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簡述經濟學的研究對象
一、微觀經濟學:
微觀經濟學又稱個體經濟學,小經濟學,是宏觀經濟學的對稱。微觀經濟學主要以單個經濟單位(單個的生產者、單個的消費者、單個市場的經濟活動)作為研究對象,分析單個生產者如何將有限的資源分配在各種商品的生產上以取得最大的利潤;單個消費者如何將有限的收入分配在各種商品的消費上以獲得最大的滿足。同時,微觀經濟學還分析單個生產者的產量、成本、使用的生產要素數量和利潤如何確定;生產要素供應者的收入如何決定;單個商品的效用、供給量、需求量和價格如何確定等等。
微觀經濟學的主要內容包括:均衡價格理論、消費經濟學、生產理論、廠商理論、分配理論和微觀經濟政策。
二、宏觀經濟學:
宏觀經濟學又稱總體經濟學、大經濟學。是微觀經濟學的對稱。宏觀經濟學是現代經濟學的一個分支。宏觀經濟學以整個國民經濟為考察對象,研究經濟中各有關總量的決定及其變動,以解決失業、通貨膨脹、經濟波動、國際收支等問題,實現長期穩定的發展。
宏觀經濟理論包括:國民收入決定理論、消費函數理論、投資理論、貨幣理論、失業與通貨膨脹理論、經濟周期理論、經濟增長理論、開發經濟理論。
二者的區別主要表現在:
(1)研究對象不同。微觀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單個經濟單位,如家庭、廠商等。正如美國經濟學家J亨德遜(JHenderson)所說居民戶和廠商這種單個單位的最優化行為奠定了微觀經濟學的基礎。而宏觀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則是整個經濟,研究整個經濟的運行方式與規律,從總量上分析經濟問題。正如薩繆爾遜所說,宏觀經濟學是根據產量、收入、價格水平和失業來分析整個經濟行為。美國經濟學家E夏皮羅(EShapiro)則強調了宏觀經濟學考察國民經濟作為一個整體的功能。
(2)解決的問題不同。微觀經濟學要解決的是資源配置問題,即生產什麼、如何生產和為誰生產的問題,以實現個體效益的最大化。宏觀經濟學則把資源配置作為既定的前提,研究社會范圍內的資源利用問題,以實現社會福利的最大化。
(3)研究方法不同。微觀經濟學的研究方法是個量分析,即研究經濟變數的單項數值如何決定。而宏觀經濟學的研究方法則是總量分析,即對能夠反映整個經濟運行情況的經濟變數的決定、變動及其相互關系進行分析。這些總量包括兩類,一類是個量的總和,另一類是平均量。因此,宏觀經濟學又稱為總量經濟學。
(4)基本假設不同。
⑵ 社會經濟學研究的對象是什麼
在階級社會里,經濟學是一門具有階級性的科學。一般來說,持有不同階級立場的經濟學家,對同樣的社會經濟現象,往往持有不同的觀點,研究時也有不同的目的和側重點。對於經濟學的研究對象,資產階級經濟學家和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之間,就有不同的定義。例如,對於作為整個經濟學科的基礎的理論經濟學,在資產階級經濟學界比較流行的一個定義,認為它研究人們既定的目的與具有不同用途供選擇的手段之間的關系,即認為人們要滿足的慾望是眾多的,而一定時期作為滿足慾望手段的資源總是有限的,用於某個目的就不能用於其他目的,經濟學就是要研究人們在以
⑶ 西方經濟學研究的對象是什麼
西方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一定製度條件下的資源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問題。
西方經濟學的定義與研究對象
1、廣義地說,西方經濟學是行為科學,是研究 人們在稀缺條件下的行為選擇
2、狹義地說,西方經濟學研究如何選擇最有效率的資源配置方式,如何讓資源得到充分利用,如何分配社會產品。
3、西方經濟學研究的是人與物的關系。
4、西方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一定製度條件下資源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問題。
(3)社會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什麼擴展閱讀:
西方經濟學指產生並流行於西方國家的政治經濟學範式,狹義指西方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範式,廣義包括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範式。西方經濟學與東方經濟學是不同的經濟學範式。
西方經濟學主要是範式概念,而不僅僅是地域概念。改革開放以來流行中國的新自由主義經濟學也屬於西方經濟學。西方經濟學分為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
西方經濟學專業是以西方市場經濟國家的現代經濟理論與經濟政策為研究對象,從理論層面上討論各種經濟關系,通過理論的總結來指導人們的經濟行為。
該專業屬於理論經濟學,其他經濟學科都是建立在西方經濟學的理論之上,學習西方經濟學能對整個經濟學知識的框架結構有一個整體認識。
在西方經濟學中,西方經濟學家給經濟學下了各種各樣的定義,但對經濟的定義卻比較模糊。他們認為經濟學的研究對象自然是經濟,經濟這個最基本的概念是一個清晰自明的實體,對經濟無須下定義,故至今為止在西方經濟學中經濟一詞還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由此導致其對經濟學的定義根本上也處於混亂狀態。
然而從發展邏輯上看,迄今為止的西方經濟學的發展是沿著物象擬制的工藝學路徑進行的,從技術擬制到社會擬制,不斷以研究對象構築-毀滅的發展線索為依託,展示著改造與反改造的力量角斗,掀起一場又一場「革命」。
⑷ 社會經濟統計的研究對象是什麼
社會經濟統計學的研究對象是社會經濟現象總體的數量特徵和數量關系。
⑸ 微觀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什麼
微觀經濟學研究對象為家庭、個人以及企業。微觀經濟學又稱個體經濟學,小經濟學,主要以單個經濟單位(單個生產者、單個消費者、單個市場經濟活動)作為研究對象,分析單個生產者如何將有限資源分配在各種商品的生產上以取得最大利潤;單個消費者如何將有限收入分配在各種商品消費上以獲得最大滿足;單個生產者的產量、成本、使用的生產要素數量和利潤如何確定;生產要素供應者的收入如何決定;單個商品的效用、供給量、需求量和價格如何確定等等。
⑹ 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和目的是什麼
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生產關系。生產關系是人們在社會生產過程中形成的社會經濟關系。它包括生產、分配、交換、消費過程中的各種經濟關系。其中生產資料是生產關系中最基本的問題。政治經濟學不是孤立地研究生產關系,而是在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中研究生產關系。
政治經濟學研究生產關系的目的是揭示客觀經濟規律。經濟規律有不同類型,有適應一切社會形態的經濟規律,有在幾個社會形態發揮作用的經濟規律,也有隻在一個社會形態中發揮作用的經濟規律。
⑺ 《經濟學基礎》中經濟學研究的對象和研究內容分別是什麼
經濟學是研究人類社會怎樣有效率地分配使用稀缺的生產資源用於最大限度地滿足回人們各種需要的一門社答會科學。其研究對象是資源的有效配置問題。研究內容主要有六個方面:1、總量既定的生產資源用來生產那些產品、各生產多少,即生產什麼和生產多少的問題;2、怎樣生產的問題;3、為誰生產的問題。這三個問題是微觀經濟學研究的問題。4、一個社會中總量為既定的生產資源,是否已被充分利用,以及如何得以充分利用的問題,這個問題是宏觀經濟學研究的問題,它實際可以包括三個問題,即充分就業、通貨膨脹或通貨緊縮、經濟增長與經濟波動。
⑻ 經濟學研究的對象是什麼研究的目標是什麼請舉一個經濟學規律
對象來:社會經濟運行中源的現象,
目標:有限資源利用效率最大化,最小的消耗,最大的產出
規律多了,像
供求決定價格,
價格越高,供給越多,需求越少。
邊際效用遞減規律
研究的是一個社會如何利用稀缺的資源生產有價值的物品和勞務,並將它們在不同的人中間進行分配。經濟學主要進行三點考慮:·資源的稀缺性是經濟學分析的前提;·選擇行為是經濟學分析的對象;·資源的有效配置是經濟學分析的中心目標。其首要任務是利用有限的地球資源盡可能持續地開發成人類所需求的商品及其合理分配,即,生產力與生產關系兩個方面。
⑼ 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什麼 可以答 資源配置 嗎
經濟學是以人們的經濟行為為研究對象的學科。人們經濟行為由生產和消費兩個基本環節構成,而成產消費的立足點就是經濟資源的配置與利用,因此,研究經濟學的核心目的是實現經濟資源的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它自然也就成了經濟學的首要問題。
事實上,我們目前的經濟學體系構建的過於繁瑣,不得要領,不利於經濟學的學習與研究。用最通俗的話來講,經濟學就是關於人類如何獲取生活資源和消費生活資源的學問。再直白一點,經濟學就是關於如何正確掙錢和正確花錢的學問。只有這樣去理會經濟學,經濟學才不會變成純粹的學術游戲,才有提升經濟理念,進而制導人們經濟行為的作用。
⑽ 經濟學的研究對象
在階級社會里,經濟學是一門具有階級性的科學。一般來說,持有不同階級立場的經濟學家,對同樣的社會經濟現象,往往持有不同的觀點,研究時也有不同的目的和側重點。對於經濟學的研究對象,資產階級經濟學家和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之間,就有不同的定義。例如,對於作為整個經濟學科的基礎的理論經濟學,在資產階級經濟學界比較流行的一個定義,認為它研究人們既定的目的與具有不同用途供選擇的手段之間的關系,即認為人們要滿足的慾望是眾多的,而一定時期作為滿足慾望手段的資源總是有限的,用於某個目的就不能用於其他目的,經濟學就是要研究人們在以有限的資源滿足眾多的慾望時怎樣作出合理的選擇。在這里,人們之間的剝削關系,資本剝削勞動的本質,就被掩蓋了。當然,資產階級經濟學家對理論經濟學的對象還有其他種種說法,但是它們具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強調經濟學是「超歷史」、「超階級」、「超政治」的,從而,它適用於任何社會和任何歷史時期。這類定義的主旨,顯然是要把資本主義經濟制度說成是永恆的、普遍的。盡管在資產階級經濟學中,有時也揭露以至譴責資本主義制度的剝削性質及其矛盾,但其目的還是企圖經過各種改良的、修修補補的辦法,使它永存下去。
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經濟學,一般稱為政治經濟學。關於它的對象,在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中間,雖然也有一些不同看法,但多數認為它是研究人類社會各個發展階段上的生產關系體系,即在一定的生產資料所有制前提下包括生產、交換、分配、消費諸關系在內的經濟關系及其發展規律的科學,在階級社會里,政治經濟學的任務是在於揭露各個階級社會的階級剝削。有的則認為它研究人類社會各個階段上生產方式的發生、發展以及滅亡的規律,因此,它既要研究生產關系,也要研究與之相結合的社會生產力的性質、狀況及其發展規律。事實上,就是主張政治經濟學研究生產關系的經濟學家,也不把生產關系作為孤立的研究對象,而是同社會生產力結合起來研究。同時,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認為,政治經濟學既然是以人類社會各個發展階段上的生產關系(或生產方式)作為研究對象,那麼,它既是一門理論的科學,也是一門歷史的科學。它不僅要研究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或生產方式),揭示資本主義發生、發展和必然為社會主義所代替的規律;而且要研究前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或生產方式),特別是要研究社會主義生產關系(或生產方式),揭示社會主義經濟關系的性質及其運行的規律,以及社會主義生產關系(或生產方式)的發生、發展及其走向共產主義的必然性,為促進社會主義經濟的發展服務。
至於以理論經濟學為基礎的應用經濟學,它的研究對象是國民經濟各個部門的經濟活動(如農業、工業、商業等)、或涉及各個部門而帶有一定綜合性的專業經濟活動(如經濟計劃、財政、貨幣、銀行等)、或單個經濟單位的經濟活動(如企業的經營管理)及其相應的經濟關系。應用經濟學就是要研究這些經濟活動和經濟關系的特殊規律性。由於各種經濟活動都是在一定的經濟關系中進行的,在資本主義社會里有資本主義的應用經濟學,在社會主義社會里有社會主義的應用經濟學。由於所有應用經濟學都以一定的理論經濟學為基礎,或多或少地要受到經濟學家的階級立場和觀點的制約,這樣,就有資產階級的應用經濟學和馬克思主義的應用經濟學的分野。但是由於資產階級經濟學主要研究在社會化大生產和商品經濟支配下的經濟活動,因而它們的某些分析內容和分析方法,撇開其資本主義剝削內容,也有可資吸取和借鑒的地方。
經濟學作為多種經濟學科的總稱,除了理論經濟學與應用經濟學外,還包括其他許多門類和分支,它們也都各有自己的研究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