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之間的關系
西方經濟學當然是包含在經濟學之中啦,西方經濟學更注重模型的建立與推導
『貳』 西方經濟學各流派關系
建議你買這本書
《西方經濟學流派》的目錄信息
目 錄 第一章緒論 一. 西方經濟學的主要思潮與流派 二. 科學認識和對待西方經濟學的不同流派 第二章理論的革命——凱恩斯主義 一. 凱恩斯主義的產生和發展 1. 凱恩斯主義產生的歷史背景 2. 「凱恩斯革命」的實質 3. 凱恩斯主義經濟學的發展 二. 凱恩斯主義經濟學的主要理論 1. 凱恩斯的主要經濟理論 2. 新古典綜合派的主要理論 3. 新劍橋學派的經濟理論 4. 新凱恩斯主義的主要理論 三. 凱恩斯主義經濟學派的政策主張 1. 凱恩斯的政策主張 2. 新古典綜合派的政策主張 3. 新劍橋學派的政策主張 4. 新凱恩斯主義的政策主張 四. 凱恩斯主義與中國經濟的改革和發展 1. 現實的選擇——如何對待凱恩斯主義 2. 歷史的回顧——凱恩斯主義對中國經濟轉型的影響 3. 實踐的總結——立足國情, 靈活運用 第三章自由的復甦——現代貨幣主義 一. 貨幣主義的產生和發展 1. 貨幣主義產生和發展的歷史背景 2. 貨幣主義的思想淵源 二. 貨幣主義的主要理論 1. 現代貨幣數量論 2. 名義收入貨幣理論 3. 通貨膨脹理論 4. 失業理論 5. 貨幣主義與理性預期學派 三. 貨幣主義的經濟政策 1. 主張實行「單一規則」的貨幣政策 2. 提倡「收入指數化」的政策 3. 負所得稅政策 4. 就業政策 5. 取消固定匯率制, 實行浮動匯率制 四. 貨幣主義與中國經濟的改革和發展 1. 有效的嘗試——貨幣主義理論在中國經濟改革和 發展中的運用 2. 積極的影響——貨幣主義與中國的貨幣政策 第四章短暫的影響——供給學派 一. 供給學派的形成和主要代表人物 1. 供給學派的形成 2. 供給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二. 供給學派的經濟理論 1. 減稅理論 2. 經濟發展理論 3. 就業理論 4. 通貨膨脹理論 三. 供給學派的經濟政策主張及其實踐 1. 供給管理政策 2. 反對國家干預的政策 3. 財政政策 4. 貨幣政策 5. 供給學派的政策實踐 四. 供給學派與中國經濟改革和發展 1. 供給與需求——該選擇哪一個 2. 減稅是否能真正地刺激經濟增長 3. 增加儲蓄是罪惡還是美德 第五章觀念的兼容——弗萊堡學派 一. 弗萊堡學派的形成和主要代表人物 1. 弗萊堡學派的形成 2. 弗萊堡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二. 弗萊堡學派的經濟理論 1. 經濟秩序與「理想類型」 2. 競爭秩序理論 3. 社會市場經濟理論 三. 社會市場經濟的主要政策 1. 促進競爭的政策 2. 政府幹預的政策 3. 社會平衡的政策 四. 弗萊堡學派與中國經濟改革和發展 1. 弗萊堡學派經濟理論的基本特點 2. 正確處理市場與政府的關系是中國經濟改革的核 心問題 第六章極端的自由——倫敦學派 一. 倫敦學派的產生和主要代表人物 1. 倫敦學派產生的背景 2. 倫敦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二. 倫敦學派的主要經濟思想 1. 坎南的基本經濟思想 2. 羅賓斯的方法論和基本經濟思想 3. 哈耶克的方法論和基本經濟思想 三. 倫敦學派與中國經濟改革和發展 1. 極端思想中的合理成分 2. 正確處理好市場與國家. 自由與干預的關系 第七章分析的創新——新制度經濟學 一. 制度分析的興起與發展 1. 制度分析的興起 2. 制度分析的發展 二. 產權理論 1. 產權的含義 2. 產權的起源 3. 關於產權安排的科斯定理 4. 產權經濟學的發展 三. 交易費用理論 1. 交易費用的定義 2. 交易費用理論的應用 四. 企業理論 1. 科斯的企業理論 2. 阿爾奇安和德姆塞茨的隊生產理論 3. 張五常的企業理論 4. 巴澤爾的企業理論 五. 新制度經濟理論與中國經濟改革和發展 1. 經濟發展中的制度因素 2. 中國經濟改革與發展過程中的制度變革 後記
參考資料:《西方經濟學流派》
『叄』 經濟學本科中的西方經濟學與宏觀微觀經濟學是什麼關系
西方經濟學包括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兩大部分。
微觀經濟學主要研究個體消費者,企業,或者產業的經濟行為及其生產和收入分配。
宏觀經濟學是使用國民收入、經濟整體投資和消費等總體性的統計概念來分析經濟運行規律的一個經濟學領域。是從宏觀研究經濟動態。
這兩者共同組成了西方經濟學理論的大廈。嚴格說西方經濟學的專業中還應包括經濟史。
建議你分別購買《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這樣學的更精一些,如果你是經濟學專業的話,你還應讀讀《國際金融學》、《投資銀行學》和《貨幣銀行學》,可以讓你在專業的路上走的更遠
『肆』 西方經濟學與新制度經濟學有什麼關系
現代西抄方經濟學可分為主襲流經濟學和非主流經濟學。主流經濟學由亞當·斯密發端。西方經濟學是所有經濟學科的基礎,分為宏觀和微觀兩個部分。
制度經濟學只是經濟學的一個方向,是西方經濟學市場理論不斷發展的過程中衍生出來的。制度經濟學是從科斯開始的,科斯想啊,為什麼會有企業存在呢?他認為,企業實際上是市場的一種替代,可以節約交易成本。所謂新制度經濟學(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正如科斯所說,就是用主流經濟學的方法分析制度的經濟學。
通俗點說就是這樣了。很學術化的區別可以找度娘。
『伍』 政治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究竟啥子關系
對於這個問題,我也有點看法,首先想問樓上的朋友個問題,你說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在一定程度上是凱恩斯主義學說的發展,可是要知道-----卡爾*馬克思(1876年),而凱恩斯(1936),我想問問馬克思如何去借鑒凱恩斯,並將其加以延伸呢??
政治經濟學其實並不是人們想像的那樣,是將政治和經濟結合起來的學說,其實它的由來是《獻給國王的政治經濟學》,這是個翻譯上的失誤,准確的翻譯應該是《獻給國王的國家經濟學》,換言之,我們今天看的政治經濟學應該是國家經濟學,它本身不帶有姓資姓社的偏向。
現在來說這個問題,首先我想給你看看經濟學家譜
重農學派和重商學派----亞當*斯密----古典學派(兩個分支,分別是:大衛*李嘉圖、馬爾薩斯)
大衛*李嘉圖又對卡爾*馬克思(社會主義)和約翰穆勒(新古典學派)產生了影響;而約翰穆勒又進一步對瓦爾拉斯、馬歇爾、費雪產生了影響。
之後凱恩斯接受了瓦爾拉斯、馬歇爾和馬爾薩斯的思想產生現代主流經濟學(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西方經濟學);
而卡爾*馬克思則對前蘇聯、東歐和中國產生了巨大影響,並在結合了社會實踐後產生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
在這兩者的共同作用下,現在開始逐步出現了轉軌經濟學。
所以說,這兩者並不是完全獨立的學科,可以說他們都是在受到亞當斯密《國富論》影響下產生的思想,二者不應該算是獨立的學科,因為他們能找到共同點,因為他們的核心研究項目都應該是公平和效率的問題(不論是《資本論》還是《就業、利息貨幣通論》)
『陸』 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有什麼區別沒
西方經濟學的本名是資產階級經濟學,以前認為資產階級都是草的非常時期,沒有學專者敢光明正大地研究屬資產階級,所以將這名字改稱為西方經濟學。還有一個原因是由於在經濟方面有很多研究的結果,很多名著,大多數諾貝爾獎都來自西方,他們研究的問題都是人類的普遍現象,他們的結論建立在完整的發達的市場經濟下的結論,所以稱這西方經濟學.不過,現在中國的經濟學家大都有共識,在適當的時候會取消西方經濟學名字,但現在仍然叫西方經濟學,是由於這些理論很多在西方,首先發現了這些定理,發現了問題,但是不能認為西方經濟學只研究西方經濟學問題。對於這名稱,現在存在兩種主張:主張之一是:去掉「西方」這兩個字,而把它改稱「經濟學」或「現代經濟學」;另一種主張則是:改掉「西方」這兩個字,而恢復它本來的那個名稱,即「資產階級經濟學」。
『柒』 政治經濟學 微觀經濟學 宏觀經濟學 西方經濟學是什麼關系啊
這個問題抄是這樣的:襲
剛有政治學和經濟學的時候,政治學和經濟學本來是一個東西,就叫政治經濟學,後來一個經濟學家馬歇爾寫了一本《經濟學》,正式使用了經濟學的名稱,政治學和經濟學就分家了,經濟學自己有了很多分支,但是其中一派是亞當斯密開始的古典經濟學,以此為鼻祖的經濟學稱為西方經濟學。而馬克思繼承了政治經濟不分家的傳統,現在的政治經濟學,主要指的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另外,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都是西方經濟學的組成部分,微觀主要研究個體(企業或家庭)在市場中的決策,宏觀主要研究國家層面的經濟學問題,如GPA、稅收、利率等等
『捌』 西方經濟學和經濟學原理有什麼區別嗎
西方經濟學和經濟學原理區別:
所謂西方經濟學廣義上指的是區別於中國的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的其他各學派經濟學的總稱。這是改革開放之後中國引進西方主流經濟學思想,但是又強掉由於社會制度不同,中國不能完全照搬其理論的條件下自己創造的一個名詞。通俗地說,現代的西方經濟學就是有馬克思的所謂庸俗經濟學發展而來的,他們之間的本質不同是前者是以邊際效用價值論為基礎的,而後著是以勞動價值論為基礎的。
事實上,西方經濟學在其他國家就稱為經濟學(Economics)。經濟學這個名稱是由Marshall首先使用的,開始於其著名的Priciples of Economics,實際上,這本書的第一版的書名還是稱為Political Economy,在之後的改版中才改為Economics(抱歉,第幾版忘記了),但在這本書中,還是Political Economy和Economics互用的(當然,你要看原版)。在此之前,經濟學(Economics)正式的名稱是政治經濟學(Political Economy),所以,在古典經濟學著作中,書名均冠以政治經濟學Political Economy,而不是經濟學Economics。為了使學生有效地掌握經濟學理論,通常將經濟學理論分為三個層次,即初級、中級和高級,而我們通常說的「經濟學原理」就是指初級課程,在西方一般就是入門課程,主要是為本科一年級的學生提供的,其特點是用事例和圖形來說明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基本上不出現或極少出現數學公式和推倒,比較著名的教材有Samulson和Mankiw的,前者是新古典綜合派的代表,其教材是Marshall之後的第二代教材的代表;後者是New Keynesian學派的代表,其教材廣泛應用於美國的著名高校,可以視為是第三代教材。順便提一下,現在西方一些高校,尤其是美國一些高校也有政治經濟學這個專業,但正式的英文名稱是Political Economics,通常這個專業都放在公共管理學院中,它的研究對象和Politial Economy有著本質的區別。
這個學科也是近十年才興起的,實際上它的前身可以追溯到公共選擇學派,從這上面可以看出,實際上Political Economics就是經濟學的基本原理運用於分析政治市場的運作,而不是研究經濟現象,這個學科在中國被稱為「新政治經濟學」。最後,說明一下宏觀和微觀的關系。在Marshall的Principles of Economics中,講的就是我們現在所謂的「微觀」,「宏觀」的內容不存在,這主要是因為當時的經濟學家秉承Adam Smith的「看不見的手」的觀點,認為市場能夠靠自己的力量達到均衡,同時,當時的市場化還處在比較淺層次的階段,市場本身的缺陷並不十分明顯。但隨這二十世紀初大蕭條的來臨,市場萬能論被打破了,不久,Keynes的《就業、利息與貨幣通論》出版了,這意味著現代意義上的宏觀經濟學理論正式誕生了,他強調的是政府在經濟中的作用,關注的是經濟總量。但同時也給經濟學學科出了一道難題,即個體行為和總體行為如何統一在一個理論框架下。
在這方面,開始階段Samulson最為著名,他將二者融合在一起,寫了一本Principles of Economics,開創了新古典綜合學派,從這個時候開始,經濟學才區分出微觀和宏觀。但在這本教材中,微觀和宏觀的區別還是十分明顯的,後來的經濟學家的一個主要任務就是要為宏觀理論尋找微觀基礎,因為只有這樣,宏觀理論的基礎才會扎實,同時也回應了其他學科對於經濟學自稱為「科學(Science)」的詬病,Mankiw在這方面做了許多開創性的工作,他的許多基本觀點都融合在他的那本Priciples of Economics中。
『玖』 西方經濟學的理論體系是由哪兩部分構成的他們之間的關系怎樣
兩部分: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關系: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都是研究市場經濟活動參與者的行為及其後果的,並主要依靠需求曲線和供給曲線的關系,來決定價格與產量的。
微觀經濟學 : 研究家庭、廠商和市場合理配置經濟資源的科學 。 以單個經濟單位的經濟行為為對象;以資源的合理配置為解決的主要問題;以價格理論為中心理論;以個量分析為方法;其基本假定是市場出清、完全理性、充分信息。
宏觀經濟學: 研究國民經濟的整體運行中充分利用經濟資源的科學。 以國民經濟整體的運行為對象;以資源的充分利用為解決的主要問題;以國民收入決定理論為中心理論;以總量分析為方法,其基本假定為市場失靈、政府有效。
(9)西方經濟學的關系擴展閱讀
經典著作:
1、亞當斯密(英國)《國富論》。斯密此書是現代經濟學的奠基之作,也是最偉大的經濟學著作。他的勞動價值論,分工與專業化是經濟效率之源的理論,「看不見的手」與經濟自由主義理論對經濟學的貢獻堪比牛頓對物理學的貢獻。
3、大衛李嘉圖(英國)《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李嘉圖是倫敦交易所里成功的投機商人,又能在經濟學理論領域做出不朽貢獻。本書中他闡明的比較優勢理論是現代自由貿易政策的理論基礎。這部劃時代的巨著在1817年出版後於1821年重新修訂(第三版)。
4、馬克思(德國)《資本論》。馬克思的剩餘價值理論,人人耳熟能詳,就其概述的經濟學現象對改變世界的力量之大,入選了最重要的經濟學著作。
『拾』 西方經濟學與微觀經濟學有什麼聯系
西方經濟學與微觀經濟學的聯系:西方經濟學是西方的經濟學理論的整體概括,它包括微觀經濟學部分和宏觀經濟學部分。
其中微觀經濟學研究的是單個企業或家庭參與者的行為和後果,而宏觀經濟學研究的是社會總體整個經濟行為及其後果。簡單地說,微觀經濟是靠無形的手(市場)去干預經濟,宏觀經濟靠有形的手(政府)干預經濟。
另外,它們的需求曲線一般都向右下方傾斜,即價格下降,需求量增加;供給曲線會右上方傾斜,即價格上升,供給量增加。
微觀和宏觀經濟學相同之處就是通過需求曲線和價格曲線決定價格和產量。它們有著相同的供求曲線形狀,它們的交點決定價格和產量。
西方經濟學與微觀經濟學的區別:
1、包括的內容不同:
西方經濟學指產生並流行於西方國家的政治經濟學範式,狹義指西方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範式,廣義包括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範式。
微觀經濟學包括的內容相當廣泛,其中主要有:均衡價格理論、消費者行為理論、生產者行為理論(包括生產理論、成本理論和市場均衡理論)、分配理論、一般均衡理論與福利經濟學、市場失靈與微觀經濟政策。
2、研究的方向不同:
西方經濟學的研究方向:特別注重對市場機制的研究,由於西方經濟學特別注重對市場機制的研究,而又有市場經濟學之稱。
微觀經濟學的研究方向:微觀經濟學研究市場中個體的經濟行為,亦即單個家庭、單個廠商和單個市場的經濟行為以及相應的經濟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