣報紙時,也不再喊什麼「晨報、晚報、足球報要嗎?」而是根據新聞事件來叫:「中國足球隊兵敗如山倒、劉翔火拚周傑倫等等。」果然,這一招十分見效,不少原先沒打算買的人都紛紛解囊。
我們不妨嘗試用經濟的語言來解讀以上的做法,那就是:和車站管理員套近乎、送報紙——制定公關策略,公共關系的建立和維護;不設攤,在等車人群和車廂中賣報——差異化營銷,進行渠道創新,變店鋪銷售為直銷;改變叫賣方式——通過銷售數據和產品分析,實現自己獨有的銷售方式——這正是目前國內營銷界炒得紅火的USP(Unique Selling Proposition獨特的銷售主張的英文簡寫)概念。
最後,老伯還說,他打算進些暢銷的雜志,改變目前只賣報紙的局面。對此的經濟解讀可以是:產品線延伸,實現產品的多元化。
其實,經濟學也是平易近人的。

『捌』 經濟學專業學生讀什麼報紙比較好啊

我認為,經濟是一個相關與國計民生的專業,應該什麼都關注,只片面的了解專業知識,是沒有用了,你要知道社會正在發生什麼,並且要知道它對經濟有什麼影響。

『玖』 經濟學的學生應該長期看什麼報紙比較好

我就是一名經濟學的在讀學生,建議你多看看<<環球時報>>還有平時可以多關注下現在的金融危機帶來的影響.
最重要的還要學好管理方面的知識
加油

『拾』 經濟學核心期刊都有哪些呀這些期刊報刊亭能買到嗎

最核心期刊是《經濟學人》,不過裡面的都太深奧了,模型什麼的沒有基礎的一般看不懂。如果比較通俗的就選FT中文,可以從網上看,不用花錢。我們經院的都這么干。。。

與報紙經濟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
© Arrange www.ahjjxxzx.com 2010-2020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