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西方經濟學stc公式
△表抄示差異的意思:delta
△STC=STC2-STC1 即兩次取值的差異
△X=x2-x1 兩次取值的差異
△STC|△X表示函數STC(x)的導數:含義為總成本對x的敏感程度
SMC=△STC|△Q=0.3Q^2-12Q+140 這里x應該為Q吧
Ⅱ 西方經濟學公式大全
這玩意還要打大全?兩頁紙的東西怎麼大全...
Ⅲ 在西方經濟學里,幸福的公式是怎樣表達的
幸福=效用/慾望
慾望不變時,擁有的財富效用越高越幸福。
效用不變時,慾望越少越幸福。
Ⅳ 西方經濟學中怎麼計算總利潤
總利潤——TR
TR=PQ-TC
P表示單價
Q表示銷量
TC表示總成本
Ⅳ 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的公式都有什麼
公式沒什麼,主要是MUx/MUy=Px/Py=-*Y/*X;另外就是MC=MR,MC=P(1+1/E)和MC=P
(1-1/|E|);大約就這樣,主要是一系列均衡問題~
Ⅵ 快考試了。關於西方經濟學的常用公式,絕對高分。絕對追加。
價格弧彈性公式
e=(ΔQ/ΔP)*(P/Q)
價格點彈性公式
e=(dQ/dP)*(P/Q)
價格中點彈性公式
e=(ΔQ/ΔP)*[(P1+P2)/2]/[(Q1+Q2)/2]
效用總函數
TU=f(Q) Q是產量,TU是總效用
MU=dTU(Q)/dQ MU是邊際效用,即在效用總函數的基礎上對產量Q求導
邊際效用是逐漸遞減的,即當你餓的時候,吃第一個包子得到的滿足效用最大,然後隨著吃的包子增多,每個包子的效用遞減,直至為零,此時就是你不餓的時候,再吃的話效用就是負值了。
消費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條件
P1*X1+P2*X2=I MU1/P1=MU2/P2=a
必須同時滿足其上兩個式子,P1為商品1的價格,P2為商品2的價格,X1是購買商品1的數量,X2是購買商品2的數量,I是貨幣總數,a是常數。
商品的邊際替代率
MRS12=-ΔX2/ΔX1
MRS12是指商品1對商品2的邊際替代率
在一定收入水平下,效用最大化的條件
MU1/P1=MU2/P2
在生產一定的情況下,達到最大產量的條件
MPL/w=MPK/r
MPL指勞動力的邊際產量,w指工人工資,MPK是指資本的邊際產量,r指資本的價格
短期成本中有這些符號
TFC 總不變成本
TVC 總可變成本
TC 總成本
AFC 平均不變成本
AVC 平均可變成本
AC 平均成本
MC 邊際成本
AC=AFC+AVC
完全競爭廠商短期均衡的條件
MR=SMC
MR是邊際利潤 SMC是短期邊際成本
完全競爭廠商長期均衡條件
MR=LMC=SMC=LAC=SAC
LMC是長期邊際成本 LAC是長期平均成本 SAC是短期平均成本
西方經濟學大多公式都需要結合圖畫進行深刻理解,對於符號概念也要有一定認識,如果要考試建議還是參考一下書本。
Ⅶ 求西方經濟學(微觀經濟學部分)中的所有的公式和字母分別表示的意思
TFC:固定總成本
TVC:可變總成本
TC:總成本
AC:平均成本
AFC:平均固定成本
AVC:平均可變成本
MC:邊際成本
TP:總產量
AP:平均產量
MP:邊際產量
MR:邊際收益
AR:平均收益
TR:總收益
MC:邊際成本
AC:平均成本
TC:總成本
Ⅷ 問幾道西方經濟學里的計算
1.需求的價格彈性=需求量變動的百分比/價格變動的百分比
x=(2-1.5)/(2*3)=8.33%
2.Y=6*(0.12+1)=6.72
3.乘數k=y/j=200/80=2.5
投資乘數之版值等於1
/(1-邊際消費傾向權);或者,由於邊際消費傾向與邊際儲蓄傾向之和等於1,所以乘數之值等於l
/
邊際儲蓄傾向。所以邊際儲蓄傾向越大,乘數之值越小。乘數是簡單的收入—支出模型中的一個基本特徵。
邊際消費傾向=1-(1/2.5)=0.6
邊際儲蓄傾向=1-0.6=0.4
4.同第3題:乘數k=1/(1-0.8)=5
其他條件是為了干擾答題者,無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