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西方經濟學中,LM曲線外L=M嗎如何證明
這個應該不是l=m吧,貌似這個lm曲線描述的是貨幣市場均衡。只有在lm曲線上,貨幣供給是均衡的,其他都不是均衡的
B. 宏觀經濟學中LM曲線的推導過程,要容易理解的
LM曲線是一條用來描述在貨幣市場均衡狀態下國民收入和利率之間相互關系的曲線。版
LM曲線表權示在貨幣市場中,貨幣供給等於貨幣需求時收入與利率的各種組合的點的軌跡。LM曲線的數學表達式為M/P=KY-HR ,它的斜率為正,這表明LM曲線一般是向右上方傾斜的曲線。一般來說,在貨幣市場上,位於LM曲線右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組合,都是貨幣需求大於貨幣供給的非均衡組合;位於LM曲線左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組合,都是貨幣需求小於貨幣供給的非均衡組合;只有位於LM曲線上的收入和利率的組合,才是貨幣需求等於貨幣供給的均衡組合。
LM曲線是使得貨幣市場處於均衡的收入與均衡利息率的不同組合描述出來的一條曲線。換一句話說,在LM曲線上,每一點都表示收入與利息率的組合,這些組合點恰好使得貨幣市場處於均衡。
LM曲線的推導:
1、
C. 西方經濟學,短期成本曲線的推導
短期成本曲線共7
條,分別是總成本TC
曲線、總可變成本TVC
曲線、總固定成本TFC
曲線以及相應的平均成本AC
曲線、平均可變成本AVC
曲線、平均固定成本AFC
曲線和邊際成本MC
曲線。
(1)TC
曲線、TVC
曲線和MC
曲線之間的關系:每一產量點上的MC
值就是相應的TC
曲線和TVC
曲線的斜率。在邊際報酬遞減規律的作用下,當MC
曲線逐漸的由下降變為上升時,相應的,TC
曲線和TVC
曲線的斜率
圖5-3也由遞減變為遞增。當MC曲線達到最低點時,TC
曲線和TVC
曲線相應的各自存在一個拐點。
(2)AC
曲線、AVC
曲線和MC
曲線之間的關系:U
型的AC
曲線與U
型的MC
曲線相交於AC曲線的最低點。在AC
曲線的下降階段,MC
曲線在AC
曲線的下方,在AC
曲線的上升階段,MC
曲線在AC
曲線的上方。U
型的AVC
曲線與U
型的MC
曲線相交於AVC
曲線的最低點。在AVC
曲線的下降階段,MC
曲線在AVC
曲線的下方,在AC
曲線的上升階段,MC
曲線在AVC曲線的上方。對於產量變化的反應,邊際成本MC
要比平均成本AC
和平均可變成本AVC
敏感得多。反映在圖5-3
中,不管是上升還是下降,MC
曲線的變動都快於AC
曲線和AVC
曲線。
(3)比較圖中AC
曲線和MC
曲線的交點D
與AVC
曲線和MC
曲線的交點F,可以發現,前者的出現慢於後者,並且前者的位置高於後者。也就是說,AVC
曲線降到最低點F
時,AC
曲線的最小值大於AVC
曲線的最小值。這是因為:在平均總成本中不僅包括平均可變成本還包括不變成本。正是由於平均不變成本的作用,才使得AC
曲線的最低點D
的出現既慢於、又高於AVC曲線的最低點F。
D. IS和LM曲線的推導過程
圓錐曲線包括橢圓(圓為橢圓的特例),拋物線,雙曲線。
圓錐曲線(二次曲線)的(不完整)統一定義:到定點(焦點)的距離與到定直線(准線)的距離的商是常數e(離心率)的點的軌跡。當e>1時,為雙曲線的一支,當e=1時,為拋物線,當0<e<1時,為橢圓,當e=0時,為一點。
2000多年前,古希臘數學家最先開始研究圓錐曲線,並獲得了大量的成果。古希臘數學家阿波羅尼斯採用平面切割圓錐的方法來研究這幾種曲線。用垂直於錐軸的平面去截圓錐體,得到的是圓;把平面漸漸傾斜,得到橢圓;當平面傾斜到「和且僅和」圓錐的一條母線平行時,得到拋物線;用平行於圓錐的軸的平面截取,可得到雙曲線的一支(把圓錐面換成相應的二次錐面時,則可得到雙曲線)。
定義中提到的定點,稱為圓錐曲線的焦點;定直線稱為圓錐曲線的准線;固定的常數(即圓錐曲線上一點到焦點與准線的距離比值)稱為圓錐曲線的離心率;焦點到准線的距離稱為焦准距;焦點到曲線上一點的線段稱為焦半徑。過焦點、平行於准線的直線與圓錐曲線相交於兩點,此兩點間的線段稱為圓錐曲線的通徑,物理學中又稱為正焦弦。
圓錐曲線是光滑的,因此有切線和法線的概念。
類似圓,與圓錐曲線交於兩點的直線上兩交點間的線段稱為弦;過焦點的弦稱為焦點弦。
對於同一個橢圓或雙曲線,有兩個「焦點-准線」的組合可以得到它。因此,橢圓和雙曲線有兩個焦點和兩條准線。而拋物線只有一個焦點和一條准線。
圓錐曲線關於過焦點與准線垂直的直線對稱,在橢圓和雙曲線的情況,該直線通過兩個焦點,該直線稱為圓錐曲線的焦軸。對於橢圓和雙曲線,還關於焦點連線的垂直平分線對稱。
希望我能幫助你解疑釋惑。
E. 畫圖說明LM曲線的推導
貨幣市場的均衡條件是什麼?LM曲線是怎樣得到的?請畫圖說明。
答:(1) 所謂貨幣市場均衡就是指貨幣供給和貨幣需求相等時的狀態。假定m代表實際貨幣供給量,M代表名義貨幣供給量,P代表物價水平,貨幣市場均衡條件為:
推導出LM曲線的表達式: 。以Y為橫軸,r為縱軸所畫的LM曲線是由左下向右上傾斜的。
從這個等式中可知,當m為一定量時, 增加時, 必須減少,否則不能保持貨幣市場的均衡。 是貨幣的交易需求(由交易動機和預防動機引起),它隨收入增加而增加。 是貨幣的投機需求,它隨利率上升而減少。因此,國民收入增加使貨幣交易需求增加時,利率必須相應提高,從而使貨幣投機需求減少,才能維持貨幣市場的均衡。反之,收入減少時,利率必須下降,否則,貨幣市場就不能保持均衡。
(2) LM曲線推導過程見圖3-9。LM曲線實際上是從貨幣的投機需求與利率的關系,貨
幣的交易需求與收入的關系以及貨幣需求與供給相等的關系中推導出來的。這個推導過程,
西方學者也常用下面這樣一個包含有四個象限的圖3-9來表現。
象限(1)中向右下方傾斜的曲線是貨幣的投機需求函數 。
象限(2)則表示當貨幣供給為一定量時,應如何來劃分用於交易需求的貨幣和投機需求的貨幣。由於 ,所以 ,或 ,那條和縱橫軸都成45°角的直線就表示這種關系。
象限(3)的曲線是貨幣的交易需求函數 (y)。
象限(4)表示與貨幣市場均衡相一致的利息與收入的一系列組合。包含了以上三個象限的內容。這樣,將一系列使貨幣均衡的利率和收入組合點連結起來,就描繪出LM曲線。
F. 國際經濟學中供給曲線的推導問題
解:(1)由Qd=Qs得50-5P=-10+5P,解得P=6 (2)當抄P=2時,Qd=50-10=40,Qs=-10+10=0 進口=Qd-Qs=40 (3)小國徵收關稅使得出口商品的價格上升幅度等於全部關稅額,即P'=4 Q'd=50-20=30,Q's=-10+20=10 進口=Q'd-Q's=20 由生產導致的福利損失=(Q's-Qs)(P'-P)/2+(Qd-Q'd)(P'-P)/2 =(10-0)(4-2)/2+(40-30)(4-2)/2=20 (4)進口配額與關稅的區別就是政府沒有了收入進口國的無謂損失=20+20*(4-2)=60
G. 我學了經濟學原理後 老師說的什麼I-S曲線和L-M曲線我不懂,求詳細分析!謝謝!
IS曲線的含義:IS曲線是描述產品市場均衡時,利率與國民收入之間關系的曲線,由於在兩部門經濟中產品市場均衡時I=S,因此該曲線被稱為IS曲線。
在產品市場達到均衡時,收入和利率的各種組合的點的軌跡。在兩部門經濟中,IS曲線的數學表達式為I(R)=S(Y) ,它的斜率為負,這表明IS曲線一般是一條向右下方傾斜的曲線。一般來說,在產品市場上,位於IS曲線右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組合,都是投資小於儲蓄的非均衡組合;位於IS曲線左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組合,都是投資大於儲蓄的非均衡組合,只有位於IS曲線上的收入和利率的組合,才是投資等於儲蓄的均衡組合。 IS曲線的經濟含義 1)描述產品市場達到宏觀均衡,即i=s時,總產出與利率之間的關系。 2)總產出與利率之間存在著反向變化的關系,即利率提高時總產出水平趨於減少,利率降低時總產出水平趨於增加。 3)處於IS曲線上的任何點位都表示i=s,偏離IS曲線的任何點位都表示沒有實現均衡。 4) 如果某一點位處於IS曲線右邊,表示i<s,即現行的利率水平過高,從而導致投資規模小於儲蓄規模,意味著需求未能消化當期的產出,產品市場供大於求 。如果某一點位處於IS曲線的左邊,表示i>s,即現行的利率水平過低,從而導致投資規模大於儲蓄規模, 意味著當期的產出未能滿足需求,產品市場供小於求。
編輯本段IS曲線的性質
IS曲線表示產出均衡條件下國民收入和利率所應保持的關系,所以:只有IS曲線上的點對應的國民收入才是均衡收入。所有不在IS曲線上的點都是非均衡點,如圖1所示,IS曲線右邊的點意味著I﹤S,如點A,而IS曲線左邊的點意味著I﹥S,如點B。
編輯本段IS曲線的斜率及影響因素
IS曲線的斜率及影響IS曲線的斜率的因素 (1) IS曲線的斜率:dr/dY=-(1-b+bt)/h=-[1-(1-t)b]/h<0 (2) 影響IS曲線的斜率的因素:b和h b值越大,IS曲線斜率的絕對值越小(即IS曲線越平坦),國民收入的乘數越大,Y對r的反應越靈敏;b值越小,IS曲線斜率的絕對值越大(即IS曲線越陡峭),國民收入的乘數越小,Y對r的反應越不靈敏。 h值越大,IS曲線斜率的絕對值越小(即IS曲線越平坦),I對r的變化越靈敏,Y對r的反應越靈敏;h值越小,IS曲線斜率的絕對值越大(即IS曲線越陡峭),I對r的變化越不靈敏,Y對r的反應越不靈敏。
編輯本段產品市場均衡與IS曲線
對於兩部門經濟,產品市場的均衡條件就是c+s = c+I。已知s = s(y),i = i(r),故市場均衡條件簡單地表示為 i(r)=s(y)。由於投資是利息率r的函數,儲蓄是收入y的函數,i(r)=s(y) 同時也表示了在產品市場均衡條件下,利息率r與國民收入y之間的函數
編輯本段產品市場的均衡:IS曲線
(一)兩部門經濟中的IS曲線IS曲線的含義IS曲線表示使得產品市場處於均衡的利息率和均衡產出的不同組合描述出的曲線。 兩部門經濟的IS曲線的推導和特徵 IS曲線的特徵是:向右下方傾斜 IS曲線的移動 : 投資增加或者儲蓄減少,IS曲線向右上方移動;投資減少或者儲蓄增加,IS曲線向左下方移動。 (二)三部門經濟中的IS曲線三部門經濟的IS曲線的推導 IS曲線的特徵是:向右下方傾斜 IS曲線的移動 : 政府增加購買或者減少稅收,IS曲線向右上方移動;政府減少購買或者稅收增加,IS曲線向左下方移動。
LM曲線是一條用來描述在貨幣市場均衡狀態下國民收入和利率之間相互關系的曲線。 LM曲線表示在貨幣市場中,貨幣供給等於貨幣需求時收入與利率的各種組合的點的軌跡。LM曲線的數學表達式為M/P=KY-HR ,它的斜率為正,這表明LM曲線一般是向右上方傾斜的曲線。一般來說,在貨幣市場上,位於LM曲線右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組合,都是貨幣需求大於貨幣供給的非均衡組合;位於LM曲線左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組合,都是貨幣需求小於貨幣供給的非均衡組合;只有位於LM曲線上的收入和利率的組合,才是貨幣需求等於貨幣供給的均衡組合。 LM曲線是使得貨幣市場處於均衡的收入與均衡利息率的不同組合描述出來的一條曲線。換一句話說,在LM曲線上,每一點都表示收入與利息率的組合,這些組合點恰好使得貨幣市場處於均衡。
表示在貨幣市場中,貨幣供給等於貨幣需求時,收入與利率的各種組合的點的軌跡。LM曲線的數學表達式為m=ky-hr ,這一公式可表示為滿足貨幣市場的均衡條件下的收入y與利率r的關系,這一關系的圖形就被稱為LM曲線。並且,在此線上的任一點都代表一定利率和收入的組合,在這樣的組合下,貨幣需求與供給都是相等的,亦即貨幣市場是均衡的。 它的斜率為正,這表明LM曲線一般是向右上方傾斜的曲線。一般來說,在貨幣市場上,位於LM曲線右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組合,都是貨幣需求大於貨幣供給的非均衡組合;位於LM曲線左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組合,都是貨幣需求小於貨幣供給的非均衡組合;只有位於LM曲線上的收入和利率的組合,才是貨幣需求等於貨幣供給的均衡組合。(m=M/P,即實際貨幣供給是由名義貨幣供給M和價格水平P決定的)
H. 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的簡答題。 試推導恩格爾曲線
恩格爾曲線反映的是所購買的一種商品的均衡數量與消費者收入水平之間回的關系。是一條表示答在不同所得水準下,對於某一商品需求量之關系的曲線。它是以19世紀德國的統計學家恩格爾的名字命名的。
恩格爾曲線可以用收入彈性來表示。恩格爾通過把統計調查數據資料列表,指出一個家庭在食品和其他項目上的開支取決於它的收入和總的消費開支。隨著收入的增加,用於食品的支出部分將下降;用於住宅和衣服方面的支出將基本保持不變;而用於其他商品的支出會增加。這種分析的結果被稱為恩格爾定律。由於食品支出同收入的比率會隨收入提高而下降,因此,這一比率常被用來衡量國家和地區的富裕程度。這一比率稱為恩格爾系數。
恩格爾曲線:
I. 求IS LM曲線的推導過程,簡略
去詞條看看。
很詳細的。
中國未來2年經濟走向穩定增長趨勢,網路銷售會成為新興行業,帶動中國經濟不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