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宏觀經濟為什麼分古典理論,增長理論
你好,我嘗試著對您的問題作出一下解答。首先您說的「核心理論」我不是很理解您的意思。如果是按照我的理解的話,宏觀經濟學並沒有一個「核心理論」。首先宏觀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在國家層面以上的(特別說明:這句話有待考證,經典的宏觀經濟學著作當中沒有明確地給出」宏觀「的定義,只是說所謂的」宏觀「就是研究一個經濟整體,而作為一個經濟整體,有些時候」宏觀「可以是一個大洲,如歐盟;有時候可以是一個不能成為」國家「的地區,如香港、台灣等等。所以沒有一個清晰的界限),它研究的主要是發生在這個整體下面的一系列經濟活動以及引起的問題:如經濟周期、貨幣政策、經濟增長、失業率等等。 我所知道的宏觀經濟學的整體框架主要是以時間長短來分的:非常長期(Very long run)、短期(short run)、以及中期(medium run)。和一般的經濟學常識相同的是,所謂的「長期、短期、中期沒有明確的年限,比如說我們不能說15年是中期。一般來說,非常長期的時間可以去到一個世紀那麼長,中期一般來說數十年,短期則是數年甚至一個季度。 有了這三個框架,就有不同的理論形成了。比如說在研究非常長期的經濟增長當中,比較核心的有新古典主義經濟增長理論(Neoclassical growth model),該理論將宏觀經濟收集到的數據作為趨勢進行研究,相反地我們有新凱恩斯主義( New Keynesian economics )認為不能將這些數據看作成趨勢,而應該看作成是隨機過程。一般來說新,新古典的增長模型雖然有很多漏洞,但是能夠解釋基本的長期經濟增長的原因了。在中期和長期各自有自己的理論去解釋屬於自己時間范圍內的經濟現象,也就是說,我們不能把在非常長期的經濟增長理論來解釋短期內的經濟周期的變化,那樣是行不通的。 最後說一句,宏觀經濟學是現象推動理論,而理論預測的能力顯然沒有物理理論那麼強,一般來說由於時間的推移,生產資料的不同以及生產力的發展,新能源、新科技的開發以及發明都會或多或少對宏觀經濟產生一定的影響,由量變到質變地不斷積累最終導致整個經濟的轉型,想想從剛開始工業革命時期依賴大量的資本投資到現在的知識經濟的轉變就大概知曉一二。宏觀經濟學的理論就是在不斷地修改、修改、再修改當中完善,然後過了幾年發現世界完全變了,於是就逐漸退出舞台,被新理論取代,可謂是「各領風騷數十年」。
② 古典宏觀經濟學是什麼
1)關於就業和產出決定的古典理論;(2)古典資本市場,也就是薩伊(SayJ.B.)的市場定律;(3)貨幣數量論。內
根據凱恩斯的觀點容,古典宏觀經濟學有三個基本觀點:第一,產出、實際工資和就業由勞動力市場和總生產函數決定;第二,利率由資本市場的供求力量決定;第三,價格水平由貨幣數量決定。凱恩斯駁斥上述每一個觀點。
參考資料:陳一樂:《「古典」宏觀經濟模型述評》
③ 古典主義宏觀經濟理論的基本假設是什麼
(1)個體利益最大化,即宏觀經濟學要具有微觀基礎。(2)理性預期,簡單說就是人們能夠預期到將來的經濟變化,不會產生系統性錯誤。(3)市場出清,即價格和工資可以迅速變化。這一假設是造成新古典理論和新凱恩斯理論結論不同的最大原因。(4)自然率假說,主要指自然失業率。
④ 凱恩斯主義與古典宏觀經濟學的區別
1、主張不同復
凱恩斯主義主張制主動干預經濟。
古典宏觀經濟學主張不幹預經濟,任其發展。
2、針對失效不同
凱恩斯主義針對的是短期的經濟活動
古典宏觀經濟學針對的是長,但是短期的經濟活動也有所涉及。
3、方向不同
凱恩斯主義認為消費數量的變化導致經濟的變化。
古典宏觀經濟學認為生產的多少影響經濟。
⑤ 古典宏觀經濟學家的主要觀點
(1)關於就業和產出決定的古典理論;(2)古典資本市場,也就是薩伊(SayJ.B.)的市場定律;(3)貨幣數量論
⑥ 宏觀經濟學對古典經濟有哪些繼承和批判
凱恩斯學抄派的就業理論是建立在襲對古典學派理論的批判基礎上的。凱恩斯主義認為,因為儲蓄者和投資者有各自的、矛盾的經濟政策,所以價格和工資缺乏彈性,產品市場和勞動力市場很難達到市場均衡,並且失業狀況有潛在的惡化趨勢;而這些論點恰恰是古典學派反對的。
⑦ 古典宏觀經濟學的三個基本觀點是什麼
古典宏觀經濟模型由三個部分組成:(1)關於就業和產出決定的古典理論;(2)古典資本市場,也版就是薩伊權(SayJ.B.)的市場定律;(3)貨幣數量論。
根據凱恩斯的觀點,古典宏觀經濟學有三個基本觀點:第一,產出、實際工資和就業由勞動力市場和總生產函數決定;第二,利率由資本市場的供求力量決定;第三,價格水平由貨幣數量決定。凱恩斯駁斥上述每一個觀點。
⑧ 新古典宏觀經濟學與新凱恩斯主義經濟學的基本理論有哪些主要區別
凱恩斯主義的解釋是邊際消費遞減理論,也就是當一個人的收入增加時,新增加的專收入用於消費的支出越來屬越少。當消費者已經買夠了的時候,而社會還在生產,供給嚴重大於需求,這時候經濟危機就產生了,社會經濟蕭條,購買乏力。新古典宏觀經濟學,是貨幣主義②學派,講究的自由經濟不主張凱恩斯學派國家干預經濟認為是有害的,經濟的周期是由於市場對的貨幣的需求和國家發行的貨幣產生時滯產生的。新凱恩斯主義理論也是認為經濟衰退是由需求不足造成的。
⑨ (宏觀經濟學)內生經濟增長理論和新古典經濟增長理論有什麼區別到底哪些是外生因素哪些是內生因素
說明內生經濟增長理論和新古典經濟增長理論的主要區別
內生增長理論的主要任務之一是揭示經濟增長率差異的原因和解釋持續經濟增長的可能。
盡管新古典經濟增長理論為說明經濟的持續增長導入了外生的技術進步和人口增長率,但外生的技術進步率和人口增長率並沒有能夠從理論上說明持續經濟增長的問題。
內生增長理論是基於新古典經濟增長模型發展起來的,從某種意義上說,內生經濟增長理論的突破在於放鬆了新古典增長理論的假設並把相關的變數內生化。
在引進技術創新、專業化分工和人力資本之後,內生增長理論得出以下結論:技術創新是經濟增長的源泉,而勞動分工程度和專業化人力資本的積累水平是決定技術創新水平高低的最主要因素;政府實施的某些經濟政策對一國的經濟增長具有重要的影響。
索洛模型通過引入市場機制和改變資本一產出比率為常數的假定,發展了哈羅德一多馬模型,但索洛仍然沒將技術進步作為重要因素納入模型,這是一個重大缺陷,因為技術進步在促進經濟增長中的重要作用是現實中一個明顯的事實。
內生變數是在經濟體系內部由純粹經濟因素影響而自行變化的變數,通常不被政策因素所左右,如市場經濟中的價格、利率、匯率等變數。
外生變數是在經濟機制中受外部因素主要是政策因素影響,而非經濟體系內部因素所決定的變數。
供參考。
⑩ 新古典宏觀經濟學的基本假設有哪些
新古典宏觀經濟學的基本假設
傳統凱恩斯主義不能夠解釋20世紀70年代的滯脹,於是促進了貨幣主義和理性預期的發展,形成以盧卡斯為首的新古典宏觀經濟學派。其四個假設條件如下:
1、個體利益最大化。
2、理性預期。即在有效利用一切信息的前提下,對經濟變數做出的在長期中平均說來最為准確的,而又與所使用的經濟理論、模型相一致的預期。包含3個含義:
(1)作出經濟決策的經濟主體是有理性的。
(2)為正確決策,經濟主體會在做出預期時力圖獲得一切有關的信息。
(3)經濟主體在預期時候不會犯系統錯誤。
通俗的說,理性預期的意思是在長期中,人們會准確地趨向於預期到經濟變數所應有的數值。
3、市場出清。即勞動力市場上的工資和產品市場上的價格都具有充分的靈活性,可以根據供給情況迅速進行調整。所以勞動力市場和產品市場都不會存在超額供給。
4、自然率。
(10)宏觀經濟學古典理論擴展閱讀
一、新古典宏觀經濟模型的政策含義(政策無效性)
假設:波動根源是貨幣沖擊。在A點,價格P0被完全預見到,產出和就業處於長期均衡。提高貨幣供給,理性當事人形成預期時會考慮這個信息並完全預見到貨幣供給的提高對一般價格水平的影響,產量和就業不變。
二、新古典宏觀經濟學的觀點:
1、能預期到的貨幣供給的變化將只改變價格水平,而對實際產量和就業沒有影響。
2、只有未預期到的貨幣供給的變化才影響實際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