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資本主義和自然
奧康納指出,盡管馬克思恩格斯是研究資本主義的發展所導致的社會動盪問題的重要理論家,但他們確實沒有把生態破壞問題視為其資本主義的積累與社會經濟轉型理論中的中心問題。他們沒能准確地預見資本在「自然的稀缺性」面前重構自身的能力,所以馬克思恩格斯不可能是生態學家。「馬克思恩格斯不是『生態經濟學家』,但他們意識到了資本主義對資源、生態及人類本性的破壞作用。他們由此出發的理論前提是:自然僅僅是資本的出發點,而不是歸宿。」奧康納認為,傳統馬克思主義的資本主義理論和社會主義理論都集中研究交換價值、抽象勞動、資本利潤和資本的生產過程,而忽視了使用價值、具體勞動、需求和資本的生產條件對於資本主義的否定性以及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轉變的意義。其結果,這些理論只能從資本主義內部的生產和再生產過程描述資本主義的危機以及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的轉變,而不能從資本主義的外部條件,即生產與生產條件的關繫上,說明資本主義如何造成包括自然環境在內生產條件的破壞,而生產條件的破壞又如何反過來加劇了資本主義內在生產危機,從而揭示資本主義的危機機制以及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轉變的內在必然性。生態學的馬克思主義恰恰從傳統馬克思主義的資本主義理論和社會主義理論的缺失處出發,把對資本主義的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研究轉變為對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與生產條件關系的研究,強調使用價值、具體勞動、需求、資本的生產條件和消費對於資本主義危機的意義,說明資本主義如何造成了環境、經濟和政治的生態危機,並以此揭示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在社會結構上的本質區別。奧康納依據這一思路,批判地考察了資本與環境的關系,資本主義與自然,資本主義積累與生態危機及其引起的政治危機,並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他的生態學社會主義理論。
首先,奧康納指出,盡管馬克思對「生產條件」三種不同類型進行界定,即「外在的物質條件」或「自然條件」,「生產的物質條件」,「社會生產的公共的、一般性條件」。但是他沒能對它們進行系統的理論研究,在馬克思的著作中「有關基礎設施的供應條件的論述是很少見的,至於對空間、都市及其他一些問題的闡述,則根本沒有」。並且指出造成這一理論空場是有歷史原因的,即他沒有對生產條件進行系統性的研究。生產條件不僅指生產力,而且也包括生產關系。奧康納正是從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空場出發,闡明生產條件在市民社會中所發揮的功能。其次,奧康納指出,傳統馬克思主義理論在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之間的矛盾、資本的生產過剩及經濟危機所導致的把生產力和生產關系重新整合進更高社會形式的基本觀點,為「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提供了出發點。「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研究的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與其生產條件之間的矛盾,資本的生產不足與經濟危機之間的矛盾、以及由危機所致的把生產關系及社會關系重新整合到具有更為明顯的社會性形式中。他指出,馬克思對圍繞生產條件的供應而展開的社會經濟及政治斗爭對資本的成本、花費及靈活性的影響問題談的很少,「對生產條件的物質維度與社會維度之間的關系問題也沒有展開理論分析。」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的矛盾有可能會導致一種在危機及社會轉型問題上的「生態學」理論始終沒有作出闡釋。傳統馬克思主義的經濟危機及向社會主義轉型的理論,其出發點是資本主義的生產力與其生產關系之間的矛盾(資本主義的第一重矛盾)。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的經濟危機及向社會主義轉型的理論,其出發點是資本主義的生產關系與其生產條件之間的矛盾(資本主義的第二重矛盾)。
第三,資本主義是一個充滿危機的制度,在傳統馬克思主義理論中,資本的生產與流通之間的矛盾是內在於資本主義制度,資本的生產不僅是商品生產,而且還是剩餘價值的生產,資本主義依賴危機而存在。資本往往通過調整自身來解決危機,對生產力或生產關系的調整以協作形式為前提,危機在本質上就創造出了一種向社會主義轉型的可能;與傳統馬克思主義理論不同,生態學馬克思主義對充滿危機的資本主義制度進行分析的著眼點是資本主義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與生產條件之間的矛盾,生產條件不是作為商品而被生產出來的,資本主義的積累損害或破壞了資本本身的條件,並威脅到自身利潤的獲得及生產和積累更多的資本。傳統馬克思主義的危機理論把信用的結構解讀為資本生產過剩的結果,而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則把其解讀為資本的生產不足的結果。奧康納指出,「不管是馬克思本人,還是其他的馬克思主義者,都沒有能夠發展出一種理論,來解釋由危機所導致的資本主義生產條件方面的變化,與生態學社會主義的條件建立之間的關系問題。」於是,要實現一種轉向社會主義的可能性,就須整合生產過剩的危機和生產不足的危機,完成對生產力、生產關系和生產條件的重構。
第四,奧康納指出,資本主義積累導致一定程度的生態危機,由生態危機可能會引發經濟危機,同時生態危機所導致的環境運動有可能會加重經濟危機的程度。生態問題是與新技術、生產及需求的快速增長聯系在一起的。伴隨著資本主義技術的發展,一些資本主義生產過程脫離自然,資本主義獨特的時空統一體把生產從原來的文化和自然形式中脫離出來。技術進步在經濟領域中是一種勝利,但在生態領域中無疑是一種災難。可持續性發展的資本主義是否可能?「生態學馬克思主義」持否定回答。可持續性發展的資本主義是指「生態可持續性」,因為資本主義的可持續性依賴於積累和危機,「資本的自我擴張邏輯是反生態的、反城市規劃的與反社會的。」這是生態學馬克思主義闡釋資本主義不可能可持續發展的觀點之一。奧康納指出,馬克思和恩格斯雖然清楚地意識到資本主義對資源、生態及人類本性的破壞作用,但「沒有把生態破壞問題視為資本主義的積累和社會經濟轉型理論中的中心問題」。他們留下的「只是一種生態經濟學或政治經濟學的樸素遺產,不管是對生態系統的分析,還是對熱力學系統以及能源生產和消費的分析,都沒有融入到他們的歷史唯物主義理論以及資本主義積累理論和經濟危機的理論中」。在奧康納看來,資本主義的反自然性質來源於資本追求利潤的本性。因此,資本必然將自然看成是資源的「水龍頭」和廢棄物的「污水池」。尊重生態規律與發展資本主義是矛盾的。由於資本主義的反生態性質,資本主義的發展中面臨的矛盾日益拓展,在他看來,資本主義與生態發展的對抗性質導致了資本主義的發展和生態危機的發展,資本主義El益破壞自身的生產條件。總而言之,當今資本主義的危機,「不僅是資本主義生產過剩的危機,而且也是資本不充分發展的危機。危機不僅來源於傳統馬克思主義所說的需求層面,而且也來源與生態學馬克思主義所說的成本層面」。奧康納認為,與生態發展的矛盾使「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具有一種自我毀滅的趨勢」。因此,資本主義不可能持續發展。
㈡ 何為有機馬克思主義
有機馬克思主義:生成中的新學說和新流派
馬克思主義的生命力在於,每當人類面臨各種嚴重危機,人們就會「回到馬克思」去尋找智慧,不管有些人如何有意無意地漠視或詆毀馬克思主義。
20世紀下半葉以來,生態危機凸顯。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一些西方馬克思主義者再次「回到馬克思」:或者像安德烈·高茲等人那樣,結合生態學對資本主義的批判,探討「生態學的政治化是如何可能的」,或者如詹姆斯·奧康納、約翰·福斯特等人,挖掘闡發馬克思恩格斯等經典作家的生態唯物主義等「紅綠」思想,從政治經濟學批判轉向政治生態學批判,發展出生態學馬克思主義,「從生態學的角度敲響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的『生態喪鍾』」①。
幾乎與此同時,美國有一批以小約翰·柯布博士為領軍人物的過程哲學家和建設性後現代思想家,也從自身的角度對生態危機展開了反思。經過長期醞釀,逐漸將以懷特海為宗師的有機哲學與經典馬克思主義結合了起來,特別是在與中國馬克思主義者互動的過程中,最近正式提出了「有機馬克思主義」(Organic Marxism)新學說,並正在興起一個有機馬克思主義的開放性新流派。②
筆者第一次聽到「有機馬克思主義」這個概念,是在2013年八月份。當時我赴建設性後現代主義大本營、美國過程研究中心訪學,合作導師就是小約翰·柯布博士。第一次與柯布博士會面交談時,他明確地談到,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的批判是對的,資本主義最終會毀滅自己,美國正在證明這一點。並且他坦承自己一直都自認是馬克思主義者,懷特海式的馬克思主義者(Whiteheadian Marxist),或者「有機馬克思主義者」③
㈢ 哪些學校的生態學專業比較厲害
你好,我是南昌大學生態學雙學位的大三的學生,根據我的了解,我來給你匯總一下哪些學校比較厲害吧。
生態學是當今最有發展潛力和全面影響力的前沿與交叉科學之一,對於揭示生命的起源和地球環境變遷的規律、解決日益突出的生態環境問題和人類的可持續發展都發揮著重要作用。
NO.1浙江大學
城市與環境學院以地理學為主體,包含生態學、環境科學、城鄉規劃等多個相關學科,具有理、工、文多學科交叉的綜合優勢。城市與環境學院目前設有包括生態學在內的5個本科專業,2017 年,北京大學地理學和生態學兩個學科首批進入國家一流學科建設行列。
這就是生態學專業的前三甲,希望你能考取一個好的分數,選擇心儀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