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麼是微觀政治學,不是經濟學
這就是衣俊卿先生主編的微觀政治哲學叢書的一些介紹。您可以看一下,我覺得可以給版您一些小小的權啟發吧,不知道有沒有幫上您的忙;希望這條信息沒有浪費您的時間。
《微觀政治哲學研究叢書》由我國著名哲學家衣俊卿教授主編,是目前國內第一套系統研究微觀政治哲學問題的系列圖書,包括《現代性的維度》、《福柯微觀政治哲學研究》、《年鑒學派史學範式研究》、《社會歷史理論的微觀視域》。叢書融匯20世紀哲學社會科學的一些重要理論進展,自覺地開啟社會歷史理論的微觀研究視域,在國內學術界具有某種填補空白的性質。
微觀政治哲學研究範式,充分重視體現在政治、經濟等社會活動領域中的各種邊緣的、微觀的、多形態的、多元差異的權力形態及其活動機制,以此豐富我們關於社會歷史規律之特殊性的認識,形成微觀視域與宏觀視域相結合的多視角多維度的社會歷史理論。
微觀政治哲學的研究視野不限於傳統意義上的政治學領域,在微觀權力層面上,政治權力、文化權力,以及其他各種類型的權力開始「合流」,相應地,政治學、歷史學、文化學、社會學等領域,以及政治哲學、歷史哲學、文化哲學等研究範式,也呈現出交匯交融的態勢。
⑵ 比較分析法和歷史分析法是屬於宏觀經濟學還是微觀經濟學
宏觀經濟學,我剛學完微觀,沒那兩個分析法
⑶ 請問經濟學類包括哪些專業
經濟學類(研究生)包括經濟學類包含理論經濟學和應用經濟學兩大類;
經濟學類(本科)包括:經濟學(舊專業為經濟學、國民經濟管理、農業經濟(部分)、工業經濟、貿易經濟、運輸經濟、勞動經濟(部分))、國際經濟與貿易(舊專業為國際經濟、國際貿易、國際商務、工業外貿)、財政學(舊專業為財政學、稅務)、金融學(舊專業為貨幣銀行學、國際金融、保險、投資經濟(部分))、國民經濟管理、貿易經濟、保險、金融工程、稅務、信用管理、網路經濟管理、體育經濟、投資學、環境資源與發展經濟學、海洋經濟學、國際文化貿易、經濟與金融。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2011年印發的《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2011年)》的學科分設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12個學科門類。新增了藝術學學科門類,未設軍事學學科門類,其代碼11預留。專業類由修訂前的73個增加到92個;專業由修訂前的635種調減到506種。
依其經濟學分類:
0201
經濟學類
020101
經濟學
020102
經濟統計學
0202
財政學類
020201K
財政學
020202
稅收學
0203
金融學類
020301K
金融學
020302
金融工程
020303
保險學
020304
投資學
0204
經濟與貿易類
020401
國際經濟與貿易
020402
貿易經濟
參考資料
2012教育部新頒高校本科專業目錄(附目錄全文):http://e.sina.com.cn/gaokao/2012-10-12/1124358003.shtml
⑷ AP 的宏觀和微觀經濟學難嗎
1.認真學都不難,呵呵。宏觀注重模型條件、邏輯思維和推理;微觀注重模型求解,也就是對數學能力有一定要求。當然這是相對而言的,看你自身特點吧。
2.准備時間的話……其實主要是先學一下經濟學原理。其實我覺得微觀經濟學不準備也行,但是宏觀是得准備的。或者說現在流行的宏觀是以微觀的結論為基礎的。
3.經濟學和美國歷史?這選擇條件太詭異了吧,兩者間相關性很強嗎?我覺得假如是淺涉的話選美國歷史為佳,反正不到三百年,至少比中國歷史好學得多。如果要深造的話,那兩者就差不多了吧。學到深處都不易。個人認為經濟學更有意思,對生活幫助也更大。
⑸ 經濟學經歷了哪幾個主要發展階段
經濟學經歷的主要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17世紀中期到19世紀中期,此時以微觀經濟學為主,代表為亞當·斯密的《國富論》是經濟理論研究的萌芽階段。
第二階段:19世紀晚期到20世紀初葉,是新古典經濟學階段,代表作有馬克思的剩餘價值理論、阿爾弗雷德·馬歇爾的《經濟學原理》。
第三階段:20世紀30年代到60年代,現代宏觀經濟學的開始建立,以凱恩斯主義為代表。
第四階段:20世紀60年代以後,現代西方經濟學體系最終確立,建立了均衡價格理論,消費經濟學,生產力經濟學,廠商均衡理論和福利經濟學等。
拓展資料
一、經濟學
經濟學是研究人類經濟活動的規律即價值的創造、轉化、實現的規律——經濟發展規律的理論,分為政治經濟學與科學經濟學兩大類型。
政治經濟學根據所代表的階級的利益為了突出某個階級在經濟活動中的地位和作用自發從某個側面研究價值規律或經濟規律,科學經濟學自覺從整體上研究價值規律或經濟規律。對稱經濟學就是科學經濟學。
經濟學的核心是經濟規律;在對稱經濟學看來,資源的優化配置與優化再生只是經濟規律的展開和具體表現,經濟學的對象應該是資源優化配置與優化再生後面的經濟規律與經濟本質,而不是停留在資源的優化配置與優化再生層面。停留在資源的優化配置與優化再生層面的,是政治經濟學而不是科學的經濟學。
要研究經濟發展的規律就必須從整體上統一研究經濟現象,宏觀經濟與微觀經濟是統一的經濟體中對稱的兩個方面,所以在科學的對稱經濟學範式框架中,有宏觀經濟與微觀經濟之分,沒有宏觀經濟學與微觀經濟學之別;而政治經濟學總是把經濟學分為宏觀經濟學與微觀經濟學。
為經濟學發展作出中國貢獻_新華網
⑹ 你對旅遊管理專業在校生有什麼建議
作為旅遊管理專業的大四狗,最後成功保研,感覺對這個問題還是很有體會的。
要想不荒廢寶貴的四年光陰,真正學有所得,我覺得首先是要結合未來發展和興趣愛好制定一定的規劃目標,以保證時間用在刀刃上。
題目提到旅遊管理是一門實務性質強的課程,說明你可能希望自身的實踐能力可以得到更好的鍛煉提升,畢業後順利走進職場,像這樣希望直接就業的旅遊管理學生,可以圍繞增強實踐工作能力的目標制定不同階段的實習計劃等,而有的同學則希望畢業後繼續深造,研究相關理論,這樣的學生就可以圍繞提升科研創新能力的目標制定參與科創項目、發表論文等學習目標。對未來發展有了一定的規劃,心中有數,指導你更好地走每一步。
另一方面,高學分績對個人未來發展也非常重要,對想要讀研的同學是增強競爭力的一個籌碼,對想要工作的同學來說也是證明自身優秀上進的重要標准,在其他條件相差不大的情況下,公司也更願意聘用學分績靠前的同學。
第三是要利用課外時間有針對性的提升個人能力。如果你未來想要就業,就可以利用課余時間進行有含金量、可以鍛煉個人能力的相關實習,規劃公司、OTA運營、酒店等與旅遊相關的實習崗位也是比較多的,可以多嚮往屆成功就業的學長學姐請教他們是如何為就業積累經驗籌碼的,也可以參與一些學生工作,鍛煉自己人際交往的能力。對於想走科研路的同學來說,需要積極參加科研立項,組隊參與「互聯網+」「創青春」「挑戰杯」等科研競賽,還有紅色旅遊及旅遊路線規劃比賽等旅遊專業相關比賽可以參加,並積極同專業老師聯系,爭取發表論文,形成科研成果,為今後保研增添優勢。
除以上幾點外,還可以嘗試考一些證書,比如導游證,在這里我建議嘗試考英語或者其他小語種(日語、韓語等)的導游證,要比一般的中文導游證更有含金量,日後想要從事導游工作的話,有英文導游證也會更有競爭優勢,方便從事海外領隊等更高端的崗位。
總之,在校期間一定要珍惜光陰,做一些對自身有明顯提升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⑺ 風險和不確定性的區別
二者的主要區別:
1、決策者能否預知事件發生最終結果的概率分布的不同:風險用來表示已知損益概率分布的情況,而不確定性表示不知損益概率分布的情況。
2、信息量的擁有狀況不同:建立在投資者的主觀認知能力和認知條件(主要是信息量的擁有狀況)的基礎上的,具有明顯的主觀色彩。
3、性質不同:風險性質多樣,具有客觀性、普遍性、必然性、可識別性、可控性、損失性、不確定性和社會性。
在經濟學中, 風險和不確定性都是決策理論的研究對象,經濟學家主要是通過preference來研究這兩者帶來的效用。不確定性是指對於未來的收益和損失等經濟狀況的分布范圍和狀態不能確知, 而風險是指當知道分布的時候面臨的選擇。
(7)微觀經濟學發展史擴展閱讀:
一、風險
風險就是生產目的與勞動成果之間的不確定性,大致有兩層含義:一種定義強調了風險表現為收益不確定性;而另一種定義則強調風險表現為成本或代價的不確定性,若風險表現為收益或者代價的不確定性,說明風險產生的結果可能帶來損失、獲利或是無損失也無獲利,屬於廣義風險,所有人行使所有權的活動,應被視為管理風險,金融風險屬於此類。
風險表現為損失的不確定性,說明風險只能表現出損失,沒有從風險中獲利的可能性,屬於狹義風險。風險和收益成正比,所以一般積極進取的投資者偏向於高風險是為了獲得更高的利潤,而穩健型的投資者則著重於安全性的考慮。
企業在實現其目標的經營活動中,會遇到各種不確定性事件,這些事件發生的概率及其影響程度是無法事先預知的,這些事件將對經營活動產生影響,從而影響企業目標實現的程度。這種在一定環境下和一定限期內客觀存在的、影響企業目標實現的各種不確定性事件就是風險。
簡單來說,所謂風險就是指在一個特定的時間內和一定的環境條件下,人們所期望的目標與實際結果之間的差異程度。
二、不確定性
不確定性。由於無形資產的作用是潛在的、間接的,且無法預知科學技術的更新速度,這種不確定性就表現在無形資產所能提供的未來經濟效益及其自身成本價值均難以准確計量。指的是經濟主體對於未來的經濟狀況尤其是收益與損失的分布范圍以及狀態不能確知。
不確定性指經濟行為者在事先不能准確地知道自己的某種決策的結果.或者說,只要經濟行為者的一種決策的可能結果不止一種,就會產生不確定性。不確定性,經濟學中關於風險管理的概念,指經濟主體對於未來的經濟狀況(尤其是收益和損失)的分布范圍和狀態不能確知。
在量子力學中,不確定性指測量物理量的不確定性,由於在一定條件下,一些力學量只能處在它的本徵態上,所表現出來的值是分立的,因此在不同的時間測量,就有可能得到不同的值,就會出現不確定值,也就是說,當你測量它時,可能得到這個值,可能得到那個值,得到的值是不確定的。只有在這個力學量的本徵態上測量它,才能得到確切的值。
在經典物理學中,可以用質點的位置和動量精確地描述它的運動.同時知道了加速度,甚至可以預言質點接下來任意時刻的位置和動量,從而描繪出軌跡。在微觀物理學中,不確定性告訴我們,如果要更准確地測量質點的位置,那麼測得的動量就更不準確。
也就是說,不可能同時准確地測得一個粒子的位置和動量,因而也就不能用軌跡來描述粒子的運動,可與宏觀世界一樣微觀世界同樣具有客觀規律,獨立於意識之外,這就是不確定性原理的具體解釋
參考資料來源:風險-網路不確定性-網路
⑻ 什麼是金融學
金融資產是實物資產的對稱,是以價值形態存在的資產。企業的金融資產包括:交易型金融資回產,貸款和應收答款項,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以及持有到期投資。個人的金融資產包括:個人存款、股票、債券、基金、證券集合理財、銀行理財產品、第三方存款保證金、保險、黃金、信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