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曼昆微觀經濟學第二章

曼昆微觀經濟學第二章

發布時間:2021-01-25 06:10:52

① 曼昆的經濟學原理裡面的微觀經濟學部分,具體是哪些章節

第一章 經濟學十大原理
第二章 像經濟學家一樣思考
第三章 相互依存性與貿易的好處
第四章 供給與需求的市場力量
第五章 彈性及其應用
第六章 供給,需求與政府政策
第七章 消費者,生產者與市場政策
第八章 賦稅的代價
第九章 國際貿易
第十章 外部性
第十一章 公共物品與公共資源
第十二章 稅制的設計
第十三章 生產成本
第十四章 競爭市場上的企業
第十五章 壟斷
第十六章 壟斷競爭
第十七章 寡頭
第十八章 生產要素市場
第十九章 收入與歧視
第二十章 收入不平等與憑困
第二十一章 消費者選擇理論
第二十二章 微觀經濟學前沿

② 曼昆微觀經濟學的問題 生產可能性邊界

你可以這么理解,計算機行業的技術進步提高了每個工人每周計算機的產量,市場的專計算機需求屬沒有相應提高的話,計算機行業的工人就會過飽和,就會有一部分工人轉移到汽車行業,相當於是提高了汽車行業的生產要素,那麼汽車行業的產量就會增加。

③ 曼昆微觀經濟學課後答案

是不是下面的這個?我已經發到你的郵箱里了,給我加分啊!

Ch1.緒論
一、名詞解釋

二、問答題
1.微觀經濟學研究家庭和企業如何作出決策以及這些這些決策在市場上的相互作用。微觀經濟學的中心原理是家庭和企業的最優化——他們在目的和所面臨的約束條件下可以讓自己的景況更好。
而相對的,宏觀經濟學研究經濟的整體情況,它主要關心總產出、總就業、一般物件水平和國際貿易等問題,以及這些宏觀指標的波動趨勢與規律。
應該看到,宏觀經濟學研究的這些宏觀經濟變數是以經濟體系中千千萬萬個體家庭和企業之間的相互作用所構成的。因此,微觀經濟決策總是構成宏觀經濟模型的基礎,宏觀經濟學必然依靠微觀經濟基礎。

2.一般的,模型是對某些具體事物的抽象,經濟模型也是如此。經濟模型可以簡潔、直接地描述所要研究的經濟對象的各種關系。這樣,經濟學家可以依賴模型對特定的經濟問題進行研究;並且,由於經濟實際不可控,而模型是可控的,經濟學家可以根據研究需要,合理、科學的調整模型來研究各種經濟情況。
另外,經濟模型一般是數學模型,而數學是全世界通用的科學語言,使用規范、標準的經濟模型也有利於經濟學家正確表達自己的研究意圖,便於學術交流。

3.略。請結合您目前所搜集的最新宏觀經濟新聞進行討論。

4.市場出清模型就是供給與需求可以在價格機制調整下很快達到均衡的模型。市場出清模型的前提條件是價格是具有伸縮性的(或彈性)。
但是,我們知道,價格具有伸縮性是一個很強的假設,在很多實際情況下,這個假設都是不現實的。比如:勞動合同會使勞動力價格在一段時期內具有剛性。因此,我們必須考慮什麼情況下價格具有伸縮性是合適的。
現在一般地認為,在研究長期問題時,假設價格具有伸縮性是合理的;而在研究短期問題時,最好假設價格具有剛性。因為,從長期看,價格機制終將發揮作用,使市場供需平衡,即市場出清,而在短期,價格機制因其他因素制約,難以很快使市場出清。
..............

④ 曼昆經濟學原理上的一個問題

a.是公共物品,因為大家都可以使用
b。應該租 3部 因為第三部的總邊際效應還大於內8,而第四部就小容於8了
c。第一個人剩餘 12
第二個人 6
第三個人 0
第四個人 -3
d。可見分攤成本不能讓每個人都獲益。反映的實際問題就是,公共物品的分配實際也是不平等的。
e。他有說實話的意願,已經確定平均分攤了,他表現出積極意願就能爭取多租一點錄像帶
f。公共物品的供應其實應該按使用分陪,但是操作有難度,難以保證公平。
其實這時候可以規定,因為第一個人喜歡看,所以就讓第一個人去租去還,這樣能保證一些事實公平

題外話,此外,還可以從博弈論的角度考慮。呵呵。

⑤ 曼昆的《經濟學原理》微觀部分和宏觀部分都是哪幾章

你好,我們學的是曼昆宏觀經濟學原理英文第三版,宏觀從第十章開始,前面都是微觀的。

第十章,measuring a nation's income
從GDP開始講

⑥ 曼昆 經濟學原理 第三章

發現了問題,說明你用心去看書了,但遺憾的是你沒用心去理解概念。我找到書籍,重新看了一下,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確實,你說得很對,為什麼一個直線一個曲線?
我剛查看了一下書,重新閱讀了那兩個知識點:
關鍵就是資源有效配置和效率。
先看到第二章的圖2-2,A點和D點在一條垂直線上,文中對D點做出這樣的解釋:經濟沒有支撐這種產量水平的資源。重點「這種產量」這四個字。看到下面圖下邊的文字:在經濟的資源既定時,邊界線以外的各點是不可能實現的。
所以其實圖2-2是假設生產要素和生產技術既定的情況。資源的稀缺性這個時候表現出來了。
再看到圖3-1,農民和牧牛人的生產得到合理的組合,也就是在這樣的資源條件下,拿(a)圖來說,在A點的情況,也就是農民在A點的時候資源可以達到生產4盎司牛肉和16盎司土豆。文中這樣說到:人們面臨著權衡取捨。而農民的生產是這樣的:以不變的比率在一種物品與另一種物品之間的轉換。要知道,我們是要假設生產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的轉換,生產兩種產品的組合就會形成一條直線。你再看到圖3-2,就會理解到假設這個概念。
這個問題分析起來很有意思:假設、稀缺性、效率、權衡取捨。
當然要理解這個兩個差別,還是要認真地閱讀文中的文字分析。要真正地理解他們對每個圖的文字解釋。
還要注意這個詞:可能性。
非常感謝你提出這樣的問題,讓我再次回到那個時間,然後打開了塵封以久的書籍,謝謝!希望我的讀解可以幫到理解到那個「為什麼」。
當然,我還是主要進入了「假設」這個概念中,還有就是「稀缺性」,希望你再次認真地閱讀書籍。
祝願你學習愉快!

⑦ 曼昆的微觀經濟學第一篇的問題

生產可能性曲線一般來說是曲線,原因是有遞增的機會成本的存在(此時向外凸),或者是規模報酬的存在(此時向原點凸)。

生產可能性曲線的直線形態是不變的機會成本和不變的規模報酬下得出的結論。

在學習生產可能性曲線時建議著重了解曲線的情況。

從圖象上看出,生產力可能性曲線是一條斜率為負且凹向原點的曲線,其經濟含義可作如下解釋。

第一:生產可能性曲線揭示了稀缺法則。任何經濟不可能無限量地生產。附圖中的W點便代表著在現代條件下不可能實現的產量組合。

第二:任何一個經濟必須做出選擇。但不可能有同時選擇二個不同的點。同時,決定了在生產可能性曲線上的某一點進行生產就意味著決定了資源的配置。

它是在給定的假設條件下,最大可能的產量組合的軌跡,它一般凹向原點,隱含著成本遞增法則成立。該曲線上的任意一點均代表著有產率的產量組合,曲線之外的任意一點(如W點)表明在現有假設條件下不可能實現的產量組合,內點(如H點)則表明缺乏效率。

第三:選擇就要付出代價,選擇就有機會成本。在生產可能性曲線上任意點的斜率就代表著該產量水平上X的機會成本,其斜率為負表明要增加一種產品的生產勢必要減少另一種產品的產量。

第四:凹向原點的生產可能性曲線反映了「(機會)成本遞增法則」。它是指隨著黃油(x)的產量增加,每增加一個單位的黃油產量所需放棄的槍炮(y)產量呈遞增的趨勢,或者說,黃油的機會成本隨其產量的增加而遞增。

為什麼成本遞增法則能夠成立呢?關鍵在於,在多數情況下,經濟資源並非完全適應於其他可供選擇的用途,即資產專用性。當然,如果資源能完全適應於生產黃油和槍炮,或者說,資源具備完全替代性,那麼,機會成本便為某一常數。生產可能性曲線就為一條斜率為負的直線了。

第五:生產可能性曲線可以說明資源配置的效率。某種資源配置是有技術效率的,如果增加某種產品產量的同時不可能不減少其他產品的產量的話。生產可能性曲線上的任意一點都隱含著資源配置是有技術效率的。這一效率的定義是由義大利經濟學家帕累托(Pareto)首先提出的,因此,技術效率亦可被稱為帕累托效率。

閱讀全文

與曼昆微觀經濟學第二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