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薩繆爾森的《經濟學》與曼昆的《經濟學原理》,哪本書更好
這兩者很難說是好誰差的。薩繆爾森的是經典,畢竟出了十多個版本了,經過專現在的版本,同樣也加屬入了很多案列,而曼昆則是以案例,生動來著稱的。如果你想學好的話,這兩本任選其一都可,關鍵看你自己,而不在於這兩本書選哪一本。
然後你可以看下中級的教程,微觀的選平狄克,宏觀的選曼昆的。
其他的經濟學基礎不需要看了,倒是可以看看結合實際分析的書。比如什麼《牛奶可樂經濟學》《經濟學家茶座》等等,你也可以自己根據書中的例子用你學到的知識來分析。
❷ 曼昆《經濟學原理》與薩繆爾森《經濟學》的區別
1、主要特點:
曼昆的《經濟學原理》看上去更加行文簡單、說理淺顯,即便完全沒有接觸過經濟學的人也可以閱讀;
但薩氏《經濟學》全書結構宏偉,字里行間,三言兩語,每有深意,可謂在經濟學中蘊涵著哲學氣息,對經濟學有一個完備的認識框架。
1、曼昆的《經濟學原理》對經濟學中的三大部分——政治經濟學、部門經濟學、技術經濟學都有專門的論述,讀過這本書的人都看到他從宏觀經濟學到微觀經濟學,從生產到消費,從經濟思想史到經濟制度都比前人有新的創見。
這部著作在內容、形式的安排上也可謂匠心獨具,他在每一章的開頭加上歷代名人的警句,言簡意賅地概括全章的主題,使讀者不像是在啃枯燥的理論書,而是在讀一部有文學色彩的史書。
2、薩氏《經濟學》全書總共34章,前23章是微觀部分,後11章是宏觀部分,該書第一章提出了經濟學的十大原理,以此作為全書的中心。在全書中,曼昆盡可能地經常回到應用與政策方面的問題上,大多數的章節也包括了如何應用經濟學原理的案例研究。
❸ 薩繆爾森的著作《經濟學》哪個版本以及誰譯的最好
您好!
最新版肯定最好,因為新版是薩繆爾森教授自己根據新時代的經濟新潮流重新修訂的,自然比以前更好。
全稱就是《經濟學》,高鴻業教授譯的是較老的版本,較新的版本都是蕭琛及其弟子們翻譯的。建議您去北京王府井圖書大廈,我就是在那兒的一樓買的,18版表面是棕顏色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您有所幫助,謝謝!
❹ 薩繆爾森的第16版《經濟學》是不是比後來17.18版的更經典
嗯,因為英文版的教材翻譯到中文後因為不同的翻譯者會出不同的版本,所以不是最新的最好,而是翻譯的最貼切最好。
❺ 曼昆經濟學原理與薩繆爾森的經濟學什麼大的區別和聯系!!!
曼昆的《經濟學原理》最簡單通俗。薩氏的《經濟學》已有十八版,絕對經典,曼昆的《經濟學原理》、薩繆爾森的《經濟學》以及他的學生斯蒂格利茨的《經濟學》則在當今中國影響最大。
之所以影響大,三本書的原因卻又不盡相同。曼昆的作品顯然是得益於新聞媒體的推廣——哈佛高才生、年輕有為、140萬美元的出版費創下經濟學教材吉尼斯世界紀錄。而到斯蒂格利茨2001年獲得諾貝爾獎之後,他的《經濟學》才得以迅速傳播。薩繆爾森的《經濟學》能夠18次再版,則完全是靠它內容的絕對經典。正如1948年時任《財富》雜志編輯的哈佛大學教授約翰·肯尼思·加爾布雷斯為第一版所作的書評中所寫的:「下一代人將跟隨薩繆爾森來學習經濟學。」
在我上大學之初,正值薩繆爾森《經濟學》第14版在中國風靡。不過,我所在的學校推銷自己的院編教材給學生們用,結果,學生們盡管不懂經濟究竟為何物,但還是對沒有機會在課堂上受教這本經典《經濟學》而憤憤不平。後來,為了彌補這種「制度上的落後」,許多人都私下裡買了這本經典教材,熟讀之後才發現經典與糟粕之間到底有多大的橫溝。記得畢業收拾行囊時,我看到一位仁兄把薩氏的著作小心翼翼地收到包里,而那本院編教材卻可憐地躺在收廢紙老頭的板車上「暴屍街頭」。
作為新古典學派的代表人物,把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結合在一起是薩繆爾森的首創。薩繆爾森是在其教科書中首先以凱恩斯的就業理論與財政政策為重點,配合以傳統的價值與分配理論而取得成功的第一人,這種結構現已成為各家編寫經濟學教科書的標准模式。
這本書另一個值得稱道的地方就是,它強調內容的深入淺出。薩繆爾森在該書第一版序言開頭的一句話中指出,「本書主要是為那些把經濟學作為綜合教育一部分的讀者寫的。」薩繆爾森雖然是一位著名的數理經濟學家,但為了使未接觸過經濟學的讀者易於理解吸收這本教科書的內容,他不使用數學模型。
當然,曼昆的《經濟學原理》看上去更加行文簡單、說理淺顯,極便利完全沒有接觸過經濟學的人閱讀。但薩氏《經濟學》全書結構宏偉,字里行間,三言兩語,每有深意,可謂在經濟學中蘊涵著哲學氣息。讀完此書,讀者可以對經濟學有一個完備的認識框架。而且學之愈深,愈知此框架之重要。
盡管如此,隨著時代的變遷,薩繆爾森的教科書還是暴露了它的局限性,也遭致了許多的批評。薩繆爾森也意識到了自己的理論內容需要及時修正。例如第13版發行時,薩繆爾森深感美國儲蓄率已經過低,開始提請人們關注儲蓄水平和經濟增長之間存有密切的關系。時至今日,我們也看到了這本經典經濟學著作在以幾乎每3年一版方式來保持它的新鮮性。
不過,即使時事無常,薩繆爾森也極其強調經濟學的核心理論,他認為,「支持整個經濟學的還是一些基本概念」,如稀缺、效率、貿易收益和比較優勢原則,決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減少自身的重要,因為那就是所謂的經典。
❻ 學經濟的來!!!斯蒂格利茨和薩繆爾森《經濟學》哪個好求建議
首先有一顆學習的心是很好的。
1、從難度和深度來說:經濟學的難度是用數學衡量的,而國外經濟系本科生需要讀初級和中級經濟學,這兩位的書都屬於初級經濟學的范疇,完全用不上什麼微積分和線性代數;國內很多教材的難度與之相當。這兩本書看著很厚,其實都是案例,論深度和難度而言遠不及國內的高鴻業、尹伯成編的書。所以妹子你要選深度就選錯了。
2、從框架來看:薩繆爾森沿用自創的新古典綜合的框架,宏微觀依然是互為獨立前提的(即微觀資源充分利用條件下的資源配置問題、宏觀研究資源配置帕累托最優下資源利用問題),內容雖新,但這一框架未免過時;格利茨的經濟學教科書則使用新凱恩斯的框架,試圖融合宏微觀經濟學為一體,加上斯蒂格利茨本人是研究信息經濟學得獎的,所以此書在信息經濟學有獨到見解。
3、從兩本書比較而言:這兩本書雖然難度不大,但是由於你本人才一年級,沒有必要修到中級經濟學,這時候打下案例分析的基礎,培養經濟學感覺才最為重要;加上大一學業很重,在做更多的經濟數學題目沒有必要,所以你可以當這兩本書作為課外書閱讀。
此處我推薦薩繆爾森的。薩繆爾森的教科書是最為權威、出色、暢銷的。
(1)薩老本人賣書養活家裡6個孩子,還請專人負責他出書版權事宜,坐飛機也是頭等艙,可見其暢銷程度。本人收藏了18版中英兩本。
(2)薩老是麻省理工經濟學系的奠基人之一,除了本人獲得諾獎外,還有美國總統發的獎(僅4位經濟學家獲得),座下7位弟子問鼎諾獎,斯蒂格利茨僅僅是他其中一位獲得諾獎的弟子。以後你會發現,基本上所有的經濟學(包括投資學、金融學、國際經濟)暢銷教科書都是他的學生、朋友、同學寫的,所以建議你還是看師傅寫的好。
(3)薩老的研究領域遍布整個經濟學科,因此從他的書里你可以大開眼界,而且他的評價從不帶個人色彩,比較客觀。
4、如果你的「簡略」是從廣度出發的話,你只要拿起任何一本外國的初級經濟學教科書,都可以受益匪淺,因為他們喜歡給低年級學生進行案例教學,所以薩繆爾森、斯蒂格利茨、曼昆都不錯。
5、如果要純粹數學深度建議看以下中級經濟學教材:
微觀:平狄克(mba水準)、范里安(本科3、4年級水準,哈佛、mit指定用書)、尼科爾森(北大考研指定書);這里從左到右代表深淺程度,嗯,如你所見,這幾位都是麻省理工的畢業生。
宏觀:曼昆、布蘭查德、伯南克(美聯儲前主席)、巴羅,前三位也是mit的畢業生。
6、如果你要做中級經濟學的習題,建議做尹伯成的綠皮書。
希望你有所收獲!!
❼ 薩繆爾森《經濟學》的內容體系是什麼,用目錄簡明扼要的概括下
薩繆爾森《經濟學》目錄:
前言
第1章 經濟學基礎知識
【學習精要】
【習題解析】
【補充訓練】
第1章附錄 如何看圖
【學習精要】
【習題解析】
【補充訓練】
第2章 現代經濟中的市場與政府
【學習精要】
【習題解析】
【補充訓練】
第3章 供給與需求的基本原理
【學習精要】
【習題解析】
【補充訓練】
第4章 供給和需求的應用
【學習精要】
【習題解析】
【補充訓練】
第5章 需求和消費者行為
【學習精要】
【習題解析】
【補充訓練】
第5章附錄 消費均衡的幾何分析
【學習精要】
【習題解析】
【補充訓練】
第6章 生產和企業組織
【學習精要】
【習題解析】
【補充訓練】
第7章 成本分析
【學習精要】
【習題解析】
【補充訓練】
第7章附錄 生產、成本理論和企業決策
【學習精要】
【習題解析】
【補充訓練】
第8章 完全競爭市場分析
【學習精要】
【習題解析】
【補充訓練】
第9章 不完全競爭及其極端形式——壟斷
【學習精要】
【習題解析】
【補充訓練】
第10章 寡頭和壟斷競爭
【學習精要】
【習題解析】
【補充訓練】
第11章 不確定性和博弈論
【學習精要】
【習題解析】
【補充訓練】
第12章 市場如何決定收入
【學習精要】
【習題解析】
【補充訓練】
第13章 勞動市場
【學習精要】
【習題解析】
【補充訓練】
第14章 土地和資本
【學習精要】
【習題解析】
【補充訓練】
第14章附錄 市場和經濟效率
【學習精要】
【習題解析】
【補充訓練】
第15章 比較優勢和貿易保護主義
【學習精要】
【習題解析】
【補充訓練】
第16章 政府稅收和支出
【學習精要】
【習題解析】
【補充訓練】
第17章 促進市場更富效率
【學習精要】
【習題解析】
【補充訓練】
第18章 環境保護
【學習精要】
【習題解析】
【補充訓練】
第19章 效率與公平:重大權衡
【學習精要】
【習題解析】
【補充訓練】
第20章 宏觀經濟學概述
【學習精要】
【習題解析】
【補充訓練】
第20章附錄 宏觀經濟數據
【學習精要】
【習題解析】
【補充訓練】
第21章 經濟活動的衡量
【學習精要】
【習題解析】
【補充訓練】
第22章 消費與投資
【學習精要】
【習題解析】
【補充訓練】
第23章 商業周期波動和總需求理論
【學習精要】
【習題解析】
【補充訓練】
第24章 乘數模型
【學習精要】
【習題解析】
【補充訓練】
第25章 金融市場和貨幣的特殊形態
【學習精要】
【習題解析】
【補充訓練】
第26章 中央銀行與貨幣政策
【學習精要】
【習題解析】
【補充訓練】
第27章 經濟增長的進程
【學習精要】
【習題解析】
【補充訓練】
第28章 經濟發展的挑戰
【學習精要】
【習題解析】
【補充訓練】
第29章 匯率與國際金融體系
【學習精要】
【習題解析】
【補充訓練】
第30章 開放經濟的宏觀經濟學
【學習精要】
【習題解析】
【補充訓練】
第31章 失業與總供給的基礎
【學習精要】
【習題解析】
【補充訓練】
第32章 保持價格穩定
【學習精要】
【習題解析】
【補充訓練】
第33章 宏觀經濟學流派及其論戰
【學習精要】
【習題解析】
【補充訓練】
第34章 經濟增長與經濟穩定的政策
【學習精要】
【習題解析】
【補充訓練】
附錄 知識點列表
❽ (美)保羅﹒薩繆爾森的經濟學txt下載
沒找到txt格式的,為你找到了以下鏈接,希望能幫到你。可以的話請採納哦。
經濟學(第19版)英文版 (美)保羅·薩繆爾森.pdf
http://vdisk.weibo.com/s/uIHi80Yl7d2Se
[經濟學](第18版).(美)保羅·薩繆爾森、威廉·諾德...
http://vdisk.weibo.com/s/BSsg97c1rFZVi?from=page_100505_profile&wvr=6
❾ 曼昆的《經濟學原理》與薩繆爾森的《經濟學》
這兩本書我都讀過,不過我推薦曼昆的《經濟學原理》 因為自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經濟學有了重大發展,這就使越來越多的經濟學家把經濟學作為一門科學來看待。曼昆的《經濟學原理》正反映了這種趨勢,曼昆認為:「科學的本質是科學方法——冷靜地建立並檢驗有關世界如何運行的各種理論,這種方法適用於研究一國經濟,就像適用於研究地心引力或生物進化一樣。」可見,曼昆完全是從科學的角度來考慮經濟學的作用,正是他這種嚴謹的治學態度才有了我們今天為之傾倒的《經濟學原理》。這本書創造了兩次吉尼斯世界記錄:一是本書還沒有完稿時,出版商就出價140萬美元買下版權,從而創下經濟學著作賣價的吉尼斯世界紀錄;二是本書一出版便很快風行美國,出版僅3個月就被300多所大學採用作為教材,其英文版發行量在1998年出版當年就高達20萬冊,成為世界上首版最成功的經濟學教材,其暢銷速度與暢銷數量又創下吉尼斯世界紀錄。 這個書中還包括 經濟的十大原理 而薩繆爾森的《經濟學》只是單純的講了他理解經濟學 所以我隆重的推薦曼昆的《經濟學原理》 以上是我對您問題的回答 如還有什麼不懂可以加我QQ QQ——604819308 希望您能採納我的回答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