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求全國自考00800經濟學原題和答案,光答案也可以,任意哪年的都行。
上淘寶吧,搜索「自考 0800 經濟學」,很多的,只要這個代碼能對得上號,沒問題。購買前建議再與掌櫃確認下,最好要正版的,這樣就萬無一失了。
『貳』 自考 00800 經濟學
經濟學的書不推薦看電子版的,還是買一本吧,還得自己在書上畫畫重點,如果你真的想考過去,那就借一本或者買一本吧。
『叄』 經濟學簡答題:勞動供給曲線向後彎曲的原因
對正常商品的需求曲線總是向右下方傾斜的,即需求量隨價格的上升而下降。其原因有兩個:一是替代效應,一是收入效應。正常商品價格上漲後,由於替代效應,消費者轉向相對便宜的其他替代品。
由於收入效應,消費者相對「更窮」一些,以至於減少對正常品的購買,就一般的正常品而言,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共同作用使其需求曲線向右下方傾斜。
現在來考慮閑暇商品的情況,對閑暇商品的需求亦受到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兩個方面的影響,先看替代效應,假定閑暇的價格即工資上漲,於是,相對於其他商品而言,閑暇這個商品現在變得更加「昂貴」了(其機會成本上升了),於是消費者減少對它的「購買」。
而轉向其他替代商品,因此,由於替代效應,閑暇需求量與閑暇價格反方向變化,這一點與其他正常商品一樣;再來看收入效應,在這里,閑暇商品完全與眾不同,假定其他條件不變時,對於一般商品,價格上升意味著消費者實際收入下降,但閑暇價格的上升卻相反,意味著實際收入的上升。
因為消費者此時享有同樣的閑暇即提供同樣的勞動量可以獲得更多的收入,隨著收入的增加,消費者將增加對商品的消費,從而亦增加對閑暇商品的消費,結果,由於收入效應,閑暇需求量與閑暇價格的變化方向相同。
這樣一來,在一般正常商品場合在同一方向起作用的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在閑暇商品場合卻起著相反的作用,因此,隨著閑暇價格的上升,閑暇需求量究竟是下降還是上升要取決於這兩種效應的大小,如果替代效應大於收入效應,則閑暇需求量隨其價格上升而下降、
反之,如果收入效應大於替代效應,則閑暇需求量隨其價格的上升而上升,這就意味著勞動供給曲線向後彎曲。
對一般商品(不僅是正常品,還包括一部分劣等品)來說,收入效應通常要小於替代效應,消費者消費的商品有很多種。
而每一種只佔消費者預算上的很小部分,而且具有很相近的替代品,因此,單種商品價格變動通常對消費者收入並不造成很大影響,而卻非常容易引起消費者的替代行為,例外的情況僅是所謂的吉芬品。
現在討論到閑暇商品,情況卻有所不同,消費者的收入的大部分可能是來自勞動供給(當然還有一部分非勞動收入),假定其他因素不變,閑暇價格即工資的上升會大大增加消費者的收入水平,因此,閑暇價格變化的收入效應較大。
如果原來的工資即閑暇價格較低,則此時工資稍稍上漲的收入效應不一定能抵消、當然更談不上超過替代效應,因為此時的勞動供給量亦較小,從而由工資上漲引起的整個勞動收人增量(它等於工資增量與勞動供給量之乘積)並不很大。
但如果工資已經處於較高水平(此時勞動供給量也相對較大),則工資上漲引起的整個勞動收入增量就很大,從而可以超過替代效應,於是勞動供給曲線在較高的工資水平上開始向後彎曲。
所有這一切,用一般的語言來說就是:當工資的提高使人們富足到一定的程度以後,人們會更加珍視閑暇,因此,當工資達到一定高度而又繼續提高時,人們的勞動供給量不但不會增加,反而會減少。
(3)自考經濟學真題00800擴展閱讀
勞動供給曲線的特點:
與一般的供給曲線不同,描繪的勞動供給曲線具有一個鮮明的特點,即它具有一段「向後彎曲」的部分,當工資較低時,隨著工資的上升,消費者為較高的工資吸引將減少閑暇,增加勞動供給量,在這個階段,勞動供給曲線向右上方傾斜。
但是,工資上漲對勞動供給的吸引力是有限的,當工資漲到w1時,消費者的勞動供給量達到最大,此時如果繼續增加工資,勞動供給量非但不會增加,反而會減少,於是勞動供給曲線從工資w1處起開始向後彎曲。
勞動供給曲線的這個特點也可以從圖中消費者隨工資變化對閑暇需求量的變化中看出。由圖可知,隨著工資的上升,從而預算線在縱軸的截距上升。
消費者閑暇需求量是先減後增,即從H0減少到H1,然後又增加到H2。在時間資源總量為既定時,這當然意味著勞動供給量是先增後減,即從16-H0增加到16-H1,然後又減少到16-H2。
『肆』 2011自考經濟學00800的教材是哪一本
1 00800 經濟學 筆試 經濟學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 劉鳳良等 國家統編教材 有 在用 2008-11-01
這是在北京教育考內試院網站上查到的信息,上面容說的就是現在用的教材是2000年版的。希望對您有幫助。
『伍』 自考課本-經濟學哪有賣
去當地自考辦購買,12月份就可以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