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經濟學均衡

經濟學均衡

發布時間:2020-11-25 16:29:56

經濟學中的短期均衡怎麼理解

在完全競爭的市場上,產品的價格是由市場力量,即由市場需求和市場供給決定的均衡價格,處在這種市場上的廠家只能是產品價格的接受者。短期均衡是指在經濟學概念短期產品的產出與供給在市場調控下達到的均衡狀態

⑵ 西方經濟學:經濟均衡分析的三個步驟

  1. 生產什麼以及生產多少。生產電視還是生產電腦、生產大炮還是生產黃油(希特勒的選擇是:寧要大炮不要黃油);生產多少台電視機、多少台電腦,用多少資源生產大炮,用多少資源生產黃油。

  2. 2.怎樣生產,用什麼樣的方法來生產這么多的產量與勞務,與生產方式,技術水平直接有關。

  3. 3.為誰生產。生產出來的產量和勞務用什麼樣方式分配到社會的各個成員中,即怎樣分配。

西方經濟學除了上述的三個基本問題外,還研究以下三方面的內容:

社會稀缺的資源是否得到充分使用。

社會資源總量的變動。

貨幣的穩定性。


經濟學有一套以數量分析為特徵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實證分析法、邊際分析法、均衡分析法、靜態分析法、比較靜態分析法、動態分析法、長期與短期分析法、個量與總量分析法等。

一、實證分析法:

經濟學中的實證分析法來自於哲學上的實證主義方法。實證分析是一種根據事實加以驗證的陳述,而這種實證性的陳述則可以簡化為某種能 根據經驗數據加以證明的形式。在運用實證分析法來研究經濟問題時,就是要提出用於解釋事實的理論,並以此為根據作出預測。這也就是形成經濟理論的過程。

二、邊際分析法:

是利用邊際概念對經濟行為和經濟變數進行數量分析的方法。所謂邊際,就是額外或增加的意思,即所增加的下一個單位或最後一個單位。在經濟學分析中,簡單地說,邊際是指對原有經濟總量的每一次增加或減少。嚴格地說,邊際是指自變數發生微小變動時,因變數的變動率。

三、均衡分析法:

均衡本來是物理學概念。引入經濟學後均衡是指經濟體系中各種相互對立或相互關聯的力量在變動中處於相對平衡而不在變動的狀態。對經濟均衡的形成與變動條件的分析,叫做均衡分析法。分為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

局部均衡分析法,是在不考慮經濟體系某一局部以外的因素的影響的條件下,分析這一局部本身所包含的各種因素相互作用中,均衡的形成與變動的方法。

⑶ 宏觀經濟學里的充分就業均衡的概念

既然你要的是通俗解釋,那麼我也用通俗的方式來回答你。
產出就是用生產要素生產的產品的全部價值,這個價值應該可以用貨幣來衡量,這個是沒錯的。
在這種情況下,這個價值也必然體現為一國全部國民的收入,和支出。
通俗一點講,就好比只存在兩個人的經濟體,其中一個人a用一年的時間鑄了一柄劍,而另一個人b用10兩黃金買下了這柄劍。
那麼a在這一年創造的價值的實體,也就是產出,就是那柄劍。而產出產品的價值用貨幣衡量的話,就是10兩黃金。
而當我們分析這個過程的時候我們會發現:
a在交易過程中收入10兩黃金。
b在交易過程中支出10兩黃金。
——沒錯,你的問題的主幹是收入和支出的概念是啥。其實這兩個概念很簡單,就是市場上所有的交易產生的收入或支出的總和。這里,交易只有一個,所以其總和就是10兩黃金。對於一國來說,所謂的總收入和總支出,也不過是像這樣的交易中產生的收入與支出全部加總起來而已。就這么簡單。
而這個收入和支出的數字和用貨幣衡量的產出的價值是一致的。這是因為,商品的市場價值是在交易中確定的,而交易不過就是一方的收入和另一方的支出而已。這三個值必然是相等的。
其實所謂的gross
domestic
proct(gdp,國內生產總值)就是用市場價值衡量的一定時間內一國的產出——當我們談到市場價值的時候,其實就是在用總的收入和總的支出來估計產出的價值。
當然,接下來的一個問題就是:並不是所有的產出都要拿到市場上去買賣呀~
的確。
所以接下來國內生產總值和測算就要涉及到如何計算庫存商品的價值(一般按照市場價值計算)、gdp沒有衡量一國的哪些產出(比如地下經濟還有家庭生產)等等。
不過,這就是另外一個問題了。
而在忽略這個問題的基礎上,總產出等於總收入等於總支出,這是國民經濟核算中的第一個恆等式,也是用收入法和支出法核算生產總值的邏輯基礎。
所以你最後一句話的邏輯反掉了——
我們一般不是用我們核算出來的產出值來估算收入與支出的。我們一般是用我們核算出來的收入值和支出值來估算產出的。
以上。如果還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繼續詢問。
p.s.
話說是不是開學了剛上完第一節宏觀經濟學課呢www?

⑷ 在西方經濟學中,對均衡的准確定義是什麼

在西方經濟學中,均衡是一個被廣泛運用的概念。均衡的最一般意義指經濟體系中一個特定的經濟單位或經濟變數在一系列經濟力量的相互制約下所達到的一種相對靜止並保持不變的狀態。與物體的運動一樣,經濟體系中一個特定經濟單位也同樣受到來自不同方向的各種經濟力量的制約。

⑸ 經濟學均衡原理

均衡
equilibrium
經濟學中,用以分析考察經濟中若干變數之間的關系 ,以解釋經濟現象及其變化的概念或分析方法。
在供求論中,均衡指需求和供給兩種相反力量處於一致或平衡的狀態,使買賣雙方都滿意並願意接受和保持下去的狀態,一種不再變動或沒有必要再變動的狀態。
均衡可以分為穩定 均衡和不穩定均衡 。如果均衡體系受到外力干擾離開均衡點,經過一段變動又回到原來的均衡位置,這種均衡稱為穩定均衡;否則,稱為不穩定均衡。
英國經濟學家馬歇爾和法國經濟學家瓦爾拉斯是均衡概念的較早引入者和均衡分析方法的創立者。馬歇爾運用均衡概念和均衡分析研究價格,建立了均衡價格論。他主要考察了單個市場上某一種商品的供給和需求,以及由供求所決定的商品的均衡價格和均衡數量,或單個市場的均衡的建立與破壞。這種分析稱為局部均衡分析。瓦爾拉斯在研究價格時,考察了所有各個商品市場的供給和需求,注重各個商品市場之間、各個要素市場之間以及各個商品市場和要素市場間價格和數量的相互影響和相互聯系,或所有各個市場的均衡的建立與破壞。這種分析方法被稱為一般均衡分析。在現代經濟學中,均衡和均衡分析方法得到廣泛運用和發展。

⑹ 經濟學中有哪些著名的均衡它們之間是否存在聯系

經濟學理論認為,市場供求均衡時會同時實現均衡價格和均衡數量;需求變動引起均衡價格與均衡數量同方向變動;而供給變動引起均衡價格反方向變動,均衡數量同方向變動。
(一)需求變動引起均衡價格與均衡數量同方向變動。需求變動對均衡價格的影響有兩方面,一是需求增加,均衡價格上升,均衡數量增加;二是需求減少,均衡價格下降,均衡數量減少。
(二)供給變動引起均衡價格反方向變動,均衡數量同方向變動。供給變動對均衡價格的影響也有兩方面,一方面,當供給增加時,均衡價格下降,均衡數量增加;另一方面供給減少,均衡價格上升,均衡數量減少。
(三)市場供求均衡時,同時實現均衡價格和均衡數量。當實現了市場供求均衡時,該商品的需求價格與供給價格相等稱為均衡價格,該商品的成交量因需求量與供給量相等稱為均衡數量。

⑺ 機會成本均衡的時候,用經濟學怎麼選擇呢

機會成本均衡的時候我覺得用經濟學的角度就是一定要把他的成本給調控好要不然會造成一個經濟的損失

⑻ 「一般均衡」在經濟學中是什麼意思

一般均衡:指一個經濟體系中所有商品市場和生產要素市場在一組狀態空間下供求相等的情形。
這是它的英文解釋,general equilibrium:Market situation where demand and supply requirements of all decision makers (buyers and sellers) have been satisfied without creating surpluses or shortages.
下面給出一般均衡的數學思想 。
無論是在產品市場上,還是在要素市場上,每種產品或者要素的需求量和供給量都最終取決於所有商品和要素的價格。
假設經濟系統中共有n種產品和生產要素,它們的市場價格分別為P1,P2 ,…Pn 。則某一種商品或要素的市場需求可以表示為:
QiD=Di(P1......Pn) (1)
同樣地,每種商品或者要素的市場供給可以表示為:
QiS=Si(S1......Sn) (2)
如果所有的商品和要素市場同時處於均衡,那麼經濟處於一般均衡。此時,每個市場的供求處於均衡:
QiD=QiS (3)
滿足條件(3)式的價格P1,P2 ,…Pn使得經濟處於一般均衡,而這一系列價格相應地被稱為一般均衡價格。
與一般均衡對應的一個概念是局部均衡,它指單個市場的商品和生產要素的供求同時在一個價格狀態空間下供求相等的情形。
為了把您的問題解釋清楚,我再補充一個名詞解釋——均衡(equilibrium)其英文解釋如下
equilibrium :State of stable conditions in which all significant factors remain more or less constant over a period, and there is little or no inherent tendency for change.
均衡,說的大眾化一點,就是指一種沒有任何變化趨勢的狀態。
在經濟體系中,一個經濟事務處在各種經濟力量的相互作用之中,如果有關該經濟事務各方面的各種力量能夠相互制約或者相互抵消,那麼該經濟事務就處於相對靜止狀態,並將保持該狀態不變,此時我們稱該經濟事務處於均衡狀態。

⑼ 經濟學中的"綜合平衡"與"均衡"區別是什麼

1、概念不同
均衡是經濟學中一個很重要的概念,比如需求和供給相等的時候,達到一個均衡。而平衡不是一個嚴謹的經濟學概念,只是一些政治,社會提法。均衡是一個物理學的概念,如兩個力達到均衡,不僅「大小相等」,而且「方向相反」。平衡,則是一個數學的概念,僅僅是等號兩邊的數量相等而已。
2、運用不同
均衡」概念要求承認主觀價值論,而「平衡」概念則需要承認客觀價值論。一旦承認主觀價值論,則對商品的價值的估量只在於市場主體的內心體驗,無法測量,「均衡」這一概念就是必要的了,它和「平衡」的區別也就十分明顯。

閱讀全文

與經濟學均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