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經濟學題目:什麼是GDP
在經濟學中,常用GDP和GNI(國民總收入,grossnationalIncome)共同來衡量該國或地區的經濟發展綜合水平通用的指標。這也是目前各個國家和地區常採用的衡量手段。GDP是宏觀經濟中最受關注的經濟統計數字,因為它被認為是衡量國民經濟發展情況最重要的一個指標。一般來說,國內生產總值有三種形態,即價值形態、收入形態和產品形態。從價值形態看,它是所有常駐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全部貨物和服務價值與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資產貨物和服務價值的差額,即所有常駐單位的增加值之和;從收入形態看,它是所有常駐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直接創造的收入之和;從產品形態看,它是貨物和服務最終使用減去貨物和服務進口。GDP反映的是國民經濟各部門的增加值的總額。對於這一概念的理解,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問題:第一,國內生產總值是用最終產品來計量的,即最終產品在該時期的最終出售價值。一般根據產品的實際用途,可以把產品分為中間產品和最終產品。所謂最終產品,是指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可供人們直接消費或者使用的物品和服務。這部分產品已經到達生產的最後階段,不能再作為原料或半成品投入其他產品和勞務的生產過程中去,如消費品、資本品等。中間產品是指為了再加工或者轉賣用於供別種產品生產使用的物品和勞務,如原材料、燃料等。GDP必須按當期最終產品計算,中間產品不能計入,否則會造成重復計算。第二,國內生產總值是一個市場價值的概念。各種最終產品的市場價值是在市場上達成交換的價值,都是用貨幣來加以衡量的,通過市場交換體現出來。一種產品的市場價值就使用這種最終產品的單價乘以其產量獲得的。第三,國內生產總值一般僅指市場活動導致的價值。那些非生產性活動以及地下交易、黑市交易等不計入GDP中,如家務勞動、自給自足性生產、賭博和毒品的非法交易等。第四,GDP是計算期內生產的最終產品價值,因而是流量而不是存量。第五,GDP不是實實在在流通的財富,它只是用標準的貨幣平均值來表示財富的多少。但是生產出來的東西能不能完全的轉化成流通的財富,這個是不一定的。
2. 關於宏觀經濟學gdp重要性的問題
GDP是指一國一年內所生產的所有最終產品的市場價值總和。
理解了涵義,下面的題就好做了。倒著看關鍵詞
(1)市場價值,無法衡量市場價值的(或沒有經過市場交易的),不計入。如自己種的黃瓜自己消費了。
所以,F國居民的社會福利不計入GDP。
(2)最終產品,中間產品的價值不能再計入GDP了,否則會重復計算。相對於漢堡包,生產漢堡包的牛肉就是中間產品,它的價值已經包含在漢堡包里了,
所以,生產漢堡包的牛肉不能計入GDP。
而來自F國礦山的煤,要看它是否是最終產品,如果是企業用於生產A產品,那煤的價值就包含在A產品中了,不能計入GDP。如果作為最終產品消費者消費了(如居民買來生暖氣),那應該計入GDP。(當然,如果不考慮這么細,來自F國礦山的煤應該計入GDP))
(3)生產的,只要是當年生產的,不管哪一年銷售,都是當年的GDP。
所以,2009年生產的2500噸漢堡包、3台2009年生產的汽車要計入,而2台2008年生產在09年賣出的不計入
(4)一國,只要是在F國內,不管是美國企業還是日本企業生產的產品,都要計入F國的GDP。
所以,3台美國2009在F國生產的汽車要計入。
最後一個,製造漢堡包的工人工資。如果按生產法計算,工資是成本,已經包含在漢堡包的價值中了,就不用再計算了。如果按收入法計算,要算入GDP中。 (當然,如果不考慮這么細,應該計入GDP)
3. 經濟學中GDP是什麼的總和
GDP是一國范圍內生產的最終產品的市場價值,是一個地域概念。一般來說有兩種核算方法,一種是支出法,這樣GDP=消費+投資+政府對商品和勞務的購買+出口—進口。另一種是收入法,此時GDP=工資+利息+稅前利潤+租金+間接稅和企業轉移支付+折舊。希望能夠幫到你。
4. 宏觀經濟學中GDP的主要特徵與分析功能是什麼
國民生產制總值(Gross National Proct,簡稱GNP)是最重要的宏觀經濟指標,它是一國所擁有的生產要素所生產的最終產品價值,是一個國民概念。它是指一個國家地區的國民經濟在一定時期(一般1年)內以貨幣表現的全部最終產品(含貨物和服務)價值的總和。(與國內生產總值不同,國民生產總值國內生產總值是在一國范圍內生產的最終產品的價值,是一個地域概念。)
把國民生產總值作為綜合經濟指標的主要優點在於:
第一,它只計算了最終產品的價值,而沒有計算中間產品的價值,因而不包括重復計算的部分。
第二,它不僅計入了物質生產部門的增加值,而且也計入了所有服務部門的增加值,因而反映了現代產業結構的變化,反映了教育、科學技術、金融等第三產業在社會經濟中的作用。
國民生產總值指標的缺陷是:
第一,不能反映社會成本。
第二,不能反應經濟增長方式付出的代價。
第三,不能反映經濟增長的效率和效益。
第四,不能反映人們的生活質量。
第五,不能反映社會收入和財富分配狀況。
5. 求GDP 宏觀經濟學
(1)Yd=C+S 得S=300
(2)GDP=Yd+T 得T=900
GDP=C+I+G+NX 得I=200
(3)G=T+200=1100
6. 宏觀經濟學GDP問題
宏觀經濟學中GDP=消費C+投資I+政府購買G+凈出口(X-M)。從這個公式可以看出,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內」為消費容、投資以及凈出口。很明顯的有點,凈出口的增長勢必會帶來社會總生產的提高。凈出口就好比你個人一年收入了多少了,消費了多少,然後算算還剩了多少。是盈餘,還是虧損了。
7. 經濟學中GDP是什麼的總和
國內生產總值是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駐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回品和服務價值的總和,常答被認為是衡量國家(或地區)經濟狀況的指標。
生產法計算GDP是從各個部門在核算期內的增加值的角度計算的。GDP=各部門的總產出-各部門的中間消耗=各部門的增加值,其中總產出就是產品產量×單位價格,中間消耗就比如是對生產設備進行定期的保養和修理等。
(7)簡單經濟學gdp擴展閱讀:
GDP是國民經濟核算的核心指標,也是衡量一個國家的總體經濟狀況重要指標,但不適合衡量一個地區或城市的經濟狀況,因為每個城市的生產總值上繳上級或國家的量都不同,所以在每個城市留下的財富就不一樣。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初步核算,2016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為744127億元,比上年增長6.7%;全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53980元,比上年增長6.1%。
國家統計局2018年1月5日發布公告,經最終核實,2016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現價總量為743585億元,比初步核算數減少542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7%,與初步核算數一致。
8. 宏觀經濟學怎樣理解GDP
國內生產總值(Gross
Domestic
Proct,簡稱GDP)是指經濟社會(即一國或一地區)在一定時期內運用生產要素內所生產的全部最容終產品(物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
理解GDP要注意一下幾點:
1)、GDP測度的是最終產品的的價值。中間產品價值是不計入GDP的;
2)、GDP是一個市場價值的概念。所以最終產品都是以貨幣衡量的;
3)、GDP是一定時期內所生產的而不是銷售的最終產品的價值;
4)、GDP是流量不是存量;
5)、GDP是一國范圍內生產的最終產品的市場價值,是一個地域概念;
6)、GDP一般指市場活動導致的價值。
9. 宏觀經濟學 國民生產總值和國內生產總值概念 謝謝!!
GDP(國內生產總值):在一定時期內(通常為一年)在本國領土上生產的各種最終產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
GNP(國民生產總值):一個國家的居民在一定時期內(通常為一年)生產的各種最終產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