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從運輸系統的三個特性認識運輸經濟學
特點:復
a不產生新的實物心態制產品的物質生產部門;
b提供的是一種服務,對勞動對象無所有權;
c生產過程與消費過程同時進行;具有過程性,連續性; d資本有機構成有特殊性;
e運輸生產過程是社會生產過程在流通領域內的繼續
❷ 交通運輸經濟學基本原理都有哪些
1經濟學必看書籍個人推薦的閱讀書目年《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亞當.斯密1890年《經濟學原理》(上下冊)馬歇爾1848年《經濟學》(上下冊)薩繆爾森《西方世界的興起》這幾本書是學習經濟學金融學應閱讀的書目,但只有在大的圖書館才借閱得到。對你了解經濟學會有一定的幫助。2金融學必看書籍資本主義國家貨幣流通與信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57《貨幣信用學(上冊)》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59《社會主義財政金融問題》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1(全國高校優秀教材獎,北京市首屆哲學社會科學和政策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中國財政學會全國優秀財政理論研究成果獎)《貨幣銀行學》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國家教委審定全國高校財經類專業核心課教材」獲:全國普通高校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全國高校優秀教材一等獎,北京市第三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貨幣銀行學(修訂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年3月出版:「教育部國家級重點教材」《貨幣銀行學(第二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教育部面向21世紀經濟、管理類核心課程教材」獲:教育部2002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材一等獎1999《金融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列入「國家『十五』規劃教材」;同時是教育部「新世紀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21世紀中國金融學專業教育教學改革與發展戰略研究」項目中五本教材之一。專著:《我國社會主義經濟中的貨幣和貨幣流通》中國財經出版社1964《財政信貸綜合平衡導論》中國金融出版社1984(1986年度孫冶方經濟科學著作獎,1995全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工農產品比價剪刀差》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宏觀調控與貨幣供給》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7;《宏觀調控與貨幣供給》(修訂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金融—詞義、學科、形勢、方法及其他》中國金融出版社2001年9月主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資本主義體系中的黃金》中國財經出版社1965主要論文:《黃達選集》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收1985年以前主要論文)、《黃達文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收1952~1998論文及短文)其中:《中國財政信貸綜合平衡和通貨物價問題》,首屆孫冶方經濟科學論文獎《財政收支與信貸收支相互配合中的接合部問題》,中國社會科學院優秀理論文章一等獎《黃達文集》(1952~1998)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主持科研課題:⑴國家「七五」重點課題《貨幣供求量問題研究》,成果為《貨幣供求問題研究系列專著·1~5》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0-1993作者:鄧樂平;周慕冰;王松奇;尚明、吳曉靈、羅蘭波;王慶彬、周升業⑵「八五」延期項目《資金宏觀配置問題的研究》。最終成果為《中國資金宏觀配置問題研究》中國金融出版社2001年5月,作者:李鷹。⑶《關於我國部門經濟研究現狀與發展趨勢調查》——社科基金布置的項目1995年6月完成研究報告,社科基金印刷,寫作主力:楊瑞龍⑷《全球經濟調整中的中國經濟增長與宏觀調控體系研究》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大課題攻關項目——2003年12月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申報博士點項目:1.《貨幣供給的宏觀調控》(1985):並入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的《貨幣供求量問題研究》項目執行2.《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下儲蓄向投資轉換機制的重構》1993-1995成果:陳雨露博士論文《中國經濟增長中的外部儲蓄機制研究》
❸ 運輸經濟學與運輸技術經濟學有什麼差別
俗話說,三十六行,行行出狀元。學好一門手藝,能讓自己受益匪淺,現在各種各樣的技術培訓越來越多,所以在選擇的時候要慎重,關鍵的還是要選自己感興趣和有發展前途的,現在的廚師行業發展非常迅速而且發展前景也是非常不錯的,,特別是湘菜,湘菜已經走到了大江南北,現在的湘菜廚師工資待遇也是不錯的。
❹ 運輸經濟學的沿革
隨著社會生產和商品市場的發展,許多國家和地區出現了大批量運輸的需要。在18世紀中,運輸業逐漸成為一個獨立的經濟部門。運輸作為生產過程在流通領域的繼續,成為社會生產的重要因素。城鄉經濟的發展、新區的開發、國內和國際市場的開拓都有賴於運輸。運輸業成為投資的一個特殊領域。運輸經濟的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視。在19世紀,經濟學家對運輸經濟問題作了大量論述,並出版了專著。馬克思在《資本論》中還引用了俄國..楚普羅夫(1842~1908)的《鐵路業務》(1875)一書。在《資本論》中,馬克思對運輸的性質、運輸促進生產力的發展、運輸在流通中的地位和作用、運輸價值和運輸費用等重要經濟問題,作了科學的論述。在近現代,美、蘇等國都出版了運輸經濟學著作。美國D.P.洛克林、L.F.馬文、R.E.韋斯特邁耶等人都各著有取名《運輸經濟學》的著作。他們著重論述政府的運輸法規和政府對運輸業的控制,以運價和成本為重點,兼及財務和勞工問題。蘇聯運輸經濟學的代表著作在30~50年代推T.C.哈恰圖羅夫(1906~)的《運輸配置》、《鐵路運輸經濟原理》和《運輸經濟學》;60~70年代推..哈努科夫主編的《鐵路運輸經濟學》。蘇聯早期的運輸經濟學著作主要描述經濟地理和闡述運輸經濟政策,後期轉向比較系統的理論分析,並著重運輸生產力發展規律的經濟分析和技術政策的經濟效果的定量研究。
我國從20年代後期和30年代開始引進西方的運輸經濟學,先後出版了《交通經濟學》、《鐵路管理學》等著作,介紹運價、運輸成本、財務會計和運輸統計等方面的原理。解放以後,新中國的運輸經濟理論主要是向前蘇聯學習的,結合中國實際也編著了一系列運輸經濟學教材和專著。80年代前後又陸續出版了《鐵路運輸經濟》、《公路運輸經濟學》、《航運經濟》、《中國運輸布局》、《中國交通經濟分析》、《中國的交通運輸問題》等一批著作,其中一些分別討論各部門內部的運輸經濟、管理活動和體制改革,另一些則反映了當時對綜合性宏觀運輸經濟問題進行研究的成果。
在作為運輸經濟學科發展主流所在地的西方國家,運輸經濟學著作與教材在最近20年間發生了很大變化,其突出特點之一是標准經濟學方法的使用。例如:1997年,美國密歇根大學的肯尼思·博伊(Kenneth D. Boyer)的《運輸經濟學原理》(Principles of Transportation Economics)一書出版,該書第一次比較清晰地把運輸經濟分析建立在運輸業網路經濟特性的基礎之上,因此常常被認為是運輸經濟學開始走向成熟的一個標志。此外,還有其他一些人近年來出版的教材,如英國的肯尼思·巴頓(Kenneth J. Button)1993年的《運輸經濟學》(第二版)(TransportEconomics,2ndEdition),斯圖亞特·科爾(Stuart Cole)1998年出版的《應用運輸經濟學——政策、管理與決策》(Applied Transport Economics: Policy, Management and Decision Making, 2ndEdition),普拉克和希爾金(J.B. Polak and A. Heertje)2000年出版的《運輸經濟學分析》(Analytical Transport Economics: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麥卡錫(P.S. McCarthy)2001年出版的《運輸經濟學——理論與應用》(Transportation Economics- Theory and Practices: A Case Study Approach)。
到了20世紀90年代,運輸經濟學學科理論體系逐漸顯現出來。其中代表性的著作有:《運輸經濟學導論》(主編:許慶斌、榮朝和、馬運等,1995),《運輸經濟——實踐、理論和政策》(趙傳運、榮朝和、馬運等譯,1989),1999年上海海運學院陳貽龍教授和長安大學邵振一教授主編的《運輸經濟學》,喬樂中的《運輸經濟學》(成都科技大學出版社,1993)、趙錫鐸的《運輸經濟學》(大連海事大學出版社,1998)、管楚度的《新視域運輸經濟學》(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榮朝和的《西方運輸經濟學》(經濟科學出版社,2002第一版,2008第二版)和杭文的《運輸經濟學》(東南大學出版社,2008)等等。
❺ 1) 交通運輸一般有哪五種 2) 運輸經濟學的研究內容是什麼 3) 交通運輸的基本功能是什麼 4) 運輸產品
飛機,公共汽車,火車,輪船 貨車。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運輸經濟學的主要研究對象
第二節 學科發展簡史及主要變化
第三節 馬克思的運輸經濟思想
第四節 運輸的含義及其分類
第二章 交通運輸與國民經濟的關系
第一節 運輸業的一般意義與影響
第二節 交通運輸的經濟意義和影響
第三節 運輸化理論
第三章 運輸結構分析
第一節 各種運輸方式的發展和運輸結構的含義
第二節 運量結構的演變及其影響因素
第三節 運網結構演變及其影響因素
第四節 技術進步與運輸業發展的新動向
第四章 經濟空間的概念和理論
第一節 經濟活動的空間結構
第二節 區位理論
第三節 區域經濟學
.第四節 空間聯系模型
第五章 交通運輸與經濟空間結構
第一節 經濟發展的空間結構模式
第二節 運輸網是經濟空間結構演變的基本條件
第三節 運輸作為區位影響因素的變化
第四節 城市化與交通運輸
第六章 運輸需求..
第一節 運輸需求的概念及其特點
第二節 運輸需求的產生和影響因素
第三節 運輸需求函數分析
第四節 運輸需求與運量預測
第七章 運輸供給
第一節 運輸供給的特點
第二節 運輸生產函數和運輸成本函數
第三節 各種運輸方式的技術經濟特徵和運輸成本
第四節 運輸工程的成本一效益分析
第八章 運輸價格
第一節 運價的意義和功能
第二節 運價的結構及形式
第三節 運價理論及其應用
第四節 運價形成機制
第九章 運輸市場
第一節 運輸市場概述
第二節 運輸市場的分類和結構
第三節 運輸市場的運行環境和規則
第四節 運輸市場的運行
第五節 我國運輸市場的建立與完善
第十章 運輸政策分析
第一節 運輸政策
第二節 運輸管制和運輸管理體制的改革
第三節 各國運輸政策及有關研究的動向
第四節 建立資源節 約型的交通運輸結構
第五節 美國運輸政策演變的實例
第十一章 運輸發展戰略和現代經濟的基礎結構
第一節 運輸發展戰略
第二節 現代經濟的基礎結構
第三節 現代通訊
第四章 現代物流
主要參考文獻...
西方運輸經濟學(第二版),朝榮和
2008年1月,經濟科學出版社
目錄
第二版序言
第一版序言
第一章 運輸需求概述
第一節 運輸需求與支出的關系
第二節 運輸需求生成的簡單例子
第三節 網路上的運輸需求生成
第四節 運輸需求分析的復雜性
附錄1.1 各地小汽車擁有量的差別
附錄1.2 汽油價格與小汽車的需求
附錄1.3 英國交通堵塞嚴重全境道路可能都將收費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第二章 貨物運輸需求
第一節 貨運需求與經濟增長的關系及運輸結構的變化
第二節 貨物類別與運輸距離
第三節 貨運需求分析的計量模型
第四節 貨運需求的價格彈性
第五節 貨運需求的其他影響因素
附錄2.1 貨運需求促使美國鐵路運輸出現復甦勢頭
附錄2.2 運費幽靈
附錄2.3 上海受世界知名快遞公司青睞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第三章 旅客運輸需求
第一節 人們的交通需要
第二節 客運需求的影響因素和需求模型
第三節 客運需求的價格彈性
第四節 有關私人交通的分析
第五節 城市公共客運與私人交通的關系
第六節 旅行時間價值
附錄3.1 汽車油耗和行駛里程的長短期彈性系數
附錄3.2 廉價汽油與時間成本
附錄3.3 飛機票如何定價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第四章 運輸需求與經濟區位的關系
第一節 生產地的區位決定
第二節 城市功能區與交通條件的關系
第三節 市場區位與國際貿易
第四節 地區間客貨交流表(O—D表)
附錄4.1 鋼鐵工業的布點
附錄4.2 應該為節 省10美元而到市區去買東西嗎
附錄4.3 韓國仁川國際機場被評為2006年「全球最佳機場」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第五章 運輸成本的概念、分類與計算
第一節 運輸活動中的機會成本
第二節 運輸成本的分類
第三節 簡單的運輸成本曲線
第四節 運輸業的網路經濟與運輸成本
第五節 運輸成本計算與計量中的其他問題
附錄5.1 大陸航空公司的成功
附錄5.2 美國人為什麼重新購買六缸和八缸的汽車
附錄5.3 運輸業的邊際成本和增量成本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第六章 固定運輸設施的成本
第七章 移動載運工具的擁有成本
第八章 運營成本
第九章 運輸業投資
第十章 運價原理
第十一章 運輸市場結構
第十二章 貨運使用者的自有運輸
第十三章 國際貨物運輸
第十四章 多式聯運與物流業的發展
第十五章 運輸管制與放鬆管制
第十六章 運輸業的外部性
❻ 運輸經濟學的徐劍華著
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9年08月 《運輸經濟學》共分為5篇22章,力圖在概括五種運輸方式所涉及的各領域基礎上,以深入淺出的方法,把運輸經濟學知識介紹給大家。其中有些章節是按邏輯的順序劃分,有些章節則是按運輸方式、時間或區域的次序劃分。這樣的編寫方法,有顧及全面的優點,但也有重復交叉的不足,只能盡量在編撰過程中避免不足。
《運輸
經濟學》的特點是體系結構新穎,內容比較系統完整,理論與實務並重,論述較為嚴謹,具有運輸行業特色。所編寫內容一是與我國目前的實際情況有緊密聯系,所採用的數據均為最新所收集的;二是對當代國際上有關運輸業和運輸經濟學科的發展情況作了介紹;三是在許多章節中編錄了相應的背景資料,幫助學生理解課本內容。《運輸經濟學》可作為高等院校運輸經濟管理類、交通運輸類和物流類專業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學用書,亦可供運輸企業、物流行業和有關科研機構及運輸主管部門的幹部或管理人員使用參考,也可以作為培訓教材。 徐劍華,1944年生,江蘇蘇州人。上海海事大學城市現代物流規劃研究所所長,水運經濟研究所教授,交通部部級重點學科(產業經濟學)帶頭人,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特聘股票發行審核行業專家(兼)。
1983年以來主編或參編《國際航運經濟新論》、《中國貨運業大典》、《三大都市密集區:中國現代化的引擎》、《經濟大辭典》等論著、教材和辭書共八部;在國內外學術會議和刊物發表論文兩百餘篇。同時,主持科研項目五十餘項。八項成果獲得省部級優秀成果獎項。 緒論第一篇 運輸經濟引論
第一節 運輸業的形成和作用
第二節 運輸業的發展
第三節 我國運輸業的發展規劃前景
第二章 運輸業的性質
第一節 運輸業是物質生產部門
第二節 運輸業屬於第三產業
第三節 運輸業是基礎設施
第三章 運輸資源配置
第一節 資源配置理論概述
第二節 運輸資源配置的傾斜與結構
第三節 不同運輸方式之間的資源配置
第四節 運輸資源的空間配置
第五節 運輸資源傾斜配置的實現方式
第二篇 運輸市場
第四章 運輸市場的一般分析
第一節 運輸市場概述
第二節 運輸市場的特徵和功能
第三節 運輸市場的結構
第四節 運輸市場的運行
第五章 運輸需求與運輸供給
第一節 運輸需求的概念及特徵
第二節 運輸需求函數分析與預測
第三節 運輸供給的概念及特徵
第四節 運輸供給分析
第五節 運輸供需狀態分析
第六章 運輸價格
第一節 運輸價格及其特點
第二節 運輸價格的形成因素
第三節 運輸價格的制定理論
第四節 運輸價格的分類及其結構形式
第五節 運輸價格管理
第七章 國內運輸市場
第一節 水路運輸市場
第二節 公路運輸市場
第三節 鐵路運輸市場
第四節 航空運輸市場
第五節 運輸市場的培育與發展
第八章 國際運輸市場
第一節 國際航運市場
第二節 國際航空市場
第三節 國際運輸中心
第四節 國際鐵路運輸市場
第三篇 運輸企業
第九章 運輸企業建制
第一節 現代企業制度概述
第二節 現代企業法人制度
第三節 我國運輸企業概況
第四節 運輸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試點
第十章 運輸企業集團
第一節 運輸企業集團及其特徵
第二節 運輸企業集團形成的動因
第三節 運輸企業集團的組建與重組
第四節 運輸企業集團的規模擴張
第十一章 運輸企業投資
第一節 投資體制改革
第二節 運輸企業投資概述
第三節 運輸企業投資決策
第四節 運輸企業投資項目評價的不確定性分析與風險分析
第十二章 運輸企業融資
第一節 運輸企業融資及其基本要求
第二節 運輸企業的權益融資和債務融資
第三節 運輸企業融資渠道
第四節 資金成本和融資風險
第五節 運輸企業的資本結構
第十三章 運輸企業技術進步與技術改造
第一節 運輸企業技術改造及其內容
第二節 建立運輸企業自主創新的技術進步機制
第三節 運輸企業技術改造項目的評估
第四節 運輸企業技術進步的評價方法
第四篇 宏觀調控
第十四章 政府宏觀調控概述
第一節 宏觀調控的涵義和方法
第二節 運輸規劃
第十五章 運輸業管理體制
第一節 運輸業管理體制改革歷程
第二節 公路運輸管理體制
第三節 水路運輸管理體制
第四節 交通運輸大部制改革及前景
第十六章 運輸政策
第一節 運輸政策的職能
第二節 運輸投資政策
第三節 運輸財政政策
第四節 運輸價格政策
第五節 運輸政策傾向
第十七章 運輸基礎設施建設投資與融資
第一節 運輸基礎設施建設投資與融資體制
第二節 運輸基礎設施特許經營
第三節 公路經營權有償轉讓
第四節 我國港口建設投資與融資
第五篇 運輸與社會經濟發展
第十八章 運輸與經濟發展
第一節 運輸與經濟發展關系概述
第二節 運輸與工業發展
第三節 運輸與農業和農村發展
第四節 運輸與國際貿易發展
第五節 運輸與現代物流發展
第十九章 運輸與可持續發展
第一節 可持續發展思想
第二節 運輸與環境
第三節 運輸與能源
第二十章 運輸經濟景氣指數
第一節 經濟景氣指數概述
第二節 鐵路運輸經濟景氣指數
第三節 水運經濟景氣指數
第二十一章交通運輸項目經濟效益的評估
第一節 交通運輸項目經濟效益概述
第二節 運輸項目經濟效益的微觀經濟分析
第三節 運輸項目經濟效益的宏觀經濟分析
第四節 運輸項目經濟效益的區域經濟分析
第五節 運輸項目經濟效益的系統分析
❼ 運輸經濟學的杭文 著
出版社: 東南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8年12月
ISBN: 978-7-5641-1550-0 《運輸經濟學》是東南大學交通學院重要的學科基礎課,也是東南大學教改項目和全英文建設課程。《運輸經濟學》教材體現了「東南大學交通運輸專業」這一全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專業和江蘇省特色專業的課程體系和教學改革的最新理念,既彰顯了學科優勢與特色,又突出了基於高水平科研的實踐性。
相對於國內同類教材,本教材的特色及突破主要有:
(1)系統性強,結構清晰,內容豐富
從運輸需求、運輸供給、運輸市場、運輸政策和綜合案例分析五個篇章對運輸經濟學所包含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進行系統而全面的介紹,既定位於高品位的學術讀物,又能滿足接受通識教育的學生和社會讀者等提高素養、獲取知識的需求。
(2)反映關聯學科的重要進展與新成果,具有前沿性和拓展性
在介紹已較為成熟的經濟學基礎理論的基礎上,突破性的加入近幾年國內外代表性的關聯研究成果(如新制度經濟學、行為經濟學的相關研究成果),把新理論、新觀點和新資料及時反映出來,有助於學習者擴展歷史眼光和國際視野。
(3)理論聯系實際,兼顧國際化與本土化
在對運輸經濟學進行理論介紹的同時,書中在每一個重要的理論章節甚至知識點之後,都將附有相關的案例及分析。案例大部分都是發生在中國國內的運輸問題,包括了大量編者及所在院系對中國運輸問題的研究所積累的成果。對這些案例的分析透徹到位,能很好地體現出真實世界中所蘊涵的經濟學原理,並克服其他同類教材或著作在聯系中國實際方面普遍存在的不足。
(4)多視角地分析實際運輸經濟問題,提升學生的創新意識和綜合能力
課程的難度和重點在於對運輸經濟問題的分析需要多視角、多維度地運用綜合知識。教材從章節內容安排方面入手,結合基本概念和知識點的介紹逐步展開各個視角,但這些分析視角不是孤立而是相互聯系的;同時,教材通過多個貫徹全書的系列案例,將各章節分層次、多維度的分析結果進行綜合和提升,以全面培養學習者形成批判精神、創新意識和學術志趣。這也是本教材相對於同類教材的一大特色。 前 言
第一章 運輸經濟學概述
第一節 運輸經濟學概述
第二節 運輸經濟學的發展
第三節 運輸經濟學的學習
第一篇 運輸需求
第二章 運輸需求概述
第一節 運輸需求的概念
第二節 運輸需求的特點
第三節 影響運輸需求的因素
第四節 運輸需求分析的復雜性
第三章 貨物運輸需求
第一節 生產地的區位決定
第二節 貨物運輸需求的屬性
第三節 貨運需求的影響因素
第四章 旅客運輸需求
第一節 人們的交通需要
第二節 客運需求的影響因素
第三節 有關私人交通的分析
第四節 旅行時間價值
第二篇 運輸供給
第五章 運輸供給概述
第一節 運輸供給的概念
第二節 運輸供給的特點
第三節 運輸供給的影響因素
第四節 五種運輸方式的技術經濟特點
第六章 運輸成本
第一節 運輸成本概述
第二節 基本的運輸成本概念
第三節 擴展的運輸成本概念
第四節 運輸成本計算的復雜性
第七章 載運工具的經濟特性
第一節 載運工具的經濟裝載量
第二節 載運工具的運力結構
第三節 載運工具的經濟壽命
第八章 運輸基礎設施的經濟特性
第一節 運輸基礎設施的成本特性
第二節 運輸基礎設施的商品特性
第三節 運輸基礎設施供給的特性
第九章 運輸的外部性
第一節 外部性概述
第二節 運輸的外部性
第三節 運輸外部成本的評估與量化
第四節 交通擁擠概述
第三篇 運輸市場
第十章 運輸服務的定價
第一節 定價原理
第二節 邊際成本定價與效率原則
第三節 現實中的定價方法
第十一章 運輸市場結構
第一節 運輸市場的概念
第二節 運輸市場的類型
第三節 運輸市場結構
第十二章 運輸市場中的交易成本
第一節 交易成本概述
第二節 風險與不確定性
第三節 有限理性與機會主義
第四篇 運輸與政府
第十三章 運輸外部性的控制
第一節 控制運輸外部性的政策選擇
第二節 控制運輸外部性的市場手段
第三節 控制運輸外部性的其他政策手段
第三節 控制運輸外部性的私人方式
第四節 優化運輸外部性的復雜性
第十四章 運輸管制
第一節 管制理論
第二節 運輸管制概述
第三節幾類運輸管制的經濟學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