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經濟學推薦信

經濟學推薦信

發布時間:2021-01-28 00:26:01

Ⅰ 想申請新加坡國立的應用經濟學碩士~想問一下需要准備什麼材料~比如自我介紹,成績單,畢業證,推薦信

你不如寫個郵件給新加坡國立大學經濟學院的administration,他們時刻在線,回答的很全面的。

Ⅱ 推薦幾本了解經濟學必看的書

1經濟學必看書籍
個人推薦的閱讀書目 1776年《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 亞當.斯密
1890年 《經濟學原理》(上下冊) 馬歇爾
1848年 《經濟學》(上下冊) 薩繆爾森
《西方世界的興起》
這幾本書是學習經濟學金融學應閱讀的書目,但只有在大的圖書館才借閱得到。
對你了解經濟學會有一定的幫助。

2金融學必看書籍
資本主義國家貨幣流通與信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57
《貨幣信用學(上冊)》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59
《社會主義財政金融問題》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1(全國高校優秀教材獎,北京市首屆 哲學社會科學和政策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 中國財政學會全國優秀財政理論研究成果獎)
《貨幣銀行學》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國家教委審定全國高校財經類專業核心課教材」獲:全國普通高校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全國高校優秀教材一等獎,北京市第三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貨幣銀行學(修訂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年3月出版:「教育部國家級重點教材」
《貨幣銀行學(第二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教育部面向21世紀經濟、管理類核心課程教材」獲:教育部2002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材一等獎1999
《金融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列入「國家『十五』規劃教材」;同時是教育部「新世紀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21世紀中國金融學專業教育教學改革與發展戰略研究」項目中五本教材之一。
專著:
《我國社會主義經濟中的貨幣和貨幣流通》中國財經出版社1964
《財政信貸綜合平衡導論》中國金融出版社1984(1986年度孫冶方經濟科學著作獎,1995全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工農產品比價剪刀差》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
《宏觀調控與貨幣供給》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7;《宏觀調控與貨幣供給》(修訂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金融—詞義、學科、形勢、方法及其他》中國金融出版社 2001年9月
主譯: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資本主義體系中的黃金》中國財經出版社1965

主要論文:
《黃達選集》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收1985年以前主要論文)、《黃達文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收1952~1998論文及短文)
其中:《中國財政信貸綜合平衡和通貨物價問題》,首屆孫冶方經濟科學論文獎
《財政收支與信貸收支相互配合中的接合部問題》,中國社會科學院優秀理論文章一等獎
《黃達文集》(1952~1998)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主持科研課題:
⑴ 國家「七五」重點課題《貨幣供求量問題研究》,成果為《貨幣供求問題研究系列專著·1~5》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0-1993
作者:鄧樂平;周慕冰;王松奇;尚 明、吳曉靈、羅蘭波;王慶彬、周升業
⑵ 「八五」延期項目《資金宏觀配置問題的研究》。最終成果為《中國資金宏觀配置問題研究》
中國金融出版社2001年5月,作者:李鷹。
⑶《關於我國部門經濟研究現狀與發展趨勢調查》——社科基金布置的項目
1995年6月完成研究報告,社科基金印刷,寫作主力:楊瑞龍
⑷《全球經濟調整中的中國經濟增長與宏觀調控體系研究》
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大課題攻關項目——2003年12月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申報

博士點項目:
1.《貨幣供給的宏觀調控》(1985):並入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的《貨幣供求量問題研究》項目執行
2.《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下儲蓄向投資轉換機制的重構》 1993-1995
成果:陳雨露博士論文《中國經濟增長中的外部儲蓄機制研究》

Ⅲ 打算申請美國經濟學的phd,怎麼問教授要推薦信

我在一個叫申請方的社區看了類似的問題,答案搬來給你……

要推薦信這件事可能是整個申請過程中最需要個人溝通藝術的幾個環節之一,很難總結出一個適用於所有人的步驟,很多時候你和這個教授要推薦信合不合適,他會不會給你想要的評價,界限都是相當模糊的。
找國外教授要推薦信的難度主要體現在:和國內大部分推薦信都是學生自己寫,推薦人只相當於對其內容背書,而且想拉關系方法很多,基本總有一種適合你的環境完全不同,國外想通過學術之外的個人關系要推難度很大,而且老師既能正面推薦你,也能發一封相當於什麼都沒說的廢信,甚至故意給你差評。所以說判斷你和你想要推的老師之間的關系是否到了能要推薦信的水平,這個標准非常主觀,甚至可以說很考驗申請者的人緣和運氣,但你必須了解,在提交推薦信時,無論是以前郵寄紙質的推薦信,還是現在基本上採用的網上提交,老師們都要至少回答這樣兩類問題:
• In what capacity do you know the applicant?你是如何知道/了解這個申請人的?
• 評估申請人的各個方面能力,比如intelligence、diligence、innovation等等,並且最重要的是,在你認識的學生當中,此申請人是top1%,5%,10%,even lower or Not Applicable(也就是你沒辦法評價)?你比較的群體是什麼?教過課的所有本科生,還是只做過research的?
也就是說,美國學校不但希望有人提交一封推薦信,而且希望推薦人能講清楚你到底是什麼樣的學生。很明顯,如果推薦人了解你是從非學術的角度,甚至是你拐彎抹角纏上人家的,他/她甚至可以選擇Not Applicable 導致整個推薦信等於沒寫,甚至選擇你是比top20%還要低的(這個對於申請好學校來說,是很致命的)。換句話說,就是你要是找了不合適的人,或者通過不合適的方式要求對方來給你推薦,他/她是完全可以狠狠地陰你一把的。所以一定要注意不要死皮賴臉的纏別人給你推薦,同時在要推之前最好先簡單調查一下該教授/導師的人品風評,像曾有過類似負面傳言的即使是學術大牛,要推之前也最好三思為妙。

當然,如果是像下面幾種情況,只要你覺得自己在打交道時已經給對方留下了還不錯的印象,就完全可以理直氣壯的去要推。

………………

Ⅳ 請問去日本留學,考研究生,導師推薦信需要有哪幾部分那些比較重要謝謝!學經濟學的。

早稻田抄大學的留學我申請過。
早大對研究生推薦有比較詳細的格式要求。我當時的推薦信就是一封英語信件,上面寫了導師對你的評價,為什麼推薦你,以及你的優點啥啥的。
理論上說這個推薦信是不能給被推薦人看的(雖然我是自己寫導師簽名的……),導師寫好推薦信後要封裝在信封里,然後蓋上騎縫章(或騎縫簽名)來保證未被拆封過,最後和其它材料一起寄過去就行。
東京大學的就沒弄過了,不是很清楚。

Ⅳ 申請香港科大的經濟學碩士要推薦信,PS嗎 新手

那麼如果申請授課型碩士也是一樣嗎?我碩士想換個專業讀,也要相關專業的推薦信嗎?自己本科的專業就不行了是嗎?我也是菜鳥,心裡著急得很~~

Ⅵ 想問一下,我本科統計想申請經濟學博士或是碩士,美國教授的推薦信重要嗎

第一、關於申請

美國各大院校的經濟學網站(Economics Department- Graate Program),主要關注他們的項目介紹、課程設置、老師檔案、學生profile、出路記錄、申請要求等等。

第二、關於定位

來自中國的申請人非常多,據一位Y校老師說有時超過所有其它國家申請人總和,鑒於每個國家的申請人是放在一起比較以及錄取的,了解自己在國人中的比較優勢會更有利定位。

中國申請人中,最有優勢的是海外軍團,現在直接去美國讀本科的人很多,他們的條件(GPA、數學雙學位、LOR等)在美國人看來也比國內的同學優越。而國內 讀書然後飛躍的人中,真正對博士項目有比較深入了解的可能只有一半左右,其他不少是為了作出國跳板、對於學術既無興趣亦無研究的,這些人的競爭力並不是很強。

剩下的人中,不少Econ PhD申請人有碩士文憑。碩士生於本科生的優勢具體體現在更多的研究項目、更好的老師推薦信、高級經濟學的課程、發表的論文等等,諸如Chicago、 Cornell等高校在近年多收國內碩士生。所以,如果只想去top的學校,不妨讀一個北大(CCER和光華均可)、清華的碩士。而清、北、復、武、人、 交等數理和研究基礎都很好的本科生則可跳過此步,尤其清北本科近年的申請結果很讓人敬佩。

由於華人老師、國際交流等因素,國外大學對於國內高校的排名非常熟悉,所以出身在申請中也佔了比較大的作用。一個最為標準的成功申請人最好是清北碩士/本 科、高GT、高GPA & rank、數量多且分數高的數學課程、牛推、一定的研究經歷和成果。然而,這樣的背景對大多數人來說望塵莫及,那就可以用一些自己特別的閃光點補足(這個 視個人情況而定,很難一概而論)。記得一個Brown的老師就曾經抱怨道:所有中國學生的profile是如此的相似,給錄取委員會(AdCom)造成了 相當大的困擾。

根據這些信息,我們就可以對自身進行定位。經濟學申請總體比 理工科要難,本科能直接申到top 20的人很少,大多數人的定位在20-80之間, 定位與選校在自身條件並非卓越的情況下謹慎為佳。當然,另一種定位思路是出於PhD學位給自身帶來的效用,經管類的同學選擇很多,PhD過程的缺點(背井 離鄉多年、艱深晦澀的課程、鮮有親友)和不確定性也很大,這種思路也無可厚非。在對學術非情有獨鍾的情況下,如果是好學校就去,不是理想的學校寧願工作, 人生又能幾回搏呢。

第三、關於選校

在沒有個人自身條件限制的情況下,選校主要有以下幾個因素:

1) 經濟博士項目排名

好的項目往往方向齊全、師資卓越、學生優秀,peer effect不言而喻。學術圈看出身,好的項目對於你將來的發展至關重要。為此,我仍然堅持被人詬病的觀點:50名以後的項目不值得去。

2) 專攻方向的排名這個決定你與項目的匹配程度。

經濟學的主要幾個專項有:宏經/微經(分 理論和應用)、產業經濟學(IO)、博弈論、計量經濟學、發展經濟學、勞動經濟學、公共經濟學、國際經濟學、經濟史、貨幣銀行學、制度與政治經濟學、實驗 與行為經濟學等。如果對商業經濟學、金融學、能源與農業經濟學特別感興趣,可以分別申請商學院和農經的博士項目。

接下來就是如何選擇個人專攻方向的問題了。我是這樣的經驗,首先是本科生課程中找到自己擅長又喜歡的課程;其次是研讀北美博士項目中該課程的課 件、書籍和前沿論文30+篇(這些可以在MIT等公開教學資源中找到),了解該領域的經典理論和最新動態;最後是對該領域找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和個人貢 獻,可能的話寫成成果。依照以上的程序我選擇了國際經濟學和發展經濟學(世經的課程設置給我影響很大= =)。

3) 自己和推薦人與該校的聯系

如果自己認識某個學校的教授並與其做過申請上的溝通,抑或自己的推薦人畢業於該校或在該校任職,那麼這些學校可以成為你重點考慮的對象。美國人毫不排斥networking.

4) 對中國學生及母校相對比較友好的學校

這個很難蓋棺 定論,每年AdCom成員變化、申請人構成變化都會引起結果的不確定。收中國人多的學校自然申請人也多很多倍,收的人少的內毆競爭相對寬松。幾個相對友好 的學校有:UPenn, Cornell,U-Wisconsin, PSU, WUSTL, UC系列, BU, OSU, ASU, SUNY系列等等(友好學校往往對少數錄取人提供獎學金)。友好也是有針對性的,PSU去年年底在北大進行面試並發放了6個 fellowship,UPenn在前年收了6個清華,其它學校難以有這樣的機會。

5) 過去學生的出路

大多數學校項目的網頁上都會有就業 記錄(placement record),選擇比較輝煌的地方自己將來的發展亦有保障(註:經濟學一般沒有博士後作為緩沖,博士畢業時直接憑論文在job market跟人PK)。一般而言,在美國經濟學博士的出路中,一流是研究性大學的教職,二流是政府相關職務(機關、世行、智庫等),三流是業界(投行、 咨詢等)。學生出路除了與學生本身實力有關以外,還和導師的聲譽、關系、推銷學生的努力程度有關。所以,一些牛校的placement不一定好(比如 Columbia、Cornell),一些排名相對靠後的學校非常有競爭力(BU、PSU)。雖然是個人選擇,但是還是強烈建議各位準博士往學術方向靠 攏,不然對後面的申請人對所讀學校都有比較不好的影響。讀到一半拿碩士文憑去華爾街也是很傷人品的事情,這個有不少前車之鑒了。既然我們都體會過申請的艱辛,那麼維護中國學生的聲譽、為以後的同胞們考慮也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6) 其它

地理位置、學校綜合排名、個人偏好等相對次要的因素。

第四、關於時間安排

一般而言,請起碼提前一年准備經濟學博士申請,不僅是一些考G考T的機械准備,包括專攻方向的確定、研究經歷和論文、高級課程的自學、數學工具的准備,均是浩大的持續工程。G和T均是越早越好,申請也盡量在截止時間前一個月完成(十一月左右為佳),以防突發情況。

對於同時准備飛躍和工作的極端情況,可以參照我今年的經歷:G、T上半年解決,八月完成80%的申請資料(選校、PS、LOR、WS、推薦人的 聯系),開學後兩個月一邊提交網申一邊投簡歷找工作,基本在十月完成申請。十一月會有一波外企、四大、咨詢、投行的面試,十二月是一波中資銀行和國企的面 試。雖很累也有時會因為時間緊張沒有做到完美,但熬過去就好了。在二月等學校消息的過程中,有一些還OK的工作在手感覺會淡定很多。

第五、G/T成績

人文社科類的標准化考試要求比理工科要高得多,所以G和T不可大意、越高越好。G的Q拿滿分應該不困難,V最好>= 600, AW>=4.5。這是個苛刻的要求,但我咨詢不少老師申請的時候人家總是第一句問:你G考得怎樣,重要性可想而知。T尤其是口語部分會決定TA的 offer。Yale和Chicago要求各項>=26,Cornell和BU的口語要求也比較嚴格,考得高一些就不用犯強申的危險了,材料被T卡 在小秘那兒非常劃不來。

第六、GPA&課程

Overall GPA和rank自然是越高越好,尤其是經濟基礎課程(宏經、微經、計量)和數學課程的成績優秀很重要。後者在可能的情況下盡可能多修一些,尤其是實分 析、微分方程、動態優化、高等代數、拓撲等課程。其中,實分析(Real Analysis)是最有話語權的數學課程, 國外教材主要採用Rudin的Principle of Mathematical Analysis,課程內容90%以上是定理與推演的證明。

記得有個JHU的教授開玩笑說:經濟學博士項目主要包含三個內容:數學,數學,還是數學。所以,修經濟博士一定程度上修了個應用數學學位,申請 人必須有心理上的准備。復旦不像北大、交大等校有數學二專,但我們的數理經濟班一定程度可以彌補不足。成績單上有高微、高宏、高級計量的課程自然錦上添 花, 如果自己有興趣也可以學習。一般美國博士階段通用的教材:微觀用Mas-Collel,宏觀用Romer or Sargent、Lucas,計量用Greene,我們可以在學習完一定數學工具後自己開始研讀。

第七、留學文書

SOP (Statement of Purpose) 或者PS (Personal Statement) 是表達自己研讀博士課程的動機和興趣的文書, 寫得越專業及越具體越好。不要用很傻的故事煽情,也不要對學業無關的東西多加闡述,主要說明自己為什麼要讀博,做了哪些努力和准備,打算研究哪些領域,為 什麼選擇該校就可以了。因為主要是嘴皮功夫,文書的重要性可能低於其它材料,有的學校直接說It hardly bears any weight on our decision(Northwestern),但寫出自己的誠意還是沒有錯的。

在為什麼選擇該校的部分,需不需要提某個自己很想跟老師的名字是個眾說紛紜的問題。好處是人家知道你對該校有一定了解,比較match;壞處是 被提及老師不在AdCom或者academically dead(幾年沒發文章了),那就得不償失。即使要提,也必須起碼看那個老師的5+論文,知道觀點、工具、貢獻是什麼,言之有物。

有的學校既需要personal statement (有的也稱diversity statement、personal history statement),又要SOP,例如UC系列、Northwestern、Yale等,PS要求寫個人成長和環境遭遇對於自己選擇讀博的作用。但它主 要針對對象是美國的少數裔學生,所以你不必花太多的時間和精力。有的學校還要求提交Writing Sample,用英文寫一份或能展示idea或能體現計量技能的學術文章,與你專攻領域相關更好,寫好可以徵求周圍老師的意見。

至於CV或resume,可以列上你的榮譽獎項、研究經歷、課程准備、項目摘要、其它活動等等。寫時可以參考一些院校經院博士候選人的CV格式,對Latex有大愛的也可使用。

第八、推薦信

推薦信在經濟學申請中扮演了舉足輕重的作用,這里分外國老師和中國老師討論。

在寫推薦信的外國老師的選擇中,首要因素是熟悉 你並且誠心樂意幫助你,幫你上過課是基本條件,如果有研究上的合作或學術上的討論就更加完美了。美國老師答應你寫是一回事,幫你寫得好是另一回事,一份平 平的推薦信,例如說×××在我課上成績還不錯的信弊大於利,所以在不確定的情況下最好不要奔著對方的title冒險。在你信任他同時他信任你的老師中,如 果對方是美國學術圈有發言權的牛推自然是非常開心的事情,如果是AP的強推也非常有利。網推系統中有如下幾個選項:該生在你所教本科生中的排名,在你所帶 研究生中的排名,表達能力、邏輯能力、創新思維、學術潛力、研究工具使用等等,所以你要在平時的接觸讓對方全方位了解你、認可你。

參加學校的交流項目是得到美國老師推薦信的最有效途徑。對經院同學來說,復旦本科生階段有兩個項目最值得推崇,一是耶魯暑期項目,二是加州大學 (UC)項目。前者國內有三所學校有資格參加,清北復。05數理經濟的一個牛女學姐拿了Yale推薦信被Princeton金融碩士項目錄取。而UC項目 是復旦獨有的優勢資源,每年有幾十位各專業的同學可以在各分校入讀。經濟學方面,Berkeley 和UCLA是傳統牛校,UCSD是美國計量經濟學家的搖籃,Davis的農經全美前三,UCSB的經濟學家幾年前領到諾貝爾和平獎,這些分校都有不錯的經濟學博士項目。此外,交流一年的復旦同學還有機會在春季參加加州大學華盛頓項目,優秀的同學可以在World Bank、Brookings等研究機構參加實習,對policy有興趣的同學會有很大的收獲。

而對於中國老師,基本可以分為兩類,海歸和非海歸。海歸老師方面,復旦的質和量大大落後於很多高校,包括清、北、交、中財、上財等等,接觸不 夠、我也不是非常清楚他們推薦信怎麼操作,應該主要是老師自己寫的吧。本土背景的老師,好像我碰到的知道的都是老師讓同學代筆,這是個非常不良的風氣,但 也沒有什麼辦法了,其實老美也知道我們的推薦信是怎麼回事。寫推薦信時可以包括這些要素:我如何認識該學生,我們學術與課程方面的交往,他/她在我課上的 表現與排名,他/她的學術熱情與潛力,所有這些最好有實例和細節支持。

我不是很清楚中國老師在美國高校的影響力有多大。如果是經常發美國一流期刊、參加國外的學術會議的人應該是比較好的選擇。如果是畢業後直接回國 找教職的海歸,或者在美國做過訪問學者,可能說服力就集中在他所畢業或所去的院校。那些行政title很多的老教授不少是淘糨糊的,不聯系也罷。

第九、研究

就我知道和理解的講一些吧,我把其分為幾個形式

1) 幫老師做助研

這 樣做一是推薦信有東西寫,二是自己也能學到很多東西。找老師時可以找海歸老師,也可以找一些手上有政府資助項目的老師,能夠比較規范地指導你。幹活時可以 學到數據分析、文獻綜述、編程計量等技術,如果只是讓你翻譯、做PPT的,提出意見或果斷換人。復旦經院有的老師不錯,陸銘、王永欽、王誠等,如果能跟他 們做項目或參加他們每期的seminar會有很大的收獲。

2) 獨立研究

復旦有望道 和莙政學者兩個本科生研究項目,能得到資金支持和老師指導,是很好的學術平台,但我對具體操作不是很了解。校內外也有不少的論文、學術項目競賽,精力允許 的情況下可以挑選參加。撇去這些,平日不斷地自我充實,看paper寫proposal亦能學到很多的東西。

3) 論文發表

在國內核心甚至權威期刊發表論文在申請中的幫助幾乎為零,Cornell的洪老師是這么告訴我的,所以不必花過多的精力在這個上面。

能在一流的國際期刊發表的意義就不同凡響了,幾乎想去什麼學校什麼學校都會要。但這發生在中國本科生身上的概率趨近於零。但作為博士申請人,我們起碼得對幾本頂級刊物如數家珍,AER,JPE,QJE,JET,RES,Econometrica等等。

第十、套磁

套用Susan Athey 的話:With rare exceptions, you SHOULD NOT initiate contact with faculty members at schools you are applying to before the admissions decisions. You will seem like a pest and like someone who doesn』t understand the system.。 pest這個詞當年「深深傷害」了我的感情,所以我對套磁持比較悲觀的態度。經濟學和理工科不同,後者直接決定導師和實驗室,前者大多在一年後才能定下方 向,所以套磁幾乎沒有正效用,海發郵件更是不可取。

十一、Econ, ARE or B School

除了傳統意義 上的經濟學院,申請人也可以考慮商學院或者農業經濟學院(ARE or Applied Economics)的博士項目。商學院有如下分支:金融、會計、營銷、戰略管理、技術運營等。農經學院偏經濟學在農業方面的應用,注重計量、發經、微 經,不含宏經方面的內容。總體上,三者的出路排序:B School >> Econ > ARE。商學院的博士項目以小而精著稱,一所學校一個方向每年招個位數的人,競爭慘烈。由於求職市場的求不應供,商學院博士的出路非常好,一般直接去華爾 街領高薪,即使待在學術圈也是Econ工資的1.5-2倍。在學校funding方面,B School > ARE> Econ,MBA的斂財在國內高校也可見一斑,所以對於博士生的培養不差錢。ARE一般也有州政府項目支持,尤其是一些中部州和西岸州,資金比較充裕。相 比之下,Econ就比較清苦了,不少牛校近來也多發Ad少發offer。

十二、其他專業申請人

經濟學博士也非常歡迎數學、統計、物理、計算機背景的同學申請,但要求有一定的經濟學課程准備(宏經、微經、計量)。在經濟學技術化的大背景下,小馬留學專家建議理工科的 計算和推導能力會成一大優勢。但是我仍然堅信最重要的始終還是intuition and idea。Aneconomist is far more than a technician.

Ⅶ 求出國推薦信中的經濟學課方面的事例,實在想不出既要真實,又要與眾不同的了,求幫助!

這個嘛~你要在來平常的課堂中源找一些例如小組討論,案例討論的例子來展現你的leadership啦~
比如大家討論會分組嘛,然後你在這其中扮演什麼角色,這個要和你的職業規劃,以及學校要求的申請者的品質密切相關。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好好包裝自己,中國學生很擅長的,你懂得。即使沒有這樣的經歷,你要想辦法把這個編圓了,面試的時候別出錯就行了。good luck!加我為最佳答案哦~~多謝啦

Ⅷ 經濟學留學推薦信

有需要可以發你一些範文,自己捉摸先~

閱讀全文

與經濟學推薦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