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經濟學思維方式英文版

經濟學思維方式英文版

發布時間:2021-01-24 08:49:55

1. 求經濟學知識英文原版,謝謝

曼昆經濟學原理,網路雲盤,快點下載,不然可能會被抽了/s/1c1aTufe

2. 求曼昆經濟學原理(英文版)第四版 pdf

http://..com/question/496206530959714244.html
【如果有問題可以追問我】
【對我的回答還滿意】
【請隨手採納版下啊】
【謝謝樓權主!】

3. 跪求曼昆 經濟學原理(上下) pdf(英文版的最好哈~)

我這里有一本一,不知道是否你所要的。請查收你的郵箱。

4. 求經濟學的思維方式 的讀書筆記,謝謝了~

抱著對經濟學的好奇和興趣,開始閱讀《經濟學的思維方式》這本書,這本傳說中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描述經濟學知識的書。讀後發現果然很有親和力,相比以前在通選課上看的經濟學教材,是要容易閱讀和理解很多。不過四百多頁的份量,看得也真夠嗆的。

記得之前上"經濟學原理"這門通選課的時候,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些惡心的公式,什麼邊際成本、邊際利潤,最後考試背得暈頭轉向不說,最郁悶的還是對於試卷的最後一道題要套哪條公式竟然完全沒思路,搞得我對經濟學原理沒啥好印象。直到閱讀了《經濟學的思維方式》,這本號稱語言生動且口語化,完全避開套公式、建模型的一般寫作思路的經濟學讀物,才扭轉了我對經濟學的態度。這的確是一本向廣大群眾普及經濟學的基本知識和原理的好書。

按書中的內容提要說,該書是一本為非經濟學專業學生撰寫的經典經濟學教材,風靡國際。與當今流行的主流經濟學教材不同,這本書繞開繁復的公式、函數、運算,通過深入淺出的故事和饒有趣味的圖畫告訴讀者:經濟學作為一種獨特的思維方式,與生活中的各種決策息息相關。正如書名所揭示的,經濟學的力量就在於它是一種思維方式,而這部教科書引導讀者學會經濟學推理方式,從而能夠像經濟學家一樣思考問題。

如果你對經濟學感興趣,想了解下生活中的一些經濟常識,那麼,推薦閱讀本書。雖然也劃了一些比較經典的句子,但四百多頁的份量不是隨隨便便就能把那些經典的句子給整理出來的,所以就不整理了,不過順便也就貼一句印象最深刻的吧:

「世界上的貧窮國家缺的不是'物品',缺的是'想法'。在人類歷史的大部分時間里,石油毫無實用價值,是人類的才智最終發現了石油為人類服務的方法。」

5. 推薦幾本有關經濟學的英文原版教材,怎麼搞到,謝謝!

Practical Intuition for Success:A Step-By-Step Program to Increase Your(直覺取勝:積累財富從現在做起)
作者:(Laura Day)

基本信息
·出版社: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Inc
·頁碼:204 頁
·出版日期:1997年
·ISBN:0060175761
·條形碼:9780060175764

·版本:1997-11-17
·裝幀:精裝
·開本:32開
·外文書名:直覺取勝:積累財富從現在做起

--------------------------------------------------------------------------------
內容簡介
Successful businesspeople use it. Investors who've made millions wouldn't make a deal without it. It's practical intuition, and we all have it. Now Laura Day shows you how to hone this gut instinct for your own enrichment. It's a whole new way of looking at business - and your life.
At the heart of Day's program is one empowering message: You will be most successful by being yourself. Through her unique program, you will learn to harness the inner power that can start you on the road to wealth.

Use practical intuition to make more money, make better decisions, unleash your financial genius, take the "pulse" at meetings to better position yourself, discover your enemies in the workplace, uncover hidden agendas, envision a new business, solve problems quickly, and create winning business plans and strategies.

You have within you everything you need to fulfill your ambitions and dreams. If you tune into the integrity of your own vision, your own desires, and your own creativity, you can achieve whatever you want. And because that ability is within you, you can start right here, right now. And see the results.

Amazon.com

Laura Day has sold millions of copies of Practical Intuition and continues her advice here with tips for improving your career using your own intuitive skills. She says that people are more apt to use their intuition about commonplace issues than they are about investment or business practices, a horrible waste of intuitive powers. Through dozens of exercises, Day describes how you can boost your intuitive power, "become" your competition, and better predict the future. Day makes no guarantees that you'll pick the next blue-chip bond or invent the next wheel, but she does assert that your life can't help but improve if you take her ideas to heart. This book is a combination of Jon Kabat-Zinn's, mindfulness meditation theories and What Color is Your Parachute-ish self-reflection.

From Library Journal

Day, who teaches private seminars on using your intuition, shares tips on becoming more intuitive to liberate your inner financial genius.

Book Dimension
Height (mm) 230 Width (mm) 163

http://www.tejiawang.com/shop_2000111_66699_1.html

China by Numbers 2008(Hardcover)
作者:
--------------------------------------------------------------------------------

中文書名:
封面價:25.00美元(180.00人民幣)
會員價:¥175.00元( 9.7折 )
VIP價:¥168.00元( 9.3折 )
庫存狀態:50本
頁數:272
出版社:China Economic Review Publishing
ISBN-10:9881714923
ISBN-13:9789881714923
China by Numbers is a comprehensive guide to the figures that shape the world's largest nation and fastest-growing significant economy. It is a handy desktop reference for the most up-to-date data available on China's social and economic indicators. The 2008 edition is fully updated and revised.
China by Numbers includes:

270 pages of in-depth information on China
Sources cited next to each figure
Historical numbers to provide context
Graphs illustrating key trends
Data on each of China's main instries
Detailed numbers on China's demographics
Clean, easy-to-use layout
Easily searchable index for all numbers

基本信息
裝幀:Hardcover
單位:每套

出版日期:2007-10-24
語言:English
尺寸:Unknow
http://www.tejiawang.com/shop_123_66699.html

China Dream : The Quest for the Last Great Untapped Market on Earth(中國熱——追尋地球上最後一個未開(中國熱——追尋地球上最後一個未開發的巨大市場)
作者:(Joe Studwell)
基本信息
·出版社:Atlantic Monthly Press
·頁碼:256 頁
·出版日期:2002年
·ISBN:0871138298
·條形碼:9780871138293

·版本:1
·裝幀:精裝
·開本:32開
·外文書名:中國熱——追尋地球上最後一個未開發的巨大市場

http://www.tejiawang.com/shop_2000264_66699_1.html

6. 推薦幾本英文原版的經濟學圖書,希望比較經典的

推薦你看看世界圖書出版社的一套經濟學原版著作,國富論,資本論,人性的弱點,就業利息回和貨幣通論。把答4本書看完,英文水平足夠出國了,畢竟這都是經濟學的具有里程碑性質的名著,作者有的是花費了一輩子來寫的,有的改變了一個帝國一個時代進程。

7. 經濟學的思維方式哪個版本比較好

個人覺得要抓住這幾點:成本、供給、需求
可以看下這本書《經濟學的思維方式》作
者:(美)保羅·海恩,彼得·勃特克,大衛·普雷契特科
著,馬昕,陳宇



社: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8. 經濟學的思維方式

個人覺得要抓住這幾點:成本、供給、需求

可以看下這本書《經濟學的思維方式》作 者:(美)保羅·海恩,彼得·勃特克,大衛·普雷契特科 著,馬昕,陳宇 譯 出 版 社: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9. 同求《經濟學的思維方式》讀書筆記 發到[email protected] 謝謝你了!

囫圇吞棗的讀完了這本很不錯的經濟學入門書籍,速速記下所得,以備他日察看。

1.Wealth is what people value. 財富不等同於物質。凡是人們嚮往,認為有價值的東西都是財富。聯想--人的七層需要。據此,可知好萊塢電影可賺錢的根源;可知單純老百姓生活富裕,卻假貨橫流的國家遠稱不上富裕;可警醒世人,蘿卜白菜各有所愛,浪費自己的時間,追逐別人的夢想,只會讓人生負債。

2.Time is scarce good. Opprotunity cost, as I understand, is the only cost.如果人們長生不老,很多事情應該都不一樣了。

3.交換增加社會財富的原因:它造就了所有權的重新分配(new pattern)。把A多出來的而B需要的東西給B,用於交換B多出來而A需要的東西,從而A,B兩人的財富都增加。並且由於個體差異導致機會成本的不同,這樣交換得來的財富會比A,B獨立能獲取要多。

4.鑒於存在個體差異導致機會成本的不同,以及有限的生命和有限的生產力,社會分工和交換便成為了增加社會財富的必由之路。他們存在的基礎是私有制。私有制在社會生產力極度強大,也就是不存在稀有物(凡是人們願意犧牲自己的某些所有權交換的東西都是稀有物)的情況下消失,從邏輯上是說得通的。我只是懷疑,人的慾望和生產力的增長速度誰更快。

6.現代分工的社會中,每個人都是利用自己的"comparative advantage"換取自己所需的一切;從這個意義上,每個人都是商人。

7.經濟學假定理性人,也就是說人們的所有choice/action都基於個人利益最大化(根據財富的定義,利益也不等同於錢)。神奇的是這種機制並不會因沖突而報廢。猶如馬路上交錯的車輛,每個都按照自己的意願選擇路線,只要輔以一定的規則,每個人都能達到自己的目的地。規則,是經濟學另一個重要的基礎。

8.經濟學是一本研究人們的行為以及這些行為產生的無意識結果的學科。

9.供求關系是一個很核心的問題。

10.Income has several forms. Wage, rent and interest are established in advance by contract, which removes the uncertainty. However, profit is another form of income, which comes from the uncertainty of the future.
性格保守的人或許拿前三項的收入會活得更舒心吧。

11.如同沒有兩片葉子完全相同一樣,判定一個企業是否壟斷取決於如何界定他所提供的商品/服務。(e.g. 行動電話業務主要指手機,通信服務則包含手機,電話,郵政等等)沒有絕對的壟斷。

12.Sunk costs are costs that can not be recovered once they have been incurred. 例如,付錢買了牛肉麵,不管好不好吃,吃不吃,錢花了,就沒了,不對未來產生影響。但如果不好吃,還能退的話就不是sunk cost了。Sunk cost對未來的決策不產生影響,不應該考慮在內。

13.打土豪分田地,可以消除貧困。消除貧困和消除社會不平等間有聯系,卻不是必然。貧困百分比的降低也有可能伴隨著不平等加劇。

覺得經濟學和撲克牌之間有著類似。例如,個人選擇因規則改變而變化,存在不確定性,每個人都以贏為出發點等等。

按照enhance personal comparative advantage的觀點,我該放下這本書去寫我的程序了。:) 只是粗淺翻閱,未得要義。


經濟危機發生的背後,其實有著社會價值觀改變的推動:
1、賺錢模式。社會整體形成一種趨勢,追求短期利益日益加劇。賺錢復雜繁瑣的實體經濟被削弱,金融工具省事高效,人人可參與的股票交易加劇侵蝕人心。經濟手段放縱了趨懶趨利的人性本質。
2、消費模式。大量貸款,未來被提前消費,滿足感傳遞出虛假信息。面對現實落差釋放悲觀彷徨空虛情緒,以至於破罐破摔,祈願社會跟自己一同遭殃以尋求內心平衡。迫不得已減少消費,經濟喪失活力。
3、網路模式。網路產生大量免費獲得價值的行為。一方面網路企業盈利羸弱,以活下來獲得壟斷作為商業模式,苦苦支撐,消耗真金白銀,另一方面激起了社會大眾佔便宜的慾念並形成似乎理所當然的習慣,打破了市場經濟公平的交換原則。題外話,網路帶來便利的同時,大量的網民在網路上毫無目的的點擊漫遊,也是對社會財富的一種消耗。

當然,自由經濟為社會發展帶來極大的活力,人們為了追求利益,極盡聰明才智,但這裡面需要平衡。政府救市,是一種平衡的技術手段嗎?算不算對市場經濟的干預和破壞呢?經濟危機其實才是調節失衡迫不得已的方法,其本身就是一種社會的生理現象。
平衡是一個抽象的詞彙,東方哲學的平衡是一種玄學,在理性的范疇顯得荒謬,經濟學家的使命就是找到其間動態變化的數學奧秘。但另一方面,人文學家也在抨擊西方文化的技術性,就像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勒克萊齊奧說:人類不可知的部分都被理性所掩蓋了。
二元的矛盾和平衡就是人類的發展史,我們知其存在,但不可控制。哥德爾的不完全性定理也告訴我們,這個世界存在不能證明的東西。經濟危機很可能不能預計發生,也根本不應該去阻止,相反,經濟危機是社會觀念糾偏的一劑良葯。從這個角度講,我們應該愉快的接受經濟危機,但這和樂觀還是兩碼事。

譯後記


2008年秋的一個大風天,我在北大西南門擺下一桌鴻門宴,坐等一位出版人。手裡攥著一份戰書,那是我對一本中文譯著的勘誤表,准備好好跟他討論一下這本另類的經典教材,這位特立獨行的作者和一種新的教學方式。結果出人意料,我說的不是對方反客為主搶著買了單,而是他當即被說動,下決心投資源做一個更完美的新版。三年後的今天,終於輪到我被別人挑剔了。但對於剛拿起這本書翻到後記的讀者們,我還是想先和你分享一下,這本書、這位作者為何能如此打動人心。

不套公式的經濟學

據說作家輕易不讓外人走進他的書房,為的是不讓別人一眼看出他的思想源流。我所接觸過的經濟學家倒還好,但我知道他們中很多人,確實從阿爾欽到海恩的這條脈絡受益良多。他們寫專欄或發表政策建議的時候,很多精彩的思想和表述是有淵源的。我們可以像追星一樣去追這些經濟學家說什麼,也可以靜下心來自己學會那種思維方式。
這就是一本教授「如何像經濟學家一樣思考」的書,從書名上就可以看出來。傳統的教材命名都圍繞「經濟學」(economics)本身,如經濟學原理、微觀經濟學或宏觀經濟學等等;但這本書的書名中,「經濟學」是作為一個定語,用來描述一種思維方式的。
強調應用,這讓本書非常適合用於通識教育,特別是適合文史哲、法學、社會學等文科學生閱讀,美國很多學校就是這么做的。不過書中的思想洞見,卻絲毫不輸於相關的專業著作,按作者收到的反饋,不少職業經濟學者都能從中受益良多。
所以本書的編寫也不同於「批量培養」所用的傳統教材。有人批評學院派大家寫的書,有助於搭建學科知識體系,奠定自身學術地位,卻不太考慮讀者的接受能力和實際需求。這本書完全相反,掂一掂重量就能發現區別。薩繆爾森、斯蒂格利茨等傳統的經典教程,動輒磚頭一樣的大篇幅,買起來貴,背起來重,趕去上課的大學生中哪些是讀經濟的往往很好認。
但這本書從第十版開始就一直在精簡內容,以便能在一個學期內講完。它完全打破了「制式訓練」的套路,以章節安排為例:一般教材都是先講供給、需求,然後再講市場均衡;而本書一開始就直指核心,強調交換與市場過程,體現出鮮明的奧地利經濟學派的特色。而且這本書讀起來不累:每節總是先講應用,至於概念定義,都在對例子的分析中穿插著交代。像外部性、匯率、博弈等內容都沒有刻意單設章節,而是糅合在具體的問題中隨緣點化。

不搗糨糊的經濟學

一個名校的博士,在高校工作時不接項目不拼職稱,幾十年如一日,一直以講師的身份專注於教學,而且還是教本科生而不是MBA——這樣的人在中國大學里越來越少了,但《經濟學的思維方式》最初的作者保羅•海恩就是這么一個人。雖然他遠遠沒有其他做研究或政策的同行那麼出名,但好的研究者不一定是好的教學者。後者要求對現實世界和經濟理論同樣熟悉,才能貼近現實、深入淺出,而這對於學院派的經濟學家來說太花時間了。保羅•海恩在華盛頓大學就教過15000多名學生,在他2000年去世前的這25年間,有學者評價其對美國經濟學教學的貢獻首屈一指。
此前,這一殊榮屬於《大學經濟學》(University Economics)的作者阿門•阿爾欽和威廉•艾倫的,保羅•海恩延續了他們的體系。與其他學派相比,他們更強調市場過程和鼓勵合作的制度,強調分析要落實到具體的行為,而不是一下子進入黑板上的優化方程。遺憾的是,正由於這一特點,這類教材以往被狹隘地歸為制度經濟學的「參考書目」,而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
有一類對經濟學家的常見批評,說他們在作解釋的時候總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面面俱到卻不知所雲。保羅•海恩不是這樣,他文風犀利,不搗糨糊。書中搜集了現實中的種種誤解有的放矢,用作者的話來說,是在針對「似懂非懂的新聞媒體、別有用心的利益集團、半瓶子晃的財經寫手和只做預測的經濟學家」提供解毒劑。對於話語權上的強者,他從來不和光同塵,直接剖析言辭包裝下的那些利益考量,並與根深蒂固的錯誤觀念進行交鋒。
的確,經濟學的思維方式常常會顛覆民眾的一般常識。不過對於社會中弱勢的一方,作者從不以挑戰民眾的神經為樂,居高臨下地宣揚「帝國主義式的經濟學」。本書盡管吝惜篇幅,但行文論證大量是論辯式的,作者經常和「教室後面的那個聲音」耐心討論,條分縷析,讓人口服心服,這種敘事修養也正是中國當前很多公共討論中所欠缺的。

通識教育的經濟學

經濟學教育在中國有幾處重鎮,在北京大學未名湖北有一處古色古香的園子,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就坐落在這里。不僅建築別具特色,他們選拔學生的標准也很獨特:不是看你掌握了多少術語,對各位經濟學大師多耳熟能詳,甚至不是考試分數有多高;而是看你對人的行為以及經濟現象有怎樣的理解,是否具有「受過訓練的直覺」。
這是有所針對的。不僅經濟學在中國已成為強勢的顯學,經濟學教育也日趨火爆。從大眾傳播來看,似乎人人都會一點經濟學,只不過這種學習,更像是學著「像經濟學家那樣說話」。經濟話語不僅是時尚,已經變成了一套權力體系。
但經濟學不僅有其外在表現,更有其內在精神。對於更廣泛的受眾來說,還應更多回歸到通識教育。因為與能讀會寫一樣,有效參與經濟生活和公共政策的素養,對每一個公民都非常重要。掌握這種思維方式,可以透過那些天花亂墜的名詞術語,看清楚各方背後的假設與立場,並對個人的境遇與時代的變遷多一分理解。
特別是書中還大量論述了轉型國家的案例,這使它在俄羅斯和東歐甚至比在美國還受歡迎。政府官員和企業家對經濟學的熱衷,看來不是中國獨有的現象。用第八版的序言中的話來說,這些人亟需的不是將經濟學作為「智力體操」,而是在一線實務中理解市場如何運作,找到何種制度對於確保分工與合作不可或缺。與專業教材和通俗讀物相比,本書同樣更適合這類讀者。

正本清源的經濟學

回到開頭說的那場化干戈為玉帛的見面。在我的勘誤表中,有一段原始譯文是這樣的:「指責價格是錯的,不反映成本和收益的真實價值,這就等於否定了整個市場過程……這不是對效率的批判,而是對現存的產權體系及總體的游戲規則的批判。」
給人的印象是作者是在極力維護一些信條,而在市場經濟下,「效率」是不能被批評的。那我們應該怎樣討論房價、看病貴等問題呢?或許經濟學就是一種意識形態?普通人可能認為沒問題,但連經濟學家看過沒覺得有問題,這就意味深長了。其實原文是這樣說的:
「因為其沒能反映實際成本收益,而批評某個價格是錯誤的時候,我們其實反對的是決定價格的那個過程。這並非是對「效率」概念本身的批評,而是對現有的產權體系和其所構成游戲規則的批評。」
原來經濟學中一直在追問「對誰而言的效率」,對於市場過程背後游戲規則的反思和博弈,各方都有權利參與。
第十二版的中文版,是一個幾乎重新翻譯的版本。因為譯者深信從正本清源的准確介紹做起,有利於克服經濟學引入中國後遇到的一些問題:不套公式,是對「黑板經濟學」乃至「金融煉金術」的解毒;不搗糨糊,是對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言辭經濟學」的解毒;通識教育,則是對只講求個人算計的「小乘經濟學」的解毒。
只是講經濟學原理的書,其實比專業類的書籍更難翻譯。案例是生活化的,用詞是俚語化的,行文是論辯式的;特別是大量使用虛擬語氣、反問與各種修辭,如果譯錯意思就完全相反。譯者從第九版開始一直跟蹤此書,翻譯時是將原書逐字逐段輸入電腦對照著譯的,前後歷經三年。這種不計成本的方式,似乎並不太符合經濟學的思維方式。
於是這三年中,翻譯基本占據了我的周末和節假日,其間斷斷續續竟然沒有放棄,這有賴於多方的因緣:首先要感謝十一版的譯者馬昕和陳宇,任何改進都是在邊際上做出的,特別是習題部分的譯文基本沿用了前一版。出版社的兩位編輯雲逸和徐樟,對每章內容不厭其煩地往來三輪修訂,這讓本書得以自信地面世;而他們對質量的認同,寬容了我一再犧牲進度。另外真心謝謝北京大學的蘇美東和徐真真小姐,她們協助進行了大量校對工作,作為學生的第一手閱讀感受對翻譯是寶貴的提醒。最後要感謝我的父母:年輕人選的路少有人走,看似不是最優的,但有一種思維方式打動了我,謝謝你們理解我遵從自己的理想。

史晨

內容:★★★★★
翻譯:★★☆☆☆
排印:★★★☆☆
裝幀:★★★☆☆

經濟學不會像移動平均線一樣,在我們的投機行為中發揮直接作用,它更像一個作戰指揮中心,微觀經濟學的基本原理為我們的投機行為提供方法論上的指導,宏觀經濟學的基本原理為我們的投機行為提供更大的背景。

沉沒成本,已經發生,且不可收回的支出,如金錢、時間、精力等。誠如定義所言,沉沒成本不可回收,並且對我們今後的決策沒有任何意義。比如花50元買了一張電影票,開演後,發現很糟糕,要不要繼續看下去呢?有些人認為,票錢已經花了,如果不看,會很虧;有些人則認為,與其在這里忍受煎熬,不如回家去讀書。誰的決策更理性一些呢,顯然是後者,不管選擇看,還是不看,已經花出的50元不能再收回,是沉沒成本,在對未來(晚上剩下的時間)進行決策時,不應成為決策因素的一部分。

在投機市場中,很少有人在進行賣出決策時,不考慮買入價的,但實際上,買入價和這一時刻的差價(不管是正,還是負),是沉沒成本,不應成為我們對未來價格走勢進行判斷的因素。

斯密股份現在的價格是25元;
李嘉圖的買入價格是27元;
費雪的買入價格是10元。

這時,大盤突然出現一個不利信號,是短暫下調,還是就此反轉,尚不清楚,但下跌幾乎已成定局。李嘉圖和費雪是否應該賣出自己手中的持股呢?

費雪認為,自己每股已經獲利15元,如果真的下跌,損失的也是利潤,因此他決定繼續持有;李嘉圖認為,雖然建倉時看好後市,但目前的情況明顯不利於未來的走勢,繼續持有將會產生損失,他決定賣出。

不管後市走勢如何,李嘉圖的思路顯然更理性,雖然他在賣出時已經處於虧損狀態,但那是沉沒成本,價格今後的漲跌都不會受此影響。費雪雖然處於獲利狀態,但那些利潤只不過是正的沉沒成本,同樣不會影響價格今後的走勢。

因此,在投機市場進行賣出決策時,不管是獲利了結,還是止損退出,都要忘掉自己的買入價格,著眼於未來走勢。基本面分析者也要忘記自己研究某支股票所付出的時間和辛勞,它們同樣是沉沒成本。

曼昆的《經濟學原理》,著重於經濟學基本知識的教學;這本書正如它的名字一樣,著重於經濟學思維方式的闡述,每一章後面的習題,多是沒有標准答案,以討論為主的問題,開放讀者的頭腦。

翻譯做的不是太好,似乎有趕工的嫌疑。很多句子讀一遍,不明白什麼意思,還有些句子,需要停下來斷句才能理解。細節方面即使屬於譯者的疏忽,但是還有編輯呢?

例:One hand...on the other hand...(一方面……另一方面……)

本書翻譯為:「一手……另一手……」這些常識性的錯誤,即使是不懂英文的校對也可以通過語境察覺出不妥。翻譯是本書中文版的一個缺憾,希望在下一個版本中能有所改進。另外,有一些較為關鍵的錯別字,影響對句子的理解。出版社應該附上一份錯誤反饋表,這樣每一版都會更正很多錯誤,像這樣的經典圖書,會有很多讀者提供反饋的。

雖然如此,這本書仍不失為一本值得一讀的好書。
來自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8版

出版後記

中國有句古話叫「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同樣,相比於介紹經濟學的知識,傳授其方法就顯得更為無私。《經濟學的思維方式》正是「授人以漁」的代表。這本暢銷世界的經濟學教材,自2008年第11版引進中國以來,在大專院校和非專業讀者中都引起了相當的反響。此前國人所熟知的經濟學入門教材,主要是薩繆爾森、曼昆、斯蒂格利茨等理論大師寫給經濟專業學生的,而本書是一本另類的經典。它迴避了過多的數學,將日常生活中紛繁復雜、看似毫無關聯的一些社會現象,和一套富有一致性的思維框架結合起來,展示出一種「經濟學的想像力」。

這種思維方式常常挑戰人們的「想當然」。交易中一方得了便宜,另一方就一定吃了虧嗎?別聽嘴上說的,只要是自願交易,就一定是互惠的。中間人是不勞而獲的寄生蟲嗎?事實上,他們提供的信息降低了交易成本。災害發生後的物價上漲是敲竹杠嗎?恰恰相反,市場機制將動員更多資源流向最需要的地方。從強制徵兵、節能減排到搖號限購,一刀切的行政管制能達成公平嗎?它忽略了達成目標總有多種途徑,而且無法激勵人們去尋找成本更低的方式,實際上既不公平更無效率。這些結論雖然不少人都會背誦,但本書不僅給出了什麼是對的,還進入對方的邏輯找到什麼地方出了錯,真正將來龍去脈講清楚。

這種功力源於作者之一的保羅•海恩對教學事業的專注,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道格拉斯•諾斯這樣形容他的這位好友:「保羅的生活和行為與我們所宣傳的理想完全一致」,以至於每年秋天在給新生開的討論班上,都會專辟一節來講講保羅這個人。本書第1版於1973年面世,三十多年來不斷更新(海恩因腎癌去世後,喬治•梅森大學的彼得•勃特克和北密歇根大學的大衛•普雷契特科接過了他未竟的事業),第12版是最新的版本。已先後被翻譯成日文、俄文、匈牙利文、捷克文和保加利亞文等多種語言,享譽全世界。

第12版《經濟學的思維方式》對第11版的內容和結構作了大量調整,作者把原來的21章調整為16章,更新了書中的數據,增補了部分章節,特別是使用了更與時俱進的例子,使本書能跟上經濟學和社會本身的發展。內文的編排上也獨具特色,旁白處列出了大量格言式的警句,法學教育中經常使用這種諺語式的提醒,以時刻防範那些習慣性的思維陷阱。另外,第12版前言中的修訂沿革英文版中並未列出,這部分是由中文版給出的。

本版的譯者史晨先生,從第9版起就開始跟蹤本書。三年中他不僅重譯了第12版,作了大量批註,還與原作者保持溝通,幫助更正了原書中的一些錯誤。而為了方便讀者理解書中很多域外的例子,譯者對其社會政治文化背景作了不少注釋。可以說,史晨先生嚴謹細致的程度,是我們以前的出版經驗中沒有遇到過的。這讓我們非常敬佩,同時也更自信地把這本書介紹給讀者。

最後,經濟學的思維方式是普適的,但例子永遠要貼近生活,後者卻是地域化的,本書就有專門的加拿大版。棒球的跑位、佛羅里達的地理、美國人的支票賬戶,這些背景知識對於中國讀者來說稍顯陌生。我們正在嘗試和原作者及出版社接洽,商討推出中國版或習題集的可能性。

10. 經濟學思維方式是什麼

這是什麼東西?都要考慮一下經濟效果看看有什麼其他的劣勢

閱讀全文

與經濟學思維方式英文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