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經濟學中邊際收益的計算方法
MR邊際收益來是指新銷售抄一自個單位可帶來的總收益變動,因此邊際收百益的第一行應等於10-0=10,
第二度行等於16-10=6,即用所在行的總收益減去(銷售問量-1)所在行的總收益。邊答際收益依次為(上到下):10、6、2、2、0
2. 微觀經濟學。當邊際收益等於邊際成本的時候利潤是零嗎
不一定。
邊際收益等於邊際成本只是實現了利潤最大化。但這個最大化的利潤可能大於零,等於零,甚至小於零。
3. 在經濟學中什麼是邊際收益第減規律
邊際收益遞減規律邊際效益遞減規律,或邊際產量遞減規律,指在短期生產過程內中,在其容他條件不變(如技術水平不變)的前提下,增加某種生產要素的投入,當該生產要素投入數量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後,增加一單位該要素所帶來的效益增加量是遞減的,邊際收益遞減規律是以技術水平和其他生產要素的投入數量保持不變為條件進行討論的一種規律。
邊際收益遞減是經濟學的一個基本概念,是指在一個以資源作為投入的企業,單位資源投入對產品產出的效用是不斷遞減的,換句話,就是雖然其產出總量是遞增的,但是其二階導數為負,使得其增長速度不斷變慢,使得其最終趨於峰值,並有可能衰退,即可變要素的邊際產量會遞減。當消費者消費某一物品的總數量越來越多時,其新增加的最後一單位物品的消費所獲得的效用(即邊際效用)通常會呈現越來越少的現象(遞減),稱之邊際效用遞減法則。
邊際效用遞減原理通俗的說法是:開始的時候,收益值很高,越到後來,收益值就越少。用數學語言表達:x是自變數,y是因變數,y隨x的變化而變化,在開始的時候,y值隨著x值的增加而增加,到了一定臨界值後,y的值卻隨x的增加不斷減小。
4. 經濟學中邊際收益的計算方法
邊際收益=總收益的變化量/銷售量的變化量
邊際收益是最後產品售出所取得的收益。內即產品的銷售所增加容的收益。
邊際貢獻總額也叫做稱貢獻毛益總額或創利額,指的是各種產品的銷售收入總額與銷售變動成本總額之差。
邊際貢獻總額的計算公式為:
邊際貢獻總額=銷售收入總額-銷售變動成本總額=銷售單價×銷售量-單位變動成本×銷售量=(銷售單價-單位變動成本)×銷售量=單位邊際貢獻×銷售量。
(4)經濟學邊際收益擴展閱讀
邊際效益的作用主要用於考慮生產要素的增加可以持續到何時。既然有邊際效益有就邊際成本於是相對。生產的投入的終級目的是獲利,每增加一個單位的生產要素(資本、勞動力、信息、原材料)能增加的效益在大於每增加一個要素所需的成本時,利潤才有保證,等於成本時,則利潤為零。
比如當你租用一台機器或僱傭一個老動力每天成本需要2000元,這個機器(或工人)每天能多生產200個麵包,每個麵包10元。那麼,增加這一台機器或工人就是不必要的,因為它(他)帶來的產出是200*10=2000元,恰等於每天的僱傭成本。
5. 經濟學中的邊際效用是什麼
邊際效用是指某種物品的消費量每增加一單位所增加的滿足程度。邊際的含義是增量,指自變數增加所引起的因變數的增加量。在邊際效用中,自變數是某物品的消費量,而因變數則是滿足程度或效用。消費量變動所引起的效用的變動即為邊際效用。
邊際效用的大小與慾望的強弱成正比,與商品消費數量的多少成反比,邊際效用在實際中可以是0甚至負值,但在理論分析中邊際效用不會為0或負值。
(5)經濟學邊際收益擴展閱讀:
邊際效用理論還可以解釋經濟學中著名的「價值悖論」。價值悖論又稱價值之謎,指有些東西效用很大,但價格很低,有些東西效用很小,但價格卻很高。這種現象與傳統的價格理論不一致。這個價值的悖論是亞當·斯密在200多年前提出的,直至邊際效用理論提出後才給予一個令人滿意的答案。解釋這一問題的關鍵是區分總效用和邊際效用。
水給我們帶來的總效用是巨大的,沒有水,我們無法生存。但我們對某種物品消費越多,其最後一個單位的邊際效用也就愈小。我們用的水是很多的,因此最後一單位水所帶來的邊際效用就微不足道了。相反,相對於水而言,鑽石的總效用並不大,但由於我們購買的鑽石極少,所以,它的邊際效用就大了。
根據邊際效用理論,消費者分配收入的方式是使一切物品的每元支出的邊際效用相等。人們也是根據這一原則來把收入分配於水和鑽石上的:鑽石的邊際效用高,水的邊際效用低,只有用鑽石的高價格除以其高邊際效用,用水的低價格除以其低邊際效用,用於鑽石和水的每元支出的邊際效用才能相等。
所以,鑽石價格高,水的價格低是合理的。或者說,人們願為邊際效用高的鑽石支付高價格,為邊際效用低的水支付低價格是一種理性的行為。「物以稀為貴」的道理正在於「稀」的物品邊際效用高。
6. 西方經濟學:為什麼邊際收益=平均收益=價格求解答
在完全競爭市場才成立,因為這時價格成為一個純粹的外生變數,總收益TR=P*Q,邊際收益MR=dTR/dQ=P,平均收益AVR=TR/Q=P.
7. 經濟學視角是指:( )。 A 理性行為 B 以上答案均正確 C 稀缺與選擇 D 邊際收益
a的人來說兩句
8. 微觀經濟學 邊際效益和邊際收益的區別
1。不是一半,而來是假設消費源者僅消費x,y,所以應該是收入的一部分和剩餘部分。
2。規模效益遞減是因為成本上升
3。應該是三度差別定價吧? 壟斷行業有套利說明不是壟斷了,是自由競爭了,所以應該是無法進行了。
4。產品需求增加,需要增加產量,所以接著是生產要素需求的增加。是這個意義上的相同嗎?不知道自己再分析吧。
5。不是邊際產量,既然是替代率,那就是邊際投入的而且是 比的負值,因為一個是增,一個是減。 不過產量也可以,因為是同等產量情況的投入,和單位投入的產量比數值來講是一樣的。。
9. 經濟學中所說的邊際收益和邊際成本是指什麼
1|邊際收益復是指增加一單位產製品的銷售所增加的收益,即最後一單位產品的售出所取得的收益。它可以是正值或負值。邊際收益是廠商分析中的重要概念。利潤最大化的一個必要條件是邊際收益等於邊際成本。
2|
邊際成本
是指廠商每增加一單位產量所增加的成本也就是MC=△TC/△Q。
在經濟學和金融學中,邊際成本(marginal
cost)指的是每一單位新增生產的產品(或者購買的產品)帶來到總成本的增量。
10. 經濟學問題 請問下圖中的邊際收益是怎麼求得的
邊際收益是總收益的一階導,即MPL=d TPL,對L求導
邊際收益內為零時,總利潤達到最容大值,即對邊際收益求零解即得總收益的最大值
若有兩個結果,需求二階導,二階導小於零為利潤最大值;二階導大於零為利潤最小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