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下列屬於實證經濟學的命題是()A廠商出售假冒偽劣產品是不道德的行為B徵收個人所得稅對中等收入的家庭是不
選擇C,因為實證經濟學是理性的表示一件事情是什麼樣的。不涉及價值或者道德等的判斷。A.B.D都涉及到了價值或者道德等感性的東西。因此是規范經濟學。
希望能幫到你~~
2. 什麼情況下損人利己也能增加社會總福利請用經濟學的角度分析。
微觀經濟學上有「效用」這個詞,但是效用是很主觀的。邊際效用遞減規律告訴我專們,假設有一個人屬很餓,他要吃饅頭,當他吃第一個時,他會很高興,效用會很大,因為他非常餓。但是吃了第二個時,他可能因為有了第一個饅頭墊肚子,所以第二個他就不那麼高興了,效用減小了點。假設他一直吃下去,到了第6個估計他就覺得吃饅頭就是一種痛苦的煎熬了,甚至會撐破他的胃,這就是負的效用了。這就效用邊際遞減。假設他吃到第五個饅頭已經飽了,再吃第六個不會給他很多的效用。然後他把從五個以後的饅頭分給另一個非常餓的人,假設是你,那麼他給你的饅頭對你來說就是救命的,效用相當之高。所以他放棄了極小的效用,因為他已經飽了。給了你極大地效用,因為你快餓死了。
然後我們假設一個社會只有你們兩個人,從社會福利角度來講,饅頭沒有變,依然是六個。但是社會總的福利卻提高了。<注意這里隱含了一個條件,那就是總體效用=總體福利,具體的你可以看看帕累托的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