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魔鬼經濟學四冊

魔鬼經濟學四冊

發布時間:2021-01-29 18:21:23

A. 求《魔鬼經濟學2》讀後感

《魔鬼經濟學2》讀後感(一):表面一件小事,引發誘因,造成一些列行為模式改變。
本書主題思想:表面一件小事,引發誘因,造成一些列行為模式改變。
顛覆傳統的思想:
1、交通問題:馬車和汽車的作用異曲同工,都是當時經濟大發展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都造成社會問題,都有環境污染,汽車是馬車替代品,什麼又是汽車替代品,過度擔憂環境污染是沒有必要的,總有新的方案會代替舊的方案。
2、外部效應:實施一種行為,其他人被迫為此行為付出代價,叫外部效應,分正負兩方面。為了維護自己利益做出的保護措施,傷害了其他人的利益,就是自我利益的經典案例,比如防盜裝了CLUB鎖。
3、因人而異的效果:沒名氣的人,以低成本解決一件棘手難題,不被認可;名人用高成本,費時未必能解決難題的過程,已獲得眾人擁護。
在選取樣本事,盡可能剝離復雜因素和變數。
4、決定薪酬的原因:除了供求關系,還有工作難度、工作不適程度、適合做這份工作的人數等。
5、價格歧視:實施價格歧視時,要做到無轉賣可能性、可實施的對象清晰可辨。
6、樣本選取:將現實固有的復雜因素剝離,盡可能公平評估試驗
7、學會思考不同事情的共性:街頭妓女和聖誕老人都是利用特地時間的需求猛增帶來短期機遇賺外快。
陪同女郎和企業家的共性:找到合適銷售渠道,去掉中間商使成本最低、獨特的人格魅力能發現對方優點、質量控制(堅持理念和逆向思維),根據供求市場靈活掌握價格歧視。
《魔鬼經濟學2》讀後感(二):人之初,本「利己」
這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經濟學著作,一套四本80萬字,只有引用了一小部分淺顯的經濟學詞彙;雖然大量引用數據,但一個復雜的數學公式也沒有。作者的寫作手法,是從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提煉出被我們忽略甚至完全誤解的「經濟學原理」,內容通俗、文筆易懂,所以讀起來很流暢、很輕松。
第一冊是我認為寫得最好的一本,副標題為「揭示隱藏在表象之下的真實世界」,作者通過幾個顛覆性的話題引來熱議,比如「教師和相撲選手為何要作弊?」、「毒販為何還跟母親住一起」等,每個話題都寫得比較深入,數據詳實。其中最具爭議的話題莫過於「90年代開始美國犯罪率下降,源於70年代的墮胎合法化」。
第二冊是「擁有清晰思維的藝術」,全書仍然注重用數據說話,告訴大家:酒後走回家比酒後駕車回家更危險、醫生洗手的概率遠低於「規定」、妓女減少主要是因為婚前性行為增加、兒童安全座椅並沒那麼「安全」、死於恐怖襲擊的概率是自殺的五百多倍......至於書標題所描述的「清晰思維」,我個人理解是「經濟利己主義」,絕大部分的「利他」從本質上都能找到「利己」的根源。
第三冊「用反常思維解決問題」,我個人提煉作者所指的「反常思維」就是指「誘因思維」,或者說是「動機導向思維」。英國統治印度時期,為了減少眼鏡蛇頒布蛇皮換錢的法令,結果反而催生了一大批養蛇人;很多城市限號以後,汽車保有量反而猛增;在寫有保護提示的標志牌前,石化木反而被偷的更多。如何正確利用誘因呢,我想有以下幾點:找到人們真正關心什麼,而非口頭;給對方你能承受的更多價值誘因;注意人們對不同誘因的反應;最重要的一點,永遠、永遠不要臆測人們會因為「這樣做正確」而去做某事。
第四冊「用有色眼鏡看世界」,與其說是一本書,不如說是一本博客文集,集成了作者在成名後開的博客的各種內容,這是全套書最厚的一本,卻也是最沒有營養的一本。不僅缺少主題、雜亂無章,內容也缺少深度。
整套書看完,可能不得不承認,書里的許多內容確實都很「新鮮」,但其許多觀點我個人並不認同,比如90年代美國犯罪率下降的原因,我個人覺得監控攝像頭的普及的影響可能要更大些吧。但我確實要承認,作為一套老百姓看得懂的「經濟學」著作,它能幫助大眾培養經濟學「大腦」,用經濟學的視角更清晰的看待世界,用反常思維分析解決問題,值得為之點個贊。
在中國,其實也有很多學者在做類似的「經濟學」大眾化推廣,我個人最推崇的還是北大的薛兆豐教授,他的許多文章,無論是深度還是廣度,都勝於本套書的作者列維特。綜上,我給這套書打7.8分罷。
《魔鬼經濟學2》讀後感(三):經濟學是你身體里的魔鬼
文/王福重(經濟學家)
這是一本「聳人聽聞」的書。
在學界,早就有「經濟學帝國主義」的說法,意思是經濟學跨過自己的范圍,蠶食其他學科的固有領地,比如政治學、法學和歷史學,而且已經有幾位,憑此拿到了諾貝爾經濟學獎。大有天下學問,莫不是經濟學的架勢。
《魔鬼經濟學2》,是經濟學攻城略地的最新和最有力的證據。
「super」,即超爆,意思是說本書所研究的問題,至少表面看,跟經濟學沾不上邊。但是,說實話,經濟學並非只研究市場、賺錢這等雕蟲小技,在更本質的意義上,它關注的是人類的行為,一切行為。包括本書選取的街頭妓女、恐怖分子、冷漠的案發現場看客等。
照「狡猾的」作者的本意,「超爆」不是關鍵詞,「魔鬼」才是。中國人用「神出鬼沒」來形容神奇的人和事。看了本書,如果你認為經濟學就是這樣神乎其技,作者的目的就算達到了。
魔鬼經濟學的第一層意思是,言人之不敢言。別人避之猶嫌不及的,我也敢蹚渾水。比如觀察街頭妓女,分析她們的賣淫方式、定價方法,就必須有「魔鬼」的膽量。魔鬼的第二層意思是,事情的背後都有經濟學這個「魔鬼」在作祟。第三層意思是「鬼點子」。比如氣候變暖,似乎已成定局,令全世界頭疼,但是,在作者看來,它也有簡單至極而且「經濟」的解決方法。
在第1章里,「遏制氣候變暖:火山爆發?用煙囪桶破天?還是架一根18英里長的管子?」討論的是外部性問題。當下最時髦的話題,是全球變暖。顯然,作者對是否真的變暖,二氧化碳是否真的是一種「有毒物質」,以及變暖的前景是否真如媒體和一些科學家渲染得那樣可怕,持相當冷靜和懷疑的態度。實際上,變暖並非言之鑿鑿,最近幾年,全球氣候是變冷的。世界末日,不過是唯恐天下不亂的鼓噪。
假如全球變暖是真的威脅,這種外部性的解決需要的是全球的協同合作,但是中國和印度等新興的碳排放大國,似乎佔有道德上的優勢,這種協同是不可能的。哥本哈根大會的無果而終,就是不合作的結果。
改變生產和生活方式,少用化石燃料,比如開新能源汽車,過低碳生活,正在成為一種新道德和新光榮。本書作者說這是美國前總統戈爾(獲得過諾貝爾和平獎)的方法。
這種改變,即使能成功,也是杯水車薪。二氧化碳的半衰期是100年,現存的二氧化碳將存在幾個世紀。更重要的是,戈爾的思路有邏輯缺陷,因為人類並非不知道如何避免破壞環境,而是不想這么做,因為成本太高(經濟原因)。再說,也缺乏激勵,沒有激勵,僅僅是教育,自利的人們怎麼會真的採取行動?
但是,如果全球溫度真的上升,辦法並不是沒有,而且解決問題的方法,其實是得來全不費工夫的。令人咋舌的「布迪科的毯子」計劃,也就是「皮納圖博火山」(火山爆發能讓地球變冷)辦法,僅僅需要2.5億美元!科學的實驗證明,這是完全可行的。
如果這個法子不行,還有兩個替代的辦法:「上天的煙囪」,以及「霧氣騰騰的鏡子」。這些簡單的辦法,聽起來如天方夜譚,這也是作者所說的「魔鬼」。
第2章 「恐怖分子的銀行賬戶有什麼特點?」圍繞恐怖襲擊事件展開,說的是信息經濟學,也就是信息不對稱下,人們應該如何行為。人的行為,哪怕是荒誕、極端的行為,都嚴格遵循經濟學的利益最大化原則,從這個原則出發,可以發現事情的本質,包括尋找誰是自殺炸彈。
誠如作者所言,先天的東西,不是恐怖分子之所以成為恐怖分子的東西。恐怖分子並非如人們想像的那樣,出生於貧困家庭,沒有受到良好教育,相反,恐怖分子一般出生在比較富裕的家庭,受到相對良好的教育。在這個意義上,恐怖分子不是為生活所迫,而是相當「有理想的」,是為了實現自己的最大利益。
恐怖活動的代價,首先是造成人心惶惶,擔心會遭到再次襲擊。不過,統計數據表明,人遭到再次襲擊的可能性,僅僅是自殺或者他殺的1/575,或者說更大的危害是經濟上的。比如,「9•11」恐怖事件後,美國除了兩場耗資數千億美元的戰爭外,還加強了安保措施。以機場安檢為例,假如每人需增加1分鍾的安檢,美國航空流量每年有5.6億人次之巨,就是一筆不小的經濟代價。
醫患之間,存在嚴重的信息不對稱,依靠傳統手段收集病人信息異常困難。所以,醫生的可用時間,60%用於收集信息,純粹診病時間不過15%。所以,開發能夠收集病人信息的系統,是「9•11」 恐怖事件後的一大發明。這個發明,除了疾病診斷,還可以預防恐怖主義。
與醫生了解病人類似,患者也想了解醫生的水平。根據治療效果或者其他看似更實在的標准,往往是很不靠譜的,但是有些基本信息卻更加要緊,更加可靠。比如,是否畢業於一流醫學院,是否在出色的醫院實習等。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招聘單位總是對一流大學畢業生青睞有加,因為文憑可以有效地識別求職者的水平。
但是,作者的出色工作不在於此,而在於他們認為,決定患者在急診室以及今後一段時期是否存活的因素之一是其收入水平(貧窮患者比富裕患者的死亡率要高很多)。而統計也表明,購買了養老金的群體,活得更長;遺產稅的徵收時點和存廢,也影響壽命的長短。
一個很有趣的疑惑是:為什麼化療效果實際上很小,醫生還是不遺餘力地推薦?原來,醫生可以因此賺更多的錢,也會得到政府更多的研究資助。
對於反恐,最重要的恐怕是,迅速找到恐怖分子的所在。有多種辦法,而且已經付諸實踐。比如,搜集人力情報、監聽電子通信、追蹤跨國資金走向——也就是為恐怖活動融資的行為。遺憾的是,所有這些都幾乎毫無斬獲。
這個發現似乎讓事情柳暗花明:潛在的恐怖分子不購買人身險。因為保險公司不會為自殺者支付保險金,這個特徵正好可以用於識別恐怖分子。令人興奮的是,實際上,根據這個提示,在一長串可疑名單中確定恐怖分子,變得相對容易,這個工作已經卓有成效!
第3章「難以置信:犯罪率升高是因為電視看多了?」說的是經濟學的新分支:行為經濟學。行為經濟學近幾年頗為流行,大有撼動傳統經濟學的架勢,特別是,有數位經濟學家(也許不是)還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行為經濟學找到的突破口,是經濟學的基石:經濟人假設(每個人都是利己而非利他的)。
《紐約時報》的一篇報道說,一個婦女受到連續襲擊,而38個鄰居眼睜睜看著她被殺,卻無動於衷。
人們不是有利他主義的傾向嗎?比如我們熟悉的好人好事,母親為兒子捐腎,比如「最後通牒」模型中,當事人給予對方的善意。但是,當此危難時刻,人們的冷漠毫無利他的影子,到底哪個才是人性的真實寫照?
本書作者之一的史蒂文•列維特,是芝加哥大學的經濟學教授,曾榮獲約翰•貝茨•克拉克獎,這個獎被認為是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某種前奏。
史蒂文把「最後通牒」試驗進行變種,以便更接近現實世界,發現其結果與之前大相徑庭,人們表現出的不再是利他,而依然是「利己主義」的傾向。
道理在於:由於存在「選擇性偏差」,以及在「認真觀察環境」下,參與實驗的人會「主動」地配合實驗者,因此那些「標準的實驗室實驗」結論是很不靠譜的,所謂的利他行為是一種純粹的樂觀想像。
而各種捐獻的目的也並不那麼單純,背後或多或少都藏著利己的動機,或者說是偽裝之下的利他主義。自願捐腎的人,並沒有想像的那樣多,很多病人在等待中離世了。以至於諾貝爾獎得主貝克爾都支持成立一個受到良好監管的人體器官市場。很明顯,這樣的市場可以拯救很多人,但是存在政治和道德上的巨大風險。
後來的調查證實,《紐約時報》的報道過於誇大其詞,當時有人阻嚇罪犯,也有人報警,是一個很普通的案件。
但是,更重要的是,即使有人做壁上觀,也不是不可理喻的。人就是有利己和利人的兩面性。危險的是誇大利他,而貶損利己(關於利己的好處,傳統經濟學已經說得太多)。
傳統的「經濟人」假設,更普遍,更有說服力。行為經濟學的科學性,卻很值得懷疑。
值得一提的是,孔子說「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將人做了嚴格區分,而墨子卻非同凡響地說「義者,利也」,終結了這個無意義的爭論,即所有的人都是「小人」。楊朱的「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更是大膽道出了人性自利的本質。
第4章「疫苗、安全帶和颶風:不一樣的事情,一樣的邏輯」,說的是市場而非政府才是找到解決問題辦法的部門。最好的辦法是那些成本低廉且簡單的辦法,不過它們經常受到指責和懷疑。
匪夷所思的是,出於好意實施的法律,總會產生有違初衷的結果。比如,中國的《勞動合同法》,最終造成了更多非熟練工人的失業,這叫「非預期後果法則」。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治病的醫生,為救死扶傷開展的解剖實驗,導致了成千上萬的人丟命。
歷史並非簡單重合:最困難的問題,往往是用極其簡單的方法解決的。例如,1950年後的50年,世界人口幾乎翻了一番,原因居然是硝酸銨化肥的發明和使用。硝酸銨讓人類可以依靠動物和水果作為食物。作為能源和動力,跟成本高昂的鯨油相比,石油是一種便宜、便捷得多的能源和動力。
脊髓灰質炎是可怕的疾病,奪取了無數人的生命和健康,包括偉大的羅斯福總統(39歲時罹患此病)。在眾多的抵抗方法中,疫苗是最出色的。固然,研發疫苗十分困難,但是從治療方式和所需費用來說,疫苗是極其簡單和低廉的。
心臟病人死亡率的下降,居然不是看似高超的搭橋手術以及昂貴葯物,而是便宜得不能再便宜的阿司匹林的功勞。
說到交通事故死亡率的下降,必須感謝美國越戰時期的國防部長麥克納馬拉,是這個古板的統計學家首先提出配置安全帶的。安全帶極大地降低了汽車事故的死亡率,拯救了幾十萬人的生命。這個辦法通過改變人類的行為方式來避免生命的悲劇。這個過程當然不是一帆風順的,時至今日,還有多少中國司機和乘客對安全帶抱著抵觸的態度!
颶風是美國人的噩夢之一。為了減輕颶風的破壞力,各種辦法想盡,但效果不佳。但有人想出一個:在海中投放大量帶裙擺的輪胎!這個人,是微軟的前首席技術官、當代最偉大的科學家霍金的學生梅爾沃德。最妙的是,它簡單,花費也出奇的少。
一個著名的案例是:第一批去澳洲的人,是坐船去非洲的奴隸。開始的時候,資本家是按上船人數給人販子錢。結果發現,上了船,能到澳洲的奴隸,所剩無幾。在進行了各種技術改進(例如增加水供應、保安措施、醫療人員等)無明顯效果後,一個極簡單的想法徹底扭轉了局面:按照下船人數給錢。這是從人的自利性出發的舉措,自然奏效。
相信市場,相信人們從經濟成本–收益比較出發做出的選擇更有力,是本章的重點。
在第5章里,「街頭妓女與百貨商店聖誕老人有何相似之處?」在衛道士看來,題目很有些輕佻。但是,要說的主題卻是嚴肅的勞動力市場如何運行,而即使是看似不恥的賣淫行為也得遵循經濟學原理。
女人難找工作,收入比男人低,但不能因此就說社會歧視女性。男女在性別上存在差異,在經濟上也存在差異,是有其合理之處的。女人更顧家,於是有限的精力被分散了,降低了工作效率,減少了工作時間;女人的生理特點也不容忽視。所以,在某些勞動力市場上,包括WNBA教練,鮮有女性。但賣淫這個特殊場合,卻完全相反,女性一統天下。
男人們好像越來越花心。這不是人心不古,世風日下。男人還是那些男人,不同的是,過去賣淫市場小,價格高,光顧的男人就少,沒法不忠誠。但是,賣淫市場迅速發展(部分是因為女性收入低),賣淫者間競爭加劇,促使價格下降,男人可以獲得更低價的性服務,性道德因此敗壞。
購買賣淫服務,滿足了生理慾望,更有經濟上的好處:不必承擔懷孕的成本、承諾結婚的成本等。
賣方肯定想要高價。如果能降低競爭,街頭妓女的服務價格就可以提高,但是妓女沒有權力攻擊同業競爭者,控告別人,或者爭取立法,對外來者徵收「關稅」。但是,她們有別的辦法。
街頭妓女可以實行「價格歧視」,看人下菜碟,比如黑人低價,白人多要。可以單干,也可以找人看場子,這就形成經濟學上的「委託代理關系」。代理人可以專門跟警察打交道,搞定警察,驅趕競爭者,雙方是互利關系,而且考核代理人是否盡心是相當容易的。代理人的出現,促成了穩定的「市場環境」,增加了妓女的收入。
中國的國有企業,經常發生代理人違背委託人的行為,比如企業投資虧損巨大,而總經理卻享受高得離譜的年薪,就是缺乏相應的監督機制。
這一章的名字中有「聖誕老人」,可是壓根兒就沒說聖誕老人的事。因為聖誕老人的行為模式跟街頭妓女是完全一樣的,雖然寫起來更體面,但是本書作者卻不屑於這種體面,他們更熱衷於描寫魔鬼。
不要以為說妓女的行為就是噱頭,作者的真正用意在於,經濟學不是好人的學問,也不是壞人的學問,而是關乎一切人的學問。無論是體面的工作、嚴肅的行為,還是難以啟齒的活動,在經濟學家看來,都沒什麼區別,經濟學都可以檢驗、審視它們,廓清背後的決定因素。
結語 「猴子也是人」陳述的一個觀點是:無論是食色性也,還是喜歡搭便車、推卸責任,抑或成為恐怖分子,猴子與人毫無二致。經濟學這個魔鬼,也附在猴子的身體里。在這個意義上,經濟學不但研究人,也研究動物,「帝國主義」又向外擴張了。
這本書,在形式上,也許有些聳人聽聞,甚至嘩眾取寵,但是如果認真讀下來,就會發現作者的寫作態度嚴謹而科學。他們總是依據第一手素材,不厭其煩地利用原始數據,以及可靠當事人,特別是始作俑者的陳述,來論證自己的觀點,小心地運用邏輯推演自己的結論。特別注重運用統計方法,而非傳統道德或者政治來分析問題,是本書的一大特點。我們能從書中大量的統計數據和資料、親身實驗、與街頭妓女的親密接觸等,洞見作者的辛苦和認真。
經濟學和經濟學家的作用,比普通人想像的要大得多,在紛繁復雜的現象背後,都有一個經濟學的「魔鬼」潛伏著呢。
《魔鬼經濟學2》讀後感(四):少一些想當然,多一些思考
在寫這篇讀後感前,我刻意沒有去讀或者聽其他人對於本書的看法,怕影響自己的思維。當然,別人可能比我理解的更深更透徹,但,在這里,只想寫下屬於自己的一些感悟。
雖然說這本書的名字中有「經濟學」兩個字,但作為一名對經濟學理論一竅不通的理工科生來說讀起來也並不困難。因為作者是通過一個個真實生動的事例,經過深度剖析,傳達一些信息,一些概念,一些邏輯。這里的「經濟學」更多指的是用經濟分析的方式描述人類行為決策和各類社會現象。作者希望通過經濟分析的方法客觀闡釋世界的本來面貌,幫助讀者更加了解世界。
簡單的說說這本書帶給我兩點收獲:
第一,一個關鍵詞「想不到」。想不到酒後步行比酒後駕車還要危險,想不到火山爆發可以降低全球溫度,想不到《勞動法》也會損害勞動者,想不到化療對於多數腫瘤患者的作用微乎其微,書中還有很多例子……
這探討的其實是思維方式問題,我們掌握的很多所謂的「常識」往往是一種思維惰性,也許是學校教育的,也許是社會輿論的宣傳的,也許是自己的經驗總結的,當我們接收到一個信息時,尤其是所謂的「權威」發布時,很少去深入思考和辨別一件事情的真偽。這本書給我們提個了醒,當接收信息時,多加思考和辨別,少一些「想當然」。
第二,豐富了知識儲備。也許我們對一件事情有好奇心,有探索精神,但我們未必能有去深入研究的條件。本書作者做了大量工作,以翔實的數據和統計分析,向我們呈現了一個盡量真實的世界。比如兒童安全座椅的安全性問題,如何判斷醫生水平的高低,人是否存在「利他主義」傾向等問題。
《魔鬼經濟學2》讀後感(五):「成本-收益」的正確演算法
首先申明:在本篇書評里,「經濟學家」是褒義詞。
先拋結論:絕大部分人都是經濟人,同時也是坡腳的經濟學家。
經濟人,簡言之,就是人趨利避害的本性,總會對事情的「成本-收益」進行評估,而去決定做或不做。一些很奇怪的宏觀現象,往細處分析、思考,歸咎到個體層面的本性,其實也就很自然了。比如,那些為保障殘疾人勞動權益的法規出台,導致殘疾人就業率大大降低(雇了殘疾人不能委屈他、辭退他,還不如不招!)。
經濟學家當然也是經濟人,讓他們脫穎而出的,是他們能對「成本-收益」進行更准確地評估。比如這幾種思維,考慮外部效應、對未來和現在收益的評估、更純粹的數字導向。
外部效應,即某人實施某種行為,其他人要被迫付出代價。比如,在公共場合吸煙、隨意污染環境,很多時候,外部效應是不易引人注意的,就是這種行為的成本是被低估的。所以,你身邊那種損人損己額行為還少嗎,很簡單的例子,「羊來了」。
未來和現在收益的評估,人們一般不願為了應對未來的問題、獲取未來可能的收益而花費現在大量的精力,就是未來收益往往是被低估的。比如,投一個五年後才能盈利的項目,你願意嗎?那麼多企業家拼了命的投資、布局,是為了什麼?
更純粹的數字導向,從統計上說,坐飛機比坐汽車安全,安全座椅並不比安全帶安全。這些事實,你信嗎?因為對信息的了解不足、也不願意花多精力思考數字問題,人們往往會被媒體誤導,會遵從自己所謂的「常識」去做出錯誤的判斷。
經濟學家,是更願意思考、更遵從理性支配的人。從這點看,「成本-收益」的公式不變,經濟人要做的無非是把外部影響納入成本計算、把未來預期納入收益計算、整個公式更加量化。擁有清晰地思維藝術,成為自己的經濟學家

B. 什麼是超爆魔鬼經濟學

內容簡介《超爆魔鬼經濟學》歷經4年時間創作而面世的書,深入探討了世間萬物那鮮為人知的另一面,提出的問題不僅更具挑戰性,而且更出人意料,它將再次挑戰我們的傳統思維方式:△身體肥胖的女性和牙齒長得難看的女性薪水就低!這是為什麼呢?△在高中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的女生再進入大學,畢業之後就能找到好工作?△導致大多數男女薪水差異的主要原因在於:女性追求高薪的願望不足?△為什麼世界上大部分頂級運動員都出生在1月-3月份?△馬和汽車,誰的危險更大?想阻止氣候變暖?用煙囪捅破天吧!?△發生在中國四川的汶川大地震,與橫掃美國的卡特里娜颶風有什麼不同?△安全帶真的能保證你的駕車和乘車安全嗎?兒童車座也照樣不安全?你是不是經常碰到令你無法解決的事情?或者即使解決了,又不能令你滿意?這是為什麼?那是因為你的傳統思維在作祟,像列維特和都伯納一樣換個思路吧,把你的傳統思維徹底顛覆掉,你會發現原來麻煩重重的問題可以這樣解決!閱讀《超爆魔鬼經濟學》,你會發現,跟隨列維特和都伯納荒誕不經的思維,來一次徹頭徹尾的頭腦風暴,將會是多麼地酣暢淋漓!「全美國最有趣的腦袋」列維特和都伯納又出場了!阿基米德曾經說過,如果能給他一個支點,他能把地球撬起。而現在,列維特和都伯納憑借這本《超爆魔鬼經濟媒體推薦我的確喜歡《超爆魔鬼經濟學》這本書,而且,我認為該書較《魔鬼經濟學》更勝一籌。——比爾•蓋茨微軟公司創始人《超爆魔鬼經濟學》的發散思維方法,也許我們還不習慣,但的確有利於打開思路,深化分析。只要認真讀下去,你的思維水平會有所提高。——梁小民經濟學家如果你想知道什麼是實驗經濟學,什麼是行為經濟學,特別是如果你還想知道一些實驗經濟學家們的人生軌跡和行為藝術,你千萬不可錯過列維特和都伯納的這冊非常有趣的大眾讀本。——王則柯經濟學家《超爆魔鬼經濟學》是一本「聳人聽聞」的書,同時也是經濟學攻城略地的最新和有力的證據。——王福重經濟學家,暢銷書《人人都愛經濟學》作者《超爆魔鬼經濟學》的確是一本好書。閱讀這本書,有助於人們改變思維方式,摒棄那些經常出現的認識誤區。——徐小平新東方文化研究院院長真正的經濟學應該是源於生活的,應該是簡潔、實用並且充滿樂趣的。《超爆魔鬼經濟學》做到了這一點。它從生活中一些被忽略的現象入手,經過梳理和推導,還原事物的本質,讓人們在一種游戲般的快樂中,學會另一種思考方式。——時寒冰《中國怎麼辦》作者、上海證券報評論主編有趣的頭腦與超爆魔鬼經濟學相得益彰,生活是魔鬼經濟學不可缺少的加餐佐料。——葉檀資深財經評論員列維特和都伯納的比較方式新奇,通過對照分析看似毫無關聯的主題,不斷挖掘出事實真相,讓人有茅塞頓開的暢快之感,這就是本書趣味橫生的原因所在……真是精彩絕倫的一本書。——《紐約時報》大膽、令人贊嘆,它在向傳統智慧開戰。沒讀過這本書,可不要在飲水機旁聊天哦。」——《華盛頓郵報》這本書很像《魔鬼經濟學》,但更精彩……——《金融時報》這是迄今為止世界知名經濟學家用統計數據所做的最搞怪的研究……列維特和都伯納設法從人類行為這道高深的數學難題中,尋求其內在聯系。——《娛樂周報》痛快……事實上,這本書表明:在探索欲永無窮盡、分析技能極為嫻熟的經濟學家的手中,普通的傳統經濟學可以發揮什麼樣的作用。——《經濟學人》《超爆魔鬼經濟學》要做的就是徹底顛覆你頭腦中的傳統思維——真是一部讓人贊嘆稱奇的作品。——《華爾街日報》簡直就是飛馳而過的過山車……《超爆魔鬼經濟學》真是精彩絕倫、生動有趣,還有那麼一點醉人,就像一大杯龍舌蘭酒。——《泰晤士報》《超爆魔鬼經濟學》內容構思新穎,我們總能驚奇地看到難於預見的不可能情形。——《溫哥華太陽報》毫無疑問:本書生動有趣。列維特和都伯納的探索與發現與任何偵探小說一樣扣人心弦……——《愛爾蘭審查報》女性應買這本書送給他們的丈夫,但首先要自己讀!與他們的第一本書一樣有趣,給人的啟發甚至更大,而且,這里有很多內容適合每個人閱讀。——亞馬遜網站讀者《超爆魔鬼經濟學》再次挑戰了我們的傳統思維方式,深入探討了世間萬物那鮮為人知的另一面。不論是尋求解決全球變暖的方案,還是探討抓住恐怖主義分子的最佳方法是什麼,列維特和都伯納的分析,處處閃現智慧的靈光,敘述方式格外新穎,讓人眼前一亮。通過分析人們在各種動機下的表現,他們兩人將世界的本來面目呈現給大家:善、惡、丑……歸根結底就是,荒誕不經。——王立鵬《中國經營報》常務副總編、《職場》主編福爾摩斯和列維特的共同點就是——很多事情在他們進行了連續兩步以上合理的推論後,就會顯示出讓我們始料不及的結果。只不過福爾摩斯是基於證據和邏輯,而列維特更多是基於數據和經濟學原理。——劉湘明《商業價值》出版人《超爆魔鬼經濟學》以經濟學的統計方法,發現種種貌似不相關聯事件背後的隱秘邏輯。是作者的研究過於搞怪?還是我們的世界本來就匪夷所思?——賀志剛《IT經理世界》雜志社副總編讀了《超爆魔鬼經濟學》,我才發現,用微觀經濟學的手段和思維方式來研究社會問題,可以如此痛快過癮,看似荒誕不經的論述,卻處處閃耀著智慧與機敏,讓人茅塞頓開,拍案叫絕!——陳朝華《南方都市報》副總編輯兼《南都周刊》總編輯《超爆魔鬼經濟學》真是令人拍案叫絕,閱讀這本書,有助於人們改變思維方式,摒棄那些經常出現的認識誤區。很難想到經濟學也會如此有趣!——張晨《北京青年》周刊總編要是你在尋偶期,遇到個適齡異性在讀這本書,一定上去跟他/她搭訕。寫這本書的人,智商高,好奇心無邊無際,講話表面正經其實很不正經,有專業知識又有人情,看這本書的人一定也差不到哪兒去。按我說,這就是新時代的性感標准。——覃里雯《周末畫報》新聞中心主任編輯推薦《超爆魔鬼經濟學》是不敲破你的腦袋,誓不罷休!賦予你看透世界的魔力!連續數周榮登亞馬遜、《紐約時報》暢銷書總榜前10名!想要改變世界嗎?你的魔力就藏在這本充滿怪誕思考的書里!《超爆魔鬼經濟學》全球銷量超過500萬冊的《魔鬼經濟學》作者再度傾力打造!超爆、超怪、超爭議、超發燒、超叫座……讀書也如同看戲,不會看的看熱鬧,會看的看門道。看熱鬧的往往看到了外面最浮淺的東西,就大呼不可取!看門道的,不會如此浮躁、淺嘗輒止,他更願意深入到書的精彩之處,以察究大道之理。讀《超爆魔鬼經濟學》,應手執一杯名茶,一邊細細品味名茶的清香,一邊深索書中蘊含的精細哲理——但在你讀到精彩之處而拍案驚奇時,別忘了把杯子放在桌上。目錄專家推薦一真的喜歡《超爆魔鬼經濟學》/比爾•蓋茨專家推薦二一本引導你思維的書/梁小民專家推薦三怪誕經濟學家的行為藝術/王則柯專家推薦四經濟學是你身體里的魔鬼/王福重專家推薦五科學其實是故事/陳曉民寫在前面導言超爆魔鬼經濟學=荒謬怪誕經濟學?有時候,一個人在生活中要想擁有清晰的思維是非常困難的。我們一直被告知,酒後駕車發生事故的概率要比清醒正常人駕車發生事故的概率高出很多倍。有如此多的人酗酒後仍然要手握方向盤,這是為什麼呢?酒後駕車極其危險,可是,難道酒後步行就安全嗎?馬和汽車,誰的危害更大?如果我們不開車,改成騎馬,社會將會怎麼樣?酒後步行比酒後駕車還要危險!3電視把印度女性解救了出來?6馬和汽車,誰的危害更大?11還原世界的本來面貌16獨樹一幟的經濟學21第1章遏制氣候變暖:火山爆發?用煙囪捅破天?還是架一根18英里長的管子?全球變暖可能導致的最恐怖的情形,絕對與《聖經》中的描述無異:海面上升,高溫煉獄,災難頻發,地球混沌無序。面對全球變暖,我們普通人該怎麼辦?牛、羊及其他反芻動物,是十惡不赦的環境污染者?全球反芻動物排放的溫室氣體,比所有交通活動產生的多50%!那麼,我們別吃牛羊肉了,也別喝牛奶了,改吃袋鼠肉吧。購買本地產的食品,事實上反而增加了溫室氣體排放量,為什麼?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火山爆發竟然讓全球氣溫降低了,為什麼?全球變暖:經濟學家的觀點28你開空調時應該想到的事情32外部效應的邏輯:從汽車防盜裝置到火山爆發35二氧化碳與全球變暖沒有關系!39太陽能電池加劇了全球變暖?49火山爆發與氣候變暖51解決氣候變暖:用一根18英里長的管子向天空吹二氧化硫56用毯子把地球裹起來60想阻止氣候變暖?用煙囪捅破天吧!64醫生最容易違規?68如此預防艾滋病:你根本不可能想到73第2章恐怖分子的銀行賬戶有什麼特點?世界上大部分頂級運動員都出生在1~3月?恐怖分子往往來自受教育程度較高的中產階層或高收入家庭?「9•11」恐怖襲擊發生後的僅僅3個月內,美國發生的交通事故大幅增加,為什麼會這樣?去醫院就醫,如何選擇醫生?醫術更高的醫生治療的病人,其死亡率甚至更高,為什麼?最出色的醫生有什麼樣的特點?如果你的病情很嚴重,去醫院看病會略微提高你存活下來的概率;但如果病情並不嚴重,那麼去看病就會提高你死亡的概率。公路交通事故增多:全是「9•11」恐怖襲擊惹的禍?81最出色的醫生和最差勁的醫生有何區別?86想長壽嗎?拿個諾貝爾獎吧!103恐怖分子的銀行賬戶有什麼特點?109如何判斷誰是恐怖分子?114計算一下誰是恐怖分子117第3章難以置信:犯罪率升高是因為電視看多了?暴力類電視節目可引發人們的暴力行為?觀看大量電視節目的孩子,在他們長大後,從事犯罪活動的概率更大?發生在中國四川的汶川大地震,與橫掃美國的卡特里娜颶風有什麼不同?慈善家行善僅僅是為了樂善好施嗎?犯罪率升高是因為電視看多了?124為什麼有的人總是樂善好施?129人類天生具有利他主義的本性?132交易大廳的欺騙作為138利他主義的精神哪兒去了?144十字路口有交警,你會闖紅燈嗎?147人真的既慷慨大方又冷酷無情?151兇殺案的報道屬實嗎?153第4章疫苗、安全帶和颶風:不一樣的事情,一樣的邏輯相對於農村產婦由接生婆接生,產婦在醫院分娩的危險性為什麼會更高呢?是硝酸銨養活了整個世界?如果硝酸銨一夜之間便消失得無影無蹤,那麼大多數人的飲食結構將會再次轉向穀物和塊莖植物,而肉類和水果僅僅只有富人才能享受!安全帶真的能保證你的駕車和乘車安全嗎?兒童車座也照樣不安全?《勞動法》也會損害勞動者168硝酸銨養活了整個世界?171從捕鯨到石油開采173沒有什麼醫療手段比疫苗更簡單174安全帶有多安全?177兒童車座的安全效應182由颶風想到的191第5章街頭妓女與百貨商店聖誕老人有何相似?男職員和女職員薪水差別如此之大的原因是什麼?身體肥胖的女性和牙齒長得難看的女性薪水就低!這是為什麼呢?在高中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的女生再進入大學,畢業之後就能找到好工作?教師工作是女性最好的職業選擇嗎?導致大多數男女薪水差異的主要原因在於:女性追求高薪的願望不夠強烈?從中國的纏足習俗到美國的性服務市場202為什麼妓女的收入越來越少?209一星期中妓女哪天掙得最多?215皮條客與房地產經紀人221女性工資低是因為女性追求高薪的願望不夠強烈226從妓女的營生中我們看到了什麼?234結語猴子也是人致謝……

C. 求魔鬼經濟學Freakonomics(斯蒂芬列維特),全四冊txt下載。

直接網路搜索你剛剛的問題就有可以進行操作的連接的哦,所以這個不用操心的

D. 魔鬼經濟學這本書怎樣英文原版的

魔鬼經濟學
網路釋義
魔鬼經濟學:Freakonomics|Two links within
魔鬼經濟學:Freakonomics

《魔鬼經濟學》榮耀榜 該書2005年4月在美國上市,僅1個月就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 曾連續8周占據《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第2名位置。 在美國上市2個月後,銷售量突破20萬冊。 被《紐約時報》評為「2005年年度100本最有影響力圖書」之一。 該書從2005年4月上市至今,一直占據亞馬遜暢銷書排行榜前列。 該書的版權已被20多個國家和地區購買。

E. 魔鬼經濟學的廣東經濟出版社出版圖書

在本書中,列維特和史蒂芬·都伯納取材日常生活,以經濟學的方式來探索日常事物背後的世界:念書給嬰兒聽會不會使他日後成為一個好學生?游泳池比槍支還危險?販毒集團的結構其實和麥當勞的組織很像,而且基層員工和小弟都沒賺頭,錢都進了總裁和大哥的口袋;父母教養方式的差異對孩子影響不大等。
《魔鬼經濟學》中確立了一個有悖於傳統智慧的觀點:如果說倫理道德代表了我們心目中理想的社會運行模式的話,那麼經濟學就是在向我們描述這個社會到底是如何運行的。
著名的書評人蘭茲·伯格把《魔鬼經濟學》比喻成一部偵探小說,說自己在閱讀讀書的過程中一直都「屏住呼吸」,生怕一呼一吸之間,吹跑書中的那股靈氣。在他看來,《魔鬼經濟學》的每一個章節都包含了一本一流偵探小說的所有元素。只不過列維特所要偵破的最終目標不是「找到兇手」,而是「揭開真實世界的偽裝」。《魔鬼經濟學》書中的幾乎每一個字都是對傳統智慧的顛覆,他的許多發現被認為是驚世駭俗的,有些甚至會為他引來殺身之禍。
不論從哪個角度來說,這都是一本會讓人眼界一新的書。 致中國讀者
譯者序
本書的源起
前言
《魔鬼經濟學》榮耀榜
引言:所有事物背後的一面
第1章 學校老師跟相撲運動員之間有何共同之處
第2章 三K黨跟房地產經紀人之間有何共同之處
第3章 為什麼毒品販子仍然跟自己的媽媽住在一起
第4章 犯罪分子都到哪裡去了
第5章 怎樣才能成為完美的父母
第6章 名字對孩子的未來有影響嗎
附錄1 《紐約時報雜志》專欄文章
附錄2 《魔鬼經濟學》博客文章
後記 兩條通往哈佛之路 《魔鬼經濟學》榮耀榜
該書2005年4月在美國上市,僅1個月就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
曾連續8周占據《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第2名位置。
在美國上市2個月後,銷售量突破20萬冊。
被《紐約時報》評為「2005年年度100本最有影響力圖書」之一。
該書從2005年4月上市至今,一直占據亞馬遜暢銷書排行榜前列。
該書的版權已被20多個國家和地區購買。 史蒂芬·列維特,1994年在麻省理工大學取得經濟學博士學位
1997年進入芝加哥大學執教短短兩年時間列維特就成為芝加哥大學經濟學院終身教授
2002年列維特被選為美國科學院經濟學部委員 列維特還擔任《政治經濟學雜志》(JPE)的編輯和《經濟學季刊》(OJE)的編輯
前任總統小布希在大選的時候也把「請到列維特作為犯罪專家」作為拉攏選票的一張王牌
2003年美國克拉克獎獲得者
被譽為」當今美國40歲以下最負盛名的經濟學家」
他的聲譽得到了整個經濟學界的公認

F. 《魔鬼經濟學》這本書里都說了哪些經濟學原理

1. What Do Schoolteachers and Sumo Wrestlers Have in Common?
這一章涉及到的經濟學原理就是人們如何應對Incentive(激勵),以及就此衍生出的Cheating method (corruption 賄賂作假)。

2. How Is the Ku Klux Klan Like a Group of Real-Estate Agents?
這一章涉及到的經濟學原理基本上就是Asymmetric information (不對稱信息)。其中的例子就是你找中介賣方子,由於他抽成只是售價的一部分,所以他不會為了給你房子多賣10,000而費很大力氣,因為他抽成可能只有不到1,000。但是你自己賣呢,又不了解市場而且沒辦法reach到那麼多客戶源。所以這部分損失就相當於是你支付了不對稱信息的費用。

3. Why Do Drug Dealers Still Live with Their Moms?
書上評價這一章講的是Conventional wisdom is often found to be a web of fabrication, self-interest, and convenience. 我覺得這章可能就沒有涉及到哪個特定的經濟學原理?(不好意思真忘了)中心思想大概是不要試圖用常識解釋問題。一個例子就是大家都認為作為Foot soldier的毒販冒著生命危險去販毒一定賺很多,但事實上並沒有。他們參與販毒可能是因為他們本身沒啥能力,所以只能幹門檻最低的工作了。

4. Where Have All the Criminals Gone?
這一章教朋友們對待任何事情要結合多個因素分析,而不要被所謂的直觀假象迷惑。

5. What Makes a Perfect Parent?
這一章的中心是不要被常識誤導。例子:每年小朋友被槍殺/槍走火傷害的概率遠小於在游泳池裡淹死的概率,而很多家長過分關注這些看似危險的小概率事件。

6. Perfect Parenting, Part II; or: Would a Roshanda by Any Other Name Smell as Sweet?
如何給孩子取一個霸酷拽/註定人生贏家的名字(適合New parents閱讀)。

4-6 我覺得講的也是人們常識中的犯的錯誤。例如第四章講的是很多事件的形成原因可能非常復雜,並不是如數據顯示的那樣直觀。例如某一城市犯罪率突然上升,可能並不是因為警察減少的緣故,而是因為二十年前不允許墮胎的policy開始執行的時候很多teen mom把孩子生下來,但是自己並沒有能力管教,從而造成了很多青少年罪犯。

這本書作為一個趣味讀物,我覺得目的並不是為了介紹經濟學原理,而是讓讀者們以後遇到事情的時候能夠全面分析所有的影響因素,不要被所謂的直觀的假象迷惑 (例如上一段的犯罪率的,最直觀的就是警察數量減少了)。

這本書好像有第二冊叫Superfreakonomics,感興趣的話可以繼續找出來看看。

G. 羅輯思維的魔鬼經濟學怎麼有四本

H. 魔鬼經濟學總共有幾冊

這本書是由史蒂芬·列維特和史蒂芬·都伯納編寫的纖鉛
譯著:劉碼豎孫遲鏈祥亞
該書一共是四本,我看的是中信出版社的

I. 魔鬼經濟學共幾冊

《魔鬼經濟學》共1冊,有不同的封面那是不同的版本。

《魔鬼經濟學》外文原版就有三個版本:

1、初版本:
Freakonomics(魔鬼經濟學)

J. 魔鬼經濟學1-4冊全套資源 txt pdf格式都可以 百度雲分享 感謝

《魔鬼經濟》 作者:(美)史蒂芬·列維特&史蒂芬·都伯納 譯著:劉祥亞 本書列維特史蒂芬·都伯納取材經濟式探索事物背世界:念書給嬰聽使游泳池比槍支危險販毒集團結構其實麥勞組織像且基層員工弟都沒賺錢都進總裁哥口袋;父母教養式差異孩影響 《魔鬼經濟》確立悖於傳統智慧觀點:說倫理道德代表我目理想社運行模式經濟向我描述社底何運行 書展示千百計搜集各種數據——校考試績、本著名相撲手秘密證據、房產經紀買賣記錄甚至黑社卧底秘密記通些數據巧妙析作者種種令跌破眼鏡結論教何用數據析所看世界;告訴:真實世界原…… 著名書評蘭茲·伯格《魔鬼經濟》比喻部偵探說說自閱讀讀書程直都屏住呼吸怕呼吸間吹跑書股靈氣看《魔鬼經濟》每章節都包含本流偵探說所元素列維特所要偵破終目標找兇手揭真實世界偽裝《魔鬼經濟》書幾乎每字都傳統智慧顛覆許發現認驚世駭俗些甚至引殺身禍 論哪角度說都本讓眼界新書 中國pan.中國/s/一jI一xZhW 望采

閱讀全文

與魔鬼經濟學四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