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區域經濟學 郝壽義 簡答論述題
區域經濟學是經濟學與地理學交叉而形成的應用經濟學。空間經濟學一詞常作為區域經濟學的同義詞。當區域經濟學的課題特別涉及到城鎮時,則使用城市經濟學一詞。
區域經濟學是從經濟學角度研究區域經濟發展與區域關系協調的科學。 其與區位理論既有聯系,也存在區別。區域經濟學是經濟學(一級學科)下的應用經濟(二級學科)下的一個三級學科。
關於區域經濟的研究對象尚未形成統一的觀點,具有代表性的觀點主要有:
(1)區域經濟學是研究特定地理范圍的經濟學,它與一般經濟學並無什麼差別,只是其研究范圍是區域而不是國家,持此種觀點的多為初學者。
(2)研究人類經濟活動的地理分布和空間組織規律,所以又將其稱為空間經濟學,持這種觀點的代表人物有諾斯、里查森、胡佛等。
(3)研究區域的主要問題,持這種觀點的代表人物有諾斯、里查森、胡佛等艾薩德(被譽為西方區域經濟學的創始人)、周起業和劉再興等。
(4)研究區際差異和聯系,持此種觀點的代表人物主要是杜貝。
(5)研究區域與經濟相互作用規律和相互關系,持此種觀點的代表人物是張敦富。
(6)從宏觀角度研究國內不同區域經濟發展及其相關關系的決策性科學,持此種觀點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陳棟生、李京文、郝壽義和安虎森等。
B. 電大幼兒園科學教育專題:簡答題:區角科學教育活動的組織指導要做哪些
在孩子的世界裡,他們永遠都是充滿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正因為這樣,他們除了好奇、好問、好探索,關心許多「科學問題」外,還是一個勇敢的大膽實踐者,一個通過直接經驗來認識事物的人。
那麼什麼樣的科學活動才能充分發揮出幼兒這一特點,使其更好的認識「科學」呢?在幼兒園的科學教育活動中,老師們常常會苦惱怎樣把深奧的科學知識給幼兒講清楚,害怕幼兒在實驗中的失敗而影響實驗的結果……其實幼兒園的科學活動並不是我們想的這么復雜。在國外,就倡導一種叫「科學游戲論」的觀點。科學家邁克爾·謝爾曼提出:「讓科學普及化,成為生活的一部分。科學就像玩游戲一樣,一旦你學會了游戲規則,就可以和你的孩子一起同樂,除此之外,科學還教我們對事物有『想法』,更教我們對事物如何『思考』」。事實上,科學就像我們玩游戲一樣,而孩子,又是天生的游戲家。他們是在游戲中體驗、發現、探究。
新《綱要》中也強調了「幼兒科學教育是科學啟蒙教育,重在激發幼兒的認識興趣和探究慾望。科學教育應來源於生活,在生活中取材,促進兒童探究能力的培養」。科學教育的價值取向不再是注重靜態知識的傳遞,而是注重兒童的情感態度和兒童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與他人及環境的積極交流與和諧相處。對於幼兒的各種疑問和問題,教師應充分調動幼兒的情緒引導幼兒通過運用各種感官,積極地觀察、操作和實驗,對探究的結果進行推理,得出結論,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並與同伴進行交流。可見,新《綱要》更注重幼兒在科學活動中創造能力、創新意識的培養,並強調了方法比知識更重要。其實科學教育的核心就是教會兒童運用科學方法進行探究發現。
那麼如何將科學方法用於我們的生活中,把科學變成好玩的游戲,培養兒童創新精神?正是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所要努力去研究和探索的問題。
一、「趣」中學
「興趣是最好的啟蒙教師」,是促進孩子智能發展的原動力,這個動力引導幼兒去體驗發現的快樂,促進積極思考。激發幼兒發現問題的興趣,也是幼兒進行思維的起點。營造良好的環境氛圍,培養幼兒對科技活動的興趣,是科技活動開展的基本條件。幼兒只有有了心理上的安全感,有了興趣才有可能進入最佳狀態,順利進行科技活動,並在活動中迸發出更多的能量和智慧。為了能激發幼兒探究的興趣,調動幼兒的多種感官,促進他們主動地去觀察事物的細微變化。我在科學活動中注重了寓教於樂,充分體現活動的趣味性。比如在活動的開始前,我通常通過出示圖片、木偶,通過講故事,通過變小魔術等方式,激發幼兒學習和探索的興趣。
同時在活動中我還多用「你能行」、「讓我們一起試試」、「你想用什麼辦法?」、「你換一種方法或材料再試一試」等鼓勵啟發的語言,引導幼兒多次的探索發現有趣的科學現象。教師只有善於運用語言、行為、態度、表情、眼神等為幼兒營造良好的環境氛圍,以此來鼓勵幼兒參與探究的興趣。例如當教師觀察到幼兒在活動中的興趣點時,及時有(jy135幼兒教育 www.jy135.com)序列地提供趣味化、游戲化,寓含教育價值的材料,同時不斷關注材料是否能持續影響孩子進一步進行探索的興趣。「問題箱」就是我為了解孩子們的真正需要所設計的,可以不斷地收集到孩子們感興趣的事及遇到的困惑,將這些信息成為我進行科學教育活動的起點,順應和支持幼兒的探索。力求從多方面、多角度充分調動幼兒思維的積極性,激發幼兒的創造興趣,促進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二、「看」中學
幼兒正處在生長發育的關鍵期,對什麼事情都想看一看、摸一摸、試一試,有強烈的求知慾。觀察力是人們選擇接受客觀信息的能力。而幼兒是否具有良好的觀察事物的能力,直接影響他們所進行的活動的好壞。達爾文曾說過:「我既沒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沒有過人的機智,只是在察覺那些稍縱即逝的事物,並對其進行精細觀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眾人之上。」所以,我們要讓幼兒在各方面進行觀察,在觀察中增長科學知識,在觀察中發展幼兒的多元智能。
面對教室里的環境,我們為了給幼兒的觀察創造條件,我們在每一個科學主題活動中,都變換不同的環境。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從而引起他們的觀察興趣。例如在認識植物這個主題活動中,我們在牆壁上布置了許多植物的圖片,有表現整體形態的,還有表現細節部分的,內容包括廣泛。在自然角內放置了多種不同種類和形態的花卉植物。讓他們周圍充滿了可供觀察的素材。從平面的到立體的,讓幼兒從植物的根、莖、葉、花、果多方面進行觀察。在不同的主題活動中,我們在科學角投放的操作材料也不同。如認識磁鐵的活動中,我們放置了和磁鐵有關的各種物品,有磁鐵、電磁鐵和各種鐵製品,以及作對比實驗用的木塊、紙片、布頭、塑料等等。在環境的觀察中,我們還特別重視孩子的興趣,對他們喜歡的一些圖片或者實驗操作材料,在主題活動結束後,仍然保留在牆壁上或科學角內。以滿足他們的觀察需要。而在同時,我們繼續投放新的活動材料,保證了每個幼兒都有足夠的觀察機會。在認識植物的活動中,我們同時在水裡和土裡都種下了黃豆,請幼兒作對比觀察。在觀察中,幼兒發現水裡的豆子先發芽,而種在土裡的黃豆則在澆過幾次水以後,才長出葉子,孩子們還發現水裡長出黃豆的莖是細細的,而長在土裡的則是粗的,葉子也更綠一點。通過對比觀察,不僅使幼兒充分了解相同(不同)的物體在不同(相同)的條件下有著不同的表現形態。而且能使幼兒更快的掌握知識內容,並保持他們的好奇心。
C. 為什麼壟斷廠商的定價總是在富有彈性區域,西方經濟學簡答題
因為壟斷企業的目標是追求利潤最大化,一定要滿足MR=MC的利潤最大化原則版。又因權為邊際成本總是大於零的,所以壟斷企業利潤最大化時的邊際收益也一定為正。
當邊際收益為正時對應的需求價格彈性大於1,即需求曲線富有彈性。所以說壟斷企業的產量應該在需求曲線富有彈性的區域。
D. 為什麼壟斷廠商的定價總是在富有彈性區域,西方經濟學簡答題
因為壟斷企業的目標是追求利潤最大化,一定要滿足MR=MC的利潤最大化原則。又因為回邊際成本總答是大於零的,所以壟斷企業利潤最大化時的邊際收益也一定為正。
當邊際收益為正時對應的需求價格彈性大於1,即需求曲線富有彈性。所以說壟斷企業的產量應該在需求曲線富有彈性的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