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新古典經濟學與新自由主義經濟學是一個概念嗎
我不是學經濟的,以下回答不一定準確,僅供參考。
首先,明確地講,兩者不是一個概念。
回答你這個問題,要從西方經濟學(資本主義經濟學)的幾個發展階段說起。
1、古典經濟學,十八世紀後半葉,以亞當斯密的《國富論》為代表。
2、庸俗經濟學(主流經濟學),十九世紀三十年代,馬爾薩斯、薩伊等人為代表。自由競爭是其主要述求。
3、邊際主義學派,十九世紀七十年代,傑文斯、門格爾鄧人為代表,主要是批判馬克思主義的經濟理論。
4、新古典經濟學,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馬歇爾、張伯倫、羅伯特等的《壟斷競爭理論》、《不完全競爭經濟學》鄧為代表,為資本主義從自由競爭走向壟斷尋找理論。
5、凱爾斯主義,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凱恩斯的《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為代表,吸收馬克思主義的一些成分,如主張國家干預和福利主義。
6、新古典綜合派(後凱恩斯主流經濟學),二戰後的西方主流經濟學流派,以薩繆爾森的《經濟學》為代表,為新古典經濟學和凱恩斯主義的綜合。
7、新自由主義經濟學,二十世紀後期,以哈耶克。朝聖山學會為代表,以1989年的《華盛頓共識》為其集大成者。鼓吹國際壟斷資本的完全競爭。
所以,從古典經濟學,到新古典經濟學,到新自由主義,西方經濟學的典型訴求——競爭,已經走過了三個重要的階段。但是,在實踐中,由於資本的貪婪性,典型的競爭帶來了華爾街次貸危機。西方經濟學還要找出路啊!
——川娃狗狗 2011.06.10
⑵ 新自由主義經濟學的介紹
自由主義思想最初形來成於17世紀的英國源,它是在古希臘等古代西方思想的基礎上產生的,對現代經濟思想、社會思想和政治思想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以亞當·斯密為代表的古典政治經濟學的自由主義思想被稱為古典自由主義,也稱為舊自由主義。
⑶ 什麼叫新自由主義經濟學上還有什麼主義
新自由主義
英國現代資產階級政治思想的主要派別。主張在新的歷史時期維護資產階級個人自由,調解社會矛盾,維護資本主義制度。
基本內容
宣揚資本主義和市場自由的普遍性,反對社會主義,維護資本主義私有制度,是新自由主義的實質和核心。
新自由主義的特點和主要內容是:
第一,從主觀的假設出發,認為每個人都是很理性的人,市場是完全自由的競爭。實質上是撇開人們的社會屬性和在生產關系中的地位不談,脫離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製造一種抽象的「理想市場」作為理論前提。
第二,倡導個人主義。認為每個人在經濟活動中首先是利己的,其次才是利他的動機和行為。
第三,提倡自由放任的市場經濟。認為自由選擇是經濟和政治活動最基本的原則。應當自由地擁有私人財產,自由地交易、消費和自由地就業。
第四,崇拜「看不見的手」的力量。認為市場的自動調節是最優越和最完善的機制,通過市場進行自由競爭,是實現資源最佳配置和實現充分就業的惟一途徑。
第五,反對國家干預經濟。認為由國家來計劃經濟、調節分配,破壞了經濟自由,扼殺了「經濟人」的積極性,只有讓市場自行其是才會產生最好的結果。因此,只要有可能,私人活動都應該取代公共行為,政府不要干預。
第六,主張私有化。認為私有化是保證市場機製得以充分發揮作用的基礎,私人企業是最有效率的企業,要求對現有公共資源進行私有化改革。
新自由主義流派有的在提出自己的觀點時,或多或少也觸及資本主義經濟政治制度的缺陷。但從整體上說,新自由主義經濟流派只描述經濟現象及其表面聯系,不可能、不願意也不敢去觸及資本主義經濟的本質。
經濟學上還有這些主義
馬克思主義經濟學 原凱恩斯主義經濟學 凱恩斯主義經濟學 自由主義經濟學
經濟學帝國主義 新古典主義經濟學
⑷ 新自由主義與新自由主義經濟學有什麼區別和聯系
新自由主義是現代資產階級右翼的意識形態。在西方經濟學中,經濟自由主義反對微觀層次和宏觀層次的政府調控,鼓吹市場萬能,斷言只要靠市場機制這一隻「看不見的手」,就能使資源配置達到最優狀態。基本特徵是:
1、私有化的所有制改革觀,主張應迅速把公有資產低價賣(或送)給私人。
2、多要素創造價值的分配觀,否定活勞動創造新價值和大私有制具有經濟剝削性質,貧富兩極分化是高效率的前提和正常現象。
3、完全否定國家計劃的市場改革觀,把國家的作用僅限於「守夜巡警」,反對馬克思主義和新老凱恩斯主義的國家干預政策。
4、主張一切產業都無須保護,高新技術和建設資金也完全或主要從外國引進,比較贊賞拉美國家的新自由主義發展路子
⑸ 新自由主義經濟學的新自由主義經濟學概述
新自由主義經濟學是指當代西方經濟理論中強調自由放任理論與政策的經濟學體系和流派,產生於20世紀20—30年代,70年代末以來,它一直在西方經濟學中占據主導地位,並且是全球絕大多數政黨所採取的政治和經濟趨向。無論是西方資本主義國家80年代的私有化浪潮、俄羅斯的「休克療法」,還是拉美國家進行的以「華盛頓共識」為基礎的經濟改革,都是新自由主義經濟學的「精典之作」。西方許多經濟學流派都具有新自由主義的特點,比如貨幣學派、理性預期學派、供給學派、新制度學派等,是構成新自由主義經濟學的重要經濟學派。
國內外學術界關於到底什麼是新自由主義分歧很大,定義多種多樣,諾姆·喬姆斯基在《新自由主義和全球秩序》中認為,新自由主義是在亞當·斯密古典自由主義思想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一個新的理論體系,該理論體系強調以市場為導向,是一個包含一系列有關全球秩序的理論和思想體系,其完成形態則是所謂「華盛頓共識」。其基本原則簡單地說就是:貿易自由化、價格市場化和私有化。理論界關於新自由主義經濟學具有以下共識,它是在繼承資產階級古典自由主義經濟理論的基礎上,以反對和抵制凱恩斯主義為主要特徵,適應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向國際壟斷資本主義轉變要求的理論思潮、思想體系和政策主張。新自由主義與古典自由主義經濟理論既有聯系又有區別,並且通過對凱恩斯革命的反革命而著稱於世;「華盛頓共識」的形成與推行,則是新自由主義從學術理論嬗變為經濟範式和政治性綱領的主要標志。
在西方經濟學中,古典自由主義反對微觀層次和宏觀層次的政府調控,主張自由競爭,自由經營、自由貿易,堅信自由競爭市場勢力的自發作用能夠保證經濟生活的協調和穩定增長,國家只需充當為自由競爭市場經濟創造良好外部條件的「守夜人」即可。認為「每一個人.在他不違反正義的法律時,都應聽其完全自由,讓他採取自己的方法,追求自己的利益,以其勞動及資本與任何其他人或其他階級相競爭,政府是個沒有效率的管理人。」
新自由主義繼承了資產階級古典自由主義經濟理論,並走向極端,大力宣揚自由化、私有化、市場化和全球化。其基本特徵是:
1、私有化的所有制改革觀,主張應迅速把公有資產低價賣(或送)給私人,認為私有制是人們「能夠以個人的身份來決定我們要做的事情」。
2、多要素創造價值的分配觀,否定活勞動創造新價值和私有制具有經濟剝削性質,認為貧富兩極分化是高效率的前提和正常現象。
3、反對任何形式的國家干預,把國家的作用僅限於「守夜人」,反對馬克思主義和新老凱恩斯主義的國家干預政策。
4、主張一切產業都無須保護,應實行外向型的出口導向戰略。
⑹ 6,什麼是新自由主義,怎樣評價新自由主義
新自由主義是:
自20世紀80年代由西方傳入我國以來,經過多年演變發展,如今已不再是僅停留在口頭、書面上的理論學說或社會思潮,而是漸漸成為一些人頭腦中根深蒂固的思想觀念。是以批判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思想登上歷史舞台的,無論其代表人物、所談話題、關注領域如何變化,這一點始終是其一以貫之的基本主線。
對信自由主義的評價:
一、最具蠱惑性和煽動性的核心理念是個人自由
它把馬克思主義污衊為壟斷的僵化的意識形態,把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理念及實踐定性為極權主義、專制主義,將公有制、國有經濟、社會公平、共同富裕、共享發展等社會主義的基本理念宣揚為不可能實現的烏托邦和欺騙民眾的意識形態工具,甚至污衊為是加強思想控制、搞一黨獨大、專政極權的手段。
如果任由新自由主義思潮肆意傳播,必然會使人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社會主義屬性產生懷疑,對社會公平、共同富裕、共享發展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念產生懷疑,從而滋生所謂社會主義國家不追求個人自由,用集體壓制個人、用威權控制自由、用國有侵犯民有、用公有剝奪私有等錯誤認識。
二、喜歡使用個人、財產、自由、人權、權利、平等、民主、多元等話語
我們要揭穿其蠱惑性,就需要在宣傳思想工作中強調追求個人自由不代表就是自由主義,要祛除談個人自由就是自由主義,談社會主義就是不要個人自由的錯誤觀念。必須講清楚,自由同樣是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價值理念,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
我們不能放棄對自由的話語權、闡釋權、實踐權,要在充分挖掘馬克思主義自由觀的基礎上,系統闡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自由理論。其中需要講清楚的問題包括:離開社會公平的個人自由是靠不住的,也是不可能實現的;公有制與個人自由不是沖突的,反而是實現個人自由的前提和保障;離開政府調控的市場自由是不可能實現的。
(6)剝開新自由主義經濟學的面紗擴展閱讀:
新自由主義泛濫的惡果:
一、世界經濟一體化加強,但經濟增長減速,結構性矛盾尖銳
世界經濟在新自由主義時期不僅增長放緩,而且積累了越來越嚴重的結構性矛盾。在過去的幾十年裡,美國出現了日益增大的貿易逆差和經常賬戶赤字,目前已經形成巨額外債。
根據美國財政部數據,到2011年9月30日,美國的外債總額已經達到近15萬億美元,超過了當年的國內生產總值。即便按5%的利率計,僅支付利息每年就要花掉國內生產總值的5%。巨額的外債以及大量的政府債務大大削弱了美元的地位。
二、資本利潤率有所回升,勞工力量被打壓
新自由主義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確實達到了以美國為首的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統治集團的目標,打擊了全世界工人階級的斗爭,許多前社會主義國家和第三世界國家發展民族經濟的努力被摧毀,國際壟斷資本的利潤率有所回升。但與此同時,世界資本主義體系的各種矛盾不是緩解了,而是激化了。
三、經濟金融化加強,各種金融風險加劇
由於新自由主義的影響,美國經濟不斷金融化。自上個世紀80年代初以來,美國金融業在國內總利潤當中所分割的比重越來越大,從80年代初的不足20%上升到本世紀初的45%,而同期製造業的比重卻大幅度下降,一度降到10%以下,目前也低於20%。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每隔10年左右就會發生一次較大的金融危機。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新自由主義對中國未來發展的潛在危害
⑺ 比較分析凱恩斯經濟學和新自由主義經濟學
1. 凱恩斯主義經濟學或凱恩斯主義就是根據凱恩斯的著作《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凱恩斯,1936)的思想基礎上的經濟理論,包括新古典綜合派、新劍橋學派、新凱恩斯主義、新凱恩斯主義、新興的新古典綜合。他們主張國家干預;新自由主義是指20世紀30年代凱恩斯革命以後特別是60、70年代後出現的一股企圖復興傳統自由主義的經濟思潮,包括貨幣主義、理性預期學派、供給學派、新奧地利學派、公共選擇學派、倫敦學派、新制度經濟學。其基本理論觀點主要是主張自由經營反對國家干預。
2. 產生背景上,凱恩斯經濟學是30年代大蕭條的直接產物,是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必然產物;而新自由主義經濟學興起的歷史背景是從20世紀60年代末期起,西方經濟由戰後初期的繁榮階段步入停滯膨脹階段,凱恩斯主義主義無法解釋。
3. 經濟觀點上,凱恩斯經濟學包括總量分析法、充分就業理論、有效需求理論、消費傾向和乘數理論、流動偏好和貨幣數量論、經濟周期理論、國民收入決定理論等;新自由主義則並非是一個統一的團體,經濟觀點上有所不同。
4. 政策主張上,凱恩斯經濟學提出國家採用擴張性的經濟政策,通過增加需求促進經濟增長;極力主張私有制,反對公有制;而新自由主義主張自由經營,反對國家干預;提出「自然失業」理論,反對工會組織;堅持健全財政原則,反對通貨膨脹;宣揚自由貿易,鼓吹經濟全球化。
5. 貢獻上,凱恩斯經濟學的政策主張為當時的資本主義經濟擺脫危機和困境,提供了一條現實可行的途徑,並最終挽救了資本主義;而新自由主義在英美的實施均不同程度地帶來了負面效應。
經濟自由主義和國家干預主義都是近代西方的資產階級的意識形態。這兩種思潮以表面上對立的形式,成為不同歷史時期西方社會的統治經濟思想。這兩個思潮的對立是表面的,其階級性的同一是本質的。它們者維護資本主義制度,維護資產階級的利益,反對工人階級,反對社會主義制度。所不同的是在經濟政策方面,國家干預主義學派主張國家對經濟生活進行管理,新自由主義學派主張自由放任。
⑻ 新自由主義經濟學主要的流派的代表人物及其觀點
倫敦學派:愛德溫·坎南、T·E·G·格雷高里、萊昂內爾·羅賓斯、哈耶克,倫敦學派的經濟思想主要體現在貨幣理論和經濟危機理論,認為:對通貨膨脹的要求不同於一般商品的需要;物價水平並非只受貨幣數量的影響;通貨膨脹管理在實踐上是有害的;恢復金本位制有助於穩定經濟;引發經濟危機的原因是工資過高,資本供給不足。現代貨幣學派:弗里德曼,他認為利率的變化對人們持有貨幣量的影響微不足道理性預期學派:小羅伯特·盧卡斯,羅伯特·巴羅,托馬斯·薩金特,人們在經濟活動中,根據過去價格變化的資料,在進入市場之前就對價格做出預期,這樣,他們的決策是有根據的。市場會發生一些偶然情況,成為干擾因素,但可以事先計算它的概率分布,因此可以選出最小風險的方案,以預防不利後果的侵害。例如在確定房租,債券利息,議定工資,規定供給價格時,都可把未來價格波動估計進去,訂的高一些,以防止因通貨膨脹而降低實際收入。因此合理預期起了加速通貨膨脹的作用。同時,由於政府對經濟信息的反應不如公眾那樣靈活及時,所以政府的決策不可能像個人決策那樣靈活,因此政府的任何一項穩定經濟的措施,都會被公眾的合理與其所抵消,成為無效措施,迫使政府放棄實行。因此,理性預期學派認為,國家干預經濟的任何措施都是無效的。要保時經濟穩定,就應該聽任市場經濟的自動調節,反對任何形式的國家干預,所以,一般認為理性預期學派是比貨幣學派更徹底的經濟自由主義。供給學派:費爾德斯坦、埃文斯,供給學派認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個人和企業提供生產要素和從事經營活動都是為了謀取報酬或利潤。因此,對報酬和利潤的刺激會影響經濟主體的行為。對實際工資的刺激將影響勞動力的供給;對儲蓄和投資報酬的刺激會影響資本的供給和利用。充分發揮市場機制,能夠使生產要素供需達到均衡和有效利用。應當消除不利於生產要素供給和利用的因素。
弗萊堡學派:瓦爾特·歐根、弗蘭茨·伯姆、漢斯·格羅斯曼、盧茨、艾哈德、羅布凱,此學派反對傳統的自由放任主義,反對實行社會主義、實行生產資料公有制。主張國家採取措施,實行自由競爭和價格自動恢復均衡的機制,政府的職能限於為企業創造自由競爭的環境。認為社會市場經濟體制是保障生產效率、自由和人類文明生活的理想體制。因其反對國家干預或過多干預經濟,一般被視為西方經濟學中的「右派」。公共選擇學派:布坎南, 主張經濟市場中的主體標簽是消費者和廠商,而政治市場中的主體標簽是 政治家、政客、選民和利益集團,但他們的行為目標並無差別,區別僅在於,在經濟市場交易的私人物品,而在政治市場交易的是公共物品;前者的最大化目標表現 為效用和利潤的最大化,後者的最大化目標表現為公共物品利益和政治支持的最大化。
⑼ 新自由主義經濟學有什麼特點
新自由主義是指20世紀30年代凱恩斯革命以來出現的一股企圖復興傳統自由主義的經濟思潮。其基本理論觀點是:極力主張私有制,反對公有制;主張自由經營,反對國家干預;提出「自然失業」理論,反對工會組織;堅持健全財政原則,反對通貨膨脹;宣揚自由貿易,鼓吹經濟全球化。對新自由主義不能採取簡單的做法,而應進行具體的分析
詳細見:http://www.studa.net/jingjililun/060606/17365386.html
⑽ 凱恩斯主義經濟學家 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 新自由主義經濟學家的區別在哪。
凱恩斯認為收入增加,人們很可能將其中大部分收入儲蓄起來不消費,從而造成有效需求不足,經濟衰退,因此主張國家擴大投資,把過剩的儲蓄轉化為投資需求,創造就業
馬克思認為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是資本家剝削工人剩餘價值,工人工資低廉,無法形成足夠的需求從而導致經濟衰退,因此主張工人通過斗爭爭取提高工資,甚至用暴力革了無良資本家的命,建立一個國家取代資本家佔有生產資料,消滅剝削,用行政命令指導經濟的計劃經濟體系
新自由主義則認為市場那隻無形的手會自動調節供給與需求的動態平衡,政府不能幹預經濟,通過凱恩斯主義的手段增加所謂的有效需求會損害勞動生產率增長,最終得不償失,而工人的工資是由市場決定的,並不存在剝削,用行政命令指導經濟,不能充分激發人們創造價值的積極性,從而讓勞動生產率停滯
假設人口不變,經濟發展的實質就是勞動生產率的增長,勞動生產率增長物質生活提高是每個人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