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電大政治經濟學小抄

電大政治經濟學小抄

發布時間:2021-01-27 18:25:35

Ⅰ 電大政治經濟學形成性測試1-5答案

任務1
一、單項選擇題(共 20 道試題,共40 分。)
1. 政治經濟學是( D )。
A. 原初的社會科學
B. 政治學與經濟學的交叉
C. 從政治的角度研究經濟學
D. 我國理論經濟學的基礎學科
2. 馬克思政治經濟學具有(D )。
A. 階級性
B. 科學性
C. 實踐性
D. 以上各項都正確
3. 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D )。
A. 政治和經濟
B. 生產力
C. 生產關系
D. 生產方式
4. 生產關系是指(D )。
A. 人與人的社會關系
B. 人與人的自然關系
C. 人與自然的關系
D. 人們在生產過程中結成的社會關系
5. 由抽象到具體是( C)。
A. 由理論到實踐
B. 由一般到特殊
C. 由簡單范疇到復雜范疇
D. 由宏觀到微觀
6. 矛盾分析是為(C )。
A. 調和矛盾
B. 揭示矛盾
C. 解決矛盾
D. 把矛盾雙方對立起來
7. 實證分析是為了說明(D )。
A. 現實是什麼
B. 將來是什麼
C. 過去是什麼
D. 以上各項都包括
8. 政治經濟學是(D )。
A. 社會科學的皇後
B. 馬克思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
C. 一門社會科學
D. 以上各項都包括
9. 經濟學家應該(D )。
A. 認識世界
B. 改造世界
C. 既認識又改造世界
D. 做你認為應該做的事情
10. 學習政治經濟學是為了( A)。
A. 多重目的
B. 掌握知識
C. 獲得必修學分
D. 接受馬克思主義教育
11. 商品的二重性是( C)
A. 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
B. 交換價值和價值
C. 價值和使用價值
D. 費用和效用
12. 商品是(A )。
A. 為交換而生產的勞動產品
B. 具有社會使用價值的物品
C. 具有使用價值的勞動產品
D. 為他人而生產的勞動產品
13. 價值是(C )。
A. 商品生產者之間的關系
B. 交換價值的基礎
C. 調節價格運動的規律
D. 以上各項都正確
14. 勞動二重性是指(D )。
A. 死勞動和活勞動
B. 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
C. 簡單勞動和復雜勞動
D. 以上各項都不正確
15. 勞動生產率與價值量( D)。
A. 成正比
B. 成反比
C. 無關
D. 以上各項都有可能
16. 商品經濟存在的原因是( D)。
A. 私有制
B. 社會分工
C. 分工和交換
D. a和b
17. 貨幣是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的(A )。
A. 特殊商品
B. 一般商品
C. 貴金屬
D. 鈔票
18. 貨幣的職能不包括(B )。
A. 價值尺度
B. 價值符號
C. 交換媒介
D. 支付手段
19. 貨幣流通速度是指(C )。
A. 貨幣從造幣局到銀行的速度
B. 貨幣回籠速度
C. 同一貨幣用於買賣的次數
D. 以上各項都不正確
20. 價值規律的作用是( D)。
A. 調節生產
B. 調節流通
C. 調節分配
D. 以上各項都正確

二、多項選擇題(共 5 道試題,共20 分。)
1. 原始積累是指( BC )
A. 原始社會的積累
B. 資本的最初來源
C. 前資本主義初始資本的形成
D. 剩餘價值的資本化
2. 資本總公式的矛盾是( AC )
A. 等價交換和價值增殖的矛盾
B. G』>G
C. 剩餘價值既不在流通領域產生,又離不開流通領域
D. 勞動與資本的不等價交換
3. 勞動力商品的價值包括( ABC )
A. 維持勞動者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資料價值
B. 維持勞動力再生產所必需的生活資料價值
C. 勞動者的教育培訓費用
D. 勞動者在剩餘勞動時間內所創造的價值
4. 資本主義生產是( ABC )
A. 剩餘價值的生產
B. 價值形成和價值增殖的統一
C. 延長了一定點的價值形成過程
D. 勞動過程和價值形成過程的統一
5. 剩餘價值來源於( AC )
A. 工人的剩餘勞動
B. 資本的生產力
C. 工人的無酬勞動
D. 資本家或工人的節儉

三、判斷題(共 20 道試題,共 40 分。)
1. 交換價值是兩種商品相交換的比例(B )
A. 錯誤
B. 正確
2. 熟練勞動與非熟練勞動的關系即復雜勞動與簡單勞動的關系( A)
A. 錯誤
B. 正確
3. 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的矛盾(B )
A. 錯誤
B. 正確
4. 商品作為資本主義經濟的細胞,既是生物學研究的對象,又是商品學研究的對象( A)
A. 錯誤
B. 正確
5. 金銀天然是貨幣,但貨幣天然不是金銀(A )
A. 錯誤
B. 正確
6. 價值規律是社會總勞動按比例分配規律的特殊形式( B)
A. 錯誤
B. 正確
7. 只有用於交換的產品才是商品(B )
A. 錯誤
B. 正確
8. 商品生產者首先用具體勞動創造使用價值,然後再用抽象勞動創造價值(A )
A. 錯誤
B. 正確
9. 復雜勞動就是腦力勞動,簡單勞動就是體力勞動(A )
A. 錯誤
B. 正確
10. 交換價值不過是一種使用價值和另一種使用價值相交換的數量比例( B)
A. 錯誤
B. 正確
11. 勞動和勞動力的區分是馬克思創立剩餘價值理論的必要前提( B)
A. 錯誤
B. 正確
12. 勞動力價值決定包含著歷史和道德的因素(B )
A. 錯誤
B. 正確
13. 勞動者出賣勞動力並非意味著一無所有( B)
A. 錯誤
B. 正確
14. 資本主義生產過程是勞動過程與價值形成過程的統一(A )
A. 錯誤
B. 正確
15. 資本主義生產過程是舊價值轉移和新價值創造的統一( A)
A. 錯誤
B. 正確
16. 資本主義生產過程是勞動過程與價值增殖過程的統一(B )
A. 錯誤
B. 正確
17. 可變資本與不變資本是由馬克思首先劃分的(B )
A. 錯誤
B. 正確
18. 絕對剩餘價值是由資本家絕對佔有的價值( A)
A. 錯誤
B. 正確
19. 相對剩餘價值是單個資本家提高勞動生產力而獲得的超額剩餘價值(A )
A. 錯誤
B. 正確
20. 勞動者一無所有是勞動力成為商品的必要條件(A )
A. 錯誤
B. 正確

Ⅱ 政治經濟學怎樣復習

政治經濟學2012大綱沒有大的變化,主要出選擇題,當然「兩個必然」和「兩個絕不會」等也可處分習題。
更具大綱總結以下方法如下:

就政治經濟學與科學社會主義這兩部分內容來看,與2011年大綱相比其變化如下:第五章的變化有:將「資本主義生產過程的兩重性。資本主義勞動過程的特點」改成「資本主義生產過程的兩重性及其特點」。將「絕對剩餘價值生產。相對剩餘價值生產。」改成「絕對剩餘價值生產和相對剩餘價值生產。」「資本積累的含義」刪去。將「資本積累的本質」改成「資本積累的本質與後果」。刪去「產業資本循環的三個階段和採取的三種職能形式」將「產業資本實現循環運動的基本條件。資本周轉」改成「資本循環和資本周轉。」將「影響資本周轉快慢的關鍵因素。」改成「資本循環與周轉規律發揮作用的制約因素。」將「資本主義國家的對內和對外職能。資本主義國家職能的實質。」改成「資本主義國家的職能和本質。」第六章的變化有:將「壟斷條件下競爭的特點」改成「壟斷與競爭。」將「生產資料所有制的變化。勞資關系和分配關系的變化。社會階層、階級結構的變化。經濟調節機制和經濟危機形態的變化。政治制度的變化。」改為「當代資本主義經濟、政治新變化的表現和特點。將「從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改為「從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復雜性和長期性。」第七章僅增加了一個知識點「社會主義在改革中的自我發展和自我完善」。

作為考研政治中的重點和難點項,同學們應該用怎樣的方法來有效掌握它呢?在復習的過程中應該注意些什麼樣的問題呢?老師們憑借多年的輔導經驗來為大家談一談政治經濟學的復習方法。

首先,我們先結合學科特點來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政治經濟學的特點是理論性、邏輯性較強,那麼我們在學習政治經濟學時千萬你不要死記硬背。

(1) 對某些重要的概念、范疇和規律,要力求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即不僅要知道概念、規律本身的含義,還要進一步把握這些概念、規律本身的來龍去脈,了解這些概念、范疇、規律之間的聯系與區別。這是因為,在歷年政治考研試卷中,政治經濟學部分的試題,往往並不是簡單地考查某個概念、范疇和規律,而是把幾個相互聯系又相互區別的概念、范疇放在一起,要求考生分析說明它們之間的聯系和區別。這一點在多項選擇題中表現得最為明顯,而多項選擇題往往又是難度最大、最容易失分的一個題型。

(2) 要注意對本學科中各章節所闡述的基本理論、概念、范疇、規律和觀點的全面系統把握。由於本學科自身的理論性比較強,概念、觀點之間的內在邏輯聯系比較緊密,考生在學習中一定要注意全面系統准確地理解有關的知識點。事實上,在每年政治試卷「政治經濟學」這一學科的試題中,有相當一部分(約25%)屬於直接考查基本概念、范疇和規律;甚至某些主觀性試題的回答,也要求以基本概念、基本知識的熟練掌握為基礎,要求運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中的有關理論和知識,去分析說明現實經濟運行中的現象和問題。

(3)要在平時學習中就注意理論聯系實際,即運用所學的知識去分析現實經濟生活中的現象、問題以至黨的有關方針政策。由於《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這部分內容本身就具有一般性,可以用它來分析、說明和指導我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實踐,並且近年來考綱中還增加了關於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分析,因此,在試卷出題時,往往要求考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現實經濟現象和問題。例如,在2001年試卷中有一道材料題,要求運用價值規律的有關原理,分析說明邯鋼成功的經驗及其原因。又例如,在2002年理科試卷中有一道材料題,要求考生運用經濟全球化的有關原理,分析、說明經濟全球化的影響及我國應有的基本對策。

(4)要注意學科之間的聯系和融會貫通。近年來考研政治試卷命題的一個明顯趨勢,是往往給出一個或幾個材料或觀點,要求用不同學科的知識分別加以分析和說明,考生要重視這一命題趨勢。

其次,對於政治考研輔導書的選擇,最好選用嚴格按照考研大綱編寫,而且側重講解大綱規定的基本知識點的綜合性復習資料和歷年考試真題。認真做真題,體會考研的特點並檢測自己的水平,結合綜合性復習資料理順思路,從宏觀上掌握各學科的邏輯脈絡;從微觀上將相互關聯的知識點串聯起來,融會貫通。把可能出問答題或材料分析題的知識點把握好。

望採納!

Ⅲ 2016電大《政治經濟學》形考作業任務01-05網考試題及答案

1.在各種資本中,()具有生產職能和流通職能,才能完整體現資本的運動過程。
A.產業資本
B.商業資本
C.借貸資本
D.以上皆可
【答案】A
【解析】在各種資本(包括產業資本、商業資本、借貸資本等)中,只有產業資本才具有生產職能和流通職能,才能完整體現資本的運動過程。

2.在購買階段,產業資本以()的形式出現。
A.貨幣
B.實物
C.生產
D.商品
【答案】A
【解析】在購買階段,產業資本以貨幣的形式出現。

3.產業資本循環過程中,()是生產過程。
A.第一階段
B.第二階段
C.第三階段
D.第四階段
【答案】B
【解析】產業資本循環過程,同時也表現為生產過程和流通過程的有機統一,其中第一階段(購買階段)和第三階段(銷售階段)屬於流通過程,第二階段(生產階段)是生產過程。

4.在產業資本循環中,()過程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因為只有它才能生產出價值和剩餘價值。
A.購買
B.儲存
C.生產
D.銷售
【答案】C
【解析】在產業資本循環中,生產過程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因為只有生產過程才能生產出價值和剩餘價值。

5.對於資本家來說,()過程同樣重要。因為,在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中,生產過程總是以它為前提的,而且已經生產出來的剩餘價值只有通過它才能實現為貨幣,資本家才能達到獲取剩餘價值的目的。
A.購買
B.流通
C.生產
D.銷售
【答案】B
【解析】對於資本家來說,流通過程同樣重要。因為,在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中,生產過程總是以流通過程為前提的,而且已經生產出來的剩餘價值只有通過流通過程才能實現為貨幣,資本家才能達到獲取剩餘價值的目的。

6.資本停留在()過程中的時間就是流通時間。
A.購買
B.流通
C.生產
D.銷售
【答案】B

閱讀全文

與電大政治經濟學小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