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勞動經濟學規模效應

勞動經濟學規模效應

發布時間:2021-01-25 08:15:11

① 求解微觀經濟學方面的問題! 1、當勞動投入增加到使邊際產量等於0時 最後一個單位的勞動的產量等於0

  1. MPL=0時,也就意味著再增加一單位L,並不會增加總產量。但並不是說最後版一單位勞動的產量是0,每個權勞動都會有產量,只是說再額外多一單位勞動帶來的總產量是0

  2. 規模經濟或規模報酬都是說所有要素都是可變的,對應於長期而言的

  3. 設可變要素是L,因此可變成本是wL,平均可變成本=wL/Q=wL/f(L)=w/APL

    所以AVC*APL=w,APL最大時,AVC最小

② 勞動經濟學—試題,選擇題

你這點分數太少了,多加點就幫你做

③ 勞動經濟學中完全競爭下短期和長期模型推導過程

1、勞動經濟學的概念:
勞動經濟學是經濟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它著重考察勞動力市場的組織、運作及其結果,未來和現在的勞動力市場參與者的決策,以及與勞動力資源就業和收入分配有關的公共政策。
2、影響勞動需求的因素有哪些?
1.技術對勞動需求的影響
2.時間長短對勞動需求的影響
3.企業目標對勞動需求的影響
4.社會制度安排對勞動需求的影響
3、試著推導完全競爭企業的勞動需求曲線和市場需求曲線?
一、完全競爭下的短期勞動需求
1、完全競爭企業使用勞動要素的原則;
(1) 使用勞動要素的邊際收益:
P MP VMP
2、勞動需求曲線與勞動邊際價值曲線重合的兩個假定:
第一,勞動的邊際產品曲線不受勞動價格變化的影響;
第二,產品價格不受勞動價格變化的影響。
3、完全競爭市場的勞動需求曲線整個市場的勞動需求曲線可以看成是所有企業的勞動需求曲線的簡單水平加總。該曲線仍然是向右下方傾斜的,但比邊際產品價值曲線要陡峭。
二、完全競爭下的長期勞動需求
1、企業應對勞動價格上升不僅可以通過調整其使用的勞動數量的方式,而且也可以通過調整其資本存量的方式以作出反應。
2 、完全競爭企業的長期勞動需求曲線的推導工資率的上升導致企業調整的兩個效應,即替代效應和規模效應。替代效應是由於工資率的提高,企業如果仍然維持原有的產量水平上,則會採用增加資本,減少勞動的生產方法。規模效應是由於工資率的提高,勞動的邊際成本將上升,從而導致企業生產更少的產量,產量的下降將會導致使用的勞動數量下降。企業因工資率上升所引起的勞動需求的減少是這兩種效應的變化之和。長期勞動需求曲線與短期勞動需求一樣也是向右下方傾斜。以上供參考。

④ 西方經濟學中勞動投入量可以假設穩定嗎

首先你得明白什來么是經濟學所謂的邊自際產量:企業每增加一單位投入(可以是勞動、資本等)所帶來的產量的增值。
就你的問題給你舉個例子:你有100畝麥地,你自己去耕地生產,得到了1000斤小麥;你覺得勞動投入太少,所以叫上你哥一起種地,得到了2600金小麥。此時,增加一個勞動投入的邊際產量是2600-1000=1600,而平均產量是2600/2=1300,所以此時邊際產量大於平均產量。
你看看微觀經濟學的生產理論和規模效應的章節就會清楚了。

⑤ 規模經濟理論的產生

從經濟學說史的角度看,亞當·斯密是規模經濟理論的創始人.亞當·斯密在《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簡稱《國富論》)中指出:「勞動生產上最大的增進,以及運用勞動時所表現的更大的熟練、技巧和判斷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結果.」斯密以制針工場為例,從勞動分工和專業化的角度揭示了制針工序細化之所以能提高生產率的原因在於:分工提高了每個工人的勞動技巧和熟練程度,節約了由變換工作而浪費的時間,並且有利於機器的發明和應用。由於勞動分工的基礎是一定規模的批量生產,因此,斯密的理論可以說是規模經濟的一種古典解釋。
真正意義的規模經濟理論起源於美國,它揭示的是大批量生產的經濟性規模.典型代表人物有阿爾弗雷德·馬歇爾(AlfredMarshal1),張伯倫(EHChamberin),羅賓遜(JoanRobinson)和貝恩(JSBain)等。馬歇爾在《經濟學原理》一書中提出:「大規模生產的利益在工業上表現得最為清楚。大工廠的利益在於:專門機構的使用與改革、采購與銷售、專門技術和經營管理工作的進一步劃分。」馬歇爾還論述了規模經濟形成的兩種途徑,即依賴於個別企業對資源的充分有效利用、組織和經營效率的提高而形成的「內部規模經濟」和依賴於多個企業之間因合理的分工與聯合、合理的地區布局等所形成的「外部規模經濟」。他進一步研究了規模經濟報酬的變化規律,即隨著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規模報酬將依次經過規模報酬遞增、規模報酬不變和規模報酬遞減三個階段。
此外,馬歇爾還發現了由「大規模」而帶來的壟斷問題,以及壟斷對市場價格機制的破壞作用。規模經濟與市場壟斷之間的矛盾就是著名的「馬歇爾沖突(Marshall』sdilemma)」。他說明企業規模不能無節制地擴大,否則所形成的壟斷組織將使市場失去「完全競爭」的活力。之後,英國經濟學家羅賓遜和美國經濟學家張伯倫針對「馬歇爾沖突」提出了壟斷競爭的理論主張,使傳統規模經濟理論得到補充。
傳統規模經濟理論的另一個分支是馬克思的規模經濟理論。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一卷中,詳細分析了社會勞動生產力的發展必須以大規模的生產與協作為前提的主張。他認為,大規模生產是提高勞動生產率的有效途徑,是近代工業發展的必由之路,在此基礎上,「才能組織勞動的分工和結合,才能使生產資料由於大規模積聚而得到節約,才能產生那些按其物質屬性來說適於共同使用的勞動資料,如機器體系等,才能使巨大的自然力為生產服務,才能使生產過程變為科學在工藝上的應用」。馬克思還指出,生產規模的擴大,主要是為了實現以下目的:(1)產、供、銷的聯合與資本的擴張;(2)降低生產成本。顯然,馬克思的理論與馬歇爾關於「外部規模經濟」和「內部規模經濟」的論述具有異曲同工的結果.新古典經濟學派則從生產的邊際成本出發,認為只有當邊際收益等於邊際成本時,企業才能達到最佳規模。

⑥ 勞動經濟學

一、B\B\C\B\A\C\B\B
二、CDE\AB\AD\BC\ABD

閱讀全文

與勞動經濟學規模效應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