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商家為什麼發放優惠券微觀經濟學簡答題
發放優惠券相當於降價銷售;對於需求的價格彈性比較大的商品而言,降價能夠使得銷量大幅度提高
商家由此可以薄利多銷
還可以通過杠桿作用提高營業利潤、
❷ 如何用微觀經濟學的知識來解釋商品發優惠券,而不是降價的現象
企業能制定商品的價格,市場是獨立的,每個市場的需求彈性必須不同。
不直接降價的回原因:顧客的消答費偏好不同,降價不一定能吸引消費者。商品的需求彈性不足,降價的幅度要大於因降價所引起的需求量上升的幅度,也不能帶來更高的收益,而折扣券會縮小消費者的消費范圍,並解決了需求彈性較小帶來的影響。
(2)商家打折經濟學原理擴展閱讀
影響產品需求彈性大小的因素主要有:
1、產品對人民生活重要程度。通常是生活必需品需求彈性小,奢侈品需求彈性大。
2、商品的替代性。難於替代的商品需求彈性小,易於替代的商品需求彈性大。
3、產品用途的多少。用途單一的需求彈性小,用途廣泛的需求彈性大。
4、產品的普及程度。社會已普及、飽和的產品需求彈性小,普及低的產品需求彈性大。
5、產品單價大小。單價小的日用小商品需求彈性小,單價大的高檔消費品需求彈性大。
6、需求影響價格。
❸ 企業會向大量購買的消費者提供較低的價格請用經濟學原理解釋
這個問題,其實就是體現了一個經濟學上所謂的「批零差價」的概念問題。
❹ 用經濟學原理解釋淘寶商家在雙十一中的角色
主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打折, 顧客能從直觀的巨大折扣中獲得最低額度的付出。
2. 以節日的基礎上宣傳,效應廣。 比方人們會互相討論
3 . 當價格降低,顧客購買量上升,供給量提高。效益達到一個最高點。
4. 提升了淘寶的品牌價值,吸引更多賣家入住。進一步鞏固或者加強了淘寶的壟斷市場。其次在這次的活動中,讓更多的人認識到淘寶商城,淘寶商城和淘寶網是不同的一個概念,前者是B2C,後者是C2C. B2C獲利是大於C2C的, 就像控制了供給源, 降低了生產成本, 來獲得更大的利益。以及馬雲其旗下個的各種子網站,比如阿里巴巴,中國雅虎等等.
5. 加速了網上銀行交易發展. 也就是所謂的電子貨幣的普及.
❺ 用經濟學原理分析淡季機票打折原因
關於機票打折的經濟學原理
我們暫且把航空工司看成是壟斷者,因為在不少航線上只有一家公司在運營。但是有一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我們經常可以買到打折的機票,有時甚至是一折,低於相應火車票的價格。既然航空公司是個壟斷者,有定價的權力,它為什麼還要低價銷售機票呢?
航空公司打折,也是要看對象的,對於坐頭等艙的人、坐公務艙的或臨時買票上飛機的,基本沒有折扣。折扣大部分是給那些提前買票的人和非商務人士等。飛機票打折意味著坐同一架飛機的人,所付的價格卻不同,經學上把這個現象叫「價格歧視」。
不要以為航空公司打折是為了乘客的利益,自己吃了虧。航空公司沒有這么高的境界。它打折是為了賺更多的錢,讓乘客付出更高的代價。
比如不考慮機場建設費,北京到成都的機票全價是1500元。如果不實行價格歧視,即不打折,那就要按照同一個價格出售揚有機票。
按照什麼價格呢,這個價格不會是1500元,也不會是只有一二折。我們假定這個單一價格是6折,即900元。
這時候,願意坐飛機去成都的人,是那些對乘坐飛機的評價高於或等於900元的人,而那些評價低於900元的人,將不會買機票,而選折其他交通工具。
你想想,那些對坐飛機的評價高於900元的人,本來願意付出更高的價格,最高可以是1500元,現在只要900就可以了。這些人就獲得了消費者剩餘,消費者剩餘越多,航空公司的利潤就越少。
現在看看 打折後的情況又如何,假如最低價是三折,即450元,最高是全價1500元。
打折後的結果是這樣:提前10天訂票的可以打3折;提前8天打4折;提前6天5折,4天6折,3天7折,2天8折;1天9折;當天不打折。
打折的結果是,第一,乘坐飛機的人比不打折時增加了,買3折,4折和5折的人原來是不打算買機票的,現在卻買了。第二,那些對乘飛機評價高於900元的人,原來付的價格是900元,即6折,現在可以讓他們支付7折到全價。幾乎所有的消費者剩餘都消失了,變成了航空公司的利潤。
❻ 十一假期超市打折促銷反映哪些微觀經濟學原理
假日經濟是伴隨著我國第一個「黃金周」而出現的。 1999年 9月,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國家在經過一段時間的雙休日的試行後,決定增加廣大勞動者的休閑時間,將春節、「五一」、「十一」 三個中國人民生活中最重要節日的休息時間延長為 7天,於是「黃金周」的概念應運而生,在旅遊管理部門的心中,這是一個難得的賺錢機會;在廣大老百姓心中,這是一個難得的旅遊休閑的假期。所以在前幾個「五一」黃金周到來之際,沒有做好任何物質准備的旅遊管理部門和沒有做好任何心理准備的廣大消費者「一擁而上」,造成了公園、景點、名勝古跡「人滿為患」,名山、秀水、風景名勝「怨聲載道」,交通、住宿、旅行社「異常爆滿」……美好的時光卻沒有美好的享受,接下來幾個黃金周,成熟的廣大消費者採取了既要玩好又要休息好的方式,有意識地安排好了時間,因此整個「黃金周」無論各相關部門還是廣大消費者均過得有條不紊,皆大歡喜。經過對以上過程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在經歷了第一個黃金周的「狂熱」、黃金周的「冷靜」以及黃金周的「成熟」之後,即將到來的黃金周將是平靜祥和、豐富多彩的一個長假。人們將採取更加多樣化的方式、方法,更加合理性的時間支配度過這段美好的時光。面對如此問題,讓我從經濟學角度來分析什麼是假日經濟,其產生的原因有哪些,如何讓假日經濟更持續、穩定、長足發展呢? 一、「假日經濟」的經濟學含義嚴格地說,「假日經濟」並不是一個經濟學名詞,但面對這一已客觀存在於社會生活中的現象,我們不妨將假日經濟定義為:人們利用假日集中購物、旅遊等消費的行為帶動供給增加、市場繁榮、經濟發展的一種綜合性經濟模式。正確理解這一概念必須認識到,「假日經濟」不能單純理解為「節日經濟」,更不僅僅是「旅遊經濟」。它包括旅遊、休閑、娛樂三種形式,涉及到商品消費、旅遊服務消費和文化消費三個領域。從更高的程度上講,它作為一種休閑消費,既是勞動力價值的體現,又是勞動力價值的提升。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認為,生產、交換、分配、消費是社會再生產的四個環節。生活消費作為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指通過消費生活資料面維持自身生存,生產出活動於其他三個環節的勞動力。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消費也越來越從單純的物質層面發展到精神層面。勞動者通過消費可以減緩壓力,愉悅精神,拓寬視野,增長見識。這不僅是對人之為人的價值的更高層次的體現,也是一個提高自身素質的能動過程。從這一點出發,發展「假日經濟」就不能只重商業和旅遊業,也應發揮其文化內涵。「五一」節期間,南京各劇場組織了包括戲曲、交響樂、配樂散文朗誦會在內的文藝演出百餘場,平均上座率在九成以上,接待觀眾十餘萬人,既實現了自身的經濟效益,又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這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二、「假日經濟」在我國出現的原因任何一種經濟現象的產生都必然有其特定的經濟、社會和文化背景。近年來在我國出現的「假日經濟」現象主要基於以下原因:第一,隨著改革開放的進行,社會生產力迅速發展,居民收入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國際經驗表明,人均年收入過到500至800美元,是旅遊消費急劇擴張的時期。1999年我國城鎮居民人均收入為5854元,已達500美元左右,有的城市已達1000美元,可以說我國已邁入了旅遊擴張期的門檻。第二,人們閑暇時間的增加。1999年國務院決定增加公民的假日時間,全年達到114天,佔全年總天數的31.2%。從某種意義上說,假日消費情況的好壞,決定了一年消費市場的陰晴。第三,人們消費觀念的變化。傳統道德的影響以及多年來「短缺經濟」下的艱難生活使大多數中國人重積累,輕消費,尤其無暇顧及精神消費和生活品質的提高。實際上,這是與較低的收入水平相適應的。恩格爾定律表明,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低檔品、基本生活消費品支出在總支出中的比重將下降,用於高檔品各文化教育支出的比重將大幅增加。伴隨著我國邁入「相對過剩經濟」時期,在政府和媒體相關措施的影響下,居民的消費觀念逐步發生變化。沒有這一點,「假日經濟」是無從談起的。第四,我國大多數市場進入買方主導態勢,商品和服務種類越來越多。今年「五一」期間,蘇寧普惠制」必將再次攪動市場,重掀家電搶購狂潮。蘇寧顛覆假日經濟游戲規則五一黃金周市場歷來是商家必爭之地,蘇寧重倉蓄勢,憑借全國連鎖的優勢和三店聯動出擊的契機,從國內外各大家電企業一次性采購上萬套市場主流機型「五
❼ 解釋"降價促銷"的經濟學原理
薄利多銷
❽ 企業不降價而是採用用優惠卡的方式吸引顧客的經濟學原理
羊毛出在羊身上,優惠卡又稱代金卷,這代金卷只能在指點商點使用
使用優惠卷勾起消費者的購買欲(俗稱佔便宜的心理)
無形中消費者想使用優惠卷,就會去光顧商家
光顧時覺得真的有利可圖自然會去購買商家的商品
❾ 高檔產品的生產者打折促銷所涉及的經濟學原理
生產以下產品的企業:1、新技術、新產品;作為新生事物它們迫切需要培育消費者,通過信息的傳達使潛在需求轉化為現實需求。2、快速消耗品;這是一個社會化大生產的行業,其生產量與利潤的基礎就是銷售總量及壓低庫存。因為單位價格相對少,實用價值區分也不明顯,廣告宣傳無疑是最直接的有效手段。3、潮流與時尚類產品;此類產品的目標消費群屬易沖動、感性需求為主的群體。同時也是最易受到廣告影響的,她們對於品牌的熱衷遠大於對實用價值的評判。4、成本相對不變的行業;一些行業無論狀況如何,絕大部分費用都必須支出,因廣告而提升銷售額之後,利潤率的落差會很大。(如:餐飲、休閑、娛樂等行業)5、基礎設施費用龐大的企業;固定資產投入比例很高,相對而言廣告費用的比率就要小很多。6、利潤率高的暴利行業;如:煙、酒、葯品、醫院、和所謂高檔的化妝品等。7、進入完全競爭階段的行業;完全競爭到壟斷經營的過程是殘酷的,行業即將洗牌,是去是留只在這最後一搏。8、非生產資料型大宗商品;如:私家車、傢具、電器、手機等,但是同一企業生產的客車、公設施、電子儀表、專用通信設備就很少做廣告。9、形象依賴型企業;這些企業的經營,在很大成度上依賴於消費者的信任及對其形象的評價。如:銀行、保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