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經濟學中的古典主義是什麼意思
新古典主義經濟與舊古典主義經濟區別兩:
第古典新古典價值理論同古典經濟核勞價回值答理論斯密李嘉圖再馬克思勞價值理論作自理論核;新古典則完全放棄勞價值理論更採用效用價值理論進步均衡價值理論英傑文斯、德格森、意利帕累托都效用價值理論先驅劍橋馬歇爾瑞士瓦爾拉則均衡價值理論代表
第二古典新古典另重要區別析同古典經濟受數所限主要採用總量析斯密穆勒總量析經濟均衡;新古典期數巨進步且代表批工程員始事經濟研究數使用滲透經濟研究析古典期總量析度新古典邊際析
2. 價值決定價格 是經濟學的理論嗎
經濟學是分流派和學說的,這句話是政治經濟學,尤其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價值規律的一個觀點的表達。
承認價格由價值決定,就是承認商品經濟價值規律,就是承認勞動價值論的基本觀點。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是這句話的正式表述應該:受供求關系的影響,商品的價格圍繞著價值自發上下波動。
這個問題還可以繼續探討,根據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觀點,在剩餘價值理論的基礎上,我們承認當勞動力變成商品,貨幣成為資本,剩餘價值就產生了,一旦認可剩餘價值,也就承認資本家的剝削。當把剩餘價值看作資本家全部墊付資本的產物時,剩餘價值就變為利潤。伴隨資本家競爭牟利,利潤轉化為平均利潤,商品價值轉化為生產價格。
此時,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也就發生了轉變,價格不在圍繞價值上下波動,而是圍繞商品的生產價格上下波動。
而當自由資本主義發展到壟斷資本主義時,少數壟斷組織壟斷生產,生產價格轉變為壟斷價格,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再次變化,價格此時圍繞壟斷價格上下波動。
3. 經濟學的主觀價值論與客觀價值論
此問題很專來業,很復雜,只能簡單回源答,經濟價值無論是主觀價值還是客觀價值都是由多種因素共同決定的。個人主觀價值至少是由四種因素共同組成,這四種因素就是「效用」、慾望、判斷力和道義。其中的「效用」是客觀因素,其它的都是主觀因素。「效用」和慾望的含義已不用多言,主要解釋一下判斷力和道義。判斷力是人認……
本文來自: 中國經濟學教育科研網( http://www.cenet.org.cn) 詳細內容清查看: http://www.cenet.org.cn/article.asp?articleid=39954
4. 馬斯洛 五個需求理論 的社會經濟學價值
這是西方經濟學書上的。市場營銷學也提到了。
馬斯諾需求:
一、生理需要。這是人的本能,是與生俱來的。比如要吃,要穿,要有性伴侶,要通過生育來延長自己的生命,等等。這是人生存的最基本需求。
二、安全需要。為了自身不受到損害而對安全問題所表現出來的慾望和要求。
三、與人交流的需要。人不可能只獨處,必須要與他人交往,要交流情感、要交換物質,這就產生了交流的需求。為滿足這一需要,於是就出現了交流的手段和交流的方法與形式。
四、受人尊重的需要。和前三種相比,這已經屬於較高層次了。這就是人的自尊心、人格尊嚴、社會地位等方面的不同需求了。
五、實現自我價值的需要。這是最高層次的需求。
5. 經濟學為什麼研究價值理論
新古典沒有價值理論,只有相對價格理論。在新古典的理論中不認為存在「價值」這個東西,只有滿足人的物慾的優先次序問研究,即如果研究如優配置資源。邊際效用論,實際上是指物對人滿足的次序關系。如:效用在新古典經濟學中被定義為:人對物有用性的滿足,當人們最不迫切的慾望每滿足一次時邊際效用遞減。因此只有效用論或者邊際效用論的說法,所謂效用價值論,邊際效用價值論,那是媒體宣傳的產物。邊際效用論實際上代表的是物對人關系的關系,研究的是如何最優配置資源,邏輯上沒有一點問題,要最優配置資源就得按邊際效用理論的原則來配置。但問題是邊際效用理論中那些變數,是市場經濟(資本主義)追求的變數么?一個典型的例子,在資本主義中找錢的目的就是為了找的錢,而不是按偏好選擇實物。另外最致命的正是「劍橋資本爭論」的內容,它對新古典理論是致命的,那就是異質物加總的駁論。1953年,羅賓遜提出了在總量生產函數中那些異質的資本品如何加總的問題。1960年,斯拉法在著名的《用商品生產商品》一書中採用兩個部門(多部門)模型證明,新古典生產函數只能用在單一產品模型中,一旦用於兩個部門(多部門)模型,由生產函數所推論出來的新古典理論的所有基本定理就都不成立了,「劍橋資本爭論」的內容對新古典理論來說是致命的,到不是說它邏輯不正確,而是它邏輯的實用性,特別是聯繫到多個產品部門時出現嚴重的邏輯駁論,它到底是不是用來解釋市場經濟(資本主義)的,是不是資本主義追求的變數。異質物加總的駁論舉一個例子,更方便好懂,如:1930年凱恩斯在《貨幣論》中異質所謂GDP的含義,1930年,凱恩斯在《貨幣論》一書中針對這種國民收入的統計含義提出疑問,GDP統計中的各種產品是異質的,怎麼可以加總在一起表示實物產出呢?實際上,這種加總和指數問題在理論上是有確定的結論的,即只能是單一產品或穩定狀態增長(即所有的產品按同樣的比例增長)。比如說有蘋果和梨兩種產品,如果它們的增長率都是10%,可以確定的說產出的增長率是10%;但如果蘋果的增長率是15%和梨的增長率是5%,我們是不可能得到一個確定的指數的。這一問題實際上很容易理解,比如對於我們現實生活的異質品世界來講,說GDP增長5%,還不如說卡車載重量從5噸增加到10噸更為清楚。也就是說新古典的理論,一涉到到貨幣所計量的原子——即價值的概念就出錯,新古典的壓根就沒有自身的貨幣理論。20世紀80年代,隨著英國劍橋學派一些重要的經濟學家羅賓遜、斯拉伐和卡爾多等人相繼去世,有關劍橋資本理論的爭論似乎也中止了,就整個經濟學界而言,這些經濟學家以及他們的著作似乎從來就沒有存在過。比如,從80年代晚期以來蓬勃發展的經濟增長理論仍然廣泛地應用總量生產函數和邊際生產力論,而對其中包含的邏輯悖論根本未予考慮。一旦他們去世了,再進行這種研究由於對市場經濟意識形態不利,就可能就沒有人給錢了或不能使文章發表,你如果不能在大學里得到職位是不可能進行這種研究的。古典經濟學(政治經濟學)的勞動價值論: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商品在馬克思政治經濟學中的定義是指賣出的勞動產品)也就是說真正的勞動價值論,並不是通常被人們歪曲的所謂「勞動創造價值」的理論。並且「勞動創造價值」、「勞動的價值」等用語在勞動價值論范圍內都是有邏輯錯誤的。(如: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嚴厲批判過「勞動的價值」的用語)勞動價值論是沖著解釋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去的,貨幣(商品)所計量的原子就是價值。與就是說與普通人潛意識默認的價值定義「有用性」是沖突的,正如陽光、空氣有用性,但陽光、空氣沒有價值,也就是其中不包含金錢所計量的原子——價值(交換價值)。當然這與每個人根於社會關系形成的語言習慣中價值的俗約定義相沖突。在馬克思看來物質的「有用性」(使用價值)是物質在那種形態下的客觀存在,不可創造,自然力(人類勞動也是自然力的一部份),只是改變形態引起屬性轉化,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創造。因此勞動僅是價值(交換價值)的唯一源泉,它並不是財富(使用價值)的唯一源泉。如:《資本論》第一卷第一章第二節引用彼得羅.維里的政治經濟學研究,說明使用價值(物質財富)並且存在真正意義上的創造。【「宇宙的一切現象,不論是由人手創造的,還是由物理學的一般規律引起的,都不是真正的新創造,而只是物質的形態變化。結合和分離是人的智慧在分析再生產的觀念時一再發現的唯一要素;價值和財富的再生產,如土地、空氣和水在田地上變成穀物,或者昆蟲的分泌物經過人的手變成絲綢,或者一些金屬片被裝配成鍾表,也是這樣。」(彼得羅·維里《政治經濟學研究》1771年初版,載於庫斯托第編《義大利政治經濟學名家文集》現代部分,第15卷第21、22頁)】不僅如此,他在這種改變形態的勞動中還要56經常依靠自然力的幫助。如果價值是一種人類勞動,那麼它代表的就是人支配人行為(勞動)的權力,與具體財富無關。如:產值3000萬,是代表多少架飛機,還是多少條褲子或者多少個妓女的屁股?這根本說不清楚,這也物質的屬性(使用價值)全是異質的。但作為相同的地方,它們都包含了相同的人對人勞動(行為)支配的社會性的時間關系。也就是說價值量多少不涉及具體財富,只涉及人支配人勞動的時間的多少。正如所謂的GDP(生產總值),在勞動價值論者看來,它壓根就是一個邏輯錯誤,因為異質物是不可加總在一起的,加總在一起的只是一個價值量的概念,而價值只能是人支配人勞動(行為)的社會關系,它(所謂的GDP)真正的名稱應該叫做「生產了資本的僱傭勞動總時間之和」。也就是說價值不是物質的有用性(使用價值),或者說某種要素與「使用價值」的轉化率。馬克思認為,商品(貨幣)拜物教的謎,就是把人支配人勞動的社會關系,說成是物質的屬性或者說屬性的轉化率。而資本主義追求的就是金錢,而金錢的多少不涉及具體財富的多少,正如所謂的GDP增長實際上與具體財富無關,只涉及人對人支配的勞動時間的增加。也就是說勞動價值論毫不留情的揭露出市場經濟的金錢游戲。作為與「使用價值」轉化關系的勞動,存在復雜與簡單,異質性與同質性的區別,這樣的勞動是不可計量的;但作用人支配人勞動的社會關系,只要交換成功,它們實際上存在無差別的人支配人的社會屬性。在這里很多人認為價值總量認為與生產效率有關,實際上是無關的。如果說價值是物質使用價值的轉化率,那麼大自然中的自然力對物質的有用性的轉化更復雜,為什麼不包含金錢貨幣(商品)關系?另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現實資本主義中存在壓縮產能,如果價值是某種要素與使用價值轉化的相對關系,或者某種要素與人最大化對與滿足轉化的相對關系,那麼現實中這樣的情況顯然是與使用價值轉化率無關的。並且不是每個人的慾望都能得到滿足,市場只滿足有效需求,「有效需求」的真實含義是「可供交換支配的僱傭勞動時間」,消費實際上是勞動與勞動相互交換的過程。價值既然是一種勞動,那麼剩餘價值實際上就是剩餘勞動支配形式的權力,而利潤是剩餘價值在社會范圍內的轉化,實現形式。在馬克思看來行業或者社會整體利潤與效率(技術)是無關的,馬克思通過平均利潤率為重心的資本積累式競爭,把利潤與效率的關系完全排證,證明它代表的是社會關系。在流行經濟學中市場經濟競爭是以技術為主的競爭,而是馬克思經濟學中,市場經濟的競爭,實際上是以積累為主的形式。對於積累式競爭舉一個例子,如:房價上漲,其它行業也會漲價對抗,當不能漲價對抗時,就會出售一定此領域的資產或者壓縮產量或者產能,而夠買較高利潤率的資產,這樣就會導致以平均利潤率為重心的社會支配秩序的均衡。對於資本家來說,如果積累率低於平均利潤率,那麼資本家隨時都有可能失掉資本家或原有資本的地位。正如20年前幾十萬元都可以成為一個小小的僱傭,而現在購買一套商品房也不夠,這正是積累式競爭的表現。實際上積累式競爭,反映出來的就是資本家不斷的競爭,壓低勞動力價格的過程,只要資本的剝削率不夠高,那麼資本家隨時都有可能失掉資本家地位的風險。正如不同物質生產效率的行業,可以有一樣的利潤率,或者物質生產效率提高較低的行業也可能比物質生產效率更高的行業有更高的利潤率一樣。顯然利潤對於行業來說與效率是物質的,效率只是行業內部的企業分配利潤率的競爭,但資本主義的競爭,顯然不是技術為主的競爭,而是積累主為的競爭。也就是說利潤與效率是無關的,它壓根不是什麼剩餘財富,而是剩餘的勞動時間支配形式的權力,利潤增加,就意味著消費者(勞動者)用的勞動時間去交換,「有效需求」實際上真正的含義是可供交換的勞動時間,當勞動者(消費者)交換遇到生理極限,經濟危機就開始了。也就是說馬克思認為追求利潤及積累式競爭,會造成個人自由的奴役,試想每個人都沒有的自由時間,而為了消費、住房、醫療,不能不用的勞動時間去交換,一份工作不夠就兩份工作,個人不斷的出賣自身的勞動時間,那麼個人的自由何在?因此解決這社會問題的唯一法,就是根除為利潤為生產的社會制度,讓社會為使用,而不是為利潤,不是為價值(交換價值)這種形式錢的游戲而生產。要讓勞動者(消費者)最大化的按需分配自身的勞動時間。正如馬克思所說:「市場經濟(資本主義)追求的不是以使用價值為目的財富,而是以價值(交換價值)為目的的權力。」「由於企業追求的是剩餘價值,而不是使用價值,因此企業造就了階級斗爭。」
6. 在微觀經濟學方面,亞當·斯密的價值論是什麼樣的
在微觀經濟學方面,他的價值論把勞動看成是價值的惟一源泉,並且把每一種商品中所包含的勞動量視為是衡量交換價值的尺度,並以此為基礎,通過考察自然價格和市場價格的關系,分析了競爭約束個人自利行為的作用形式和價格機制配置社會資源的運動過程。
7. 經濟學問題《亞當.斯密二元價值論》
1,勞動價值論認為資源沒有價值; 2,勞動價值論認為資本無權獲取利潤,因此認定任何資本利潤都屬於剩餘價值剝削; 3,勞動價值論屬於靜態價值理論,因此無法直接運用於社會實踐。
8. 從古典經濟學到新古典經濟學,關於價值理論,有哪些著名觀點
科學研究離不開假說,一種假說是所謂「解釋性假設」:即建立一個假說或理論,用來解釋經驗和歷史,即闡釋歷史。但經濟學假說是從大量經驗事實中抽象出來的「公理性」假說,經濟學從這個假說出發,對經驗和現實進行推理性研究。從根本上講,經濟學的任何假設和命題,都必然來源於經驗和事實,但經濟學研究不可能完全從經驗和事實的歸納開始,已有的理論成就,具體說就是符合經驗事實的假設,同樣是經濟理論研究的起點,這就是從具體到抽象,再從抽象到具體的過程。然而,本來作為經驗科學或實證科學的經濟學,一旦以假設作為研究起點,就有可能走進形而上學誤區,即經濟理論的驗證,不是依賴於理論對經驗事實的相符性,而是依賴於自身邏輯的嚴密性。所以,經濟理論的正確性,就取決於假設的正確與否。一種源於事實的科學假設,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都會對經濟學研究起主導作用,例如著名的「經濟人」假設,從古典經濟學到新古典經濟學,一直占據主導地位,然而,任何一種假說或一種假設失去其實證正確性以後,如果不對其進行修改,就會導致整個經濟理論大廈的傾斜。目前,新古典經濟學正面臨這種尷尬和挑戰。英國研究方法論的經濟學家布勞格,一方面認為新古典主義是把真實的正確前提或假說作為基礎的學科,另一方面批評新古典主義未能將實證原則貫徹始終。他指出:「現代經濟學的主要弱點在於不願使它所產生的一些理論包含一種可以明顯地被駁倒的結論,隨後又普遍地不願把這種結論同事實相對照"。美國經濟學家艾克納,批評新古典經濟學從一開始就養成「一種幾乎是不可更改的演繹推理的偏好」,過分強調完全公式化理論體系的發展,而缺乏足夠的行為假設和前提條件等的經驗基礎。美國經濟史學家諾思進一步從兩個方面對新古典經濟學提出批評:一方面,新古典經濟理論沒有時間概念,它所研究的是某一時點的資源配置;另一方面,沒有交易費用概念,沒有制度分析。究其根源,就在於缺乏歷史感。不論證實還是證偽,都是經濟學發展的形式,經濟學要不斷發展,就必須始終保持一個開放體系,這種開放也包括對經濟史的開放,就是要不斷接受經濟史經驗與事實的證實與證偽。在經濟學發展的常態階段,經濟史不斷為經濟理論提供實證材料,支持經濟理論的各個假設和命題,使經濟理論不斷完善和發展。然而,證實的方法,只能導致經濟科學在量上的積累,而不能導致質上的革命,不僅如此,當經濟學形成固定範式以後,還會出現排斥新理論、新方法的保守傾向。這個時期,經濟科學面臨的主要任務是創新和革命,經濟學創新任務的提出,是由於現實經濟生活中,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現有理論所不能解釋的現象。然而,這種情況還不足以推翻現有經濟理論,所以經濟學可以求助於經濟史。經濟學方法的證偽主義出現,一方面是受了科學哲學中證偽主義的影響,但更重要的還是經濟學的解釋力和預測力受到現實經濟的挑戰,導致原有信條的危機。此外,經濟學的證偽之風,還來自經濟史學的進展。例如,新古典主義經濟增長模型,主要通過各種物質要素的變化來說明生產率的變化和經濟增長,而未考慮制度對經濟增長的影響,認為在技術要素不變的情況下,不可能實現經濟增長。但美國經濟史學家諾思,通過對16--18世紀國際貿易史的研究考察,證明在這個期間,航海技術並沒有發生變化,但世界貿易量卻大大增長了,其主要原因在於國際貿易體制更為合理,運輸航線更加安全,從而降低了海洋運輸成本,最終使得海洋運輸生產率大大提高。諾思的貢獻不僅在於證實了新制度經濟學的有關命題,而且是對古典增長理論的一次重大證偽。作為經濟史學,前提假設一方面來源於歷史學家和經濟史家的哲學見解,另一方面直接來源於經濟學理論。古典經濟學和新古典經濟學的基本假設就是「經濟人」假設。歷史哲學也認為,歷史學家是根據「人性中的可能」來判斷過去的歷史,歷史學中的普遍命題和假設都來源於歷史學家對人性所作的基本判斷,但不同的是,在經濟學中「經濟人」被認為是萬古不變的普遍人性,而歷史學中的人性假設,卻不是一個不變的常數,而是「以最顯著的方式隨著每一個時代而在變化著」的。這種觀點事實上要比經濟學中的「經濟人」假設客觀得多,產生這種區別的根本原因,就在於有無歷史感。古典經濟學和新古典經濟學將他們所考察的經濟世界,看作永恆不變的世界,因而人的本性及其行為也是不變的。但作為經濟史學,它考察的是一個變化著的經濟世界,人性假設也不可能永恆不變,如果經濟史也如同經濟學一樣,從不變的人性出發,就不可能區別不同的歷史時代。所以,從經濟學提供的前提假設出發研究經濟史,絕不是要從這種假設反推出一個符合經濟理論的經濟史,正如我們不能從「義利論」還原出一個「君子國」一樣。
9. 經濟學的主要理論是什麼
本質不科學。 均衡價格理論是阿弗理德·馬歇爾經濟學的核心和基礎.也是供求論與生產費用論、邊際費用論的混合體。馬歇爾的均衡價格理論,主要集中在他1890年出版的《經濟學原理》—一書中。 馬歇爾把均衡價格理論當作他的價值論。所謂均衡價格就是把價值看成是供求達到均衡所決定的價格。由於他把價格當作價值,所以他以流通中的供求關系說明價值的形成。因此.他對價值的分析實際亡是對價格的分析。他在分析中吸收了生產費用論韌邊際效用論,用前者說明供給變動的規律,聞後者說明需求變動的規律。因而,馬歇爾的均衡價格理論包括三方面的內容:第一,需求價格和需求規律。馬歇爾運用邊際效用論,說明「需求價格」就是消費者對於『—定數量商品所願意支付的價格,從而把需求轉化為「需求價格」,把「邊際效用遞減規律」轉化為「邊際需求價格遞減規律」,由此得出一個「一般需求規律」:「需求的數量是隨著價格的下跌而增加,隨著價格的上漲而減少。」第二,供給價格和供給規律。馬歇爾運用生產費用論;說明「供給價格」是生產者(賣者)對自己提供的一定數量商品所願意接受的價格。這種供給價格是由「生產的貨幣成本」(他簡稱生產費用)決定的。由此得出他的「供給規律」:就是供給與需求相反,價格高則供給多,價格低則供給少。第三,均衡價格的形成。馬歇爾是從需求價格和供給價格的關系中,得出他所謂的均衡價格。他說:「當供求均衡時,一個單位時間內所生產的商品量可以叫做均衡產量,它的售價可以叫做均衡價格。」 總的來說,馬歇爾的均衡價格理論指出了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中的一些現象問題,然而其本質是不科學的。馬歇爾用「價格」偷換「價值」的概念、否定勞動創造價值,其錯誤是十分明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