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倒牛奶經濟學

倒牛奶經濟學

發布時間:2021-01-24 13:54:22

㈠ 從經濟學角度分析,資本主義國家為什麼把牛奶倒在海里浪費都不賣

呵呵,工業革命剛開始的時候也是資本主義剛興起的時候。這個時候資本家開內始容建工廠大量把原來的農民變成工人。地成了廠房,這個時候,整個資本主義社會都大規模的生產商品,但是權利在資本家那裡,工人除了上班沒有其他選擇,於是資本家也就是老闆能夠不發錢或者發很少的錢也能讓工人們幹活。到了後面,隨著生產規模越來越大,那些產品越來越多,但是,社會上那些工人口袋裡也沒啥錢,買不起那些商品,他們除了勞動力幾乎一無所有,連地都沒有。所以這個時候生產出來的牛奶等等這些產品根本賣不出去,換句話說,根本沒有人買的起牛奶,都只有錢喝點白開水。當然這個也是革命戰爭爆發的原因。總的來說還是社會缺乏一個供需調節的工具也就是宏觀調控。當然,當牛奶這樣保質期不長的產品,到底是送人喝還是倒掉沒有什麼本質區別

㈡ 1929-1933經濟危機"倒牛奶"現象用微觀經濟學的成本論怎麼解釋

微觀經濟學?
牛奶是一種非劣等商品,並且它的需求曲線應當是富有彈性的。當人們的收入降低,對牛奶的需求肯定下降,所以牛奶供大於求,需求曲線向左偏,牛奶的價格下降。一種需求曲線富有彈性的商品價格隨數量的起伏變化大,當價格下降到一定程度,牛奶供應商發現減少供應反倒能賺更多錢。所以他們寧願把牛奶倒了也不願銷售出去。
足夠應付老師了,呵呵

㈢ 倒牛奶體現了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的哪些原理

價格低於成本的時候,賣掉要虧錢,倒掉能少虧一點,至少流通成本不用內出了。
成本是商容品經濟的價值范疇,是商品價值的組成部分。人們要進行生產經營活動或達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須耗費一定的資源,其所費資源的貨幣表現及其對象化稱之為成本。 並且隨著商品經濟的不斷發展,成本概念的內涵和外延都處於不斷地變化發展之中。

㈣ 用經濟學角度來闡述一下牛奶倒入下水道的原因

從經濟學角度來說,牛奶倒入下水道的原因主要是:
1、在過去,鑒於條件回限制,既無冷藏設備又無牛奶答深加工技術,牛奶產量相對較大,無法為了防止牛奶變質,降價銷售雖然能將牛奶銷售出去,但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成本,員工的加班成本要增加,而牛奶銷售收入卻不能增加,如果將多於的牛奶送給窮人喝,會讓用錢購買牛奶的人感覺不平,直接會影響到牛奶的銷售;
2、降價銷售所造成的影響也是比較大的,會直接影響到後續的牛奶價格回升;
3、而將部分牛奶倒入下水道,保持原價格銷售原來需求量的牛奶,既不需要增加多少人力成本,又能維護牛奶價格體系的穩定,對於精明的資本家來說是比較合算的。
綜上所述,在當時的條件下,將牛奶倒入下水道,對於資本家來說,是最經濟合算的。

㈤ 經濟學裡面的倒牛奶事件具體解釋一下

上個世紀30年代的美國,由於生產的普遍相對過剩,多數產品都出現了滯銷現象,由此引發版了近三分權之一的企業倒閉和工人失業。為了應對空前嚴重的危機,維持產品的價格,美國農業資本家把牛奶倒進密西西比河。

從經濟背景來看,當年美國發生倒奶事件是在經濟發生嚴重危機的背景下出現的,經濟出現了大衰退,大批企業倒閉、銀行破產、工人失業,人們生活困頓,社會動盪加劇,倒奶事件乃是經濟危機嚴重到一定程度的一種體現。

(5)倒牛奶經濟學擴展閱讀:

導致美國當年發生倒奶事件的根本原因在於美國經濟陷入了嚴重的、全面的生產過剩危機,而導致危機產生的根本原因在於這個國家生產資料的私人佔有與生產的社會化之間存在著的尖銳矛盾。

作為資本主義制度根本矛盾的產物,經濟危機及由此產生的生產相對過剩和消費相對不足的現象自然無法避免。

從倒奶主體來看,當年美國倒奶事件的主體是農業資本家(農場主),他們大多有著龐大的生產規模,對牛奶價格有著很強的操控能力,他們之所以要倒掉牛奶,並不是牛奶賣不出去,而是為了維持牛奶的高價以及自己的高收益而有意為之的理性行為。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專家:中國奶農倒奶與資本主義倒奶有本質區別

㈥ 歷史名場面「倒牛奶」的背後,究竟有著哪些經濟學原理

經濟學原理:過剩的產能只會降低產品的價格,為了維持高價,必須將過剩的產品處理掉。到了21世紀,一些國家還會出現倒牛奶事件,實在是令人匪夷所思。上一次這樣的事件發生的時候還是在經濟危機的時候。沒想到這一次的疫情導致的失業率上升,人們的購買力下降,而商家竟然重現了上個世紀的解決方式來處理過剩的產能。讓人不得不唾棄,資本家推崇的利益向上,唯利是圖的思想。

總的來說,倒牛奶是為了降低牛奶的供應,來維持牛奶的市場價格,其實是資本家自行調節市場價格的一個手段。

㈦ 奶農倒奶背後的經濟學思考

以前,幾百年前的資本主義時代,倒奶是因為經濟危機導致消費者購買力下降,牛奶無銷路,只好倒掉。有人會提出,為什麼不降價賣掉而要倒掉?這是因為降價賣的話賣不了幾個錢,而且會加劇牛奶價格的下降趨勢;倒掉可以減少供給,抑制價格下跌。為什麼不贈予窮人?一是那個時代,企業家的社會責任感還沒有形成,而是贈與還是會導致價格下跌;另外,牛奶不能長期保持,倒掉的也需是快壞掉的牛奶。
目前我國奶農倒掉牛奶,主要源於兩個原因。一是三聚氰胺事件後,消費者對國產奶有著信任危機,傾向於購買進口奶,即使進口奶價格要貴,這是一種替代效應。二是中國語澳大利亞簽訂牛奶進口免稅協議,導致進口奶的價格降低,價格機制使得更多的國人購買進口奶而摒棄國產奶。

㈧ 倒牛奶事件的經濟學原理

倒掉牛奶,只是因為此時牛奶的價格太低,而為了維護較高的價格,供應商寧願倒掉牛奶專,等待價格回屬升再重新生產。「倒牛奶」只是為了解決經濟危機。資本家的本質是沒有限度地追求利潤最大化。

倒奶事件的「內幕」其實是:在國內國際多重因素影響下,散戶奶農的生存空間被急劇壓縮,他們沒有話語權,而且所提供產品的質量確實無法匹敵進口奶源,因此不得不接受企業的「挑挑揀揀」甚至是「壓迫」。倒奶事件的背後,是我國乳業發展中的陣痛,而非陰謀。在這個陣痛期,有關政府部門應主動尋找一個最大公約數,在推動我國乳業轉型升級的同時,有效地保護奶農利益。

(8)倒牛奶經濟學擴展閱讀

影響

中北藍海FMCG品牌營銷策劃機構首席項目運營總監王子恆認為,這一輪的殺牛倒奶風波是多方因素綜合發力使然,一邊上游奶源供應量持續增量,另一方面是消費相對疲軟。

大量進口乳製品瘋狂湧入,導致國內原奶生產相對過剩,在國際大包粉奶源的低價刺激下,國內液態復原乳重新抬頭,加上大批進口嬰幼兒奶粉、液態奶的進入,使得國內鮮奶源乳品加工企業的原奶消化量驟減,這樣勢必引起連鎖反應,導致出現低價收購,甚至拒收,奶農無奈只得殺牛倒奶。

㈨ 經濟學里的倒牛奶事件我有點不懂

產業私有化才會出這種事吧

閱讀全文

與倒牛奶經濟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